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610

当代中国社会工作总论图书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al Wok

SSAPID:101-1273-1881-37
ISBN:978-7-5097-6022-2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系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成果,由社会学所李培林担任课题负责人。全书共分七篇二十七章,从理论到方法、从历史到现状、从微观到宏观、从总体到具体,全面梳理了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脉络、取得的经验和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其涵盖面之广,内容之全前所未有,堪称一部社会工作的百科全书。 无论对于社会工作学科的发展还是对于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的推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李培林 王春光
编 辑:谢蕊芬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导论 社会工作、社会治理与中国经验

  导论 社会工作、社会治理与中国经验

   一 我国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体制的基本特征

    1.我国原有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体制的主要特征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取得的成就

   二 巨大社会变迁对社会治理体制提出的挑战

    1.阶级阶层结构变化的挑战

    2.城乡结构变化的挑战

    3.收入分配结构变化的挑战

    4.人口结构和家庭结构变化的挑战

    5.社会组织方式变化的挑战

    6.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变化的挑战

   三 当前我国社会治理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1.社会流动加快,管理好巨大流动人口任务繁重

    2.城镇化成为经济发展新动力,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引发的矛盾冲突持续增多

    3.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变化,非公有制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关系紧张问题突出

    4.农村基层财政力量薄弱,一些地方的基层干群关系需要理顺

    5.基层治理体制发生变化,解决社会问题的机制弱化

    6.收入差距扩大、分配不公问题成为引发社会问题的深层原因

    7.群体性事件问题突出,各种新型社会风险需要高度重视

    8.社会转型加速,社会治安面临的问题日趋复杂

   四 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工作的组织载体

    1.社区组织建设

    2.事业单位改革

    3.人民团体和行业协会的职能转变

    4.民间组织的发展

   五 创新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工作

    1.完善社会治理的体制,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2.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处理好维权与维稳的关系

    3.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把城乡社区建设成社会治理新的基础

    4.发展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5.建立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注重防范新型社会风险

    6.抓住当前的突出矛盾,有步骤地解决一批历史遗留的社会问题

    7.发展壮大社会组织,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

    8.完善社会治理的法律体系建设,强化社会治理中的依法治理

    9.加强道德和诚信体系建设,提升社会治理的软实力

    10.认真总结地方经验,完善社会治理创新的顶层设计

 第一篇 理论和发展

  第一章 社会工作内涵和领域

   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内涵

    一 社会工作的缘起

    二 社会工作的界定

    三 社会工作的特质

   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对象、领域和功能

    一 社会工作的对象

    二 社会工作的领域

    三 社会工作的功能

     1.社会工作的直接功能:协调、改善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2.社会工作的间接功能

   第三节 社会工作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 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的关系

    二 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的关系

    三 社会工作与社会学的关系

    四 社会工作与心理学的关系

  第二章 中国社会工作的历史和走向

   第一节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历史

    一 民国时期

    二 计划体制时期

    三 社会工作的恢复和初步发展(1978~2002年)

     (一)社会工作伴随社会学而恢复

     (二)初步发展

     (三)存在的不足

   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当前发展(2002年至现在)

    一 标志性事件

    二 社会工作开展得较好的地区实践

     (一)上海——社会工作最早进行职业化

     (二)深圳——当前最具有专业化特色

     (三)北京——最具行政化特色

     (四)江西万载——将社会工作推进到农村

    三 社会工作融入我国当前服务系统的措施

     (一)宣传

     (二)培训

     (三)机构建设

    四 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势

    一 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发展

    二 社会工作法制化建设

    三 社会工作发展方向之争

     (一)“大社会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之争

     (二)争议的原因简析

     (三)未来的走向

  第三章 西方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流派

   第一节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文献和形成

    一 社会工作理论文献回顾

    二 社会工作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流派

    一 心理动力学派

    二 危机干预和任务中心模式

    三 认知行为理论

    四 系统和生态视角

    五 社会心理和沟通模式

    六 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视角

    七 社会发展和社区发展理论

    八 激进视角

    九 反歧视和反压迫视角

    十 赋权与倡导的理论

   第三节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分类

    一 Howe的社会工作理论分类

    二 Rees和Fook的社会工作理论分类

    三 Sibeon的社会工作理论分类

    四 Johnson的社会工作理论分类

   第四节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借鉴

    一 社会工作理论的文化背景

    二 社会工作理论的制度背景

    三 社会工作理论在各个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

 第二篇 制度与人才

  第四章 社会工作的价值和伦理

   第一节 社会工作价值伦理及其作用

    一 伦理与价值

    二 社会工作专业价值伦理及其作用

   第二节 社会工作价值观起源及发展

    一 社会工作价值伦理的起源

    二 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伦理的发展

    三 美国社会工作伦理的发展

   第三节 社会工作基本价值观

    一 社会工作专业价值伦理体系的构成

    二 美国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原则

     价值一:服务

     价值二:社会公正

     价值三:个人的尊严与价值

     价值四: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价值五:正直

     价值六:能力

    三 社会工作价值伦理简介

     1.国际社会工作价值伦理

     2.国际社会工作联合会准则

     3.加拿大社会工作价值伦理

     4.英国社会工作价值伦理

   第四节 有关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研究

    一 社会工作价值伦理研究主题

    二 社会工作价值伦理本土化的研究

   第五节 中国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

    一 什么是社会工作本土化

    二 社会工作价值伦理本土化的研究

    三 社会工作价值伦理本土化实践

     1.香港社会工作注册局工作守则

     2.台湾社会工作价值伦理准则

     3.上海注册社会工作者行为准则

     4.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守则

     5.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社会工作者守则

     6.中国社会工作者职业道德指引

  第五章 社会工作制度

   第一节 社会工作制度:涵义、环境设置与变迁

    一 分析框架:制度及制度变迁

     1.制度的涵义

     2.制度变迁理论

     3.制度同形性

    二 社会工作制度:涵义及环境设置

     1.社会工作制度的内涵

     2.社会工作制度的环境设置

     3.社会工作制度:作为社会政策的传承机制

    三 社会工作制度的产生和变迁

     1.社会工作制度的产生

     2.社会工作制度的全面建立

     3.我国社会工作制度的演进

   第二节 部分国家和地区社会工作制度比较*

    一 社会工作的立法和管理机构

     1.英国社会工作的立法与管理机构

     2.美国社会工作的立法与管理体系

      社会工作者执照制度

      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资格认证

      社会工作者行业自律

     3.中国香港地区社会工作的立法和管理体系

     4.中国台湾地区社会工作的立法和管理

    二 社会工作教育制度

     1.英国的社会工作教育

     2.美国社会工作者的教育与培训

     3.中国香港社会工作的教育与培训

     4.中国台湾地区社会工作的教育与培训

    三 社会工作者的使用和激励机制

     1.英国社会工作者的使用和激励机制

     2.美国社会工作者的使用和激励

     3.中国香港社会工作者的使用和激励机制

     4.中国台湾地区社会工作者的使用和激励

    四 社会工作制度优劣分析

     1.英国社会工作制度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制度优势

      制度劣势

     2.美国社会工作制度的优势和缺陷分析

      制度优势

      制度缺陷

     3.中国香港社会工作制度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制度优势

      制度劣势

     4.中国台湾地区社会工作制度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优势

      劣势

   第三节 我国社会工作制度的建构

    一 强制性制度变迁:社会工作实践探索

    二 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制度的具体建构

     1.我国社会工作制度建构的原则

      需求导向: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原则

      方法至上:专业社会工作与本土社会工作相结合原则

      系统共生:制度嵌入性原则

     2.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制度的内涵

     3.社会工作者的继续教育和职业历练计划

    三 我国社会工作制度的环境设置和嵌入

     1.我国社会工作制度的环境设置

      以民为本的政治意识和行动纲领

      公共财政制度与公共服务制度

      统一的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2.社会工作制度的嵌入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社会工作制度与党群工作制度

      社会组织作为社会主体是社会工作制度的基础

     3.社会工作制度嵌入与街居制治理方式转型

  第六章 社会工作人才

   第一节 社会工作人才的概念

    一 多种不同的概念用法

     1.社会工作者

     2.社会工作人才

     3.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二 “社会工作人才”的内涵理解

     1.宽泛地理解为社会工作的所有相关主体

     2.中等严格地理解为有一定职业性和专业性的主体

     3.更窄地理解为进入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的主体

    三 相关概念的外延对照

     1.广义“社会工作人才”相当于“社会工作相关人员”

     2.“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相当于西方“社会工作人员”

     3.“社工师”相当于西方“社会工作者”

   第二节 中国社会工作人才现状

    一 社会工作人才的数量

     1.社工师

     2.高校社工专业师生

     3.总量情况

    二 社会工作人才的结构与素质

     (1)人员总量

     (2)年龄结构

     (3)学历结构

     (4)身份构成

     (5)分布系统或领域

    三 社会工作人才状况的其他比较

   第三节 中国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一 中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经历的几个阶段

     1.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独力发展阶段

     2.中央政府主导介入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阶段

     3.围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官方加大行动力度阶段

    二 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还应注意解决的若干问题

     1.社会工作人才有关概念还应进一步明晰

     2.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与思路还应进一步理顺

     3.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做法还应更重视发挥专业团体的作用

 第三篇 社会工作方法

  第七章 社会个案工作

   第一节 个案工作概述

    一 什么是个案工作

    二 个案工作的由来及发展

     1.个案工作的萌芽

     2.个案工作方法的确立与专业化发展

     3.个案工作方法在我国的发展

    三 个案工作的实质

     1.个案工作的构成要素

     2.个案工作的功能

    四 个案工作的目的与意义

     1.个案工作的目的

     2.个案工作的意义及作用

   第二节 个案工作的规范与要求

    一 个案工作价值观与专业规范

     1.个案工作价值理念与专业伦理

     2.个案工作原则

      (1)以案主为中心原则

      (2)个别化原则

      (3)人在情境中原则

      (4)接纳原则

      (5)中立与非评判原则

      (6)赋权原则

      (7)保密原则

      (8)社会性原则

    二 个案工作者

     1.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实务能力

     2.健康的人格与良好的自我心态

     3.善待他人的品质和意愿

     4.丰富的社会阅历与应对、处置问题的能力

    三 个案工作关系

     1.个案工作关系的含义

     2.个案工作关系特点

   第三节 个案工作过程

    一 接案

     1.接案的含义

     2.接案的方式与途径

     3.关于部分案主的非自愿性

    二 收集资料

     1.收集资料的主要目标

     2.收集资料的内容

     3.收集资料的途径与方法

      (1)直接收集资料

      (2)间接收集资料

    三 诊断与预估

     1.什么是诊断与预估

     2.诊断与预估的目的

     3.诊断与预估的要点

     4.诊断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5.诊断结论与预估

     6.关于转介

    四 目标与干预计划

     1.个案工作目标

     2.干预计划的制定

     3.制定目标与计划中应注意的问题

     4.工作协议

    五 实施干预

     1.实施干预过程中的内容

     2.干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与职能

    六 评估

     1.什么是评估

     2.评估意义

     3.评估内容与层次

     4.评估方式

    七 结案

     1.结案的类型及原因

     2.结案阶段的主要工作目标和内容

      (1)结案阶段的目标

      (2)结案阶段社工的主要工作内容

     3.结案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4.转案

   第四节 个案工作技巧

    一 个案会谈

     1.个案会谈的含义

     2.个案会谈的相关要求

     3.个案会谈的过程及环节

      (1)个案会谈前的准备

      (2)初始会谈

      (3)一般性会谈

      (4)结案会谈

     4.个案会谈技巧

      (1)理解性技巧

      (2)探询性技巧

      (3)影响性技巧

    二 个案访视

     1.什么是个案访视

     2.个案访视意义和作用

     3.个案访视的类型

     4.个案访视应注意的问题

    三 个案管理

     1.个案管理概述

      (1)个案管理含义

      (2)个案管理的特点

     2.个案管理的实质

      (1)个案管理的构成

      (2)个案管理者的工作职责与角色

    四 个案管理的实施及工作模式

     1.个案管理实施过程及环节

     2.个案管理工作模式

      (1)机构性质及工作内容的不同模式

      (2)个案管理层次的不同模式

  第八章 社会小组工作

   第一节 小组工作概述

    一 小组及小组工作的定义

     1.小组的定义

     2.小组工作的定义

    二 小组工作的功能

     1.小组工作的正功能

     2.小组工作的负功能

    三 小组工作者的角色

   第二节 小组工作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模式

    一 小组工作的基本理论

     1.系统理论

     2.符号互动论

     3.社会交换论

     4.心理动力学理论

     5.学习理论

     6.场域理论

    二 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

     1.社会目标模式

     2.治疗模式

     3.互惠模式

     4.整合的实务模式

   第三节 小组工作的基本过程

    一 小组的策划

     1.需求评估

     2.确定小组目标

     3.评估潜在的赞助方和小组组员

     4.招募组员

     5.组建小组

     6.设计小组活动

     7.准备小组活动场所

     8.协约

     9.准备一份书面的计划书

    二 小组的开始期

    三 小组的中期

    四 小组的结束期

   第四节 小组工作的基本技巧

    一 领导技巧

     1.什么是小组领导

     2.谁是小组领导

     3.小组领导具备的能力

     4.领导技巧

      (1)让组员参与

      (2)关注

      (3)表达

      (4)回应

      (5)聚焦

      (6)明确小组过程

      (7)明确内容

      (8)引导小组互动

      (9)整合思想、感受和行动

      (10)支持

      (11)重新设定和定义问题

      (12)连接组员的沟通

      (13)指导与示范

      (14)提供建议或者指示

      (15)角色扮演

      (16)演练和辅导

      (17)对质

    二 解决冲突的技巧

     1.冲突的类型

     2.冲突解决的原则

     3.冲突解决的技巧

      (1)处理任务性和关系性冲突

      (2)处理组员与社会环境冲突

      (3)小组与社会环境的冲突

    三 评估的技巧

     1.需求评估

     2.过程评估

      (1)自我报告

      (2)工作者观察

      (3)标准化工具测量

     3.结果评估

      (1)基本概念

      (2)AB设计和ABA设计

   第五节 小组工作在中国的实践

    一 小组工作在中国的实践

     1.妇女服务

     2.老人服务

     3.儿童青少年服务

     4.其他人群服务

    二 小组工作在中国开展的基本特征和未来发展趋势

     1.基本特征

     2.未来的发展选择

  第九章 社区工作

   第一节 什么是社区

    (一)社区概念的由来

    (二)社区的定义

     1.国外学者的定义

     2.中国学者的定义

     3.界定社区的角度

    (三)社区的类型

     1.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

     2.自然社区与法定社区

      (1)基层自然社区

      (2)基层法定社区

   第二节 社区工作概述

    (一)社区工作的涵义

     1.社区工作的起源及其假设

     2.社区工作的定义

     3.社区工作的涵义与特征

    (二)社区工作的专业价值特征

     1.以集体取向的人的价值和尊严

     2.以制度取向的社会正义

     3.以民主取向的社会参与

     4.以互助取向的助人服务

     5.以社会行动取向的工作策略

    (三)社区工作的基本原则

     1.联合国关于社区发展的基本原则

     2.基本工作原则

     3.我国社区服务原则

   第三节 社区工作模式

    (一)社区工作模式阐述

     1.班顿的二模式

      (1)直接干预法

      (2)非直接干预法

     2.罗夫曼的三模式

     3.泰勒和罗伯茨的五分法模式

      (1)项目开发和服务协调

      (2)策划

      (3)社区联络

      (4)社区发展

      (5)政治行动

     4.威尔和甘布的八模式

      (1)邻里与社区组织

      (2)组织功能社区

      (3)社区的社会与经济发展

      (4)社会计划

      (5)项目开发和社区联络

      (6)政治与社会行动

      (7)联盟

      (8)社会活动

     5.杰佛瑞的四方模型

      (1)能力和意识的提升

      (2)促进伙伴关系

      (3)非暴力直接行动

      (4)社会运动

    (二)地区∕社区发展

     1.地区∕社区发展的历程

     2.地区∕社区发展的含义

     3.地区∕社区发展模式的目标

     4.地区∕社区发展模式的实施策略

    (三)社会策划/计划模式

     1.社会策划的基本特点

      (1)注重任务目标的实现

      (2)强调运用理性原则处理问题

      (3)注重自上而下的改变

      (4)指向社区未来发展

     2.社会策划模式的流派

     3.社会策划模式的适用范围

    (四)社会行动模式

     1.社会行动的本质

     2.社会行动模式的假设

      (1)对问题成因的分析

      (2)基本假设

     3.社会行动模式的策略

      (1)对话性行动

      (2)抗议性行动

      (3)对抗性行动

      (4)暴力性行动

    (五)社区照顾

     1.什么是社区照顾

     2.社区照顾的目标

     3.社区照顾的任务

   第四节 我国的社区与社区工作

    (一)街居制与社区

     1.街居制

     2.社区的形成与发育

     3.城市社区管理

      (1)街道层面

      (2)社区层面

    (二)社区服务

     1.社区服务的发展过程

     2.社区服务的内容

    (三)农村社区工作

     1.乡村建设运动

     2.扶贫开发工作

     3.农村社区工作的主要内容

      (1)农村青少年服务

      (2)农村老年人服务

      (3)农村优抚对象服务

      (4)农村妇女服务

    (四)城乡社区建设展望

     1.完善社区治理结构

     2.构建社区管理和服务平台

  第十章 社会工作行政

   第一节 社会工作行政的涵义

    一 社会工作行政的称谓之辨

    二 社会工作行政的范围之争

     1.政策过程视角

     2.政策构成视角

     3.政策层次视角

    三 社会工作行政的涵义界定

   第二节 社会工作行政的学科知识体系

    一 社会工作行政的知识基础

    二 社会工作行政的伦理困扰

     1.身份危机:专业人士抑或技术官僚

     2.抉择困境:效率优先抑或效能至上

     3.对谁负责:案主为本抑或金主为本

     4.服务目标:解决问题抑或维持问题

    三 社会工作行政的内容构成

     1.组织

      (1)社会服务组织及其分类

      (2)社会工作行政中的组织职能

      (3)社会服务组织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4)服务机构内部的组织协调

     2.计划

     3.领导

     4.评估

     5.评估的步骤

     6.督导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工作行政体制建构

    一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特点

     1.社会工作者的含义有“实际”与“专业”之区分

     2.社会工作发展存在“后生快发”“教育先行”之特点

     3.专业社会工作者存在“强(重)学术弱(轻)实践”之局限

     4.社会服务领域的主体构成显现“大政府、小社会”之格局

     5.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重管理轻服务”之倾向

    二 中国情境下社会工作行政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1.社会工作行政与社会政策的关系问题

     2.社会工作行政的对象问题

     3.社会服务活动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4.学习与督导:服务活动中学生实习的双重功能问题

    三 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工作行政体制

     1.构建与完善社会福利政策体系

     2.构建与完善社会工作组织体系

     3.加快社会工作行政高级人才培育

     4.加强对于社会工作行政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第四篇 社会工作:面向个体

  第十一章 社会救助与社会工作

   第一节 社会救助及相关概念

    1.什么是社会救助

    2.社会救助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3.社会工作是社会救助的政策传输机制

   第二节 历史上的社会救助与社会工作

    1.社会救助与社会工作同根同源

    2.20世纪以来社会救助制度的新发展

   第三节 中国的社会救助制度实施现状

    1.中国的城市贫困问题和社会救助

    2.中国的农村居民贫困问题和社会救助

   第四节 社会救助与社会工作的功能耦合

    1.社会救助和社会工作的功能耦合

    2.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优点

    3.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缺陷

   第五节 社会工作理论方法在社会救助中的运用

    1.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国际经验

    2.社会工作方法在社会救助工作中的应用

     案例一 社区工作:大连的“社区公共服务社”

     案例二 小组工作:天津的“下岗女工小额贷款项目”

     案例三 个案工作:台北的“家庭发展账户”

  第十二章 医疗社会工作

   第一节 医疗社会工作的历史背景

    1.西方医疗社会工作的发展阶段

    2.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阶段

   第二节 医疗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务模式

    一 人口学因素与健康问题

    二 社会经济地位、不平等与健康问题

    三 医疗社会工作的实务模式

     (1)以社会救助为主的社会保护模式

     (2)以机构为依托的医务社会工作模式

     (3)以家庭和社区为主的初级卫生保健模式

   第三节 医疗社会工作在中国发展的意义

    一 中国医疗社会工作现状

    二 中国医疗社会工作的问题与建议

  第十三章 矫正社会工作

   第一节 矫正社会工作的内涵、理念及意义

    一 矫正社会工作的内涵及渊源

    二 矫正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

     (一)接纳

     (二)可塑性

     (三)个别化

    三 矫正社会工作的意义

     (一)实现了刑事司法与社会工作的结合

     (二)符合行刑社会化的发展趋势

      1.“社会化”的行刑方式

      2.犯罪人的“再社会化”

     (三)体现人道主义思想

     (四)符合刑罚经济原则的价值追求

    四 矫正社会工作与社区矫正的异同

   第二节 矫正社会工作的历史经验与国际经验

    一 历史上的矫正理念:以《吕氏乡约》为例

    二 矫正社会工作的国际经验

     1.国际历史沿革和发展

     2.案例研究:以香港协青社自立堂为例

   第三节 实务研究:我国矫正社会工作的实践

    一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矫正工作

    二 目前矫正工作的状况及困境

     1.现状

     2.案例:以“展翅计划”为例的中途宿舍

     3.困境

 第五篇 社会工作:面向群体

  第十四章 老年社会工作

   第一节 老年人的需求与社会工作

    一 老年社会工作的意义

    二 老年人的特点与需求

   第二节 我国的老龄化与老年福利制度

    1.我国的老龄化情况

    2.我国的老年福利制度

   第三节 老年社会工作的领域

    1.长期照护与老年社会工作

    2.老年人的社会参与与老年社会工作

    3.医疗服务与老年社会工作

    4.临终关怀与老年社会工作

  第十五章 儿童社会工作

   第一节 儿童社会工作的涵义

    一 关于儿童概念的界定

    二 儿童社会工作的概念及特性

     1.儿童社会工作的概念

     2.儿童社会工作的特性

    三 儿童社会工作与儿童福利服务的关系

   第二节 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

    一 关于儿童发展的知识

     1.成熟理论

     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3.艾里克森的生命周期八阶段理论

     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二 其他重要的理论知识

     1.生态环境理论

     2.依恋理论

     3.抗逆力

    三 儿童社会工作实务的基本原则

     1.儿童社会工作服务应当坚持预防和早期干预的原则

     2.“伙伴关系”是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一个关键原则

   第三节 社会工作与预防性儿童福利服务

    一 家长亲职教育

     1.亲职教育的内涵

     2.亲职教育的内容

     3.我国亲职教育的发展

    二 残疾儿童社区康复

     1.社区康复的定义

     2.我国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利用现状

     3.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的内容和途径。

     4.我国残疾人社区康复及社会工作介入

    三 学校社会工作

     (一)学校社会工作的界定

     (二)学校社会工作的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

      1.服务模式

      2.服务内容

     (三)中国内地学校社会工作概况

   第四节 社会工作与补偿性儿童福利服务

    一 儿童福利机构与机构养护

     (一)儿童福利机构的服务宗旨和服务对象

     (二)社会工作在儿童福利机构中的制度化实践

     (三)社会工作在儿童福利机构中的角色与功能

      1.社会工作行政

      2.儿童照料

      3.义工服务与管理

     (四)儿童机构抚养模式的优缺点

    二 儿童家庭寄养服务

     1.什么是家庭寄养

     2.家庭寄养的目的和意义

     3.家庭寄养的服务对象

     4.社会工作对家庭寄养的介入

    三 收养服务

     (一)什么是收养

     (二)收养的功能与作用

     (三)我国关于收养的法律法规

     (四)收养服务的对象

     (五)收养服务的种类

     (六)社会工作与国外收养服务

     1.我国涉外收养的相关法律法规

     2.收养的程序

     3.社会工作介入涉外收养

   第五节 社会工作与保护性儿童福利服务

    一 儿童虐待与忽视的定义及产生原因

     (一)儿童虐待与忽视的定义

     (二)儿童虐待与忽视产生的原因

     1.家庭与虐待

     2.儿童与虐待

     3.社会与虐待

    二 儿童保护服务体系的基本要素

    三 儿童保护服务的操作原则

     1.儿童保护服务的操作原则

     2.社会工作者在儿童保护中的角色

    四 中国的儿童保护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

    五 社会工作与流浪儿童的保护——以成都市社会救助站为例

     1.成都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的历史发展和组织结构

     2.成都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的服务内容

     3.社会工作对流浪儿童救助的介入

  第十六章 残疾人社会工作

   第一节 残疾人社会工作——对象的建构

    一 残疾人的分类

    二 看待残疾的不同理论视角

     1.个体型残疾(Individual Model)

     2.社会型残疾(Social Model)

   第二节 残疾人权利发展与残疾人社会工作

    一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内涵

    二 残疾人服务的发展历程

    三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内容

   第三节 中国残疾人概况

    一 残疾人的基本分布

    二 残疾人服务的现状及问题

   第四节 中国残疾人服务

    一 残疾人的组织化进程

    二 国家层面的立法进程

   第五节 中国残疾人社会工作模式探索

    一 个体型残疾与社会型残疾观的启示

    二 一个折射残疾人现状的案例

     3.中国残疾人社会工作何为?

  第十七章 流动人口社会工作

   第一节 中国的流动人口问题

    一 流动人口的定义、特征及构成

     1.流动人口的定义

     2.流动人口的特征

     3.流动人口的分类

    二 户籍制度与人口流动

     1.1949~1957年:人口自由流动时期

     2.1958~1978年:人口流动控制时期

     3.1979年至今:有流动无迁移时期

    三 流动人口的市民化

   第二节 流动人口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一 流动人口社会工作的定位和目标

     1.流动人口社会工作的发展背景

     2.社会工作者的定位

     3.流动人口社会工作的目标

    二 流动人口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

     1.公民权理论

      (1)人的迁徙自由权

      (2)马歇尔的公民权理论

     2.增权与倡导

   第三节 中国流动人口社会工作发展的模式选择

    一 面向特殊人群的两种模式

     1.三阶段模型(Three-stage Model)

     2.生态系统模式

    二 一个案例——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

     (1)个人层面

     (2)家庭层面

     (3)文化层面

     (4)环境—结构层面

  第十八章 移民社会工作

   第一节 移民与社会融入

    一 移民的定义、特征和类型

     1.移民的定义

     2.移民的特征

     3.移民的类型

    二 移民的社会融入

     1.移民的整体状况

     2.移民的社会融入问题

      (1)社会融入过程

      (2)社会融入的主要内容

     3.我国移民的社会融入现状

   第二节 移民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与模式选择

    一 移民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1.移民文化同化理论

     2.心理—社会—文化破坏理论

     3.公民权理论

    二 移民社会工作的赋权增能模式

    三 移民社会工作的基本途径

     1.增能行动

     2.赋权行动

   第三节 我国移民社会工作的发展

    一 我国人口流动和移民政策的变化

    二 发展我国移民社会工作的对策建议

     1.宏观上,推动社会政策的赋权介入

     2.在中观上,推动社会服务的社会工作组织介入

     3.在微观上,推动工作技术的增能介入

 第六篇 社会工作:面向社会组织

  第十九章 家庭与社会工作

   第一节 什么是家庭

    一 家庭的定义

    二 家庭形式

    三 中国家庭的历史和现状(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第二节 什么是家庭社会工作

    一 家庭社会工作的定义

    二 家庭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

    三 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

     1.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2.家庭系统理论

     3.家庭治疗理论

     4.家庭压力理论

    四 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理念与服务内容

     1.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理念

     2.家庭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

    五 家庭社会工作方法

     1.进入家庭

     2.评估

     3.介入

   第三节 我国的家庭社会工作

    一 我国家庭社会工作的进程与现状

     1.我国家庭社会工作发展进程

      萌芽期(1988~1997年)

      初步探索时期(1998年至今)

     2.我国家庭社会工作现状

      (1)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的家庭福利和家庭服务工作

      (2)工会、共青团、妇联和残联等人民团体做了大量的家庭社会工作

      (3)一些非政府或非营利组织开展的家庭社会工作

      (4)营利型家庭服务和咨询工作

      (5)媒体中的家庭咨询工作

    二 我国家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家庭社会工作实务

     1.离婚问题

      (1)中国离婚问题现状

      (2)离婚原因分析

      (3)社会工作介入

     2.家庭暴力

      (1)中国婚姻暴力问题现状

      (2)家庭暴力原因分析

      (3)社会工作介入

     3.单亲家庭

      (1)中国单亲家庭现状

      (2)社会工作介入

    三 我国家庭社会工作发展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1.我国家庭社会工作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家庭社工人才队伍尚待形成

      (2)专业服务水平尚待提高

      (3)家庭社工岗位和专业机构比较缺乏

     2.家庭社会工作面临的挑战

  第二十章 社区参与与社会工作

   第一节 社区参与

    一 社区参与的理念

    二 社区参与主体

     (1)社区参与的定义

     (2)社区发展主体

     (3)参与与参加的不同

     (4)不同群体对不同事务的参与

     (5)社区参与对弱势群体和边缘人群的特别关注

   第二节 社区参与的利益相关方

    一 社区参与的利益相关方

    二 利益相关方的各方职责

    三 社区参与的本土资源和知识

     1.技术、方法本土化改造

     2.使用语言的本地化

   第三节 社区参与的动力和原则

    一 社区参与的利益分享与价值体现

     1.社区参与的赋权与增能

     2.社区参与的贡献与努力

    二 社区参与的原则

     1.平等参与集体决策

     2.决策前的介入、全过程参与

     3.作为方法和态度的参与

   第四节 社区的参与式治理

    一 社区参与式治理机制

    二 社区参与式治理的层次

     1.无参与——“治疗”与“操纵”

     2.表面参与——告知、咨询与“安抚”

     3.公民深入参与——合作、赋权与公众控制

  第二十一章 劳资关系与社会工作

   第一节 我国劳资关系中的不和谐因素

    一 我国劳资关系现状不容乐观

    二 案例分析

    三 劳资关系紧张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第二节 传统工作机制无法有效缓解劳资矛盾

    一 我国劳资关系现状引发的思考

    二 工会组织的缺位

    三 思想政治工作的失效

    四 心理危机干预的误用

   第三节 工业社会工作在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中的优势

    一 工业社会工作的现实针对性较强

    二 工业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突出

    三 工业社会工作的国际经验丰富

   第四节 工业社会工作介入和谐劳资关系构建的路径

    一 工业社会工作介入的基本原则

    二 工业社会工作介入的障碍因素

    三 可行路径选择

  第二十二章 灾害管理与社会工作

   第一节 灾害管理概述

    一 灾害的概念与分类

    二 灾害管理的阶段与内容

    三 有关国家和地区的灾害干预实践

     1.日本经验:促进社会工作组织发展

     2.我国台湾地区:社会工作组织推动赈灾和社会重建

   第二节 灾害社会工作

    一 灾害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与价值

    二 灾害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灾前的备灾工作

     2.灾害发生时的救灾和赈灾工作

     3.灾后的重建工作

     4.灾害社会工作评估

    三 社会工作者在灾害干预中的角色与作用

   第三节 中国的灾害社会工作

    一 我国的灾害与救灾机制

    二 中国灾害社会工作的发展状况

    三 中国灾害社会工作制度发展的相关建议

  第二十三章 农村社会工作

   第一节 农村社会工作概述

    一 农村社会工作定义、特征及类型

     1.农村社会工作的定义

     2.农村社会工作的特征

      (1)介入途径多样化

      (2)服务内容多元化

      (3)服务方法的本土化

     3.农村社会工作的类型

    二 农村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沿革

     (一)国外农村社会工作概况

     (二)国内农村社会工作概况

     1.民国时期的农村社会工作

      晏阳初河北定县实验

      梁漱溟山东邹平实验

      卢作孚四川北碚乡村现代化实验

      陶行知晓庄学校实验

     2.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农村工作

      土地改革为核心的农村工作

      生产发展为核心的农村工作

      农村教育为核心的农村工作

      医疗卫生为核心的农村工作

      乡村妇女为核心的农村工作

     3.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农村社会工作

      (1)第一阶段:计划经济时期的农村工作

      (2)第二阶段:改革开放时期的农村社会工作

   第二节 农村社会工作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

    一 农村社会工作基础理论

     1.生态系统理论

     2.社会支持理论

     3.批判理论

     4.后现代理论

    二 农村社会工作应用理论

     1.能力建设的视角

      (1)能力建设的涵义

      (2)能力建设的应用

     2.优势视角

      (1)优势视角的涵义

      (2)优势视角的应用

   第三节 农村社会工作技巧和服务内容

    一 农村社会工作介入技巧和专业关系建立技巧

     1.农村社会工作介入技巧

     2.专业关系建立的技巧

    二 组织发育和管理技巧

     1.组织发育技巧

     2.组织管理技巧

    三 农村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农村男性/女性工作

      (1)性别教育

      (2)家庭暴力干预工作

      (3)妇女为主的农村经济新模式

      (4)城市务工男性的工作

     2.农村灾变工作

      (1)哀伤辅导

      (2)危机干预

      (3)个案管理

      (4)农村社区工作

     3.农村特殊人群服务

      (1)互助支持网络建设

      (2)社区康复服务

      (3)辅助就业

   第四节 中国农村社会工作发展

    一 中国农村社会工作发展的特点

     1.专业农村社会工作与类农村社会工作并存

     2.农村社会工作发展呈现“体制内和体制外”共同发展的趋势

     3.农村社会工作由点与面全面发展

    二 农村社会工作实践面临的困境

     1.对农村社会工作专业认识不足,农村社会工作专业性面临挑战

     2.开展农村社会工作的平台少,渠道窄

     3.专业农村社会工作人才极度缺乏

     4.跨部门、跨专业合作难

     5.地方政府对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三 建构中国特色农村社会工作的几点建议

     1.推动政府购买农村社会工作服务

     2.加大农村社会工作岗位设置开发力度

     3.建立农村社会工作者考核激励机制

     4.加快农村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研究步伐

 第七篇 社会工作与社会建设

  第二十四章 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

   第一节 社会福利及其功能和分类

    一 社会福利的主要意涵

    二 社会福利的功能

    三 社会福利的分类

     1.社会福利的二分法

      (1)剩余型社会福利和制度型社会福利

      (2)积极的社会福利和消极的社会福利

      (3)公共福利与私人福利

     2.社会福利的三分法

   第二节 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的关系

    一 社会工作

    二 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的关系

     1.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的同源性

     2.社会工作对社会福利的传递和反馈

   第三节 社会福利和社会工作的发展变化

    一 西方社会福利的早期进程

    二 福利国家及其危机和改革

     1.何谓“福利国家”

     2.福利国家的危机和改革

    三 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工作

     1.中国社会主义福利制度的发展

     2.转型期的社会工作

  第二十五章 社会工作与慈善事业

   第一节 慈善事业概述

    一 慈善事业的含义

    二 慈善事业的特征

     1.博爱之心是慈善事业的道德和伦理基础

     2.社会性前提条件构成了慈善行为的外部基础

     3.慈善事业的组织载体是非政府、非营利组织

    三 慈善事业的组织基础和运作过程

     1.慈善事业的组织基础

      (1)慈善组织是开展慈善事业的主体

      (2)政府组织是现代慈善事业的重要组织基础之一

      (3)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组织在慈善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资源供给者角色

     2.慈善事业的运作过程

   第二节 慈善事业与社会工作的历史渊源

    一 慈善精神构成了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

     1.宗教伦理基础

     2.人道主义思想基础

     3.现代慈善精神

    二 社会工作取向的慈善实践

     1.英国慈善事业的社会工作取向

      (1)慈善组织会社(Charity Organization Society,COS)

      (2)睦邻组织运动(the Settlement Movement)

     2.美国慈善事业的社会工作取向

   第三节 慈善事业与社会工作的当代建构

    一 当代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1.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成绩

      (1)各类慈善组织相继成立

      (2)慈善事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不断改善

      (3)慈善活动日益经常化和平民化

     2.中国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1)慈善事业政策存在问题,仍不完备

      (2)慈善组织运作不公开、不透明问题比较突出,缺乏有效的监督审查

      (3)慈善组织运作的专业化程度并不高,部分慈善组织行政色彩突出

      (4)服务领域比较狭窄,缺乏专业服务人员和技术支持

    二 慈善事业与当代中国社会工作的相互促进

     1.慈善事业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价值源泉和组织基础

     2.社会工作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运行和管理经验与专业技术支持

  第二十六章 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

   第一节 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的共生共存和相互关联

    一 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的实践

     1.社会工作在英国最先出现

     2.美国社会工作最初以民间社会组织的形式出现

    二 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成为社会管理的组成部分

    三 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最后都成为科学,成为两门学科

    四 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相互关联的特征

   第二节 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的异同

    一 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的共性

     1.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涉及的都是国家的社会福利领域

     2.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都不是一个藏身于象牙塔中的学科,它们都有实践应用性

     3.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都具有意识形态标签、政治性和价值取向

     4.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都是社会行政的组成部分

    二 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的不同

     1.社会政策涉及社会制度,社会工作仅仅是制度内的专业化服务

     2.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在内容范围上不完全重合和对应

     3.社会政策以战略决策现身,而社会工作以服务的姿态呈现

     4.社会政策侧重全局和整体,社会工作主要面对微观、局部和个体

     5.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都具有专业化特征,此外,社会工作还是一种社会职业

   第三节 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的关系

    一 社会政策之于社会工作:主导、决定、指导

     1.社会政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工作的性质

     2.社会政策决定了社会工作的领域

     3.社会政策对社会工作职业给予支持和保护,对社会工作起支撑作用

     4.社会政策对社会工作者起指导和辅导作用

    二 社会工作之于社会政策:执行、传递、反馈

     1.社会工作是社会政策的执行、传递和完成者

     2.社会工作反馈社会政策,并促使社会政策改进、发展和完善

    三 社会工作给予社会政策执行人员以知识技能培训

    四 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的相互转换和推进

   第四节 我国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互动的现实

    一 中国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现实误区

     1.仅有社会工作,而没有社会政策学科

     2.社会政策学科的缺失和社会政策研究的失误

     3.把社会工作误读为削弱政府权力的社会力量

    二 社会政策作为科学或者学科缺失的后果

     1.政策缺少宏观战略

     2.造成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发展的贻误和失误

     3.给社会工作发展带来损失

   第五节 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的未来展望

    一 明确社会政策的决定性地位

     1.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的关系

     2.明确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的关系: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

    二 构建中国的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体系

     1.中国社会政策的方向——社会主义的国家福利

     2.中国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三 加强社会政策研究和社会政策学科建设

    四 推动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

  第二十七章 社会工作与社会管理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与社会管理

    一 总体社会时代的社会管理

    二 市场社会时代的社会管理

    三 行政社会时代的社会管理

   第二节 行政社会的社会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 社区建设

    二 社会组织

    三 社会运动

   第三节 社会工作和社会管理创新

    一 社会工作与社会管理专业化、精细化

    二 社会工作在社会管理中应用的方式、途径和障碍

 各章作者

本书从中国经验出发,系统介绍和探讨了社会工作知识、技巧、在中国的实践以及面临的挑战。全书分七篇二十七章,既涉及理论、人才、制度、方法,又涉及具体的面向不同群体和领域的社会工作,既具有理论深度,又有很强的应用性,社会工作初学者、实务工作者和相关研究者,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方法。

阿诤,2004,《贫困人口何以十年未见少》,《南方都市报》5月28日第2版。

安斯坦(Sherry.R.Arnstein),1971,《公众参与的阶梯》,《皇家城市规划协会会刊》第42卷第3期。

奥利弗(Michael Oliver)、萨佩(Bob Sapey),2009,《残疾人社会工作》,高巍、尹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白秀雄,1976,《社会工作》,台北:三民书局。

白秀雄,1982,《社会工作》,台北:三民书局。

Ballew,Julius R. & George Mink,2002,《个案管理》,王玠、李开敏、陈雪真译,台北:心理出版社。

包承恩,1996,《“伦理学”共同教学参考论文——社工系开设专业伦理的经验与评估》,台湾辅仁大学。

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北京市卫生局编,2006,《2004年北京市0-6岁儿童残疾抽样调查报告》,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

本书编写组,2011,《〈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辅导读本》,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澳门社会工作的制度建设》,《社会工作上半月(实务)》2009年第2期。

伯恩斯多夫(W.Bernsdorf)、克诺斯普(H.Knospe)主编,1987,《国际社会学家辞典》(上卷),王蓉芬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蔡定剑,2010,《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蔡昉,2008,《经济发展、社会变化与人口转变》,载李培林、李强、马戎主编《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蔡禾主编,2005,《社区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蔡宏昭,1990,《社会福利政策——福利与经济的整合》,台北:桂冠图书公司。

蔡屹,2008,《小组工作运用于板房安置点受灾群众社会关系的重建》,《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第4期。

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2001,《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常凯主编,1995,《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当代中国的劳动问题》,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

常宗虎,2003,《近二十年中国政府社会管理的历史使命——中国政府社会管理与民政工作研究之三》,《中国民政》第9期。

陈步雷,2006,《论工会工作者的角色冲突和义务层级》,《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第1期。

陈灿、黄金凤,2008,《社会管理格局和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我国社会管理格局和管理体系构建”课题研究报告之一》,《甘肃行政学院学报》第4期。

陈春声,2007,《乡村的文化传统与礼仪重建》,载黄平主编《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北京:三联书店。

陈道明,2010,《当代社会心理危机及其干预》,《学术交流》第4期。

陈芳,2008,《我国“单亲家庭”研究述评》,《西北人口》第5期。

陈功、吕庆喆、陈新民,2011,《2010年度中国残疾人状况及小康进程监测报告》,《残疾人研究》第1、2期。

陈红霞,2002,《社会福利思想》,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陈建杰、张长伟,2012,《小组工作在解决艾滋病致孤儿童社会适应性问题中的价值揭示——以河南省ZMD地区为例》,《中国校外教育》第31期 。

陈良瑾主编,1994,《中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陈鲁南,2007,《当前美国社工职业状况》,《中国社会导刊》第12期。

陈梅玉婵、齐铱、徐永德,2009,《老年社会工作》,上海:格致出版社。

陈鹏,2008,《公民权社会学的先声》,《社会学研究》第4期。

陈胜宣,2002,《城市社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嘉兴学院学报》第11期。

陈树强,2003,《增权: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新视角》,《社会学研究》第5期。

陈涛,2000,《社会工作与社会公益事业》,载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编《社会工作蓝皮书: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报告(1988-2008)》,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陈涛,2004,《论社会工作专业在现代社会福利体系运作中的角色》,载《第二届中国社会工作论坛暨第五次内地与香港社会福利发展研讨会论文集(内地部分)》。

陈涛、武琪,2007,《慈善与社会工作:历史经验与当代实践》,《学习与实践》第3期。

陈微,2002,《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不足及定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第4期。

陈为雷编著,2010,《社会工作行政》,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陈雪莲,2009,《从街居制到社区制:城市基层治理模式的转变——以“北京市鲁谷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为个案》,《华东经济管理》第9期。

陈泽河、申燕,2008,《青少年依恋研究及其新进展》,《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第5期。

陈振明,2005,《什么是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东南学术》第4期。

陈振明、卢霞、张娜,2005,《我国政府社会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政府社会管理”课题的研究报告〉之三》,《东南学术》第4期。

陈钟林、房新枝,2000,《单亲家庭子女的抚养模式与社会工作介入》,《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第3期。

成海军,2003,《中国的特殊儿童收养服务》,《社会福利》第8期。

程凯、张新龙、陈功等,2008,《谈中国残疾人状况的改善、困难与问题》,http://www.51sleep.com/q/2/30999.shtml。

程连升,2009,《新时期我国劳资关系演变的趋势和对策分析》,《教学与研究》第4期。

代娅丽,2010,《香港社会工作教育的启示》,《科技信息》第5期。

戴维·A.哈德凯瑟,2008,《社区工作理论与实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丹尼什H.B.,2000,《家庭的未来和未来的家庭》,载张健、陈一筠主编《家庭与社会保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邓桂兰、周云华,2010,《社会管理的问题成因和对策研究》,《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第6期。

邓洪洁,2011,《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帮助初中偏差行为生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社会工作》第7期。

邓锁,2010,《个案管理:多元福利背景下的服务整合与发送》,载王思斌主编《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七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邓伟志,1994,《近代中国家庭的变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邓正来,2008,《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迪安(H.Dean),2009,《社会政策十讲》,岳经纶、温卓毅、庄文嘉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迪尔凯姆,1996,《自杀论:社会学研究》,冯韵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董川峰、江华,2011,《社工专业毕业生仅三成就业对口,专家吁建招考面试制》,《新闻晨报》6月11日。

董明伟,2003,《矫治社会工作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的重要途径》,《青少年犯罪问题》第5期。

董清、张弘、刘文慧,2010,《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开展自闭症社会康复的效果研究》,《中国康复医学杂志》第1期。

董云芳,2010,《单亲特困母亲家庭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模式探析》,《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第2期。

董志勇,2010,《儿童社会工作》,载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编《社会工作蓝皮书: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报告(2009-201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窦玉沛,2007,《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公益时报》10月13日。

窦玉沛,2010,《民政部:着力加快建立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社会福利》第11期。

Doyal,Len & Ian Gough,2000,《人类需求:多面向分析》,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杜景珍,2007,《个案社会工作——理论·实务》,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多戈夫(Ralph Dolgoff)、洛温伯格(Frank M.Loewenberg)、哈林顿(Donna Harrington),2005,《社会工作伦理实务工作指南》,隋玉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多吉才让,2001,《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与实践》,北京:人民出版社。

多吉才让主编,2001,《城市社区建设读本》,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丽娜·多米内利,2008,《社会工作社会学》,刘梦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法利(O.W.Farley)、史密斯(L.L.Smith)、博伊尔(S.W.Boyle),2004,《社会工作概论》,隋玉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法利(O.W.Farley)、史密斯(L.L.Smith)、博伊尔(S.W.Boyle),2005,《社会工作概论》(第九版),隋玉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法利(O.W.Farley)、史密斯(L.L.Smith)、博伊尔(S.W.Boyle),2009,《社会工作概论》,何金兰、詹宜璋译,台北:学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法利(O.W.Farley)、史密斯(L.L.Smith)、博伊尔(S.W.Boyle),2010,《社会工作概论》(第十一版),隋玉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范明林、顾青,2008,《老年社会工作实务》,载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编《社会工作蓝皮书: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报告(1988-2008)》,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范志海、阎更法编著,2004,《社会工作行政》,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方明、王颖,1991,《观察社会的视角——社区新论》,北京:知识出版社。

费孝通,1982,《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天津社会科学》第3期。

费孝通,1984,《社会学概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费孝通,1986,《三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费孝通,1998,《费孝通文集(第五卷)》,北京:群言出版社。

冯卫国,2003,《行刑社会化研究——开放社会中的刑罚趋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冯燕,2009,《台湾社工专业发展的进程与展望》,中国慈善公益网,http://www.4343.net/Htmls/Cityinfo/Life/20091112092901.htm 11月12日。

冯燕,2010,《环境变迁中社会工作专业新发展:灾变管理社会工作》,载《灾害救助与社会工作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华救助总会。

Frederic G.Reamer,2009,《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台湾:红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风笑天主编,1997,《社会学导论》,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弗莱雷(Paulo Freire),2001,《被压迫者教育学》,顾建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盖拉特(James P.Gelatt),2003,《21世纪非营利组织管理》,邓国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甘炳光、梁祖彬、陈丽云等,1994,《社区工作理论与实践》,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高刘宝慈、朱亮基编,1997,《个人工作与家庭治疗——理论及案例》,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高莹主编,2007,《矫正教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龚晓洁、张荣,2006,《慈善事业与社会工作的关系探析》,《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顾东辉主编,2005,《社会工作概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顾东辉主编,2008,《社会工作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关信平,2007,《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问题》,《中国社会导刊》第12期。

关信平、黄晓燕、郑飞北、袁光亮,2009,《社会工作相关法规与政策》,载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编《社会工作蓝皮书: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报告(1988-2008)》,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关信平主编,2004,《社会政策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管红明,2006,《社区矫正的社会工作模式探讨》,《合作经济与科技》第6期。

郭爱萍,2008,《劳资关系与工会维权的困境》,《求实》第12期。

郭慧敏,2010,《城市妇女住房权:被挤压的空间诉求——一个单亲家政女工小组的个案分析》,《妇女研究论丛》第5期。

郭平、陈刚编著,2009,《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数据分析》,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郭晋晖,2007,《“全民低保”进入攻坚阶段》,《第一财经日报》8月1日第3版。

郭伟和,2007,《体制内演进与体制外发育的冲突——中国农村社会工作的制度性条件反思》,《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郭伟和,2008,《社区为本的矫正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社会工作》第3期。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编,2010,《流动人口理论与政策综述报告》,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编,2012,《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1》,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2010,《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http://www.stats.gov.cn/tjfx/ fxbg/t20100319_402628281.htm。

国务院,200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2008〕7号)。

国务院法制办,2007,《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就〈残疾人就业条例〉有关问题答中国政府网问》,http://www.gov.cn/zwhd/2007-03/06/content_543015.htm。

哈德凯瑟(David A.Hardcastle)、鲍沃斯(Patricia R.Powers)、温内科(Stanley Wenocur),2008,《社区工作理论与实务》(第二版),夏建中等译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哈尔(Anthony Hall)、梅志里(James Midgley),2006,《发展型社会政策》,罗敏、范酉庆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海贝勒(Thomas Heberer)、君特·舒耕德,2009,《从群众到公民——中国的政治参与》,张文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韩辉,2008,《社会工作视野下的青少年生涯辅导——体验式小组工作的应用》,《青年探索》第4期。

韩克庆,2011,《转型期中国社会福利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郝树韫,2007,《构建新型社会管理格局的法律思考》,《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何国良、王思斌主编,2000,《华人社会社会工作本质的初探》,香港:八方文化企业公司。

何海兵、顾建键,2007,《上海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透视》,《党建研究》第10期。

何历宇,20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社会工作伦理之构建》,《浙江学刊》第4期。

何姗姗,2011,《中国社会服务》,载李兵、张恺悌、何姗姗主编《社会服务》,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何雪松,2007,《社会工作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何雪松,2009,《重构社会工作的知识框架:本土思想资源的可能贡献》,《社会科学》第7期。

何增科,2009,《试析我国社会管理面临的新挑战》,《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贺立平,2009,《台湾社会工作专业组织: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社会工作》第36期。

贺燕,2011,《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青年探索》第2期。

黑格尔,1961,《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洪大用,2004,《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救助》,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侯玲,2009,《论社区工作三大模式在中国的适用性》,《社会工作》第11期。

侯亚非、张展新,2010,《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个人、家庭、社区透视和制度变迁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胡申生主编,2006,《社区词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胡琳琳,2005,《我国与收入相关的健康不平等研究》,《中国卫生经济》第12期。

怀特科(William H.Whitaker)、费德里科(Ronald C.Federico),2003,《当今世界的社会福利》,解俊杰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黄海燕、金艾裙,2006,《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开展青少年攻击行为矫正的探索》,《社会工作》第1期。

黄平主编,2007,《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北京:三联书店。

黄素庵,1985,《西欧“福利国家”面面观》,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黄维宪、曾华源、王慧君,1985,《社会个案工作》,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黄耀明,2012,《对话与融合:社会工作专业伦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福利(理论版)》第4 期。

黄源协,2008,《社会工作管理》,台北:双叶书廊有限公司。

黄哲,2009,《香港社会工作的发展与历程》,《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 期。

爱德华·惠特曼,2000,《离婚在西方》,载张健、陈一筠主编《家庭与社会保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贾秀兰,2004,《社区工作在我国的发展》,《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9期。

简春安,2004,《社会工作历史发展与台湾社会工作本土化之分析》,《台湾社会工作学刊》第1期。

江亮演、洪德旋、林显宗、孙碧霞编著,1986,《社会福利与行政》,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江亮演、洪德旋、林显宗、孙碧霞编著,2000,《社会福利与行政》,台北:空中大学。

姜波、焦富勇,2007,《〈虐待儿童防止法〉及统计儿童虐待时间的意义》,《中国妇幼健康研究》第2期。

姜振华、胡鸿保,2002,《社区概念发展的历程》,《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第4期。

蒋乐仪,2009,《美国社会管理的三只手及对我国的启示》,《学术研究》第1期。

蒋新苗,2009,《中国残疾儿童收养的法律机制透析》,《中国法学》第6期。

戒能民江,2003,《日本反对家庭暴力的举措》,载荣维毅、黄列主编《家庭暴力对策研究与干预——国际视角与实证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金家厚,2003,《转型期的社会管理: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定位与模式构建》,《云南社会科学》第5期。

晋长华,2009,《精神病患陪护小组工作的本土化探索》,《社会工作》第7期。

凯瑟琳·麦金尼斯-迪特里克,2008,《老年社会工作(第二版)》,隋玉洁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康文萍、张一奇,2004,《小组社会工作在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中的运用》,《中华护理杂志》第5 期。

考尔斯(Lois A.Fort Cowles),2011,《医疗社会工作:保健的视角》,刘梦、王献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科斯等,1991,《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

克纳普卡,1963,《社会团体工作》,台北:桂冠图书公司。

罗密欧·昆耶塔,2006,《契合文化敏感性方向的社会工作课程》,载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专业化及本土化实践: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2003-2004论文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赖丙阳,2002,《社区工作与社会福利社区化》,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兰花,2006,《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重构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Lee,Robert、王虹宇,2003,《服务医患关系的合心动力》,《医院管理论坛》第2期。

李宝义、隋玉杰,1991,《社会工作:理论研究与教学参考资料》,北京:民政部民政管理干部学院、社会福利与社会进步研究所情报资料中心。

李兵,2011,《社会服务概述》,载李兵、张恺悌、何姗姗主编《社会服务》,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李程伟,2005,《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公共管理学视角的解读》,《中国行政管理》第5期。

李春玲,2008,《移民与社会流动》,载李培林、李强、马戎主编《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德运主编,2011,《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发展蓝皮书(2009-2010)》,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李恩江、贾玉民主编,2000,《文白对照说文解字译述》,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

李贵卿、陈维政,2008,《合作型劳动关系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李国青、由畅,2008,《我国“社会管理格局”解析》,《辽宁行政学院学报》第4期。

李红,2011,《社区民间组织对社区道德建设的实践价值探究——以天津市老年妇女社区小组为例》,《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李环,2007,《建立儿童虐待的预防和干预机制:从法律和社会福利的角度》,《青年研究》第4期。

李锦顺、黄乃文,2007,《我国农村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研究》,《教育与职业》第21期。

李景华,2009,《妇女支持小组效果的评估方法》,《社会工作》第9期。

李静芳,2002,《论我国市场化进程中的公民政治参与》,中共中央党校硕士学位论文。

李鸥编著,2010,《参与式发展研究与实践方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培林,2007,《发展慈善事业构建和谐社会》,载杨团、葛道顺主编《和谐社会与慈善事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绍伟,2008,《美国和加拿大社会工作的发展与挑战》,《社会工作》第1期。

李学举,2008,《民政30年:1978年-2008年》,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李学举,2008,《用十七大精神统一思想,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载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编《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李妍焱,2010,《关于促进NPO与政府建立合作关系的有效条件之探讨——以案例分析为中心》,载《中国非营利评论·第五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艳霞,2005,《公民身份理论内涵探析》,《人文杂志》第3期。

李迎生,2007,《社会转型加速期的代价支付及其补偿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3期。

李迎生,2008a,《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学习与实践》第7期。

李迎生,2008b,《构建本土化的社会工作理论及其途径》,《社会科学》第5期。

李迎生主编,2004,《社会工作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李迎生主编,2010,《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李迎生、韩文瑞、黄建忠,2011,《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社会科学》第5期。

李迎生、张朝雄、孙平、张瑞凯,2007,《英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概况及其启示》,《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李增禄主编,1995,《社会工作概论》,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李增禄主编,2002,《社会工作概论》,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O.威廉姆·法利等,2005,《社会工作概论》(第九版),隋玉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廖荣利,1987,《危机调式模式:社会工作理论与模式》,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廖荣利,1991,《社会工作概要》,台北:三民书局。

林彩珠、孙玉杰、黄富强、蔡远宁,1997,《香港社会康复工作与服务:社会工作训练的回应》,《中国社会工作》第3期。

林虹,2011,《小组工作方法在农村留守妇女中应用优势之初探——以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某村留守妇女为例》,《社会工作》第12期。

林卡,2009,《论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的社会环境及其面临的问题》,《社会科学》第4期。

林明鲜、刘永策主编,2010,《城乡人口老龄化与老龄问题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林丽芬,2008,《企业社会工作,一个亟待加强的领域》,《中国社会导刊》第18期。

林胜义,2009,《儿童福利》,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刘宝、胡善联,2003,《收入相关健康不平等实证研究》,《卫生经济研究》第1期。

刘方域,2011,《共同富裕并非策略性提法》,《人民论坛》第25期。

刘芳、高万红、杨月明、莫佳妮,2011,《社会工作促进流动妇女健康与发展的实践研究》,《社会工作》第10期。

刘芳、徐兴文,2010,《小组工作在综合医院精神科精神疾病康复中的运用——以昆明M医院精神科“沟通小组”为例》,《社会工作》第12期。

刘华丽,2010,《社会工作视野下的亲职辅导》,《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刘继同,2002,《由静态管理到动态管理:中国社会管理模式的战略转变》,《管理世界》第10期。

刘继同,2005,《医务社会工作及其使命》,《医院管理论坛》第6期。

刘继同主编,2008,《医务社会工作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刘金良、姚云云,2011,《社会工作价值观视域中的伦理困境解读》,《绥化学院学报》第3期。

刘景章,2004,《论劳资冲突的根源与消解》,《甘肃社会科学》第3期。

刘梦,2007,《小组工作案例汇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刘梦,2012,《小组工作》(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刘梦主编,2003,《小组工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刘梦主编,2008,《妇女儿童社会工作简明教程》,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

刘七生,2008,《我国企业社会工作的进展与反思》,《社会工作》第10期。

刘润华,2009,《深圳社会工作研究》,《中国社会工作》第27期。

刘宇,2003,《对城市妇女受家庭精神暴力侵害的分析与思考》,载荣维毅、黄列主编《家庭暴力对策研究与干预——国际视角与实证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刘玉东,2011,《社区概念在中国语境下的实质内涵——兼论中西方释义差异之根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刘战旗,2005,《从社会工作视角看智障儿童家庭社会支持体系建设——上海市某区残联智力亲友会发展探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4期。

刘志浩,2010,《常凯:如何看待和处理罢工事件》,财新网,http://business.sohu.com/20100601/ n272487942.shtml。

柳拯,2009,《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期。

陆士桢主编,2008,《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陆士桢,2009,《儿童社会工作》,《学苑风》第3期。

陆士桢、酒曙光,1994,《香港社会工作教育课程设置状况及其对内地社工教育的启示》,《中国青年研究》第1期。

陆学艺,2000,《家庭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互补》,载张健、陈一筠主编《家庭与社会保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陆益龙,2003,《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北京:商务印书馆。

罗萍主编,1995,《社区导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罗思曼(Juliet C.Rothman),2008,《残疾人社会工作》,曾守锤、张坤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罗致光,1996,《社会工作与社会科学理论的应用》,载周永新主编《社会工作学新论》,香港:商务印书馆。

吕书杰、杨云娟、刘芹,2009,《小组工作对精神病患者康复的介入研究》,《社会工作》第7期。

吕新萍,2011,《价值理念的传递——MSW〈社会工作伦理〉课程教学的经验与反思》,《社会工作》第2期。

马春华、石金群、李银河、王震宇、唐灿,2011,《中国城市家庭变迁的趋势和最新发现》,《社会学研究》第2期。

马洪路主编,2010,《残疾人社会工作》,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195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晓静,2004,《试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足及其对策》,《中州大学学报》第2期。

马歇尔、安东尼·吉登斯等,2008,《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马玉娥,2008,《中国残疾人法律制度概况》,http://temp.cdpj.cn/bzfxg/2008-01/28/content_1000 3.htm。

马玉卓,2010,《农村家庭寄养模式中孤残儿童的社会适应行为效果探析》,《社会工作》第8期。

马韵,2003,《儿童虐待:一个不容忽视的全球问题》,《青年研究》第4期。

麦金尼斯-迪特里希(Kathleen McInnis-Dittrich),1997,《整合社会福利政策与社会工作实务》,胡慧莹等译,台北:扬智文化事业公司。

麦金太尔,2003,《伦理学简史》,龚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孟子,2007,《孟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民政部赴路易斯维尔大学培训考察团,2007,《美国社会工作培训考察报告》,民政部办公厅《民政信息参考(调研版)》第24期。

民政部救灾司,2008,《引入社会工作:提升灾害救助水平的必然选择》,《中国社会报》1月17日。

民政部社会工作司编,2010,《灾害社会工作研究》,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民政部社会工作司,2011,《儿童社会工作研究》,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莫拉莱斯 A.T.、谢弗 B.W.,2009,《社会工作:一体多面的专业》,顾东辉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莫藜藜,2000,《医务社会工作》,台北:桂冠图书公司。

莫利拉、李燕凌,2007,《公共危机管理:农村社会突发事件预警、应急与责任机制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莫泰基,1996,《社会工作的研究方法》,载周永新主编《社会工作新论》,香港:商务印书馆。

内廷(F.Ellen Netting)、科特纳(Peter M.Kettner)、麦克默特里(Steven L.McMurtry),2006,《宏观社会工作实务》(第三版),刘继同、隋玉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诺斯(Douglass C.North),1994,《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帕克等,1987,《城市社会学》,北京:华夏出版社。

潘光旦,2000,《祖先与老人的地位——过度中的家庭制度之二》,载潘乃穆、潘乃和主编《潘光旦文集·第九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潘乃穆、潘乃和主编,2000,《潘光旦文集·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潘青松,2011,《论社区建设中社会工作模式的选择》,《科技信息》第7期。

潘淑满,2000,《社会个案工作》,台北:心理出版社。

潘屹,2007,《进入社会政策》,《中国社会报》4月3日。

裴晓梅,2008,《老龄化社会与养老》,载李培林、李强、马戎主编《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裴谕新,2011,《性、社会性别与充权:关于四川地震灾区妇女刺绣小组领袖的个案研究》,《妇女研究论丛》第5期。

佩恩(Malcolm Payne),2004,《社会工作理论》,何雪松等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佩恩(Malcolm Payne),2005,《现代社会工作理论》,何雪松等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佩恩(Malcolm Payne),2008,《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第三版),冯亚丽、叶鹏飞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彭华民,2010,《需要为本的中国本土社会工作模式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第3期。

彭华民等,2009,《西方社会福利理论前沿》,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彭善民、顾晓丹,2012,《“生命之美”:疾痛视域中的乳癌小组工作探索》,《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钱桂林,2010,《理性看待丰田9起罢工事件》,东南网,http://www.fjsen.com/r/2010-07/13/ content_3484114.htm。

钱会娟、袁长蓉,2009,《美国社会工作者的发展现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解放军护理杂志》第6期。

钱宁,2009,《社会工作发展与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载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编《社会工作蓝皮书: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报告(1988-2008)》,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钱宁主编,2009,《工业社会工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邱伟光、张耀灿主编,2006,《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编,2007,《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编,2012,《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Reamer,Frederic G.,2009,《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包承恩、王永慈译,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任云霞,2008,《小组工作视野下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归因及其矫正》,《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1期。

荣容、肖君拥主编,2007,《社区矫正的理论与制度》,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阮新邦,2003,《诠释取向的社会工作观初探》,《国外社会学》第1期。

萨利贝(Dennis Saleebey),2004,《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李亚文、杜立婕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桑德斯,1982,《社区论》,徐震译,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森(Amartya Sen),2001,《贫困与饥荒》,王宇、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尚晓援,2001,《“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再认识》,《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

尚晓援、王小林,2010,《中国儿童福利前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尚晓援、张雅桦,2008,《儿童保护制度的要素缺失:三个典型个案的分析》,《青年研究》第5期。

沈崇麟、杨善华、李东山,1999,《世纪之交的城乡家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沈健,2008,《浅谈儿童福利机构社工岗位的设置》,《社会工作》第8期。

沈千帆主编,2011,《北京市社区公共服务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沈文捷,2006,《家庭暴力的社会学思考》,《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期。

施奈德(Robert Schneider)、莱斯特(Lori Lester),2011,《社会工作倡导》,韩晓燕等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时勘、江南,2010,《灾区重建的心理适应问题》,载《灾害救助与社会工作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华救助总会。

史柏年,1996,《家庭变化与社会工作专业化》,《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第2期。

史柏年,2004,《新世纪:中国社会工作教育面对的选择》,《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史柏年,2010,《社会工作在灾害救助中的使命与发展策略:以四川汶川地震救助为例》,载《灾害救助与社会工作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华救助总会。

史柏年、侯欣编著,2003,《社会工作实习》,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史柏年主编,2004,《社区治理》,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史铁尔、高桂贤,2007,《论社会工作的价值观融合》,《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史铁尔、蒋国庆,2010,《农村社会工作》,载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编《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报告(2009-201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史铁尔编著,2007,《农村社会工作》,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史铁尔等,2009,《农村社会工作实务》,载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组编《社会工作蓝皮书: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报告(1988-2008)》,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司马迁,2004,《史记·乐记》,长沙:岳麓书社。

宋林飞主编,1991,《社会工作概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苏黛瑞,2009,《在中国城市中争取公民权》,王春光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苏景辉,1989,《工业社会工作》,台湾:桂冠图书公司。

苏巧平,2006,《社会工作实务在社区残疾人工作中的应用》,《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苏珊·特斯特,2002,《老年人社区照顾的跨国比较》,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隋玉杰主编,2007,《个案工作》,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孙炳耀,2001,《英国社会工作模式值得借鉴》,《中国社会报》10月13日。

孙聪、王诗剑,2010,《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研究回顾》,《中国集体经济》第7期。

孙海功,2008,《我国家庭暴力问题与社会工作干预》,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孙贺一、刘杨,2006,《日本新的社区保健医疗教育对我们的启示》,《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第5期。

孙建春、阎湜、甄炳亮,2008,《关于美国加拿大社会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的考察报告》,民政部办公厅《民政信息参考(调研版)》第3期。

孙立平,1994,《改革前后中国国家、民间统治精英及民众间互动关系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第1期。

孙立平,2004,《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失衡》,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孙秋云、曹志刚编著,2011,《社区与社区建设八讲》,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孙唐水,2010,《养老机构中开展老年小组工作的实证研究》,《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1期。

孙伟林等,2010,《中国NGO渐进》,《瞭望》,http://news.stnn.cc/pol_op/201009/t20100913_1414908_1.html。

孙晓玲,2009,《美国儿童社会工作的职业伦理本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4期。

唐钧,1992,《关于城市社区服务的理论思考》,《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唐钧,1998,《中国的社会福利概念》,载王思斌主编《中国社会福利》,香港:中华书局。

唐钧,2003,《中国城市贫困与反贫困报告》,北京:华夏出版社。

唐钧,2007,《农村低保的果实已经成熟》,《社会观察》第6期。

唐钧、任振兴、朱耀垠,2000,《上海市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研究报告》,载时正新主编《中国社会福利与社会进步报告(1999)》,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唐文慧、王宏仁,1993,《社会福利思想——流派与争议》,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唐晓英等,2010,《优势视角下现代企业员工管理的社会工作介入》,《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唐忠新主编,2006,《构建和谐社区》,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特斯兰(Ronald W.Toseland)、理瓦斯(Robert F.Rivas),2010,《小组工作导论》,刘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艾伦·特韦尔威特里,2002,《社区工作》,陈树强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田凯,1995,《关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的调查分析与思考》,《社会科学研究》第5期。

田毅鹏、刘杰,2008,《中西社会结构之“异”与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社会科学》第5期。

佟向杰,2010,《家庭暴力防治中的社会工作介入》,《网络财富》第22期。

佟新,2003,《生活世界中性别关系的知识建构——家庭暴力延续的内在机制》,载荣维毅、黄列主编《家庭暴力对策研究与干预——国际视角与实证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佟新,2009,《对中国城市发展家庭社会工作的思考》,《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童小军,2007a,《美国社会工作的起源》,《中国社会报》2月5日、2月12日、3月5日。

童小军,2007b,《今日的美国社会工作》,《中国社会报》3月12日。

童小军,2007c,《跨国领养:失依儿童家庭养育的另一种模式——以美国家庭领养中国儿童为例》,《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第4期。

童小军,2008a,《全球化背景下的英国社会工作》,《中国社会报》8月27日。

童小军,2008b,《英国社会工作的管理机构》,《中国社会报》3月6日。

托马斯(Nigel Thomas),2010,《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照管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田国秀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万育维,2007,《社会福利服务——理论与实践》,台北:三民书局。

汪晖,2011,《中国道路的独特性与普遍性》,http://www.aisixiang.com/data/ detail.php?id=40003。

王春光,2003,《农民工的社会流动与社会地位的变化》,《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第4期。

王春光,2004,《农民工的国民待遇与社会公正问题》,《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王春光,2006,《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第5期。

王春光,2010,《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进程及问题的社会学分析》,《青年探索》第3期。

王春光、李天国,2008,《转型中的中国劳资关系研究——以温州为例》,《学习与探索》第4期。

王德海、周圣坤主编,2004,《发展培训学教程》,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王海光,2011,《中国户籍制度现代化演进路径的历史考察(1908—1949)》,《安徽史学》第5期。

王浩威,2010,《灾难带给心理专业的挑战》,载《灾害救助与社会工作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华救助总会。

王建军、朱耀垠、黄胜伟,2007,《英国的社会工作制度简介》,《社会福利》第10期。

王丽丽,2007,《社区矫正的社会工作介入》,《社会工作》第12期。

王敏,2010,《论股份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经济研究导刊》第16期。

王琪,2007,《社区矫正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王瑞华,2008,《国外的企业社会工作模式》,《中国社会导刊》第18期。

王思斌,1996,《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前景分析》,《中国社会工作》第5期。

王思斌,1997,《转型期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地位》,《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王思斌,2001,《试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浙江学刊》第2期。

王思斌,2004,《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断裂与弥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第3期。

王思斌,2006a,《社会政策实施与社会工作的发展》,《江苏社会科学》第2期。

王思斌,2006b,《体制转变中社会工作的职业化进程》,载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专业化及本土化实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思斌,2008a,《发挥社会工作在灾后重建中的作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第6期。

王思斌,2008b,《社会工作专题讲座:第一讲 社会工作的领域与内涵》,《社会工作(实务版)》第1期。

王思斌主编,1999,《社会工作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思斌主编,2004,《社会工作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思斌主编,2006a,《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思斌主编,2006b,《社会行政》,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思斌主编,2007,《社会工作实务》,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王思斌主编,2010a,《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王思斌主编,2010b,《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思斌主编,2011,《社会工作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卫平,2004,《医疗体制改革呼唤医务社会工作》,《医学与社会》第2期。

王晓萍,2010,《社会文化变迁背景下的婚姻与婚前准备教育》,《江苏社会科学》第4期。

王秀玲、陈承新、林海,2008,《美国、加拿大和瑞典的社会工作》,《国外社会科学》第6期。

王祎,2010,《北京市西城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现代人才》第4期。

王婴,1991,《社会工作方法的应用与社会救助制度的完善》,载民政管理干部学院、社会福利与社会进步研究所情报资料中心编《社会工作》。

王颖,2008,《社区和公民社会》,载李培林、李强、马戎主编《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勇,2007,《近年来我国社会管理问题研究综述》,《云南社会科学》第5期。

王玉香,2011,《社会工作价值冲突原因分析》,《东岳论丛》第9期。

王跃生,2006,《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王振耀、尚晓援,2011,《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载尚晓援、王小林编《中国儿童福利前沿(201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望月嵩原,2002,《结婚与家庭》,牛黎涛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威廉·考克汉姆(William C. Cockerham),2012,《医学社会学(11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编,2010,《2008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卫小将,2011,《社会工作“充权”的本土诠释》,《学习与实践》第3期。

魏礼群主编,2011,《社会管理创新案例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

温恒国,2010,《平等:公众参与制度的基石》,《光明日报》4月4日。

温锦旺,2006,《浅析婚姻暴力的危机介入、评估和辅导》,《社会工作》第7期。

文军,2004,《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文军,2008,《个体主义还是整体主义:社会工作核心价值观及其反思》,《社会科学》第5期。

文军主编,2010,《社会工作模式:理论与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沃特斯(Malcolm Waters),2000,《现代社会学理论》,杨善华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吴铎主编,1992,《社会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吴铎、陈良瑾、张昱,2007,《中国社会工作二十年发展状况分析与前瞻》,载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编《社会工作蓝皮书: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报告(1988-2008)》,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吴江,2008,《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研究——以广东为例》,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吴杰、陈晓珍,2008,《我国社会管理格局和体系的现状、问题与挑战——“我国社会管理格局和管理体系构建”课题研究报告之二》,《甘肃行政学院学报》第4期。

吴锦良,2001,《政府改革与第三部门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吴梦珍,1989,《香港社会工作教育的回顾与前瞻》,《香港社会工作学报》第23期。

吴泽霖,1981,《忆抗战前沪宁一带的社会》,《社会学通讯》第2期。

吴自甦,1973,《中国家庭制度》,台北:商务印书馆。

吴宗宪,2005,《论社区矫正中的危险控制》,《中国司法》第1期。

武扬帆,2008,《社会工作在台湾》,《政工研究动态》第8期。

希尔(Michael Hill),2003,《理解社会政策》,刘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席小华,2009,《小组社会工作方法运用于行为不良学生教育过程研究——以某工读学校的夏令营为例》,《青年研究》第5期。

夏建中,2008,《从街居制到社区制:我国城市社区30年的变迁》,《黑龙江社会科学》第5期。

夏学銮,1989,《论社会工作价值教育的问题,现状·挑战·前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夏学銮,1998,《中国社区服务的内容体系、运行机制和其他》,《社会工作》第1期。

夏学銮,2000,《社会工作的三维性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夏学銮主编,1996,《社区照顾的理论、政策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萧洪恩主编,2005,《社会工作行政》,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谢鸿钧,1996,《工业社会工作实务——员工协助方案》,台湾:桂冠图书公司。

谢启文、张敏,2008,《“小组工作”在艾滋孤儿心理辅导中的应用》,《中国德育》第3期。

谢若登(Michael Sherraden),2005,《资产与穷人——一项新的美国福利政策》,高鉴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谢秀芬,1998,《家庭与家庭服务——家庭整体为中心的福利服务之研究》,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熊光清,2009,《中国流动人口中的政治排斥问题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徐麟主编,2005,《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徐明心、张超雄,2000,《社会工作行政的本质:探索、反思与启示》,载何国良、王思斌主编《华人社会社会工作本质的初探》,香港:八方文化企业公司。

徐瑞新,2009,《前言》,载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主编《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报告(1988-2008)》,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徐永祥主编,2004,《社区工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徐月宾,2001,《儿童福利服务的概念与实践》,《民政论坛》第4期。

徐震、林万亿,1982,《当代社会工作》,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徐震、林万亿,1986,《当代社会工作》,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徐震、林万亿,1990,《当代社会工作》,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许莉娅主编,2004,《个案工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许慎,2002,《说文解字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许晓晖、曲玉萍,2009,《互惠模式的小组工作介入自然灾害失去亲人老年群体的适用性、方法和技巧》,《中国老年学杂志》第11期。

许义平、何晓玲,2008,《现代社区制度实证研究》,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薛海,2008a,《美国社会工作的管理》,《社会工作(实务版)》第5期。

薛海,2008b,《社会工作管理》,《美国社会工作上半月(实务)》第3期。

鄢勇兵,2010,《汶川地震后的社会工作介入》,载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编《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报告(2009-201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杨冬艳,2006,《论社区概念及其演进中的价值诉求和伦理意蕴》,《中州学刊》第5期。

杨风梅、阳熙,2007,《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对湖南C市社会福利院弃婴养育的调查分析》,《青年探索》第2期。

杨贵华、王瑞华,2003,《社会转型中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研究》,《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第2期。

杨贵华等,2010,《自组织:社区能力建设的新视域》,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杨善华,2008,《家庭与婚姻》,载李培林、李强、马戎主编《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杨团,2008,《民办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发展状况报告——对北京市的调查》,《学习与实践》第5期。

杨团,2009a,《导论:中国慈善事业的伟大复兴》,载杨团、葛道顺主编《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09)》,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杨团,2009b,《迈进现代慈善社会》,载杨团、葛道顺主编《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09)》,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杨玉凤,2006,《儿童的虐待与忽视及其干预对策》,《中国儿童保健》第4期。

杨正喜,2007,《转型期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统计与决策》第23期。

姚华松、许学强、薛德升,2010,《广州流动人口空间分布变化特征及原因分析》,《经济地理》第1期。

姚依,2012,《运用小组工作方法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中国民康医学》第3期。

姚远,2004,《对成年独生子女意外伤亡家庭问题的深层思考》,《人口与发展论坛》第1期。

叶至诚,2009,《社会福利概论》,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番ケ濑康子,1998,《社会福利基础理论》,沈洁、赵军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于爱荣,2007,《矫正技术原论》,北京:法律出版社。

俞可平,2000,《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袁方,1991,《社会工作教育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载民政管理干部学院、社会福利与社会进步研究所情报资料中心编《社会工作》。

袁小平,2008,《中国农村社会工作职业化推进与思考》,《社会工作》第19期。

斯坦·约翰逊,1995,《论现代中国的收养》,《人口研究》第6期。

曾华源,2010,《灾害应变、重建资源运用与小区复原力之激发》,载《灾害救助与社会工作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华救助总会。

曾华源、胡慧莹、李仰慈、郭世丰,2011,《社会工作专业价值与伦理概论》(第二版),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曾华源主编,1987,《社会工作实习教学与督导训练——参与/整合模式之探讨》,台北:力行书局。

曾群,2007,《社会工作行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曾旭正,2007,《台湾的社区营造》,台北:远足文化事业股份公司。

扎斯特罗(Charles H.Zastrow),1998,《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编译馆主译,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扎斯特罗(Charles H.Zastrow),2005,《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导论》(第七版),孙唐水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扎斯特罗等,2005,《社会工作实务:应用与提高》,晏凤鸣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扎斯特罗、柯斯特-阿什曼(Karen K.Kirst-Ashman),2006,《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师海玲、孙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詹姆斯(Richard K.James)、吉利兰(Burl E.Gilliland),2009,《危机干预策略》(第5版),高申春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斌、程现昆,2006,《社区医疗与医务社会工作》,《中国全科医学》第9期。

张和清,2004,《国家—农民关系与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以西南边疆少数民族村落绿寨研究为例》,载古学斌、阮曾媛琪主编《本土中国社会工作的研究、实践与反思》,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张和清,2008,《农村社会工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和清、杨锡聪、古学斌,2007,《中国农村社会工作的主题与介入策略反思——以西南贫困地区综合社会工作介入项目为例》,载民政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国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探索》,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张和清、杨锡聪、古学斌,2008,《优势视角下的农村社会工作——以能力建设和资产建立为核心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模式》,《社会学研究》第6期。

张和清等,2011,《灾害社会工作:中国的实践与反思》,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张佳安,2003,《社区工作模式》,《中国社会福利》第12期。

张京京、阮小飞,2010,《社会工作的小组工作方法在小学德育中的应用与反思》,《中小学教师培训》第12期。

张俊芳,2004,《中国城市社区的组织与管理》,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张恺悌、郭平主编,2010,《中国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状况蓝皮书》,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张敏杰,1997,《中国当前的离婚态势》,《人口研究》第6期。

张姝,2005,《矫治社会工作的法理基础及制度建构》,《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第4期。

张曙编著,2002,《社会工作行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张舜徽,1983,《说文解字约注》,郑州:中州书画社。

张文华、孔屏,2011,《留守儿童保护中小组工作介入研究》,《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第3期。

张文霞、朱东亮,2005,《家庭社会工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张晓东,2004,《论学校社会工作的功能——以浦东新区学校社会工作试点为例》,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张雪筠,2007,《农民工与城市主体社会:农民工市民化的实证研究》,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张宇莲,1999,《香港的学校社会工作》,《深圳教育学院学报》第1期。

张宗然,2011,《关于马歇尔公民资格理论的分析》,吉林大学。

张琢,1987,《中国古代家庭规模到底有多大?》,《社会学研究》第6期。

赵春玲、殷倩,2009,《劳资利益表达的失衡与治理——论转型期我国和谐劳资关系的建立》,《宁夏社会科学》第3期。

赵劲翔,2012,《小组工作方法与智障青少年社会交往能力培养》,《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0期。

赵乐东,2005,《新时期人口流动和流动人口的统计学研究》,《经济经纬》第6期。

赵悌尊主编,2005,《社区康复学》,北京:华夏出版社。

郑功成,2005,《现代慈善事业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学海》第2期。

郑功成,2011,《欧债危机与中国养老金制度的风险》,中国老年学学会主办《老龄参考》。

郑功成等,2010,《当代中国慈善事业》,北京:人民出版社。

郑杭生主编,2003,《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郑杭生,2006,《走向更讲治理的社会: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郑杭生、李迎生,2000,《中国社会学史新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残联康复部,2006,《关于印发残疾儿童康复工作座谈会领导同志讲话的通知》,10月27日。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2005,《加快我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改革的研究报告》,《中国行政管理》第2期。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2006,《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涵义、作用与内容》,http://www. cncasw. org/sgw-h/shgzll/200710/t20071023_2213.htm。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2008,《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中国社会组织网,2005,《民间组织历年统计数据》,http://www.chinanpo.gov.cn/web/showBul-ltetin.do?id=20151&dictionid=2201&catid= 7月21日。

中华全国总工会,2010,《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工人日报》6月2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07,《培养造就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http://sw.mca.gov.cn/art-icle/llyjlm/201107/20110700167905.shtml 7月15日。

周春雷,2011,《万载农村社会工作的三重奏》,《社会工作(实务版)》第2期。

周方蓉、张作俭,1994,《挪威残疾人社会工作探析》,《现代特殊教育》第2期。

周国强,2006,《社区矫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周冲,2006,《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的同源性及其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重要意义》,《江苏社会科学》第2期。

周秋光、曾桂林,2006,《中国慈善简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周蜀泰,2008,《论社会工作人才开发链的构建路径》,《南京社会科学》第11期。

周文建、宁丰主编,2001,《城市社区建设概论》,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周晓炎、李精华、郑克岭,2010,《价值分层视角下的社会工作价值观分析》,《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周雪光,1999,《西方社会学关于中国组织与制度变迁研究状况述评》,《社会学研究》第4期。

周永新,1993,《社会福利12讲》,香港:商务印书馆。

周永新主编,1994,《社会工作学新论》,香港:商务印书馆。

周永新主编,1996,《社会工作学新论》,香港:商务印书馆。

周月清,2011,《家庭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朱东武,2003,《社区工作者介入婚姻暴力的方法研究——来自北京市城区的研究》,载荣维毅、黄列主编《家庭暴力对策研究与干预——国际视角与实证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朱凯、俞鑫荣,2010,《灾后学校社会工作“优势为本”的实践——以“社区公益行”为例》,《社会工作》第4期。

朱孔芳,2006,《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探析——以上海市儿童福利院为例》,《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朱眉华,2009,《美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历程的经验分析》,http://www.cncasw.or g/ txsg/ sgkp/ 200904/ t20090403_8573.Htm 4月3日。

朱希峰,2007a,《台湾地区的社会工作师证照制度》,《社会福利》第4期。

朱希峰,2007b,《台湾社会工作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考察》,《社会工作》第7S期。

朱希峰,2009,《民间组织:推动台湾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网,http://www.chinaswedu.com/news/SGSW_JGSW/2009/4-23/0942393536C6BFH48C4GGDHF8DC990_2.shtml。

郑永强编著,2010,《英国社会工作》,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祝平燕、周天枢、宋岩,2007,《女性学导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Abbott,A.1999,“Measuring Social Work Values:A Cross-cultural Challenge for Global Practice.”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42(4).

Alberta College of Social Workers,1983,Canadian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CASW)Code of Ethics.Edmonton:Alberta College of Social Workers.

Alcock,Peter et al.(eds.)2002,The Blackwell Dictionary of Social Policy.London:Blackwell Publishing.

Ambrosino,Rosalie,Joseph Heffernan,Guy Shuttlesworth & Robert Ambrosino,2001,Social Work and Social Welfare:An Inteoduction(4th Edition).Australia:Brooks/Colex.

Asian Development Bank,1998,Handbook on Resettlement:A Guide to Good Practice. Manila:ADB Publishing.

Baldock,John et al.(eds.)2003,Social Policy.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ales,Robert F.1950,Interaction Process Analysis. Cambrideg,Mass.:Addison-Wesley Press Inc.

Bandura,A.1977,Social Learning Theory. Morristown,NJ:General Learning Press.

Bell,Enid Moberly,1943,Octavia Hill:A Biography. London:Constable.

Blavo,E.Q.2003,Interview transcript in Accra,Ghana(May).

Brayne,Hugh & Helen Carr,2003,Law for Social Workers(8th Editi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ritish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1985,British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BASW)Code of Ethics. http://www.basw.co.uk.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2009,Occupational Outlook Handbook. http://www.bls.gov/oco/ocos060.htm#earnings.

Butrym,T.Zofia,1986,The Nature of Social Work. Basingstoke:PalgraveMacmillan.

Cernea,Michael M.2000,“Risks,Safeguards,and Reconstruction:A Model for Population Displacement and Resettlement.”In Michael M.Cernea & Christopher McDowell(eds.),Risks and Reconstruction:Experiences of Resettlers and Refugees. Washington,DC:World Bank.

Clarke,John & Janet Newman,1997,The Managerial State:Power,Politics and Ideology in the Remaking of Social Welfare.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Cooley,C.H.1983,Social Organization:A Study of the Larger Mind. New Brunswick,NJ:Transaction Pub.

Crawford,Sue E.S. & Elior Ostrom 1995,“A Grammar of Institutions.”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9(3).

Denney,David,1998,Social Policy and Social Work. Oxford:Clarendon Press.

Desai,Murli,2006,Ideologies and Social Work: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Analyses. New Delhi:Rawat Publications.

DiMaggio,Paul J. & Walter W.Powell(eds.)1991,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Dominelli,L.2009,“Disaster Interventions:Immediate Relief or Long Term Reconstruction?”In Introducing Social Work. London:Polity Press.

Downing,Theodore E.2002,“Avoiding New Poverty:Mining-induced Displacement and Resettlement.”Mining,Mineral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MMSD)Report 58.

Downing,Theodore E. & Carmen Garcia-Downing 2009,“Routine and Dissonant Cultures:A Theory about the Psycho-socio-cultural Disruptions of Involuntary Displacement and Ways to Mitigate Them without Inflicting Even More Damage.”In A.Oliver-Smith(ed.),Development and Dispossession:The Crisis of Forced Displacement and Resettlement. Santa Fe:School for Advanced Research Press.

DuBois,B. & Karla K.Miley,2005,Social Work:An Empowering Profession(5th Edition).New York:Pearson.

Freedy,J.R.,D.L.Shaw,M.P.Jarrell & C.R.Masters 1992,“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Natural Disasters:An Application of the Conservation Resources Stress Model.”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 5(3).

Garland,J.A.et al.1973,“A Model for Stages of Development in Social Work Groups.”Further Explorations in Group Work. Boston:Milford House.

George,Victor & Paul Wilding,1994,Welfare and Ideology. London:Harvester Wheatsheaf.

Gilbert,T.2009,“Ethics in Social Work:A Comparis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tatement of Principles in Social Work with the Code of Ethics for British Social Workers.”The Journal of Social Work Values and Ethics 6(2).

Ginsburg,Norman,1992,Divisions of Welfare:A Critical Introduction to Comparative Social Policy.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Hare,A.P.et al.1965,Small Groups:Studies in Social Interaction. New York:Alfred A.Knopf.

Havel,V.1999,“Kosovo and the End of the Nation-State.”http://www.nybooks.com/nyrev/WW.

Homans,G.C.1950,The Human Group. New York:Harcourt,Brace & Company.

IFSW/IASSW,2004,Proposals for a New Ethical Document. IFSW/IASSW:Geneva.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Social Workers,2000,The Ethics of Social Work: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IFSW,http://www.ifsw.org/Publications/4.4.pub.html.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2011,World Migration Report 2010:The Future of Migration:Building the Capacities for Change. Ann Arbor,MI:ProQuest.

Ito,Y.1995,“Social Work Development in Japan.”Social Policy & Administration 29(3).

Johnson,D.W. & F.P.Johnson,2012,Joining Together:Group Theory and Group Skills. 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

Johnson,Louise C.1992,Social Work Practice:A Generalist Approach(4th Edition).Boston:Allyn & Bacon.

Johnson,Louise C.1995,Social Work Practice:A Generalist Approach(5th Edition).Boston:Allyn & Bacon.

Kakabadse,Andrew & Nada Kakabadse(eds.)2007,CSR in Practice:Delving Deep.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Kam,P.K.,K.Y.Man,G.Ko & T.Y.Lee,1997,“Social Work Systems of Chinese Students.”Journal of Social Work 15(1/2).

Kananoja,Aulikki,2009,Practice-research in Social Work in Finland Background Factor and Development.Finland:Tampere University.

Keely,Charles,Holly Reed & John Haaga(eds.)1998,The Demography of Forced Migration:Summary of a Workshop. 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y Press.

Kendall,Katherine,1978,Reflection on Social Work Education:1950-1978.New York: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s of Social Work.

Kinlaw,Dennis C.1995,The Practice of Empowerment:Making the Most of Human Competence. Vermont:Gower.

Kreitzer,L.M.2004,“Indigenization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and Practice:A 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 Project in Ghana.”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Calgary,Canada:University of Calgary.

Kreitzer,Linda,2006,“Currents:New Scholarship.”Human Service 5(1).

Kr?ger,Teppo,2011,“Central Regulation of Social Care under Change in Finland.”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ology and Social Policy 31(3/4).

Lewin,Kurt,1947,“Frontiers in Group Dynamics II.Channels of Group Life;Social Planning and Action Research.”Human Relations 1(2).

Malkani,A.K.2009,Social Work:Theory and Practice. New Delhi:Mohit Publications.

Manitoba Chiefs,2005,Traditional Native Code of Ethics. http://www.manitobachiefs.com.

Marshall,Thomas H.1950,Citizenship and Social Class,and other Essay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ilens,A.2007,“Do Not Separate Yourself from the Community.”Journal of Jewish Communal Service 83(1).

Morales,Armnando T. & Bradford W.Sheafor,2001,Social Work:A Profession of Many Faces(9th Edition). Boston:Allyn & Bacon.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1999,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Code of Ethics.Washington DC,http://www.naswdc.org.

Papell,C. & B.Rothman,1966,“Social Group Work Models:Possession and Heritage.”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Social Work 2(2).

Papell,C. & B.Rothman,1980,“Relating the Mainstream Model of Social Work with Groups to Group Psychotherapy and the Structured Group Approach.”Social Work with Groups 3(2).

Parsons,T.1991,The Social System. London:Routledge.

Pavlov,I.P.1927,Conditioned Reflexes:An Investigation of the Physiological Activity of the Cerebral Cortex.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ayne,Malcolm,1997,Modern Social Work Theory. Basingstoke:Palgrave Macmillan.

Payne,Malcolm,2005,Social Work Change and Continuity. Basingstoke:Palgrave Macmillan.

Perttula,Ulla Maija & Tarja P?s?(eds.)1995,Social Work in Scandinavia.Finland:Tampere University Press.

Ramsay,R.2000,Interview conducted in Calgary,Canada(November).

Richmond,Mary Ellen,1917,Social Diagnosis. Whitefish,MT:Kessinger Publishing.

Rousseau,N.(ed.)2002,Self,Symbols,and Society:Classic Readings in Social Psychology. Lanham,MD:Rowman & Littlefield.

Simon,B.L.1994,The Empowerment Tradition in American Social Work:A History.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Sipil?,Jorma(ed.)1997,Social Care Services:The Key to the Scandinavian Welfare Model.Aldershot:Ashagte.

Siporin,Max,1975,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 Practice. Basingstoke:Palgrave Macmillan.

Skidmore,Rex A.et al.1991,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 Boston:Allyn &Bacon.

Skinner,B.F.1938,The Behavior of Organisms:An Experimental Analysis.New York:Appleton-Century-Crofts Inc.

Taylor,C.1989,Sources of the Self: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Identity.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Tuckman,B.W.1965,“Developmental Sequence in Small Groups.”Psychological Bulletin 63(6).

Wilensky,Harold L. & Charles N.Lebeaux,1965,Industrial Society and Social Welfare. New York:Free Press.

Witmer,Helen Leland,1942,Social Work:An Analysis of a Social Institution. New York:Farrar & Rinehart.

Woodroofe,Kathleen,1962,From Charity to Social Work:In Eng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London:Routledge.

Zakour,Michael J.1996,“Disaster Research in Social Work.”In Calvin L.Streeter & Susan A.Murty(eds.),Research on Social Work and Disasters. New York:Haworth Press.

Germain,C.1970.Casework and Science:A Historical Encounter.In R.W.Roberts and R.H.Nee(eds.),Theories of Social Casework.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ischer,J.1973,“Is Casework Effective?”,Social Work 18(1):5-21.

Sheldon,B.1978,“Theory and Practice in Social Work:A Re-examination of a Tenuous Relationship”,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8(1):1-22.

Caplan,Geral,1965,Principles of Preventive Psychiatry,London:Trvistock.

Midgley,J.1993,“Ideological Roots of Soci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Social Development Issues,15(1),1-13.

Midgley,J.1995,Social Development:The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in Social Welfare. Thousand Oaks,CA:Sage Pubications.

Anderson,S.C.et al.1994,“Empowerment and Social Work Education and Practice in Africa.”Journal of Social Dvelopment in Africa,9,2,71-86.

Sibeon,R.1990,Comments on the Structure and Forms of Social Work Knowledge. Social Work and Social Sciences Review,1(1).

Farley,O.William Farley,Larry Lorenzo Smith and Scott W.Boyle Smith and Boyle,2009. Levy,C.S.Social Work Eehiocs.New York:Human Science Press.1976.

Pike,C.K.1996,Development and Initial Validotion of the Social Work Values. Inuentory.Researeh on Social Work Preetice. Vol 6,no.3,337-352.

Cannon Ida M.,1923,Social Work in Hospitals. New York:Russell Sage.

Oktay,Julianne S.,1993,Primary Health Care. In Edwards Richard L.(ed.),The encyclopedia of social work(Nineteenth edition). Washington,DC:NASW Press:1887-1894.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78,Alma-Ata 1978:Primary Health Care:Repor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imary Health Care.Geneva:WHO.

Wilkinson,Richard,G.,1986,“Income and Inequaility”,in Wilkinson,R.G.(eds.),Class and Health:Research and Longitudinal Data. London:Tavistock.

Kahn,Roberts,S.;Wise,Paul,H.;Kennedy,Bruce,P.;Kawachi,Ichiro,2000,“State Income Inequality,Household Income,and Maternal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Cross Sectional National Survey”,British Medical Journal,321,1311-1315.

Hildebrand,Vicent & Van Kerm,Philippe,2004,“Income Inequality and Self-Rated Health Status:Evidence from the European Community Household Panel Survey”.http://epunet.essex.ac.uk/papers/Van Kerm-pap.pdf.

Erving Goffman,1961,Asylums:Essays on the Social Situation of Mental Patients and Other Inmates. New York,Doubleday.

Schmale,Hrthur H.,1972,Giving up as a Final Common Pathway to Changes in Health. Advances in Psychosomatic Medicine,8:20-40.

Jacobs,Philip E.,and Lurie,Abraham,1984,“A New Look at Home Care and the Hospital Social Worker”. In Dobrof,Rose,(ed.),Gerontological Social Work in Home Health Care. Binghamton,NY:The Haworth Press,Inc. 89-90.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1987,NASW Standards for Social Work in Health Care Settings. Washing,DC:NASW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