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9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82

2004年安阳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图书

SSAPID:101-1200-2677-72
ISBN:7-80190-284-X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论文集收入的论文包括:读契杂记、殷墟甲骨文“正”字考释、对周原甲骨刻辞课锋问题的讨论、汉文字体系的形态变换机制、殷商金文动词研究等。

相关信息

丛书名:夏商周文明研究(六)
作 者: 王宇信 王宇
编 辑:宋月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年08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2004年安阳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编辑组

 相关链接

 关于殷墟卜辞的“瞽”

 读契杂记

  一 天干连文例

  二 白羌、白人与白牛

  三 侯屯与多屯

  四 卜辞误刻例

  五 释 人合文

  六 亡其告麦

  七 词语颠倒例

  八 释梁

  九 释

  十 因不明刻辞犯兆而误摹误释例

 殷墟甲骨文“正”字考释

  一 “正”字的形体

   (一)“正”的本义和形体结构

   (二)“正”与“足”的关系

   (三)“ ”与“ ”等字的关系

  二 “正”字的意义

   (一)卜雨卜辞中“正”的意义

   (二)祭祀卜辞中“正”的意义

   (三)其他卜辞中“正”的意义

 殷卜辞“暂雨”试释

 释甲骨文“ ”

  一 不是“困”字

  二 不是“根”字

  三 乃“枝”字初文

  四 古籍中枝歧通用

  五 字在卜辞中的用法

 甲骨文字雏议二则

  一

  二

 释“井”

 在甲骨文中“茲”与“之”不同的用法

  一 (茲)的用法

   (一)指示形容词的用法(Completive的用法)

   (二)指示代名词的用法(Suppletive的用法)

  二 (之)的用法

   (一)指示形容词的用法(Completive的用法)

   (二)指示代词的用法(Suppletive的用法)

  三 结论

 再释“家”

 论殷墟花园庄东地H3的记事刻辞

  一 H3的记事刻辞

  二 H3记事刻辞析义

   (一)动词考释

   (二)H3的甲桥、甲尾刻辞均是有关龟甲来源的记录

  三 人名或族名、地名考释

  四 H3甲尾刻辞、甲桥刻辞与自组、宾组同类刻辞之比较

   (一)甲尾刻辞

   (二)甲桥刻辞

  五 几点认识

 试论花园庄东地甲骨所见地名

  一 南小丘

  二

  三

  四 ;

  五

  六

  七 入

  八

  九 、录中(中录)

 读一版济南市大辛庄遗址出土商代甲骨的词汇

  一 不徙

  二 四母

  三 彘豖豕豕

 大辛庄甲骨卜辞六义

  一 绍继齐鲁之学

  二 广大甲骨之学

  三 辅证考古之学

  四 系联汉字起源

  五 推阐东夷文化

  六 探研三代历史

 释戹

 历组与宾组卜辞同卜一事的新证据

  一

  二

 使君元是此中人

 读《周原甲骨文》记

  (一)H11:1“癸巳彝文武帝乙宗贞:王其邵 成唐 , 二女,其彝,血 三,彘三,囟又正。”

  (二)H11:2“自三月至于三月=隹五月囟亡尚”

  (三)H11:4“其征楚。厥燎师,以舟燎”

  (四)H11:5“ 曰:巳。 曰:其咎”

  (五)H11:68“伐蜀”

  (六)关于易卦部分

 对周原甲骨刻辞刻锋问题的讨论

  一 对笔锋的观察

  二 讨论

 汉文字体系的形态变换机制

  (一)汉字的变体

  (二)变体字例范围的扩充与界定

  (三)变换程序——各种语言形态的词汇扩展的共同机制

 中国正统文字的发端

 武丁期甲骨文时间修饰语研究

  一 概说

  二 武丁期甲骨文时间修饰语描述

   (一)过去时间

   (二)现在时间

   (三)将来时间

   (四)现在—将来时间

  三 结语

 说殷墟甲骨文中的方位词

 殷商金文动词研究

  一 赏

  二 赐

  三 光

  四 宾

  五 贶

  六 蔑

  七 令

  八 曰

  九 翌

  十

  十一 彡

  十二

  十三

  十四 (宜)

  十五

  十六

  十七 ( )

  十八 遘

  十九 餗

  二十

  二一 酓

  二二 飨

  二三 来

  二四 各

  二五 降

  二六 归

  二七 反(返)

  二八 从

  二九

  三十 征

  三一 望

  三二 省

  三三 伐

  三四 听

  三五 雚(观)

  三六 獸(狩)

  三七

  三八 作

  三九 以

  四十

 甲骨文词汇的历时性双向研究

 殷墟甲骨拾遗·续三

 甲骨文女性文化简论

  女性对人类的创始之功

   一 “姓”字及姓氏的由来

    (一)“人所生”,是说姓表示人是由谁所生

    (二)由“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的释语,我们又可看到往古时代的人“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社会遗影

    (三)“天子”必须要有“神圣母”才得生成

   二 “身”、“孕”与女性的艰辛

  女性为美好的象征

   一 好、姼、妣——女性即为美

   二 妌、媚、如——女性品格之美

  女性的厄运

   一 娶、妥——母系向父系的转变

   二 女、妇——母系失败以后

 甲骨文化,亟待普及

 甲骨学研究与中国对外开放

 试论商代的生态文化

  商王朝时期生态文化存在的基础

   1.空间因素:商王朝时期生态文化展开的平台

   2.历史因素:商以前的生态文化积累

  商王朝时期生态文化的不同表现

   1.商代生态文化的制度形态

   2.商代生态文化的物质与技术形态

   3.商代生态文化的精神形态

   4.商代对生态灾害的认识在以往认识基础上有所发展

 关于商王朝的统治域限

  一

   (一)商王朝的中心区域,或称之为王畿,犹如后世的直辖区

   (二)商王朝的统治地区,此一地区犹如后世所说的“版图”

   (三)商王朝影响所及地区

  二

 商朝政区蠡测

  一

  二

  三

  四

 殷墟花东H3卜辞“子”的主人是武丁太子孝己

 读安阳殷墟花园庄东出土的非王卜辞

  一 花东H3卜辞之年代

  二 关于花东H3卜辞与商王室的关系

  三 花东H3卜辞与主要出于小屯H127的乙种非王卜辞的关系

  四 花东H3卜辞所属贵族家族之状况

 从甲骨文考述商代的学校教育

 妇好正名

  一 前言

  二 论述

  三 证成

  四 结语

 关于商代妇名研究中的两个问题

  一 卜辞与商金文中的“妇某”和“某妇”应做区别

  二 关于“妇某”之“某”的含义问题

  三 简单结语

 三版有关生育卜辞的释文和内容初探

  一 我的释文

  二 需要另释的文字与考辨

  三 关於这三版中各辞的关系和内容的铨释推测

   1.三版中各辞间的排列组合关系

   2.相关卜辞透露的历史影迹

 释读“沚 爯册”相关卜辞

  沚和沚

  爯册

 商代的“小臣”

  一 管理商王朝内部事物的小臣

   (一)身为高官显贵的小臣

    1.小臣伊尹

    2.小臣禽

    3.吴小藉臣

   (二)从事专门职业的小臣

    1.管理农业的小臣

    2.管理商王室内部事务的小臣

    3.参与商王朝军队的小臣

  二 商代小臣的族属

 甲骨文中所见楚简“九邦”诸国

  结语

 中原诸侯国方国与商廷的关系

 贞人为封国首领来朝职掌占卜祭祀之官

  1.我

  2.殼

  3.亘

  4.行

  5.永

  6.大

  7.箙

  8.古

  9.何

  10.子

 殷人卜葬与避“復日”

 殷代金文中的庙制问题

  一 殷周庙制发展史

  二 殷代庙制研究综述

  三 殷代金文中的庙、室和宫

   1.“亚”字的宗庙意义

   2.“室”字的意义

   3.殷商金文中的寝

   4.米宫问题

  四 殷代的祭祀制度

   1.殷代尚无昭穆问题

   2.殷代尚无毁庙制度

   3.殷代盛行并后祭祀制度

 从先臣之祭看古代的国家祭祀与鬼神观念

  甲骨文中的先臣祭祀

  古代的国家祭祀

  宗族祭祀

  “民不祀非族”的具体分析

 “贝玉”不是商代人的葬具

  一 对“具乃贝玉”一语的文字训释

  二 贝玉是葬具在考古中得不到证实

  三 甲骨、金文可证实“贝”是商代的货币

 论殷墟卜辞中方位神和风神的蕴义

  一 春秋战国以前四方、四方风与方神

   1.《山海经》、《尧典》中的四方神与四方风

   2.殷墟甲骨文中的四方神与四方风

    (1)殷墟甲骨文四方名的性质

    (2)殷墟甲骨文四方名的蕴义

  二 殷墟甲骨文四方风神的蕴义

 殷人四方尊位探讨

  一

  二

  三

 求年、受年卜辞及相关问题

  一 求年卜辞

   1.自然神

   2.祖先神

   3.求年的方式与用牲

   4.祈求神祖的目的

  二 受年卜辞

   1.“我受年”与“商受年”

   2.受年的时间

   3.受年的对象

  三 求年、受年卜辞所反映出的商代社会问题

   1.农业在商代社会经济中的地位

   2.求年与受年卜辞所反映的商代社会问题

   3.求年与受年对后世的影响

 殷商先民审美意识研究

  一 对称均衡美

  二 化境自然美

  三 具象空灵美

  四 造型纹饰美

  五 规矩光滑美

  六 阴阳和谐美

  七 曲线抽象美

  八 变化奇异美

  九 神话怪诞美

  十 尚声合声美

  十一 尚白素雅美

  十二 风骨韵律美

 卜辞中的“饗”

  一

  二

 新出 公盨铭与夏禹问题

 从周代用鼎制度看眉县新出10件四十三年佐鼎*

 略论二里头时代

  一

  二

  三

  四

 大师姑夏代城址的发掘与研究

  一 遗址概况和发掘经过

  二 城址的发掘与分期

  三 大师姑夏代城址的性质

   (一)大师姑二里头文化遗存的性质

   (二)大师姑夏代城址的性质

    1.夏王朝设置在东境的军事重镇

    2.夏代方国都城

 关于辉卫地区二里头文化时期遗存性质的讨论

  一 墓葬

  二 陶器群

   1.与东太堡文化比较

   2.与漳河型先商文化比较

   3.与南关外型、二里岗下层商文化比较

 试论商代古城址的几个相关问题

  一 全国商代古城址的考古发现

  二 几个相关问题的讨论

 关于商代亳都的思考

  一

  二

  三

 商汤都郑毫的环境因素与历史原因

  一

  二

  三

  四

 “亳”辨

  一 “亳”意辨

  二 “亳”流辨

   1.先秦时期

   2.两汉时期

    (1)增添与“亳”联系的历史人物和具体情节。

    (2)“亳”名的进一步丰富

    (3)“亳”地范围缩小、添加方位和地点确指

   3.魏晋南北朝与隋唐五代时期

   4.宋、元、明、清时期

   5.近、现代

  三 考古辨

  四 方法辨

 郑州商城窖藏大铜方鼎的思考

 商代中期祭祀礼仪考

  小双桥商代中期遗址概况

   一 宫庙区内的祭祀遗迹

   二 文化遗物类

   三 祭祀与朱书文字

   四 与祭祀相关的其他内容

  结语

 洹北商城花园庄东地商代遗存的认识

  一

  二

  三

  四

 殷墟北徐家桥村四合院式建筑基址考察

  一 殷墟发现的夯土建筑基址的分布状况

  二 殷墟北徐家桥村北四合院式建筑格局及其构筑特征

   1.夯土台基

   2.磉礅暗础

   3.门、庭院、堂屋、厢房

   4.散水、便道

  三 殷墟四合院式建筑基址的性质及年代

 谈殷墟宫殿宗庙遗址保护与展示的新举措

  一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分布概况暨保护与展示的回顾

   (一)遗址的分布概况

   (二)遗址保护区的范围

   (三)遗址保护与展示的现状

  二 殷墟遗址展示的几种新形式

   (一)殷墟遗址展示新方案的缘起

   (二)殷墟遗址保护与复原展示的基本原则

   (三)殷墟宫殿遗址保护与展示的几种形式

    1.地下封存,地上夯土台阶、柱墙抬高模拟展示

    2.地下封存,地上抬高祭祀坑模拟展示

    3.地下封存,地上植物或卵石标识展示

    4.原址原貌原形复原展示

    5.异地搬迁保护展示

    6.建甲骨碑廊展示

    7.殷墟概览展示

  三 充实殷墟宫殿宗庙遗址保护与展示的新设想

 殷墟陶范的材料及处理工艺的初步研究

  一 铸铜遗址概况

  二 陶范的形貌观察

  三 样品的理化分析

   1.材料成分分析

   2.掺和料分析

   3.表面层矿物组成分析

   4.表面层成分分析

   5.熔炉壁附着铜渣分析

  四 初步认识

 “盘庚迁殷”与“盘庚治亳”考辨

  绪言

  一 “盘庚迁殷说”之疑问

  二 “盘庚治亳说”之疑问

  三 “迁殷”与“治亳”释疑

   (一)文献解说

   (二)考古论证

    1.盘庚迁殷与洹北商城

    2.盘庚治亳与郑州人民公园期商代遗存

    3.小乙徙殷与殷墟一期偏早阶段遗存

  结语

 论殷都的变迁

  一 盘庚之殷

  二 武丁之殷

  三 殷都变迁的原因

 略论商周徙都制度

  一 商周都居及其迁徙

   (一)商人诸居及其迁徙

    1.契居商、番

    2.汤居亳

    3.太甲居桐宫

    4.祖乙居邢(耿)、庇

    5.盘庚居殷

    6.武丁复迁亳

   (二)周人诸居及其迁徙

  二 商周徙都之因的考察

  三 商周周期性徙都制度

 商代周初管邑新考

 商代墓道初探

  一 商代墓道的发掘与墓道内遗物

  二 商代墓道的文化象征意义

  三 商代墓道功能初探

  四 余论

 安阳墓地制度与命妇关系的个例研究

  墓葬所见之礼制

   一 命妇墓地的位置与结构

   二 命妇墓中的青铜礼器

  周祭所见的等级关系

  彼岸的唯美世界

  结论

 邢台商周遗址简论

  一 密集广布的商周遗址

  二 典型的遗迹遗物

  三 发达的农业、手工业

  四 与周围地区的互相影响

 山西平陆前庄村商代遗址及青铜方鼎铸造的研究

 谈海岱地区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的文明进程

  一 初级文明社会方国时代——龙山文化

   1.城子崖遗址

   2.丁公遗址

   3.桐林遗址

  二 高级文明社会王国时代——岳石文化

   1.城子崖遗址

   2.史家遗址

   3.郝家庄遗址

  三 小结

 由山东地区商遗存考察中商文化分期

  一

  二

  三

  四

 2003年济南大辛庄遗址的考古收获

  一 补充和完善了山东地区商文化的年代序列

  二 揭示大辛庄类型商文化的内涵,考察商王朝与东方的关系

  三 探究商代文字制度,复原社会组织结构

 论古蜀人的环境观、宗教信仰与祭祀礼仪

  一 古蜀人的环境观

   (一)

   (二)

  二 古蜀人的宗教信仰

   (一)

   (二)

  三 古蜀人的祭祀礼仪

   (一)

 青铜纹饰与图形文字的史前渊源

  一 早期资料

   贾湖类型的甲骨符号

   仰韶文化

    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图画和雕塑

   河姆渡文化

   崧泽文化

   大溪文化

   双墩遗址

   赵宝沟文化

  二 晩期资料

   马家窑文化

   图画和雕塑的

   龙山文化

   大汶口文化

   良渚文化

    图像记号

   红山文化

  三 史前资料的综述

 从淮河流域发现的符号所看到的世界观

  一 淮河上游贾湖遗址契刻符号的象征意义

  二 淮河中游双墩、侯家寨遗址的契刻符号

  三 淮河下游龙虬庄遗址的刻纹符号

  结语

 吴城商代遗址陶文、刻符探析

  一 吴城遗址文字、刻符初步分类及各期特征

  二 吴城遗址文字刻符制作工艺略述

  三 吴城遗址文字、刻符性质分析研究

   (一)A类记事性质文字释义及反映的殷商时期之史实

   (二)B类记数性质文字释义及反映的殷周时期“易卦”之意义

   (三)C类刻符性质蠡测

  四 其他类

 略论吴城遗址商代城墙的性质

 吴城文化再认识

  一 重要的考古新发现

  二 对吴城文化的新认识

 吴城商代遗址窑业技术初探

 闽侯黄土仑“土鼓”与殷商文化的南传

  一 “土鼓”的主要用途及其与农耕的关系

  二 闽侯黄土仑“土鼓”的发现证明了中原地区殷商文化南传入闽

  三 山西襄汾陶寺“土鼓”与闽侯黄土仑“土鼓”的区别

  四 从闽侯黄土仑“土鼓”看殷商文化的南传对闽越文化的影响

 周原与周族发祥

 七星河流域区域调查结果的初步认识

  调查区域及方法

  调查的主要成果

  初步认识

 试析琉璃河遗址商代陶器分期及其殷遗民之来源

 北京地区出土的西周甲骨文

 氩氩同位素定年法在殷商文化玉器考古上之应用

  源起

  氩氩定年法在文化考古上之应用

  玉材透露的讯息

  研究方式

  标本概况

  分析方法简介

  梅岭玉之定年结果

  新疆和阗玉HTW1定年结果

  南京丁沙地玉料AJ10定年结果

  良渚反山玉璧残件AJ6定年结果

  电子探针测据对比

  矿物外观对比

  结论

   1.玉料生成年代与矿物特征比对

  古玉料与现代矿脉玉料特征比对

  后记

 深切悼念石田千秋先生

 石田千秋先生传略

 石田千秋先生著述要目

 于老“致贶”和甲骨学史上的两大工程

  (一)于老“渴望”的《殷虚卜辞综类》与《甲骨文字释林》的出版

  (二)于老“期在必得”之书与《甲骨文字诂林》的巨大工程策划

 商老保护文化遗产二三事

  一 保护陈家祠堂,重新归还文化部门管理

  二 力阻光孝寺划归宗教部门

  三 坚决反对拆除西堂

 商承祚先生与简牍学

  (一)前期(1952~1974):收集湘、豫、鄂三地出土楚竹简原材料,予以初步拼复,摹写简文并作释文

  (二)中期(1975~1981):培养人才,组织并领导中山大学楚简整理小组,继续拼接复校简文,予以考释,编印《战国楚简研究》,编著《汇编》书稿

  (三)后期(1982~1991):修订《汇编》书稿

 书论求真

  一

  二

 深切缅怀 铭记教诲

 学习商承祚先生热爱文物事业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

Linguistique et Asie Orientale:Mélanges offerts à Alexis Rygaloff.Cahiers de Linguistique-Asie Orientale,No.23,pp.107~118.1994.

陈海洋等:《中国语言学大词典》,江西教育出版社,1988。

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中华书局,1998。

《甲骨文编》,中华书局,1992[1965]。

KLIMA,Edward & Ursula,Bellugi(1979). The Signs of Language. London and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

容庚:《金文编》,中华书局,1994[1985]。

严学宭:《论汉语同族词内部屈折的变换模式》,《中国语文》1979年第2期,第85~92页。

杨树达:《中国文字学概要——文字形义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姚孝遂:《古文字的符号化问题》,《古文字学论集》,1983。

姚孝遂、肖丁:《殷墟甲骨刻辞类纂》,中华书局,1989。

YAU Shun-chiu(游顺钊1987). “Dérivation lexicale en langues gestuelles et chinoises”,in Cahiers de linguis-tiques-Asie orientale,vol.XVI,n°2,pp. 213~236.Paris。

YAU Shun-chiu(游顺钊1990). “Lexical Branching in Sign Language”,in Susan D. Fisher and Patricia Siple,ed.,Theoretical Issues in Sign Language Research,volume 1:Linguistics,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pp.261~278。

游顺钊、徐志民编译《视觉语言学》,台北:大安出版社,1991。

YAU Shun-chiu 游顺钊(1992)Création gestuelle et débuts du langage,Paris:éditions Langages Croisés-CRLAO-CNRS,Paris。

游顺钊、徐志民编译《视觉语言学论集》,语文出版社,1994。

游顺钊:《中、加两地离群聋人独创手势田野调查手扎》,《手与聋》,第159~194页,广州市手语研究会编,2002。

于省吾:《释奴、婢》,《考古》1962年第9期,第496~498页。

张桂光:《古文字中的形体讹变》,《古文字研究》第15辑,第153~183页,1982。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88。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台北,1991。

曹定云:(1986)《论殷墟侯家庄1001号墓墓主》,《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2期。

曹定云(1983)《“亚弜”,“亚启”考》,胡厚宣主编《甲骨文与殷商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张光直(Chang,Kwang-chih)(1983)《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

张光直(Chang,Kwang-chih)(1980)Shang Civilization.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

常玉芝:(1987)《商代周祭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陈梦家:(1956)《殷虚卜辞综述》,科学出版社。

陈仲玉:(1995)《殷虚骨柶上的装饰艺术》,《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6—3。

陈仲玉(1969)《殷代骨器中的龙型图案之分析》,《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41—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87a)《殷墟250、260号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7年第1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87b)《殷墟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84a)《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84b)《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81)《安阳小屯村北的两座殷代墓》,《考古学报》1981年第4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80)《殷墟妇好墓》,文物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77a)《安阳殷墟5号墓座谈纪要》,《考古》1977年第5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77b)《安阳殷墟奴隶祭祀坑的发掘》,《考古》1977年第1期。

丁山:(1956)《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科学出版社。

董作宾:(1945)《殷历谱》,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高明:(1987)《中国古文字学通论》,文物出版社。

郭沫若:(1977)《中国史稿》第一册,人民出版社。

郭沫若:(1965)《殷契粹编考释》,科学出版社。

郭沫若:(1957)《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科学出版社。

郭沫若:(1933)《卜辞通纂》,日本东京文求堂书店。

郭宝钧:(1950)《1950年春殷虚发掘报告》,《中国考古学报》第五册第一、二分合。

胡厚宣:(1970)《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香港:文友堂书店。

Kane,V.(1975)“A re-examination of Anyang Archaeology”,Arc Orientalis 1975.10:pp.93~110.

Keightley,David(2000)The ancestrallandscape,time,space,and community in late Shang Chinaca. 1200~1045 BCE).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李济:(1977a)Anyang. 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李济:(1977b)《笄型八类及其纹饰之演变》,《李济考古论文集》,台湾:Lianjing Press。

李济:(1958)《由笄型演变所见的小屯遗址与侯家庄之时代关系》,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9—2。

李济、梁思永、高去寻:(1962)《中国考古报考集一侯家庄1001号大墓》,历史语言研究所。

李济、梁思永、高去寻:(1965)《中国考古报考集——侯家庄1002号大墓》,历史语言研究所。

李济、梁思永、高去寻:(1967)《中国考古报考集——侯家庄1003号大墓》,历史语言研究所

李济、梁思永、高去寻:(1968)《中国考古报考集——侯家庄1217号大墓》,历史语言研究所。

李济、梁思永、高去寻:(1970)《中国考古报考集——侯家庄1004号大墓》,历史语言研究所。

李济、梁思永、高去寻:(1974)《中国考古报考集——侯家庄1500号大墓》,历史语言研究所。

李济、梁思永、高去寻:(1976)《中国考古报考集——侯家庄1550号大墓》,历史语言研究所。

李济、梁思永、高去寻:(1997)《中国考古报考集——侯家庄1567号大墓》,历史语言研究所。

李学勤:(1977)《论“妇好”号墓的年代及其有关问题》,《文物》1977年第11期。

李学勤:(1979)《元氏铜器与西周的邢国》,《考古》1979年第1期。

李学勤:(1982)《<中日欧美澳所见所摩所拓金文汇编>选释》,《古文字研究论文集》,四川大学学报丛刊之十,1982。

Linduff,K.M(2002)“Women’s Lives Memorialized at Anyang in Shang China.”in Nelson,Sarah(ed.),In Pursuit of Gender,Worldwide Archaeological Approaches,pp.257~287。CA:AltaMira Press.

Linduff,K.M(1997)Nelson,Sarah(ed.),Gender in Archaeology:Analyzing Power and Prestige. CA:AltaMira Press.

林沄:(1965)《说“王”》,《考古》1965年第6期。

潘其风:(1985)《安阳殷墟头骨研究》,文物出版社。

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2000)《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石璋如:(1957)《殷虚头饰举例》,《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8—2。

王国维:(1959)《殷虚卜辞中所见地名考》,《观堂集林别集》,中华书局。

王国维:(1959a)《女字说》,《观堂集林》,中华书局。

王献堂:(1960)《黄县 器》,山东人民出版社。

王宇信、张永山:(1977)《试论殷墟5号墓的妇好》,《考古学报》1977年第2期。

White William(1945)Bone Culture of Ancient China. Toronto: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许进雄:(1968)《殷卜辞中五种祭祀的研究》,国立台湾大学文学院文史丛刊26。

许进雄(1970)《殷卜辞中五种祭祀研究的新观念》,《中国文字》35。

杨锡璋:(1989)《殷人尊东北方位》,《庆祝苏秉琦考古55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

杨锡璋(1981)《安阳殷墟西北冈大墓的分期及其有关问题》,《中原文物》1981年第3期。

杨锡璋(1983)《殷代的墓地制度》,《考古》1983年第10期。

于省吾:(1964)《司母戊鼎的铸造和年代问题》,《文物精华》(3),文物出版社。

张政烺:(1986)“A brief Discussion of Fu Tzu”,in K.C.Changed.,Studies of Shang Archaeology.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pp.103~119.

郑振香、陈至达:(1981)《近年来殷墟新出土的玉器》,《殷墟玉器》,文物出版社。

邹衡:(1980)《试论殷墟文化分期》,《夏商周考古论文集》,文物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