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9

对外开放与中国外交中的上海角色图书

Opening-up and the Role of Shanghai in Chinese Diplomacy

SSAPID:101-1265-8997-01
ISBN:978-7-5201-3602-0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以国际问题研究的理论视角,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具体到上海本地的实践工作,回顾和总结中国学者视野下的我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经验。本书重点放在对外开放方面,感受上海在对接国家对外开放政策方面的诸多努力,把践行的理论和具体实践放置到国内层面、国际层面上,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视野去理解对外开放的必要性、作用和意义。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上海研究院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丛书
作 者: 任琳
编 辑:张丽丽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0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第一部分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球治理中的中国与上海

  如何理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理解全面开放新格局丰富内涵的两个基本维度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体现了历史转折关头的大国担当

   现代化经济体系理应是开放的经济体系

   把“一带一路”建设作为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重要着力点

  全球治理的中国视角与实践*

   一 全球治理的概念与要义

    1.从政府转向非政府

    2.从国家转向社会

    3.从领土政治转向非领土政治

    4.从强制性、等级性管理转向平等性、协商性、自愿性和网络化管理

    5.全球治理是一种特殊的政治权威

   二 全球治理的中国视角

    1.把全球治理内化为本土上的跨国合作

    2.把全球治理锁定于全球问题的治理

    3.把全球治理植根于本国公民社会的培育和基层民主的建设

   三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实践及启示

    1.多主体、多部门合作制度是实施全球治理的基本形式与有效机制

    2.政府在全球治理中仍起主导作用,但政府部门及其官员的权力与管理观念的日益更新也是一个基本事实

    3.全球意识与全球价值在全球治理中有所体现、有所认同,并得到传播,但与全球变革的要求还相差甚远

    4.公共精神的培育和公民共同体的建设是全球治理造就的宝贵财富,也是其历史意义与影响所在

  分化世界中的全球经济治理与中国角色*

  城市崛起:开辟中国新未来*

   一 十年间城市竞争力格局的变化

    1.城市之间竞争力差距:总体差距缩小,局部差距扩大

    2.区域层面

    3.城市规模

    4.发展阶段

    5.竞争力提升迅速

    6.城市分项竞争力

   二 影响城市竞争力变化的因素

   三 十年间城市发展的突出问题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上海实践与对策*

   一 自贸试验区建设在上海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的作用

    (一)从政策性开放转向体制性开放的重要途径

    (二)实施体制创新和监管模式创新的“试验田”

     1.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与政府职能转变

     2.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与监管模式创新

    (三)探索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各项措施的系统集成

     1.构建对外投资与引进外资的协同推进机制

     2.对外贸易战略与双向投资布局的协同

     3.以金融改革促进对外投资战略布局

   二 上海开放型经济建设的重要成果

    (一)上海自贸试验区三年建设取得重要成果

    (二)上海开放型经济的能级不断提高

   三 以自贸试验区为重点实现上海改革开放各项措施的系统集成

    (一)通过制度创新获得比较优势

     1.要素集聚

     2.双自联动

     3.科技创新

    (二)通过贸易、金融和双向投资政策的协同促进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

     1.贸易功能提升

     2.金融开放创新

     3.双向投资推进

    (三)加强上海自贸试验区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联动

    (四)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化改革加强与国际金融中心联动

    (五)加快本土跨国公司培育 吸引国内外跨国公司集聚

 第二部分 对外开放的先行城市:上海践行开放型发展理念

  上海全球城市网络节点枢纽功能、主要战略通道和平台经济体系建设*

   一 全球城市网络节点的枢纽、平台和战略功能分析

    (一)城市网络的构成

    (二)城市网络的特性

    (三)网络节点的枢纽功能

    (四)网络的战略通道

    (五)网络的平台经济

   二 基于枢纽功能的上海全球城市网络联通性分析

    (一)航空城市网络

    (二)航运城市网络

    (三)科技城市网络

   三 上海在全球城市网络中的战略通道

    (一)长三角区域城市网络

    (二)“一带一路”区域城市网络

    (三)全球城市网络

   四 城市平台组织及其对全球城市的影响

    (一)平台本质

    (二)城市平台经济特征与平台组织类型

   五 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网络节点枢纽、主要战略通道和平台经济体系的建议

    (一)上海枢纽功能体系建设

     1.交通枢纽功能

     2.科技创新枢纽功能

     3.行业领域的枢纽功能

     4.区域性功能

    (二)上海的主要战略通道

     1.“一带一路”的区域战略通道

     2.高端生产性服务业跨国公司总部的价值战略通道

    (三)实现枢纽功能的平台经济体系

     1.通过自由贸易区建立国际制度平台

     2.城市大型事件的平台

     3.功能性平台

     4.国际标准行业协会

     5.国际功能性组织

     6.企业“走出去”平台体系

  双向直接投资发展与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新动力*

   一 上海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

    (一)外资和外企对上海的生产、投资、税收、就业等贡献巨大

    (二)上海对境外的直接投资发展迅速

    (三)上海已经初具国际贸易中心的基本条件

    (四)上海的股票市场、期货市场规模跃居全球前列

    (五)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初现成效

   二 上海提升外向型经济水平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三 发展双向直接投资推进上海“四个中心”建设

    (一)改善政府服务职能,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进行制度创新探索

    (二)发展双向直接投资,提高本土企业竞争力,夯实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企业基础,充实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具体内容

    (三)发展“双向直接投资”,聚集全球高端要素,形成有利于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内生动力

   四 对上海“双向直接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一)以增量外资和存量外资为着力点,提升利用外资的质量

     1.以现有工业园区、经济园区为基础,依据产业类型进行整合,建成若干类似于美国硅谷、具有上海特色、达到国际水平的新兴产业园区

     2.鼓励外资企业在境内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和参与本土企业并购重组,鼓励本土企业并购外资企业在华分支机构

     3.先行探索文化、教育、医疗等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路径和模式

    (二)构建有利于本土企业发展境外对外直接投资的支撑体系

     1.支持组建本土企业战略联盟,形成对外直接投资合力

     2.按照国际经济新规则,坚持竞争中性原则,改进政府服务功能,梳理不适应新型开放经济的各种旧条例,支持本土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3.通过吸引维权基金,提升本土企业的治理水平

    (三)打造全球高端要素集聚中心,吸引国际组织入驻,为“双向直接投资”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上海新发展*

   一 回顾与前瞻:突破短板

   二 实现全面和更高水平的发展

  面向世界的试验田*

   一 上海自贸区的国际属性

    1.上海自贸区的启动具有明显的国际背景

     (1)中国面临着“二次入世”的严峻挑战

     (2)为正在展开的中美和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摸索经验

    2.上海自贸区的定位是服务于国家战略

     (1)上海自贸区开启的国内背景

     (2)上海自贸区与中国全面深化改革

    3.上海自贸区对接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国家战略

     (1)上海自贸区与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四个中心”建设

     (2)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国家战略

   二 走向国际舞台的上海自贸区

    1.上海自贸区引起了美、德、英、法等国家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和热议

     (1)国际舆论认为上海自贸区启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二季”,意义深远

     (2)国际舆论对上海自贸区方案的分析

    2.上海自贸区成为世界多国政府对华外交和谈判中的重要议题

     (1)中美BIT谈判

     (2)第二十四届中美商贸联委会

     (3)第四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

     (4)第五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

     (5)首轮中法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

    3.中国政府对上海自贸区进行了充分持续的“国际营销”

     (1)中央政府层面

     (2)上海市层面

   三 上海自贸区的国际战略总体思路

    1.上海自贸区国际战略的目标

    2.上海自贸区国际战略的资源

    3.上海自贸区国际战略的路径

    4.上海自贸区国际战略的维度

    5.上海自贸区国际战略的效果

   四 政策建议

    1.建议上海自贸区的国际战略同中美、中欧BIT谈判相结合,并关注对接我国的自贸区(FTA)战略

    2.建议上海自贸区的国际战略同上合组织(SCO)、金砖国家(BRICS)等我国的多边外交战略平台相结合

    3.建议上海自贸区的国际战略充分利用多边外交场合进行“国际营销”

    4.上海自贸区自身建设体现国际化,在政策宣传上要体现出自身的国际高水平

 第三部分 改革开放中的上海:全球金融与商贸的重要平台

  上海自贸区引领新动力、新空间与新优势*

   引言

   一 日本国家战略特区出台背景及主要试点内容

    (一)出台背景

    (二)进度与主要内容

     1.进度

     2.主要内容

   二 日本国家战略特区对上海自贸区的借鉴意义

    (一)目标明晰

    (二)推进工作迅捷

    (三)政策针对性强

   三 对上海自贸区的再思考和对上海2040年的展望

    (一)对上海自贸区的再思考

    (二)上海2040年展望

   四 结语

  上海自贸区改革政府职能研究*

   一 从“开发区格局”到“完整行政区域”:浦东新区政府职能转变的场域转换及其动力机制转型

    (一)浦东新区开发开放26年来政府职能转变的阶段划分

     1.第一阶段(1990~2000年):“开发区格局”初步形成

     2.第二阶段(2001~2004年):“开发区格局”与“一级政府”并存

     3.第三阶段(2005~2009年):综合制度创新初步尝试

     4.第四阶段(2009~2012年):开发区格局优化

     5.第五阶段(2013~2014年):自贸试验区重点领域制度创新试点

     6.第六阶段(2015年至今):完整行政区域整体制度创新

    (二)浦东新区政府职能转变的动力机制转型

     1.浦东新区政府职能转变动力机制的两大转型

     2.从政策洼地到制度创新:动力机制转型的逻辑

   二 从自贸区改革的“后勤部队”到完整行政区域的“作战部队”:浦东新区政府角色转型的经验总结

    (一)理念重塑与关系重构

     1.重塑回应政府、透明政府、效能政府三大政府理念

     2.重构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与社会关系、政府内部权力关系三大关系

     3.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与政府的积极作用二元并举

     4.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者并行

    (二)机构重组与流程再造

     1.以绩效提升为导向,以信息共享与流程再造为纽带,以整体性地治为抓手,打造政府高效运作模式

      (1)以大部制改革为核心的综合执法体制创新

      (2)以信息技术共享与数据开放为基础的政府流程再造

     2.以优质服务为依归,以有效地管为突破口,构建基于开放自律的高效监管体系

    (三)规则创制与体制优化

     1.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体制

     2.以贸易便利化为核心的贸易管理体制

     3.以金融开放创新为核心的金融管理体制

     4.以开放透明有效为核心的综合监管体制

    (四)制度重建与动力重生

     1.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以“核心制度—基础制度—具体制度”三层次制度体系建设为使命,以基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中观制度创新为统领,开创有中国特色的“嵌入协调—引领发展”式制度创新之路

      (1)政府、市场、社会三种力量的优化组合

      (2)市场秩序、治理秩序与社会秩序三种秩序的深度融合

      (3)观念引领力、制度创新力、高效执行力三种动力的叠加塑造

     2.以制度试验与创新容错为动力,以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为评价标准,以系统集成地改革为目标,营造改革开放创新的发展软环境

      (1)在机构改革领域,实施单项改革深化与整体改革推进相结合

      (2)在法定机构探索领域,推进局部试点与面上推广相结合

      (3)在聘任制公务员、公务员国际化建设领域,探索绩效评估与绩效激励相结合

      (4)在责任制建设领域,推进干部能力提升与整体治理建设相结合

   三 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动力,在浦东新区一个完整行政区域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顶层设计思考

    (一)总体目标

     1.构建浦东新区政府职能转变的六大理念体系

     2.构建浦东新区政府职能转变的五大战略思维

     3.构建浦东新区政府职能转变的四大实施方式

     4.构建浦东新区政府职能转变的现代制度体系

    (二)主要思路

    (三)基本目标

    (四)核心举措

     1.以系统集成战略思维继续推进局部试点与面上推广相结合,全面深化自贸区综合改革

     2.以整体治理战略思维继续推进以大部制改革为核心的政府机构改革进程

     3.以技术优化制度战略思维继续推进浦东完整行政区域制度创新工作,开创以治理技术创新引领治理制度创新的制度创新之路

     4.以法治保障战略思维继续推进政府治理水平与施政能力的不断提升

     5.以制度定型战略思维继续推进与开放经济新体制相适应的多层次政府治理制度体系的完善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自贸区金融改革*

   一 国际金融中心的兴衰变迁

    (一)文献中的概念

    (二)国际金融中心的分类

    (三)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兴衰变迁

     1.伦敦

     2.纽约

     3.东京——兼论亚洲金融中心的变迁

   二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分析

    (一)1992年以来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与环境

    (二)基于GFCI和IFCD指标体系的上海竞争力分析

     1.GFCI指数分析

     2.基于IFCD指标体系的上海竞争力分析

   三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国际金融中心兴衰变迁路径及对上海的启示

    (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障碍与路径选择

   四 自贸区金融改革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联动机制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先行先试

    (二)市场准入简化,金融主体多元化

    (三)建立大宗商品交易平台,谋求大宗商品定价权

    (四)资本账户平稳有序开放

     1.设立自由贸易账户

     2.筹建国际金融交易平台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改革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

   一 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简况

    (二)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关系

    (三)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概况与人民币国际化

   二 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开放措施的解读

   三 自贸区金融改革开放措施与人民币国际化的互动关系

   四 人民币回流、离岸市场的发展与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互动

    (一)人民币回流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关系

    (二)人民币国内外定价差异、套利及自贸区的金融改革开放

 第四部分 配合中国外交战略:上海作为主场外交的重要平台

  上海市积极承担国家主场外交职能的机遇与挑战*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对接“一带一路”的突破口及措施*

   一 引言

   二 “一带一路”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一带一路”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带来的机遇

    (二)“一带一路”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带来的挑战

     1.地缘政治与政局影响

     2.已有经济联盟的竞争性排斥

     3.经济发展水平差距*

     4.金融生态环境影响

     5.大国博弈的复杂性

   三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对接“一带一路”的突破口

    (一)全力打造支持“一带一路”经贸往来的金融大动脉

    (二)通过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为“一带一路”提供金融支持

    (三)以创新金融产品来提高服务“一带一路”的能力

    (四)加强“一带一路”金融人才的培养

    (五)积极设立境外投资服务平台

   四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服务

    (一)建立金融跨界合作平台

     1.打造金融机构间跨界平台

     2.建立金融产品交易平台

     3.构建“一带一路”合作平台

    (二)建立金融大数据平台

     1.发展金融数据存储和管理服务平台

     2.构建数据共享机制

     3.促进金融管理工具的平台化融合

     4.建立个性化金融管理平台

    (三)建立金融交易机构的合作与对接平台

     1.建立金融交易机构合作平台

     2.对接金融产品

     3.提供标准化的金融解决方案

     4.组建国际化业务大平台

    (四)建立资本配置与整合平台

     1.发展金融交易大型市场

     2.建立资本配置集聚区

     3.设立产业引导基金

    (五)建立金融服务信息支持平台

     1.构建政务信息发布平台

     2.开发营商环境指数

     3.金融产品智能化平台

     4.建立金融信息资讯平台

   五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管控风险的具体对策措施

    (一)上海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措施

     1.建立“一带一路”跨区域投融资平台

     2.建立大宗商品的定价机制和交易机制

     3.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4.加强金融服务能力

    (二)上海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风险管控措施

     1.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的互动

     2.构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体系

     3.提高风控专业化水平,确保贸易金融安全稳健发展

     4.加强监管机构的信息共享与协作

  金砖银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自贸区联动发展研究*

   一 文献综述

   二 金砖各国国际地位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自贸区发展分析

    (一)金砖五国的竞争优势与国际地位

    (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分析

    (三)自贸区金融改革发展

   三 金砖银行发展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自贸区发展的联动作用

    (一)联动机制分析

    (二)金砖银行成立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自贸区发展

     1.金砖银行与金融发展

     2.金砖银行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自贸区发展的影响

      (1)实现资本输出量大幅增长

      (2)有利于商业银行海外业务扩张

      (3)推动人民币离岸业务发展

    (三)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自贸区发展支撑金砖银行发展

     1.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带来的支撑

     2.金融市场发展对金砖银行的支撑

     3.金融改革创新带来的支撑

   四 结论分析与对策措施

    (一)金砖银行内外部环境与态势分析

    (二)发挥金砖银行、国际金融中心及自贸区金融改革优势的战略措施

     1.推进上海金融开放进程,加快资本项目可兑换

     2.加强上海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风险监控与防范

     3.稳步进行金融制度改革,建造国际化交易平台

     4.开展离岸金融业务,海外扩张与对外开放并举

     5.加强与亚非拉等新兴经济体合作

     6.建立与金砖国家组织银行联合体关系

     7.不断完善上海吸引国际组织的形象及环境

     8.逐步将金砖银行功能提升到发展中国家开发银行

  上海合作组织的制度形式选择:一种交易成本分析*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既有的解释及其不足

   三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对安全合作形式的选择

    1.问题领域敏感性

    2.国家同质性

    3.透明度

    4.资产专用性

    5.不确定性

    6.交易频率

   四 结语

  四个丝绸之路中的上海角色*

   一 绿色丝绸之路与上海

    (一)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环保合作

    (二)上海参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

   二 健康丝绸之路与上海

    (一)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医疗卫生合作

    (二)上海参与健康丝绸之路建设

   三 智力丝绸之路与上海

    (一)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才培养合作

    (二)上海参与智力丝绸之路建设

   四 和平丝绸之路与上海

    (一)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安保合作

    (二)上海参与和平丝绸之路建设

 编者微言

本书旨在以国际问题研究的理论视角,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具体到上海本地的实践工作,回顾和总结中国学者视野下的我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经验。本书重点放在对外开放方面,感受上海在对接国家对外开放政策方面的诸多努力,把践行的理论和具体实践放置到国内层面、国际层面上,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视野去理解对外开放的必要性、作用和意义。

黄仁伟、张幼文、金芳:《以开放促改革——全球化新趋势与对外开放新阶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3。

张幼文等:《开放升级的国际环境——国际格局变化与全球化新趋势》,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3。

张幼文:《改革开放:使中国在世界发展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求是》2015年第6期。

赵蓓文等:《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全球投资新格局》,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

Chow,Gregory C. and Li,Kui-Wai,“China’s Economic Growth:1952-2010”,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Vol.51,No.1,2002.

冯邦彦、彭薇:《香港与伦敦、纽约国际金融中心比较研究》,《亚太经济》2012年第3期。

华民、曹宏成:《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路径》,《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2014年7月上海外商直接投资情况》,www.investment.gov.cn。

时辰宙:《国际金融中心的金融监管》,《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

田素华:《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中国的结构变动与效应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

Wang,Yan,and Yudong Yao,“Sources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1952-1999:Incorporating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China Economic Review,Vol.14,2003.

王家辉:《上海与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实力比较》,《上海金融》2012年第12期。

许少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决定因素:经济实力抑或金融政策》,《上海金融》2013年第6期。

周炼石:《应对资本管制放开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风险的对策》,《新金融》2013年第6期。

贺瑛:《国际金融中心比较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吴晓求:《中国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路径探讨》,《金融研究》2010年第8期。

杨承亮:《日本离岸市场发展对上海自贸区的启示》,《中国外汇》2013年第10期。

尤瑟夫·凯西斯:《资本之都——国际金融中心变迁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张宏鸣:《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Anindya K.Bhattacharya,“The Feasibility of Establishing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in Shanghai”,Journal of Asia-Pacific Business (12):2011.

Bas Karreman,Bert van der Knaap,“The Geography of Equity Listing and Financial Centre,Competition in Mainland China and Hongkong”,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12):2011.

Charles P.Kindleberger,The Formation of Financial Centers:a Study in Comparative Economic History,Princeton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Finance,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1974.

Howard CReed,“The Ascent of Tokyo as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Winter 1980.

Marcus Nadler,et al.,The Money Market And Its Institutions,New York:Roland Press,1955.

Wasserman,et al.,International Finance,New York:Simmons-Boardman Publishers,1963.

Y.C.Jao,“Shanghai And Hongkong as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res:Historical Perspective And Contemporary Analysis”,www.hiebs.hku.hk/working_paper:1-5,2003.

肖德、李坤:《“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

朱办荣:《“一带一路”战略国际金融合作体系的路径分析》,《金融发展》2015年第3期。

徐静:《“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上海的定位与切入口研究》,《科学发展》2016年第3期。

刘乃全、李鲁、刘学华:《上海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定位和路径探析》,《经济与管理评论》2015年第5期。

李向阳:《构建“一带一路”需要优先处理的关系》,《国际经济评论》2015年第1期。

王诚志:《中国—东盟互联互通的经济效应研究》,外交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3。

邵彤:《东盟国家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研究》,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陈旭、赵新泉:《国际资本过度流动与金钱外部性》,《国际经贸探索》2016年第9期。

李凯风、张卓:《我国区域金融中心金融辐射力的金融效率分析》,《财经纵横》2017年第2期。

范祚军、温健纯:《基于资金融通视角的“一带一路”金融切入》,《区域金融研究》2016年第7期。

陆大道:《首都北京正成为国家经济中心》,《中国科学报》2015年3月20日第2版。

茹乐峰、苗长虹、王海江:《我国中心城市金融集聚水平与空间格局研究》,《经济地理》2014年第2期。

刘江会、吴仲:《上海在全球金融网络体系中的地位分析——基于复杂网络中心度测算模型》,《当代财经》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