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4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52

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2013图书

Annual Report on China's Service Industry(2013)

SSAPID:101-1179-3235-55
ISBN:978-7-5097-4946-3
DOI:
ISSN:

[内容简介] 为了促进我国区域服务业均衡发展,提升我国区域服务业竞争力水平,须从以下七个方面着力:一是加快市场化改革进度,为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二是促进落后地区服务业投资,提升投资效率;三是扩大区域开放,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对内对外开放政策推动区域服务业大发展;四是合理规范地区间税收竞争,尽早全面推开“营改增”政策;五是鼓励东北和中西部地区承接沿海制造业转移;六是制定更加优惠和灵活的政策,引导人才向落后地区流动;七是优化服务业地区布局,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走特色服务业发展道路。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报告
作 者: 史丹 夏杰长
编 辑:周映希;张丽丽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8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7 贸易经济

 摘要

 第一部分 总报告

  中国服务业发展区域差异:实证分析与战略措施

   一 中国区域服务业发展差异及竞争力研究文献综述

    (一)中国区域服务业发展差异现状

    (二)对中国区域服务业发展差异的解释

    (三)中国区域服务业竞争力的研究综述

   二 中国区域服务业的增长与结构分析

    (一)中国服务业发展的区域差异现状分析

    (二)中国区域服务业增长速度的差异

    (三)中国服务业增长效率的区域差异

   三 对中国区域服务业总体增长的分解

   四 对中国区域服务业增长的分行业分解

    (一)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

    (二)批发零售业

    (三)住宿餐饮业

    (四)金融业

    (五)房地产业

    (六)其他行业

   五 中国区域服务业竞争力评价

    (一)构建区域服务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二)我国区域服务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六 主要结论

   七 促进中国区域服务业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

    (一)加快市场化改革进度,为区域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二)促进落后地区服务业投资,尤其要提升信息基础设施

    (三)扩大区域开放,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政策助推区域服务业大发展

    (四)合理规范地区间税收竞争,尽早全面推开“营改增”政策

    (五)鼓励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沿海制造业转移

    (六)制定更加优惠和灵活的政策,引导人才向落后地区流动

    (七)优化服务业地区布局,发挥各地比较优势,走特色服务业发展道路

 第二部分 中国区域服务业增长与开放战略

  中国区域服务业增长与投资效率:实证分析与战略措施

   一 中国服务业发展差距的直观描述

    (一)中国区域服务业发展的水平差异

    (二)中国区域服务业增长的差异

    (三)服务业增长效率的区域差异

   二 服务业投资效率与服务业区域分布

   三 模型设定及计量检验

    (一)模型的构建及计量方法的选择

    (二)计量分析结果

     1.服务业发展水平对服务业总体投资效率的影响

     2.服务业发展水平对服务业各个行业投资效率的影响

   四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中国区域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实证分析与战略措施

   一 中国区域服务业对外开放现状

    (一)第三产业对外开放的行业分布

    (二)第三产业对外开放的区域分布

   二 中国区域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实证研究

    (一)模型构建及数据选择

    (二)变量描述性统计

    (三)面板数据回归分析

   三 促进中国区域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战略措施

    (一)制定措施引导外资投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

    (二)鼓励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制造业转移,培养服务业发展基础

    (三)加快形成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

    (四)以务实的政策和手段吸引外商投资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现代服务业

    (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中西部地区吸引外商投资的环境

  区域市场开放与地区服务业增长:实证检验与政策建议

   一 引言

   二 区域市场开放的内涵和度量

    (一)区际市场开放的界定

    (二)区际开放度的测度

     1.区际商品市场依存(活跃)度

     2.货运活跃度

     3.劳动力流动

     4.资本流动

     5.区际专业化分工

    (三)中国省际市场开放度

   三 计量模型与数据说明

    (一)计量模型

    (二)指标测度和数据说明

     1.被解释变量

     2.控制变量

    (三)计量方法

   四 计量结果与分析

    (一)静态面板混合估计结果

    (二)动态面板估计结果

   五 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三部分 中国区域金融服务业发展战略

  中国区域金融服务业发展现状、问题与战略措施

   一 中国金融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中国金融服务业的总体规模与比重

    (二)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区域结构

    (三)中国金融服务业的省际结构

   二 中国金融服务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总体水平不高和内部结构不合理

    (二)区域分布的中心与外围问题

    (三)地区之间同质化竞争与差异化互补

    (四)金融基础设施、金融监管与创新环境需要优化

   三 促进中国区域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一)提升金融服务业发展水平,优化内部结构

    (二)妥善处理金融服务业集中与分散的关系

    (三)培育良好的发展环境,建立优秀的人才队伍

  东北地区金融服务业发展现状、问题与战略措施

   一 东北地区金融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总体状况

     1.金融服务业对GDP的贡献持续提升,服务经济作用显著

     2.金融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不断增加

     3.金融深化程度不断提高

    (二)金融服务业规模

    (三)金融服务业结构

    (四)金融效率

   二 东北地区金融服务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为金融服务业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二)经济转型为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需求动力

    (三)经济转型要求必须加快金融服务业转型

   三 东北地区金融服务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金融生态环境欠佳

    (二)金融服务体系不足,总体水平不高

    (三)金融市场化程度偏低,资金配置效率不高

    (四)金融服务业发展不均衡

    (五)金融创新不足,同质竞争严重

   四 促进东北地区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一)加强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提高金融贡献度

    (三)整合金融服务业结构,推动金融服务业均衡协调发展,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和辐射能力

    (四)加大金融服务业的创新力度,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五)进一步加强东北亚区域金融合作,提升金融服务辐射力

  东部地区金融服务业发展现状、问题与战略措施

   一 东部地区金融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东部各省市金融业总体规模

    (二)东部各省市银行业发展比较

    (三)东部各省市证券业发展比较

    (四)东部各省市保险业发展比较

   二 东部地区金融服务业发展趋势

    (一)东部地区金融服务业的重要地位

     1.东部地区银行业在全国的地位

     2.东部地区证券业在全国的地位

     3.东部地区保险业在全国的地位

    (二)国家经济战略中东部地区的金融定位

    (三)东部地区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前景判断

   三 东部地区金融服务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东部地区金融业发展的总体水平和质量

    (二)东部地区金融业的集中度与专业化水平

    (三)各省市之间的职能分工与同质化竞争

   四 促进东部地区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一)金融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协调配合

    (二)进一步强化金融核心区的建设

    (三)不断引领其他地区的金融创新

    (四)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中部地区金融服务业发展现状、问题与战略措施

   一 中部地区金融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一)金融业总体实力提高,发展加速

    (二)金融业资产规模持续增加,资产质量不断提高

    (三)金融机构数量稳步增加,结构更加多样化

    (四)金融市场体系不断完善,融资渠道进一步多元化

   二 中部地区金融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三 中部地区金融服务业面临的问题

    (一)中部地区经济、金融发展不平衡,差异较大

    (二)金融业占GDP比重过低,发展相对滞后

    (三)金融机构的比例结构、地区分布仍不合理

    (四)资本市场利用不足,资金配置效率低下

    (五)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四 促进中部地区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一)立足中部地区,制定科学的金融发展战略

    (二)制定中部金融合作机制,促进区域金融的协调发展

     1.建立健全区域金融信息共享机制

     2.适当整合区内金融资源

     3.建设功能互补的区域金融中心,发挥辐射效应

    (三)优化金融机构体系、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增强金融服务的功能

     1.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服务战略性产业

     2.加强农村金融机构改革,服务新农村建设

     3.拓宽融资渠道,服务中小企业

    (四)发挥政府保障职能,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金融生态环境

  西部地区金融服务业发展现状、问题与战略措施

   一 西部地区金融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情况

    (二)银行业发展情况

    (三)证券业保持持续发展

    (四)保险业整体呈增长态势

   二 西部地区金融服务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西部地区整体金融环境相对落后

    (二)金融总量和经济金融化程度相对偏低

    (三)信贷投放结构不合理

    (四)金融体系发展尚不完善

    (五)民间金融发展明显欠缺

    (六)保险业功能发挥尚显不足

   三 促进西部地区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一)改善西部地区金融环境

    (二)完善地方金融体系的发展

    (三)支持新型金融机构的发展壮大

    (四)大力推进民间金融的发展

    (五)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体系

    (六)推进金融要素市场建设

 第四部分 中国区域商贸流通业发展战略

  中国区域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问题与战略措施

   一 中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

    (一)流通业政策密集出台

    (二)商贸流通业发展规模稳步增长

    (三)邮政快递业发展迅猛

    (四)物流业实现稳中渐升

    (五)流通能力不断提升

   二 中国商贸流通业面临的问题

    (一)政策支持力度较弱,配套落实效果不佳

    (二)流通理论发展滞后,人才培养体制不健全

    (三)市场分割严重,供应链理念淡薄

    (四)企业配送率低,商业连锁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五)农产品流通问题较为突出

   三 中国商贸流通业发展趋势

    (一)商贸流通业将进入黄金发展期

    (二)大部制改革将极大提高商贸流通效率

    (三)商贸流通业影响力将日益增强

    (四)供应链参与主体的碎片化将促使商贸流通竞争加剧

    (五)新技术和管理方法推动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

    (六)工业化和服务化融合将进入新的层次

   四 促进中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一)将流通业提升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二)优化商贸流通业生态环境,建立大流通体系

    (三)加强商贸流通企业供应链建设

    (四)发展商贸流通业供应链金融

    (五)发展战略同盟,实行共同配送

    (六)加强农村和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设

  东北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问题与战略措施

   一 东北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

    (一)总体发展情况

     1.商贸流通业是推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商贸流通业有效吸纳了就业

    (二)产业发展情况

     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批发和零售业

   二 东北地区商贸流通业面临的问题

    (一)各省份之间商贸流通业发展不平衡

    (二)市场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的产业战略规划

    (三)商贸物流业的现代化步伐发展缓慢

    (四)农村商贸流通业相对落后

   三 东北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趋势

   四 促进东北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一)实现区域商贸流通业协调发展

    (二)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

    (三)完善现代物流体系

  东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问题与战略措施

   一 东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

    (一)总体发展情况

     1.发展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拥有一批国内知名商贸企业

     2.整体规模持续扩大,对区域经济贡献率显著提高

     3.现代化程度逐年提升,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

     4.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二)产业发展情况

     1.邮政仓储运输业

     2.批发零售业

     3.住宿餐饮业

   二 东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总体存在的问题

     1.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结构性矛盾突出

     2.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缺乏国际知名的大型商贸企业

     3.商贸流通业的先导作用有待增强

     4.商贸流通业体制改革任务更加艰巨

    (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邮政仓储运输业

     2.批发零售业

     3.住宿餐饮业

   三 东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趋势

    (一)总体发展态势

     1.未来将继续保持国内领军地位

     2.商贸业深度参与产业结构调整战略

     3.商贸业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城镇化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4.商贸企业将开创大型化、集约化、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

     5.由单一省市走向区域合作

    (二)产业发展态势

     1.邮政仓储运输业

     2.批发零售业

     3.住宿餐饮业

   四 促进东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一)区域发展政策建议

     1.深化商贸流通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政策环境

     2.培育大型商贸企业,打造国际知名品牌

     3.实施城乡协调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区域商贸流通经济发展

     4.实施“流通先导”战略,发挥商贸流通业在“调结构”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1.邮政仓储运输业

     2.批发零售业

     3.住宿餐饮业

  中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问题与战略措施

   一 中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

    (一)总体发展情况

     1.商贸流通业在地区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商贸流通业吸收就业效果显著

     3.商贸流通业多种所有制结构已经形成

    (二)产业发展情况

     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批发和零售业

     3.住宿和餐饮业

   二 中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商贸流通业在地区经济中的地位有待提升

    (二)中部地区劳动生产率较低,且各省份差异较大

   三 中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趋势

    (一)城市群促进

    (二)城镇化推动

    (三)收入倍增计划拉动

    (四)产业转移升级刺激

   四 促进中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一)合理进行商贸布局,整合中部流通资源

    (二)统筹配置城乡资源,促进城乡消费发展

    (三)支持市场主体发展,大中小企业齐头并进

  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问题与战略措施

   一 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总体发展状况

    (一)产业增加值持续快速扩大

    (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速增长

    (三)对外贸易发展成果显著

    (四)商业设施和物流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五)解决就业的重要产业

   二 西部商贸流通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产业相对规模依然较小

    (二)产业发展不平衡

    (三)产业发展质量仍需提高

   三 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趋势

    (一)统筹规划,有序发展

    (二)增速提质,创新业态

   四 促进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一)顶层设计,协调发展

    (二)开放发展

    (三)重视信息技术的产业应用

    (四)继续加强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五)重视商贸流通人才引进和培养

 第五部分 中国区域房地产业发展战略

  中国区域房地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战略措施

   一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现状

    (一)总体状况

    (二)房地产业供给及影响因素的情况

     1.土地购置增速较快、土地开发增速下降

     2.新开工面积增长较快、竣工面积增长缓慢

     3.各区域发展不平衡比较

    (三)房地产业需求及影响因素

     1.总体状况

     2.区域比较

   二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房价高位运行、增长过快

    (二)土地财政导致地价攀升、“囤地”和“捂地”现象严重

    (三)消费性需求不足、投机性需求旺盛

    (四)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力度不够

    (五)各地区房地产市场发展不平衡

   三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趋势

    (一)总体状况

     1.基本判断

     2.区域比较

    (二)房地产业供给的情况

     1.新增房地产供给持续增长

     2.二手房供给将增大

     3.区域比较

    (三)房地产业需求的情况

     1.城市化进程还将继续产生住房需求

     2.改善性新增住房需求增加,但总体新增住房需求稳步增加

     3.区域比较

   四 促进中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战略措施

    (一)致力于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

     1.制定“保民生”的中长期战略规划

     2.完善房地产市场制度与政策

     3.提升房地产市场的管理和服务功能

     4.实施科学有效的区域政策

    (二)努力改善房地产业供给

     1.做好市场供给结构规划

     2.建立保障性住房长效管理机制

     3.规范房地产开发进度,遏制囤地捂地行为

     4.实施差异化的区域房地产供给政策

    (三)满足房地产业合理需求

     1.多层次、多元化满足居民房地产合理需求

     2.均衡房地产的区域需求

  东北地区房地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战略措施

   一 东北地区房地产业发展现状

    (一)房地产投资

     1.房地产投资对GDP的贡献明显

     2.房地产投资额逐年增长,房地产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3.从房地产开发投资结构看,住宅开发投资的比重最大

     4.东北三省的商业营业用房开发投资额也逐年提高

    (二)房地产产品结构

    (三)开发主体

    (四)需求主体

    (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

   二 东北地区房地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三 东北地区房地产业发展趋势

   四 促进东北地区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战略措施

  东部地区房地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战略措施

   一 东部地区房地产业发展现状

    (一)房价水平全国最高,涨速很快波动性大

    (二)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占全国份额有所下降

    (三)开发投资快速增长,增速低于全国均值

    (四)开工面积波动较大,部分年份出现了负增长

    (五)房价地价联动性强,土地市场忽冷忽热

   二 东部地区房地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住房供求矛盾长期存在,房价呈长期上涨趋势

    (二)住房改革相对滞后,住房制度尚不完善

    (三)房价偏高上涨过快,房地产投机较为严重

    (四)市场监管尚不到位,市场秩序较为混乱

    (五)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产品品质有待提升

   三 东部地区房地产业发展趋势

    (一)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

    (二)房价呈脉冲性上涨态势

   四 促进东部地区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战略措施

    (一)加强对房地产投资投机行为的管控

    (二)降低住房交易税费,增进存量住房配置效率

    (三)放松住房开发管制,增强开发市场竞争

    (四)加大房地产市场监管力度,适时出台住房“三包”制度

    (五)完善房地产信用信息系统,推进房产信息公开化

    (六)鼓励产品创新,促进产业升级

    (七)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住房市场

    (八)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提高保障房质量

    (九)配合土地、财政、户籍制度改革,因地制宜推进房产税改革

    (十)完善住房租赁市场,保护租赁者合法权益

  中部地区房地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战略措施

   一 中部地区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房地产业及影响因素考察

     1.房地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

     2.房地产业就业吸纳能力增强

    (二)房地产业供给及影响因素考察

     1.土地购置面积和购置费用增长较快

     2.商品房开发和供给面积稳中有升

    (三)房地产业需求及影响因素考察

   二 中部地区房地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房价上涨幅度过快

    (二)土地囤积现象有所抬头

    (三)保障性住房建设困难重重

    (四)房地产投资结构不合理

    (五)对外开放程度有待提升

   三 中部地区房地产业发展趋势

    (一)房地产业供给展望

     1.保障房投资将有效缓解供需紧张局面

     2.商品房供给量和供给结构将会发生深刻变化

    (二)房地产业需求展望

     1.刚性需求预测

     2.改善性需求预测

   四 促进中部地区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战略措施

    (一)继续加大住房保障投入,建立住房保障体系

    (二)加大房地产市场的信息公开力度,坚决打击投机行为

    (三)积极推进房地产税试点扩容

    (四)建立多元化的住房融资体系

  西部地区房地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战略措施

   一 西部房地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房地产业及影响因素考察

     1.房地产投资持续旺盛

     2.住宅及办公成投资重心

     3.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二)房地产业供给及影响因素考察

     1.土地购置恢复增长、土地开发大幅下降

     2.新开工面积高速增长、竣工面积增长平缓

    (三)房地产业需求及影响因素考察

     1.房地产市场需求高涨,商品房销售持续增长

     2.房地产市场稳定性增强

   二 西部地区房地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二)房价上涨普遍过快

    (三)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

    (四)行业规模和企业竞争力有待提升

    (五)房地产投资资金来源紧张

   三 西部房地产业发展趋势

    (一)总体趋势

    (二)房地产业供给展望

    (三)房地产业需求展望

   四 促进西部地区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战略措施

    (一)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提高管理水平

    (二)改善房地产业有效供给

    (三)满足房地产业合理需求

 第六部分 中国区域旅游业发展战略

  中国区域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与战略措施

   一 我国区域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新时期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情况

    (二)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1.东中部地区发展较快

     2.西北部旅游业正在加快发展

    (三)旅游业已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产业

    (四)旅游业已经逐步成为调节区域经济平衡的重要产业

   二 中国区域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各区域旅游业发展极不平衡

    (二)西北部旅游业的潜力有待充分释放

   三 中国四大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国家战略

    (一)国家区域战略基点

    (二)国家区域战略方向

    (三)国家旅游业的区域发展战略

   四 促进中国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一)东部地区大力推进国际化发展

    (二)塑造东北旅游区共和国“长子”形象

    (三)构建中部旅游区成为中国旅游的文化重区

    (四)西部地区走基于民族文化、生态文明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与战略措

   一 我国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高速增长的旅游业

     1.国内旅游人次

     2.国内旅游收入

     3.入境旅游者人次

     4.旅游外汇收入

     5.国内旅游收入占GDP比重

     6.旅游投资增长迅速

    (二)旅游业与宏观经济关系日益密切

   二 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旅游经济的综合功能未能充分发挥

    (二)区域旅游业发展不协调不平衡

    (三)旅游业粗放发展的格局仍未扭转

    (四)新业态全面布局与深度开发刚刚起步

    (五)国际化程度亟待提升

   三 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趋势

    (一)区域协调发展的潜力

    (二)业态深度开发的潜力

    (三)产业高级化升级的潜力

    (四)与国民经济深度融合的潜力

    (五)进一步提升民生水平的潜力

   四 促进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一)构建工业及工业遗产旅游产业体系,全面构建共和国“长子”形象

    (二)强化冰雪旅游合作,做强冬季旅游重镇

    (三)引领东北亚旅游业发展,深化我国国际战略

    (四)旅游业向休闲旅游全面转型,激活发展潜力

    (五)防范大投资影响,构建可持续发展预警体系

  东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与战略措

   一 东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东部地区的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均占全国八成以上

    (二)东部旅游的三大市场结构充分反映了全国特征

     1.东部地区的国内旅游市场快速增长,有力推动了全国旅游的稳定发展

     2.东部地区居民出境旅游迅猛发展,是全国出境旅游的主要客源地

     3.东部地区的入境旅游市场增长稳定,保障了全国入境旅游市场的平稳发展

    (三)需求旺盛、区域合作、制度创新、企业支撑是东部旅游发展的四大核心

     1.东部地区居民旅游需求旺盛

     2.区域合作助推东部地区整体旅游发展

     3.制度创新在全国旅游发展中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4.东部地区云集了我国主要的旅游企业集团

   二 东部地区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区域内旅游发展依然不平衡

    (二)区域旅游合作仍需进一步深化

    (三)旅游发展将面临资源约束

   三 东部地区旅游发展的机遇

    (一)海洋旅游将受到重视

    (二)高铁助推东部旅游二次腾飞

    (三)新型城镇化战略进一步促进东部地区旅游转型并提升其国际化水平

   四 促进东部地区旅游进一步发展的战略措施

    (一)以国际化为核心

     1.要大力发展入境旅游

     2.应积极推进国际旅游合作

     3.要以企业为主体,加快推进东部旅游大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推动中国旅游产业国际化布局

    (二)以区域旅游合作与区域带动为特色

    (三)以管理体制创新为支撑

    (四)以海洋旅游为突破口

  中部地区旅游业现状、问题与战略措施

   一 中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基本态势:中部崛起战略推动旅游业加速发展

    (二)基本特征:以高速交通系统为依托,以城市圈为重点,国内旅游综合效益显著

     1.中部地区国内旅游增长迅猛,综合效益显著

     2.中部旅游产业集群式发展成为新的增长点

     3.文化品牌和投资成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重要驱动力

   二 中部地区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中部地区旅游产业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相对较低

    (二)资源环境恶化威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三)中部各省旅游产业发展不平衡,区内外合作仍待加强

   三 中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空间较大

    (一)高速交通网络推动旅游进一步发展

    (二)中部地区人文、民俗、生态旅游后发优势显现

   四 促进中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一)中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方向

     1.中部地区发展的总体战略

     2.中部地区旅游产业布局及主要功能区建设

    (二)中部各省旅游产业空间布局及重点

  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与战略措施

   一 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旅游业发展迅速

    (二)对地区经济带动作用增强

    (三)成为西部地区各省的竞争优势产业

   二 西部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总体发展水平偏低

    (二)区域内旅游发展不平衡

    (三)生态环境及基础设施制约

   三 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趋势

    (一)旅游业将成为西部地区扩大内需、富民兴边的重要抓手

    (二)旅游业将成为保障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

    (三)旅游业将成为保障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的重要力量

   四 促进西部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一)集约发展内涵增长战略

    (二)可持续旅游战略

    (三)文化多样性战略

    (四)区域合作战略

 《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2013》编写组名单

 出版前言

2013年第1季度,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已经超过工业成为GDP的最大贡献者,服务业早在2011年就是劳动力就业的第一大部门,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服务业利用外资超过了制造业,我们虽然不能因此断定中国就迈入了“服务经济时代”,但至少可以肯定,服务经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过去我们关注的是工业的地区不平衡问题,但是随着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人口向东部地区转移,特别是向东部地区主要城市群集聚,无论是为居民服务的生活性服务业,还是为生产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东部发达地区都有着天然的优势,在这种大的背景下,很可能出现地区间制造业差距不断缩小,而区域间服务业差距逐渐扩大的格局,为此,我们2013年度的服务业发展报告就选择了“中国区域服务业发展战略”这个主题,旨在剖析区域服务业增长和开放情况,对区域服务业竞争力做一个基本评价,提出缩小区域服务业发展差距的基本战略思路并明晰促进区域服务业政策措施。报告利用偏离-份额法对各省级单位的总体服务业增长和分行业增长进行了分解,构建了一套包含4类15项指标的区域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该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区域服务业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主要结论如下:我国的区域服务业发展仍极不平衡,东部地区的发展要大幅领先于中西部地区,2011年,东部地区就有九家省级单位占据了人均服务业增加值的前十名,中西部地区的服务业发展速度则要超过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的服务业增长效率大幅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差异则不明显;利用偏离-份额法对各省份服务业的总体增长进行分解,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服务业发展优于中西部地区,而西部地区虽然内部差异较大,但从整体上看则要优于中部地区;利用偏离-份额法对各省份服务业的主要子行业进行了分解增长,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服务业增长在整体上具有优势,但是各个子行业存在着差异;通过对我国区域服务业竞争力的评价,得到各省份服务业竞争力的综合得分,东部地区服务业竞争力整体水平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服务业竞争力比较平均。总的来看,中部地区的服务业竞争力强于西部地区,而西部地区服务业竞争力分化比较严重。为了促进我国区域服务业均衡发展,提升我国区域服务业竞争力水平,须从以下七个方面着力:一是加快市场化改革进度,为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二是促进落后地区服务业投资,提升投资效率;三是扩大区域开放,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对内对外开放政策推动区域服务业大发展;四是合理规范的区间税收竞争,尽早全面推开“营改增”政策;五是鼓励东北和中西部地区承接沿海制造业转移;六是制定更加优惠和灵活的政策,引导人才向落后地区流动;七是优化服务业地区布局,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走特色服务业发展道路。

Fisher,A.G.B.,The Clash of Progress and Security,London,1935.

Riddle,D.,Service-Led Growth:The Role of the Service Sector in World Development,NY,1986.

Hill,T.B.,“On Goods and Services”,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1997,23(4),December,315-338.

Clark,C.,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 Progress,London,1940.

Browning,H.L. and Singelmann,J.,“The Emergence of a Service Society:Demographical and Sociological Aspects of the Sectoral Transformational of the Labour Force”,in the U.S.A,National Technical Information Service,Springfield,1975.

World Economic Forum,“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2-2013”.

Porter,M.E.,“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Harvard Business,1998:77-91.

李勇坚、夏杰长:《制度变革与服务业成长》,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徐宏毅:《服务业生产率与服务业经济增长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肖林、王方华:《中国都市圈服务经济与全球化竞争战略》,格致出版社,2008。

袁春晓:《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服务特征研究》,《管理世界》2003年第7期。

夏杰长等:《制造业的服务化和服务业的知识化》,《国外科学》2007年第4期。

胡霞、魏作磊:《国外服务业区域发展理论研究述评》,《经济地理》2006年第3期。

王宜虎、徐银良:《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山东省服务业竞争力实证分析》,《山东财政学院学报(双月刊)》2009年第1期。

魏后凯、吴利学:《中国地区工业竞争力评价》,《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11期。

曹建云:《现代服务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及其评价》,《西北人口》2012年第6期。

吴士元:《我国省级服务业竞争力的评价》,《统计与决策》2003年第10期。

李文秀、李勇坚、罗春燕:《中国区域间服务业发展趋同还是集聚——基于省级分行业投资效率面板数据的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12年第8期。

许建平、任燕:《我国服务业效率特征研究——基于区域发展差异影响因素的解释》,《产业经济研究》2012年第1期。

刘兴凯:《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阶段性及区域性变动特点分析——基于1978~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当代经济》2009年第12期。

顾乃华、李江帆:《中国服务业技术效率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6年第1期。

李志杰、李蕊、张颖熙:《我国区域服务业发展差异的实证分析与政策建议》,《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第46期。

靖学青:《中国服务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性与需求协调性》,《中国流通经济》2012年第2期。

顾乃华:《我国服务业发展效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DEA方法的实证研究》,《财贸研究》2008年第4期。

李扬:《中国服务业投资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刘辉煌、彭炜:《中国区域知识型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求索》2007年第10期。

豆晓利、王文剑:《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变动趋势与地方政府行为——兼论分税制改革对中国区域金融差异的影响》,《上海金融》2011年第2期。

张克夫:《我国服务业区域发展不平衡形成的原因与对策》,《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年第9期。

李勇坚、夏杰长:《户籍制度、城市化与服务业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经济与管理》2008年第9期。

夏杰长、张晓兵:《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目标与战略思路》,《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第46期。

夏杰长:《以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升级的基本路径与财税对策》,《涉外税务》2013年第1期。

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中国31省市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报告》,《中国信息报》2003年8月22日。

李素喜:《区域服务业竞争力评价理论与应用研究》,河北工业大学博士论文,2008。

戴亚平:《广东服务业区域竞争力的实证研究》,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

江小涓:《服务业增长、真实含义、多重影响和发展趋势》,《经济研究》2011年第4期。

夏杰长:《打破垄断完善规制:我国服务业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李勇坚、夏杰长:《制度变革与服务业增长》,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李文秀、胡继明:《中国服务业集聚实证研究及国际比较》,《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李勇坚、夏杰长,《服务业是节约投资的产业吗?——基于总量与ICOR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年第5期。

李文秀、谭力文:《服务业集聚的二维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以美国服务业为例》,《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4期。

王耀中、任英华、姚莉媛:《服务业集聚机理研究新进展》,《经济学动态》2010年第4期。

李文秀、李勇坚、罗春燕:《中国区域间服务业发展趋同还是集聚——基于省级分行业投资效率面板数据的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12年第8期。

DAVID L. KAY,JAMES E. PRATT,AND MILDRED E. WARNER(2007),“Role of Services in Regional Economy Growth”,Growth and Change,Vol.38,No.3 (September 2007).

Barro,Robert J. and Xavier Sala-i-Martin(1992),“Convergence”,Joumal of Political Economy,April 1992.

Baumol,William J.(1986),“Productivity Growth,Convergence,and Welfare:Whatthe Longrun Data Show”,American Economic Review,December 1986.

Durlauf,Steven N.and Danny T.Quah(1999),“The New Empirics of Economic Growth”,in John Taylor and Michael Woodford (eds.),Handbook of Macroeconomics,Vol.1A,Amsterdam,North-Holland,1999.

P.Naresh and C.Gary(2003),“The Beneflts of Industrial clustering:Insights From the Financial Services Industry at three Locations”,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Marketing 7(3),2003.

M. Toh and W. Ng(2002),“Efficiency of Investment in Asian Economies:Has Singapore Over-Invested?”,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13.

高志红、徐鹏:《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在华区位选择研究》,《现代商业》2008年第5期。

国家发改委:《发改委就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答记者问》,http://finance. eastday.com/economic/m1/20121228/u1a7094469.html,2012年12月28日。

国家发改委:《 新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颁布》,http://money.163.com/09/0113/13/4VHS8EKV00251OFT.html,2009年1月13日。

李建春、孙忠艳、杨秀苔:《外商直接投资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武汉金融》2005年第2期。

李扬:《中国服务业投资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刘绍坚:《中国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思考和政策建议》,http://www.sccom. gov.cn/xxfb/priManager.do?behavior=pri&id=45702&page=/page/gzyj/pri.jsp,2013年1月27日。

刘艳:《服务业FDI的技术溢出与中国服务业生产率增长》,《国际商务研究》2012年第1期。

盘锦市委宣传部:《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意见》,http://news.xinhuanet.com/panjin/2012-06/13/c_123278183.htm,2012年6月13日。

姚战琪:《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不同来源外商对华投资市场战略差异的因素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第3期。

张诚、赵奇伟:《中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因素分析》,《财经研究》2008年第12期。

庄丽娟:《中国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特征与政策建议》,《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Acemoglu,“Politics and Economics in Weak and Strong States”. NBER,Working Paper,No.11275.

Davis L.,North D.C.,“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American Economic Growth:A First Step Toward a Theory of Institutioanal Innovation”,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1970,30(1).

Naughton Barry,2000,“How Much Can Regional Integration Do to Unify China’s Markets?” Stanford University Working Paper,No.58.

Rauscher M.,“Leviathan and Competition among Jurisdiction:The Case of Benefit Taxation”,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1998,44.

Young Alwyn,2000,“The Razor’s Edge:Distortions and Incremental Refor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15(4).

Poncet S.,“Measuring Chines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China Economic Review,2003(14).

Singelmann J.,“The Secto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Laborforce in Seve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1920-1970”,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8,83(5).

Daniels P.W.,O’Connor K.,Hutton T.A.,“The Planning Response to Urban Service Sector Growth: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Growth and Change,1991.

Harris N.,“Bombay in a Global Economy-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The Role of Cities”,Cities,1995,12(3).

赵伟等:《中国区域经济开放:制度转型与经济增长效应》,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李勇坚:《制度变革与服务业成长》,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夏杰长、李勇坚:《服务业体制改革的动力与路径》,《改革》2010年第5期。

胡向婷、张璐:《地方保护主义对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理论与实证分析》,第四届中国经济学年会论文,2004。

陈志武:《国有还是民营》,《国际融资》2004年第11期。

白重恩等:《地方保护主义及产业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和变动趋势》,《经济研究》2004年第4期。

银温泉、才婉茹:《我国地方市场分割的成因和治理》,《经济研究》2001年第6期。

郑毓盛、李崇高:《中国地方分割的效率损失》,《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陈敏等:《中国经济增长如何持续发挥规模效应?——经济开放与国内商品市场分割的实证研究》,《经济学(季刊)》2008年第1期。

赵永亮、刘德学:《市场歧视、区际边界效应与经济增长》,《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12期。

王小平:《中国服务业利用外资的实证分析》,《财贸经济》2005年第9期。

郑长娟:《我国服务业外国直接投资的特征和趋势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9期。

钟晓君:《服务业FDI对我国服务业增长效应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第4期。

肖文:《FDI流入与服务业市场结构变迁——典型行业的比较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第2期。

顾乃华:《对外开放门槛与服务业的外溢效应——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当代经济科学》2010年第6期。

姚星等:《对外开放门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生产效率——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经济学动态》2012年第5期。

张应武:《中国省区市场开放:测度、特征及其政策含义》,《首都经贸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孙中叶:《河南省二重开放的测度与比较》,《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年第8期。

郭文杰、李泽红:《劳动力流动、服务业增长与经济结构转换——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11期。

李勇坚、夏杰长:《户籍制度、城市化与服务业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经济与管理》2008年第9期。

李自杰、李计广:《中国区域开放战略的演变与反思》,《云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廖婧琳:《我国省际之间的开放度与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性研究》,《商场现代化》2011年第1期。

毛其淋:《二重经济开放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演进》,《经济科学》2012年第2期。

申小林、张玉杰:《中国区域开放度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算》,《统计与决策》2012年第8期。

李治国:《中国区域间资本流动——基于Feldstein Horioka 方法的检验》,《统计研究》2008年第10期。

江小涓:《服务业增长:真实含义、多重影响和发展趋势》,《经济研究》2011年第4期。

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赵伟、徐朝辉:《测度中国省域经济“二重开放”》,《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8期。

白重恩等:《地方保护主义及产业地区集中度决定因素和变动趋势》,《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

郭庆旺、吕冰洋、张德勇:《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年第11期。

陈健、胡家勇:《政府规模与经济发展》,《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第8期。

马拴友:《1983~1999:我国财政政策效应测算》,《中国经济问题》2001年第6期。

汪德华等:《政府规模、法治水平与服务业发展》,《经济研究》2007年第6期。

陆铭、陈钊:《分割市场的经济增长——为什么经济开放可能加剧地方保护?》,《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

盛斌、毛其淋:《贸易开放、国内市场一体化与中国省际经济增长:1985~2008年》,《世界经济》2011年第11期。

姚枝仲、周素芳:《劳动力流动与地区差距》,《世界经济》2003年第4期。

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

赵伟、藤田长久、郑小平:《空间经济学:理论与实证新进展》,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钞小静、惠康:《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6期。

《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http://finance.sina.com.cn/hy/20120922/134713210794.shtml。

《2012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2/0716/c83861-18526833.html。

《2013年经济蓝皮书发布会实录》,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21205/112113904631.shtml。

陈道富:《促进我国金融服务业健康发展》,《内蒙古金融研究》2011年第9期。

何德旭、王朝阳:《中国金融服务业的体制改革与产品创新》,《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第6期。

何德旭、姚战琪:《中国金融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分析》,《金融研究》2006年第5期。

何德旭:《关于金融服务业的一个比较分析》,《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7期。

何德旭:《有序发展金融服务业》,《中国金融》2006年第9期。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需要“两轮驱动”》,http://finance.people.com.cn/bank/GB/17789831.html。

马毅:《金融服务业驱动产业集群创新的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12年第1期。

南京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在同质化的金融环境中寻求差异化和专业化竞争路径》,《现代金融》2011年第12期。

《强化金融服务 支持实体经济》,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20818/061912886524. shtml。

秦月星:《关于中国发展金融服务业的思考》,《技术经济》2009年第2期。

盛建国:《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创新初探》,《中国外资》2012年5月。

谭海涛、罗芳琳:《我国金融服务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东方企业文化·国家与城市竞争》2010年第7期。

《跳出同质化——金融人士热议地方金融机构差异化发展》,http://finance.21cn.com/newsdoc/zx/2012/11/27/13798380.shtml。

王重润等:《金融服务业发展模式及经验研究——兼论对河北省的启示》,《经济与管理》2010年第10期。

魏后凯主编《现代区域经济学》(修订版),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吴志明、王大生:《区域金融安全框架下地方政府角色探析》,《学术论坛》2010年第6期。

肖蓉蓉:《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同质化竞争现象研究》,《金融经济》2012年第10期。

邢勃:《加快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业监管的思考》,《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16期。

徐磊、张峭:《中国村镇金融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农业展望》2011年第4期。

许伟:《我国金融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制度障碍分析及政策建议》,《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第40期。

闫彦明:《京、沪、深金融服务业集群模式比较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2年第7期。

姚战琪:《现阶段我国金融服务业的结构、效率及公共政策》,《国际贸易》2006年第3期。

张慧文:《我国三大经济圈金融服务业集群竞争力研究》,《管理世界》2010年第6期。

张立华:《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业发展障碍与对策研究》,《财会月刊》2011年第2期。

李靖宇、于艳:《东北区域金融业协调发展的现实论证》,《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第7期。

詹向阳:《构建经济金融对接机制》,《中国金融》2012年第7期。

郭春风、邓平:《中部地区工业转型升级的金融支持研究》,《海南金融》2012年第9期。

刘煜辉、陈晓升主编《中国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2009~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田侃、夏杰长著《信用环境构建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王东风、张荔:《东北老工业基地金融发展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邢毓静:《中国金融发展中区域二元结构的形成及其特征研究》,中评网,2001年12月21日。

陈道富:《促进我国金融服务业健康发展》,《内蒙古金融研究》2011年第9期。

吴涛:《辽宁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金融支持研究》,吉林大学,2012。

王顺:《加快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促进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金融时报》2012年3月19日。

何德旭、王朝阳:《中国金融服务业的体制改革与产品创新》,《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第6期。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2011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http://www.pbc. gov.cn/。

王春丽:《东北地区金融发展实证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年报(2006~2011)》,http://www.cbrc.gov.cn/。

鲁昕:《建设区域金融中心 形成金融发展合力 促进区域经济金融共同成长》,http://www.ln.gov.cn/。

倪鹏飞、孙承平:《中国城市:金融中心的定位研究》,《财贸经济》2005年第2期。

中国人民银行:《2011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2年6月。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分析小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2》,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第十二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金融中心信息网,2012年9月。

Poon,J.P.H.,“Hierarchical Tendencies of Capital Markets Among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s”,Growth and Change,2003,Vol.34,No.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3月。

《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2012年9月。

荆林波、史丹、夏杰长主编《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No.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厉以宁:《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问题及走势》,《当代经济》2011年第4期。

李佐军:《中国经济面临九大问题及挑战》,人民网,2012年8月8日。

李中元主编《中国中部地区发展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裴长洪、郑文:《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制造业与服务业并重》,《当代财经》2010年第1期。

朱美光:《基于知识溢出的中部地区协作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第1期。

中国人民银行:《2011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2011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

中国银监会:《2011年中国银监会年报》。

中国证监会:《2011年中国证监会年报》。

中国保监会:《2011年中国保监会年报》。

孙开钊:《解读物流“国八条”:推动物流业健康发展》,《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第9期。

宋则:《新发现:中国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新趋势》,《中国商贸》2012年第32期。

宋则:《中国商贸流通服务业战略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第32期。

宋则、常东亮、丁宁:《流通业影响力与制造业结构调整》,《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8期。

宋则:《关于市场成本与流通成本结构变化的研究——商品流通成本绝对上升和相对上升的新趋势》,《价格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7期。

荆林波、王雪峰:《中国流通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流通经济》2012年第2期。

倪方树、王锦良:《黑龙江省商贸服务业的发展策略研究》,《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年第12期。

李彦春:《黑龙江省流通业现状、问题与成因分析》,《商业经济》2006年第3期。

赵德海、邵万清:《黑龙江省流通产业信息化的现状及对策》,《商业研究》2003年第7期。

任保平、王辛欣:《商贸流通业地区发展差距评价》,《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2期。

方天堃、于红梅:《着力推进辽宁省“十二五”服务业加快发展》,《辽宁经济》2012年第2期。

吉林省人民政府:《我省商贸流通业跃上新台阶》,吉林省政府网,2012年11月12日。

荆林波、王雪峰:《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流通经济》2012年第2期。

任保平:《统筹城乡商贸流通:态势、机制与模式选择》,《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第4期。

时宝国、张育林:《合理构筑我国商贸流通业空间格局研究》,《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宋则、常东亮、丁宁:《流通业影响力与制造业结构调整》,《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8期。

宋则:《关于市场成本与流通成本结构变化的研究——商品流通成本绝对上升和相对上升的新趋势》,《价格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7期。

夏春玉、丁涛:《从微笑曲线看流通与结构调整》,《中国流通经济》2012年第1期。

祝合良:《我国商贸流通业自主品牌培育发展思路》,《中国流通经济》2011年第8期。

陈梦筱:《中部地区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第8期。

柳思维:《推进中部地区城市商贸流通现代化进程的必要性分析》,《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1期。

钱晓英、张厚珂:《中部地区流通业发展现状与实证研究》,《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6年第12期。

宫银峰:《论中部商贸流通体系与市场体系建设》,《中国市场》2009年第2期。

姜增伟:《发展现代流通,促进中部崛起》,《企业导报》2006年第10期。

宋则:《构建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相关问题研究——基于通货膨胀治理的视角》,《广东商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黄国雄、刘玉奇、王强:《中国商贸流通业60年发展与瞻望》,《财贸经济》2009年第9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课题组:《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战略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第32期。

殷少明:《新疆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新疆财经》2010年第1期。

时保国、张育林:《合理构筑我国商贸流通业空间格局研究》,《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任保平、王辛欣:《商贸流通业地区发展差距评价》,《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2期。

王勇:《西部商贸流通业发展内部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重庆工商大学硕士论文,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人民出版社,2011。

倪鹏飞主编《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2~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倪鹏飞:《房地产基础制度和长效机制建设刻不容缓》,人民网,2013年4月3日。

倪鹏飞、邹琳华:《坚持调控不放松加速推进房地产制度改革》,《经济参考报》2013年5月2日。

唐在富:《土地财政与房地产调控》,言实出版社,2010。

倪鹏飞主编《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2~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倪鹏飞、邹琳华:《坚持调控不放松加速推进房地产制度改革》,《经济参考报》2013年5月2日。

陈亚文:《东北地区房地产业的发展状况与建议》,《经营与管理》2010年第1期。

姜雪梅:《公租房将成为今后住房保障新主力》,http://house.ifeng.com/news/detail_2010_12/08/3401378_0.shtml。

倪鹏飞主编《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2~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倪鹏飞、邹琳华:《坚持调控不放松加速推进房地产制度改革》,《经济参考报》2013年5月2日。

高波、陈键、邹琳华:《区域房价差异、劳动力流动与产业升级》,《经济研究》2012年第1期。

杨健、李兰华:《增速下滑:东部地区为何重于中西部》,《中国经贸导刊》2013年第1期。

刘学良、吴璟、邓永恒:《人口冲击,婚姻和住房市场》,CFRN工作论文,2012年9月20日,http://www.cfrn.com.cn/getPaper.do?id=3553。

倪鹏飞:《中国住房报告(2012~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覃成林、李超:《要素禀赋结构、技术选择与中国城市现代产业发展》,《产业经济研究》2012年第3期。

徐建炜、徐奇渊、何帆:《房价上涨背后的人口结构因素:国际经验与中国证据》,《世界经济》2012年第1期。

Andrews,D.and A.C.Sánchez(2011),“Drivers of homeownership rates in selected OECD countries”,OECD Economics Department Working Papers,No.849.

国家统计局:《201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http://www.stats.gov.cn/tjfx/jdfx/t20130118_402867172.htm。

倪鹏飞主编《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2~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倪鹏飞:《房地产基础制度和长效机制建设刻不容缓》,人民网,2013年4月3日。

倪鹏飞、邹琳华:《坚持调控不放松加速推进房地产制度改革》,《经济参考报》2013年5月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人民出版社,2011。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国发〔2009〕41号文件。

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国旅游出版社,2011。

张广瑞、刘德谦、宋瑞主编《旅游绿皮书》历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魏小安、韩建民著《旅游强国之路》,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戴学锋:《基于国际比较的中国出境旅游超前发展初探》,《旅游学刊》2012年第9期。

瞿华、夏杰长:《我国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1985~2009年数据》,《财贸经济》2011年第8期。

夏杰长、瞿华:《我国农村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和收入水平的关系研究——基于1994~2010年数据的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国旅游出版社,2011。

张广瑞、刘德谦、宋瑞主编《中国旅游发展报告》历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戴学锋:《基于国际比较的中国出境旅游超前发展初探》,《旅游学刊》2012年第9期。

金准:《旅游业需要重新发明》,《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9月6日。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国旅游出版社。

张广瑞、刘德谦、宋瑞主编《中国旅游发展报告》历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区域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0~2011》,中国旅游出版社,2011。

夏斐、霍景东、夏杰长:《大力发展海洋服务业是海洋强国战略的必由之路》,《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12月4日。

本书编委会:《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学习辅导读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

罗明义:《旅游经济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009~2015》。

《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

《山西省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河南省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安徽省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湖北省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湖南省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江西省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国家旅游局:《中国“十二五”时期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国旅游出版社,2011。

邵伟琪:《促进西部后发地区旅游业跨越式发展》,《中国旅游报》2012年5月4日。

瞿华、夏杰长:《积极推进我国旅游业绿色转型》,《宏观经济研究》2011年第8期。

王佳元:《西部旅游业发展:问题与建议》,《中国科技投资》2011年第10期。

《2011年度全国旅行社统计调查情况的公报》,http://www.cnta.gov.cn/html/2012-10/2012-10-25-9-0-71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