篇章数

22

引证文献

6 !

参考文献

77

中国国家竞争力报告No.1图书

Annual Report on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 NO.1

SSAPID:101-1297-6295-12
ISBN:978-7-5097-1828-5
DOI:
ISSN:
关键词:

竞争力 竞争 国际化

[内容简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国际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国家竞争力研究成为各方关注的一个焦点。报告运用有关竞争力的最新经济学理论,由课题组独立开发国家竞争力的基本分析框架和指标体系。选取全球100个主要国家,在理论研究和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全球1990~2008年的国家竞争力进行了研究比较分析。在这些分析基础上,以这100个国家为参照系,用指标数据分析和比较了中国在这些国家中的位置和竞争环境。在此基础上,通过主体素质、国内供给、国内需求、国内联系、全球联系和公共制度六大要素,共199个指标,重点分析G20国家2004~2008年国家竞争力的变化和解释因素。把中国与一些主要国家的竞争力表现和构成进行了全面比较。基于以上分析,提出提升中国国家竞争力的一些战略措施。报告为国家有关部门分析中国的竞争力地位,制定全球竞争战略提供前瞻和实时的决策参考

相关信息

丛书名:国家竞争力蓝皮书
作 者: 倪鹏飞
编 辑:任文武;姚冬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10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0 经济学

 中文摘要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后记

 《中国国家竞争力报告No.1》编委会

 法律声明

 主编简介

 第一部分 国家竞争力理论框架

  第一章 国家竞争力:理论与经验

   一 国家竞争力:理论基础与演进

    (一)国际贸易理论

    (二)熊彼特创新理论

    (三)经济增长理论

    (四)国家竞争优势与钻石模型

   二 国家竞争力:战略实践

    (一)整体战略

     1.美国

     2.日本

     3.欧盟

     4.韩国

     5.新加坡

     6.爱尔兰

     7.克罗地亚

     8.希腊

     9.圭亚那

    (二)重点战略

     1.英国:2020年低碳国家战略

     2.德国:国家高科技发展战略

     3.法国:构筑“竞争力极点”

     4.俄罗斯:能源超级大国战略

     5.印度:中国之外的另一个“世界工厂”

     6.巴西:世界生物能源大国战略

    (三)发现共性

     1.注重增强国家竞争力的主体素质

     2.重视培育国家竞争的供给要素

     3.重视挖掘和扩大国内需求

     4.重视强化国家内部联系

     5.重视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

     6.重视完善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公共制度

  第二章 国家竞争力:理论框架

   一 国家与国家竞争力

   二 国家竞争力的产出与表现

   三 国家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1.主体素质:客体调动的关键,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2.国内供给:决定竞争比较优势,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3.国内需求:表现要素供给潜力,积蓄国家竞争势能

    4.国内联系:经济主体相互作用,分工交易创造财富

    5.全球联系:要素流动形成竞争,国际关系决定环境

    6.公共制度:约束主体交往联系,规范主体调动客体

  第三章 国家竞争力:指标体系

   一 国家竞争力指标体系:经验借鉴

   二 国家竞争力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三 国家竞争力显示性分析框架与指标体系

   四 国家竞争力解释性分析框架与指标体系

  第四章 研究方法

   一 样本选取

   二 数据来源

   三 数据处理

    (一)数据标准化

    (二)各级指标权重确定

   四 计量方法

 第二部分 中国国家竞争力:纵向比较

  第五章 总体分析:显示性竞争力

   (一)国家竞争力:进步巨大潜力无穷,改革开放居功至伟

   (二)规模竞争力:总量巨大位居前列,直逼前三增速放缓

   (三)效率竞争力:整体落后进步巨大,挑战严峻任重道远

   (四)增长竞争力:长期领先优势稳定,稳定增长潜力巨大

   (五)结构竞争力:低位徘徊形势严峻,提升乏力亟待调整

   (六)创新竞争力:先稳后升奋起直追,厚积薄发创新增强

  第六章 总体分析:解释性竞争力

   (一)全球格局:先发国家优势依然,后发国家进退不一

   (二)中国方位:中国中游凸显优势,潜力巨大赶超强劲

  第七章 主体素质分析

   一 企业:进步明显潜力较大,美国超强独领风骚

   二 公共部门:优势明显喜忧参半,世界整体分布平均

   三 家庭:排名居中有待提升,欧美强国优势显著

  第八章 国内供给分析

   一 人力资本:排名靠前总量巨大,印度崛起不容小觑

   二 教育与健康:进步明显仍显劣势,欧美占优领先世界

   三 金融体系:金融体系日趋完善,信息建设严重滞后

   四 科学技术:美欧超强领先全球,中国后发优势突出

   五 文化艺术:欧美日本占据优势,中华文化潜力巨大

   六 区位环境:巴西印尼优势明显,中国生态劣势较大

   七 资源禀赋:总量占优人均稀少,合理利用亟待加强

   八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进步迅猛,道路漫长任重道远

  第九章 国内需求分析

   一 需求规模:高居前三优势明显,赶超欧盟志在必得

   二 需求水平:新兴国家劣势较大,欧美强国一路领先

   三 需求层次:排名中下劣势突出,三级指标有喜有忧

   四 需求结构:排名垫底偏离严重,调整升级刻不容缓

   五 需求潜力:排名第一优势明显,潜力巨大前景光明

  第十章 国内联系分析

   一 空间接近:城市化率不断提升,提升空间仍然巨大

   二 产业集中:保险金融发展较好,机械化工集中度低

   三 社会交往:总体表现极为靠后,大学产业合作密切

   四 物理联系:整体水平较为领先,航空运输发展滞后

   五 经济关系:经济增长开始放缓,通货膨胀值得警惕

   六 社会关系:社会治安状况良好,社会稳定有待加强

   七 结构关系:分项指数各有短板,结构调整任重道远

  第十一章 全球联系分析

   一 商品与服务流动:仅次于欧盟优势巨大,层次较低有待提升

   二 资金流动:进步巨大直逼日本,落后欧美差距明显

   三 人口流动:人口总体流动较少,国家引力有待增强

   四 信息流动:民间交流有待加强,通信平台亟待培育

   五 国际经济关系:全面融入国际社会,优势增强机遇明显

   六 国际科技关系:高于平均影响增强,追赶美国挑战巨大

   七 国际文化关系:国家品牌有待提升,扩大影响任重道远

   八 国际军政关系:国际影响有待提升,全球安全威胁不容乐观

  第十二章 公共制度分析

   一 产权保护:中国排名稳步上升,知识产权有待加强

   二 市场竞争:地方竞争强度较高,政策有效性需提升

   三 政府监管:整体落后波动进步,企业创办不够便利

   四 社会管理:整体水平明显落后,诸多指标面临挑战

   五 民间关系:总体排名相对落后,财富分配严重不公

   六 国际制度:参差不齐劣势明显,进步缓慢亟待改善

 第三部分 中国国家竞争力:横向比较

  第十三章 中国与美国比较

   一 总体分析

   二 优势与劣势分析

    (一)主体素质:美国第一独领风骚,中国第四进步较快

     1.企业:中国数量大潜力大,美国质量高品牌强

     2.公共部门:各有优劣总体相当,控制腐败亟须加强

     3.家庭:美国第三优势明显,中国居中略有进步

    (二)国内供给:美国第一优势巨大,中国中游有所进步

     1.人力资本:中国数量大价格低,美国结构优层次高

     2.教育与健康:中国落后差距明显,教育医疗有待改善

     3.金融体系:美国超强领先全球,中国后发进步明显

     4.科学技术:美国第一全面领先,中国第六差距较大

     5.文化艺术:美国略强整体相当,中华文化更待推广

     6.区位环境:中国过度开发灾害频发,落后美国不容乐观

     7.资源禀赋:中国总量略占优势,美国人均大幅领先

     8.基础设施:中国诸多项目落后,美国完备优势明显

    (三)国内联系:有所退步不容乐观,中、美差距日益扩大

     1.空间接近:中国城市发展滞后,户籍制度阻碍发展

     2.产业集中度:美国占优集中度高,中国黯然差距明显

     3.社会交往:中国较差严重落后,美国领先全面占优

     4.物理联系:中国第一优势显著,美国居次显现劣势

     5.经济关系:中国领先显现优势,通胀压力日趋明显

     6.社会关系:中、美两国各有优劣,社会稳定亟待加强

     7.结构关系:中国优势地位明显,美国偏离全球严重

    (四)公共制度:美国领先保持优势,中国较弱不断进步

     1.产权保护:中国进步十分明显,与美国差距不断缩小

     2.市场竞争:美国占优高居第一,中国逊色排名中游

     3.政府监管:中国进步美国退步,中美差距依然较大

     4.社会管理:中国垫底差距巨大,政府与国民关系紧张

     5.民间关系:中国大幅落后美国,国民关系需要和谐

     6.国际制度:美国优势明显,中国改善缓慢

   三 机遇与挑战分析

    (一)国内需求:结构层次面临挑战,潜力巨大机遇无限

     1.需求规模:美国居首中国紧追,规模增速释放机遇

     2.需求水平:诸多指标面临挑战,美国最高领跑全球

     3.需求层次:美国总体高居第一,中国机遇挑战并存

     4.需求结构:两国共同面临挑战,需求结构有待调整

     5.需求潜力:中国第一机遇无限,美国落后增长疲软

    (二)全球联系:发展迅速不及美国,机遇挑战喜忧参半

     1.商品与服务流动:势头强劲超越美国,增长模式遭遇挑战

     2.资金流动:美国占据绝对优势,中国面临较大机遇

     3.人口流动:中国人才流失严重,美国吸纳全球人才

     4.信息流动:流动不畅不敌美国,挑战巨大有待发展

     5.国际经济关系:中国第一机遇无限,美国第二紧随中国

     6.国际科技关系:不敌美国位居中游,利用困难挑战较大

     7.国际文化关系:国家崛起机遇显现,文化影响有待提高

     8.国际军政关系:政治影响日益强大,军事影响有待提升

   四 结论与展望

  第十四章 中国与印度比较

   一 总体分析

   二 优势与劣势分析

    (一)主体素质:中印两国差距较大,中国第四遥遥领先

     1.企业:中国排名比较靠前,印度处于中游水平

     2.公共部门:中国总体排名靠前,个别指标表现不好

     3.家庭:领先印度8个名次,中国优势相对明显

    (二)国内供给:中国整体领先印度,两国都需加强完善

     1.人力资本:中印人力资本丰富,资本构成劣势明显

     2.教育与健康:中国领先有所进步,印度落后排名垫底

     3.金融体系:中国整体表现一般,排名相对波动较大

     4.科学技术:中国占优稳步上升,印度落后止步不前

     5.文化艺术:中国优势明显,印度排名靠后

     6.区位环境:两国环境均待保护,中国相对领先印度

     7.资源禀赋:两国总量表现突出,人均方面略显不足

     8.基础设施:两国表现均处中游,印度排名略微靠前

    (三)国内联系:双双较差中国略强,两国排名都有下降

     1.空间接近:两国劣势都较明显,排名落后双双垫底

     2.产业集中:中国落后表现不佳,印度占优稳步上升

     3.社会交往:两国表现都不理想,总体排名比较靠后

     4.物理联系:中国第一优势明显,印度表现良好排名第四

     5.经济关系:中、印两国普遍向好,中国稍强略占优势

     6.社会关系:两国接近差距不大,中国领先略胜一筹

     7.结构关系:中国总体位列中游,印度结构更加平衡

    (四)公共制度:中印两国劣势明显,印度排名位居最末

     1.产权保护:中、印两国排名接近,中国中游印度紧随

     2.市场竞争:中国总体排名居中,相比印度略占优势

     3.政府监管:中国总体表现良好,印度劣势相对明显

     4.社会管理:中国劣势明显,总体排名垫底

     5.社会制度:中、印两国总体差距不大,分项指标中国略占优势

     6.国际制度:两国排名均不理想,中国十八印度垫底

   三 机遇与挑战分析

    (一)国内需求:两国表现均不理想,中国情况略占优势

     1.需求规模:两国总体表现良好,中国排名略占上风

     2.需求水平:中、印表现都不理想,需求水平有待提高

     3.需求层次:中国中游略占优势,印度垫底劣势明显

     4.需求结构:两国总体劣势明显,严重偏离全球平均水平

     5.需求潜力:中国第一潜力巨大,印度第五不甘落后

    (二)全球联系:中国表现较为抢眼,指数优势领先印度

     1.商品与服务流动:中国第二面临挑战,印度中游差距较大

     2.资金流动:总体情况都较良好,两国问题各不相同

     3.人口流动:中印排名均较靠后,国家引力都待增强

     4.信息流动:印度优势十分明显,中国滞后有待加强

     5.国际经济关系:中国居首机遇无限,印度靠前机遇较大

     6.国际科技关系:两国相当处于中游,中国占优略微领先

     7.国际文化关系:印度居中机遇较大,中国不佳尚待提高

     8.国际军政关系:中国优势十分明显,印度军力不容小觑

   四 结论与展望

  第十五章 中国与日本比较

   一 总体分析

   二 优势与劣势分析

    (一)主体素质:中国第四领先日本,发展迅速进步较快

     1.企业:中国企业数目较多,质量方面落后日本

     2.公共部门:公共部门中国领跑,日本表现相对稳定

     3.家庭:家庭方面进步迅速,日本表现不温不火

    (二)国内供给:日本排名领先中国,中国方面有所进步

     1.人力资本:中日两国表现不俗,排名情况不分前后

     2.教育与健康:中国一般落后日本,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3.金融体系:中日差距依然较大,中国进步潜力无穷

     4.科学技术:不甘落后有所进步,与日本差距依然较大

     5.文化艺术:差距较小日本略胜,中日发展相对均衡

     6.区位环境:中国总体表现良好,相比日本略胜一筹

     7.资源禀赋:中国资源状况良好,总体表现优于日本

     8.基础设施:中日差距较大,问题比较突出

    (三)国内联系:日本稳定位居中上,中国下降值得关注

     1.空间接近:中国较差相对落后,日本领先结构合理

     2.产业集中:中国表现停滞不前,日本名次相对上升

     3.社会交往:总体表现中国垫底,日本排名稳定第八

     4.物理联系:中国表现一枝独秀,日本名次相对稳定

     5.经济关系:中国总体表现抢眼,日本情况相对低迷

     6.社会关系:中国总体处于中游,相对日本有所落后

     7.结构关系:中国总体表现不佳,日本名次有所上升

    (四)公共制度:中日两国差距较大,中国处于落后地位

     1.产权保护:中国表现处于中游,日本名次相对靠前

     2.市场竞争:中国落后表现较差,日本领先位居次席

     3.政府监管:中国表现较为一般,日本较好政府高效

     4.社会管理:中国垫底极不乐观,日本靠前领先中国

     5.民间关系:日本完善稳居第一,中国中游有待改善

     6.国际制度:中日表现均不理想,中国名次落后日本

   三 机遇与挑战

    (一)国内需求:中国指标排名中间,个别指标落后较多

     1.需求规模:中日需求规模排名靠前,中国领先略胜一筹

     2.需求水平:中日差别十分明显,中国人均少水平低

     3.需求层次:中国排名处于中游,个别指标表现亮点

     4.需求结构:中国落后排名倒数,日本绩优位列前三

     5.需求潜力:中国占优潜力巨大,日本萎靡停滞不前

    (二)全球联系:中日两国不分上下,总体表现令人满意

     1.商品与服务流动:中国总量大居次席,日本层次高排第六

     2.资金流动:中国整体进步较快,紧跟日本差距缩小

     3.人口流动:中国人才流失严重,日本表现也不理想

     4.信息流动:总体较差不如日本,潜力巨大提升迅速

     5.国际经济关系:中国较好一枝独秀,长期稳定领先日本

     6.国际科技关系:总体排名较为稳定,相比日本稍逊一筹

     7.国际文化关系:表现中下较为落后,相比日本差距较大

     8.国际军政关系:中国政治影响较强,日本防卫能力较强

   四 结论与展望

  第十六章 中国与南非比较

   一 总体分析

   二 优势与劣势分析

    (一)主体素质:中国较强优势显著,南非潜力有待挖掘

     1.企业:中国企业整体占优,两国携手共同进步

     2.公共部门:中国综合实力优势明显,南非政府廉洁程度较好

     3.家庭:关键指标中国占优,分项指标各具优势

    (二)国内供给:中国总体优于南非,教育医疗有待提高

     1.人力资本:中国价格数量占优,南非结构层次较好

     2.教育与健康:两国总体均待提高,教育医疗有待加强

     3.金融体系:南非占优强于中国,中国后发进步较快

     4.科学技术:中国实力占优稳步提升,南非新技术转化能力较强

     5.文化艺术:中国文化底蕴深厚,两国交流空间广阔

     6.区位环境:总体实力差距较大,南非生态建设乏力

     7.资源禀赋:中国总量绝对优势,人均水量都较稀缺

     8.基础设施:南非整体仍然落后,两国合作空间广阔

    (三)国内联系:中国整体领先南非,两国水平均待提高

     1.空间接近:南非较我优势明显,中国城市化水平低

     2.产业集中:综合指标均不占优,产业吸引力各具优势

     3.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南非社会交往活跃,中国社会关系较好

     4.物理联系、经济关系与结构关系:南非社会发展均衡,中国社会发展稳定

    (四)公共制度:两国位居中下有待完善,南非略胜中国起伏

     1.产权保护:综合实力南非占优,中国加强进步迅速

     2.市场竞争:中国综合实力略强,南非反垄断更有效

     3.政府监管:两国整体相差不大,南非政府监管有效

     4.社会管理:中国政府与国民关系紧张,南非略强也不乐观

     5.民间关系:两国整体均较落后,中国垫底南非略强

     6.国际制度:两国整体不相上下,分项指标各有优劣

   三 机遇与挑战分析

    (一)国内需求:中国规模大潜力大,南非结构好水平高

    (二)全球联系:中国总体优势明显,南非实力较为均衡

   四 结论与展望

 第四部分 提升中国国家竞争力战略建议

  第十七章 目标定位

   一 目标定位的依据

    (一)中国国家竞争力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全球国家竞争力格局及其变化趋势

   二 目标定位的原则

   三 总体目标定位

    (一)迈向全球经济、科技、文化重要中心

    (二)建设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

   四 细分目标定位

    (一)经济

    (二)科技

    (三)文化

    (四)社会

    (五)人才

  第十八章 战略路径

   一 选择梯次追赶战略的原因

   二 实施梯次追赶战略的路径

    (一)高端引领

    (二)重点跨越

    (三)成本领先

    (四)规模竞争

    (五)多层合作

    (六)国家营销

    (七)内外互动

    (八)制度创新

  第十九章 战略措施

   一 增强主体素质:精神物质并举,彰显大国风范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世界知名品牌

    (二)强化政府行政效率,提高政府廉洁程度

    (三)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增强人才竞争力

    (四)取长补短互相促进,提升包容适应能力

   二 优化国内供给:改进要素质量,提高利用效率

    (一)发挥规模优势,提高人才素质

    (二)落实教育兴国,加强医疗建设

    (三)健全金融体系,突破发展瓶颈

    (四)占领科技高峰,促进整体跨越

    (五)挖掘文化潜力,创造一流文化

    (六)保护生态环境,履行大国责任

    (七)节约有限资源,开发新型能源

    (八)加速设施建设,改善管理水平

   三 提升国内需求:保持优势发掘潜力,提高层次、改善结构

    (一)增加收入促进消费,发掘潜力提高层次

    (二)保护产权鼓励投资,提升层次繁荣经济

    (三)扩大公共服务支出,促进科教文卫发展

   四 加强国内联系:多个层面共同加强,促进要素广泛流动

    (一)重整国土空间格局,促进城市集群发展

    (二)推动产业层次升级,提高产业集聚程度

    (三)鼓励民间组织交往,加强产学研联系

    (四)促进经济稳健发展,保持就业物价平衡

    (五)扭转局部结构失衡,提高整体结构层次

   五 扩大全球联系:巧妙趋利避害,主导国际事务

    (一)调整进出口结构,转变贸易发展模式

    (二)调整外资引进政策,优化对外投资结构

    (三)创造人才环境,吸引精英回流

    (四)建设一流信息设施,打造顶级通信企业

    (五)增进国际交流,提升国际话语权

    (六)提高国民素质,推广中华文化

    (七)加强自我防御,维护世界和平

   六 改革公共制度:完善经济体系,打造一流制度

    (一)保护知识产权,提高法律效力

    (二)破除垄断体制,放松市场准入

    (三)规范政府监管,简化政府审批

    (四)优化公共支出,完善社会管理

    (五)改进民间关系,促进社会公平

    (六)改进商务制度,优化贸易环境

  第二十章 战略实施

   一 实行战略管理,明确实施步骤

    (一)国家竞争力战略管理的体系

    (二)国家竞争力战略管理的程序

     1.环境审视

     2.战略制定

     3.战略实施

     4.战略评价和控制

   二 协调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发挥两者合力

    (一)明确共同责任,动员全员参与

    (二)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公共服务职能

    (三)创新社会管理模式,调动民间积极性

   三 明确政府内部职责划分,促进分工协作

    (一)明确政府的纵向职责划分,优化中央与地方关系

    (二)明确政府的横向职责划分,优化部门间的关系

   四 统筹安排资金,提供财力支持

    (一)多渠道筹集资金,充分利用民间资源

    (二)集中财力办大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 优化政策体系,改善体制环境

    (一)优化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政策体系

    (二)改善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制度环境

   六 建立健全考评体系,持续提升绩效

    (一)建立国家竞争力战略评价框架

    (二)转变政府的政绩考核方式

 第五部分 全球国家竞争力统计报告

  第二十一章 国家竞争力显示性指数与排名

   (一)100个国家竞争力指数及排名

   (二)规模竞争力指数及排名

   (三)效率竞争力指数及排名

   (四)增长竞争力指数及排名

   (五)结构竞争力指数及排名

   (六)创新竞争力指数及排名

  第二十二章 国家竞争力解释性指数与排名

   (一)G20竞争力指数及排名

   (二)主体素质竞争力指数及排名

   (三)国内供给竞争力指数及排名

   (四)国内需求竞争力指数及排名

   (五)国内联系竞争力指数及排名

   (六)全球联系竞争力指数及排名

   (七)公共制度竞争力指数及排名

 皮书数据库阅读使用指南

 Abstract

 中国皮书网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国际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国家竞争力研究成为各方关注的一个焦点。报告运用有关竞争力的最新经济学理论,由课题组独立开发出国家竞争力的基本分析框架和指标体系。首先,选取全球100个主要国家,从产出的角度对全球1990~2008年的国家竞争力进行了研究和比较分析,再以这100个国家为参照系,用指标数据分析和比较了中国在这些国家中的位置和竞争环境。其次,从投入的角度,从主体素质、国内供给、国内需求、国内联系、全球联系和公共制度六个方面,利用199项指标,重点解释和分析了G20的成员2004~2008年国家竞争力的状况及其变化。在此分析的基础上,一方面,全面比较和分析了中国竞争力解释变量在G20经济体中的位置及变化,进而提炼出中国的竞争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另一方面,将中国与其模仿对象、追赴目标、竞争对手及合作伙伴的竞争状况进行全面的比较,探索国家之间学习借鉴、借力合作及追赴竞争的内容与力度。再次,根据以上分析,建议中国提升国家竞争力的目标、方位、路径、措施。最后,课题研究形成了全球国家竞争力统计报告。报告可为国家有关部门分析中国的竞争力地位,制定全球竞争战略提供前瞻和实时的决策参考。

Angel,D.P.,and J.Engstrom,“Manufacturing Systems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The Us Personal Computer Industry.” Economic Geography(1995).

Arrow,K.J.,“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62).

Aschauer,D.A.,“Is Public Expenditure Productive?* 1.”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3,no.2(1989).

Becker,G.S.,“Altruism in the Family and Selfishness in the Market Place.” Economica48,no.189(1981).

Becker,G.S.,“Human Capital:A Theoretical Analysi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ducation.” National Bureau for Economic Research,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 and London(1964).

Bloom,D.E.,and J.D.Sachs,“Geography,Demography and Economic Growth in Africa.” Washington DC(1998).

Borensztein,E.,José De Gregorio,and Jong-Wha Lee,“How 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ffect Economic Growth?”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45(1998).

Budd,L.,and A.Hirmis,“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Regional Studies 38,no.9(2004).

Burgess,E.W.,and H.J.Locke,The Family,From Institution to Companionship:American book company,1945.

Camagni,R.“Regional Clusters,Regional Competencies and Regional Competi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luster Management in Structural Policy-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and Consequences for Northrhine-Westfalia,2003-01-01 2003.

Cartwright,W.R.,“Multiple Linked” Diamonds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Export-Dependent Industries:The New Zealand Experience.” MIR: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1993).

Cellini,R.,and A.Soci,“Pop Competitiveness.” QUARTERLY REVIEW-BANCA NAZIONALE DEL LAVORO(2002).

Chenery,H.B.,S.Robinson,and M.Syrquin,Industrialization and Growth:A Comparative Study,A World Bank Publication,1986.

Cho,D.S.,“A Dynamic Approach to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The Case of Korea.” Asia Pacific Business Review1,no.1(1994).

Coase,R.H.,“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a(1937).

Denhardt,R.B.,and J.V.Denhardt,“The New Public Service:Serving Rather than Steer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60,no.6(2000).

Dollar,D.,and R.Gatti,“Gender Inequality,Income,and Growth:Are Good Times Good for Women?” World(1999).

Domar,E.D.,“Capital Expansion,Rate of Growth,and Employment.” Econometrica,Journal of the Econometric Society14,no.2(1946).

Drucker Peter,F.,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New York,Harper and Row Publishers,1954.

Dumais,G.,G.Ellison,and E.L.Glaeser,“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as a Dynamic Process.”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84,no.2(2002).

Dunning,J.H.,The Globalization of Business:The Challenge of the 1990S,Routledge,1993.

Durbarry,R.,“Tourism and Economic Growth:The Case of Mauritius.” Tourism Economics 10,no.4(2004).

Edmonds,T.,“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the Role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2000).

Freeman,C.,Technology,Policy,and Economic Performance:Lessons From Japan,Pinter Pub Ltd,1987.

Gregor,D.M.,“The Human Side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Review,November(1957).

Griliches,Z.,“Patent Statistics as Economic Indicators:A Survey.”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8,no.4(1990).

Gruber,W.,D.Mehta,and R.Vernon,“The R & D Factor i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of United States Industries.”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67).

Hamel,G.,and C.K.Prahalad,“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68,no.3(1990).

Harrod,R.F.,“An Essay in Dynamic Theory.” The Economic Journal49,no.193(1939).

Head,K.,J.Ries,and D.Swenson,“Agglomeration Benefits and Location Choice:Evidence From Japanese Manufacturing Investm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38,no.3-4(1995).

Henderson,J.V.,“Efficiency of Resource Usage and City Size.”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19,no.1(1986).

Hufbauer,G.G.,Synthetic Materials and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Not Avail,1966.

Iyer,S.,M.Kitson,and B.Toh,“Social Capital,Economic Growth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Regional Studies 39,no.8(2005).

Krugman,P.,“Competitiveness:A Dangerous Obsession.” Foreign affairs 73,no.2(1994).

Krugman,P.R.,Geography and Trade,the MIT Press,1991.

Kuznets,S.S.,Economic Growth of Nations:Total Output and Production Structure,Belknap Press,1971.

La Porta,R.,F.Lopez-de-Silanes,A.Shleifer,and R.Vishny,“The Quality of Government.” Journal of Law,Economics,and organization15,no.1(1999):222.

Larsson,S.,and M.Lundmark,Kista-F Retag in Tverk Eller Statusadress:En Studie Av Kistaf Retagens L Nkningar,Dep. of Social and Economic Geography,1991.

Leibenstein,H.,“Allocative Efficiency Vs.‘X-Efficiency’.”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6,no.3(1966).

Linder,S.B.,An Essay On Trade and Transformation:Wiley,1961.

Mattoo,A.,R.Rathindran,and A.Subramanian,“Measuring Services 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its Impact On Trade Growth:An Illustration.” World Bank Working Paper2655(2001).

McArthur,J.W.,and J.D.Sachs,“Institutions and Geography:Comment On Acemoglu,Johnson and Robinson 2000.” NBER working paper(2001).

McKinnon,R.I.,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1973.

Moon,H.C.,and E.K.Choi,“Cultural Impact On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nd area studies 8,no.2(2001).

Nelson,R.R.,and S.G.Winter,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Belknap Press,1982.

Nye Jr,J.S.,“Soft Power.” Foreign Policy(1990).

OECD,“Understanding the Digital Divide.”2001.

O’Sullivan,Arthur,Urban Economics,McGraw-Hill/Irwin,2007.

Parr,J.B.,and L.Budd,“Financial Services and the Urban System:An Exploration.” Urban studies 37,no.3(2000).

Petrella,R..Limits to Competition:Report of the Group of Lisbon.Cambridge,MA,MIT Press,1995.

Porter,M.E.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New York,Free Press,1990.

Porter,M.E.,“Location,Competition,and Economic Development:Local Clusters in a Global Economy.” 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14,no.1(2000).

Porter,M.E.,“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76,no.6(1998).

Posner,M.V.,“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echnical Change.” Oxford Economic Papers (1961).

Quinn,D.P.,“The Correlates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Liberatio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91(1997).

Ries,A.,and J.Trout,Positioning:The Battle for Your Mind,McGraw-Hill,New York,1986.

Robert,L.,“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2,no.1(1988).

Romer,P.M.,“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4,no.5(1986).

Rosenthal,S.S.,and W.C.Strange,“Geography,Industrial Organization,and Agglomeration.”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85,no.2(2003).

Ross,M.L.,“How Do Natural Resources Influence Civil War?Evidence From Thirteen Cas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58,no.01(2004).

Rugman,A.M.,and J.R.D’Cruz,“The Double Diamond Model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The Canadian Experience.”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1993).

Schultz,T.W.,“Capital Formation by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68,no.6(1960).

Schumpeter,J.A.,“The Fundamental Phenomen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chumpeter,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1934).

Shrivastava,P.,“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6,no.S1(1995).

Solow,R.M.,“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70,no.1(1956).

Szirmai,A.,“Explaining Success and Failure in Development.” Open Access publications from Maastricht University(2008).

Weber,A.,Ueber Den Standort Der Industrien:JCB Mohr(Paul Siebeck),1909.

弗朗索瓦·魁奈:《魁奈经济著作选集》,吴斐丹等译,商务印书馆,1979。

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吴奇等译,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5。

托马斯·孟:《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袁南宇译,商务印书馆,1965。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何畏等译,商务印书馆,1990。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周期循环论》,叶华译,中国长安出版社,2009。

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

赵中建:《创新引领世界—美国创新和竞争力战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文富德:《印度加速发展制造业的政策措施与前景》,《南亚研究季刊》2006年第4期。

闫午:《俄罗斯至2020年能源战略》,《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3年第10期。

刘伟萍:《法国“竞争力极点”战略对环渤海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借鉴》,《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第11期。

简 介:本书对2011~2012年G20集团中的19个国家的创新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同时还就G20中各国科技创新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展开专题研究。通过对不同国家创新竞争力的比较分析,深刻揭示不同类型和发展水平的国家创新竞争力的特点及其相对差异性,明确各自内部的竞争优势和薄弱环节,追踪研究国家创新竞争力的演化轨迹和提升路径...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11月

简 介:本书充分运用数理分析、空间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多种分析方法,构建了比较科学完善、符合G20集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国家创新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及数学模型,对G20集团的19个国家的创新竞争力进行全面、深入、科学的比较分析和评价,从而深刻揭示不同类型和发展水平的国家创新竞争力的特点及其相对差异性,明确各自内部的竞...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12月

简 介:本书对2013~2014年G20中19个国家的创新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同时还就G20各国科技创新中的热点问题展开专题分析。通过对不同国家创新竞争力的比较分析,深刻揭示不同类型和发展水平的G20国家创新竞争力的特点及其相对差异性,明确各自内部的竞争优势和薄弱环节,追踪研究G20国家创新竞争力的演化轨迹和提升路径...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8月

简 介:本书选取世界上有代表性的100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了2011~2015年世界各国国家创新竞争力的发展水平、变化特征、内在动因及发展趋势,并就如何推动世界各国提升国家创新竞争力提出相应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对策;深入细致地分析了全面创新与全球创新浪潮、创新驱动与全球结构性改革、全球绿色科技创新发展状况等创新前沿问题,对...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0月

简 介:本书构建了比较科学完善、符合G20集团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国家创新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及数学模型,对G20集团中的19个国家的创新竞争力进行全面、深入、科学的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通过对不同国家创新竞争力的比较分析,深刻揭示不同类型和发展水平的国家创新竞争力的特点及其相对差异性,明确各自内部的竞争优势和薄弱环节,追踪研究国家...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9月

简 介:本书对21世纪前10年世界上100个国家的创新竞争力进行全面、深入、科学的比较分析和评价,通过对不同国家创新竞争力的比较分析,深刻揭示不同类型和发展水平的国家创新竞争力的特点及其相对差异性,明确各自内部的竞争优势和薄弱环节,追踪研究世界创新竞争力的演化轨迹和提升路径,着力为世界各国提升创新竞争力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和实...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