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4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15

中国保险产业安全报告(2011)图书

Annual Report on China’s Insurance Industrial Security(2011)

SSAPID:101-1253-8719-26
ISBN:978-7-5097-3717-0
DOI:
ISSN:
关键词:

保险 产业安全

[内容简介] 产业安全是指一国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在国际竞争的发展进程中,民族产业具有持续自主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跨国公司一旦对一国的经济和产业命脉实现了控制,将危害该国经济自主健康发展,甚至危及政治主权。只有始终保持本国资本对本国产业的控制,才能赢得经济发展的独立,才能不受制于人,因此研究产业外资控制至关重要。本报告对保险产业的现状、运行状况、影响因素、国际竞争力、对外依存度、产业控制力等保险产业安全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保险产业安全的评价体系和预警体系,并对我国保险产业安全的状况进行评价和预警。本报告数据翔实,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实际工作者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关信息

丛书名:产业安全蓝皮书
作 者: 李孟刚
编 辑:林尧;许秀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9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0 经济学

 Abstract

 产业安全蓝皮书学术委员会

 皮书数据库

 摘要

 中国皮书网

 主编简介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BⅠ 总报告

  B.1 保险产业安全总报告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 关于产业安全的研究述评

    二 关于金融产业安全的研究述评

    三 关于保险产业风险的研究述评

    四 关于保险产业偿付能力的研究评述

    五 关于保险产业资金运用等其他内容的研究简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一)界定保险产业安全的内涵和外延,建立保险产业安全分析的理论体系

     (二)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和金融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研究保险产业国际竞争力和产业控制力的状况及发展趋势

     (三)分析保险产业自身特征引发的安全隐患,研究保险产业运行风险

     (四)进行保险产业的产业安全评价,对产业中的安全隐患发出预警

     (五)产业安全分析说明和政策建议

    二 研究方法

     (一)系统分析与系统综合相结合的方法

     (二)理论研究与案例论证相结合的方法

     (三)局部描述与整体描述相结合的方法

     (四)定性描述与定量描述相结合的方法

     (五)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

   第四节 保险产业安全

    一 保险产业安全的界定

    二 保险产业安全与国家经济安全

     (一)保险产业安全对国家金融环境的影响

     (二)保险产业发展与安全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分析

      1.保险产业的较好发展将促进国家经济发展,而保险产业的安全隐患危及国家经济安全

      2.国家经济发展对保险产业发展的新要求

      3.受国际金融环境的影响,我国保险业面临新变革、新趋势

   第五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及意义

    一 本课题的主要结论

    二 研究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

 BⅡ 理论篇

  B.2 保险产业总体运行状况

   第一节 2010年保险市场运行基本状况

    一 市场竞争主体分析

     (一)财产险公司

     (二)人寿险公司

    二 保险保费收入

    三 财产险市场运行状况

    四 人身险市场运行状况

    五 养老保险业务

    六 赔付、给付

    七 资产运用状况

    八 区域市场

   第二节 保险市场运行的基本特点

    一 我国保险产业的市场份额在逐年增加,但是所占比例还是偏小

    二 我国保险产业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水平不断提高

    三 我国保险产业的资金规模不断扩大

    四 我国保险产业的赢利能力不高

  B.3 我国保险产业安全现状

   第一节 保险产业安全问题

    一 保险投资风险引发的安全隐患

     (一)银行存款

     (二)债券

     (三)证券投资基金

    二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问题

    三 诚信问题对保险业产生的安全隐患

     (一)保险公司的诚信问题

     (二)投保人、被保险人的诚信问题

     (三)保险中介机构的诚信问题

    四 自然灾害频发加重保险业负担

    五 2010年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保险业面临的问题

     (一)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使出口信用保险面临的风险增加

     (二)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汇率风险,汇率改革考验保险企业的投资能力

   第二节 保险产业的风险管理

    一 风险管理存在一系列问题

    二 对隐形风险管理缺乏应有的认识

    三 忽视外生风险的管理

    四 风险管理决策缺乏数据和信息的支撑

    五 风险管理人才的严重匮乏

   第三节 保险产业的资金运用

    一 保险资金运用对保险产业控制力的影响

    二 保险资金运用对保险产业生产和需求要素的影响

    三 保险资金运用对保险相关产业的影响

  B.4 保险产业安全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经济增长因素

    一 经济增长对保险需求的影响

    二 经济增长方式对保险需求的影响

   第二节 社会因素

    一 人口结构对保险需求的影响

    二 城镇化水平因素

   第三节 产业因素

    一 产业结构因素

    二 保险产业相关和支持性产业

     (一)银行业

     (二)金融投资业

   第四节 企业因素

    一 企业战略、组织结构和同业竞争

     (一)企业战略

     (二)企业组织结构

     (三)同业竞争

    二 跨国公司因素

   第五节 政府因素

  B.5 保险产业安全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

    一 对外开放政策

    二 保险业监管方面的比较

     (一)国外保险市场的监管机制

      1.保险市场准入与退出的监管比较

      2.偿付能力监管

      3.保险费率管理

      4.保险营销与客户保护

      5.对保险中介组织的监管

     (二)国内保险市场的监管机制

      1.偿付能力监管

      2.市场行为监管

      3.公司治理结构监管

   第二节 市场份额及结构的比较

    一 市场份额的比较

    二 市场结构的比较

     (一)保险市场没有进行合理的细分*

     (二)我国保费收入来源狭窄*

  B.6 保险产业安全的对外依存度分析

   第一节 我国保险市场的整体分析

    一 从全国角度分析

    二 从区域角度分析

   第二节 寿险公司

    一 市场主体

    二 市场份额

   第三节 财产险公司

    一 市场主体

    二 市场份额

  B.7 保险产业安全的产业控制力分析

   第一节 外资进驻我国保险市场结构构成

   第二节 外资保险公司的资本扩张

   第三节 外资保险公司的经营模式和竞争策略

    一 充分利用中外方股东资源优势,加大拓宽市场力度

    二 外资保险公司逐步扩大经营区域,由一线城市向二线城市扩张

    三 顺应经济形势和客户需求,增加细分市场,不断推出新产品

    四 抢占高端市场,潜在竞争力不断提升

 BⅢ 实证篇

  B.8 保险产业的安全评价体系

   第一节 保险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二)相关性原则

     (三)可测性原则

     (四)可控性原则

     (五)阶段性原则

     (六)科学性原则

     (七)战略性原则

     (八)规范性原则

     (九)实用性原则

    二 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法

    三 保险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保险产业环境评价

      1.保险产业金融环境指标评价

      2.保险产业市场需求环境指标评价

      3.保险产业政策环境指标评价

     (二)保险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

      1.保险产业现有的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

      2.保险产业潜在竞争力指标体系

     (三)保险产业对外依存度评价

     (四)保险产业控制能力评价

   第二节 保险产业安全评价模型

    一 评价模型的构建

    二 赋值方法

    三 赋权方法

  B.9 中国保险产业安全状况评价

   第一节 中国保险产业国内环境评价

    一 我国保险业面临的金融环境

     (一)我国宏观金融环境适度宽松

      1.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

      2.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快速增长

      3.存贷款基准利率保持稳定

     (二)金融体系平稳健康发展

    二 保险产业的市场需求环境

     (一)保险意识的加强,为保险业需求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二)消费模式的变化,带来了我国保险需求的增长

     (三)出口受挫,增加了对出口信用保险的需求

    三 保险产业政策环境

     (一)我国社会经济状况

     (二)我国保险政策法律法规

   第二节 中国保险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

    一 保险产业现有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一)市场竞争力

      1.市场份额占有率

      2.保险密度

      3.保险深度

      4.资源配置效率

   第三节 中国保险产业控制力评价

    一 外资保险公司的市场控制度

    二 外资股权与资本控制度

    三 主要城市外资发展控制

  B.10 保险产业特征引发的安全问题

   第一节 来源于保险业系统的因素

   第二节 来源于保险业自身的因素

  B.11 保险产业安全预警系统分析及预警方法选择

   第一节 产业安全预警系统概念

   第二节 产业安全预警系统功能分析

    一 参照功能

    二 纠偏功能

    三 动态管理功能

    四 超前调控功能

   第三节 建立产业安全预警系统的原则及要求

   第四节 产业安全预警系统建立步骤

    一 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 预警界限的确定

    三 预警系统运行及结果的输出

   第五节 产业安全预警系统预警模型介绍

    一 输入输出数据的预处理

    二 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

    三 网络的训练

    四 网络泛化能力检验

  B.12 保险产业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的分析与构建

   第一节 保险产业安全预警

    1.系统优化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关联性和独立性的统一

    4.灵敏性原则与可控性原则

    5.可操作性原则

   第二节 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三节 保险产业安全预警指标详解

    一 中国保险业的生存/发展环境预警指标

     (一)劳动力单位成本

     (二)全员劳动生产率

     (三)资本成本

     (四)汇率

     (五)实际GDP增长率

     (六)保险密度

     (七)保险深度

    二 中国保险业的产业竞争力预警指标

     (一)市场占有率

     (二)资本利润率

     (三)总资产负债率

     (四)市场集中度

     (五)专业技术人员占比

    三 中国保险业的产业控制力预警指标

     (一)保险业外资市场控制率

     (二)保险业外资股权控制率

     (三)保险业外资资产控制率

     (四)保险业外资投资控制度

    四 中国保险产业发展能力预警指标

     (一)保费总额增长率

     (二)资金运用余额增长率

     (三)固定资产净值增长率

     (四)就业人数增长率

     (五)总资产收益率

     (六)行业亏损面

   第四节 预警界限的设置

    一 预警界限的确定原理

    二 预警区间警戒线的确定

   第五节 保险产业安全预警模型的实证分析

    一 BP人工神经网络预警模型的建立

     (一)数据的归一化处理

     (二)网络层数确定

     (三)输入层节点选择

     (四)隐层节点数的确定

     (五)输出节点的选择和处理

    二 MATLAB中预警模型的训练、检验与预警

     (一)BP人工神经网络预警模型的训练

     (二)BP人工神经网络预警模型的检验

     (三)BP人工神经网络预警模型的预警

    三 预警结果分析

 BⅣ 对策篇

  B.13 保险产业发展对策

   第一节 提高保险产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匹配度

    一 明确保险产业发展的新情况和新特征

    二 关注“十二五”时期保险产业发展与安全的关键问题

    三 解决保险监管体系的相关问题

   第二节 优化保险产业结构体系

    一 增强商业保险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二 调整金融机构及其金融资产比例结构

    三 防范和化解寿险业利率风险

   第三节 拓宽保险产业市场领域

    一 积极满足巨灾保险市场需求

    二 建设农业保险体系

    三 促进保险市场多元化和产品差异化

   第四节 推进保险产业国际化战略

    一 提高境外融资和并购水平

    二 有效降低并购风险

    三 加强国际化品牌建设

  B.14 参考文献

 法律声明

产业安全作为国家经济安全的基础和核心,并随着经济安全战略地位的提升而越发凸显。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产业安全是国家制定产业政策、实行经济干预最基本的出发点,研究产业安全问题可以为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一个明确的指向和评价标准,有利于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布局合理化,提高产业整体的竞争力水平,提高产业安全度,从而有效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本报告对保险产业的现状、运行状况、影响因素、国际竞争力、对外依存度、产业控制力等保险产业安全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保险产业安全的评价体系和预警体系,并对我国保险产业安全的状况进行评价和预警。本报告数据翔实,可作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实际工作者的重要参考资料。

[1]贲奔:《我国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问题与对策》,《经济科学》1998年第5期。

[2]薄成毅等:《中国保险业重大现实问题》,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陈兵:《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评估的新视角—经济资本》,《保险研究》第2006第5期。

[4]陈宏:《跨国保险集聚中国之效应分析》,《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5]陈满堂:《“入世”与中国的金融安全》,《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6]陈曦:《中国再保险市场供求不平衡的原因与对策研究》,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8。

[7]陈云蓉:《基于BP神经网络的银行业安全预警实证研究》,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08。

[8]戴小平:《论金融安全区的构建》,《经济问题》2000年第6期。

[9]戴永红、秦永红:《试论印度保险业的发展、改革及前景》,《南亚研究季刊》2009年第3期。

[10]封进:《中国寿险偿付能力变动的实证分析》,《预测》2003年第1期。

[11]冯翠英:《金融危机下构建我国金融安全体系研究》,《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1期。

[12]凤凰网财经:《2008年中国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为1.91%》,2009-06-26,http://www.china-insurance.com/news-center/newslist.asp?id=129898。

[13]高虎城:《产业安全来自国际竞争力》,《中国经济周刊》2004年第34期。

[14]顾海兵、王亚红:《中国保险产业安全的监测预警范式研究》,《学术研究》2008年第5期。

[15]郭东林:《保险中的风险分析》,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07。

[16]郭金龙:《“十二五”期间我国保险业发展展望》,《银行家》2011年第5期。

[17]郭金龙、胡宏兵:《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问题、原因及政策建议》,《中国保险报》2009年第8期。

[18]郝演苏:《保险市场没有进行合理细分》,2008-10-21,http://opinion.hexun.com/2008-10-21/110214326.html。

[19]何维达、宋胜洲等:《开放市场下的产业安全与政府规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

[20]贾东云、黄崇福:《中、韩两国财产保险业风险管理比较研究》,《自然灾害学报》2005年第12期。

[21]金融时报:《保险投资元年:资产配置忧喜交加》,2010-06-18,http://www.zgjrw.com/News/2010618/home/ 100336332500.shtml。

[22]雷家骕:《国家经济安全理论与方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3]雷鸣:《FDI对我国产业安全影响的预警分析》,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07。

[24]李连仁、俞自由:《新加坡保险业发展现状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环球保险》1998年第3期。

[25]李孟刚:《产业安全理论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26]李旻暾:《产业安全预警系统应用研究》,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04。

[27]李晚冬:《浅谈中国保险资金的运用》,《大众商务》2009年第7期。

[28]梁勇:《开放的难题: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安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9]刘景鹏、魏迎宁:《进一步提高保险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保险报》2008年第1期。

[30]刘璐:《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的效应分析与政策选择》,《区域金融研究》2009年第5期。

[31]陆爱勤:《跨国保险企业与本土保险企业竞争发展战略选择》,《上海保险》2006年第3期。

[32]吕长江等:《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恶化预测研究》,《财经研究》2006第10期。

[33]马科新:《浅谈叶利钦时期俄罗斯保险业的改革与发展》,《西伯利亚研究》2008第12页。

[34]马莉:《寿险业和非寿险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分析》,《保险天地》2009年第6期。

[35]〔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中文版),李明轩译、邱如美译,华夏出版社,2002。

[36]孟生旺,滕帆:《未偿率模型:保险公司风险度量的新方法》,《统计研究》2007年第4期。

[37]孟昭亿:《保险资金运用国际比较》,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38]乔桂明:《中国保险业发展战略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9]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009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40]申河、刘连生、李民:《中国保险投资优化组合研究》,《中国保险》2009年第12期。

[41]史忠良:《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安全》,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42]粟芳:《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第2期。

[43]孙荣:《俄罗斯保险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44]孙蓉、彭雪梅、胡秋明等:《中国保险业风险管理战略研究——基于金融混业经营的视角》,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45]王安然、蔡荣:《浅析韩国保险业的特点谈我国保险市场的建设》,《保险研究》1997年第2期。

[46]王成辉、江生忠:《我国保险业竞争力诊断指标体系及其应用》,《南开经济学报》2006年第5期。

[47]王国林、杨海真:《中国资本外逃与外国直接投资关系的实证分析:1984~1997》,《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48]王佼佼:《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中工业产业安全预警系统的建立》,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08。

[49]王军:《金融开放宜内外无别——开放经济下中国金融宏现调控的若干建议》,《国际贸易》1996年第11期。

[50]王元龙:《我国对外开放中的金融安全问题研究》,《国际金融研究》1998年第5期。

[51]王元龙:《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缺陷及其矫正》,《中国货币市场》2003年第5期。

[52]卫新江:《银行保险:基于国际经验的考察》,《国际金融研究》2005年第4期。

[53]吴聪颖:《中、美保险资金运用的比较与启示》,《海南金融》2009年第12期。

[54]吴江鸣、林宝清:《新加坡、香港保险监管比较研究及启示》,《比较研究》2004年第5期。

[55]夏益国、卢兴祥:《2010年中国保险业热点问题评述》,《中国保险》2011年第2期。

[56]肖文:《欧美保险偿付能力监管研究及对我国的借鉴》,《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57]肖文、谢文武:《经济增长和政策因素对保险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内在传导机制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58]徐为山:《上市:提升保险公司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上海金融》2002年第6期。

[59]许荣、毛宏灵:《国际比较视野中的中国保险资金运用》,《金融与经济》2006年第4期。

[60]薛伟贤:《入世后中国保险业竞争力评价与对策》,科学出版社,2009。

[61]杨帆、韩卫国、甘露:《保险资金运用国际比较研究》,《国际金融》2002年第12期。

[62]杨菁:《中资保险公司提高竞争力研究》,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8。

[63]杨君:《基于钻石模型的中国保险业竞争力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8。

[64]姚凯:《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再保险业务发展战略研究》,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09。

[65]袁力:《保险法修正解读》,中国物价出版社,2003。

[66]占梦雅:《我国保险偿付能力监管指标体系的实证检验》,《上海金融》2005年第11期。

[67]张芳洁:《中国保险制度变迁与绩效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68]张纪康:《土耳其金融改革:非完全自由化的进程与危机教训》,《国际金融研究》2001年第2期。

[69]张巍、苏建平:《论美国对保险业的监管及对我国的启示》,《世界经济情况》2002年第23期。

[70]张艳妍、吴韧强:《美国保险资金运用的分析及借鉴》,《金融与经济》2008年第10期。

[71]张幼文:《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性质与特点》[J],《国际商务研究》1998年第4期。

[72]赵利胜:《金融开放条件下我国保险安全问题研究》,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博士),2004。

[73]赵宇龙、王证:《我国非寿险业务最低偿付能力额度标准的改进》,《保险研究》2006年第4期。

[74]郑汉通:《国家经济理论与安全方法》,国防大学出版社,1999。

[75]中顾网:《国际保险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2009-02-07,http://news.9ask.cn/baoxianlipei/pcft/200902/141577.html。

[76]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赴美俄考察组:《考查美俄保险市场的若干思考》,《保险研究》2009年第11期。

[77]中国保险监督委员会:《中国保险年鉴》,中国保险年鉴出版社,2001~2010。

[78]中国保险学会:《2001~2008年我国保费收入、保险总资产和资金运用余额变动表》,2009-08-30,http://119.161.148.66/D_newsDT/newsDT_read.php?id=13425。

[79]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10。

[80]周延:《中国保险市场结构、行为与绩效研究》,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博士),2007。

[81]周延礼:《维护保险产业安全促进经济金融发展》,《中国国情国力》2010年第3期。

[82]Bar-Niv,Ran;Smith,Michael L.Underwriting,Investment and Solvency.Academic Journal.Jun87,Vol.5 Issue 4.

[83]Beck.T.,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Is There a Link?.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2,(57).

[84]Blackbuurn,K.,and Hung V.,A Theory of Growth,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Trade. Economic,1998,65(257).

[85]Blonigen,Bruce A.and Fenstra,Robert C.,Protectionist Threats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NBER Working Paper No.W5475,1996.

[86]Cavallo,M and G Majnoni:“Do banks provision for bad loans in good times? Empirical evidence and policy implications”,in R Levich,G Majnoni and C Reinhart (eds),Ratings,rating agencies and the global financial system,2002.

[87]Chen,Y.C.,Sun,L.and Peng,C.W.Commercial Banks Performance in Taiw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Performance Management,2005,(7).

[88]Chick V.Some Reflections on Financial Fragility in Banking and Finance. 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Vol.XXXI,No.2,June 1997.

[89]Drake,L.and M.J.B.Hall.Efficiency in Japanese Banking:An Empirical Analysis.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03,(27).

[90]Duxbury,Darrenand Summers,Barbara.Financial Risk Perception:Are Individuals Variance Averse or Loss Averse?Economics Letters,2004.

[91]Eric Ghysels,Junghoon Seon.Asia Financial Crisis:The Role of Derivative Securities Trading and Foreign Investors in Korea,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2005(6).

[92]Flood,R. and P.Garber,“Collapsing Exchange Rate Regimes:Some Linear Example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84(17).

[93]Goldberg and Klein,1999.Goldberg,S.,Klein,W..International Trade an d Factor Mobility: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NBER Working Paper,1999.

[94]Gunther,Jeffery W.,Moore Robert R.Early Warning Models in Real Time,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03.

[95]Hahn,F.,“Equilibrium Dynamics with Heterogeneous Capital Good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November 1966,80.

[96]Honohan,Patrick.How Interest Rates Changed Under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a Cross-country Review.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Series 2313,The World Bank.2000.

[97]Hur.J.,Raj.M.,and Riyanto.E.,Finance and Trade:Across—Country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Asset Tangibility on International Trade. World Development,2004,34(10).

[98]Hyman P.Minsky.Effects of shifts aggregate demand upon income distribution. Washington,D.C.,December 28-30,1967.

[99]John Roberts.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and the Asian Crisis,Development Policy Review,2003(9).

[100]J.David Cummins,Sharon Tennyson,Mary a Weiss.Consolidation and Efficiency in the US Life Insurance Industry.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1999(23).

[101]Keynes,Friedman. Friedman and Keynes:divergences and convergences.The European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Volume 5,Issue 2,1998.

[102]Kregel J.A.,Margins of Safety and Weight of the Argument in Generating Financial Fragility. Journal of Economics Issues,Vol.XXXI,No.2,June 1997.

[103]Krugman,P.(1979),“A Model of Balance of Payments Crises”,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 11.

[104]Law.S.H.,and Demetriades.P.,Openness,Institutions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 World Economy & Finance Research Program Working Paper Series,WEF 0012,2006.

[105]Linda S.Goldberg and Michael W.Klein.,Trade and Real Exchange Rate Linkages in Southeast Asia and Latin America. NBER Working Paper,6344,1997.

[106]Mansor S.A.,Radam A.,Productivity and Efficiency Performance of the Malaysian Life Insurance Industry. Journal Economy Malaysia,2000(34).

[107]Noy,Iian.Financial Liberalization,Prudential Supervision,and the onset of Banking Crisis,Emerging Markets Review,2004(9).

[108]Paul Hilbers,Russell Krueger,Marina Moretti.New Tools for Assessing Financial System Soundness,Financial and Development,2000(9).

[109]Richard Cantillon.Essay on the Nature of Commerce in General.Transaction Publishers,1931.

[110]R.Barniv,J.Mcdonald.Identifying Financial Distress in the Insurance Industry:A Synthesis of Methodological and Empirical Issues.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1992.

[111]Saha,A.and Ravisankar,T.S.Rating of Indian Commercial Banks:A DEA Approach.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0,(124).

[112]Samuelson,Paul A.,“Indeterminacy of Development in a Heterogeneous Capital Model with Constant Saving Propensity.” In Shell,Karl,ed.,Essays on the Theory of Optimal Economic Growth. Cambridge:M.I.T. Press,1967.

[113]ScottE. Harrington,Jack M.Nelson.A regression-based methodology for solvency surveillance in the property-liability insurance industry.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 Vol,53,No.4 (Dec,1986).

[114]Shell,Karl,and Stiglitz,Joseph E.,“Allocationof Investment in a Dynamic Economy,”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November 1967,81.

[115]Taishi Okada.Financial Performance and Conditions——The Japanese Insurance Market and Companies.韩国保险学会国际学术大会,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