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5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74

生态移民与发展转型图书

Ecological Migration and Poverty Reduction - A Case Study of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in China

SSAPID:101-1282-1298-28
ISBN:978-7-5097-4555-7
DOI:
ISSN:

[内容简介] 该书采用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已搬迁和尚未搬迁的移民进行了科学合理的问卷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比较,总结了过去30年宁夏移民的经验,分析了当前生态移民的成效和难点,以及未来移民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丛书
作 者: 李培林 王晓毅
编 辑:刘荣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1 社会科学现状与发展

 图目录

 表目录

 附录 宁夏回族自治区迁入移民调查问卷*

 本书作者(以章为序)

 导论 扶贫、生态移民与可持续发展

  一 自然条件恶劣造成历史上贫困和环境退化的循环

  二 生态移民有效促进了扶贫和生态保护

  三 生态移民所面临的问题

  四 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一章 宁夏生态移民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生态移民开发的历程

   一 吊庄移民目标与类型

    1.县外集中连片吊庄移民

    2.县外插花吊庄移民

    3.县内吊庄移民

    4.扶贫扬黄工程移民

   二 生态移民目标与阶段

    1.宁夏易地扶贫搬迁移民(2001—2006)

    2.宁夏中部干旱带县内生态移民(2007—2011)

    3.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2011—2015)

  第二节 生态移民建设成效

   一 移民满意程度较高

   二 移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三 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四 移民观念实现较大转变

   五 民族关系更加和谐

   六 移民致富渠道大幅拓宽

   七 残疾人救助和慈善事业迅速发展

  第三节 生态移民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 部分移民规划与移民现实需求脱节

    1.移民县外搬迁愿望强烈

    2.移民中“三代多人”家庭居住困难

    3.限制部分群众搬迁影响移民整体进程

   二 移民增收缓慢影响脱贫步伐

    1.文化素质低下导致发展生产的能力不足

    2.产业发展缓慢导致投入产出比低

   三 移民培训与实际需要有相当差距

   四 移民安置区建设资金短缺严重

   五 劳务移民进展缓慢

  第四节 生态移民开发建设的对策措施

   一 合理调整移民规划,满足移民群众需求

   二 多渠道筹措资金,推行差别补助政策

   三 加大劳务移民扶持力度

   四 重视移民实用技能和创业能力的提高

   五 农牧业企业化经营,提高产业效益

   六 结合移民经济,推动移民区生态建设

 第二章 宁夏生态移民的经济社会生活状况

  第一节 生态移民的经济状况

   一 收支盈余

   二 收入状况

   三 支出状况

   四 耐用消费品的保有状况

  第二节 生态移民的生活条件

   一 自然条件/区位

   二 交通/水源/生活能源

   三 住房条件

   四 社区服务设施与生活便利度

   五 休闲方式

  第三节 生态移民的社会地位

   一 户籍身份

   二 教育水平

   三 政治面貌

   四 家庭规模与构成

   五 职业身份与外出务工意愿

  第四节 总结和讨论

 第三章 宁夏生态移民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评价

  第一节 生态移民的人际关系与社会参与

   一 人际关系

   二 社会参与

   三 交流方式与信息来源

  第二节 生态移民的民族关系和宗教信仰

   一 民族关系

    1.民族构成、变化及其影响

    2.民族交往意愿

    3.对民族矛盾的看法

   二 宗教信仰

  第三节 生态移民的社会评价

   一 社会经济地位自评与生活满意度

    1.社会经济地位自评

    2.生活满意度

   二 社会信任

   三 对居住地/社区环境的评价

   四 对移民工程的评价

  第四节 总结和讨论

 第四章 宁夏生态移民区社会结构和管理模式

  第一节 生态移民区社会结构

   一 宁夏生态移民区社会结构分析——以红寺堡区为例

    1.人口结构

    2.家庭结构

    3.就业结构

    4.消费结构

    5.城乡结构

   二 宁夏生态移民区社会结构滞后于经济结构分析

    1.生态移民区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外部性偏差

    2.生态移民区社会结构的内部性偏差

  第二节 生态移民区社会管理体系建设

   一 对口管理体系

   二 社会服务体系

   三 自我管理体系

   四 综合管理体系

  第三节 生态移民区社会管理格局

   一 宁夏生态移民区社会管理的特殊性

    (一)移民自我管理能力弱化

     1.移民过于关注经济建设,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不高

     2.移民文化素质偏低,对自我管理认识不足

     3.长期政府集权式管理,移民形成依赖习惯

    (二)移民自我管理需求增长

    (三)政府着力“放权”于民

   二 宁夏生态移民区社会管理格局的突出矛盾

    1.移民自我管理能力弱化与自我管理需求增长的矛盾

    2.政府“放权”于民与政府管理权力扩张的矛盾

    3.移民自我管理能力弱与政府“放权”于民的矛盾

    4.移民自我管理需求增长与政府管理权力扩张的矛盾

   三 宁夏生态移民区社会管理格局的演变

    1.“集中管理”格局

    2.“中和管理”格局

 第五章 宁夏生态移民区社会管理的问题和对策

  第一节 生态移民区社会管理的突出问题

   一 水土资源竞争激烈

   二 户籍管理混乱

   三 自发移民引发系列社会问题

   四 基层组织管理弱化

   五 移民自我管理能力差

   六 其他社会管理问题

    1.土地资源管理问题

    2.宗教活动场所建设管理问题

    3.人口与计划生育问题

    4.社会管理人员紧缺问题

    5.新老移民政策不一问题

    6.劳务移民社会认同问题

  第二节 生态移民区社会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 落实自发移民户籍,根除自发移民问题

   二 加强土地执法管理,完善土地流转服务

   三 促进移民区水土资源的高效利用

   四 培育多元管理主体,强化移民自治能力

   五 完善利益导向机制,促进生育观念转变

   六 做好信息收集工作,规范宗教场所管理

   七 建立部门帮扶机制,强化基层管理组织建设

   八 培养管理人员能力,打造专业管理队伍

   九 进行心理干预疏导,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十 建立健全矛盾预防化解机制

   十一 关注基层民生问题,构建善治社会管理

 第六章 宁夏生态移民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生态移民工程与生态环境现状

   一 生态环境意识已成为人们的基本共识

   二 生态环境有所好转,但环境问题依然突出

  第二节 土地资源管理与生态移民工程

   一 移民工程中居民的土地变化及农业经营

   二 移民工程中的土地资源使用和管理

  第三节 水资源管理与生态移民工程

 第七章 宁夏生态移民区群体性矛盾处理:红寺堡案例

  第一节 红寺堡移民区的基本情况

   一 移民来源的多样性

   二 民族构成的二元性

   三 经济发展的滞后性

  第二节 红寺堡区群体性矛盾的类型和特征

   一 群体性矛盾类型

    1.利益性群体矛盾

    2.民族性群体矛盾

    3.宗教性群体矛盾

   二 群体性矛盾特征分析

    1.表现形式上民族性突出

    2.表现方式温和,内部矛盾呈非对抗性

    3.诱导因素多样,矛盾类型复杂

    4.矛盾影响广泛,处置难度较大

  第三节 红寺堡区群体性矛盾成因分析

   一 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追求“效率”而非“公平”导致利益格局失衡

   二 基层权威与国家权威:基层组织社会控制力弱化导致社会关系紧张

   三 法律意识与维权意识:法律意识淡薄与维权意识超前导致维权方式错误

  第四节 红寺堡区群体性矛盾处置经验

   一 事前预防机制

    1.构建社会矛盾预防和化解机制,形成“大调解”格局

    2.构建城乡社会保障机制,形成“大民生”格局

    3.构建村务管理机制,形成“大村务”格局

    4.构建民族宗教人士社会管理参与机制,形成“大团结”格局

   二 事中控制机制

    1.快速反应机制

    2.归口管理机制

    3.舆论引导机制

   三 事后处置机制

    1.深入调查、发现问题

    2.信守承诺、解决问题

    3.深入排查、避免问题

  第五节 完善红寺堡区群体性矛盾处置的对策建议

   一 畅通诉求渠道——弱势群体追求公平的希望之路

    1.构建“多位一体”的信访工作平台

    2.健全信访工作机制

    3.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

   二 树立社会权威——国家权威与基层权威的平衡发展

   三 规范社会控制——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相结合

 第八章 宁夏自发移民:涝池村和永新村案例

  第一节 涝池村和永新村自发移民的基本情况

   一 样本村的选择

    1.城市边缘型自发移民社区——宁夏银川市兴泾镇涝池村

    2.农村腹地型自发移民社区——宁夏中卫市永康镇永新村

   二 样本户的选择

  第二节 自发移民对生存与发展现状的评价

   一 生存条件得以改善,收入水平得以提高

    1.现有生产条件得以改善

    2.现有住房条件得以改善

    3.现有收入水平得以提高

    4.现有生活水平得以提高

   二 搬迁初衷得以实现,自我发展能力得以提高

    1.搬迁动机得以实现

    2.自我发展能力得以提高

  第三节 自发移民对社区综合环境的评价

   一 居民生活性设施状况

    1.生活用水状况

    2.生活用电状况

    3.通信状况

    4.家庭卫生状况

   二 社会服务性设施状况

    1.公共卫生状况

    2.交通状况

    3.小学状况

    4.村级医疗点状况

    5.幼儿园状况

   三 乡风文明状况

    1.邻里关系状况

    2.社会治安状况

    3.计划生育状况

    4.与邻村关系状况

    5.社区管理状况

  第四节 自发移民搬迁和发展中存在的困难

   一 搬迁决策阶段

    1.搬迁难

    2.迁入地的选择

   二 搬迁初期面临的困难及其解决途径

    1.搬迁初期面临的困难

    2.搬迁初期得以尽快解决的问题

    3.搬迁初期困难得以解决的途径

   三 目前面临的困难

    1.生活方面

    2.生产方面

   四 目前最需要政府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第五节 对策与思考

   一 自发移民的存在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不宜鼓励

   二 自发移民的形成与发展与迁入地社会管理水平有着密切关系

   三 自发移民由于所处区位不同,问题解决的难易程度不同

   四 自发移民问题的解决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协作与沟通

   五 自发移民是特有的移民现象,应该加以引导和规范

 第九章 宁夏县内移民:彭阳县和西吉县案例

  第一节 南部山区和县内移民概况

  第二节 县内生态移民推动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发展

   一 移民搬迁的动力

   二 “离村不离土”的生计与农民的兼业化

   三 产业聚集与劳务吸纳

   四 致富精英与多元收入

  第三节 宁南山区的工业化与县内劳务移民

   一 水资源约束下的工业化之路

   二 “东财西发”:西部工业发展与东部产业转移

   三 工业发展中的劳务吸纳与用工矛盾

 第十章 宁夏县外移民:和顺新村和滨河家园案例

  第一节 作为蔬果基地的生态移民村

   一 生计转型与市场风险

   二 移民搬迁的得与失

   三 生态移民村的产业组织化与社区发展

  第二节 作为打工者聚居区的生态移民村

   一 “打工者聚居区”的形成:滨河家园生态移民村产业模式分析

   二 劳动力聚集效应与新移民的生计策略

   三 移民区社区治理中的突出问题与对策

    1.家庭代际矛盾凸显

    2.民族宗教问题

    3.幼儿教育问题

  第三节 县外移民的生计转型与社区发展

 第十一章 宁夏生态移民的政策需求和满意度评价

  第一节 生态移民与生态移民政策

   一 政府主导的自愿移民是生态移民的主要形式

   二 移民的返迁率极低,移民项目成为人们获得更好发展的平台

   三 人们对移民工程的实际效果给予了较高评价

    1.移民工程对于整个西部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改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移民工程提高了迁移人群的生活水平

    3.移民工程改善了迁出地的生态环境和迁出地人们的生活

  第二节 生态移民的满意度评价

   一 迁移人群认为目前的生活比以前幸福

   二 迁移人群对住房条件的满意度很高

   三 迁移人群对生产环境的满意度很高

   四 迁移人群对生活环境的满意度很高

  第三节 生态移民的政策需求

   一 待迁人群的移民政策需求总体表现出先生活、后生产的特点

   二 住房方面的移民安置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居民的需求

   三 在社会保障政策方面,医疗保险基本全覆盖,社会保障状况有所好转

   四 在与移民生产有关的政策方面,资金和技术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需求

   五 在户籍管理政策方面,人们普遍希望实行迁入地管理

   六 在文化教育方面,提高师资水平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七 在生态建设方面,人们希望政府将生态保护与特色经济有效结合

   八 在扶贫政策方面,医疗救助、危房改造等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九 加大生活保障和解决资金瓶颈成为人们对政府政策需求的主要期待

 第十二章 宁夏生态移民与城乡一体化发展

  第一节 生态移民对城乡一体化的影响

   一 生态移民的空间布局

   二 生态移民对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

  第二节 生态移民模式与城镇化道路选择

   一 各种移民方式的城乡倾向

   二 生态移民模式

    1.移民安置模式

    2.生态移民的社区规模

    3.生态移民战略的本质特征

    4.“三大机制”与劳务经济

   三 劳务移民模式

    1.劳务移民是无土安置

    2.劳务移民没有必要吗?

   四 自发移民模式

    1.自发移民问题是户籍管理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现象

    2.防止自发移民聚居区成为贫民窟的雏形

   五 教育移民模式

    1.自发教育移民是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产物

    2.移民教育:提高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

    3.移民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六 城市化道路选择

    1.移民的力量

    2.移民的权益

    3.移民的流动

  第三节 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移民政策

   一 完善“十二五”移民规划内容,稳步推进生态移民工程

   二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移民城市化步伐

   三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关注移民民生问题

   四 推进土地产权改革,保护移民合法权益

   五 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移民社区建设

   六 创新移民社会管理,努力建设和谐社会

 第十三章 宁夏生态移民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一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进展及现实基础

   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进展

   二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基础

  第二节 生态移民工程的基础保障及实施进展

   一 生态移民工程的基础保障

    1.“十一五”生态移民取得的成就为35万生态移民提供了宝贵经验

    2.科学的顶层设计为35万生态移民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3.民生计划的持续推进为35万生态移民的搬迁安置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 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进展

  第三节 当前生态移民民生建设的主要举措和初步成效

   一 统一规划建设移民住宅,创新移民区建设与发展模式

   二 着眼于增收致富,拓宽就业渠道

   三 高度重视移民子女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四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的软硬件建设,满足移民就医需求

   五 抓好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

   六 全力做好社会保障,解决移民后顾之忧

   七 严格户籍管理,确保稳定搬迁落户

   八 加强移民新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筑牢民生建设的基础

   九 加强文化建设,增进文化认同和社会融合

   十 强化惠农补贴,构筑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

  第四节 生态移民民生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 制度政策层面的缺失和不足

   二 生态移民新村民生建设滞后

   三 计划生育管理难度加大

   四 自发移民管理难度大

   五 移民户籍管理问题

   六 移民就业培训效果不理想

   七 特色产业发展进展缓慢

  第五节 生态移民社会事业和民生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 完善生态移民民生建设的相关政策措施

   二 加大生态移民安置资金筹措力度

   三 协调解决移民安置区社区管理和公共事业人员短缺问题

   四 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五 建立鼓励自发移民的长效机制

   六 认真解决户籍管理中的各种问题

   七 增强移民的就业能力和创业精神

   八 实行差异化的产业发展战略

 第十四章 宁夏生态移民的发展战略和政策选择

  第一节 生态移民对宁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

   一 生态移民是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渠道

   二 生态移民有利于民族融合和社会稳定

   三 生态移民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 生态移民为宁夏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

   五 生态移民是恢复和保护迁出地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六 生态移民是建设生态文明、改善生存环境的民生工程

  第二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瓶颈问题

   一 产业发展问题

   二 劳动就业和劳务移民问题

   三 自发移民问题

   四 移民新村的社会管理问题

   五 迁出地的生态恢复和重建问题

  第三节 生态移民的未来发展战略和政策选择

   一 生态移民发展战略

    1.实施生态优先战略

    2.实施科教振兴战略

    3.实施城镇化战略

    4.实施多元经济战略

   二 生态移民未来发展必须坚持的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的原则

    2.坚持统筹安排、政策保障的原则

    3.坚持先开发、后搬迁的原则

    4.坚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

    5.坚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原则

    6.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

   三 宁夏生态移民的政策选择

    (一)从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生态移民工作

    (二)做好移民搬迁规划的可行性研究

     1.科学定位,避免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2.要综合治理,以人为本

     3.稳步发展,全面推进

    (三)加快生态移民立法进程

    (四)创新运行机制,推动生态移民进程

     1.创新政策机制

     2.创新投入机制

     3.创新安置方式

    (五)不断改善条件,提高生态移民的效益

     1.不断改善移民的生活和生产条件

     2.加大对移民的技能培训

     3.建立和完善迁入地的社会服务体系

    (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移民后续产业发展步伐

    (七)坚持人口集中、产业发展、城镇建设“三位一体”的发展思路

    (八)加强生态移民的领导和管理

     1.加强生态移民的领导

     2.加强生态移民的管理

 序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丛书编选委员会

宁夏北部黄河灌区被誉为“塞上江南”,而南部西海固地区则是史上有名的“苦瘠甲天下”之地,与甘肃的河西和定西并称“三西”。早在20世纪后期,宁夏就开始了扶贫移民工程,通过30多年的迁移,有效地促进了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和移出地区的生态恢复。“十二五”期间,宁夏计划移民35万人。如此大规模的生态移民,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联合宁夏社会科学院和北方民族大学,在实地调查与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宁夏生态移民工程这一世界移民史上成功的经典案例进行了全面考察和评估,以期促进中国发展战略转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阿布力孜·玉素甫等,2009,《新疆生态移民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

伯基(R.J.Burdge),2011,《社会影响评价的概念、过程和方法》,杨云枫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曹艳春等,2011,《基于GIS的宁夏灌区农田污染源结构特征解析》,《生态学报》第12期。

陈阿江,2006,《非自愿移民的资源安置》,《学海》第1期。

陈绍军、施国庆,2003,《中国非自愿移民的贫困分析》,《甘肃社会科学》第5期。

陈育宁主编,2004,《绿色之路:宁夏南部山区生态重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陈振明等,2008,《健全社会管理格局,创新社会管理体系——“我国社会管理格局和管理体系构建”课题研究报告》,《甘肃行政学院学报》第4期。

陈忠祥、沙爱霞、马海龙,2007,《宁夏回族社区人地关系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

陈钟祥,2007,《宁夏移民问题的深层透视——对移民安置地后续发展的研究》,《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期。

东梅、刘算算,2011,《农牧交错带生态移民综合效益评价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段庆林,2012,《城与乡——宁夏二元结构变迁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

范丽明、杨国涛、范子英,2010,《贫困地区收入不平等的决定因素:基于西海固农户数据的分析》,《世界经济文汇》第3期。

方兵、彭志光,2002,《生态移民:西部脱贫与生态环境保护新思路》,广西人民出版社。

风笑天,2004,《“落地生根”?——三峡农村移民的社会适应》,《社会学研究》第5期。

风笑天,2008,《安置方式、人际交往与移民适应:江苏、浙江343户三峡农村移民的比较研究》,《社会》第2期。

固原市自发移民专题调研组,2010,《关于加快自发移民发展的调查报告》,宁夏新闻网。

郭虎,2012,《教育移民是重要的扶贫脱贫途径》,《中国教育报》4月4日。

郭占元,1998,《论世纪攻坚——宁夏西海固反贫困实践与思考》,宁夏人民出版社。

红寺堡统计信息网,2011,《红寺堡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http://www.hsbtj.gov.cn/onews.asp?id=89。

红寺堡统计信息网,2012a,《红寺堡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hsbtj.gov.cn/onews.asp?id=137。

红寺堡统计信息网,2012b,《2012年一季度红寺堡区农村居民收入消费情况简析》,http://www.hsbtj.gov.cn/onews.asp?id=133。

《红寺堡之光》编委会编著,2009,《红寺堡移民开发史》,宁夏人民出版社。

黄桂华,2010,《生态移民地区新农村建设与跨越式发展的调研和思考: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宁夏人民出版社。

李波,2003,《试析国外“群体性矛盾”法律处置策略》,《法制与社会》第34期。

李国平、范红忠,2003,《生产集中、人口分布与地区经济差异》,《经济研究》第11期。

李宁,2003,《宁夏吊庄移民》,民族出版社。

李培林,2004,《村落的终结》,商务印书馆。

李培林主编,2012,《新时期社会管理总论》,研究出版社。

李耀松、许芬、李霞,2012,《宁夏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研究》,《宁夏社会科学》第1期。

李周主编,2007,《中国反贫困与可持续发展》,科学出版社。

林志斌,2006,《谁搬迁了?——自愿性移民扶贫项目的社会、经济和政策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刘学武、刘学文,2012,《生态移民中政府权威与民间社会运作体系的互动:以宁夏红寺堡生态移民开发区为个案》,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

陆学艺,2010,《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马伟华,2011,《生态移民与文化调适:西北回族地区吊庄移民的社会文化适应研究》,民族出版社。

马忠玉主编,2012,《宁夏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战略研究》,阳光出版社。

闵文义,2012,《西北地区民族关系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调研报告集》,宁夏人民出版社。

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2005—2012,《宁夏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2008,《宁夏中部干旱带县内生态移民规划提要(2007年—2011年)》,宁政办发〔2008〕12号文件。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2011,《宁夏“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规划》。

宁夏区发展改革委地区处,2007,《宁夏生态移民搬迁中的突出问题及对策》,http://www.sdpc.gov.cn/dqjj/fpkf/ydfpbq/t20070118_112000.htm。

牛国元,2011,《宁夏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潘璠主编,2011,《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监测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齐岳、何建国主编,2011,《2011年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蓝皮书》,黄河出版传媒集团/阳光出版社。

人民网,2012,《宁夏七县市区农民收入超全国平均水平》,http://nx.people.com.cn/n/2012/0207/c192484-16727852.html。

汝信、陆学艺、单天伦主编,2001,《2001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桑敏兰,2004,《论宁夏的“生存移民”向“生态移民”的战略转变》,《生态经济》第S1期。

桑敏兰,2005,《宁夏生态移民与城镇化发展研究》,《西北人口》第1期。

色音、张继焦主编,2009,《生态移民的环境社会学研究》,民族出版社。

施国庆,2011,《移民权益保障与政府责任》,吉林人民出版社。

税伟等,2012,《生态移民国外研究进展》,《世界地理研究》第1期。

宋乃平,2000,《试论宁夏扶贫移民的发展方略》,《人文地理》第5期。

宋乃平、汪一鸣、陈晓芳,2004,《宁夏中部风沙区的环境演变》,《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第4期。

汪一鸣,2005,《宁夏人地关系演化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

王朝良,2005,《吊庄式移民开发——回族地区生态移民基地创建与发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王龙,2009,《农地经营权流转与宁夏生态移民发展研究》,《宁夏社会科学》第2期。

王琼雯,2009,《“移民为什么贫困”——非自愿移民补偿制度的法规范分析》,《云南行政学院学报》第2期。

王晓毅,2011,《从摆动到流动:人口迁移过程中的适应》,《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第6期。

王志忠等,2012,《宁夏生态移民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现代预防医学》第8期。

文娜,2009,《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移民与生态建设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初探》,《宁夏党校学报》第3期。

翁定军、张行编著,2013,《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理念和实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吴海鹰,2008,《挑战贫困:宁夏农村扶贫开发20年回顾与展望》,宁夏人民出版社。

新吉乐图主编,2005,《中国环境政策报告:生态移民——来自中、日两国学者对中国生态环境的考察》,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徐黎丽、陈文祥,2004,《当代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移民对民族关系的影响》,《兰州大学学报》第3期。

荀丽丽、包智明,2007,《政府动员型环境政策及其地方实践:关于内蒙古S旗生态移民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杨蓉等,2005,《宁夏南部山区的生态贫困与反贫困》,《水土保持研究》第2期。

杨显明等,2013,《宁夏生态移民效益评价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第4期。

应星,2002,《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张闽剑,2006,《宁夏南部山区生态移民的实践研究》,《宁夏社会科学》第5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1,《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人民出版社。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1,《政策解读:我国国家扶贫标准上调至2300元》,http://www.gov.cn/fwxx/sh/2011-11/30/content_2006598.htm。

周建国,2011,《从单一到聚合:政策评估模式转变的研究——基于南水北调移民政策评估的案例》,中国人事出版社。

朱丽燕,2011,《生态移民与宁夏西海固地区的扶贫攻坚》,《农业现代化研究》第4期。

Croll,Elisabeth J.,1999,“Involuntary Resettlement in Rural China:The Local View,” The China Quarterly,June.

Krantz,Lasse,2001,The Sustainable Livelihood Approach to Poverty Reduction:An Introduction,Swedish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Agency,Division for Policy and Socio-Economic Analysis.

简 介:紫霞村地处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香泉乡西南部,是地震受灾地区,属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紫霞村以特色农业发展、基础设施提升和村民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同时选任多名党员干部作为帮扶人,结合全村产业发展规划和贫困户自身特点,对贫困户制定精准化、个性化的脱贫规划,确保规划落实。紫霞村强化党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统领地位,严格落实国家精准扶...

作者: 李群 刘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