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9

引证文献

6 !

参考文献

356

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融合图书

Social Intergration between the Migrant Peasants' Children and Urban Citizens

SSAPID:101-1282-7931-58
ISBN:978-7-5097-1419-5
DOI:
ISSN:

[内容简介] 基于现实观察和理论思考,本书提出描述和分析流动儿童与城市主体社会间关系的基本概念与分析思路。在当下中国城市化进程背景下,这一关系可用"社会融合"来进行分析,并可从社会交往与社会认同两个维度对其测量。研究发现,这一融合并非单向、静态的,而是双向的、受多重因素影响的动态过程。城市社会中的社区、学校及家庭中的各种因素,都会作用于作为行动者的流动儿童的生活实践,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社会融合的进程。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王毅杰
编 辑:郑嬿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5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附录2 家长生活问卷

 附录3 市民调查问卷

 附录1 儿童生活问卷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文献回顾

   一 教育问题

    (一)教育制度与政策的研究

    (二)民工学校“合理性”与“合法性”问题的研究

    (三)家庭教育与学习状况

   二 心理问题

   三 社会适应与融合

    (一)社会适应性

    (二)社会化

    (三)社会融合

   四 小结与思考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思路

   一 社会融合

    (一)社会适应

    (二)社会整合

    (三)社会融合

   二 社会融合的测量

   三 社会融合的宏观背景

   四 社会融合的生活情境

    (一)城市社会

    (二)家庭

    (三)学校

   五 研究路径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 混合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

    (二)参与观察

    (三)访谈法

    (四)问卷调查

   二 资料收集过程

   三 章节安排

 第三章 城市社会的接纳

  第一节 城市社会的特质

   一 分层与区隔

   二 精神气质与生活方式

  第二节 城市政策的调整

   一 流动农民政策

   二 流动儿童政策

    (一)执行机关:何去何从

     1.教育行政部门执行的困难

     2.学校的困难

    (二)环境:一个引致政策困境的因素

    (三)目标群体:流动儿童对政策的挑战

    (四)理想化政策的目标和措施

  第三节 大众传媒中的流动儿童形象

   一 流动儿童报道中的四个基本框架

   二 报道背后的隐含框架

   三 框架建构的过程

    (一)谁是主角?

    (二)情节

   四 一点讨论

  第四节 市民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距离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社会距离状况

   三 影响因素

   四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家庭环境

  第一节 研究回顾

   一 理论依据

    (一)家庭对儿童的重要性

    (二)资本理论

    (三)文化再生产理论

   二 已有经验研究

    (一)家庭影响因素

    (二)家庭环境

  第二节 家庭基本情况

   一 为什么进城?

    1.希望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学校教育

    2.把孩子留在老家上学,没人照顾

    3.情感上的需要

   二 家庭经济状况

   三 父母文化程度

   四 居住环境

   五 亲子关系

   六 教育期望

   七 流动频率

  第三节 不利于社会融合的家庭条件

   一 经济社会条件

    (一)经济收入

    (二)父母职业

    (三)父母文化水平

    (四)居住环境

    (五)流动频率

   二 家庭氛围

    (一)亲子关系

    (二)方言使用

   三 家庭教育

    (一)教育观念

    (二)教育期望

     1.理想学历:“越高越好”

     2.现实学历:“能读到什么程度就读到什么程度”

    (三)教育方式

     1.压力型

     2.迷茫型

     3.暴力专制型

     4.金钱教育型

   四 教育投资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学校环境

  第一节 学校类型

   一 就学状况

   二 教育政策与教育公平

   三 民工学校与公办学校

  第二节 办学条件与校园活动

   一 硬件设施

   二 校园活动

  第三节 师资与教学

   一 课程开设

   二 老师的流动性

   三 教育方式

   四 老师对流动儿童的评价

  第四节 学生

   一 学生的流动性

   二 学生的纪律性

   三 学习气氛

   四 学习成绩

   五 在学校的交往

  第五节 小结与思考

   一 总体上被边缘化的群体

   二 两种性质的学校

   三 从学校差异看流动儿童内部分化

 第六章 “差生”的形成

  第一节 研究架构

   一 概念界定

   二 研究资料

    (一)资料收集

    (二)“差生”的基本界定

    (三)个案简介

  第二节 差生的学校生活

   一 初来乍到

    (一)方言的困惑

    (二)教材变动无所适从

    (三)学习难度增大

    (四)学习连贯性被打乱

   二 陷入困境

    (一)“只要没有考试压力他们都很可爱”

    (二)压力来自何方?

    (三)困境中的失败

   三 标签化:从“可怜的孩子”到“没有办法的学生”

    (一)老师眼里的“可怜”孩子

    (二)实施帮助

    (三)刻板印象:“没有任何办法”的学生

    (四)没有成绩就没有一切

   四 交友的喜与忧

    (一)同学的目光——交往对象的选择

    (二)“差生”与“好生”

    (三)“差生”与“差生”

   五 学校对差生形成的影响

    (一)学校对流动儿童的教育投入

    (二)“差生”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

    (三)学校投入难以满足流动儿童的实际需要

  第三节 差生的家庭生活

   一 放学后他该回哪个家?

   二 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

   三 最着急的家长

   四 最不着急的家长

   五 为何她成为“优等生”?

   六 家庭对差生形成的影响

    (一)家庭的和睦与完整

    (二)家庭经济资本的制约

     1.家长工作性质、工作时间以及收入

     2.居住环境

    (三)家庭文化资本的传承

     1.家长文化程度

     2.家长教育观念

     3.家长教育方式

     4.家长教育期望

  第四节 差生的“另类生存”

   一 家有爱鼠

   二 我为漫画狂

   三 电玩一族

  第五节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城市社会交往

  第一节 社会交往概况

   (一)与城市人社会交往的主观意愿与客观情况差别较大

   (二)与同伴群体社会交往的主观愿望与客观情况差别较小

  第二节 社会交往逻辑

   一 移民研究的启发

   二 研究假设

   三 统计发现

   四 社会交往的情境

    (一)学校类型

    (二)家庭教育

    (三)社区结构

   五 学校社会交往的文化建构

  第三节 信任结构及其形成机制

   一 信任机制的解释路径

   二 差序性的信任结构

   三 信任的影响因素

   四 信任的建构过程

   五 结论与讨论

  第四节 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

   一 相关文献

   二 心理状况

    (一)因子分析

    (二)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

    (三)影响因素

   三 可能的解释

 第八章 社会认同

  第一节 相关研究

   一 不同理论视野

    (一)符号互动论中的认同关注

    (二)欧洲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认同

    (三)人类学视野下的族群/民族认同

     1.原生说

     2.建构说

     3.工具说/情境说

     4.戈登对族群关系的衡量

     5.贝瑞的双维文化适应模式

    (四)阶级理论中的阶层意识

    (五)综合性理论视角

   二 经验研究

    (一)社会认同理论的本土化发展

    (二)有关阶层与群体的经验研究

    (三)关于流动人口的研究

     1.有关流动农民的研究

     2.有关流动儿童的研究

   三 研究焦点

  第二节 社会认同的图景

   一 概念及操作化

    (一)分类意识

    (二)自我认定

    (三)情感归属

   二 量表的效度

    (一)量表效度

    (二)多次统计比较后的总体架构

   三 研究发现

    (一)分类意识

    (二)自我认定

    (三)情感归属

     1.城里人情感归属

     2.农村人情感归属

    (四)农村人自尊

    (五)总体认同图景

  第三节 生活情境中的认同建构逻辑

   一 结构性身份的激发

   二 学校互动中的强化与内化

    (一)老师的“另眼相待”

    (二)同学的“盛气凌人”

   三 日常生活事件中的塑造

    (一)高交往意愿、低交往事实

    (二)城市居民的傲慢与偏见

     1.带有歧视的称呼

     2.有意识躲避

     3.不公平待遇

   四 流动儿童有意识的群际比较

   五 认同建构逻辑

  第四节 社会认同的策略性选择

   一 寻求积极认同的可能策略

   二 相对封闭的社会通道与多元化的信念体系

    (一)相对封闭的社会通道

    (二)多元化的信念体系

   三 转换比较方向与维度

    (一)转换比较方向

     1.以未来身份评价当前处境

     2.以当前生活为基点的比较

    (二)转换比较维度

     1.寻找更具包容性的维度

     2.突出自身拥有的某种城市品质

   四 扩大城乡间的差距

    (一)突出空间外显性上的城乡之别

    (二)突出居民内涵性上的城乡之别

    (三)“人际间内群体比较”

   五 认同的策略性选择

  第五节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社会融合状况

   一 社会交往

   二 社会认同

  第二节 生活情境

   一 城市社会

   二 家庭

   三 学校

  第三节 研究展望

   一 学术价值

   二 政策建议

   三 努力方向

 后记

基于现实观察和理论思考,本书提出描述和分析流动儿童与城市主体社会间关系的基本概念与分析思路。在当下中国城市化进程背景下,这一关系可用“社会融合”来进行分析,并可从社会交往与社会认同两个维度对其测量。研究发现,这一融合并非单向、静态的,而是双向的、受多重因素影响的动态过程。城市社会中的社区、学校及家庭中的各种因素,都会作用于作为行动者的流动儿童的生活实践,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社会融合的进程。

华金·阿朗戈,2001,《移民研究的评析》,《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第3期。

格伦·H.埃尔德,2002,《大萧条的孩子们》,田禾、马春华译,译林出版社。

埃里克·埃里克森,1998,《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孙名之译,浙江教育出版社。

诺贝特·埃利亚斯,1998,《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的心理起源研究·第一卷:西方国家世俗上层行为的变化》,王佩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艾琼,2005,《从乡野的主人到城市的边缘人——一项进城民工子女教育的人种志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白文飞、徐玲,2009,《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身份认同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报》第2期。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2008,《想象的共同体:民族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伯纳德·巴伯,1989,《信任:信任的逻辑和局限》,福建人民出版社。

班建武、余海婴,2006,《教育政策执行难的利益分析——以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政策实施为例》,《教育科学》第3期。

巴慈尔·伯恩斯坦,1989,《社会阶级、语言与社会化》,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皮埃尔·布尔迪厄,1997,《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皮埃尔·布尔迪约、J.-C.帕斯隆,2002a,《再生产》,邢克超译,商务印书馆。

皮埃尔·布尔迪约、J.-C.帕斯隆,2002b,《继承人》,邢克超译,商务印书馆。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2004,《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邓正来校,中央编译出版社。

彼得·布劳,1991,《不平等与异质性》,王春光、谢圣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布鲁默,1996,《符号互动论的方法论》,霍桂恒译,《国外社会科学》第4期。

曹保印,2006,《草根儿:中国首部农民工子女生命备忘录小说》,中国文联出版社。

蔡昉,2007,《中国流动人口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陈怀川,2006,《农民工子女城市生活不良适应的社会学分析》,《兰州学刊》第5期。

陈金永,2006,《中国户籍制度改革和城乡人口迁移》,蔡昉、白南生编《中国转轨时期的劳动力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陈午晴,2005,《关系认同:概念、表征及其本位意义》,《社会心理研究》第3期。

陈向明,2000,《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

陈向明,2004,《旅居者与“外国人”》,教育科学出版社。

陈映芳,2005,《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第3期。

程黎、高文斌、欧云、刘正奎、王文忠,2007,《流动儿童校园人际关系及相关因素的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第4期。

程晓樵,2002,《课堂中的机会均等》,江苏教育出版社。

崔传义,2004,《农民工权益调研报告》,《科学决策》第5期。

丁小燕、陈洪岩,2005,《流动儿童学习状况研究》,李其维编《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上海。

杜越、汪利兵、周培植,2004,《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基础教育——政策与革新》,浙江大学出版社。

段成荣、梁宏,2004,《我国流动儿童状况》,《人口研究》第1期。

段成荣、梁宏,2005,《关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人口与经济》第1期。

段成荣、杨舸,2007,《北京市流动儿童最新状况》,《人口研究》增刊。

段成荣、杨舸,2008,《我国流动儿童最新状况——基于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人口学刊》第6期。

段成荣、周皓,2004,《北京市流动儿童少年状况分析》,《人口与经济》第1期。

段成荣,2008,《法国青年骚动对我国流动儿童政策制定的警示》,《中国青年研究》第4期。

范元伟,2008,《流动儿童与本地学生相互融合研究》,《当代青年研究》第6期。

方文,2005,《群体符号边界如何形成?——以北京基督新教群体为例》,《社会学研究》第1期。

方文,2008,《学科制度与社会认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琼·菲尼,2006,《青少年与成人的民族认同:研究综述》,王兵译,《社会心理研究》第4期。

约翰·费斯克,2004,《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李彬译注,新华出版社。

费孝通,1998,《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冯帮,2007,《流动儿童教育公平问题:基于社会排斥的分析视角》,《江西教育科研》第9期。

风笑天,2006,《农村外出打工青年的婚姻与家庭: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领域》,《人口研究》第1期。

傅晓宇、曹其峰,2006,《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困境的制度根源分析:以Y区为例》,《理论与改革》第2期。

弗朗西斯·福山,2001,《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彭志华译,海南出版社。

甘满堂,2001,《城市农民工与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三元结构》,《福建大学学报》第4期。

甘满堂、郑燕娜,2009,《“融合”政策背景下的“隔离”——外来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中国教师》第15期。

高德胜,1999,《倭化与差生的形成》,《外国中小学教育》第4期。

高梅书,2004,《民工子女社会化问题研究——关于江苏响水、苏州两地典型调查的分析》,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高雯蕾,2006,《转型期北京中下层阶层市民的社会认同问题》,《北京大学研究生志》第2期。

戈登,1997,《在美国的同化:理论与现实》,载马戎编《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天津人民出版社。

管健,2006,《身份污名的建构与社会表征》,《青年研究》第3期。

关颖,2002,《青年流动人口如何对下一代负责——天津市青年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状况调查》,《青年研究》第5期。

桂勇、黄荣贵,2005,《城市社区:共同体还是“互不相关的邻里”》,《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6期。

郭彩琴,2001,《城市中“农民工”子女受教育不公平现状透视》,《学海》第5期。

郭晓薇,2000,《大学生社交焦虑成因的研究》,《心理学探新》第1期。

郭良春、姚远、杨变云,2005,《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少年城市适应性研究——北京市JF中学的个案调查》,《青年研究》第3期。

郭星华、储卉娟,2004,《从乡村到都市:融入与隔离》,《江海学刊》第3期。

郭星华、杨杰丽,2005,《城市民工群体的自愿性隔离》,《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第1期。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2006,《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

莫林·T.哈里楠,2004,《教育社会学手册》,傅松涛、孙岳、摊斌、谢维和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韩嘉玲,2000,《北京市流动儿童人口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青年研究》第8、9期。

韩嘉玲,2001,《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青年研究》第8期。

韩嘉玲,2007a,《及早关注第二代农村流动人口的成长与出路问题》,《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第8期。

韩嘉玲,2007b,《流动儿童教育与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北京社会科学》第4期。

韩世强,2009,《农民工子女:类型分化及其社会融入的制度逻辑》,《中国青年研究》第10期。

侯娟、邹泓、李晓巍,2009,《流动儿童家庭环境的特点及其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心理发展与教育》第2期。

何雪松、巫俏冰、黄富强、肖莉娜,2008,《学校环境、社会支持与流动儿童的精神健康》,《当代青年研究》第9期。

何亚玺、肖琳,2008,《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的研究》,《文教资料》第33期。

何资桥、曹中平,2009,《进城农民工子女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习适应性弹性发展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第5期。

韩起澜,2008,《苏北人在上海》,卢明华译,上海古籍出版社。

胡荣、李静雅,2006,《城市居民信任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社会》第6期。

胡立荣、郑维峰、丁万涛,2002,《聋哑学生人格特征与社交焦虑、自尊、孤独的研究》,《中国民政医学杂志》第1期。

胡书芝、吴新慧、李洪君,2009,《社会结构异质性与流动儿童社会网络的建构——以同伴关系为核心》,《青年研究》第3期。

华耀龙,1994,《招收流动人员子女入学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天津教育》第6期。

黄卉,2007,《“黑户”民工子弟学校“合宪不合法”吗?——试析〈民办教育促进法〉之立法失误及其补救》,《比较法研究》第6期。

黄传会,2006,《我的课桌在哪里》,人民文学出版社。

黄薛冰、沈凌霞、王希林、于欣,2006,《高等职业学校学生自尊水平与社交焦虑及孤独感的关系》,《中国临床康复》第12期。

黄希庭、凤四海、王卫红,2003,《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感全国常模的制定》,《心理科学》第2期。

贾春增,1989,《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安东尼·吉登斯,1998,《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猛、李康译,三联书店。

安东尼·吉登斯,2003,《社会学》,赵旭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蒋国河、闫广芬,2006,《家庭资本与城乡学业成就差异——基于实证调查基础上的相关分析》,《青年研究》第6期。

蒋华、徐旭英、陈强,2007,《流动儿童对城市文化的适应研究:以北京市两所小学的个案为例》,《教育科学研究》第11期。

江立华、鲁小彬,2006,《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综述》,《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第1期。

詹姆斯·科尔曼,1989,《教育机会均等的观念》,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詹姆斯·科尔曼,1990,《社会理论的基础》,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孔绥波,2009,《体制与资本:农民工面对子女教育的两难选择》,《探索与争鸣》第4期。

刘易斯·A.科塞,1989,《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等译,华夏出版社。

刘易斯·A.科瑟,1990,《社会学思想名家: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下的思想》,石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克雷斯威尔,2007,《研究设计与写作指导:定性、定量与混合研究的路径》,崔延强译,重庆大学出版社。

李柏宁、熊少严,2007,《广州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调查与思考》,《现代教育论丛》第5期。

李波、马长燕,2004,《对青少年社交焦虑个体的深度访谈》,《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李春玲,2005,《当代中国社会的阶层意识与社会态度》,《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汉林,2003,《关系强度和虚拟社区——农民工研究的一种视角》,载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路路,2003,《再生产的延续——制度转型与城市社会分层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李猛,1999,《舒茨和他的现象学社会学》,载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培林,2005,《社会冲突与阶层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研究》,《社会》第1期。

李培林、李强、马戎,2008,《社会学与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强,2003,《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李强,2004a,《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强,2004b,《当前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变化的新趋势》,《江苏社会科学》第6期。

李强,2006,《试析社会分层的十种标准》,《学海》第4期。

李炜,2004,《中国与韩国社会阶级意识的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第5期。

李伟梁,2005,《论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成因及特点》,《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期。

李伟民、梁玉成,2002,《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中国人信任的结构与特征》,《社会学研究》第3期。

李小青、邹泓、王瑞敏、窦东徽,2008,《北京市流动儿童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学业行为、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心理科学》第4期。

李晓巍、周泓、金灿灿、柯锐,2008,《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与人格、家庭功能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第2期。

李晓巍、邹泓、王莉,2009,《北京市公立学校与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比较研究》,《中国特殊教育》第9期。

李艳红,2003,《政治新闻的模糊表述》,《新闻学研究》总第75期。

李晔,2007,《师生信任及其对学生的影响》,华中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位论文。

李祎,2004,《在合理性与合法性之间——对一所打工子弟学校寻求合法性的过程分析》,载郑也夫、沈原、潘绥铭编《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山东人民出版社。

李煜,2006,《制度变迁与教育不平等的产生机制——中国城市子女的教育获得(1966~2003)》,《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李运庆,2006,《区隔与认同:农民工子弟的人际交往现状研究——以南京市一所民工子弟学校为例》,《青年研究》第5期。

李运庆、余秀兰,2006,《民工子弟的消费与闲暇——以南京市一所民工子弟学校为例》,《学习与实践》第4期。

雷·C.里斯特,1989,《标签理论对理解学校教育过程中的贡献》,载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栗文敏、刘丽,2007,《社交焦虑研究综述》,《教育理论与实践》第4期。

雷有光,2004,《都市“小村民”眼中的大世界——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认知的调查研究》,《教育科学研究》第6期。

梁子浪,2008,《流动儿童城市认知研究》,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林莉、侯玉波,2007,《学习不良儿童的家庭环境分析》,《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1期。

蔺秀云、王硕、张曼云、周冀,2009,《流动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因素》,《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蔺秀云、方晓义、刘杨、兰菁,2009,《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心理学报》第10期。

刘爱玉,2004,《制度变革过程中工人阶级的内部分化与认同差异》,《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第6期。

刘成斌,2007,《在中央与地方之间:民工子女教育政策的操作化——以浙江省为例》,《青年研究》第10期。

刘传江,2006,《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理论月刊》第10期。

刘能,2003,《越轨社会学视角下的青少年犯罪》,《青年研究》第11、12期。

刘辉、东方,2008,《民工电视形象的嬗变:以南京电视台新闻报道为例》,《南京社会科学》第2期。

刘精明、李路路,2005,《阶层化:居住空间、生活方式、社会交往与阶层认同》,《社会学研究》第3期。

刘少杰,2002,《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刘欣,2002,《相对剥夺地位与阶层认知》,《社会学研究》第1期。

刘欣,2003,《阶级惯习与品味:布迪厄的阶级理论》,《社会学研究》第6期。

流心,2004,《自我的他性:当代中国的自我系谱》,常姝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刘杨、方晓义、蔡蓉、吴杨、张耀方,2008,《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及过程——一项质性研究的结果》,《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刘玉照,2005,《“移民化”及其反动——上海农民工与大陆台商“反移民化”倾向的比较分析》,《探索与争鸣》第7期。

龙腾华,1994,《漂流的花朵——打工族子女教育备忘录》,《社会》第8期。

尼克拉斯·卢曼,2005,《信任》,瞿铁鹏、李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卢国显,2006,《我国大城市农民工与市民社会距离实证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卢俊秀,2008,《“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城市农民工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社会》第1期。

陆益龙,2003,《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商务印书馆。

吕鹏,2006,《生产底层与底层的再生产:从保罗·威利斯的〈学做工〉谈起》,《社会学研究》第2期。

吕绍青、张守礼,2001,《城乡差别下的流动儿童教育——关于北京打工子弟学校的调查》,《战略与管理》第4期。

吕少蓉,2008,《1996年~2007年国家关于农村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政策的变迁》,《教育导刊》第6期。

马良、孙宝瑞,2007,《民工子弟学校发展综述》,《生活教育》第11期。

赖特·米尔斯,2001,《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译林出版社。

罗伯特·默顿,1990,《论理论社会学》,何凡兴译,华夏出版社。

纳日碧力戈,2000,《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云南教育出版社。

塔尔科特·帕森斯,1989,《作为一种社会体系的班级:它在美国社会中的某些功能》,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塔尔科特·帕森斯,2003,《社会行动的结构》,张明德、夏遇南、彭刚译,译林出版社。

罗伯特·帕特南,2001,《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

潘泽泉,2004,《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发展困境与社会风险——社会排斥和边缘化的生产与再生产》,《战略与管理》第1期。

潘泽泉,2007,《社会、主体性与秩序:农民工研究的空间转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彭纯子、邓盘月、马惠霞、陈兵、胡勤、周浩惠,2004,《大中学生社交焦虑特征初探》,《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第4期。

彭立荣,1988,《婚姻家庭大辞典》,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彭泗清,1999,《信任的建立机制:关系运作与法制手段》,《社会学研究》第2期。

彭远春,2007,《论农民工身份认同及其影响因素——对武汉市杨园社区餐饮服务员的调查分析》,《人口研究》第2期。

皮亚杰,2006,《结构主义》,倪连生、王琳译,商务印书馆。

齐学红,2005,《走在回家的路上:学校生活中的个人知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渠敬东,1999,《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渠敬东,2001,《生活世界中的关系强度——农村外来人口的生活轨迹》,载柯兰君、李汉林编《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中央编译出版社。

任佳慧,2006,《农民工子女流入经济发达地区接受义务教育状况的研究——基于浙江省台州市的实证调查》,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任远、邬民乐,2006,《城市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评述》,《人口研究》第3期。

任云霞,2008,《在社会排斥视阀下研究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问题》,《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第4期。

申继亮、胡心怡、刘霞,2007,《流动儿童的家庭环境及对其自尊的影响》,《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申继亮、余贤君,1994,《关于小学差生学习不良的原因的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第3期。

史柏年,2005,《城市边缘人——进城农民工家庭及其子女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史晓浩、王毅杰,2007,《流动儿童社会化后果及其原因探析》,《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史晓浩、王毅杰,2009,《流动儿童城市社会适应结构与策略选择:以个案叙事中时间指向为视角》,《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史晓浩、王毅杰,2009,《流动儿童城市教育政策的执行困境》,《教育理论与实践》第9期。

史晓浩、王毅杰,2010,《流动儿童城市社会交往的逻辑研究》,《南方人口》第2期。

史秋霞、王毅杰,2009,《户籍制度背景下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图景》,《青年研究》第6期。

帅保国、申继亮、许晶晶,2008,《打工子弟学校班级气氛的特点》,《教育科学研究》第Z1期。

宋洪远、黄华波、刘光明,2006,《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问题分析》,蔡昉、白南生编《中国转轨时期的劳动力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孙立平,2002,《迈向实践的社会学》,《江海学刊》第3期。

孙立平,2003,《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孙晓莉,2006,《流动儿童学校适应性现状研究》,《现代教育科学》第12期。

亨利·泰弗尔、约翰·特纳,2007,《群际行为的社会认同论》,载周晓虹主编《现代社会心理学名著菁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唐灿、冯小双,2000,《“河南村”流动农民的分化》,《社会学研究》第4期。

唐灿、冯小双,2003,《外来人口与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利益一体化关系》,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唐有财,2009,《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基于北京、广州、成都三城市的调查》,《青年研究》第1期。

爱弥儿·涂尔干(埃米尔·迪尔凯姆),1996,《自杀论:社会学研究》,冯韵文译,商务印书馆。

爱弥儿·涂尔干(埃米尔·迪尔凯姆),1999,《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胡伟译,华夏出版社。

爱弥儿·涂尔干,2000,《社会分工论》,渠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爱弥儿·涂尔干,2001,《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渠东、付德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威廉·托马斯、弗洛里安·兹纳涅茨基,2000,《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张友云译,译林出版社。

王成其,2007,《外来民工子女行为偏差的矫正策略初探》,《网络科技时代》第10期。

王春光,2001,《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第3期。

王兵,2001,《群体认同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

王兵,2008,《社会认同研究综述》,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编《中国社会学年鉴(2003~200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明珂,2008,《羌在汉藏之间》,中华书局。

王涤,2004,《关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中国人口科学》第4期。

王芳、吴晓丽、沈玉林、王惠凤,2005,《小学民工子女的自我概念和行为问题》,《中国校医》第8期。

王飞雪、山岸俊男,1999,《信任的中、日、美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第2期。

王汉生、刘世定、孙立平、项飚,1997,《“浙江村”:中国农民进入城市的一种独特方式》,《社会学研究》第1期。

王后雄,2005,《从社会学视角看弱势群体“差生群”生成原因及对策》,《教育科学》第10期。

汪明,2007,《聚焦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绍光、刘欣,2002,《信任的基础:一种理性的解释》,《社会学研究》第3期。

王瑞敏、邹泓,2008,《流动儿童的人格特点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心理学探新》第3期。

王涛、李海华,2006,《农民工子女学习适应性研究》,《中国特殊教育》第11期。

王霆,2006,《公办学校中流动少年儿童阅读状况的调查报告》,《当代教育科学》第5期。

王小章,1995,《都市的体验:关于城市社会生活的三种理论》,《浙江社会科学》第4期。

王星,2006,《城市农民工形象建构与歧视集中效应》,《社会科学评论》第3期。

王毅杰,2002,《过渡时期的市民身份与市场逻辑》,(香港)《二十一世纪》第6期。

王毅杰,2005,《流动农民留城定居意愿影响因素分析》,《江苏社会科学》第5期。

王毅杰、高燕,2004,《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支持与流动农民身份意识》,《市场与人口分析》第2期。

王毅杰、梁子浪,2007,《试析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的融合困境》,《市场与人口分析》第6期。

王毅杰、刘海健,2008,《家庭背景与流动儿童的留城意愿》,《南方人口》第4期。

王毅杰、史秋霞,2008,《参照群体下流动儿童的身份意识及成因》,《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王毅杰、史秋霞,2010,《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策略性选择》,《社会科学研究》第1期。

王毅杰、童星,2004,《流动农民社会支持网探析》,《社会学研究》第2期。

王毅杰、王开庆,2008,《流动农民与市民间社会距离研究》,《江苏社会科学》第5期。

王毅杰、王开庆,2009,《市民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距离研究》,《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6期。

王毅杰、王微,2004,《国内流动农民研究综述》,《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王莹,2005,《对城市中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状况的考察与分析》,郑州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王勇,2005,《浅论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化》,《学前教育研究》第12期。

王智超,2007,《农民工子女就学的制度性障碍与建议》,《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马克斯·韦伯,1995,《儒教与道教》,王容芬译,商务印书馆。

马克斯·韦伯,1999,《社会科学方法论》,李秋零、田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马克斯·韦伯,2005,《社会学的基本概念》,胡景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威廉·J.威尔逊,2008,《真正的穷人》,成伯清、鲍磊、张戌凡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文军,2005,《论我国城市劳动力新移民的系统构成及其行为选择》,《南京社会科学》第1期。

吴康宁,1998,《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吴剑、蒋威宜,2006,《孤独感及我国小学儿童孤独感研究综述》,《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第7期。

吴奇程,1996,《家庭教育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吴新慧,2004,《关注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融入状况——“社会排斥”的视角》,《社会》第9期。

吴新慧、刘成斌,2007,《出路与保障——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国家政策》,《中国青年研究》第7期。

吴新慧,2009,《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入状态分析——基于杭州的实证调查》,《经济论坛》第15期。

武晓萍,2001,《在京外来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北京社会科学》,第3期。

夏建中,1998,《新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理论》,《社会学研究》第4期。

夏利民,1994,《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研究概述》,《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项飚,1996,《传统与新社会空间的生成——一个中国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历史》,《战略与管理》第6期。

项飚,1998,《流动、传统网络市场化与“非国家空间”》,载张静主编《国家与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

项飚,2000,《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向娥英、黄任之,2008,《少管所农村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归因方式、幸福感及其文化价值观的对照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第3期。

谢尹安、邹泓、李小青,2007,《北京市公立学校与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师生关系特点的比较研究》,《中国教育学刊》第6期。

熊少严,2006,《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整合与学校教育的指导策略》,《广东社会科学》第1期。

熊易寒,2009,《城市化的孩子:农民工子女的城乡认知与身份意识》,《中国农村观察》,第2期。

修路遥、高燕,2007,《试析民工子弟学校教师的特点及其影响》,《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徐晓、张仲明、周雨捷,2008,《民工子女和城市儿童心理状况比较研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第5期。

许传新,2006,《新生代农民工与市民通婚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青年研究》第9期。

许传新,2009a,《流动人口子女公立学校适应性及影响因素研究》,《青年研究》第3期。

许传新,2009b,《融入还是隔离?——公立学校流动人口子女与城市学生社会距离实证研究》,《教育学报》第3期。

许传新、许若兰,2007,《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实证研究》,《人口与经济》第5期。

徐玲,2000,《标签理论及其对教育“问题青少年”的启示》,《社会》第10期。

闫丽君,2007,《民工子弟学校的困境与出路——对某市三所民工子弟学校校长的访谈》,《青年研究》第7期。

袁立新、张积家、苏小兰,2009,《公立学校与民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中国学校卫生》第9期。

严于龙、李晓云,2007,《农民工对经济增长贡献及成果分享的定量测量》,《统计研究》第1期。

阎云翔,2006,《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上海书店出版社。

杨灿君、贺晓星,2009,《民工子弟学校外来教师的生活世界及其教育实践》,《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杨善华、谢立中,2006,《西方社会学理论》(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杨雄、黄希庭,1999,《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感特点的初步研究》,《心理科学》第6期。

杨宜音,1999,《“自己人”:信任建构过程的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第2期。

杨颖秀,2007,《农民工子女就学政策的十年演进及重大转变》,《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叶存春,2002,《昆明市家庭教育方式的调查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殷飞,2007,《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政策建议》,缪建东主编《同一片蓝天下: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探索和建议》,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俞国良、辛自强、罗晓路,2000,《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同伴接受性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心理学报》第1期。

余秀兰,2004,《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一种文化再生产现象的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

余秀兰,2008,《社会弱势群体教育支持政策解读——以关于城市流动儿童教育政策为例》,《青年研究》第3期。

袁晓娇、方晓义、刘杨、李芷若,2009,《教育安置方式与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关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曾守锤,2008a,《城市家长对流动儿童入读公办学校的态度研究——基于上海市的调查》,《教育学术月刊》第3期。

曾守锤,2008b,《教师对流动儿童入读公办学校的态度研究》,《教育导刊》第7期。

曾守锤,2008c,《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教育安置方式的比较及其政策含义》,《辽宁教育研究》第7期。

曾守锤,2009,《流动儿童父母的教养方式及其对干预的启示意义》,《教育导刊》第5期。

曾守锤、李其维,2007,《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法》,《心理科学》第6期。

曾守锤、章兰根,2008,《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若干特点及其对社会工作的启示意义》,《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曾恒,2008,《自办民工子弟学校的困境与出路——基于成都“都市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调查和思考》,《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翟学伟,2005,《儒家的社会建构:中国社会研究的视角与方法论探讨》,载翟学伟编《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斌贤,2001,《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第4期。

张海辉,2004,《不对称的社会距离——对苏州市本地人与外地人的关系网络社会距离的初步的研究》,载郑也夫、沈原、潘绥铭编《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山东人民出版社。

张慧洁、姜晓,2008,《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流动人口受教育权——城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现代教育科学》第12期。

张建新、Michael H. Bond,1993,《指向具体人物对象的人际信任:跨文化比较及其认知模型》,《心理学报》第2期。

张江龙、李益琼,2008,《关系“内卷化”与价值观的建构——以“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第9期。

张人杰,1989,《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铁道、赵学勤,2002,《建立适应社会人口流动的接纳性教育》,《山东教育科研》第8期。

张文宏,2006,《中国城市的阶层结构和社会网络》,上海人民出版社。

张文新、林崇德,1998,《青少年的自尊与父母教育方式的关系——不同群体间的一致性与差异性》,《心理科学》第6期。

张学东,2009,《社会支持视角下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合》,《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2期。

张亿全、高燕,2007,《外来者的目光——流动儿童城市认知的经验研究》,《浙江教育科学》第4期。

张莹端、佐斌,2006,《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心理科学进展》第3期。

赵娟,2003a,《南京市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调查》,《上海教育科研》第8期。

赵娟,2003b,《流动人口家庭子女教养方式的质性研究》,《青年研究》第8期。

赵娟,2003c,《城市流动人口教育的现状》,《社会》第9期。

赵娟,2005,《流动儿童少年学习困难的非智力因素分析——多次转学经历的个案研究》,《青年研究》,第10期。

赵树凯,2000,《边缘化的基础教育——北京外来人口子弟学校的初步调查》,《管理世界》第5期。

赵向利,2006,《流动儿童社会化状况研究——以洛阳市两所公立学校为例》,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赵志裕、温静、谭俭邦,2005,《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香港回归中国的研究范例》,《社会学研究》第1期。

赵忠心,1994,《家庭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郑杭生,2002a,《关于城市社会阶层划分的几个问题》,《人民日报》2月9日。

郑杭生,2002b,《社会学概论新修》(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郑家裕,2006,《促进城市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政策诉求》,《青年探索》第4期。

郑桂珍,2004,《城市流动儿童健康成长问题探析》,《南方人口》第1期。

郑名、路娟,2008,《5~6岁幼儿社交焦虑、孤独感与父母的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的关系研究》,《中国特殊教育》第1期。

郑信军,2003,《外来民工子弟父母教育方式和班级同伴关系的初步研究》,《心理科学》第4期。

植村广美,2006,《关于农民工儿童的学习上进心分析——与北京市当地儿童的比较》,《青年研究》第3期。

钟爱萍,2004,《民工子弟学校小学生心理健康及其心理训练的研究》,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庄孔韶,《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周大鸣,2000,《外来工与“二元社区”——珠江三角洲的考察》,《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周大鸣、秦红增,2004,《城市农民工的回顾与反思》,《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第4期。

周海玲,2008,《论流动儿童教育公平化策略——文化资本的视角》,《教育理论与实践》第9期。

周皓,2004,《中国人口迁移的家庭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人口研究》第6期。

周皓,2006,《流动儿童心理状况及讨论》,《人口与经济》第1期。

周皓,2008,《流动儿童心理状况的对比研究》,《人口与经济》第6期。

周皓、巫锡炜,2008,《流动儿童的教育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多层线性模型分析》,《人口研究》第4期。

周皓、章宁,2003,《流动儿童与社会的整合》,《中国人口科学》第4期。

周佳,2007,《教育政策执行研究:以进城就业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执行为例》,教育科学出版社。

周晓虹,2008,《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分析路径》,《社会科学》第4期。

周序,2007,《文化资本与学业成绩——农民工家庭文化资本对子女学业成绩的影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报》第2期。

周怡,2003,《文化社会学的转向:分层世界的另一种语境》,《社会学研究》第4期。

周宗奎,1998,《家庭抚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教育评论》第2期。

周宗奎、孙晓军、赵冬梅、Hsueh Yeh,2005,《童年中期同伴关系与孤独感的中介变量检验》,《心理学报》第6期。

朱力,2001,《群体性偏见与歧视:农民工与市民的摩擦性互动》,《江海学刊》第6期。

朱力,2002,《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江海学刊》第6期。

朱镜德、史桦鑫、邵梅、张莉,2006,《津、沪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湖南社会科学》第6期。

邹泓、屈智勇、张秋凌,2004,《我国九城市流动儿童生存和受保护状况调查》,《青年研究》第1期。

邹泓、屈智勇、张秋凌,2005,《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发展与需求调查》,《青年研究》第2期。

邹泓、刘艳、李晓巍,2008,《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教育科学研究》Z1。

Abrams,Dominic & Michael A. Hogg,1988,Social Identifications:A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and Group Processes,London:Routledge.

Alba,Richard & Victor Nee,1997,“Rethinking Assimilation Theory for a New Era of Immigration”,The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Vol. 31,No. 4:826-874.

Asher,Steven R.,Valerie A.Wheeler,1985,“Children’s loneliness:A Comparison of Rejected and Neglected Peer Status”,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Vol.53,No.4:500-505.

Becker,Howard,1963,Outsiders:Studies in the Sociology of Deviance,New York:The Free Press.

Berger,Peter L. & Thomas Luckmann,1966,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New York:Anchor Books.

Berry,J.,U.Kim,T.Minde,D.Mok,1987,“Comparative Studies of Acculturative Stress”,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Vol.21,No. 3:491-511.

Bloom,William,1990,Personal Identity,National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rettell,Caroline B.,2000,“Theorizing Migration in Anthropology: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Networks,Identities,Communities and Globalscapes”,Caroline Brettell & James Hollifield Migration Theory:Talking across Disciplines,New York:Routledge,pp.97-136.

Brettell,Caroline B. & James Hollifield,2000,Migration Theory across Disciplines,New York:Routledge.

Castles,Stephen,1995,“How Nation-States Respond to Immigration and Ethic Diversity”,New Community,Vol.21,No.3:293-308.

Chavez,Leo R.,1991,“Outside of the Imagined Community:Undocumented Settlers and Experiences of Incorporation”,American ethnologist,Vol.18,No.2:257-278.

Chavez,Leo R.,1994,“The Power of Imagined Community:the Settlement of Undocumented Mexicans and Migrants Central American in the United States”,American Anthropologist,Vol.96,No.1:52-73.

Coleman,James,1988,“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94,Supplement:S95-S120.

Entman,Robert M.,1991,“Framing US Coverage of International News:Contrasts in Narratives of the KAL and Iran Air Incidents”,Journal of Communication,Vol.41,No.4:6-27.

Fishman,Joshua A.,1989,Language and Ethnicity in Minority Sociolinguistic Perspective,Clevedon-Philadelphia:Multilingual Matters.

Gans,Herbert,1996,the War Against the Poor:the Underclass and Antipoverty Policy,New York:Basic Books.

Garfinkel,Harold,1967,Studies in Ethnomethodology,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

Graves,Nancy B. & Theodore D.Graves,1974,“Adaptive Strategies in Urban Migration”,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Vol.3:117-151.

Heisler,Barbara S.,1992,“The Future of Immigrant Incorporation:Which Models?Which Concepts?”,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Vol.26,No.2:623-645.

Hogg,Michael A.,Deborah J.Terry,Katherine M.White,1995,“A Tale of Two Theories:A Critical Comparison of Identity Theory with Social Identity Theory”,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Vol. 58,No.4:255-269.

Lemert,Edwin M.,1951,Social Pathology:Systematic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Sociopathic Behavior,New York:McGraw-Hill.

Ladd G.W.,1997,“Classroom Peer Acceptance,Friendship,and Victimization:Distinct Relation Systems That Contribute Uniquely to Children’s School Adjustment?”,Children Development,Vol.68,No.6:1181-97.

Pan,Z. &,G. M. Kosicki,1993,“Framing Analysis:An Approach to News Discourse”,Political Communication,Vol.10:55-75.

Portes,Alejandro & Jozsef Borocz,1989,“Contemporary Immigration: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n its Determinants and Modes of Incorporation”,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Vol.23,No.3:606-630.

Portes,Alejandro,Min Zhou,1993,“The New Second Generation:Segmented Assimilation and Its Variants”,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Vol.530,No.1:74-96.

Portes,Alejandro,1996,The New Second Generation,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

Portes,Alejandro,2000,“The Hidden Abode:Sociology as Analysis of the Unexpected:1999 Presidential Addres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65,No.1:1-18.

Rotenberg,Ken J.,Shelley Hymel.,1999,Loneliness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immel,Georg,1950,“The Metropolis and Mental Life”,adapted by D. Weinstein from Kurt Wolff (Trans.),The Sociology of Georg Simmel,New York:Free Press.

Smith,Thomas B.,1973,“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Process:A Conceptual Framework”,Policy Sciences,Vol.4,No.2:197-209.

Solinger,Dorothy J.,1999,Contesting Citizenship in Urban China:Migrants,the State and the Logic of the Market,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trauss,Murray A.,David B. Sugarman,Jean Giles-Sims,1997,“Spanking by Parents and Subsequent Antisocial Behavior of Children”,Archives of Pediatrics and Adolescent Medicine,Vol.151:761-767.

Stryker,Sheldon,1980,Symbolic Interaction:A Social Structural Version,California:Benjamin/Cummings Pub. Co..

Tajfel,Henri & John Turner,1979,“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Intergroup Conflict.” In William G. Austin & Stephen Worchel (Eds.),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Monterey,California:Brooks/Cole Publish. Co.,PP. 94-109

Tajfel,Henri,1981,Human Groups and Social Categories:Studies in Social Psycholog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ajfel,Henri & John Turner,1986,“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In S. Worchel & W. Austin(eds.),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Chicago:Nelson-Hall.

Waters,Mary C.,1990,Ethnic Options:Choosing Identities in America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irth,Louis,1938,“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44,No.1:1-24.

Wright,Patrick,1985,On Living in an Old Country:The National Past in Contemporary Britain,London:Verso.

Zhou,Min,1997,“Segmented Assimilation:Issues,Controversies,and Recent Research on the New Second Generatio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Vol.31,No.4:975-1008.

Zhou,Min& Carl L.Bankston III,1994,“Social Capital and the Adaptation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the Case of Vietnamese Youth in New Orleans”,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Vol.28,No.4:821-845.

简 介:《广州公共管理评论》设“论文”、“评论”和“书评”等栏目。“论文”栏目发表原创性的理论、实证研究文章。论文涵盖公共行政(政府管理)中的各个领域,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政府间关系、政府预算和财政、公共危机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务员制度改革)、战略管理、责任政府和电子政府等议题,也涉及了新公共管理及治理理论兴起后的公私部...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9月

简 介:本书从性别、流动情况、学校性质和学校类型等视角出发,分析农村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与亲子关系、学校教育与校园生活、心理健康与价值观、社会融合等现状,以期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揭示农村流动儿童在城市的生存与发展的特征、规律和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农村流动儿童健康发展、推动我国教育公平、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6月

简 介:本书借助社会融合理论及符号互动理论,审视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现状及所出现的问题;调研随迁子女与城市社会融合的各个维度的具体情况及农民工家庭生活方式、工作性质、对子女教育的投入等情况;综合分析农民工及其子女与城市社会的互动与融合中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在教育的观照下对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问题进行阐释与解释;运用人类发展生...

作者: 乔金霞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5月

简 介:农民工的社会融合是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问题。利用X市调查数据,本书分析了农民工社会融合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后果。本书对农民工社会融合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建立了分析框架并实现本土化操作,厘清了农民工社会融合的现状。引入移民居民网络视角,本书进一步分析了农民工-市民网络对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影响作用。在后果...

作者: 悦中山 李树茁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4月

简 介:本书是《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年出版)的修订本。书中首先阐述了社会问题的界定条件、界定过程,系统介绍了社会问题的基本理论、社会问题的特征与类型、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论;其次分析了精神疾病问题与自杀问题;然后分析了吸毒问题、性越轨问题、青少年问题;最后分析了残疾人问题、失业问题、贫困问题、婚姻家庭...

作者: 朱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3月

简 介: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流动儿童随父母进入城市,在城市、农村两种文化、价值观间双重拉力的作用下可能导致其产生自卑以及“同一性混乱”等心理危机。本书从文化、结构、心理三重融合框架入手,将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危机与其媒介接触特征综合起来考量,提出了社会融合视角下探讨流动儿童媒介使用行为的三个维度,即流动儿童媒介使用中的涵化效...

作者: 庄曦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