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1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342

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会图书

CYBERSPACE AND REAL SOCIETY

SSAPID:101-1260-5331-51
ISBN:978-7-5097-2178-0
DOI:
ISSN:

[内容简介] 互联网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新的生活空间——虚拟世界。人们在虚拟世界中如何进行沟通和互动?虚拟世界的发生和发展对现实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本书通过一系列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思考对此问题进行了回答。本书的基本观点是:虚拟世界是具有独特结构的亚社会形态,其结构及其变迁具有超越于任何个体行动之上的内在机制。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不是并存或拓展,而是互相嵌入,人类正在形成一种超越虚拟和现实的实践逻辑。本书揭示了虚拟社会的结构和独特的行为方式以及虚拟社会对现实社会的影响路径。在网络独特的文化语境下,虚拟世界是如何被建构起来的?在对其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中,现实世界正在发生着怎样的结构性变化?本书在梳理现有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系列实证研究和理论思考,探寻了虚拟世界在人类社会体系中的位置,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前瞻性回答。通过本书,我们能够了解到虚拟世界中的权力结构、虚拟世界中信任关系的建立和维持,网络侵犯行为的意义建构和结构化后果等。本书也通过对互联网络中的群体性事件如何影响到公共决策的改变、互联网对都市社区的再地方化的效应等实证研究向我们展示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相互嵌入的关系状态。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何明升
编 辑:高启;任文武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5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第一篇 对虚拟与现实关系的哲学思考

  第一章 在线生存的概念

   一 在线的生存意蕴与存在状态

    (一)承载人类生命内涵的网络架构

    (二)虚拟与现实共生的存在

   二 在线生存的生成方式

    (一)即时生成

    (二)复生复死

   三 在线交往实践

    (一)自由的“此在”

    (二)“此在”与“他人”的理解与沟通

     1.不现身的理解

     2.旁观者的理解

     3.具有沟通意图的理解,即符号互动中的理解与沟通

    (三)在线“生存交往”

  第二章 在线与在世的关系

   一 在线与在世的存在状态

    (一)符号存在与实然存在

    (二)在线与在世的所在

    (三)异体同源

   二 在线与在世的生成关系

    (一)互联网与社会的相互生成

    (二)网络主体与社会主体的自我互动

   三 基于在世的在线

    (一)在世对在线的投射

     1.在世者的某些潜意识会投射为在线形态

     2.有些被压抑的意识与行为,会投射为网络行为

     3.那些在世所不能及的理想,会投射为虚拟现实

     4.将想象和创造投射到网络生活中

    (二)在线对在世的超越

  第三章 在线生存:现代性的另一种呈现

   一 现代性论域中的在线生存

    (一)现代性的本质规定性

    (二)在线生存与现代性的内在关联

   二 在线生存呈现的现代性样态

    (一)以“自在主体”为内核的多主体形式

    (二)去感性化的理性逻辑

    (三)网络理性形态

   三 在线生存现代性的实践意义

    (一)现代性的先锋形态

    (二)对日常生活的扩张

    (三)未来的标志性地位

 第二篇 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会关系的专题研究

  第四章 虚拟公共领域的功能及其对社会决策的影响路径

   一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问题的提出

     2.研究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1.传统公共领域的理论研究

     2.关于虚拟公共领域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1.Web数据挖掘法

     2.“过程—事件分析”法

     3.个案研究法

   二 程序安排与操作过程

    (一)概念阐释

     1.虚拟公共领域

     2.虚拟社群

     3.决策

    (二)理论假设

    (三)研究过程

     1.研究个案的选择

     2.资料的搜集和初步整理

     3.数据库的建立

     4.数据库的结构

   三 虚拟公共领域的构成及特征

    (一)虚拟公共领域的构成

     1.作为参与者的虚拟社群

     2.作为媒介的虚拟社区

     3.共识

    (二)虚拟公共领域的特征

     1.自由的参与者

     2.水平、多向的媒介

     3.多元论述的共识

   四 虚拟公共领域功能实现的过程

    (一)影响政府决策的过程

     1.维度的选择

     2.过程的分析

    (二)与现实公共领域的融合

     1.融合的端倪

     2.融合的模式

   五 虚拟公共领域影响公共决策的路径模型

    (一)政府的决策过程

     1.发现问题

     2.确定目标

     3.拟订方案

     4.政策执行

     5.反馈与评估

    (二)影响政府决策的路径模型

     1.直接影响路径模型

     2.间接影响路径模型

  第五章 虚拟社区的权力结构

   一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问题的提出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传统的权力理论研究

     2.关于网络权力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1.社会网络分析法

     2.“过程—事件分析”法

     3.个案研究法

   二 研究设计

    (一)概念阐释

     1.虚拟社区

     2.权力

     3.权力结构

    (二)理论假设

    (三)研究过程

     1.虚拟社区的选择

     2.虚拟社区互动资料的录取

     3.虚拟社区互动资料的初步整理

    (三)研究中涉及的私密问题

   三 虚拟社区权力的存在及其类型

    (一)虚拟社区权力的存在

     1.虚拟社区权力的来源

     2.虚拟社区权力存在的基础

    (二)虚拟社区权力类型

     1.虚拟社区权力分析

     2.显性的虚拟社区权力

     3.隐性的虚拟社区权力

   四 虚拟社区权力结构特征

    (一)虚拟社区权力结构的整体特征

    (二)帖子互动中虚拟权力结构特征

     1.点度中心性

     2.中间中心性

     3.接近中心性

   五 虚拟社区权力与现实权力的比较分析

    1.虚拟社区权力的基本特性

    2.虚拟社区权力与现实权力的有限同构性

    3.虚拟社区权力与现实权力的互动性

  第六章 企业博客的话语权

   一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问题的提出

     2.研究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关于企业博客发展状况的研究

     2.网络话语权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法

     2.社会网络分析法

     3.社会统计分析法

   二 研究程序与过程

    (一)概念阐释

     1.企业博客

     2.话语权力

    (二)理论预设

    (三)研究过程

     1.研究对象的确定

     2.问卷设计

     3.问卷的制作与测试

     4.样本的获得

     5.调查过程

   三 话语权的结构性要素及其作用过程

    (一)话语权的结构性要素及其生成

     1.主体话语身份及其获得

     2.他博客的关注行为与话语权的让渡

     3.身份话语对他博客行为的牵引

    (二)话语权的建构过程与外在表征

     1.话语权的建构过程

     2.话语权对他博客行为发生作用的外在表征

    (三)话语权的维持与更新

     1.话语权的维持

     2.博客精神与“杀死权威”

     3.新话语权威的形成

   四 企业博客发展趋势及其现实影响

    (一)企业博客的发展趋势

     1.企业博客发展的可能趋势

     2.企业博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企业博客发展中面临的约束与限制

    (二)企业博客可能产生的现实影响

     1.制度层面:为企业组织制度扁平化提供了可能

     2.文化价值观层面:知识、信息、经验、资源的独享到共享

     3.交流沟通层面:以“话语”碰面,沟通的重点由“关系”转向“实效”

     4.营销层面: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双管齐下

  第七章 网络侵犯行为的意义建构及其结构性后果

   一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问题的提出

     2.研究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1.网络互动中侵犯行为的内涵

     2.网络互动中侵犯行为的状况和预防

     3.关于网络互动中意义的建构

     4.国内的研究成果

     5.文献评述

    (三)研究方法

     1.会话博弈分析

     2.编码规划法

     3.社会图示分析

   二 研究设计与操作

    (一)概念阐释

     1.侵犯行为

     2.意义建构

     3.结构性后果

    (二)理论假设

    (三)研究过程

     1.研究方法的确定原则

     2.研究个案的选择

     3.资料的录取

     4.资料的初步整理

    (四)研究中涉及的私密问题

   三 网络侵犯行为意义建构的情境与过程

    (一)网络侵犯行为建构意义的情境

     1.网络互动中的“准侵犯行为”与侵犯行为

     2.网络侵犯行为意义建构的情境因素

    (二)网络侵犯行为意义建构的过程

     第一阶段 发出准侵犯行为

     第二阶段 共享/比较信息(编码规划中的阶段Ⅰ)

     第三阶段 发现/探索概念(编码规划中的阶段Ⅱ)

     第四阶段 协商/建构(编码规划中的阶段Ⅲ)

   四 建构意义的结构性后果

    (一)权力的获得与转移

     1.权力的获得

     2.权力中心的转移

    (二)内群体的形成

    (三)社会资源的生产与使用

  第八章 网络信任关系的建立与维持

   一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问题的提出

     2.研究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对人际信任问题的研究

     2.对网上人际信任关系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二 构成要素与基本特征

    (一)概念阐释

     1.网上人际信任

     2.网上人际信任关系

    (二)网上人际信任关系的构成要素

     1.网上人际信任关系的主体

     2.网上人际信任关系的客体

    (三)网上人际信任关系的基本特征

     1.制度信任与道德信任对人际信任关系的弱影响

     2.一种局部的信任关系

     3.现实与虚拟的转换

   三 影响网上人际信任的因素

    (一)信任客体对于网上人际信任关系的影响

     1.网络情境的虚拟性对网上人际信任关系的影响

     2.不同网络情境对网上人际信任关系的影响

    (二)信任主体对于网上人际信任关系的影响

     1.研究视角:网上人际信任关系主体的多元自我呈现与自我构建

     2.信任委托者的信任因素

     3.信任受托者的值得信任因素

    (三)网络成瘾与网络轻信

   四 网上信任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一)网上人际信任关系的建立

     1.网络媒介自身的特殊性对于信任功能的部分取代

     2.基于“熟悉”和“真诚”的预设以及自我参照性的解析

     3.信任的投注及是否信任他人的初步决定

    (二)网上人际信任关系的发展

     1.对对方网络行为的深入评估和考察以及有关信任决定的修正

     2.网上人际信任关系的维持和深入

    (三)网上人际信任关系的破裂

  第九章 互联网对都市社区的再地方化效应

   一 媒介与社会发展:时空结构的视角

   二 时空分离的辩证法

    (一)抽离或脱域和再嵌入

    (二)全球化与本土化

    (三)网络社区与本地社区

   三 从逻辑到实践:互联网的再地方化效应

 第三篇 互联网——社会研究的方法论

  第十章 从技术思辨到社会哲学:虚拟世界研究的方法论转向

   一 虚拟世界研究的逻辑起点及其误区

   二 社会哲学的方法论意义

   三 社会哲学视野下的虚拟世界研究

   四 对几个热点问题的再认识

    (一)虚拟世界在世界体系中的位置

    (二)虚拟世界的本体论

    (三)虚拟世界的认识论

  第十一章 复杂巨系统:网络社会研究的新视角

   一 网络社会——复杂巨系统的生成

    (一)互联网嵌入社会是一个复杂性事件

    (二)互联网与社会的耦合是一个复杂性过程

    (三)互联网与社会构成了一个复杂巨系统

   二 I-S系统的复杂性特征及其动力机制

    (一)可嵌合的系统

    (二)不可表达的整体效应

    (三)混序现象

    (四)虚实共生

    (五)人机交互

    (六)多主体

   三 复杂性视角下的网络社会研究

    (一)研究范式的转型

    (二)作为复杂性研究对象的网络社会

    (三)作为多学科共同论域的网络社会

 后记

互联网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新的生活空间——虚拟世界。人们在虚拟世界中如何进行沟通和互动?虚拟世界的发生和发展对现实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虚拟世界和现实社会》一书通过一系列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思考对此问题进行了回答。本书的基本观点是:虚拟世界是具有独特结构的亚社会形态,其结构及其变迁具有超越任何个体行动的内在机制。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不是并存或拓展,而是互相嵌入,人类正在形成一种超越虚拟和现实的实践逻辑。本书揭示了虚拟社会的结构和独特的行为方式以及虚拟社会对现实社会的影响路径。通过本书,我们能了解虚拟世界中的权力结构、虚拟世界中信任关系的建立和维持、网络侵犯行为的意义建构和结构化后果等。本书也通过对互联网中的群体性事件如何影响公共决策、互联网对都市社区的再地方化效应等实证研究向我们展示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相互嵌入的关系状态。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2。

〔荷〕舒尔曼:《科技时代与人类未来——在哲学深层的挑战》,李小兵译,东方出版社,1995。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等译,三联书店,1987。

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

陈晓荣:《虚拟世界的哲学意义》,《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4期。

朱荣英:《从海德格尔的生存论看诠释人的本质生成的3种理路》,《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梦海:《存在如何显现给我们——论雅斯贝尔斯大全论中的大全存在》,《现代哲学》2003年第3期。

梦海:《自由与超越者——论雅斯贝尔斯哲学中的自由概念》,《浙江学刊》2001年第5期。

欧仕金、高中健、巨乃岐:《在世及其意义——海德格尔生存论》,《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翟振明:《价值理性的恢复》,《哲学研究》2002年第5期。

梦海:《人的自我实现——论雅斯贝尔斯生存哲学的道德涵义》,《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12期。

张世英、陈志良:《超越现实性的对话》,《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朱军:《网络时代的存在论浅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等译,三联书店,1987。

苏国勋主编《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十卷·社会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比〕伊利亚·普里高津:《确定性的终结》,湛敏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美〕M·盖尔曼:《夸克与美洲豹——简单性和复杂性的奇遇》,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陈晓荣:《虚拟世界的哲学意义》,《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4期。

冯鹏志:《从混沌走向共生——关于虚拟世界的本质及其与现实世界之关系的思考》,《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第7期。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现时代的人》,周晓亮、宋祖良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陈凡:《技术社会化引论——一种对技术的社会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张碧晖、王平:《科学社会学》,人民出版社,1990。

何明升:《网络消费:理论模型与行为分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凌小萍:《论技术社会选择的复杂性》,《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7期。

〔荷〕舒尔曼:《科技时代与人类未来——在哲学深层的挑战》,李小兵译,东方出版社,1995。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下),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

〔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黄爱华、冯钢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郑中玉:《时空框架变迁及电脑网络对语言行为的形塑》,《学术交流》2003年第11期。

〔德〕埃德蒙德·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倪梁康、张廷国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澳〕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杨善华、李康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

马毅:《近年来生存哲学研究综述》,《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3期。

徐世甫:《虚拟生存的哲学反思》,《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张世英、陈志良:《超越现实性的对话》,《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三联书店,1998。

俞吾金等著《现代性现象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对话》,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何明升、白淑英:《论“在线”生存》,《哲学研究》2004年第12期。

〔美〕弗莱德·R.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万俊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Anthony Giddens,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美〕安德鲁·芬伯格:《可选择的现代性》,陆俊、严耕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卢山冰、黄孟芳:《网络主体的理性解读》,《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年第4期。

齐鹏:《21世纪人类感性方式的变革趋势》,《哲学动态》2004年第2期。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滕守尧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

何中华:《“现代性”危机与“形而上学”命运》,《求是学刊》2003年第1期。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德〕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译林出版社,2001。

〔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殷陆君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黄晓斌:《网络信息挖掘》,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Jiawei Han,Micheline Kamber,Data Mining:Concepts and Techniques(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2000).

展江:《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与传媒》,《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赵红全:《公共领域研究综述》,《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4期。

许英、马广海:《关于公共领域与信息时代的若干思考》,《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

王君平:《虚拟的网络社区现实的公共领域——浅谈强国论坛对公共领域的重构或转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6期。

焦文峰:《观念和社会史中的三种公共领域》,《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许英:《论信息时代与公共领域的重构》,《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赵红全:《公共领域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黄宗智:《中国的“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国家与社会间的第三领域》,载于邓正来等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刘伟:《当前我国公共领域的特征分析》,载高航、杨松主编《新世纪的公共管理》,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

Lincoln Dahlberg,“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and The Public Sphere:A Critical Analysis,” JCMC 10(2001).

刘刚等《中国青少年网络结社问题》,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编著《2002国情调研》(下),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Calaverse,A.,“Prospects for Electronic Democracy in the United States:Rethinking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Policy”,Culture & Society(1996).

K.Hirsckop,“Democracy and the New Technologies.” Capitalism and the Information Age,Eds in McChesney,et al.(Monthly Review Press,1998).

彭晶晶:《网络传媒——公共领域再次转型的契机》,《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第2期。

苏晋京:《网络革命与中国公共领域的发育》,《重庆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刘昌雄:《网络化社会中的行政决策主体:大众化?还是官僚化?》,《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0年第5期。

陈洁:《BBS:中国公共领域的曙光》,《中国青年研究》1999年第5期。

赵瑞华:《网络论坛浅水区,算不算公共领域?——以“强国论坛”为例》,《新闻界》2004年第5期。

祁林:《以BBS为例论网络话语权的有限性》,《新闻知识》2003年第11期。

王海明、韩瑞霞:《国内BBS研究现状述评》,《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12期。

Robin Hamman,“Cybersex Amongst Multiple-Selves and Cyborgs in the Narrow-Bandwidth Space of America Online Chat Rooms.” MA Dissertation by Robin Hamman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University of Essex,(Colchester UK,1996).

Luciano Paccagnella,“Getting the Seats of Your Pants Dirty:Strategies for Ethnographic Research on Virtual Communities,” JCMC 3(1997).

David J.Hand,“Statistics and Data Mining:Intersecting Disciplines,” ACM SIGKDD(1999).

周桂田:《网际网络上的公共领域——在风险社会下的建构意义》,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士班,2003。

闫维:《简论美国政府决策体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9期。

闵大洪:《中国互联网上的民意表达》,2004年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南京),2004。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12城市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调查报告》,2003。

郭玉锦、王欢:《网上公共领域》,《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5。

H. Rheingold,The Virtual Community(Harper Perennial,1993).

唐大勇、施喆:《虚拟社群抑或公共领域——以强国论坛撞机事件的讨论为例》,《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2001。

任慧:《哈贝马斯的现代公共领域理论及其现代启示》,《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Wahl-Jorgensen,Karin and Galperin Hernan,“Discourse Ethics and the Regulation of Media:The Case of the U.S.Newspaper,”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Inquiry 24(2000).

何加正:《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继承发展和创新》,《首都信息化》2001年第11期。

J.Carl,Friedrich:Man and His Government(N.Mc Graw-Hill Book Co,1963).

张国庆:《现代公共政策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Tambouris,“European Cities Platform for Online Transaction Services.” Proceedings of the European Conference on E-Government,(Academic Confernces Ltd,2001).

Stamoulis,D.G.P.G.D.M.S,“Re-Orientating Information Systems for Customer Centric Service”,Proceedings of the European Conferenceon E Government,ed.,Academic Confernces Ltd,2001.

Coulthard,D.C.,& Castleman,T.,“Electronic Procurement in Government:More Complicated than Just Good Business.Proceedings of the 9th European Conferenceon,” Information Systems(2001).

Dearstyne,B.W,“E-Business,E-Government and Information Proficienc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Journal(2001).

Darryl Coulfhard,Tanya Castleman,“Electronice Prkcurement in Government:More Complicated than Just Good Business.” Global Co Operation in the New Milleniunm,(Bled:ECSI,2001).

P.Norris,Digital Divide:Civic Engagement,Information Poverty,and the Internet World Wid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Ho,Afred Tat-Kei,“Reinventing Local Governments and the E Government Initiativ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2(2002).

Edemiston,K.D.,“State and Locale-Government:Prospects and Challenges,” American Review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33(2002).

谢永鑫、寇鸿顺:《“虚拟生存”的内在矛盾论略》,《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参见周德民、吕耀怀合著《虚拟社区:传统社区概念的扩展》,《湖湘论坛》2003年第1期。

黄少华:《论网络空间的社会特性》,《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美〕保罗·莱文森著《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何道宽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田作高:《国外网络政治研究现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年第1期。

〔澳〕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杨善华、李康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

黎熙元、何肇发:《现代社区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

Marius Van Dijke,Matthijs Poppe,“Preferred Changes in Power Differences Effects of Social Comparis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3).

刘文富:《国外学者对网络政治的研究》,《政治学研究》2001年第2期。

周光辉、周笑梅:《互联网对国家的冲击与国家的回应》,《政治学研究》2001年第2期。

郑曙村:《论网络技术革命对民主政治的五大促进作用》,《齐鲁学刊》2001年第4期。

T. Stevenson,“Communities of Tomorrow,” Futures(2002).

王雅林、何明升:《信息化:生存与超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杨为民:《网络世界与虚拟社会》,《内蒙古电大学刊》2003年第2期。

冯鹏志:《延伸的世界——网络化及其限制》,北京出版社,1999。

陈劲松:《现实社会中的虚拟社区的权威达成》,《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4期。

郭茂灿:《虚拟社区中的规则及其服从——以天涯社区为例》,《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

J.Koh,Y.G.Kim,“Knowledge Sharing in Virtual Communities:an E-business Perspective,”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4).

Christopher M. Johnson,“A Survey of Current Research on Online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2001).

魏晨:《论网络社区的社会角色与行动》,《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黄琼仪:《网络中的权力交换关系》,台湾南华大学教育社会研究所硕士论文,1999。

赵晓红、安维复:《网络社会:一种共享的交往模式》,《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10期。

Frank T. Rothaermel,Stephen Sugiyama,“Virtual Internet Communities and Commercial Success:Individual and Community-Level Theory Grounded in Theatypical Case of TimeZone.Com,”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1).

孙中欣:《社会学视野中的网络社区》,《社会》2000年第8期。

Catherine M. Ridings,David Gefen,Bay Arinze,“Some Antecedents and Effects of Trust in Virtual Communities,” 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2002).

Tim Jordan,Cyberpower:The Culture and Politics of Cyberspace and The Internet(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1999).

戚攻:《从社会学理论域考察网络社会群体》,《探索》2001年第2期。

Flaherty,L. M.,Pearce,K. J.,Rubin,B.Rebecca,“Internet and Face-to-Face Communication:Not Functional Alternative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1998).

陈志霞:《网络人际交往探析》,《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第11期。

刘军:《社会网络分析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A.Robert,Hanneman,Introduction to Social Network Methods(Department of Sociolog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Riverside,2001).

刘军:《社会网络模型研究论析》,《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1期。

Lin Nan,“Social Networks and Status Attainment,”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999).

Borgatti,S. P.,Everett,M. G.,Freeman,L.C.,“Ucinet for Windows:Software for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Harvard:Analytic Technologies(2002).

Faust,Wasserman,S.,Social Network Analysis:Methods and Applications(Cambridge Universtity Press,1994).

Davan Rosen,“Procedures for Analysis of Online Communities,” JCMC 8(2003).

Celia Romm,Nava Pliskin,Rodney Clarke,“Virtual Communities and Society Toward an Integrative Three Phase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1997).

曾祥正:《信息网络社会权力分配趋向》,《信息时代》2002年第1期。

Chi-nien Chung,“Networks and Governance in Trade Associations:AEIC and NELA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merican Electricity Industry 1885-1910,”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ology and Social Policy 17(1997).

Bell,D.C,J.S.Atkinson,“Carlson,J.W.,Centrality Measures for Disease Transmission Networks,” Social Networks(1999).

Bonacich,P.B.,“Power and Centrality:a Family of Measur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7).

Freeman,L. C.,“A Set of Measures of Centrality Based on Betweenness.” Sociometry(1979).

Lin,N.,Social Resources and Instrumental Action,Social Structure and Networks Analysis(Beverly Hill,Sage,1982).

Freeman,L. C.,“Centrality in Social Networks:Conceptual Clarification,” Social Networks(1979).

Richard A.,Spinello,Cyberethics:Morality and Law in Cyberspace(Sudbury,Massachusetts:Jones and Bartlett Publishers,2000).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十七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6。

搜狐:《中文博客调查报告》,《信息产业报道》2005年第10期。

颜纯钧:《博客和个人媒体时代》,《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何明升、白淑英:《论“在线”生存》,《哲学研究》2004年第12期。

方兴东、姜旭平、关志成、刘双桂:《博客(blog)的媒体开放源代码理论研究——博客(blog)与自由软件发展机制的对比分析》,《媒介研究》2004年第3期。

麦尚文、丁玲华、张印平:《博客日志:一种新的网络传播方式——从传播学角度看blog的勃兴》,《新闻界》2003年第6期。

方兴东、胡泳:《媒体变革的经济学与社会学——论博客与新媒体的逻辑》,《现代传播》2003年第6期。

方兴东、刘双桂、姜旭平、王俊秀:《博客与传统媒体的竞争、共生、问题和对策——以博客(blog)为代表的个人出版的传播学意义初论》,《现代传播》2004年第2期。

周海英:《“博客”的传播学分析》,《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7期。

Jonathan Grudin,“Enterprise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 Proceedings of the 39th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2006).

姜奇平:《再论博客——对工业生产方式的挑战》,《互联网周刊》2002年第43期。

Lilia Efimova,Personal Productivity in A Knowledge Intensive Environment:A Weblog Case(Telematica Instituut,The Netherlands,2004).

尹峻岭:《博客,网络的第四灵感Blog迈步向企业走来》,《信息系统工程》2004年第5期。

方兴东、刘双桂:《组织知识管理的博客化》,《IT经理世界》2004年第4期。

陆伟、魏泉、寇广增:《基于Blog的网络信息组织》,《情报科学》2005年第2期。

Lilia Efimova,Discovering the Iceberg of Knowledge Work:A Weblog Case(Telematica Instituut,The Netherlands,2004).

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张俊超:《对博客应用于教育的现象学解读》,《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陈向东、王兴辉、高丹丹、张际平:《博客文化与现代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第3期。

David Huffaker,“The Educated Blogger:Using Weblogs to Promote Literacy in the Classroom,” AACE Journal 2(2005).

Roland Barthes,Elements of Smiology(London:Jonathan Cape,1967).

Terry Eagleton,Literaty Theoty:An Introduction(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3).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瑞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Foucault M.,The Order of Discourse.Shapiro M J.Language and Politics(Oxford:Basil Blackwell,1984.)

〔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郭发勇、周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王治河:《福柯》,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Bakhtin Mikhail,Folk Humor and Carnival Laugh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7).

张舒予:《符号的挑战——论网络时代话语权的竞争与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德〕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译林出版社,2001。

E.Pulgram,Structural Compatison,Diasystems and Dialectology(Linguistics,1964).

祁林:《以BBS为例论网络话语权的有限性》,《新闻知识》,2003。

〔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

国内十大中文博客托管网站排行榜,http://loadarting.blogchina.com/2254132.html,2004。

艾瑞市场咨询:《2005年中国博客市场研究报告》,2005。

刘向红、杨桂香:《话语分析:〈防空洞〉中的社会语言与文化模式》,《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Bourdieu P.,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London:Polity Press,1991).

Aldo de Moor,Lilia Efimova,An Argumentation Analysis of Weblog Conversations.Infolab,Dept of IS and Management(Tilburg University,The Netherlands,& Telematica Instituut,the Netherlands,2004).

Knoke,David,Political Networks(New York:Cambridge,1990).

Sbastian Fiedler,Introducing disruptice technologies for learning:Personal Webpublishing and Weblogs(Augsburg:University of Augsburg,2004).

Jeffrey Henning,The Blogging Iceberg-of 4.12 Million Hosted Weblogs(Most Little,2003).

Lilia Efimova,Blogs:the stickiness factor(Telematica Instituut,The Netherlands,2003).

Susan C.Herring,“Bridging the Gap:A Genre Analysis of Weblogs.” Proceedings of the 37th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Hawaii,IEEE Press,2004).

姜奇平:《论博客——知识经济2.0版》,《互联网周刊》2002年第30期。

David A. Huffaker,“Let Them Blog:Using Weblogs to Advance Literacy in the K-12 Classroom.” Media,Technology and Society,(Northwestern University,2005).

张世浩、肖珉:《博客营销,挖掘P2P时代的下一桶金》,《传媒》2006年第4期。

Brittney G.Chenault,“Developing Personal and Emotional Relationships Via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CMC magazine(1998).

Dibble,Julian,“A Rape in Cyberspace,” The Village Voice(1993).

〔日〕伟关周二:《共生的理想:现代交往与共生、共同的思想》,卞崇道、刘荣、周秀静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冯鹏志:《延伸的世界——网络化及其限制》,北京出版社,1999。

Bell D.,“Technology,nature and society.” The Frontiers of Knowledge Garden,(N.Y:Doubleday,1975).

Krebs,D.L.,Miller,D.T.,“Altruism and Aggression.”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Hillsdale NJ:Erlbaum,1985).

郭晓飞:《西方主要侵犯心理理论评述》,《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Edward Mabry,“Framing Flames:The Structure of Argumentative Messages on the Net,” Journal of Computer -mediation Communication 2(1997).

Brenda Danet,Lucia Ruedenberg Wright,Yehudit Rosenbaum-Tamari,“Writing,Play and Performance on Internet Relay Chat,”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ion Communication 2(1997).

Chuq,Von Rospach,“A Primer on How to Work with the Usenet Community”,(1997).http://www.faqs.org/faqs/usenet/primer/part1/.

〔美〕帕特丽夏·华莱士:《互联网心理学》,苟建新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John P. Davis,“The Experience of ‘Bad’ Behavior in Online Social Spaces:A Survey of Online Users,” Social Computing Group Microsoft Research Internal Paper(2002).

John P.,Davis and Shelly Farnham,Carlos Jensen,“Decreasing Online ‘Bad’ Behavior,” Extended Abstracts of CHI. Minneapolis(2002).

Suler,J.R. and Phillips.W.,“The Bad Boys of Cyberspace:Deviant Behavior in Multimedia Chat Communities,” Cyber Psychology and Behavior(1998).

Julian Dibbell,“The Virtual Rape.” The Village Voice 3(1993).

Weinrich,Frank,“Establishing a Point of View towards Virtual Communities”,(1997).http://www.december.com/cmc/mag/feb/wein.html.

张荣建:《会话分析与随意会话分析》,《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Maarten de Laat,“Network and Content Analysis in An Online Community Discours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etworked Learning Conference,(Sheffield,2002).

Anne-Marie G. Hammond,“How Do You Write ‘Yes’?:A Study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Online Dispute Resolution,” Conflict Resolution Quarterly 4(2003).

郑中玉:《网络聊天的社会语言机制及交往框架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王卫东:《关于互联网方法和行为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3。

马倩、包晓云:《互联网上青少年所面临的侵害行为》,《青年研究》2000年第12期。

王颗红:《因特网上聊天会话探析》,《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美〕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何道宽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Alfred Schutz,The Phenomenology of Social World(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67).

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澳〕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杨善华、李康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

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Carletta J.,Isard A.,Isard S.,Kowtko J.,Newlands A.,Doherty-Sneddon G.,Anderson A.H.,“The Reliability of a Dialogue Structure Coding Scheme,”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1997).

Gunawardena,C. N.,Lowe,C. A.,& Anderson T.,“Analysis of Global Online Debat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teraction Analysis Model for Examining Social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in Computer Conferenc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17(1997).

肖鸿著《试析当代社会网研究的若干进展》,《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

Giddens,A.,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Cambridge Polity,1984).

辛斌、苗兴伟:《话语分析的两种方法论略》,《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白淑英、何明升:《BBS互动的结构与过程》,《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5期。

Werry,Christopher C.,“Linguistic and Interactional Features of Internet Relay Chat.”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Linguistic,Social,and Cross Cultural Perspectives,(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6).

Sherry Turkle,Life On Screen:Identity In The Age of Internet(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1995).

陈晓强:《虚拟社群:一种新的、真实的社会群体形式》,《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童星、罗军:《网络社会:一种新的、现实的社会存在方式》,《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Berger P.,Luckmann T.,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New York:Doubleday,1966).

吴喜艳:《语用前提与话语理解》,《山东外语教学》2001年第4期。

方壮志:《社会网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Weber. M.,Economy and Societ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8).

Habermas,J.Hannah,Arendt’s Communication Concept of Power’s(Oxford:Blackwell,1986).

Coleman,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Cambridge:Belknap,1990).

Leslie J.,Kids connecting(Wired,1993).

戚攻:《从社会学理论域考察网络社会群体》,《探索》2001年第2期。

J.M. Atkinson and J. Heritage,Sacks,Notes on Methodology in Structures of Social Action(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

尤红斌:《网络社会——虚拟与实在的互动》,《上海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陈立辉:《互联网与社会组织模式重塑:一场正在进行的深刻社会变迁》,《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6期。

郑也夫:《信任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Sonja Grabner-Krauter,Ewald A.,“Kaluscha.Empirical Research in On-line Trust:a Review and Critical Assessment,” Int.J. Hum.-Comput. Stud 58(2003).

杨中芳、彭泗清:《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2期。

严中华:《关于信任与知识管理各过程的关系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3年第4期。

Barber,B.,The Logic and Limits of Trust(New Brunswick,NJ: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83).

Lewis,J.D.,Weigert,A.,“Trust as a Social Reality,” Social Forces 63(1985).

〔德〕韦伯:《儒教与道教》,王容芬译,商务印书馆,1995。

McAllister,D.J.,“Affect and Cognition-based Trust as Foundations for Interpersonal Cooperation in Organiz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8(1995).

〔英〕纽顿:《社会资本与现代欧洲民主》,载自《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冯什政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彭泗清:《关系与信任:中国人人际信任的一项本土研究》,《中国社会中的信任》,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王绍光、刘欣:《信任的基础:一种理性的解释》,《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3期。

Zucker,L.G.,“Production of Trust:Institutional Sources of Economic Structure.1840-1920.”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Cummingsed Greenwich. CT:JAI Press,1986).

Whitley,R.D.,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Business Systems in East Asian(Organization Studies,1991).

彭泗清:《信任的建立机制:关系运作与法制手段》,《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2期。

郑也夫、彭泗清等著《中国社会中的信任》,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等译,三联书店,1998。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

Jinjuan Feng,Jonathan Lazar,Jenny Preece,Behaviou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Academ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4).

Elisabeth Davenport,Leo McLaughlin,“Interpersonal Trust in Online Partnerships:the Challenge of Representation.” Trust in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Systems in Organizations,(Idea Group Publishing,2004).

Kari Chopra Aptima,William A.Wallace,“Trust in Electronic Environments.” In 36th Annual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Big Island,Hawaii January,(2003.)

鲁兴虎:《网络信任:虚拟与现实之间的挑战2》,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白淑英:《网上人际信任的建立机制》,《学术交流》2003年第3期。

丁道群:《网络空间的人际互动:理论与实证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黄厚铭:《虚拟社区中的信任与认同》,台湾政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

〔美〕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

Mayer,R.C.,Davis,J.H.,F.D.Schoorman,“An Integrative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Trus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1995).

Rousseau D.M.,Sitkin S.B.,Butt R.S.,Camerer C,“Not so Different After All:a Cross-Discipline View of Trus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3(1998).

郑也夫:《走向杀熟之路》,《中国社会中的信任》,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Rotter,J.B.,Generalized Expectancies for Interpersonal Trust(American Psychologist,1971).

Wrightsman,L.S.,Assumptions About Human Aature: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Newbury Park,CA,1992).

Lewicki,R.J.,Bunker.B.,“Trust in Relationships:a Model of Trust Development and Decline.” Cooperation and Justice,(Jossey-Bass San Francisco,1995).

〔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黄爱华、冯钢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李伟民、梁玉成:《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中国人信任的结构与特征》,《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3期。

Durkheim,Emile,The Division of Labour in Society(London:Macmillan,1984).

张立云:《制度信任及行为的信任意涵》,《台湾社会学刊》2000年第1期。

〔美〕舒茨:《社会实在问题》,霍桂恒、索昕译,华夏出版社,2001。

〔美〕Patricia Wallace:《网络心理讲义》,陈美静译,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2001。

王沛:《刻板印象的社会认知研究述论》,《心理科学》1999年第4期。

何明升、李一军:《网络生活中的虚拟认同问题》,《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4期。

胡心智:《信息网络的虚拟技术对物质观及中介的影响》,《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9年第12期。

Luhmann,Niklas,Trust and Power(John Wiley,Sons,New York,1979).

〔美〕卡伦·荷妮:《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陈收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

Simmel,Georg,“The Sociology of Space.” Simmel on Culture:Selected Writings,(London,1997).

〔美〕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译,三联书店,1998。

Goffman,Erving,Frame Analysis: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New York:Harper,Row Publishers,1974).

〔美〕艾丝特·葛温尼:《爱上电子情人》,何修宜译,台北,商周出版社,1999。

〔美〕克丽欧·欧德萨:《虚拟性爱》,张玉芳译,台北,新新闻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

〔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范静晔译,商务印书馆,2000.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等译,三联书店,1998。

〔英〕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1。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

〔美〕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司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

〔德〕齐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

〔德〕尼克拉斯·卢曼:《信任》,瞿铁鹏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英〕大卫·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

〔英〕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文军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美〕罗兰·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与全球文化》,曹荣湘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美〕伊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Wellman Barry,“The Community Question:The Intimate Networks of East Yorker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4(1979).

Wellman Barry,“Studying Personal Community.” in Social Structure and Network Analysis,(Marsden and Nan Lin,Sage Publications,1982).

Wellman Barry,Peter J. Carrington,Alan Hall. “Networks as Personal Communities.” in Social Structures:a Network Approach,(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Wellman Barry and Stephanie Potter,“The Elements of Personal Communities.” in Networks in The Global Village:Life in Contemporary Communities,(Westview Press,1999).

Wellman Barry,“The Network Community.” in Networks in The Global Village:Life in Contemporary Communities,(Westview Press,1999).

Blokland Talja,Urban Bonds(Polity Press. 2003).

Kraut,R.,Patterson,M.,Lundmark,V.,Kiesler,S.,Mukophadhyay and Scherlis,W.,“Internet Paradox: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53(1998).

Nie,Norman H. and Lutz Erbing,“Internet and Society:A Preliminary Report.” IT & Society(2002).

Putman Rd.,Bowling Alone: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NEW York:Simon & Schuster,2000).

Kiesler,Sara,Robert Kraut,Jonathon Cummings,Bonka Boneva,Vicki Helgeson,and Anne Crawford,“Internet Evolution and Social Impact.” IT & Society(2002).

Robert Kraut,Sara Kiesler,Bonka Boneva,Jonathon Cummings,Vicki Helgeson,Anne Crawford,“Internet Paradox Revisited,”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8(2002).

孙立平:《网络与社区的形成》,载《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何明升:《复杂巨系统:互联网——社会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学术交流》2005年第7期。

徐世甫:《虚拟世界的本体论探析》,《科学技术与自然辩证法》2005年第2期。

郭贵春、成素梅:《虚拟实在真的会导致实在论的崩溃吗——与翟振明商榷》,《哲学动态》2005年第4期。

陈晓荣:《虚拟世界的哲学意义》,《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4期。

安维复:《从社会建构主义看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和社会哲学》,《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第12期。

黄娟:《社会哲学的学科性质和问题域研究综述》,《哲学动态》2004年第5期。

白淑英:《基于BBS的网络交往特征》,《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丁立群:《论人类学实践哲学——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性质》,《学术交流》2005年第7期。

孙慕天:《论世界4》,《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年第2期。

张之沧:《我提出“世界4”的理论根据——兼回应殷正坤先生“商榷”一文》,《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2期。

毛牧然、陈凡:《哲学视野中的虚拟现实(VP)——兼评戈登·格雷厄姆VP技术哲学思想》,《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10期。

章铸、吴志坚:《虚拟现实:必须面对实践的追问——兼与陈志良先生商榷》,《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年第1期。

彭新武:《论复杂系统探究方式》,《系统辩证学学报》2003年第1期。

〔比〕伊利亚·普里高津:《确定性的终结》,湛敏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美〕M.盖尔曼:《夸克与美洲豹——简单性和复杂性的奇遇》,杨建邺等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何明升、白淑英:《论在线生存》,《哲学研究》2004年第12期。

何明升:《网络消费:理论模型与行为分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凌小萍:《论技术社会选择的复杂性》,《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7期。

戴汝为、王珏:《巨型智能系统的探讨》,《自动化学报》1993年第6期。

〔美〕约翰·霍兰:《涌现——从混沌到有序》,陈禹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戴汝为、操龙兵:《Internet——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中国科学(E辑)》2003年第4期。

许国志主编《系统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美〕哈克:《混序时代的诞生》,台湾,大地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00。

冯鹏志:《从混沌走向共生——关于虚拟世界的本质及其与现实世界之关系的思考》,《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第7期。

〔美〕赫尔伯特·A.西蒙:《人工科学》,武夷山译,商务印书馆,1987。

陈晓荣:《虚拟世界的哲学意义》,《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4期。

戚攻:《网络社会与社会学》,《社会》2002年第1期。

张昱:《论虚拟社会》,《广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Barry Wellman,“Computer Networks As Social Networks,” Science(2001.)

陈一壮:《超越系统观的复杂性观》,《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5期。

〔法〕埃德加·莫兰:《方法:天然之天性》,吴泓缈、冯学俊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张健:《复杂性科学几个新兴的应用研究方向》,《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4年第3期。

钱学森、于景元、戴汝为:《一个科学的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自然杂志》1990年第1期。

吴彤:《复杂性概念研究及其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李彦斌、李涛、张文泉:《管理科学面临复杂性科学的挑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简 介: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本书所收录的各项研究成果正是在中国社会治理创新背景所展开的,包括对社会治理的基本认识、政府社会治理体制的研究、城乡社会管理问题矛盾分析、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抗争政治及其治理转型、中国农民抗争的分析等,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对社会治理理论和实践创新大有裨益。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