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86

缺席与在场图书

Absence and Presence: The orderly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Women

SSAPID:101-1172-1936-57
ISBN:978-7-5097-6703-0
DOI:
ISSN:

[内容简介] 中共十八大报告重申了“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妇女政治参与的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妇女解放程度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如何扩大妇女有序的政治参与,成为当今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本书对妇女政治参与所面临问题作深层次的政策根源和体制性根源剖析,确立妇女政治参与评价体系和分析模型,进一步探索扩大妇女有序政治参与的基本路径。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付翠莲
编 辑:黄金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D6 中国政治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价值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价值

  二 文献梳理与综述评介

   (一)国外相关研究文献检视

    1.关于政治参与研究相关问题

    2.女权主义政治理论中的妇女政治参与思想

    3.关于对中国妇女政治参与的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文献检视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界政治参与研究概况

    2.近年来关于有序政治参与的研究现状

    3.我国学界对妇女参政或政治参与的研究状况

   (三)综合评价

  三 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

   (一)基本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妇女政治参与的理论基础及渊源

  一 西方政治参与理论溯源

  二 本书核心概念廓清

   (一)“政治参与”概念梳理

   (二)有中国特色的“有序政治参与”概念解析

   (三)妇女政治参与概念廓清

    1.“妇女”与“女性”内涵考证

    2.“妇女政治参与”与“妇女参政”概念辨析

    3.妇女有序政治参与的内涵与特征

  三 社会性别理论与妇女政治参与

   (一)社会性别概念的提出与内涵

    1.社会性别与生物性别的区分

    2.社会性别理论受到的质疑与挑战

   (二)社会性别理论对研究妇女政治参与的意义

 第三章 我国妇女政治参与的历史考察与现状分析

  一 我国妇女政治参与的历史回顾

   (一)多重束缚对中国古代妇女的政治排斥

   (二)女权浪潮冲击下近代妇女争取参政权的努力

   (三)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影响下妇女掀起政治参与热潮

  二 改革开放前妇女“动员型”政治参与的回顾与检视

   (一)法律保障下快速提升了妇女在权力领域的政治地位

   (二)政治动员下有效地调动了妇女民主参与的积极性

   (三)动乱状态下反向刺激了妇女政治参与的虚假繁荣

  三 改革开放后妇女“自主型”政治参与的绩效检索

   (一)民主参与上:妇女对公共事务的关切度提高与政治冷漠并存

    1.妇女对公共事务的关切度提高

    2.妇女的政治参与意识不强,政治冷漠感普遍存在

   (二)权力参与上:女干部队伍壮大与权力参与结构领域不合理并存

    1.女干部比例逐年上升,年龄和素质结构逐步改善

    2.妇女干部大多为非权力的外围参与,权力参与领域结构仍不合理

  四 我国妇女政治参与的特色路径、挑战及创新

   (一)我国妇女政治参与的特色路径与挑战

   (二)社会转型中国家干预机制下妇女政治参与实践创新

 第四章 当代中国妇女政治参与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一 当代中国妇女政治参与缺失的客观因素分析

   (一)经济弱势地位制约着妇女政治参与

   (二)制度缺失和政策缺位限制了妇女政治参与

   (三)传统社会性别结构和性别文化束缚了妇女政治参与

  二 自身素质状况是制约妇女政治参与的瓶颈

   (一)整体政治理论素质偏低削弱了妇女驾驭全局的政治能力

   (二)受教育程度总体上偏低限制了妇女政治参与能力的发展

   (三)特殊的生理、心理素质影响了妇女政治参与广度与程度

   (四)多重角色冲突瓜分并冲淡了妇女参与政治的精力和热情

  三 提高我国妇女政治参与水平的对策思考

   (一)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实现“社会性别主流化”

   (二)完善妇女政治参与保障制度,制定可操作的法律法规

   (三)拓宽妇女政治参与的渠道,搭建妇女政治参与平台

   (四)加强对女干部的培训教育,培养权力核心层女干部

   (五)摒弃传统性别文化观念,构建先进的性别文化理念

   (六)充分发挥舆论媒体作用,营造妇女政治参与的氛围

   (七)高度重视妇女的政治文化教育,提高妇女自身素质

 第五章 社会转型视野下我国妇女有序政治参与路径探索

  一 转型期我国妇女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状况

   (一)政治参与制度化理论与非制度化政治参与

   (二)我国妇女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表现形式

    1.群体政治冷漠普遍

    2.个人体制外的接触

    3.以越级上访表达利益诉求

    4.非理性的网络政治参与

    5.参与非法聚集进行维权

  二 我国妇女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原因和影响分析

   (一)我国妇女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原因

    1.维稳背景下的制度供给缺失,或制度化政治参与渠道不畅通,是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客观原因

    2.公意代表机构不完善,对政治权力监督不充分,参与机制不健全甚至存在缺陷,是导致妇女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又一因素

    3.妇女整体政治素质和文化水平低,把握有序政治参与的能力差,是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主体性原因

    4.传统的政治文化长期以来对妇女政治上的排斥,是诱致妇女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文化环境因素

   (二)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影响和后果

    1.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影响政治和社会稳定

    2.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侵蚀政治合法性资源

    3.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影响政治民主化进程

  三 引导妇女走向制度化和有序的政治参与

   (一)优化妇女有序政治参与的政治环境,着力解决制度供给滞后问题

    1.扩大妇女有序参与人大、政协“两会”工作是妇女有序政治参与的基本方式

    2.拓宽妇女有效利用听证制度的政治参与渠道,增强妇女利益表达权

    3.进一步改革信访制度,使信访成为妇女权利救济和补偿的有效机制

    4.引入协商民主,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为妇女政治参与提供最大的实践场所

    5.挖掘网络参与的制度性空间,引导和规范妇女通过自媒体网络方式进行政治参与

   (二)奠定妇女有序政治参与的经济基础,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分配机制

   (三)重塑妇女有序政治参与的文化底蕴,逐步消解传统性别政治排斥

   (四)培育妇女社会组织的参与力度,推进政府与社会多元化整合模式

 第六章 探索和构建我国妇女政治参与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 国际性别平等监测评估指标体系

   (一)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中的指标体系

   (二)国际组织的性别公平指数

   (三)国际上各类评价指标体系反映的性别不平等状况

  二 我国现有的妇女政治参与指标体系及其分类

   (一)从知政、议政、参政、执政层面构建的指标体系

   (二)综合考虑妇女政治参与主客观因素的指标体系

    1.在妇女参政层面上可以选择的客观指标

    2.在妇女参政层面上可以选择的主观指标

    3.妇女执政层面的主要指标

   (三)侧重于妇女政治参与指标框架及其权重的指标体系

   (四)侧重于妇女政治地位平等的指标体系

   (五)借鉴性别与发展实践的妇女社会地位评价指标

   (六)针对公民政治参与对政府的影响及政府回应性的指标体系

  三 构建我国妇女政治参与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确立妇女政治参与指标体系的基本要求

    1.要注意指标体系的系统性

    2.要注意各指标内容的完整性和相关性

    3.要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参照男性群体这个参照系

   (二)确立妇女政治参与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1.符合中国国情,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2.注重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体现出层次性的原则

    3.具有开放性和动态性,确保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

   (三)构建我国妇女政治参与的评价指标体系

 后记

中共十八大报告重申了“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妇女政治参与的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妇女解放程度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但妇女政治参与现状是我国公民政治参与中的薄弱环节,是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难点。如何扩大妇女有序的政治参与,成为当今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本书以政治学理论中的政治参与为研究范式,运用社会性别的视角对妇女政治参与所面临问题作深层次的政策根源和体制性根源剖析,确立妇女政治参与评价体系和分析模型,进一步探索扩大妇女有序政治参与的基本路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

《列宁全集》(第二版)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85。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

爱自由者金一:《女界钟》,上海大同书局,1903。

鲍晓兰主编《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三联书店,1995。

《新中国妇女参政的足迹》编写组编《新中国妇女参政的足迹》,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

陈剩勇、钟冬生、吴兴智:《让公民来当家: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和制度创新的浙江经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崔延强:《正义和逻各斯》,泰山出版社,1988。

崔凤垣、张琪主编《妇女社会地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国妇女出版社,2003。

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方江山:《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以转型期中国农民为对象分析》,人民出版社,2000。

付翠莲:《在平等与差异之间:女性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郭秋永:《政治参与》,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1。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社会中的女人和男人——事实与数据》,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和文化产业统计司编《中国社会中的女人和男人——事实和数据(2012)》,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韩强:《程序民主论》,群众出版社,2002。

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

康有为:《大同书》,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李小江:《关于女人的答问》,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三联书店,1997。

李慧英:《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

李晓广:《当代中国性别政治与制度公正》,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刘筱红、赵德兴、卓惠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妇女角色与地位变迁研究——基于新制度主义视角的观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林尚立:《上海政治文明发展战略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梁旭光:《民主政治进程与妇女参政》,济南出版社,2003。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第1册,上海中华书局,1936。

罗志渊:《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政治学卷》,台湾商务印书馆,1971。

吕美颐、郑永福:《中国妇女运动》(1840~1921),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孟军:《寻求发展与稳定的平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潘小娟、张辰龙编《当代西方政治学新词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邱仁宗主编《中国妇女与女权主义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邱仁宗主编《女权主义与公共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启良:《西方自由主义传统》,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

全国妇联妇运史研究室编《中国妇女运动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全国妇联妇运史研究室,1986。

全国妇联妇运史研究室编《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840~1918),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

全国妇联妇运史研究室编《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21~1927),人民出版社,1986。

全国妇联妇运史研究室编《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27~1937),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

师凤莲:《当代中国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

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孙晓梅:《中外妇女研究透视》,中国妇女出版社,1998。

孙晓梅编《中外妇女运动简明教程》,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

孙关宏:《政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谭琳主编《1995~2005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谭兢常、信春鹰主编《英汉妇女与法律词汇释义》,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

魏星河:《当代中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

吴小英:《科学、文化与性别——女性主义的诠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王邦佐、孙关宏、王沪宁主编《新政治学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王国敏:《20世纪的中国妇女》,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

王维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人民出版社,2007。

王政、杜芳琴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三联书店,1998。

王行娟:《中国妇女参政的行动》,海豚出版社,1995。

王明生主编《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王健英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汇编——领导机构沿革和成员名录》,红旗出版社,1983。

徐大同、马德普主编《现代西方政治思想》,人民出版社,2003。

许纪霖主编《共和、社群与公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肖巍:《女性主义伦理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向警予:《向警予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薛宁兰:《社会性别与妇女权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辛世俊:《公民权利意识研究》,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

应克复:《西方民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郑新蓉、杜芳琴主编《社会性别与妇女发展》,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张再生主编《社会性别与公共管理》,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周长鲜:《妇女参政:新中国60年的制度演进(1949~200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甄砚主编《中国农村妇女状况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编《中国妇女运动重要文献》,人民出版社,1979。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编《中国妇女运动史》,春秋出版社,1989。

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政治学》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课题组编《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概观》,中国妇女出版社,1993。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21~1925)》,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

中国妇女干部管理学院编《中国妇女运动文献资料汇编(1918~1949)》,中国妇女出版社,1987。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研究所、陕西省妇女联合会研究室编《中国妇女统计资料》(1949~1989),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编《当代世界政治实用百科全书》,中国社会出版社,1993。

〔美〕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万俊人等译,当代中国出版社,1988。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

〔加〕巴巴拉·阿内尔:《政治学与女性主义》,郭夏娟译,东方出版社,2005。

〔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英〕戴维·赫尔德:《民主与全球秩序:从现代国家到世界主义治理》,胡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美〕格林斯坦等主编《非政府的政治学》(政治科学大全第4卷),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2。

〔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编《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储复耘译,商务印书馆,1996。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

〔美〕海伦·F.斯诺:《中国新女性》,康敬贻、姜桂英译,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徐湘林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美〕简·盖洛普:《通过身体思考》,杨莉馨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英〕简·弗里德曼:《女权主义》,雷艳红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美〕卡尔·科恩:《论民主》,聂崇信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

〔美〕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美〕罗斯玛丽·帕特南·童:《女性主义思潮导论》,艾晓明等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美〕罗丽莎:《另类的现代性:改革开放时代中国性别化的渴望》,黄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英〕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英〕约翰·斯图尔特·穆勒:《女权辩护 妇女的屈从地位》,王蓁/汪溪译,商务印书馆,1995。

〔英〕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瑄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日〕蒲岛郁夫:《政治参与》,解莉莉译,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

〔美〕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吴志华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

〔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1989。

〔美〕斯科特:《弱者的武器》,郑广怀等译,译林出版社,2007。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

〔美〕威廉·兰格主编《世界史编年手册》(古代和中世纪部分),刘绪贻等译,三联书店,1981。

〔美〕威廉·F.斯通:《政治心理学》,胡杰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

〔美〕西里尔·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杨豫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

〔美〕詹姆斯·E.安德森:《公共决策》,唐亮译,华夏出版社,1990。

陈方、吴爱梅:《中国妇女参与政治和决策指标研究与应用》,《妇女研究论丛》2006年第2期。

陈林:《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欧洲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之比较》,《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5年第5期。

陈晓运、段然:《游走在家园与社会之间:环境抗争中的都市女性——以G市市民反对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为例》,《开放时代》2011年第9期。

崔平:《关于近代妇女解放问题的探析》,《理论前沿》2013年第7期。

董丽敏:《“性别”的生产及其政治性危机》,《开放时代》2013年第2期。

董妙玲:《试论中国妇女参政的历史与现状》,《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邓秀华:《长沙、广州两市农民工政治参与问卷调查分析》,《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2期。

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课题组:《第二期中国社会妇女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5期。

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课题组:《第三期中国社会妇女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妇女研究论丛》2011年第6期。

付翠莲:《政治文明视域下农村妇女的有序政治参与》,《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付翠莲:《扩大农村妇女有序政治参与的路径思考——以舟山渔农村妇女政治参与为例》,《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第3期。

付翠莲:《村庄女性化格局下妇女政治参与困境及其消解》,《长白学刊》2013年第6期。

付翠莲:《社会性别视角下女性参政的公共政策分析》,《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5期。

付翠莲:《结构耦合:以基层党建创新引领社会管理创新》,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共产党》2013年第1期。

付翠莲:《基于利益表达的农民集体行动:以闽西北L县的林权纠纷为例》,《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第8期。

郭砾:《建立中国妇女参政指标体系的构想》,《学术交流》2001年第6期。

郭夏娟、董以红:《女性·财富·政治——温州市女企业家的政治参与的调查》,《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顾协国:《舟山市农村妇女政治参与问题调查研究》,《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1期。

胡文芬:《我国妇女有序政治参与研究》,《大科技》2010年第7期。

韩贺南:《新中国参政妇女群体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与影响》,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研究》1998年第4期。

孔德元:《西方学者政治参与理论述评》,《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李小江:《50年,我们走到了哪里?——中国妇女解放与发展历程回顾》,《浙江学刊》2000年第1期。

李元书、刘昌雄:《论政治参与制度化》,《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李芬、慈勤萍:《女性政治参与状况的研究》,《社会》2003年第12期。

李元书、刘昌雄:《论政治参与制度化》,《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李广科、李录堂:《基于利益表达的农民工行为失范的制度解释》,《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刘伯红:《简析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刘笑言:《女性群体内部政治参与的非制度性障碍分析》,《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刘莉、李慧英:《公共政策决策和性别意识》,《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林建:《试论农村妇女非正常上访的原因及对策》,《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9期。

闵杰:《中国妇女参政尚需大力推进》,《中国新闻周刊》2012年第13期。

麻宝斌、马振清:《新时期中国社会的群体性政治参与》,《政治学研究》2005年第2期。

缪珍南:《关于地方性法规中规定人大代表女性比例的思考》,《四川省情》2008年第3期。

清华大学课题组:《以利益表达制度化实现长治久安》,《学习月刊》2010年23期。

任亚军:《中国女子参政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启示——兼论中国社会男女参政机会不均衡问题》,《社会科学》1999年第8期。

单艺斌、叶苏平:《性别平等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统计与决策》2005年第2期。

孙建娥:《中国妇女参政的历史进程和当代转折》,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史界:《新时期中国妇女解放理论与实践研究》,新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唐昊:《诊断“政治冷漠症”》,《中国改革》2004年第7期。

谭琳:《略论先进性别文化的构建》,《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年第3期。

王维国:《超越西方政治参与扩大论与限制论》,《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年第2期。

王小波:《试析中国女性群体的分化与分层》,《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第5期。

王瑞芹:《妇女参政与政治文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王政:《浅议社会性别学在中国的发展》,《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5期。

王朝科:《性别与环境:研究环境问题的新视角》,《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王中汝:《利益表达与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科学社会主义》2004年第5期。

汪力斌、姜绍静:《性别平等指标体系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向海英:《论我国政治冷漠现象的成因与对策》,《社会科学论坛》2007年第3期。

向仁富:《近代广东妇女争取参政权述评——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例》,《前沿》2010年第8期。

虞花荣:《中国共产党推进妇女解放的决策路径》,《决策与信息》2011年第3期。

杨光斌:《公民参与和当下中国的治道变革》,《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1期。

杨根乔:《论当前我国妇女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2期。

杨松:《政党权威与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学术界》2001年第4期。

叶利军:《从童养媳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说起——湖南省妇女参政权一瞥》,《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燕继荣:《论政治合法性的意义和实现途径》,《学海》2004年第4期。

周长鲜:《扩大妇女有序参与人大》,《人大研究》2008年第1期。

祝平燕:《社会转型期妇女参政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张凤华:《农村妇女在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汕头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卓惠萍、刘筱红:《基于社会失范理论的农村妇女竞选村委会成员行为分析》,《东南学术》2010年第3期。

庄平:《非政府组织与妇女发展》,《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美〕黛安·罗谢瑞、巴巴拉·托马斯-斯来特:《社会性别与环境:女性主义政治生态学的视野》,胡玉坤译,《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第4期。

〔美〕帕特里克·J.孔奇:《政治参与概念如何形成定义》,《国外政治学》1989年第4期。

Croll,Elisabeth. Changing Identities of Chinese Women:Rhetoric,Experience and Self-perception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1995.

Bryson,V. Feminist Political Theory,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92.

Jacka,Tamara. Rural Women in Urban China:Gender,Migration,and Social Change. Trans. Wu Xiaoying. Nanjing:Jiangsu People’s Press,2006.

Philips,A. Feminism and Politic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Rofel,Lisa. Other Modernities:Gender Yearnings in China after Socialism. Trans. Huang Xin. Nanjing:Jiangsu People’s Press,2006.

Arnstein,Sherry.“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Vol.35,1969.

Gilbert,L.A.“Measures of psychological Masculnity and Femininity:A Cornment on gaddy,glass and amkoff,” Journal of Consulting Psychology,Vol.32,1985,

Howell,Jude.“Wome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China:in whose Interests Election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Vol.15,No.49,2006.

Parry,G. and Moyser,G.“A Map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Britain,” Government and Opposition,Vol.19,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