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34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案例与政策创新图书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to Undertake Industry Transfer: Case and Policy Innovation

SSAPID:101-1265-2921-66
ISBN:978-7-5201-2147-7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中西部地区发展实际,探讨了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创新实践,在广泛调查研究与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中西部产业转移的特点、规律、政策内容及实施效果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产业转移提供了政策方向。

相关信息

丛书名:传统农区工业化与社会转型丛书
作 者: 耿明斋
编 辑:张超;王蓓遥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4 工业经济

 总序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关于产业转移的研究评述

   一 有关产业转移的传统理论

   二 有关产业转移的最新进展与国内外研究文献

   三 国内外产业转移政策实践效果研究

    (一)国外产业转移政策内容及实施效果

    (二)国内产业转移实践及政策研究

     1.国内产业转移特点与趋势研究

     2.产业转移政策方向总结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产业转移动因及组织管理机制

  第一节 产业转移的演进状况

   一 国际四次产业转移

   二 国内产业转移进程

    (一)抗战时期(1937~1945年)

    (二)“大三线建设”时期(1964~1978年)

    (三)西部大开发与中部崛起时期(2000年至今)

   三 东部“腾笼换鸟”的升级需要推动产业转移

  第二节 产业转移的动因及其承接条件

   一 产业转移的动因分析

    (一)产业级差和生产要素流动是产业转移的基础和条件

    (二)各产业间的利益差是产业转移的动力

    (三)地区间的生产要素的成本压力是产业转移的重要原因

    (四)落后地区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强烈意愿

   二 推动产业转移的具体因素

    (一)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和交通条件

    (二)优良的营商环境

    (三)产业转移政策的有效制定和实施

    (四)技术的有效对接与吸收

    (五)充足的资金支持

    (六)地域资源优势的发挥

  第三节 微观层面

   一 各理论学派对于企业迁移的分析

   二 企业迁移的内外部条件

   三 新环境下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

  第四节 宏观层面

   一 产业转移中的自组织管理

   二 产业转移中政策干预

    (一)产业政策的分类

     1.激励型产业政策

     2.服务型产业政策

     3.推动型产业政策

     4.限制型产业政策

    (二)政策有效实施的前提条件

     1.政策制定的针对性

     2.政策传导的有效性

     3.政策的连贯协调性

     4.政策评价监督机制

 第三章 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评价及实证分析:以河南为例

  第一节 河南省产业转移的SWOT分析

   一 优势

   二 劣势

   三 威胁

    (一)面临竞争优势断档的风险

    (二)环境监管难度增加

    (三)转移产业与地域资源环境特色不相符

    (四)转入产业或带来经济社会问题

   四 机遇

    (一)整合资源实现后发优势

    (二)完善省内产业结构

    (三)引进新技术和管理方式,实现低技能劳动力再培训

    (四)提高对外合作与开放程度,进一步发挥分工优势

  第二节 河南省产业承接能力评价与对照体系

   一 评价指标体系

   二 评价方法

   三 评价结果

   四 各承接条件对河南省产业转移的作用机制分析

  第三节 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一 产城关系辨析

   二 产业转移背景下的产城关系:宏观视域

    (一)产城关系的世界视野

    (二)我国产城关系阶段分析

    (三)从产业空间到产城融合

   三 产业转移背景下的产城关系:微观视域

    (一)中西部地区发展概述

    (二)河南省产业集聚区推进产城融合分析

    (三)民权县产城融合案例分析

   四 结论与启示

  第四节 伴随产业转移的资本流动影响因素分析

   一 现状分析

   二 指标选择和变量说明

   三 实证检验

    (一)地方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的影响因素

    (二)地方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

    (三)稳定性检验

   四 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四章 承接产业转移的典型案例分析

  第一节 家电产业转移发展案例

   一 中国家电产业发展情况

    (一)1949~1978年

    (二)1979~1988年

    (三)1989~1995年

    (四)1996年至今

   二 中国冰箱产业发展情况

    (一)从生产领域分析中国冰箱产业转移情况

    (二)从市场消费领域分析我国冰箱产业转移情况

   三 以民权县制冷产业的发展为例,对中西部地区家电产业转移进行针对性分析

    (一)民权县制冷产业发展历程

    (二)民权县承接制冷产业的有利条件

     1.“冰熊”制冷文化广泛传承

     2.政府机构积极主动,力推招商引资

     3.民权县独特的市场区位优势

     4.民权县优越的资源禀赋优势

    (三)民权县政府推动制冷产业承接的重要政策措施

     1.政府机构主动作为,强推招商引资重要举措

     2.吸引转移企业落地生根,助推招商引资的重要政策

    (四)民权县产业集聚区制冷产业发展现状

    (五)产业转移落户企业发展分析

     1.整机生产企业

     2.专用车生产企业

     3.配件生产企业

     4.民权县承接产业转移的效果

    (六)民权县承接制冷产业转移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七)民权县制冷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1.政府做好招商引资、服务企业工作

     2.促进制冷产业不断优化、升级,做强做大产业集群

   四 小结

  第二节 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发展案例

   一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过程

    (一)市场经济转型时期

    (二)产业规模化发展时期

    (三)代工时期

   二 电子信息产业的转移过程

   三 电子信息产业案例研究

    (一)郑州航空港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1.区位、交通优势明显

     2.劳动力优势

     3.政府招商引资服务工作绩效

    (二)航空港区的政策措施

     1.财政资金支持和鼓励

     2.税收优惠、金融、土地用地支持

     3.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

    (三)航空港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情况

     1.航空港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历程

     2.航空港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3.富士康发展分析

     4.富士康落户航空港区的原因

    (四)航空港区电子产业承接困难和问题

     1.劳动力流动性大,招工难,劳动力成本优势弱化

     2.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核心技术依赖、企业经济效益不高、低利润

     3.龙头企业少,缺乏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

    (五)未来发展方向

     1.注重规模化发展,加快产业集聚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使产业链条向高端延伸

     3.政府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做好职能工作

     4.郑州富士康的三个转变尝试

  第三节 装备制造业转移发展案例

   一 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一)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基础奠定

    (二)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三)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区域间产业转移

   二 河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一)河南省装备制造业规模、空间布局

    (二)河南省产业转移政策评价

     1.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抓手——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

     2.其他相关产业政策

   三 方城县承接轴承产业转移的案例分析

    (一)方城县承接轴承产业转移的现状

    (二)方城县产业转移政策评价

     1.用地优惠

     2.财税优惠

     3.服务承诺

     4.引资奖励

  第四节 食品产业转移发展案例

   一 临颍县承接产业转移基础条件分析

    (一)拥有良好的自然资源

    (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三)拥有完善的产业载体基础

    (四)能够保障优势明显的生产要素

   二 政府部门推动产业承接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一)突出选优培强,抓好重点项目的实施

     1.提高产业转移、招商门槛,以优势项目促集群转型

     2.扶持传统项目,带动相关产业转型发展

    (二)注重机制创新,激发转型升级动力

    (三)优化服务配套,积极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三 临颍近年产业承接及其发展具体情况

   四 产业转移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五 临颍未来产业转移的发展方向

    (一)提高承接精准度

     1.临颍需对自身准确定位

     2.临颍需把好选商关

     3.临颍需对产业精准对接

    (二)提高承接命中率

    (三)要把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作为承接转移的核心目标

     1.加大技术引进力度

     2.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

     3.加快人才引进培育

    (四)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深化国际合作

    (五)提升招商服务质量

 第五章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政策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我国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概述及内容

   一 我国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政策概述

   二 我国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政策的主要内容

    (一)转移产业指导政策

    (二)财政税收金融政策

    (三)体制机制保障政策

    (四)基础设施完善政策

    (五)教育水平提升政策

    (六)人力资源保障政策

    (七)社会事业改善政策

    (八)生态节约环保政策

  第二节 中西部地区主要省份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比较

   一 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相关政策

    (一)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政策的总体概述

    (二)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政策措施

     1.土地政策

     2.财税政策

     3.金融政策

     4.公共服务政策

     5.集聚区政策

     6.其他政策

   二 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相关政策

    (一)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措施概述

    (二)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政策措施

     1.平台(载体)建设政策

     2.财税政策

     3.软环境提升

     4.土地政策

     5.金融政策

   三 陕西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相关政策

    (一)陕西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措施概述

    (二)陕西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政策措施

     1.土地政策

     2.平台(载体)建设

     3.软环境提升政策

     4.金融财政政策

     5.其他政策

   四 重庆市承接产业转移的相关政策

    (一)重庆市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措施概述

    (二)重庆市关于产业转移的具体政策措施

     1.平台(载体)建设

     2.财税政策

     3.软环境提升

     4.其他优惠政策

   五 不同省份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对比

  第三节 对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政策的评述

 第六章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中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引言

  第一节 承接产业转移中生态环境问题原因分析

   一 公共物品与负外部性

   二 企业自身逐利因素原因

   三 产业转移梯度原因

  第二节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环境问题概述

   一 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环境问题与表现

    (一)总体概况

    (二)数值分析

   二 其他典型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环境问题与表现

    (一)安徽

    (二)湖南

    (三)重庆

    (四)宁夏

  第三节 承接产业转移中环境问题思考与解决方案

   一 国内外对承接产业转移中环境问题的一些措施

    (一)市场方式

    (二)政府方式

   二 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环境问题解决方案

   三 意见和建议

 第七章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创新与改进建议

  第一节 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从政策层面推进产业转移重点推进领域

   一 继续推进转移产业入园区和产城融合发展

   二 成立专门的协调管理部门加速项目进度

   三 培育良好的经营环境促进产业效率提高

   四 增强本地上下游产业关联性,提高转移产业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

   五 依据地域特色实施产业承接,促进产业地区间平衡分配

   六 加强行业准入监管,着重引进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的行业

  第三节 产业转移相关政策保障措施

   一 继续实施优惠性财税和价格政策以吸引产业转移

   二 政府从产业转移政策的短期供给向长期服务提供转变

   三 完善相关财政、金融政策,降低承接产业的融资难度

   四 创新土地管理制度,推进土地集约化利用

   五 打破部门和行业垄断,促进公平、统一市场秩序的形成

   六 实施人才引进和员工培训计划

 文前辅文

 后记

本书基于中西部地区发展实际,探讨了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创新实践,在广泛调查研究与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中西部产业转移的特点、规律、政策内容及实施效果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产业转移提供了政策方向。

Akamatsu,K.1962.“A History Pattern of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The Developing Economies1.

Alfaro Laura,Areendam Chanda,Sebnem Kalemli-Ozcan,Selin Sayek.2004.“FDI and Economic Growth : the Role of Local Financial Market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64.

Alfaro Laura,Areendam Chanda,Sebnem Sebnem Kalemli-Ozcan,Selin Sayek.2003.“ FDI Spillover,Financial Markets,and Economic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Working Paper,WP/03/186.

Anthony J.,Venables.1998.“Localization of Industry and Trade Performance”.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 ,Vol.12,No.3.

Arthur,W.B.1994.“Urban Systems and Historical Path-dependenec”.In Arthur,W.B.Increasing Returns and Path Dependence in the Economy .Michigan Press.

Ayres,R.U.1989.“Industrial metabolism”.In Ausubel,J.H.,Slavonic,H.E.,Eds.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 .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y Press.

Beata Smarzynska Jacorcik.2004.“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crease the Productivity of Domestic Firms? In Search of Spillovers through Backward Linkages”.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194 No.13.

Borensztein,E,J De Gregorio,JW Lee.1998.“How 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ffect Economic Growth?”.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45 .

Boulding,Kenneth E.1966.“The economics of the Coming Spaceship Earth”.In Boulding,Kenneth E.,Jarrett H.,eds.Environment Quality in A Growing Economy .Johns Hopkins Press.

Broadman,H.G.and Sun,Xiao lun.1997.“The Distribution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Oxford Economic Papers ,Vol 3.

Cantwell,J.1998.“The Globalization of Technology: What remains of the Product-cycle Model”.The Dynamic Firm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lorida,R.1997.“The globalization of R&D: Results of a Survey of Foreign-affiliated R&D Laboratories in the USA”.Research Policy ,Vol.26.

Fredrik Burstrom,Jouni Korhonen.2001.“Municipalities and Industrial Ecology: Reconsidering Municipal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ustainable Dcvolopment”. Sust12.

Frosch,R.A.,Gallopoulos,N.1989.“Strategies for Manufacturing”.Scientific American ,Vol.261(3).

Gourevitch,Peter,Roger Bohn and David Mckendrick.2000.“Globalization of production: insights from the hard disk drive industry”.World Development ,Vol.28,No.2.

Gradel,T.E.,Allenby,B.R.,Linhart,P.B.1993.“Implementing Industrial Ecology”.IEE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Magazine ,Spring.

Kro Vernon,R.1966.“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Que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80(2).

Maccarthy,B.L.and W.Atthirawong.2003.“Factors Affecting Location Decisions in International Operation-a Delphi Study”.Im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Production Management ,Vol.23,No.7.

Meyer D R.1980.“A dynamic Model of the Integration of Frontier Urban Places into the United States Systen of Cities”.Econornic GeoGraphy56.

Peter W.G.Newman.1999.“Sustainability and Cities: Extending the Metabolism Model”.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44.

Jacobs J.1969.The economy of cities.Random House.New York.

Von Thiinen.1826.Der Isolierte Staat in Beziehung Auf Landwrirtschaft und Nationalekonomie.Hamburg.

Simon H.1955.“A behavioral model of rational chioce”.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69(1).

McCann P.2001.“Urban and Regional Economics”.https://ideas.repec.org/b/oxp/obooks/9780198776451.html.

Allan R.1970.“An Application of Gaming Simulation to a General Model of Economic Locational Processes”.Economic Geography46(2).

Thrift N.and Olds K.1996.“Refiguring the Economic in Economic Geography”.Progress in Human Geogeaphy20(3).

Granovetter M.1973.“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78(6).

Pellenbarg P.2002.“Sustainable Business Sites in the Netherlands: A Survey of Policies and Experiences”.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5(1).

安增军、许剑,2008,《福建省区域间产业转移模式研究》,《发展研究》第10期。

白小明,2007,《我国产业区域转移粘性问题研究》,《北方论丛》第1期。

陈刚、刘珊珊,2006,《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当代财经》第10期。

陈建军,2002,《中国现阶段产业区域转移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第6期。

陈力勇,2009,《自主工业化: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理论导刊》第5期。

陈耀,2000,《国家中西部发展政策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戴宏伟,2007,《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国际贸易》第2期。

戴宏伟,2006,《产业梯度产业双向转移与中国制造业发展》,《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12期。

董小君,2009,《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平”缺失与生态补偿机制》,《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第1期。

杜黎明,2006,《在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中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生态经济》第5期。

杜万平,2001,《完善西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第3期。

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课题组,2004,《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向及我国的选择》,《统计研究》第4期。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地区研究所课题组,2007,《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及其分类政策初步研究》,《宏观经济研究》第4期。

郭丽,2009,《产业区域转移黏性分析》,《经济地理》第3期。

范金、严斌剑,2008,《长三角都市圈劳动生产率的收敛性检验:1991~2005》,《世界经济文汇》第3期。

范剑勇、杨丙见,2002,《美国早期制造业集中的转变及其对中国西部开发的启示》,《经济研究》第8期。

范剑勇,2004,《市场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趋势:兼谈对地区差距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傅晓霞、吴利学,2009,《中国地区差异的动态演进及其决定机制:基于随机前沿模型和反事实收入分布方法的分析》,《世界经济》第5期。

符正平、曾素英,2008,《集群产业转移中的转移模式与行动特征——基于企业社会网络视角的分析》,《管理世界》第12期。

高见、覃成林,2005,《基于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中部地区工业发展分析》,《经济经纬》第5期。

郭丽,2009,《产业区域转移粘性分析》,《经济地理》第3期。

龚雪、高长春,2009,《国际产业转移理论综述》,《生产力研究》第4期。

侯小星、郑海静,2008,《城市群产业转移与区域发展对策研究——以滇中城市群为例》,《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第9期。

胡长深、马卫东,2009,《基于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宿迁主导产业选择模型分析》,《现代商贸工业》第17期。

黄钟仪,2009,《产业转移、东部的趋势及西部的选择——以重庆为例》,《经济问题》第7期。

黄钟仪、吴良亚,2009,《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特征分析——以重庆为例》,《中国统计》第6期。

金相郁,2006,《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分析方法》,《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3期。

卡尔·波兰尼,2007,《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浙江人民出版社。

蕾切尔·卡逊,1997,《寂静的春天》,吕瑞兰、李长生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李斌、陈开军,2007,《对外贸易与地区经济差距变动》,《世界经济》第5期。

李春芬,1995,《区际联系——区域地理学的近期前沿》,《地理学报》第6期。

李二玲、李小建,2005,《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研究》,《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李金昌、曾慧,2009,《基于金融市场发展的FDI溢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省际面板数据研究》,《统计研究》第3期。

李松志,刘叶飚,2007,《国外产业转移研究的综述》,《经济问题探索》第2期。

李松志,2009,《基于集群理论的佛山禅城陶瓷产业转移时空演替机理研究》,《人文地理》第1期。

李小建,1996,《香港对大陆投资的区位变化与公司空间行为》,《地理学报》第3期。

李秀敏、张见,2008,《我国制造业梯度推移粘性研究》,《广东社会科学》第1期。

李学鑫,2009,《基于产业分工的中原城市群经济联系研究》,《许昌学院学报》第3期。

李学鑫、苗长虹,2006,《城市群产业结构与分工的测度研究——以中原城市群为例》,《人文地理》第4期。

林衡博,2005,《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的实证研究——关于“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第二产业梯度转移问题的研究》,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林建华、任保平,2009,《主体功能区建设:西部生态环境重建的新模式选择》,《北方论坛》第2期。

刘亚琴,张贵,2008,《京津城市功能极化与产业转移》,《城市》第2期。

刘夏明、魏英琪、李国平,2004,《收敛还是发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争论的文献综述》,《经济研究》第7期。

刘志坚,2006,《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集群的互动研究》,《工业技术经济》第6期。

陆文喜、李国平,2004,《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收敛性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2期。

吕政、杨丹辉,2006,《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和对策》,《经济与管理研究》第4期。

罗浩,2003,《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与产业区域粘性》,《中国工业经济》第4期。

马子红,2008,《区际产业转移:理论述评》,《经济问题探索》第5期。

马子红,2009,《区际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改革与战略》第6期。

马子红、胡洪斌,2009,《中国区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模式探究》,《生产力研究》第13期。

苗长虹、王海江,2006,《河南省城市的经济联系方向与强度——兼论中原城市群的形成与对外联系》,《地理研究》第3期。

潘文卿,2003,《外商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的外溢效应: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世界经济》第6期。

彭国华,2008,《我国地区经济的“俱乐部”收敛性》,《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12期。

沈坤荣、马俊,2004,《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经济研究》第1期。

苏伦·埃尔克曼,1999,《工业生态学》,徐兴元译,经济日报出版社。

孙旭,2008,《我国FDI东部区域集聚和向西部转移的粘性分析》,《区域经济》第3期。

汪斌、赵张耀,2003,《国际产业转移理论述评》,《浙江社会科学》第11期。

王国印,2005,《论科技进步非对称性问题》,《自然辩证法研究》第6期。

王国印,2005,《论科技进步非对称性对科技生产力的影响》,《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第6期。

王国印,2008,《环境问题探源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第1期。

王剑、徐康宁,2004,《FDI的地区聚集及其空间演化——以江苏为例的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第12期。

王卉彤,2008,《国家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的财政金融对策》,《宏观经济管理》第7期。

王贵明、匡耀求,2008,《基于资源承载力的主体功能区与产业生态经济》,《改革与战略》第4期。

王品慧,2007,《安徽省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研究》,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王双正、要雯,2007,《构建与主体功能区建设相协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第8期。

王小鲁、樊纲,2004,《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经济研究》第1期。

王莹,2008,《区域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特区经济》第2期。

王永莉,2008,《主体功能区划背景下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区的保护与重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4期。

王永齐,2006,《FDI溢出、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1期。

王志鹏、李子奈,2004,《外商直接投资、外溢效应与内生经济增长》,《世界经济文汇》第3期。

魏后凯,2007,《对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冷思考》,《中国发展观察》第3期。

原小能,2004,《国际产业转移规律和趋势分析》,《上海经济研究》第2期。

邹积亮,2007,《产业转移理论及其发展趋势分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第6期。

张沛、段禄峰,2009,《从主体功能区建设审视西部城镇化发展》,《商业时代》第4期。

张茹,2008,《中国经济增长地区差异的动态演进:1978~2005》,《世界经济文汇》第2期。

张鑫,2009,《基于产业集聚的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特区经济》第6期。

张自如、胡晖,2007,《国际产业转移的演变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生产力研究》第13期。

魏敏、李国平,2005,《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梯度推移粘性研究》,《经济地理》第1期。

谢佳,2009,《蚌埠市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实证研究》,《黑龙江对外经贸》第6期。

谢丽霜,2009,《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环境风险及防范对策》,《商业研究》第1期。

肖艳霞,2009,《河南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对策研究》,《企业活力》第7期。

徐燕、李翠军,2009,《对中西部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的思考》,《科技创业》第6期。

阳小晓、赖明勇,2006,《FDI与技术外溢:基于金融发展的理论视角及实证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6期。

杨玉桢等,2007,《基于产业集群发展的天津滨海新区吸引外资政策研究》,《管理世界》第10期。

姚志毅,2009,《污染产业转移对我国环境与经济的影响分析》,《生态经济》第4期。

俞国琴,2007,《国内外产业转移理论回顾与评述》,《长江论坛》第5期。

郁鹏、安树伟,2008,《主体功能区建设与西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研究》,《生态经济》第1期。

赵桂芝,2008,《主体功能区战略下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均等化功效探析》,《社会科学辑刊》第3期。

赵果庆,2004,《为什么国际直接投资不集聚中国西部?》,《管理世界》第11期。

张兆同,2011,《产业转移政策有效性研》,《现代经济探讨》第10期。

汤明、周德志,2014,《环境伦理视阈下的中部地区政府关于承接产业转移政策的缺失分析》,《经济地理》第9期。

何龙斌,2009,《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特点、问题与对策》,《经济纵横》第9期。

汪涛,2015,《我国东部产业向西转移的承接对策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6期。

陈建军,2002,《中国现阶段的产业区域转移及其动力机制》,《中国工业经济》第8期。

郑燕伟,2000,《产业转移理论初探》,《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第3期。

张先进、容宁,2008,《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应注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改革与战略》第4期。

黄福江、高志刚,2015,《产业集聚度视阈下的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以兰州新区为例》,《企业经济》第6期。

吴汉贤、邝国良,2010,《广东产业转移动因及效应研究》,《科技管理研究》第15期。

魏后凯,2003,《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第4期。

桑瑞聪、刘志彪,2014,《中国产业转移趋势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上市公司微观数据的分析》,《财贸研究》第6期。

陈羽、邝国良,2010,《产业转移如何带动产业升级》,《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第5期。

汤明、周德志,2014,《环境伦理视阈下的中部地区政府关于承接产业转移政策的缺失分析》,《经济地理》第9期。

肖德、程丽,2007,《湖北省承接制造业转移现状、优劣势及对策分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吴国萍、张鑫,2009,《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政府角色定位》,《改革》第3期。

蒋国政、张毅、黄小勇,2011,《要素禀赋、政策支持与金融资源配置:产业转移的承接模式研究》,《南方金融》第2期。

昝国江、王涛、安树伟,2010,《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与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兰州商学院学报》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