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3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32

民生为本的社会建设图书

Social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SSAPID:101-1216-3380-57
ISBN:978-7-5201-2026-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由理论篇、社会服务篇和社会治理篇组成。理论篇包括民生为本的社会建设和管理理论、制度主义视角下民生为本的社会服务理论、中外社会建设和管理理论传承与发展研究等。社会服务篇阐述民生为本的社会服务发展战略和政策,特殊弱势群体的社会服务战略和政策,儿童、老人和残疾人群体福利提供政策与区域均衡研究及志愿服务发展战略和政策。社会治理篇研讨民生为本的社区服务战略与政策、社会组织创新发展模式、信访制度改革和创新等。

相关信息

丛书名:民生智库丛书
作 者: 彭华民 闫金山
编 辑:胡庆英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5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编委会

 前言 立足民生建设 聚焦社会治理

 后记 伟大转型的个人体验:高考四十年记

 理论篇

  第一章 论民生为本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

   第一节 民生为本是社会建设和管理理念创新

   第二节 民生为本是社会建设与管理政策创新

   第三节 整合是社会建设与管理治理机制创新

   第四节 社会工作者是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力量

  第二章 制度主义视角下民生为本的社会服务

   第一节 制度视角下满足民生需要的规则和阶段

    一 满足民生需要的基本规则

    二 社会服务制度的演进阶段

   第二节 民生为本的社会服务制度转型与特征

    一 民生为本社会服务从狭义转向广义

    二 民生为本社会服务制度目标与特征

   第三节 民生为本社会服务制度与其他制度的互动

  第三章 中外社会建设理论传承与政策发展研究

   第一节 国内外社会建设思想的贡献

    一 社会建设的基本内涵

    二 中国现代社会建设思想萌芽与发展

    三 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本土化

    四 西方社会理论中的社会建设思想

     1.社会整合理论

     2.社会冲突理论

     3.风险社会理论

     4.社会福利理论

    五 社会建设研究中的四个主要议题

   第二节 新时期中国社会建设政策分析

    一 社会建设政策发展的指导思想

    二 社会建设的社会政策体系建设

     1.社会分配政策体系

     2.社会福利政策体系

     3.公共服务政策体系

   第三节 新时期中国社会建设的实践模式

    一 广东社会建设的实践模式

    二 北京社会建设的实践模式

    三 上海社会建设的实践模式

  第四章 中外社会管理理论传承与政策发展研究

   第一节 国内外社会管理思想的贡献

    一 社会管理的基本内涵

    二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管理思想

    三 西方多元视角的社会管理理论

     1.国家与社会理论

     2.多中心治理理论

     3.政策网络理论

     4.新公共管理理论

     5.新公共服务理论

     6.协商民主理论

    四 中国社会管理研究多元化取向

     1.社会管理创新的制度背景

     2.社会管理的基本原则

     3.社区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研究

     4.培育社会组织并推动其参与社会管理研究

     5.鼓励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研究

     6.社会管理中的社会协同原则研究

     7.社会管理创新的具体措施

   第二节 新时期中国社会管理政策分析

    一 社会管理政策发展的指导思想

    二 社会管理的社会政策体系建设

   第三节 新时期中国社会管理实践模式

    一 广东社会管理的实践模式

    二 北京社会管理的实践模式

    三 上海社会管理的实践模式

 社会服务篇

  第五章 江苏社会建设之社会服务发展战略与政策(上)

   第一节 江苏社会建设之普惠型社会服务发展创新的必要性

    一 江苏社会建设战略转型的需要

    二 社会服务的基础条件渐趋成熟

    三 社会服务的多重功能日益呈现

    四 社会服务发展路径嬗变与转型

     1.时代要求:从补缺到普惠

     2.本质内涵:从救济到福利

     3.供给主体:从单一到多元

     4.供给内容:从有形到无形

     5.服务输送:从行政到专业

     6.覆盖对象:从传统到新型

   第二节 江苏社会建设之普惠型社会服务:传统特殊人群

    一 江苏社会福利事业“十一五”的发展

     1.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2.儿童福利事业快速发展

     3.残疾人福利水平大幅提升

    二 江苏社会福利事业存在的问题与实证研究

     1.江苏社会福利事业存在的问题

     2.基于需要与权利视角的实证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1)儿童社会服务供给与需要现状

      (2)老年社会服务供给与需要现状

      (3)残疾人社会服务供给与需要现状

    三 传统特殊人群社会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第三节 江苏特殊人群社会服务发展创新的政策建议

    一 资金保障:拓展筹资渠道,落实服务经费

    二 服务提供:规范政府购买行为,推动社会参与

    三 服务管理:完善组织架构,实现协同发展

    四 服务接受:优化输送模式,实现需要为本

    五 服务评估:淡化目标导向,倡导系统整合

  第六章 江苏社会建设之社会服务发展战略与政策(下)

   第一节 江苏社会建设之普惠型社会服务:流动人口

    一 江苏流动人口普惠型社会服务建设面临的机遇

     1.契合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要

     2.持续增长的经济提供了坚实基础

     3.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4.社会工作、志愿者队伍提供了智力和人力支持

    二 江苏流动人口及其社会服务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南京为例

     1.劳务市场不健全,城市归属感弱

     2.劳动强度大,权益保障不完善

     3.子女教育服务问题突出

    三 江苏流动人口社会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二元社会保障制度

     2.流动人口管理制度的内卷化倾向

     3.公立教育“门槛”高

     4.市场社会服务供给稀缺

     5.流动人口自身权利意识淡薄

    四 构建江苏流动人口普惠型社会服务的政策建议

     (一)理念转变:管理迈向服务

     (二)平等服务推动身份平等,服务普惠推动政策变革

      1.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同城同工同待遇

      2.健全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努力解决流动人口后顾之忧

      3.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平等接受教育

      4.开展就业培训服务,为流动人口提供就业服务

      5.创造满足流动人口和谐相处的良好居住环境

   第二节 江苏社会建设之普惠型社会服务:一般人群

    一 国内外社会服务建设经验及启示

     (一)国外的社会服务建设经验

     (二)国内的社会服务建设经验

      1.朝阳模式

      2.香港的社区社会服务模式

    二 江苏一般人群普惠型服务多元组合供给模式

     (一)社会服务供给主体

      1.政府

      2.社会组织

      3.私人

     (二)社会服务受益主体

      1.特殊人群向一般人群过渡

      2.一般人群的社会服务需要

    三 构建江苏一般人群普惠型社会服务的政策路径

     1.政府主导、民主参与,推进社会福利服务制度化

     2.加强引导、协调整合,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服务作用

     3.立足社区、广泛动员,弘扬民间互助精神

  第七章 江苏流浪人口的社会管理战略与政策

   第一节 江苏省流浪人口概况

    一 全国流浪人口救助发展概况

    二 江苏流浪人口救助发展概况

     (一)2003~2006年的探索性发展阶段

     (二)2007~2010年的规范化发展阶段

     (三)2011年至今的福利性发展阶段

   第二节 流浪人口的机构救助服务实践与创新

    一 新中国成立前的流浪乞讨人员机构救助

    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流浪乞讨人员机构救助

    三 机构救助的主要内容

     (一)基本生活照顾

     (二)返乡支持服务

     (三)医疗救助服务

     (四)安置服务

     (五)社会工作服务

     (六)源头预防与家庭评估服务

   第三节 流浪人口救助服务战略

    一 建立需要为本的流浪人口救助政策体系

    二 构建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体系

    三 构建社区为本的救助服务体系

  第八章 江苏社会建设之志愿服务发展战略

   第一节 志愿服务的理念精神和发展阶段

    一 志愿服务的历史起源

    二 志愿服务精神

    三 志愿服务的多元类型

     1.互助与自助的服务

     2.慈善或为他人提供服务

     3.参与式服务

     4.倡导与运动式服务

   第二节 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与特点

    一 中国志愿服务的兴起

    二 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阶段

     1.改革之初的社会公益转型期(1978~1986年)

     2.志愿服务探索发展期(1987~1993年)

     3.志愿服务的组织推动期(1994~2000年)

     4.志愿服务多元发展期(2001~2007年)

     5.志愿服务的全民参与期(2008年至今)

   第三节 江苏志愿服务的发展和特点

    一 志愿服务与多元服务整合

    二 组织建设与组织协调整合

    三 普惠服务与特色服务整合

   第四节 社会建设与管理背景下的江苏志愿服务战略

    一 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是志愿服务新导向

    二 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是志愿服务新空间

  第九章 三大弱势群体福利提供政策与区域均衡研究

   第一节 社会福利转型及相关研究

    一 从“小福利”到“大福利”

    二 “大福利”既有研究的漏洞

   第二节 三大弱势群体福利提供的比较

    一 三大弱势群体福利提供比较的指标

    二 三大弱势群体福利提供政策与区域均值分析

    三 三大弱势群体福利提供的分省份回归研究

    四 区域指标分析

    五 结论

 社会治理篇

  第十章 江苏社会建设之社区服务发展战略与政策

   第一节 江苏社区服务发展创新必要性

    一 社会建设的微观机制:社区建设

    二 社会建设的基础层面:社区服务

    三 社区服务的发展创新:民生推进

   第二节 江苏社区服务发展创新战略

    一 江苏社区社会服务发展创新的条件

    二 福利多元主义视野下的社区服务创新

     1.福利多元主义的兴起及主要内容

     2.社区社会服务创新的分析框架

    三 江苏社区服务发展创新战略基本内容

     1.社区社会服务对象的创新

     2.社区社会服务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3.社区社会服务输送策略的创新

     4.社区社会服务资金筹集方式的创新

     5.社区社会服务管理体系的创新

     6.社区社会服务效果评估的创新

   第三节 江苏社区服务发展创新模式

    一 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1.街道层面改革的内容

     2.社区层面改革的内容

    二 社区服务供给机制创新

     1.“万家帮”服务品牌的由来

     2.混合福利的典范——老年人社区服务项目

    三 社区资本积累模式创新

     1.积极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

     2.积极培育社区非政府组织

     3.大力发展社区志愿组织,广泛开展社区志愿服务

     4.引进社会企业发展模式,提供社区服务

     5.重视社会工作专业理念与方法的运用

  第十一章 江苏社会建设之社会组织发展战略与政策

   第一节 江苏社会组织发展创新的必要性

    一 社会稳定的内生要求

    二 政府合作型治理的应然之举

    三 居民多层次服务的有效回应

   第二节 江苏社会组织孵化模式

    一 江苏社会组织孵化的实践历程

    二 社会组织培育模式梳理及比较

     (一)政府主导型培育模式:张家港公益组织培育中心

      1.政府主导型培育模式的基本理念

      2.政府主导型培育模式下培育机构的独立性

      3.政府主导型培育模式下培育机构的专业性

      4.政府主导型培育模式下培育机构获取资源的能力

      5.政府主导型培育模式下培育机构扮演的角色

     (二)政府与基金会合作型培育模式:南京爱德社会组织培育中心

      1.政府与基金会合作型培育模式的基本理念

      2.政府与基金会合作型培育模式下培育机构的独立性

      3.政府与基金会合作型培育模式下培育机构的专业性

      4.政府与基金会合作型培育模式下培育机构获取资源的能力

      5.政府与基金会合作型培育模式下培育机构扮演的角色

     (三)社会组织主导型培育模式:恩派公益组织发展中心

      1.社会组织主导型培育模式的基本理念

      2.社会组织主导型培育模式下培育机构的独立性

      3.社会组织主导型培育模式下培育机构的专业性

      4.社会组织主导型培育模式下培育机构获取资源的能力

      5.社会组织主导型培育模式下培育机构扮演的角色

     (四)社会组织培育模式比较分析

      1.三种模式的相似性

      2.三种模式的差异

     (五)社会组织培育模式的创新经验及未来发展

   第三节 江苏社会组织发展战略与政策建议

    一 优化社会组织布局结构,加大扶持力度

    二 扩大社会组织社会参与,激励自我创新

    三 强化社会组织多元管理,推进问责制

    四 提升社会组织服务功能,加强能力建设

  第十二章 江苏社会管理之社会组织建设创新

   第一节 江苏社会组织建设:基金会

    一 全国及江苏基金会的发展实践

    二 江苏基金会建设典范:爱德基金会

     1.充满协作力的团队为机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保证

     2.高效率的创新慈善项目是机构赢得社会认同的根本

     3.完备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是机构公信力建设的保障

     4.多元化的筹资渠道保证了机构充满活力

   第二节 江苏社会组织建设:社会工作机构

    一 社会工作机构的内涵和特征

    二 江苏社会工作机构发展模式

     1.社会工作机构发展模式的多维分析

      (1)资金向度的机构分类

      (2)工作人员专业性向度的机构分类

      (3)专业工作方法向度的机构分类

    三 社会工作机构未来发展走向

    四 社会工作机构发展模式的本土化反思

     1.政府购买服务的制度化问题

     2.社工协会的功能定位与功能发挥

     3.国外经验借鉴的有限性

   第三节 江苏社会组织建设:社会企业

    一 社会企业兴起的背景

    二 社会企业的内涵及功能

     1.社会企业的内涵

     2.社会企业的功能

    三 江苏社会企业发展典范:爱德面包坊

  第十三章 信访制度与社会管理战略与政策*

   第一节 信访制度的功能

    一 信访制度的发展

    二 信访制度是民意诉求的渠道

   第二节 柔性社会管理及管理战略

    一 柔性社会管理的内涵

    二 柔性社会管理的总体战略

    三 柔性社会管理的政策框架

     1.政策制定:多元主体参与

     2.政策实施:要保护公民权利

     3.政策评估:要以群众需要满足为重心

   第三节 作为一种柔性社会管理的信访制度

    一 怀柔之心,信访前预防

    二 转变观念,信访中慎理

     1.要完善信访运行机制,疏通信访渠道

     2.要转变信访观念,尊重和善待信访者

     3.要坚持依法治国,信访要尊重法律权威

    三 以人为本,信访后评估

   第四节 信访制度建设中的专业社工介入

    一 专业社工介入信访的理论基础

    二 专业社工的角色定位

     1.直接服务者角色

     2.间接服务者角色

    三 专业社工介入信访工作的方式方法

本书提出民生为本的社会建设的战略核心是:建立人人参与建设和治理的动态机制;建立政府服务与社会服务、社工服务与志愿服务多层交叉和立体化的服务-治理体系;要立足民生建设,聚焦社会治理;要以服务推动治理,通过治理解决问题。本书由理论篇、社会服务篇和社会治理篇组成。理论篇包括民生为本的社会建设和管理理论、制度主义视角下民生为本的社会服务理论、中外社会建设和管理理论传承与发展研究等。社会服务篇阐述民生为本的社会服务发展战略和政策,特殊弱势群体的社会服务战略和政策,儿童、老人和残疾人群体福利提供政策与区域均衡研究及志愿服务发展战略和政策。社会治理篇研讨民生为本的社区服务战略与政策、社会组织创新发展模式、信访制度改革和创新等。

安南,2001,《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2001国际志愿者年启动仪式上的讲话》,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252/6135/6139/20010918/563834.html,最后访问日期:2001年9月18日。

安勇,2012,《北京召开社会建设下半年工作座谈会》,http://www.takungpao.com/sy/2012-08/26/content_993462.htm,最后访问日期:2016年6月22日。

比格尔·亨德瑞,2012,《欧洲人眼中的挑战:政府管理与社会服务》,《行政管理改革》第1期。

布坎南,2009,《公共物品的需求与供给》,马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蔡禾,2012a,《从利益诉求的视角看社会管理创新》,《社会学研究》第4期。

蔡禾,2012b,《广东在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建设体制》,http://sgw.dg.gov.cn/business/htmlfiles/dgsgw/s32137/201210/565937.htm,最后访问日期:2016年6月22日。

陈蓓丽,2011,《上海社工机构发展之制度困境及发展路径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陈成文、孙淇庭,2009,《论邓小平社会建设理论与社会和谐构建》,《甘肃社会科学》第3期。

陈根锦,2007,《香港职业健康及安全政策之研究:新自由政策体系的个案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

陈家建,2010,《法团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研究》,《社会学研究》第2期。

陈杰人,2011,《江苏流动人口管理制度的喜与忧》,人民网,2011年8月25日,http://js.people.com.cn,最后访问日期:2016年6月22日。

陈锦棠,2008,《香港社会服务评估与审核》,北京大学出版社。

陈良瑾,1990,《社会保障教程》,知识出版社。

陈良瑾、唐钧,199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福利制度》,《学术研究》第3期。

陈沈慧,2012,《中国信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社会纵横》第9期。

陈天祥,2007,《新公共管理:效果及评价》,《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陈振明,2000,《评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范式》,《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陈振明、李德国,2012,《社会管理创新研究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东南学术》第2期。

陈治,2007,《福利供给变迁中的政府责任及其实现制度研究——福利供给的国外考察与启示》,《理论与改革》第7期。

成伯清,2011,《社会建设的情感维度——从社群主义的观点看》,《南京社会科学》第1期。

成海军,2009,《当代中国社会福利政策研究——以民政社会福利为视角》,中国发展研究基金项目报告。

崔月琴,2010,《新时期中国社会管理组织基础的变迁》,《福建论坛》第11期。

崔月琴、袁泉,2011,《社会管理的组织化路径——社区民间组织的“均衡化”发展》,《社会科学战线》第10期。

道格拉斯·C.诺斯,2008,《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邓大松、林毓铭、谢圣远,2007,《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

丁开杰,2007a,《从第三部门到社会企业:中国的实践》,《透视社会企业:中国与英国的经验》(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增刊)。

丁元竹,2007b,《关于建立和完善社会管理体制的若干思考》,《江海学刊》第5期。

丁元竹,2010,《“十二五”时期社会建设要抓好三个重点》,《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第3期。

丁元竹,2011a,《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几个着力点》,《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第6期。

丁元竹,2011b,《社会管理发展的历史和国际视角》,《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第6期。

丁元竹,2011c,《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领域和基本做法》,《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5期。

丁元竹、江汛清、谭建光主编,2007,《中国志愿服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董文琪,2010,《政府采购社会服务的国际经验与启示》,《宏观经济管理》第6期。

杜弋鹏,2012,《北京“十一五”期间加强社会建设,立足民生搞创新》,http://finance.people.com.cn/GB/8215/179399/204463/12945693.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6年6月22日。

多吉才让、李宝库,2001,《城市社区建设读本》,中国社会出版社。

《法制日报》,2006,《每年因公致残70多万 绝大多数为农民工》,2006-6-14,转引自搜狐,http://news.sohu.com/20060614/n243722692.s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6年6月22日。

范明林,2010,《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互动关系——基于法团主义和市民社会视角的比较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第3期。

方亚光,2004,《江苏年鉴》,江苏年鉴杂志社。

方亚光,2005,《江苏年鉴》,江苏年鉴杂志社。

方亚光,2006,《江苏年鉴》,江苏年鉴杂志社。

方亚光,2007,《江苏年鉴》,江苏年鉴杂志社。

冯俊、张运来、崔正,2011,《服务概念的多层次理解》,《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冯元,2012,《优势视角下流浪儿童救助模式创新与转型》,《宁夏社会科学》第6期。

冯元,2013,《转型期流浪儿童救助服务创新探讨——基于福利多元主义视角》,《长白学刊》第1期。

冯元、彭华民,2012,《社会工作在流浪儿童救助中的应用研究——以N市救助管理站为例》,《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4期。

冯元、彭华民,2013,《救助管理领域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重庆社会科学》第3期。

福建省社会处,1942,《社会建设》,《社会建设》发行社。

付曦,2011,《我国NGO参与社会福利为何困难重重——体制层面的分析》,《学理论》第22期。

高海虹,2011,《发展社会企业:改善公共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理论探讨》第6期。

高红,2011,《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模式创新与制度保障》,《社会科学》第6期。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2006,《加快我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改革的研究报告》,《中国行政管理》第2期。

《公益时报》,2007,《窦玉沛: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http://news.sina.com.cn/c/2007-10-23/100914146154.s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6年6月22日。

龚长宇,2011,《柔性管理:社会管理的重要机制》,《学习与探索》第6期。

龚俊、杨廷文,2011,《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管理机制探析》,《人民论坛》第32期。

龚维斌,2009,《从单位管理走向社会建设》,《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第4期。

顾骏,2005,《关于上海流动人口管理的深层次思考》,《城市管理》,第2期。

官有恒,2007,《社会组织企业在台湾的发展》,《中国非营利评论》第1期。

管仲,2013,《管子》,北方文艺出版社。

(唐)房玄龄注,1989,《桓公问》,见于《管子》第五十六篇,上海古籍出版社。

郭秀云,2009,《流动人口市民化的政策测度及评价体系》,《探索与争鸣》第1期。

国家统计局,2011,《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2012,《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电子版),中国统计出版社。

哈贝马斯,2003,《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治国的商谈理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胡锦涛,200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

胡锦涛,2012,《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

胡玉梅,2006,《江苏残疾人,19年多了178.3万》,《现代快报》,2006年12月22日,http://kb.dsqq.cn/old/html/2006-12/22/content_51221549.htm,最后访问日期:2016年6月22日。

黄晨熹,2009,《社会福利》,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黄公觉主编,1933~1934,《社会建设》,《社会建设》发行社。

黄家亮,2012,《论社区服务中国家、市场与社会的互构——以北京市96156社区服务模式为例》,《北京社会科学》第3期。

黄润龙,2006,《流动人口的数量及其分布特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西北人口》第2期。

黄艺红、刘海涌,2012,《西方社会服务理论对中国的启示》,《国际研究》第6期。

吉登斯,2000,《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郑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吉尔伯特、特雷尔,2003,《社会福利政策导论》,黄晨曦、周烨、刘红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吉强,2011a,《我省人口分布呈“南增北减”》,《新华日报》,2011-5-4,http://xh.xhby.net/mp2/html/2011-05/04/content_359502.htm,最后访问日期:2016年6月22日。

吉强,2011b,《我省人口负担系数持续下降》,《新华日报》12月7日。

季瑾、胡金平,2011,《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管理策略研究初探——基于江苏地区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调研》,《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第6期。

江苏省民政厅,2011,《江苏省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国江苏网,http://www.jiangsu.gov.cn/xxgk/jhgh/zygh/201112/t20111231_709114.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6年6月22日。

江苏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2010,《江苏省民政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社会组织管理子规划》,http://www.jsmz.gov.cn/skywcm/webpage/zwgk/inner.jsp?infoId=6413,最后访问日期:2016年6月22日。

江苏省统计局,2006,《江苏服务业投资发展现状分析》,2006-12-30,http://www.jssb.gov.cn/jstj/fxxx/tjfx/200701/t20070108_80733.htm,最后访问日期:2016年6月22日。

江苏省统计局,2008,《我省老龄人口接近1200万》,中国江苏网,http://www.jiangsu.gov.cn/jsyw/201109/t20110929_671474.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6年6月22日。

江苏省统计局,2011a,《江苏服务业比重问题探讨》,江苏省统计局网,http://www.jssb.gov.cn/jstj/fxxx/tjfx/201111/t20111109_116125.htm,最后访问日期:2016年6月22日。

江苏省统计局,2011b,《我省人口负担系数持续下降》,江苏省统计局网,http://www.jssb.gov.cn/jstj/fxxx/tjxx/201112/t20111201_116200.htm,最后访问日期:2016年6月22日。

江苏省统计局课题组,2004,《江苏服务业发展现状与提升发展水平的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http://www.stats.gov.cn,最后访问日期:2016年6月22日。

江汛清、周宏峰,2009,《中国志愿者:从青年到全民——改革开放30年志愿服务发展分析》,《中国青年研究》第1期。

江泽民,200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姜振华,2008,社会参与与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中国社会出版社。

教育部,1952,《小学暂行规程》。

揭爱花,2011,《积极探索社会福利服务供给的市场化机制》,《浙江社会科学》第5期。

金锦萍,2009,《社会企业的兴起及法律规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4期。

金渊明,2006,《超越“生产主义福利体制”:韩国的经验》,第二届社会政策国际论坛论文,北京。

景天魁,2006,《底线公平与社会保障的柔性调节》,《社会学研究》第6期。

景天魁,2008,《社会建设的科学构思和周密布局》,《江苏社会科学》第1期。

景天魁,2012,《在社会服务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中发展非营利组织》,《教学与研究》第8期。

景天魁、毕天云,2009,《从小福利迈向大福利:中国特色福利制度的新阶段》,《理论前沿》第11期。

康晓光,2001,《关于官办社团自治化的个案研究》,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编,《处于十字路口的中国社团》,天津人民出版社。

康晓光、韩恒,2005,《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社会学研究》第6期。

康有为,2002,《大同书》,华夏出版社。

孔繁斌,2007,《多中心治理诠释——基于承认政治的视角》,《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孔繁斌,2009,《社会治理的多中心场域构建——基于共和主义的一项理论解释》,《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孔祥勇,2012,《社会矛盾化解方式多元化与新时期信访工作》,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1—2012年度全市优秀调研成果。

多亚尔,高夫,2008,《人的需要理论》,汪淳波、张宝莹译,商务印书馆。

蓝煜昕,2012,《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地方政府的创新实践》,《中国行政管理》第3期。

蓝云曦、谭晓辉,2011,《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对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促进作用》,《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李宝库,1999,《夯实城市基层基础积极发展社区建设》,《城市街居通讯》第6期。

李兵,2011,《国外社会服务发展历程及其启示》,《求是论衡》(理论版)第3期。

李波、王宏丽、富强,2012,《江苏省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调研报告》,《中国民政》第8期。

李景治,2011,《中国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与社会管理创新》,《学术界》第10期。

李培林,2007,《加强社会建设理论和经验的研究》,《社会学研究》第2期。

李培林,2011,《我国发展新阶段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社会学研究》第4期。

李强,2002,《户籍分层和流动人口的社会地位》,《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第8期。

李强,2007,《和谐社会与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第6期。

李强彬,2012,《国外协商民主研究30年:路线、视角与议题》,《教学与研究》第2期。

李太斌,2007,《浅谈政府推动与社会工作机构之间的关系》,《上海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第3期。

李潇潇,2007,《中国志愿服务的理论反思与实践扩展——“中国志愿服务:回顾与展望”学术论坛综述》,《青年探索》第6期。

李学举主编,2008,《民政30年》,中国社会出版社。

李雪萍、陈伟东,2008,《论社会建设经由社区建设》,《社会科学研究》第1期。

李焱林,2011,《社会工作协会与政府关系探析》,《社会工作上半月》(实务)第9期。

李迎生,2009,《对中国城市社区服务发展方向的思考》,《河北学刊》第1期。

李迎生,2011,《全球社会管理模式转型的中国对策》,《人民论坛》第7期。

李友梅,2012,《中国社会管理新格局下遭遇的问题——一种基于中观机制分析的视角》,《学术月刊》第7期。

李友梅、肖瑛、黄晓春,2012,《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公共性困境及其超越》,《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李志强,2013,《从救助政策的转变谈社会救助文化体系的新构建——基于武汉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社会实践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6期。

《联合早报》,2012,《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已深度老龄化 未富先老问题严重》,转引自搜狐,http://business.sohu.com/20121006/n354349383.s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6年6月22日。

梁树发,2005,《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几个问题》,《东岳论丛》第6期。

梁唐,2006,《美国社会企业运动》,《21世纪商业评论》第1期;

林海、彭劲松、梁中华,2010,《从NPO——到社会企业:非营利组织转型策略研究》,《科技管理研究》第18期;

林万亿,1994,《福利国家:历史比较的分析》,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刘德浩,2012,《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构:基于服务型政府的分析视角》,中国经济出版社。

刘继同,2006,《国家与社会:社会福利体系性变迁规律与制度框架特征》,《社会科学研究》第3期。

刘京希,2012,《从政治发展看社会建设》,《天津社会科学》第2期。

刘柳珍,2011,《论社会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求实》第8期。

刘润华,2012,《对中小企业在科研和技改方面投资给予减免税的建议》,《吉林人大》第7期。

刘少杰、王建民,2006,《现代社会的建构与反思——西方社会建设理论的来龙去脉》,《学习与探索》第3期。

刘旺洪,2011,《社会管理创新:概念界定、总体思路和体系建构》,《江海学刊》第5期。

刘铮、潘锦堂,2005,《世界各国退休年龄现状分析比较》,《甘肃社会科学》第5期。

卢谋华,2007,《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出版社。

鲁鹏,2012,《论政治现代化视阈中的社会管理创新》,《山东社会科学》第3期。

陆学艺,2008,《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理论前沿》第1期。

陆学艺,2010,《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动中的社会建设》,《甘肃社会科学》第6期。

陆学艺,2011a,《目前形势和社会建设、社会管理》,《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第4期。

陆学艺,2011b,《社会建设就是建设社会现代化》,《社会学研究》第4期。

陆学艺,2012,《我国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探求》第3期。

罗尔斯,2000,《政治自由主义》,译林出版社。

罗兴佐,2006,《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述评》,《学术界》第4期。

马克思、恩格斯,195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

马丁·鲍威尔主编,2011,《理解福利混合经济》,钟晓慧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马英娟,2012,《公共服务:概念溯源与标准厘定》,《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麦金尼斯,2000,《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

毛玉勇、黄奎,2013,《信访制度价值意义探析》,《当代经济》第10期。

米红、王丽郦,2010,《从覆盖到衔接:论中国和谐社会保障体系“三步走”战略》,《劳动保障世界》第1期。

苗贵山,2007,《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府社会管理思想研究》,《理论与改革》第2期。

民政部,2006,《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

民政部,2009,《关于促进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通知》。

民政部,《2011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报告》,2012,http://cws.mca.gov.cn/article/tjbg/201210/20121000362598.s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6年6月22日。

民政部2011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报告,http://cws.mca.gov.cn/article/tjbg/201210/20121000362598.s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6年6月22日。

民政部、财政部,2012,《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

民政部社会工作司,2011,《江苏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情况》,http://mzzt.mca.gov.cn/article/shgzzyrcdwjs/jlcl/201112/20111200245880.s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6年6月22日。

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2011a,《关于社会服务发展演进与概念定义的探析》,《中国民政》第6期。

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2011b,《关于社会服务功能作用与体系建设的探析》,《中国民政》第7期。

牟国义,2008,《江苏年鉴》,江苏年鉴杂志社。

牟国义,2009,《江苏年鉴》,江苏年鉴杂志社。

牟国义,2010,《江苏年鉴》,江苏年鉴杂志社。

牟国义,2011,《江苏年鉴》,江苏年鉴杂志社。

牟国义,2012,《江苏年鉴》,江苏年鉴杂志社。

南京市信访局软科学课题组,2012,《社会矛盾化解方式多元化与新时期信访工作》。

南京视窗,2013,《南京南师附中、金中今年扩招》,http://news.nanjings.com/html/2013/0430/4168.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6年6月22日。

倪佳,2011,《江苏启动第三方评估政府公益服务项目》,北方网,2011-12-21,http://www.enorth.com.cn,最后访问日期:2016年6月22日。

诺曼·巴里,2005,《福利》,储建国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Neil Gilbert & Paul Terrell,2003,《社会福利政策导论》,黄晨熹等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欧黎明、朱秦,2009,《社会协同治理:信任关系与平台建设》,《中国行政管理》第5期。

潘泽泉,2004,《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发展困境与社会风险》,《战略与管理》第1期。

庞金友,2006,《近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逻辑与特点》,《天津社会科学》第6期。

彭华民,2006,《福利三角:一个社会政策分析的范式》,《社会学研究》第4期。

彭华民,2010,《论需要为本的社会福利转型的目标定位》,《南开学报》第4期。

彭华民,2010a,《论需要为本的中国社会福利转型的目标定位》,《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彭华民,2010b,《中国组合式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构建》,《学术月刊》第10期。

彭华民,2011,《中国适度普惠社会福利的理论辨析和制度构建》,《2011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适度普惠福利社会与国际经验研究论坛论文集》。

彭华民、万国威,2010,《从沉寂到创新:中国社会福利30年学术轨迹审视》,《东岳论丛》第8期。

彭华民等,2009,《西方社会福利理论前沿》,中国社会出版社。

彭善民,2010,《上海社工机构生成轨迹与发展困境》,《社会科学》第2期;

彭希哲、郭秀云,2007,《权利回归与制度重构——对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创新的思考》,《人口研究》第4期。

皮学军,2009,《红灯亮在求生之路——大跃进时期流民的收容遣送》,《当代中国研究》第1期。

青连斌,2011,《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几个问题》,《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第4期。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6,《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人事部、民政部,2006,《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

桑玉成,2011,《官民协同治理视角下当代中国社会管理的创新与发展》,《山东大学学报》第3期。

尚晓援,2001,《“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再认识》,《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

沈聪、朝组,2012,《朝阳全模式:探索社会服务管理新路径》,《前线》第5期。

沈文明、王晓映,2010,《以社区为依托,我省全面启动空巢老人关爱行动》,新华网江苏频道,http://www.js.xinhuanet.com/xin_wen_zhong_xin/2010-01/31/content_18917620.htm,最后访问日期:2016年6月26日。

江苏省人社厅,2012,《2011年度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jiangsu.gov.cn/xxgk/tjxx/tjgb/201205/t20120511_731559.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6年6月26日。

施巍巍、颜少君,2009,《国外社区参与社会管理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学术交流》第2期。

时立荣,2003,《非营利组织运行机制的转变与社会性企业的公益效率》,《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9期。

斯廷博格编著,2007,《公民身份的条件》,郭台辉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宋林飞,2009,《社会建设的目标是社会和谐和社会进步》,《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苏明、贾西津、孙洁、韩俊魁,2010,《中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研究》,《财政研究》第1期。

苏珊·斯特兰奇,1990,《国家与市场——国际政治经济学导论》,杨宇光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

孙柏瑛,2012,《社会管理与政府能力建构》,《社会科学家》第8期。

孙本文,1948,《近代中国社会学》,胜利出版社。

孙本文主编,1944~1949,《社会建设》,《社会建设》发行社。

孙立平,2011,《走向积极的社会管理》,《社会学研究》第4期。

孙悦、郭松洋,2013,《走向柔性社会管理》,《兰州学刊》第7期。

谭晓辉,2010,《论我国建立普惠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改革与战略》第8期。

唐钧,2012,《社会管理:疏浚还是堙堵》,《开放导报》第3期。

唐士其,1996,《“市民社会”、现代国家以及中国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唐铁汉、李军鹏,2006,《西方社会建设的基本理论及其演变》,《新视野》第1期。

唐贤兴、肖方仁,2012,《社会资本积累:社会管理创新的逻辑起点》,《学术界》第4期。

陶孙进,2005,《调查显示:南京流动人口六大问题急需解决》,http://www.longhoo.net/gb/longhoo/news2004/photo/userobject1ai357041.html,最后访问日期:2005年5月10日。

田毅鹏,2001,《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勃兴》,《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4期。

佟新,2010,《人口社会学》(第4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从联,2012,《服务社会 照亮一方——访德国教会社会服务事工有感》,《天风》第8期。

王代月,2011,《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管理思想的民本价值研究》,《社会主义研究》第2期。

王建生,2010,《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流变》,《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王堃、张扩振,2011,《西方协商民主的理论渊源》,《学术界》第11期。

王磊、胡鞍钢,2011,《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制度背景》,《探索与争鸣》第9期。

王明浩,2010,《北京市社会建设创新纪实:奋力站上新起点》,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4562/12937412.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6年6月22日。

王思斌,2009,《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建构》,《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王思斌,2011,《对社会服务的理解》,《中国民政》第5期。

王小章,2011,《“自由”和“共同体”之间——从西方社会理论看社会建设的价值取向和实践层面》,《浙江社会科学》第11期。

王义,2012,《从管制到多元治理:社会管理模式的转换》,《长白学刊》第4期。

王宇飞、赵毅纯,2012,《从政府因素思考我国信访制度的完善》,《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第3期。

魏礼群,2007,《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求是》第22期。

魏礼群,2011,《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几个问题》,《宏观经济管理》第7期。

吴建平,2012,《理解法团主义——兼论其在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中的适用性》,《社会学研究》第1期。

吴鹏森,2012,《论社会管理创新的理念与路径》,《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吴晓林、左高山,2010,《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三重困境——基于政治伦理的分析》,《人文杂志》第6期。

吴新叶,2008,《党对非政府组织的领导——以执政党的社会管理为视角》,《政治学研究》第2期。

希尔,2003,《理解社会政策》,刘升华译,商务印书馆。

夏禹龙、周罗庚,2011,《加强社会管理与培育公民社会——兼与周本顺先生商榷》,《探索与争鸣》第9期。

夏正林,2012,《我国信访制度的历史流变、困境及出路》,《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谢建社、朱明、谢宇,2012,《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学问题的思考——以珠三角城镇为例》,《教育导刊》第10期。

徐艳阳,2011,《中国信访制度历史渊源考评》,《学术界》第12期。

许芸,2009,《从政府包办到政府购买——中国社会福利服务供给的新路径》,《南京社会科学》第7期。

宣朝庆、王铂辉,2009,《一九四〇年代中国社会建设思想的形成》,《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亚里士多德,1965,《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

闫文仙、张磊,2012,《政策网络理论的完善路径:与IAD的整合》,《云南行政学院学报》第5期。

严书翰,2009,《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形成及其重要意义》,《红旗文稿》第3期。

阎明,2010,《中国社会学史:一门学科与一个时代》,清华大学出版社。

晏森、王高社、杨克俊,2008,《我国人口抚养比指标探讨》,《陕西行政学院学报》第3期。

杨刚勇、杨友国,2011,《论党的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之发展》,《求实》第10期。

杨弘、肖克,2009,《论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逻辑基础及启示》,《学习与探索》第3期。

杨惠亭,2013,《如何完善我国流浪人口救助制度》,《统计与管理》第1期。

杨小军,2011,《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思想的历史演进及其基本经验》,《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第7期。

叶南客、陈金城,2010,《我国“三社联动”的模式选择与策略研究》,《南京社会科学》第12期。

应星,2005,《国外社会建设理论述评》,《高校理论战线》第11期。

于常有,2008,《政策网络:概念、类型及发展前景》,《行政论坛》第1期。

于建嵘,2005,《中国信访制度批判》,《中国改革》第2期。

俞可平,2000,《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俞可平,2006,《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俞可平,2007,《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的若干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第6期。

郁建兴、任泽涛,2012,《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中的协同治理——一个分析框架》,《学术月刊》第8期。

郁建兴、周俊,2002,《论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袁方,2005,《列宁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管理》,《东岳论丛》第11期。

袁琳,2011,《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与人的解放》,《社会主义研究》第5期。

岳经纶、邓智平,2011,《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与行动框架——以社会政策学为视角》,《探索与争鸣》第10期。

臧其胜,2011,《社会管理视阈下南通安置型社区建设的内在困境与消解策略》,《南通职业大学学报》第3期。

曾鹏、陈剩勇,2011,《如何促进社会团结?——新加坡促进社会团结的社会管理经验及其启示》,《浙江社会科学》第6期。

张宝娟,2012,《公益性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研究——基于江苏省的实证分析》,《社团管理研究》第3期。

张宝娟,2012,《公益性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研究——基于江苏省的实证分析》,《社团管理研究》第3期。

张大维,2011,《香港的社区服务怎样做到位》,《社区》第5期。

张海波,2012,《柔性社会管理——可能与可为》,《中国行政管理》第6期。

张海波、童星,2012,《社会管理创新与信访制度改革》,《天津社会科学》第3期。

张红、李栋,2012,《中国信访制度:困境与变革》,《华中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张开云、张兴杰,2012,《社会管理体制的困境及其未来框架建构》,《江海学刊》第1期。

张敏杰,2011,《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管理的新趋势及其启示》,《浙江社会科学》第6期。

张新华、王文涛,1993,《〈周礼〉等早期文献中反映的社会福利思想》,《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第6期。

张翼,2011,《社会服务与政府部门的职责》,《求是论衡》第5期。

张永光,2011,《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的探索》,《科学社会主义》第6期。

张永光、刘云华,2012,《论胡锦涛的社会建设思想》,《求实》第6期。

赵春丽,2012,《新媒体时代政府社会管理思维的新转变》,《社会主义研究》第1期。

赵立彬,2008,《孙中山政治设计中的社会建设考量》,《广东社会科学》第1期。

赵萌,2009,《社会企业战略:英国政府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4期。

赵顺盘,2007,《民生:和谐社会的根基》,中国社会出版社。

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2004,《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丁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郑功成,2010,《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未来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5期。

郑杭生,2003,《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郑杭生,2006,《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2期。

郑杭生,2011a,《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研究与中国社会学使命》,《社会学研究》第4期。

郑杭生:2011b,《从社会学角度看社会服务》,《求是论衡》第5期。

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2011,《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江苏网,2011年3月22日,http://www.jiangsu.gov.cn/shouye/jsyw/201103/t20110322_576322.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6年6月22日。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2007,《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区工作的意见》,中国滕州网,2007年9月30日,http://www.tengzhou.gov.cn/newtzzw/fggw/zfwk/t20071010_167289.htm,最后访问日期:2016年6月22日。

中共中央,1956,《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1958,《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

中国江苏网,2012,《江苏社会组织数量全国领先,成长提升尚待政府支持》,http://jsnews.jschina.com.cn/system/2012/06/07/013503267.s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6年6月22日。

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2012,《江苏社会组织数量全国领先 成长提升尚待政府支持》,http://jsnews.jschina.com.cn/system/2012/06/07/013503267.s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6年6月22日。

《中国民政》,2011,《社会服务与民政》,《中国民政》第5期。

中国网,2007,《窦玉沛:一个转变三个结合推动中国福利事业发展》,2007-10-17,http://www.china.com.cn/17da/2007-10/17/content_9071917.htm,最后访问日期:2016年6月22日。

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编印,1950,《高等学校课程草案》。

中央组织部、民政部等18个部门,2011,《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中央组织部、民政部等19个部委,2010,《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

钟伟军,2011,《地方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不出事”逻辑:一个分析框架》,《浙江社会科学》第9期。

周航、赵连章,2011,《社会组织发展与社会管理创新》,《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周沛,2010,《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研究》,《江苏社会科学》第5期。

朱涛,2012,《美国经验对当前中国社会建设的启示》,《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第3期。

朱亚鹏,2006《公共政策研究的政策网络分析视角》,《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朱亚鹏,2008,《政策网络分析:发展脉络与理论构建》,《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邹农俭,2007,《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社会建设为中心》,《社会科学》第7期。

Alcock,Pete,Margaret May,and Sharon Wright. 2012. The students companion to social policy,edited by Pete Alcock,Margaret May,and Sharon Wright(4th ed.). John Wiley & Sons Ltd.:255-256

Aoki,M. 2001. Toward A Comparative Institutional Analysis,Cambridge,Mass.:MIT Press.

Barber,Robert L. ed. 1999. The Social Work Dictionary 4th Edition,Washington D.C.:NASW Press.

Bessette J. 1980. “Deliberative Democracy:The Majority Principle in Republican Government,” Robert A.Goldwin,William A.Schambra. How Democratic is the Constitution. Washington: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102-116.

Bradshaw,J. 1977. “The Concept of Social Need,” in Fitzgerald,M.,Halmos,P.,Muncie,J. & Zeldin,D.(eds.),Welfare in Action,London:Routledge & K.Paul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Open University Press.

David M.Van Slyke. 2002. “The Public Management Challenges of Contracting with Nonprofits for Social Servic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Vol.25,No.4.

Doyal,L. & Gough,I. 1991. A Theory of Human Need,Basingstoke:Macmillan.

Edwards,J. 1987. Positive Discrimination,Social Justice and Social Policy:Moral Scrutiny of A Policy Practice,London:Tavistock.

Esping-Andersen G. 1990. The three Worlds of Welfare Capitalism. Cambridge:Polity press.

Evers,A. 1990. “Shifts in the Welfare Mix:Introducing A New Approach For the Study of Transformations in Welfare and Social Policy,” in A.Evers & H.Wintersberger(eds.),Shifts in the Welfare Mix:Their Impact on Work,Social Services and Welfare Policies. Bloomington:Campus Verlag,pp.7-30.

Goodman,Roger,Huck-Ju Kwon,and Gordon White,eds. 2002. The East Asian welfare model:Welfare Orientalism and the State. Routledge.

Guo,C. & Musso,J.A. 2007. “Representation in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Organizations:A Conceptual Framework”,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36(2)

Islam,R. 1995. “Rural Institutions and Poverty,” In Rodger,van der Hoeven,R.(eds.),Asia,New Approaches in Poverty Analysis and Policy-II,Geneva,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Labour Studies,ILO.

Johnson,S. 2000. “Literature Review on Social Entrepreneurship,Canadian Centre for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http://www.bus.ualberta.ca/ccse/Publieations/Publieations/Lit

Jordan,B. 1996. A Theory of Poverty and Social Exclusion,Cambridge,MA:Polity Press.

Katzenstein P J. 1997. Between Power and Plenty:Foreign Economic Policies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tates. 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Kerlin,J.A. 2006. Social Enter Prise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Undemanding and Learning from the difference,volume 17.

Lin Nan. 1999. “Building a Network Theory of Social Capital,” Connections 22(1).

Lin Nan. 2001. Social Capital: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rshall,T.H. 1965. Class,Citizenship and Social Development,New York:Anchor Books.

Midgley J. 1995. Social Development:The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in Social Welfare. Sage.

Midgley,J. 2000. “The Institutional Approach in Social Policy”,in Midgley,J.,Martin B. & Livermore,T.M.(eds.),The Handbook of Social Policy,Sage Publications,Inc.

Musgrave,R.A. 1959. The Theory of Public Finance:A Study of Public Economy. 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15-18.

North,D.C. 1990. Institutions,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arsons,T. 1951. Social System,Glencoe,Ill.:Free Press.

Parsons,T. 1982. Talcott Parsons on Institutions and Social Evolution:Selected Writings,Mayhew,L.H.(ed.),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utnam,Robert D. 1993. “The Prosperous Community:Social Capital and Public Life,” American Prospect 13.

Smith,J.D. 2009. 《What is volunteering?》,http://www.volunteering.org.uk/,最后访问日期:2009年11月11日。

Smith,G. 1990. Ideologies,Beliefs and Patterns of Administration in the Organisation of Social Work Practice:A Study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Concept of Social Need,West Yorkshire,U.K.:British Library.

Taylor,R. 1977. “Measuring Need in the Social Services,” In Gilbert,N. & Specht,H.(eds.),Planning for Social Welfare:Issues,Models and Tasks,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 Hall:297-310.

Titmuss,R.M. 1974. Social Policy:An Introduction,London:Allen & Unwin.

Townsend,P. 1993. The International Analysis of Poverty,New York:Harvester Wheatsheaf.

Walker,A. & Wong,C.K. 2005. East Asian Welfare Regimes in Transition:From Confucianism to Globalization,Bristol:Policy Press.

Wilensky,H.L. & Lebeaux,C.N. 1965. Industrial Society and Social Welfare,New York:The Free Press.

Wong,C.K. 2003. “An Institutional Analysis of Poverty,” In Tang,K.L. & Wong C.K.(eds.),Poverty Monitoring and Alleviation in Asia,New York:Nova Science Publis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