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0

引证文献

31 !

参考文献

0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图书

SSAPID:101-1290-3985-32
ISBN:7-80230-043-6
DOI:
ISSN:
关键词: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边缘研究”方法,对“华夏边缘”作了新的解读。作者认为,所谓“边缘研究”,就是“这种研究法将研究的重点由民族的内涵转移至民族的边缘”。并由此通过对“华夏生态边界的形成”、“华夏族群边缘的形成与扩张”、 “华夏族群边缘的维持与变迁”等的论述。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编 辑:徐辉琪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年05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简 介:本书是对近代内蒙古地区社会变迁与蒙古族地方精英流动的一项社会史研究。清末民国时期,更具体而言,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前半叶,对于中国历史来说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关键时期,格外富有研究价值。这不仅基于当时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与势态的发展,而且更主要的是迅速出现的社会结构性变迁不仅使清朝帝国面临灭亡,也使民国国家政权与地方权力面...

作者: 常宝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10月

简 介:本书在对“族群”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通过对西北甘、青地区几个土族聚居农村和两个城市土族散杂居社区的历时近一年的实地调查研究,并通过个案访谈和问卷调查,配合主位和客位的观察研究以及共时性与历时性的对比,进行地域、民族、国家等角度的群体认同意识探讨。

作者: 祁进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01月

简 介:甘肃省陇南地区宕昌县居住着一支藏族,其经济生活、社会文化、宗教信仰以及语言和服饰都与其他地方的藏族有很大差别。本书作者通过田野调查以及对相关史料的梳理、分析和比较,力求较为深入和全面地阐释,在社会历史文化变迁中,尤其是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宕昌藏族族群认同与构建的实践过程。试图说明在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心理情感的共同作...

作者: 艾菊红 廖旸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4月

简 介:尽管宗教人类学并不像历史学那样注重有关宗教信仰之社会文化事实的考证,或像神学研究那样关切宗教信仰的真理或精神的体证,却不能回避宗教信仰与历史社会事实或地方文化体系之间的整体关联,也不能回避宗教信仰与日常生活世界的紧密连体关系,更不能回避宗教信仰在日常生活世界中所呈现的多重维度和象征意义。因此,对于“宗教”的人类学研究的...

作者: 陈进国 金泽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5月

简 介:本书是以粤北一个过山瑶村落的田野调查为基础写作的民族志,从家的空间、结构、观念及信仰等角度探讨过山瑶的家与社会结构。作者指出,家是认识过山瑶社会的重要视角之一,通过日常生活的多维度展演,家在构建过山瑶的亲属制度、社会结构、族群文化、历史记忆、民族认同及国家想象等过程中扮演了不可忽视的角色。作者也试图以过山瑶家的研究为基...

作者: 何海狮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9月

简 介:女人,往往被认为是战争的导火索,战时的危险分子,社会秩序的破坏者,这在抗战时期的上海亦屡见不鲜。“战争”给了妇女的体验、记忆和“民族国家”的历史与话语关联、对质的机会,但是传统的战争史研究却与这些性别体验无关。本书却从性别角度重新思考民族战争,希望为探索战争与解放所包含的复杂历史脉络与多样的社会面相,重新审视这场中日战...

作者: 陈雁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5月

简 介:二人转是生长在东北的一门“土得掉渣儿”的艺术,自诞生以来,虽屡遭禁止,却以其亲民的形式和内容受到东北人的喜爱,它就像车轱辘菜一样在乡间的泥土之中踩不死、压不败,生生不息。本书借“车轱辘菜”之喻,以“东北二人转在乡土社会中的传承”为主题,通过民俗学田野调查及文献研究方法,对东北二人转在乡土社会中的历史传承情况及现状进行“...

作者: 吕慧敏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10月

简 介:本书针对当代人类学的缺陷以及后现代主义方法论的困境,基于人类学作为一门为人类提供福祉的学科本质,以藏彝走廊一个族群杂居村落——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哈巴村为范例,从存在(beings)的基本维度出发,致力于探索族群主体多层面的共生逻辑,揭示族群共生的基本属性及其人学意义,从而构建一种超越二元论和分离主义的族群认...

作者: 袁年兴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11月

简 介:半个世纪以来,发端于海外的中国研究已从社会科学的边缘走向这一知识体系的中心,由西方学人独步的学术论域成为包括中国学者在内的全球学人共享的研究旨趣,同时也成了世界学术界了解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窗口。《中国研究》的创刊意在推动中国研究领域的经验积累和知识增进,更在使日益成为显学的中国研究领域能够听到中国的声音。

作者: 周晓虹 谢曙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3月

简 介:本书系统地研究了怒江中游地区傈僳族民歌传承的历史与现状,对民歌传承中的变异与稳定、群体与个体、艺术与环境、歌唱与生活、历史与现状等关系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深化和丰富了傈僳族民族艺术史的内容,为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播传承及发展问题研究提供了一个案例。

作者: 罗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8月

简 介:本书通过对青海果洛藏区教育空间的实证研究,考察其结构与功能,探求果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内在因素;力图将质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指出果洛的时空情境的独特,使寺院、学校、媒体分别在教育空间中获得发展,构成了教育空间的多元结构,学生的传统、国家、现代等意识观念得以被同时强化,形成了身份认同的离散化,从而在整个群体中形成了...

作者: 朱洵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1月

简 介:本书以“遗产生成”为逻辑主线,以同支系苗族女性服饰的变迁为切入点,具体通过对原居地黄平、台江与迁入地镇宁、贞丰苗族女性的现穿服饰进行整体与细节的比较,探讨同支系苗族的迁徙历史与服饰变迁之间的关系,并着重从祖先崇拜与民族心理等方面进行分析,以阐释苗族女性服饰作为文化遗产的生成过程。

作者: 聂羽彤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9月

简 介:半个世纪以来,发端于海外的中国研究已从社会科学的边缘走向这一知识体系的中心,由西方学人独步的学术论域成为包括中国学者在内的全球学人共享的研究旨趣,同时也成了世界学术界了解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窗口。《中国研究》的创刊意在推动中国研究领域的经验积累和知识增进,更在使日益成为显学的中国研究领域能够听到中国的声音。

作者: 周晓虹 谢曙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6月

简 介:无

作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0001年01月

简 介:无

作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0001年01月

简 介:华侨华人研究是一个世界范围的学术研究领域,而归侨及华侨农场研究是其不可或缺的一个门类。世界上有数千万华侨华人,分布在100多个不同国家。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及其他原因,有一部分人又返回祖国,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归侨。笔者研究的分析基础是归侨社区的多元结构和群体关系,而社会变迁及文化适应则为其论述的展开提供了令人...

作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10月

简 介:本书聚焦于京族人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问题的研究。研究考察了京族地区的历史沿革、地理环境、人口状况、自然资源、交通状况以及京族的传统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婚姻与家庭、族群关系、经济发展与当地人的生活状况。本书试图通过对当地人社会生活经验的深入了解以及对京族文化深层结构的细致解读,探讨京族人的国家认同和族群认同形成的主要原因及...

作者: 吕俊彪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11月

简 介:本书是对东北流域文明的专书研究,比较详细地论述了黑龙江流域及其组成部分如嫩江流域、牡丹江流域、乌苏里江流域、辽河流域,以及大小凌河流域、图们江流域和鸭绿江流域的历史与文化,介绍了各流域的地理环境、古族、古城、古国和各种文化遗存等。作者通过对各个遗迹、遗物的介绍和论述,力图呈现东北各流域文明的演变与发展,从而使读者对东北...

作者: 王禹浪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7月

简 介:本书考察了从先秦到清代前中期青海河湟地区生态和文化从相对独立到形成并具有华夏边缘的社会文化属性。书中围绕当地国民身份的转变、近代教育的兴起、社会生活的近代化等方面进行讨论,进一步论证青海河湟地区社会文化属性过渡与变化的具体表现及其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民国时期青海河湟地区在内地化、近代化和西方化的过程中,与具有地方性...

作者: 赵小花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7月

简 介:本书以“清末民初中国民族主义思潮与国族构建中的民族互动”为主题,以清末民初民族主义传播兴起为切入点,着重挖掘整理和分析当时作为王朝中国藩属臣民的区域和居民在这一时段参与国族构建的历史进程、历史事件等资料,追溯其社会中民族主义思潮生成和影响,以及最终走向中华民族认同的历史轨迹,其意义在于显现中国少数民族在近代国族构建中的...

作者: 郑信哲 周竞红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1月

简 介:本书以生存于泰国清迈省北部的云南人(主要指原国民党军队、眷属及其后裔)村落及其族群、文化特征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田野调查及民族志研究,以族群形成、建构之历时性研究为主要叙述、分析框架。集中探讨这一族群如何在复杂、多元的政治背景中通过调适其与泰国、中国云南和台湾地区的文化关联,从而在异域延续、建构其族群认同,并最终完成从...

作者: 段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10月

简 介:本书是一部系统研究清末民国时期中国历史教科书的论著。在描述清末、民初、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历史教科书之编写的基础上,研究教科书的内容,探讨了历史书写与认同建构的关系,即历史教科书与民族主义认同、政权统治合法性认同之建立的关系。

作者: 刘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6月

简 介:本书致力于对民族政治相关研究对象、核心问题与研究方法做出持续、全面而有深度的考察和学理辩论。希望展现学界专业化的民族政治学术训练成果,避免情绪化和脸谱化的表达;希望展现并阐释不同层面的民族政治诉求,为不同的民族政治话语之间的沟通对话搭建平台;倡导培育多种学术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增强学术创新与学术对话;希望借此走出民族问题...

作者: 青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11月

简 介:本研究基于边民主义视角,在正确界定滇越跨境民族跨国流动的行为属性的基础上,科学论证滇越边民跨国流动行为的多重因由,从而发现或发明构造和维续有序边疆民族社会秩序的根本性逻辑。主体内容包括六方面:边境秩序何以生成和维续的问题意识;滇越跨境民族的整体性知识;滇越跨境民族跨国流动面相;滇越跨境民族的历史迁徙与族群记忆;滇越跨境...

作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8月

简 介: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与社会的全面转型,我国民族地区各民族在交往过程中,存在方式的改变造成的民族心理问题日益凸显,以民族认同、民族意识、民族情感等为核心的民族问题日益突出,这些心理问题影响着民族间的交往与地区民族关系发展。本书以在南疆等地的田野调查为基础,从民族心理的视角对维汉民族的交往心理,以及影响其深入交往...

作者: 戴宁宁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8月

简 介:本书内容在唐代入华粟特人的礼俗背景下展开,以华化为主体,胡化、蕃化(突厥化)相伴共生。其主要观点有:入华粟特人以国为姓,即为华化的开始。一方面华化在加深,胡名三字化、汉译雅化以及道家教义的呈现,体现的仍是华化的主流趋势;另一方面,胡族文化特征也以不同方式保留下来,比如吐鲁番文书中的粟特胡名,就有中亚和印度的祆、佛宗教因...

作者: 王睿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8月

简 介:苗族历史悠久,文化资源宏富,其社会治理蕴含着丰厚的历史积淀。现代社会治理与传统社会治理方式只要互相尊重、平等协商、从善借鉴,就会形成彼此承认、互相为用、共生其长的生态关系。社会治理是多元主体的公共权益的公平正义之回归过程,而治理的基点是对不同文化脉络的深入认知及其价值的遵循。本书将治理的理念、技术与文化资源结合分析,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4月

简 介:本书运用了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参与式观察、内容分析、话语分析等研究方法,搭建起解读跨文化虚拟共同体的分析框架,进行了开创性的经验研究和理论探索。作者认为跨文化传播与虚拟共同体能够建立起一种共生的关系:虚拟共同体是跨文化传播的主体,跨文化传播是虚拟共同体形成及呈现的路径,跨文化虚拟共同体最重要的意义是连接人,他们在互动中...

作者: 肖珺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1月

简 介:本书描述的是一项近代背景下的“改造边疆”的“实验”。这项“实验”的目标非常明晰,就是在新的国家体制中给“边疆”和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寻找一个“合适的位置”。这个“定位”的过程,正是现代国家“化边”工程的核心主题。书中作者从历史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的视角,从行政体制建设、身份改革与社会控制、移风易俗与人群分类四个方面探...

作者: 王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5月

简 介:无

作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0001年01月

简 介:无

作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0001年0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