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中国发展新闻学概论图书

SSAPID:101-1280-9187-18
ISBN:978-7-5097-1675-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将各种分散研究整合,上篇研究“基础理论”,中篇研究“新闻现代化”,下篇研究“传媒现代化”;重点研究中国发展新闻学的中心问题;新闻传播如何在促进中国现代化实现自己的现代化;集中讨论如何建设中国发展新闻学,具有重要的学科开创意义。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罗鸣 张立伟
编 辑:张苹;安蕾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10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G0 文化理论

 绪论

 后记

 上篇 基础理论

  第一章 建设中国发展新闻学

   第一节 方兴未艾的发展新闻学

   第二节 促进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

   第三节 中国发展新闻学的基本观点

    一 弘扬主旋律,实现多样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知识文化需求,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舆论保障

    二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大力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大力弘扬优秀的民族精神

    三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促进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营造积极奋发向上的社会情绪,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四 尊重民族多元文化,维护宗教信仰自由,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五 建立危机处理机制,冷静、客观、及时报道突发事件,满足民众的知晓权,化解矛盾转危为安,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第二章 中国发展新闻学的理论来源与现实基础

   第一节 从发展传播学到发展新闻学

    一 发展传播学的兴起

    二 发展新闻学的兴起

    三 发展传播学与发展新闻学异同辨

     (一)发展传播学与发展新闻学不同之处

      1.学科源起不同

      2.产生背景不同

      3.关注范围不同

     (二)发展传播学与发展新闻学相同之处

      1.基本问题相同

      2.基础理论相同

      3.研究内容部分重合

   第二节 从发展新闻学到中国发展新闻学

    一 发展新闻学在中国

    二 发展传播学在中国

     (一)对发展传播学的介绍

     (二)借鉴发展传播学研究传媒或传播学的发展问题

     (三)借鉴发展传播学理论研究中国的社会问题

    三 中国发展新闻学的提出与发展

   第三节 中国发展新闻学的理论来源

    一 发展传播学

    二 发展新闻学

    三 现代化理论

    四 发展经济学、发展政治学及其他相关学科

   第四节 中国发展新闻学的现实基础

    一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

    二 现代化图景的展现

    三 新闻业发展实践

  第三章 中国发展新闻学建设的五块基石

   第一节 六大发展报道

   第二节 监测发展风险

   第三节 帮闲增加快乐

   第四节 传媒业现代化

   第五节 全球传播竞争

  第四章 中国发展新闻学的新闻价值观

   第一节 新闻价值观与发展观

    一 发展观影响并建构新闻价值观

    二 新闻价值观反作用于发展观

   第二节 市场逻辑下的新闻价值观反思

    一 以发展理念批判过分追求新奇性的价值取向

    二 以发展理念质疑过分强调接近性的价值取向

     (一)质疑过分强调地理接近的价值取向

     (二)质疑过分强调利益接近的价值取向

     (三)质疑过分强调心理情感接近的价值取向

    三 以发展理念反思过分追逐娱乐化的价值取向

   第三节 以发展理念重思新闻价值观

    一 宏观层面:新闻传播与国家发展理论视野下的新闻价值目标

    二 中观层面:科学发展观为新闻价值取向提供了本土化语境

    三 微观层面:从效用角度探讨具体的新闻价值评价标准

  第五章 媒体社会责任与新闻伦理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的媒体责任

    一 媒体社会责任理论探源

     (一)社会责任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二)社会责任理论是自由主义理论的演化形态

     (三)媒体社会责任的基本性质与内涵

    二 发展中国家的媒体社会责任

     (一)让受众充分接触及时、真实、客观、公正的信息

     (二)让民意有充分表达的意见平台,做社会发展变革的监视器

     (三)让社会目标与价值观充分呈现和阐明

   第二节 中国传媒当前的伦理挑战

    一 新闻传媒伦理失范的表现

     (一)传媒与被采访对象(含消息来源)的关系

     (二)传媒与受众的关系

     (三)传媒与广告商的关系

     (四)传媒与传媒之间的关系

     (五)传媒与党政管理部门的关系

    二 媒体伦理失范的影响与危害

   第三节 新闻伦理失范成因分析

    一 观念偏差必然导致行为失范

     (一)错误的商业伦理观

     (二)错误的新闻伦理观

    二 观念正确而行为失范

     (一)从个人的内部传播分析

     (二)从媒介组织传播层面分析

     (三)从媒介组织的结构与运作分析观念与行为的反悖现象

   第四节 不同伦理阶段的科学介入

    一 以全备的预先教育建立正确的新闻伦理观

     (一)学校教育

     (二)在职教育

     (三)受众教育

    二 以明确的伦理主体与成熟的伦理模式带出理性的行为

     (一)明确新闻伦理主体(明确传媒的新闻主体地位)

     (二)引入伦理抉择模式

    三 以多元化的社会反馈系统形成健康的事后评价机制

 中篇 新闻现代化

  第六章 21世纪的发展报道

   第一节 新闻现代化的品种创新

    一 新在现代化框架

    二 新框架四大视角

     (一)前沿创新

     (二)风险警示

     (三)历史贯通

     (四)人的现代化

    三 新闻报道现代化

   第二节 发展报道的新闻价值取向

    一 价值要素一:希望

     (一)时代主题的展现

     (二)时光隧道中的成就

     (三)增加民众选择的机会

    二 价值要素二:方法

     (一)创新示范

     (二)思路启迪

     (三)统筹兼顾作为方法论

    三 价值要素三:快乐

     (一)从GDP到GNH

     (二)节庆欢乐颂

   第三节 三重再生产超越历史初稿

    一 选材的制度安排

    二 文本的框架策略

    三 勾销空间对中国的特殊意义

  第七章 促进发展的舆论引导

   第一节 舆论引导与发展

    (一)评价作用

    (二)建设作用

    (三)批判作用

    (四)监督作用

   第二节 舆论引导三个场

    一 新闻舆论场:舆论引导的关键

     (一)遵循传播规律

     (二)提高引导能力

     (三)讲究引导艺术

     (四)建立引导新格局

    二 口头舆论场:舆论引导的基础

     (一)有效解决问题

     (二)重视意见领袖

     (三)建立公正制度

    三 网络舆论场:舆论引导的新挑战

     (一)引入舆情监测和分析

     (二)强化主流网站的议程设置

     (三)建立正面回应制度

   第三节 重视舆论监督

    一 舆论监督的主体、对象及内容

     (一)舆论监督的主体

     (二)舆论监督的对象及内容

      1.对公共权力的监督

      2.对公共事务的监督

      3.对公众人物的监督

      4.对其他社会热点的监督

    二 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

    三 网络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

  第八章 矛盾凸显期的媒体应对

   第一节 实事求是 正视矛盾

    一 社会转型时期的基本矛盾

    二 正视矛盾是新闻本质的体现

    三 新闻传媒是解决社会矛盾的重要力量

   第二节 舆论监督 揭露矛盾

    一 社会舆论与公共领域

    二 传媒在舆论监督中的地位作用

    三 新闻舆论监督的原则与艺术

   第三节 危机传播 应对矛盾

    一 危机与危机事件

    二 传媒在危机管理中的地位作用

    三 建立危机传播的长效机制

     (一)危机预警机制

     (二)信息披露机制

     (三)快速反应机制

   第四节 构建和谐 化解矛盾

    一 加强和谐文化建设

    二 疏导化解社会矛盾

    三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第九章 当代受众分析

   第一节 人口变化与传媒

    一 人口增长,带动媒体总量需求增长

    二 人口移动加强,改变媒体地域分布种类与数量

    三 社会阶层分化,为传媒种类及风格多样化、多元化创造条件

   第二节 受众需求新特点

    一 “信息过剩”时代受众地位与角色变化

     (一)信息相对过剩与传统媒体传受关系的变化

     (二)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地位与角色特点

    二 受众信息需求与接受特征分析

     (一)受众对新闻信息需求的工具性与消遣性

     (二)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途径多样化

     (三)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互动性、参与性

     (四)大众传媒开发更多黄金时段、黄金版面的方便性与可能性

     (五)大众传媒以多种多样传播方式达到最佳传播效果

     (六)社会民主意识、民主观念日盛,受众话语日趋多元

   第三节 开发非受众

    一 平衡地域差异,积极扶持农村地区、欠发达地区传媒发展

    二 平衡城乡差异,满足农村地区、欠发达地区人们对新闻信息需求

     (一)城乡千人拥有报纸数量存在巨大差异

     (二)城乡拥有广播电视媒介存在较大差异

     (三)城乡互联网普及程度存在巨大差异

     (四)城乡之间移动电话存在较大差异

    三 充分发挥传媒功能,提升全民族知识文化水平和物质生活水平

  第十章 发展报道效果分析

   第一节 发展报道的效果观

    一 认识发展报道效果的特点,避免主观主义的发展报道观

    二 发展报道效果的内涵与作用

   第二节 受众心理需要是隐形轴心

   第三节 提高效果的途径和法则

    一 吃透上头 把好发展的脉搏

    二 吃透下头 掌握发展中的民心

     1.人性化拆迁,注重以情理感召为主导

     2.理性化思考,切实把群众利益放在首要位置

     3.柔性化管理,努力营造稳定和谐的良好氛围

   第四节 发展报道的效果测评

  第十一章 欠发达地区的新闻传播

   第一节 一个欠发达地区的样本

   第二节 欠发达地区的媒体关系

    一 全国性媒体对欠发达地区的需求

     (一)新闻采集的需求

     (二)追求受众到达率的需求

     (三)广告销售

    二 欠发达地区对全国性媒体的需求

     (一)主动传播新闻信息的诉求

     (二)对致富信息的需求

    三 区域媒体对欠发达地区的需求

    四 欠发达地区对于本地区域媒体的需求

   第三节 欠发达地区的主动对外传播

    一 加强新闻策划能力

     (一)明确欠发达地区新闻策划的主体

     (二)了解不同类型媒体各自的特性,收集和筛选符合其需求的新闻信息

     (三)对有新闻价值的政务信息进行新闻策划

    二 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三 利用互联网加强与全国性媒体之间的新闻交流

   第四节 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新闻传播

    一 对少数民族聚居区“信息沟”现象产生原因的探讨

     (一)商业媒体缺乏进入的动力

     (二)党媒实力弱小

     (三)语言障碍

    二 “信息沟”阻碍了少数民族聚居区国民意识的形成

    三 亟须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区本地媒体的发展

     (一)渠道到位

     (二)内容到位

  第十二章 国家发展与国际传播

   第一节 历史沿革及理念嬗变

    一 我国国际传播的历史沿革

     (一)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时期

     (二)197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

     (三)1990年代中期至今

    二 我国国际传播理念的嬗变

     (一)由“报喜不报忧”到追求全面传播

     (二)由以“敌友亲疏”画线回归客观传播

     (三)从“内外无别”到“内外有别”

   第二节 我国国际传播的当前环境

    一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环境

     (一)国际政治环境

     (二)国际经济环境

     (三)国际文化环境

    二 世界传媒的生态环境

     (一)西方媒体的全球扩张

     (二)广大发展中国家传媒的相对弱势

   第三节 以国际传播促进中国发展

    一 消除偏见与误解:塑造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

     (一)及时回应国际社会的关注

     (二)结合国际公众的实际,施行不同的传播方式

     (三)对各种反华舆论进行有理有据的批驳

    二 发展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国际媒体或媒体集团

     (一)结合当前我国文化产业政策,推进传媒业向国际发展

     (二)强化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建设

     (三)培养大批新型的国际传播专门人才

 下篇 传媒现代化

  第十三章 媒体经营管理战略

   第一节 内容为王提升影响力

    一 坚持“内容为王”的两个原因

     (一)媒介渠道难成核心竞争优势

     (二)传媒多渠道盈利必须以内容质量为根基

    二 “内容为王”的四个战略要点

     (一)遵循“二八定律”,锁定撬动传媒经营的支点

     (二)运用“长尾理论”,建立“多点助力区”

     (三)提高“消费溢价”,培养品牌忠诚度

      1.设定品牌建设目标确定品牌核心价值

      2.打造特色提高受众选择的概率

      3.理念的确定和营销

      4.形象的设计和推广

     (四)创新传播方式提升内容表现力

      1.新闻采集方式的创新

      2.新闻表达方式的创新

      3.新闻栏目(频道)推介营销方式创新

      4.受众反馈方式的创新

   第二节 队伍建设增强凝聚力

    一 优化队伍结构,吸引和留住人才

     (一)建立健全“层级激励制”

     (二)注重员工职业生涯设计

    二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

     (一)注重员工多渠道“充电”

     (二)以“培训学分制”确保培训实效

     (三)构建产学研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三 完善考评机制,促进人才考评科学化

     (一)降低绩效敏感,促考核科学化

     (二)因地制宜采取多样化考核方式

    四 树立团队理念,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一)文化型团队

     (二)学习型团队

     (三)争先创优型团队

     (四)以人为本的和谐团队

   第三节 完善产业链成就竞争力

    一 多元化之路:开辟“蓝海”完善产业集群

     (一)关注相关优势领域

     (二)上市融资寻超常规发展

     (三)策划活动营销新产业

     (四)建立联盟巩固纵深产业联系

    二 集团化之路:深度整合降成本提效率

     (一)市场博弈重构集团内媒介利益新格局

     (二)纵向并购发挥协同效应

     (三)更新观念、规范融合机制

    三 数字化之路:抢占资源,做好新项目储备

     (一)摈弃顾虑开展跨媒体售卖

     (二)动用激励杠杆吸引数字人才

     (三)抢占先机稳步推进

  第十四章 传媒软实力建设

   第一节 文化软实力到传媒软实力

   第二节 中国传媒软实力分析

    一 传媒软实力显著增强

     (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二)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三)锻造了世界级的传媒品牌

    二 传媒软实力建设的不足

     (一)传媒的普及率低,地区差异明显

     (二)国际传播实力较弱

     (三)传媒的影响力还亟待加强

   第三节 提升传媒软实力的途径

    一 消除地区差别,提高全民传媒普及率和利用率

     (一)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传播基础建设

     (二)注重传播内容的科普化和通俗化

    二 提高国际传播力,增强在国际事件中的话语权

     (一)优化组合,加大投入,提高国际传播力

     (二)遵循传播规律,注重传播内容设置和策略运用

      1.加强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2.融入世界话语体系,遵循国际通行的标准和规范

    三 打造品牌,提升传媒影响力

     (一)铸造精神内核,提高公信力

     (二)弘扬传媒文化,提高凝聚力

     (三)塑造品牌,提高传媒影响力

  第十五章 新媒体及其社会影响

   第一节 新媒体在中国

    一 新媒体发展概况

     (一)受众群不断壮大

     (二)盈利模式不断创新

     (三)产业链日益完善

     (四)广告主和风险投资商日益青睐

     (五)外部环境逐渐改善

    二 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一)融合

     (二)个性化

     (三)移动化

     (四)人性化

   第二节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竞合

    一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竞争

     (一)分流受众

     (二)争夺广告

    二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促进

     (一)延长产业链

     (二)拓展新业务

   第三节 新媒体对现代化的影响

    一 促进政治现代化

     (一)新媒体搭建政府公共信息平台

      1.引导舆论

      2.紧急预警

      3.开辟信息公开渠道

      4.推进移动电子政务发展

      5.促进个体参与公共事务

     (二)新媒体改变政府宣传工作

    二 推动经济现代化

     (一)新媒体促进了中国知识产业的发展

     (二)新媒体为中国传媒经济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1.广告市场快速增长

      2.电子商务稳步上升

    三 加快文化现代化

     (一)促进了文化的通俗化和普及化

     (二)促进了新的文化观的形成

     (三)促进了文化交流的全球化

    四 影响人的现代化

     (一)获得新知与发展

     (二)加强与现代社会的联系

     (三)培养参与意识

     (四)改变生活方式

  第十六章 媒介融合与国家发展

   第一节 媒介发展导致融合

    一 产业化程度加深,新媒体产业发展迅猛

    二 以报业为首的传统媒体产业瓶颈凸显

    三 数字技术引发报业变革

   第二节 全球媒介竞争推动融合

    一 全球化和全球传播的本质

    二 全球传播格局下中国媒体面临的挑战

     (一)传媒资本市场竞争

      1.西方媒体对中国市场的渗透

      2.我国传媒艰难的国际化道路

     (二)国家形象受到严峻挑战

   第三节 我国媒介所有权的融合

    一 理论渊源

    二 政策支持

    三 我国媒介所有权融合的尝试

   第四节 中国媒介融合的发展方向

    一 以媒介融合实现体制下的资源优化配置

    二 通过媒介融合培养融合型传播人才

    三 以媒介融合促进集团品牌创新

发展中国家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比发达国家发展得更好更快—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研究”的首要问题;而新闻媒介如何服务于国家的发展,同时实现自己的迅速发展—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新闻学研究的首要问题。作为第一部《中国发展新闻学概论》,本书将各种分散研究整合,上篇研究“基础理论”,中篇研究“新闻现代化”,下篇研究“传媒现代化”;重点研究中国发展新闻学的中心问题:新闻传播如何在促进中国现代化中实现自己的现代化;集中讨论如何建设中国发展新闻学,具有重要的学科开创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