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5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74

人力资源存量研究图书

A Study on Human Resources Stock

SSAPID:101-1200-0050-98
ISBN:978-7-80230-874-9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构建了人力资源存量理论研究的基本框架,首次提出并诠释了人力资源存量的概念。从经济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心理学多角度分析研究了人力资源存量的形态、特性、结构演进及其决定因素,并对社会转型期人力资源存量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毛晓碚
编 辑:孙振远;屠敏珠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附录二 文中所涉外国人名中外文对译表

 附录一 中国城镇人力资源存量调查问卷

 文前辅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 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有效配置提出新的要求

    1.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人力资源总量最大的国家

    2.经济结构调整使剩余人力资源激增

    3.农业人口大量迁移带来的城镇人力资源结构变化

    4.过剩人力资源在短时期内过于膨胀造成就业形势严峻

   二 知识社会的演进对人力资源量的存在状态的影响

    1.人力资源存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2.人力资源就业结构失衡

   三 社会转型对人力资源质的存在状态产生要求

    1.人力资源总体素质亟待提高

    2.人力资源素质结构性失衡

   四 人的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

  第二节 西方人力资源研究发展沿革

   一 西方人力资源理论研究路径追索

    1.微观经济学家的市场性要素决定论

    2.宏观经济学的社会性要素决定论

    3.人力资本理论揭示了人力资源在市场经济中的资本实质

    4.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对推动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作用

   二 卡尔·马克思的人力资源理论

    1.卡尔·马克思关于劳动力的定义

    2.卡尔·马克思关于“可变资本”的论述

    3.卡尔·马克思的人本价值观

    4.卡尔·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三 西奥多·舒尔茨的现代人力资源理论

   四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就业理论

   五 当代西方人力资源研究的新进展

    1.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成为新世纪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主流

    2.人性化管理与“文化人”的理念日益凸显

    3.学习型组织引领未来企业组织结构发展新方向

    4.知识资本理论的兴起标志着人力资本理论研究迈入了崭新阶段

  第三节 中国有关人力资源研究发展沿革

   一 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寻求充分就业方式为主导的劳动问题研究

    1.计划配置论

    2.充分就业论

    3.按劳分配论

    4.教育“事业”论

   二 市场经济体制下以调整管理和政策适用性为特点的人力资源研究

    1.人力资源的概念首次进入中国理论界

    2.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对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国内人力资源理论家们首次直面大规模下岗失业难题

   三 适应中国国情的制度创新与改革

    1.初步建立政府宏观调控的市场竞争就业机制

    2.实行与现代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就业制度

    3.通过广开门路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就业格局

    4.建立失业保险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5.实施再就业工程计划

   四 与粗放型社会管理相应的研究缺失

    1.少有对广阔社会缓冲区的清晰表述

    2.少有对社会老龄问题的深度观察和积极对策

    3.少有对社会人力资源岗位不适应行为和心理的对策研究

  第四节 在研究积淀上的探索

   一 在人力资源总量中分出新的模块

    1.存量概念的引入拓宽了人力资源研究的领域

    2.构建新理论,探索新问题

   二 探索社会转型期人力资源存量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人的社会完整性使人力资源结构分层

    2.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影响社会稳定性

   三 探索盘活人力资源存量的途径与策略

    1.选择性投放社会公共产品

    2.促进现代社会多样化发展

    3.通过精细化方式彰显当代人文理念

 第二章 人力资源存量的形成与结构演进

  第一节 人力、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存量

   一 人力

    1.人的劳动能力

    2.具有劳动能力的人

    3.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事社会劳动的全部人口

   二 人力资源

    1.人力资源的内涵

    2.人力资源的特点

    3.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的区别

    4.人力资源的作用与价值

   三 人力资源存量

    1.存量的本意

    2.存量的使用

    3.人力资源存量形态的变化

  第二节 人力资源存量的静态分析

   一 人力资源存量的良性状态分析

    1.人口流动带出的人力资源配置效益

    2.政府的合理干预产生的效益

    3.适度存在人力资源存量的正效应

   二 人力资源存量的非良性状态分析

    1.人力资源存量潜在状态

    2.人力资源存量溢出状态

    3.人力资源存量沉积状态

    4.人力资源存量凝固状态

    5.人力资源存量短缺状态

   三 人力资源存量特性分析

    1.生物学特性

    2.社会学特性

    3.政治学特性

  第三节 人力资源存量的结构演进

   一 人口迁移带来的存量结构变化

    1.人力资源存量在迁移中结构变化的历史

    2.人力资源存量在迁移中结构变化的趋势

   二 社会形态演进中存量结构变化

    1.社会形态演进中人力资源存量结构的变化

    2.人力资源存量在知识社会凸显人的个性的张扬

   三 以人为本的社会管理对人力资源存量的影响

    1.社会运行需要相应的社会制度确定其规则

    2.社会进步需要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人文环境

    3.社会发展需要有效的社会管理机制

 第三章 人力资源存量的决定因素

  第一节 社会转型对人力资源存量的影响

   一 社会转型期中的人力资源存量特征

    1.人力资源存量与社会工业化转型进程相关联

    2.市场化机制形成后人力资源存量显性析出

    3.人力资源存量配置与社会转型期国家政策性干预相关联

    4.农村与城市人力资源存量在社会转型发展中数量反转是必然趋势

    5.人力资源存量流向服务业成为社会进步的标志

    6.现代产权制度是社会转型中推动人力资源存量合理配置的重要因素

   二 社会转型期人力资源存量的行为方式

    1.人力资源存量在流动中生存和发展

    2.人力资源存量在现代社会转型中转变生活方式

    3.人力资源存量自身价值观念转型呈现“多元化”趋势

    4.人力资源存量在社会发展中出现社会人格转型

    5.人力资源存量在社会转型中的失衡现象

   三 社会转型期人力资源存量的变化特征

    1.人力资源存量内部结构差异性大于均衡性

    2.人力资源存量的依存性与社会形态的变化正相关

    3.社会形态转变的复杂性决定人力资源存量变化频数

    4.国家社会制度差异与人力资源存量国际迁徙的对冲

    5.人力资源存量素质在适应社会转型变化中提升

    6.社会组织变化决定人力资源存量状态

  第二节 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存量的影响

   一 社会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存量的相关性

    1.社会组织是人力资源存量的载体

    2.社会组织结构多样化决定人力资源存量结构多样化

    3.社会转型中产业结构调整影响人力资源存量结构变化

   二 社会综合发展与人力资源存量的相关性

    1.人力资源存量结构变化体现工业社会承前启后的历史特征

    2.国民高等教育普及与人力资源存量的素质提升正相关

    3.通货膨胀率与人力资源存量之间的相关性

    4.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源存量投入增长呈正相关

    5.城市化进程与人力资源存量正相关

   三 社会文明进步与人力资源存量的相关性

    1.社会文明进步的核心是人的文明

    2.人力资源存量在社会文明发展中始终存在

    3.满足人力资源存量个性化选择配置的社会制度是现代文明的特征

  第三节 人力资源素质对存量形态的影响

   一 教育是决定人力资源良性存量状态的基本条件

    1.公共教育服务是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的主导力量

    2.教育的多元化投入是优化人力资源存量的关键

    3.政府的教育促进政策与人力资源存量的优化密切相关

   二 医疗卫生事业是保障人力资源处于良性存量状态的重要前提

    1.“由伤残调整的生命年”反映了人力资源良性存量的损失

    2.公共卫生投入具有显著的社会生产力发展促进效益

   三 社会实践是提高人力资源存量素质的重要途径

 第四章 盘活人力资源存量的对策

  第一节 完善市场因素是盘活人力资源存量的重要条件

   一 鼓励社区组织补充市场体系缺失

   二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人力资源存量潜在优势成为现实优势

   三 社会中介机构及网络对人力资源存量的作用

   四 建立人力资源能力评估系统提高人力资源存量配置效用

   五 发展初级制造业和基础服务业解决初级人力资源存量迁移需求

  第二节 提高社会政策的适应性是盘活人力资源存量的保障

   一 完善立法和公共政策

   二 改革和规范劳动分配制度

  第三节 政府介入人力资源存量市场配置的主要途径

   一 倡导具有现代化教育理念的创新

   二 构建全球人力资源存量相互流通的平台

   三 政府直接引导信息经济的发展

   四 设置人力资源存量调控系统

  第四节 提高个体综合素质是盘活人力资源存量的基础

   一 转变择业观念是改进人力资源存量配置的有效方式

   二 人的全面发展使人力资源存量配置优化

   三 促进学习型社会发展使人力资源存量结构优化

    1.以学习型社会促进人力资源存量的素质提升

    2.进行制度安排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核心构件

    3.继续教育是盘活人力资源存量的重要途径

 第五章 中国城镇人力资源存量问题的调查及分析

  第一节 调查的目的与内容

  第二节 调查的方法与范围

  第三节 调查的实施

  第四节 调查的分析

  第五节 调查统计结果描述*

   一 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工作情况调查

    1.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个人基本情况统计

    2.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工作情况基本统计

   二 公办学校工作人员工作情况调查

    1.公办学校工作人员个人基本情况统计

    2.公办学校工作人员工作情况基本统计

   三 民办学校工作人员工作情况调查

    1.民办学校工作人员个人基本情况统计

    2.民办学校工作人员工作情况基本统计

    4.医院工作人员工作情况调查

    1.医院工作人员个人基本情况统计

    2.医院工作人员工作情况基本统计

   五 人才市场寻工人员情况调查

    1.人才市场寻工人员个人基本情况统计

    2.人才市场寻工人员目前情况基本统计

   六 离退休人员情况调查

    1.离退休人员个人基本情况统计

    2.离退休人员参与工作相关情况基本统计

   七 社区居民情况调查

    1.社区居民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统计

    2.社区居民反映的社区情况

   八 社区无业人员情况调查

    1.社区无业人员个人基本情况统计

    2.社区无业人员与工作相关问题情况调查基本统计

  第六节 中国城镇人力资源存量调查高级统计结果分析

   一 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工作情况高级统计分析

    1.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参加在职培训或学习与个体对目前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分析

    2.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参加在岗职业培训或学习与个体认为在工作中的专长和专业是否充分发挥之间的相关分析

    3.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对目前工作的满意度与个体才能是否得到应有的重视之间的相关分析

    4.不同职级的党群机关工作人员工资收入的差异比较

    5.不同地区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差异比较

    6.不同地区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文化程度的差异比较

    7.不同地区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工资收入比较的差异比较

    8.不同地区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健康状况的差异比较

    9.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文化程度、工资收入、职级、健康状况影响其对工作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二 公办学校工作人员工作情况高级统计分析

    1.转换职业意向与年龄段、才能发挥程度的相关分析

    2.工资收入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相关分析

    3.公办学校工作人员才能发挥程度与性别、年龄、工资收入、职称的相关分析

    4.不同地区公办学校工作人员的收入水平差异比较

    5.不同地区公办学校工作满意度的差异比较

    6.不同地区公办学校工作人员文化程度的差异比较

    7.公办学校工作人员不同程度的转换职业意向影响工作满意度水平的差异比较

    8.公办学校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工资收入和文化程度影响其对工作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三 民办学校工作人员工作情况高级统计分析

    1.民办学校工作人员转换职业意向与年龄层、才能发挥程度的相关分析

    2.民办学校工作人员工资收入与年龄、文化程度的相关分析

    3.民办学校工作人员才能发挥程度与培训强度的相关

    4.不同地区民办学校工作人员的收入水平差异比较

    5.不同地区的民办学校工作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差异比较

    6.不同地区民办学校工作人员转换职业意向的差异比较

    7.民办学校工作人员不同程度的转换职业意向在工作满意度上的差异比较

    8.民办学校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工资收入、文化程度影响其对工作满意程度的回归分析

   四 医院工作人员工作情况高级统计分析

    1.医院工作人员转换职业意向与培训强度、才能发挥程度的相关分析

    2.医院工作人员工资收入与年龄、文化程度的相关分析

    3.医院工作人员才能发挥程度与年龄的相关分析

    4.不同地区医院工作人员的收入水平差异性检验

    5.不同地区医院工作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差异比较

    6.不同地区医院工作人员健康状况的差异比较

    7.医院工作人员不同程度的转换职业意向在工作满意度水平的差异比较

    8.医院工作人员的才能发挥程度、健康状况、工资水平影响其对工作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五 人才市场寻工人员情况高级统计分析

    1.人才市场上寻工人员工作满意度与是否想换工作之间的相关分析

    2.人才市场上寻工人员工资收入与转换工作的相关分析

    3.人才市场上农业户籍与非农户籍寻工人员工资水平的差异比较

    4.人才市场上不同性别及不同婚姻状态的寻工人员对目前工作的满意程度的差异比较

    5.人才市场上不同地区寻工人员目前工资水平的差异比较

    6.人才市场上不同地区寻工人员对目前工作的满意程度差异比较

    7.不同地区之间寻工人员的文化程度的差异比较

    8.人才市场上不同地区寻工人员健康水平的差异比较

    9.人才市场上寻工人员的健康状况、收入水平、专业技术职称等级影响其对目前工作满意程度的回归分析

    10.人才市场上寻工人员的技术等级、文化程度对个体目前工资收入的回归分析

   六 离退休人员情况高级统计分析

    1.离退休人员健康状况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相关分析

    2.离退休人员工作意愿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

    3.离退休人员工作信心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

    4.离退休人员文化程度和离退休工资收入的地区差异比较

    5.离退休人员参与工作意愿的地区差异比较

    6.不同地区离退休人员工作信心的差异比较

    7.离退休人员年龄、文化程度对其离退休工资收入影响的回归分析

   七 社区居民情况高级统计分析

    1.城镇社区居民家庭月均收入与个人年龄、个人文化程度和家庭人数的相关分析

    2.城镇社区居民个人工资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相关分析

    3.城镇社区居民接受社区服务频繁性及参与社区服务意愿的户口差异分析

    4.城镇社区居民接受社区服务频繁性、社区服务意愿的地区差异比较

    5.社区居民文化程度和家庭月均收入的地区差异分析和社区居民家庭月均收入的地区差异比较

    6.社区居民家庭月均收入、年龄对参与服务意愿影响的回归分析

   八 社区无业人员情况高级统计分析

    1.工作意愿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人技术等级、专业技术职称等级的相关分析

    2.社区无业人员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人技术等级、专业技术职称等级认为有无工作影响对生活是否存在影响的相关分析

    3.从事体力劳动的意愿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人技术等级、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

    4.从事文职工作的意愿与年龄、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

    5.文化程度和可接受工资水平的地区差异分析

    6.社区无业人员参加工作意愿与地区的差异比较

    7.不同地区社区无业人员对参加工作是否影响生活的地区间差异比较

    8.社区无业人员的年龄、文化程度、技术等级和职称等级影响其对愿意接受的工资水平回归分析

  第七节 中国城镇人力资源存量问题主要相关因素的成因分析

   一 人力资源存量调控机制不足

   二 中国形成人力资源存量的社会性因素

   三 人力资源开发投入严重不足

   四 人力资源存量本身自我意识的觉醒不足

  第八节 关于减少及盘活中国城镇人力资源非良性状态存量的建议

   一 打开人力资源流通的所有壁垒

   二 提高全民创新能力重在对新生代人力资源的创新教育

   三 全面提高社区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及服务功能

   四 强化全民的终身教育意识

   五 提高人力资源存量心理健康水平

 前言

1.〔古希腊〕色诺芬:《经济论&雅典的收入》,张伯健、陆大年译,商务印书馆,1961。

2.〔法〕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陈福生、陈振骅译,商务印书馆,196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

4.世界银行:《1979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79。

5.《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

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83。

7.陈国钧:《社会政策与社会立法》,台北,三民书局,1984。

8.〔美〕西蒙·库兹涅茨:《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常勋译,商务印书馆,1985。

9.〔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科学普及出版社,1985。

10.〔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

11.〔美〕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的农业》,商务印书馆,1987。

12.《四书五经》,宋元人注,中国书店,1987。

13. 厉以宁、吴世泰:《西方就业理论的演变》,华夏出版社,1988。

14.张玉璞、刘庆唐:《劳动力配置系统论》,劳动人事出版社,1989。

15.〔美〕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16.陈宇、王忠厚、陈健:《人力资源经济活动分析》,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

17.《四书五经》,陈戍国点校,湖南,岳麓书社,1991。

18.解书森、陈冰、马利生:《经济模式转换论——科技、经济、人口走向与对策》,经济管理出版社,1992。

19.《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

20.侯风云:《中国人力资本形成及现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4。

21.伊志宏:《劳动力市场》,人民出版社,1994。

22.周天勇:《劳动与经济增长》,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3.苏廷林、王通讯:《人力资源学导论》,中国人事出版社,1994。

24.常凯:《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当代中国的劳动问题》,中国劳动出版社,1995。

25.郭士征:《社会保障——基本理论与国际比较》,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26.吴文武、牛越生、赖辉:《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系统论》,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6。

27.经济学消息报社:《追踪诺贝尔——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专访录》,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

28.黄安年:《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9.〔美〕彼得·德鲁克:《后资本主义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30.〔美〕安妮·布鲁金:《智力资本——第三资源的应用与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31.〔日〕一番け濑康子:《社会福利基础理论》,沈洁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2.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 音序)》,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33.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4.张德远:《西方劳动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35.杨先明、徐亚非、程厚思:《劳动力市场运行研究》,商务印书馆,1999。

36.张瀛、张廷银:《新编生产力经济学》,九州图书出版社,1999。

37.〔美〕N.格里高利·曼昆:《经济学原理》(下册),梁小民译,北京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8.〔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高鸿业译,商务印书馆,1999。

39.何承金:《人力资本管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

40.张抗私、周鹏、姜广东:《当代劳动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41.张莹玉:《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2.李宝元:《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3.温海池:《劳动经济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44.孙炳耀:《当代英国瑞典社会保障制度》,法律出版社,2000。

45.池子华:《流民问题》,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

46.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

47.石金涛:《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48.王德胜:《普通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9.老子:《道德经》,苏南评注,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50.李迎春:《社会保障与社会结构转型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51.〔美〕 特伦斯·K.霍普金斯、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转型时代:世界体系的发展轨迹1945~2025》,吴英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2.胡鞍钢、程永宏、杨韵新:《扩大就业与挑战失业:中国就业政策评估(1949~2001年)》,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53.赵玉勤:《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本问题研究》,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54.〔法〕奥利维·贝尔特朗:《人力资源规划:方法、经验与实践》,王晓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55.孙立平:《断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6.李路路:《再生产的延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7.罗平汉:《大迁徙1961~1963年的城镇人口精简》,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

58.贺善侃:《社会形态研究》,学林出版社,2003。

59.刘柯、李克和:《二十二子详注全译——管子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60.陈伟:《墨子清谈》,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

61.〔美〕托马斯·斯图尔特:《软资产——从知识到智力资本》,中信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62.〔美〕马克·A.卢兹:《人本主义经济学的挑战》,王立宇译,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63.〔美〕马克·A.卢兹(Mark A.Lutz)、肯尼思·勒克斯(Kenneth Lux):《人本主义经济学的挑战》,王立宇译,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64.〔英〕亚当·斯密:《国富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起因的研究》,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65.〔英〕霍华德·格伦内斯特:《英国社会政策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3。

66.〔荷〕丰斯·特龙彭纳斯:《在文化波涛中的冲浪》,关士杰译,华夏出版社,2003。

67.陆振尧:《经济增长中的人力资源效应》,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

68.何玉长:《当代中国社会制度的变迁》,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

69.曾湘泉:《中国就业报告2004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0.李汉林:《中国单位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71.丁水木:《转型中的稳定器:社会保障面面观》,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72.萧鸣政:《中国政府人力资源开发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3.萧今:《发展经济中的人力资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4.胡学勤、秦兴方:《劳动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5.汝信、陆学艺、李培林:《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中国——200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76.杨天宇:《周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77.〔美〕梅尔(Meier,G.M.)、劳赫(Rauch,J.E.):《经济发展的前沿问题》,黄仁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78.〔美〕加里·S.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王业宇,陈琪 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79.〔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张志铭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80.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1.李培林:《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82.许文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83.钱再见:《失业弱势群体》,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4.李建新:《转型期中国人口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85.李剑鸣、杨令侠:《20世纪美国和加拿大社会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

86.〔英〕巴里:《福利》,储建国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87.〔法〕勒庞:《乌合之众》,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88.张汝立:《农转工:失地农民的劳动与生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89.俞忠宪:《流动性发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90.龚缨晏:《西方人东来之后》,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91.钱再见:《失业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支持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92.〔美〕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2006。

93.赵秋成:《中国的人力资源:现状、成因与开发战略》,《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

94.袁守启:《中国未来20年的劳动力就业与流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9年第11期。

95.周天勇:《中国就业、再就业与劳动力转移的趋势和出路》,《财经问题研究》1999年第11期。

96.张明龙:《新中国50年劳动就业制度变迁纵览》,《天府新论》2000年第1期。

97.刘泓:《未来十年中国的就业形势及对策》,《南开经济研究》2000年第4期。

98.冷熙亮:《国外非正规就业动态及其理论发展》,《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99.毛晓碚:《盘活中国劳动力资源存量的思考与对策》,《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3年第1期。

100.毛晓碚:《西方存在主义哲学语境导出的人类思想镜像》,《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第11期。

101.毛晓碚:《恩格斯的贡献》,《改革与战略》2005年第11期。

102.毛晓碚:《西方劳动力资源理论与中国劳动力资源理论研究》,《未来与发展》2006年第1期。

103.毛晓碚:《人力资源研究积淀上的创新与探索——人力资源存量的研究意义》,《改革与战略》2007年第3期。

104.胡英:《从农村向城镇流动人口的特征分析》,《人口研究》2001年第1期。

105.杨春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正确处理的若干重大关系》,《理论前沿》2003年第5期。

106.黄荣清、庄亚儿:《人口死亡水平的国际比较》,《人口学刊》2004年第6期。

107.宋丰景:《国内失业问题研究最新进展》,《城市问题》2005年第1期。

108.王诚:《中国就业发展新论》[EB/OL]。http://www1.cei. gov.cn/union/doc/lhcasrep/200304102800.htm,2003年4月10日。

109.李培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个关键问题》[EB/OL]。http://www.sociology.cass.cn/shxw/shgz/shgz5/t20040305_1963.htm,2004年3月5日。

110.刘渊,张涛:《我国政府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走市场化之路》[EB/OL]。中国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zfjs/2007-02/13/content_525865.htm,2007年2月13日。

111.杨宜勇:《中国社区就业状况及对策建议》[EB/OL]。http://cssd.acca21.org.cn/2001/news0316.html,2007年4月18日。

112.舒迪:《平民慈善:中国慈善事业尚待开发的宝藏》[EB/OL]。http://cppcc.people.com.cn/GB/49056/5596094.html,2007年4月18日。

113.钟蓝:《消息: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十年提高2.85岁》[EB/OL]。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fx/ztfx/zgsnrjzs/t20020628_23971.htm,2002年6月21日。

114.王芳,张志良:《为西部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光明日报》2004年11月3日。

115.〔美〕彼得·德鲁克:《走向下一种经济学》,《经济理论的危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116.〔美〕弗里德曼:《通货膨胀和失业》,《诺贝尔奖讲演说全集——经济学卷Ⅰ》,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1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1978年5月24日。

11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一九七八年五月二十四日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原则批准)》1978年5月24日。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发布改革劳动制度四个规定的通知(31)(国发〔1986〕77号)》1986年7月12日。

1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失业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258号)》1999年2月22日。

12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国务院令第271号)》1999年9月28日。

122.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发〔1993〕13号)》1993年11月15日。

12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人事部:《劳动人事部关于积极试行劳动合同制的通知(劳人计〔1983〕11号)》1983年2月22日。

12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125.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126.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020331_15396.htm,2002年2月28日。

127.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060227_402307796.htm,2007年4月18日。

128.国家统计局:《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http://www.stats.gov.cn/tjgb/rkpcgb/qgrkpcgb/t20060316_402310923.htm,2006年3月16日。

129.国家统计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stats.gov.cn/tjgb/qttjgb/qgqttjgb/t20060609_402329458.htm,2006年6月12日。

130.国家统计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131.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2005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132.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133.国家统计局:《结构大调整 经济高增长——新中国50年系列分析报告之二》[EB/OL]。http://www.stee.agri.gov.cn/tjzl/nkjwzjx/t20040309_176053.htm,2004年2月13日。

134.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200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135.国家统计局核算司:《经济普查后中国GDP数据解读之二:GDP三次产业结构及国际比较》[EB/OL]。http://www.stats.gov. cn/zgjjpc/cgfb/t20060307_402309438.htm,2006年3月8日。

136.教育部财务司、国家统计局社会和科技统计司:《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13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138.中国农业部课题组:《21世纪初期我国农村就业及剩余劳动力利用问题研究》,《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经济杂志社,2000。

139.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规划财务司:《2001年上半年劳动和社会保障统计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140.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落实再就业政策考核指标几个具体问题的函(劳社厅函〔2003〕227号)》2005年5月13日。

141.人事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05年中国人才报告——构建和谐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人才开发》,人民出版社,2005。

142.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43.中国市长协会、《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编辑委员会:《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2002、2003、2004。

144.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十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状况与“十一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EB/OL]。http://vweb.youth.cn/cms/2006/syx/jygd/xsbg/200701/t20070 113_510663.htm,2007年1月13日。

145.深圳市统计局:《深圳年鉴2000》,深圳年鉴社,2001。

146.深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5年第四季度深圳劳动力市场供应状况分析》,2006。

147.联合国:《2006年联合国第六十届会议秘书长报告——全球化和相互依存:国际移徙与发展》[EB/OL]。http://www.un.int/iom,2007年4月18日。

14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教育报告(巴黎,199l年)》,《发展经济中的人力资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49.《2006年第95届国际劳工大会局长报告——劳动世界的格局改变》[R/OL]。http://www.ilo.org/public/chine se/standars/relm/ilc/index.htm,2007年4月18日。

150.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2006:公平与发展》[R/OL]。http://siteresources.worldbank.org/INTWDR2006/Resources/47 7383-1127230817535/0821364189.pdf,2007年4月18日。

151.美国人口咨询局:《2004年世界人口数据表》[EB/OL],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编译,http://www.popinfo.gov.cn/popinfo/pop_docrkxx.nsf/v_tjzl/A64D5D63AC1B518D48256 FBE000D998A,2007年4月18日。

152.转载俄新社莫斯科8月24日电:《俄罗斯为何需要中国人》,《参考消息》2006年8月25日。

153.新华网:《瞭望新闻周刊》对国家人事部公务员管理司的采访[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11/20/content_2239590.htm,2004年11月20日。

154.William Beveridge. Full Employment in a Free Society[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45.

155.UN.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 1993[M]. 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s,ch.4. Annex.

156.Kuznets Simon. 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5,Vol.45,No.1,pp.1-28.

157.Victor Nee. A Theory of Market Transition:From Redistribution To Market In State Socialism[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9,54:pp.267-82.

158.Bobadilla,J-L.et al. Design Content and Financing of an Essential National Package of Health Service[J]. 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94,No.72,pp.653-662.

159.R.E.Hall & C.I.Jones. Why do Some Countries Produce Much More Output per Worker than Others? [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9,114(1),pp.83-116.

160.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06”,Table 2.2 “Labor Force Structure”[EB/OL]. http://web.wa-ldbank.org/website/external/datast atistics,2007-4-18.

161.UNESCO. World Education Indicators 2002.[EB/OL]. http://www.uis.unesco.org/TEMPLATE/html/Exceltables/WEI 2002/table20.xls,2007-4-18.

162.World Bank. 2006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EB/OL]. http://devdata.worldbank.org/wdi2006/contents/Section.3htm,2007-4-18.

163.World Bank. 2006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EB/OL]. http://devdata.worldbank.org/wdi2006/contents/Section. 4htm,2007-4-18.

164.OECD.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EB/OL]. http://www.oecd.org/dataoecd/51/8/1813021.pdf,2007-4-18.

165.UNDP.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s 2006.[EB/OL]. http://hdr.undp.org/hdr2006,2007-4-18.

166.World Resource Institute. [EB/OL]. http://earthtrends.wri. org & http://faostat.fao.org,2007-4-18.

167.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 World Migration 2005:Cost and Benefits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table 23.1.[EB/OL]. http://www.iom.int/jahia/webdav/site/myjahiasite/shared/shared/mainsite/published_docs/books/wmr_sec03.pdf,2007-4-18.

168.Scotland government,Scottish Economic Statistics 2002,chapter four:The Labor Market.[EB/OL]. http://www.scotland. gov.uk/stats/ses2002/ses2-31.asp,2007-4-18.

169.SSA. Social Security Programs Throughout the World-1999.[EB/OL]. http://digitalcommons.ilr.cornell.edu/key_workplace/172/,2007-4-18.

170.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The World Factbook.[EB/OL]. https://www.cia.gov/cia/publications/factbook/index.htm,2007-4-18.

171.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Intellectual Capital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EB/OL]. http://www.itu.int/dsg/spu/visions/free/I TU IntCapital paper.pdf,2007-4-18.

172.UNEP. Envri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Training Resources Manual Second edition [EB/OL]. http://www.unep.ch/etb/publications/EIAman/manualAcronyms.pdf,2007-4-18

173.Federation for American Immigration Reform(FAIR). U.S. Immigration Reform[EB/OL]. http://www.fairus.org/site/PageServer?pagename=research_research9c29,2007-4-18

174.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2——Development and the Environment”,1992,Oxford University Press[EB/OL].http://www-wds.worldbank.org/external/default/WDSContent Server/WDSP/IB/2000/12/13/000178830_981 0191106175/Rendered/PDF/multi_page.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