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1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533

中国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报告(2014)图书

Annual Report on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New Urbanization(2014)

SSAPID:101-1159-3799-93
ISBN:978-7-5097-5917-2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总报告、综述研究、专题研究、案例研究等形式,重点研究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健康状况、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道路选择、空间布局、产业升级、劳动就业、农民工市民化、城镇规划和城镇治理、城镇社会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镇生态建设和城镇承载能力、城乡统筹和农村发展、城镇化体制机制创新等重大问题。

相关信息

丛书名:城镇化蓝皮书
作 者: 张占斌 刘瑞 黄锟
编 辑:高启;王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5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文前辅文

 皮书数据库

 城镇化蓝皮书编委会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Abstract

 主要编撰者简介

 BⅠ 总报告

  B.1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理念和健康状况

   一 城镇化发展的理念转变

    (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二)我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和城市病发作的叠加期

    (三)未来城镇化亟须转变理念

   二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核和要求

    (一)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核

     1.要素城镇化:由增长型向发展型转变

     2.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实质和根本要求

    (二)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

     1.水平适当

     2.速度适中

     3.布局合理

     4.城乡协调

     5.发展可持续

   三 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一)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二)数据来源和标准化

   四 中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综合评价的基本情况

    (一)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总体情况

    (二)城镇化水平适当性情况

    (三)城镇化速度适中性情况

    (四)城镇化发展可持续性情况

    (五)城乡发展协调性情况

   五 中国城镇化健康状况的基本特征

    (一)我国城镇化健康状况整体水平不高、城市之间差距不明显

    (二)城镇化健康状况的城市行政级别特征

    (三)城镇化健康状况的地区特征

    (四)城镇化健康状况的规模特征

    (五)城镇化健康状况的人口密度特征

   六 结论与政策建议

 BⅡ 研究综述

  B.2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综述

   一 农民工及其市民化的基本问题与理论分析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殊性和农民工的产生

    (二)农民工社会地位和生存状况

    (三)农民工问题的社会经济效应

    (四)农民工发展趋势和市民化

   二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与影响因素

    (一)农民工市民化现状与进程

    (二)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影响因素

     1.综合因素论

     2.成本约束论

     3.制度约束论

   三 农民工市民化基本思路与路径选择

    (一)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和目标任务

    (二)农民工市民化的重点对象群体

    (三)农民工市民化的动力机制

    (四)农民工市民化的阶段性

   四 农民工市民化制度创新与政策选择

    (一)制度创新的重点

    (二)制度创新的思路与框架

    (三)制度冲突与协调

   五 农民工市民化实践模式与经验总结

    (一)农民工市民化的国际经验

    (二)国内农民工市民化的实践探索

     1.广东农民工市民化:积分入户

     2.湖北农民工市民化: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要内容的“新市民工程”

     3.重庆农民工市民化:渐进和突变并存的组合式正式制度变迁模式

     4.宁波农民工市民化:以公共服务为载体,以促进融合为目标的模式

   六 农民工市民化的前景与趋势

  B.3 城镇化与户籍制度研究综述

   一 户籍制度的本质

    (一)户籍制度的历史渊源

    (二)户籍制度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其演变

     1.粮食的统购统销制度

     2.城乡不同的就业制度

     3.城乡不同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三)户籍制度的维系

     1.经济和效率因素

     2.政治和社会因素

     3.劳动力市场因素

    (四)户籍制度松紧程度的衡量

   二 户籍制度对城镇化的影响

    (一)户籍制度阻碍人口向城镇转移,延缓城镇化进程

     1.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延缓城镇化进程

     2.城市规模偏小造成效率损失

    (二)户籍制度阻碍转移人口市民化,降低城镇化质量

     1.“候鸟式”迁移

     2.消费抑制

     3.社会分层

     4.城中村

     5.“蚁族”现象

   三 城镇化进程中的户籍制度改革

    (一)户籍制度改革的进展

     1.户籍制度改革政策

     2.户籍制度改革效果

    (二)户籍制度改革的争论

     1.“取消论”:取消户籍制度,实现人口自由流动迁徙

     2.“剥离论”:降低户籍含金量,还原户籍的人口登记功能

     3.“准入论”:降低落户门槛,设置准入条件

     4.“联动论”:挂钩农地制度,推行承包权换户籍

     5.“有益论”:户籍制度提高了保留工资和储蓄率,有利于经济发展与结构升级

    (三)户籍制度改革的展望

     1.构建科学的城市体系,引导人口合理流动

     2.消除社会福利差距,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3.将户籍制度改革与城镇化全局相协调,推动相关制度配套改革

  B.4 城镇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一 国外城镇化本质与农村发展关系研究

   二 国内城市化与农村发展关系研究

   三 中国特色农村城镇化道路研究

    1.农村城镇化的概念综述

    2.关于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方向

    3.我国小城镇城镇化模式研究

  B.5 城镇化与城镇规划研究综述

   一 城镇化与城镇规划的本质内涵

    (一)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内涵

     1.城镇化的本质内涵

     2.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内涵

    (二)城镇规划的本质内涵

   二 城镇化与城镇规划重要意义和作用研究

    (一)城镇化意义和作用研究

    (二)城镇规划意义和作用研究

   三 城镇化与城镇规划的相互影响

    (一)城镇化对城镇规划的影响

     1.城镇化的本质内涵对城镇规划的影响

     2.城镇化的区域差异对城镇规划的影响

    (二)城镇规划对城镇化的影响

   四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镇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规划部门分隔、立法滞后直接影响规划的质量和实施效率

    (二)城镇规划重视硬规划忽视软规划

    (三)城镇规划编制和实施缺乏社会公众参与

   五 研究述评

  B.6 城市群问题研究综述

   一 城市群的形成机制

    1.国外研究主要内容

    2.国内研究主要内容

   二 城市群的空间结构演进

    1.城市群的空间演化规律

    2.城市群的空间演化动力

    3.城市群发展阶段

   三 城市群产业发展的研究

    1.产业集聚与城市群经济发展

    2.产业转型升级与城市群竞争力

    3.城市群中产业格局与产业整合

   四 城市群协调管理

    1.城市群管理机构

    2.建立利益协调机制

    3.核心城市与区域的协调管理

   五 城市群的发展战略

    1.城市群总体规划

    2.城市群经济整合

    3.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B.7 城镇化进程中社会治理问题研究综述

   一 社会治理的发展和讨论

    (一)社会治理理论演变

    (二)社会治理理论的讨论

   二 城镇化过程中社会治理的主体和模式

    (一)治理主体

     1.地方政府主导

     2.基层组织自治

     3.市场推动

     4.合作治理

    (二)主要模式

     1.广东模式

     2.重庆模式

     3.温州模式

     4.浙江模式

   三 城镇化过程中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和措施

    (一)现存问题及成因

    (二)具体问题及措施

     1.社会保障

     2.农民工就业

     3.土地流转

     4.新农村建设

     5.城中村改造

     6.道德建设

   四 城镇化背景下的社会治理改革方向及策略研究

    (一)建立健全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城乡基层组织社会服务系统

    (二)建立健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社会组织网络

    (三)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

    (四)建立健全城镇化社会风险防范的组织管理体制及政策体系

    (五)建立健全城乡社会心态、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融合机制

    (六)建立健全户籍管理和社会保障城乡统筹机制

    (七)建立科学衔接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五 结论和启示

    (一)必须高度重视主动应对城镇化带来的巨大挑战

    (二)职能转变是改善社会治理的必然要求

    (三)公共精神是推进合作治理的现实基础

    (四)不断改进是完善社会治理的必由之路

 BⅢ 专题研究

  B.8 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一 为什么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一)城镇化是各国实现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和重要标志

     1.城镇化成为推进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2.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伴相生并为工业化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3.城镇化密切了各国合作交流并提升了人类福利水平

     4.城镇化成为政府与市场共同发挥作用的重要载体

    (二)新型城镇化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王牌”力量

     1.新型城镇化有助于统筹城乡发展

     2.新型城镇化有助于区域协调发展

     3.新型城镇化有助于经济社会均衡发展

     4.新型城镇化有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5.新型城镇化有助于平衡国内国外发展

    (三)新型城镇化能够为创造巨大的内需投资提供动力和空间

     1.新型城镇化将有效刺激需求并提高居民消费总水平

     2.新型城镇化有助于推动服务业发展并提升服务质量

     3.新型城镇化有助于拓展就业空间解决更多农村劳动力就业

    (四)新型城镇化有助于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并更好地改善民生

     1.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尽快改变我国城镇化滞后状态的迫切要求

     2.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人口与土地同步城镇化的迫切要求

     3.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迫切要求

     4.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要求

   二 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在何处

    (一)新型城镇化,是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公平共享、包容发展的城镇化

    (二)新型城镇化,是坚持四化同步,体现产业支撑、就业优先的城镇化

    (三)新型城镇化,是坚持城乡互动,体现以城带乡、工农互惠的城镇化

    (四)新型城镇化,是坚持科学布局,体现因地制宜、协调有序的城镇化

    (五)新型城镇化,是坚持绿色低碳,体现承载力强、和谐宜居的城镇化

    (六)新型城镇化,是坚持传承文化,体现历史文脉、民族特色的城镇化

    (七)新型城镇化,是坚持体制创新,体现两手结合、改革配套的城镇化

   三 新型城镇化道路怎样才能走得更好

    (一)牢固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发展理念

    (二)降低城镇化门槛

    (三)建设包容性城镇

    (四)积极完善城镇化战略格局

    (五)多渠道筹措城镇化资金

    (六)积极深化制度改革

     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2.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3.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B.9 从“四化同步”到“五化协调”

   一 “四化同步”的标志、必要性和现状

    (一)“四化同步”或“四化协调”的标志

    (二)“四化同步”或“四化协调”的必要性

    (三)“四化同步”或“四化协调”的现状

     1.基本数据

     2.存在的问题

   二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新趋势

    (一)经济服务化的新动向

    (二)经济服务化加快的原因

     1.经济服务化是产业结构演进的必然趋势

     2.城镇化推进的必然趋势

     3.增加就业的迫切需要

     4.消费结构升级的必然要求

     5.人力资源新优势发挥的重要方式

     6.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三)必须把服务化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新的主攻方向

   三 把“四化同步”调整为“五化协调”的必要性

   四 实现“五化协调”发展的战略对策

  B.10 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估算、分摊与筹措

   一 对国内三个主要研究方案的评述

    (一)三个方案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观点

     1.张国胜方案

     2.国研方案

     3.中国社科院《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6》方案

    (二)三个主要方案的差异比较

     1.对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定义不同

     2.成本内涵不同

     3.计算方法不同

   二 农民工市民化的相关财政支出测算

    (一)计算假定与计算模型

    (二)农民工市民化相关财政支出的分项计算

     1.随迁子女的财政教育支出

     2.养老保险的财政补助支出

     3.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支出

     4.最低生活保障财政支出

     5.保障性住房财政支出

     6.就业、城市管理等方面的财政支出

    (三)影响上述计算结果增加和减少的主要因素

    (四)以上计算结果的扩展

   三 构建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时空分布机制

    (一)时间分布

    (二)空间分布

     1.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

     2.农民工流入地政府和流出地政府之间

     3.各层级城市之间

   四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简要的结论

    (二)政策建议

  B.11 城镇化进程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城镇化进程中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挑战

    (一)经济发展导向下的民生投入抑制

    (二)公共服务职责划分不清

    (三)各种附加条件影响转移支付资金的效益

    (四)政绩考核的逆向激励

   三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路径选择

    (一)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

    (二)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投入

    (三)及时启动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

     1.建立有利于欠发达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

     2.增强基层政府财力

    (四)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均等化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

     1.完善纵向一般性转移支付

     2.改进专项转移支付

     3.积极探索横向转移支付

    (五)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

    (六)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法律法规体系

     1.制定《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明确各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职责

     2.出台《基本公共服务法》

     3.完善《预算法》,增强公共预算的权威性

   四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与政府职能转型

    (一)基本公共服务导向下的政府职能转型

    (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政府的关系

    (三)构建体现公共服务理念的新考核模式

  B.12 城镇化视角下我国农村土地银行的构建

   一 什么是农村土地银行

   二 我国为什么需要设立农村土地银行

    1.完善农地金融制度,增加农业资金

    2.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3.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镇化建设

    4.解决土地流转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风险

    5.农地作为一种要素,应实现资本化

   三 我国需要设立什么样的农村土地银行

    (一)土地“存贷”

    (二)土地开发整理

    (三)土地抵押

    (四)土地债券

    (五)土地银行的其他业务

   四 我国需要怎样设立农村土地银行

    (一)明确土地使用权的权利属性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三)健全土地评估体系

    (四)建立规范农村土地银行及其业务的法律

  B.13 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全过程研究

   一 生态文明推动城镇化可持续的观念和方法论

    (一)“天人合一”的朴素生态观是城镇化可持续的传统思想基础

    (二)“阴阳消长”的循环观为城镇化循环发展提供思想萌芽

    (三)“人的全面发展”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四)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五)深层生态学理论为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提供了一种生态世界观

   二 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不可持续问题

    (一)粗放的发展方式造成自然资源与环境承载力不可持续

    (二)不可持续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

    (三)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减弱了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忽视生态文明的城镇化危及公共安全和社会和谐

   三 国外城镇化持续发展的实践与经验

    (一)运用公共干预政策推动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以生态系统观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

    (三)逐步形成生态绿色的城镇产业结构

   四 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过程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一)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过程的内涵

    (二)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过程的表现形式

     1.生态文明要求城镇化过程牢固树立生态保护意识

     2.生态文明要求城镇化过程优先规划空间格局

     3.生态文明要求城镇化过程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4.生态文明要求城镇化过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5.生态文明要求城镇化过程培育健康生态文化

   五 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过程的路径

    (一)以主体功能区战略为指导,制定科学系统的城镇规划体系

    (二)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契机,促进城镇生产方式转型

    (三)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内容,完善城镇综合服务功能

    (四)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要求,积极培育城镇生态文化

    (五)以生态补偿机制为手段,促进区域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六)以建设生态文明的城镇化为目标,发挥财政金融手段的引导作用

    (七)以科学的考评机制为载体,落实城镇化的生态文明“绿色导向”

  B.14 构建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投融资新体制

   一 投融资体制研究述评

    (一)关于城镇化投融资体制中政府与市场关系之争

     1.政府主导型

     2.政府与市场协作型

     3.市场主导型

    (二)关于城镇化投融资方式方法之争

     1.银行贷款

     2.土地财政

     3.城投债

     4.投融资平台

    (三)城镇化投融资改革方向与路径之争

     1.如何妥善处理央地财政分配关系

     2.如何积极推进金融配套改革

     3.如何健全地方投融资平台运行机制

     4.如何加快推行市政债券改革

     5.如何完善公私合作(PPP)模式

   二 当前投融资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比例偏低,投资总量不足

    (二)资金构成不合理,融资模式单一

    (三)债券市场规模小,土地财政则难以为继

    (四)投融资平台有待健全

    (五)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需要理顺

    (六)城乡发展亟待统筹

   三 我国城镇化投融资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和具体措施

    (一)推进我国城镇化投融资发展的顶层设计

     1.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

     2.各级政府财力与事权相匹配

     3.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相配合

     4.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相协调

     5.投融资机制创新和风险防范相统一

    (二)创新发展我国城镇化投融资体制机制的具体措施

     1.为城镇化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2.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

     3.审慎推行地方政府市政债券改革

     4.大力促进城镇化投融资的多元化发展模式

     5.加强对城镇化投融资情况的实证地区案例研究

  B.15 建设富裕绿色满意的幸福县域

   一 建设幸福县域实践

    (一)全国超过四分之一的县(市)提出建设幸福县域

    (二)在建设幸福县域实践中,民生、发展和绿色成为最受关注的三项工作

   二 建设幸福县域内涵

    (一)建设幸福县域是一个系统工程

    (二)建设幸福县域需要强调的工作

     1.强调壮大县域经济,建设“实力县域”

     2.强调加快富民步伐,提高富裕程度,建设富裕县域

     3.强调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绿色县域

     4.强调以人为本,提高居民满意度,建设满意县域

    (三)建设幸福县域的路径

     1.壮大县域经济

     2.加快县域社会建设

     3.加强县域生态建设

     4.加强县域文化建设

     5.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6.建立幸福县域的建设机制

     7.建设幸福县域要关注“条块幸福”

     8.关注建设幸福县域的“非县域影响因素”

   三 建设幸福县域评价研究

    (一)幸福县域评价体系

    (二)实力县域评价

     1.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介绍

     2.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体系

     3.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体系说明

    (三)富裕县域评价

     1.县域相对富裕程度介绍

     2.县域相对富裕程度特点

     3.县域相对富裕程度坚持“三相对”规则

     4.县域相对富裕程度评价指标体系

     5.县域相对富裕程度评价指标体系说明

     6.县域相对富裕程度坐标图

    (四)绿色县域评价

    (五)满意县域评价

    (六)幸福县域建设指数

     1.幸福县域建设指数

     2.幸福县域建设指数比较

   四 建设幸福县域实证分析

    (一)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评价

     1.百强县分布

     2.十强县

     3.百强县主要平均数据

     4.百强县更强更富更绿色

    (二)县域相对富裕程度评价

     1.县域相对富裕程度的等级和类型

     2.县域相对富裕程度等级A+级县(市)

    (三)县域相对绿色指数评价

     1.县域相对绿色指数等级和类型

     2.县域相对绿色指数等级A+级县(市)

    (四)县域居民满意度调查

     1.县域居民满意度等级

     2.县域居民满意度A+级县(市)名单

    (五)幸福县域建设指数比较

    (六)建设幸福县域展望

 BⅣ 案例分析

  B.16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推进小城镇建设

   一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现状

   二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城镇化建设取得的成果

    1.明确特色城镇化发展定位

    2.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3.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4.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

    5.推动区域合作发展

   三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生态保护压力逐渐增大

    2.“大长白山旅游经济圈”发展格局尚不完善

    3.管理体制存在制约,带动作用有限

    4.区域城镇化建设特色不鲜明,未充分发挥长白山旅游的集聚化效应

    5.缺乏旅游大项目的支撑,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6.区域财政收入有限

   四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推进旅游小城镇建设思路

    1.遵循“旅游城镇建设主导,生态环境保护先行”的原则,明确旅游城镇化发展定位

    2.加快居民身份转换,拉动集群消费,夯实旅游城镇化发展基础

    3.确立“产城融合、带动周边”的功能定位,优化旅游城镇化发展布局

    4.坚持政府引导、市场经营,建立旅游城镇化运营发展机制

    5.激活多元文化内涵,展现长白山文化魅力,提升旅游城镇化发展品质

    6.突出抓好城镇配套设施建设,服务旅游产业发展,充分展现长白山的旅游城镇化风貌

   五 推进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特色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1.进一步加强长白山生态资源保护

    2.建设并连接“大长白山”区域的特色城镇集群

    3.强化长白山地区行政管理体制

  B.17 千年边塞古镇创造沙漠生态产业富镇奇迹

   一 千年边塞阳关古镇创造出的六大奇迹

    (一)离沙漠最近的乡(镇)成为世界艺术之都敦煌的生态屏障

    (二)离水害最近的乡(镇)创造出了人与沙漠共舞的生态治理新模式

    (三)离城区最远的乡(镇)成为甘肃省的首富

    (四)干旱严重的乡(镇)拥有金贵无比、质地优良的泉水资源

    (五)保存有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对外开放关口——阳关与玉门关

    (六)6年的阳关镇新更名传承了2000多年的华夏文明

   二 千年边塞阳关古镇健康发展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生态立镇:牢固树立保护优先、尊重自然的理念不动摇,率先做好生态文明的引领者和实践者

     1.建成的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确保西部地区生态安全的两道生态屏障

     2.多措并举的生态保护工程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

    (二)产业富镇:绿洲葡萄产业与高寒冷水渔业、边塞阳关文化、丝绸古道旅游联动发展,统筹施策,融合增效

     1.引领敦煌建成甘肃省最大的鲜食葡萄生产基地,葡萄成为农民的“金豆子”“钱袋子”“绿帐子”

     2.建成甘肃省最大的高寒冷水鱼生产基地,探索创新沙漠中的循环经济典型示范——敦煌飞天模式

     3.建设具有丰厚底蕴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传承历史悠久的阳关文化是阳关镇健康发展的不竭源泉

     4.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丝绸古道旅游名镇,打造世界艺术之都敦煌的后花园

    (三)金融助镇:敦煌农村合作银行是助推阳关镇健康发展的原动力

     1.提高贷款授信限额,帮助农民插上致富的金翅膀

     2.开办阳关林权质押贷款,支持葡萄产业大发展

     3.创新服务方式,为阳关镇创造宽松的金融服务环境

     4.推行抵押循环贷款,银行、企业、农民实现共赢

     5.调低贷款利率,支持农民轻松创市场

    (四)政府主镇与服务活镇: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主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五)城乡和镇:依农强商的农商互补、以乡促镇的城乡互动是城镇化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 阳关镇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未来之路

    (一)实施“三改四区”转型策略,推进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

    (二)积极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推进具有生态文明理念的绿镇建设

    (三)实施科研聚智与实践创造、招商引智与招商引资有机结合的统筹战略,推进具有阳关特色的文化镇建设

    (四)发展综合性的农村合作组织,推进具有维护农村劳动力蓄水池和“稳定器”功能的组织化城镇建设

  B.18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瓦房店模式”

   一 规划先导,推进全域城镇化

    (一)城市转身向海,农民转身进城,园区转为链型

    (二)依据自身发展优势,实施新型工业化主导发展战略

    (三)完善城市功能,打造现代生态城市

   二 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建设现代化产业园区与产业集群

    (一)两大产业集群

     1.轴承产业集群

     2.化工产业集群

    (二)六大产业基地

     1.清洁能源产业基地

     2.风电装备产业基地

     3.LED光电产业基地

     4.建材产业基地

     5.食品加工产业基地

     6.长兴岛临港工业配套产业基地

   三 创新驱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一)“中国轴承之都”的创新驱动

    (二)红沿河核电站的自主创新

   四 工业化推动农业现代化,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社会保障全覆盖

    (一)工业化推动农业现代化

     1.工业反哺农业

     2.产业化发展“农副业”

     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4.加大造林力度

    (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三)社会保障全覆盖

  B.19 新型城镇化构架下中心镇建设与发展

   一 大连县域中心镇建设与发展基本情况

    (一)中心镇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1.推进中心镇建设是加快全域城市化的客观要求

     2.推进中心镇建设是造福百姓、富裕农民的重要途径

     3.推进中心镇建设是拉动内需,推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强大引擎

    (二)大连在中心镇建设中的“五个结合”

     1.把推进中心镇建设与促进人口集聚相结合,提高城市化率

     2.把推进中心镇建设与加快工业化相结合,促进产业与城市互动发展

     3.把推进中心镇建设与完善社会保障相结合,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4.把推进中心镇建设与全域城市化总体布局、实施步骤相结合,增强综合发展的效益

     5.把推进中心镇建设与资源变资本相结合,引导社会资源参与建设

   二 制约大连县域中心镇建设与发展的瓶颈

    (一)城镇规划的特色和统筹协调性上有待增强

    (二)促进农民工转变为市民的政策措施有待突破

    (三)产业化对中心镇建设与发展的拉动作用有待提升

    (四)制约中心镇建设与发展的土地和资金有待解决

    (五)中心镇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创新

   三 大连县域中心镇建设的典型经验

    (一)以“三化”融合促进城镇化

    (二)以“三集中”为路径加快城镇化

     1.工业向园区集中

     2.农民向城镇集中

     3.土地向规模化集中

    (三)以“两增”为目标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四)探索农民向城镇转移的模式

   四 加快中心镇特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突出规划引领

    (二)加强产业支撑

    (三)加强市政设施建设

    (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五)广开融资渠道

    (六)加大政策扶持

    (七)强化镇区管理

    (八)打造整洁优美环境

  B.20 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突破口推进城镇化

   一 孝直镇概况

   二 孝直镇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动城镇化的做法

    (一)以维护群众权益为前提,有序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1.科学规划社区布局

     2.实施迁住社区方案

     3.落实拆迁安置政策

     4.健全土地复耕与占地政策

    (二)大力推进“三个集中”,为推进城镇化奠定坚实基础

     1.推动农民向新型社区集中,转变农民生活方式

     2.推动产业向基地集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3.推动土地向大户集中,转变农村经营方式

    (三)实现城乡资源合理配置,协调推进新农村与城镇化建设

     1.彻底改变了农村面貌

     2.促进了土地集约利用

     3.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

     4.实现了农民财产增值

   三 孝直镇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动城镇化的特点

    (一)积极创新社区管理模式

    (二)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2.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三)注重整合利用土地资源

    (四)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四 孝直镇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动城镇化的经验

    (一)社区怎么建——以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为原则,科学规划

    (二)事情怎么干——以群众愿意不愿意为标准,缜密操作

     1.提出“三个不用慌”,形成稳步推进机制

     2.算好“三笔账”,统一思想认识

     3.采取“三种方法”,吸引农村居民集居

     4.把握“三个关键”,化解项目实施矛盾

     5.突出“三个集中”,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三)钱从哪里来——以让农民“住得上”为目标,多元投入

    (四)发展靠什么——以促进产业发展为支撑,统筹推进

     1.引进工业项目

     2.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五 孝直镇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动城镇化的几点启示

    (一)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是推进城镇化的基本前提

    (二)因地制宜稳步实施是推进城镇化的根本原则

    (三)调动农民积极性是推进城镇化的基础条件

    (四)健全工作推进机制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保障

    (五)统筹城乡资源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抓手

 BⅤ 大事记

  B.21 附 新中国城镇化大事记(1949~2013)

 城镇化蓝皮书学术指导专家

 摘要

 中国皮书网

 法律声明

 前言

本书共分四个部分,分别以总报告、综述研究、专题研究、案例研究等形式,重点研究了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健康状况、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道路选择、空间布局、产业升级、劳动就业、农民工市民化、城镇规划和城镇治理、城镇社会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镇生态建设和城镇承载能力、城乡统筹和农村发展、城镇化体制机制创新等重大问题。第一篇为总报告,主要是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研究了新型城镇化基本内核和特征要求,认为要素城镇化和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两个基本内核,新型城镇化的基本要求和特征是水平适当、速度适中、布局合理、城乡协调、发展可持续。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2011年统计数据,对我国35个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的城镇化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城镇化发展健康状况呈现整体水平不高,城市之间差距不明显,城市行政级别、地区、规模、人口密度特征分布明显。这一结果与我国城镇化发展健康状况的实际比较一致,具有较强的政策含义。第二篇为研究综述,主要是对新型城镇化研究中的热点、前沿问题进行综述研究,包括农民工市民化、户籍制度改革、城镇化与农村发展、城市群发展、城镇化进程中的城镇规划和社会治理等重要问题的研究。第三篇为专题研究,主要是围绕新型城镇化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包括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从“四化同步”到“五化协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分担,城镇化进程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城镇化视角下我国农村土地银行的构建,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全过程、新型城镇化的投融资新体制创新,建设富裕绿色满意的幸福县域等。第四篇为案例研究,主要是对新型城镇化典型案例进行调查和研究,包括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推进小城镇建设、阳关边塞古镇以沙漠生态产业富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瓦房店模式”、新型城镇化构架下中心镇建设与发展,大连市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突破口推进新型城镇化等。

〔英〕巴顿:《城市经济学》,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研究所城市经济研究室译,商务印书馆,1984。

白南生:《关于中国的城市化》,《中国城市经济》2003年第10期。

蔡昉:《加快城市化,培养新的消费群体》,《领导决策信息》2000年第43期。

蔡昉:《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蔡继明等:《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经济纵横》2007年第7期。

迟福林:《第二次转型——处在十字路口的发展方式转变》,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邓宇鹏:《中国的隐性超城市化》,《当代财经》1999年第6期。

杜鹰:《我国的城镇化战略及相关政策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第9期。

段炳德:《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特点、目标与战略需求》,《人民日报》2013年8月5日。

方创琳、王德利:《中国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综合测度与提升路径》,《地理研究》2011年第11期。

方创琳等:《中国城市群紧凑度的综合测度分析》,《地理学报》2008年第10期。

高佩义:《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和趋势》,《中国农村观察》1991年第2期。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关于“十五”时期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几个问题》,《宏观经济管理》2000年第4期。

胡鞍钢:《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当代经济》2010年8月(上)。

胡鞍钢《论新时期的“十大关系”》,《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黄锟:《中国城镇化的基本经验和启示》,《经济要参》2013年第5期。

黄锟:《中国城镇化的最新进展和目标模式》,《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黄锟:《中国城镇化特殊性分析》,《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第8期。

黄锟:《中国农民工市民化制度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黄锟等:《新型城镇化:机遇与挑战》,《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美〕霍利斯·钱纳里等:《发展的型式(1950~1970)》,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纪睿坤:《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人口城镇化改革亟待破题》,《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2月22日。

简新华、何志扬、黄锟:《中国城镇化和特色城镇化道路》,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简新华、黄锟:《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和前景预测》,《经济研究》2010年第3期。

简新华、黄锟等:《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

简新华等:《中国城镇化的质量问题和健康发展》,《当代财经》2013年第9期。

焦秀琦:《世界城市化发展的S型曲线》,《城市规划》1987年第2期。

〔美〕科佩尔·S.平森:《德国近现代史》,范德一等译,商务印书馆,1987。

李扬:《中国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阶段》,《经济参考报》2013年1月4日。

李月、周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研究的文献综述》,《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年第9期。

厉以宁:《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刘世锦:《中国经济进入增长阶段转换期》,《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3月24日。

刘树成:《中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人民日报》2013年10月14日。

刘伟:《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在于转变发展方式》,《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刘志彪:《以城市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学术月刊》2010年第10期。

陆大道等:《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如何走向科学发展之路》,《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罗震东:《中国都市区发展:从分权化到多中心治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

倪鹏飞等:《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舒圣祥:《农民岂能“被城市化”》,《中国产经新闻报》2010年9月16日。

孙永正:《城市化滞后的八大弊端》,《城市问题》1999年第6期。

田雪原:《“中等收入陷阱”的人口城市化视角》,《人民日报》2011年5月5日。

王茂林:《新中国城市经济50年》,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王如松:《转型期城市生态学前沿研究进展》,《生态学报》2000年第5期。

王小鲁、夏小林:《优化城市规模,推动经济增长》,《经济研究》1999年第9期。

〔美〕威廉·奥弗霍尔特:《中国的崛起》,达洲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夏小林、王小鲁:《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分析——兼评“城市化”方针》,《改革》2000年第2期。

曾磊、雷军、鲁奇:《我国城乡关联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区域比较分析》,《地理研究》2002年第6期。

曾培炎:《中国发展新阶段四大特征》,在中国经年会(2012~2013年)上的发言,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网站,2013年1月28日。

张占斌、丁德章、黄锟:《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13。

张占斌、黄锟:《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

张占斌等:《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方略》,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

郑秉文:《转型发展中警惕中等收入陷阱》,《杭州》2012年第8期。

周家来:《“城市病”的界定、规律与防治》,《中国城市经济》2004年第2期。

周一星:《城镇化速度不是越快越好》,《科学决策》2005年第8期,第30~33页。

朱守银:《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改革问题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1年第6期。

朱铁臻:《城市化是新世纪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强大动力》,《经济界》2000年第1期。

Au,C. and V. Henderson,“Are Chinese Cities too Small?”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73(2006).

Capello,Roberta and Camagni,“Roberto,Beyond Optimal City Size:an Evaluation of Alternative Urban Growth Patterns,”Urban Studies 9(2000).

Evans,A.W.,“A Pure Theory of City Size in an Industrial Economy,”Urban Studies 9(1972).

Geddes P.,City in Evolution(N.Y.:Howard Forting,1915).

Henderson,J.V.,“The Sizes and Types of Cit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64(1974).

Karmeshu,“Demographic models of urbanization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Planning and Design 15(1988).

Krugman,P.,“On the Number and Location of Cities,European Economic Review,”37(1993).

McGee,T.G.,The Emergence of Desakota Regions in Asia:Expanding a Hypothesis(University of Hawaii,1991).

Mulligan G.F.,“Logistic population growth in the world’s largest cities,”Geographical Analysis 38(2006).

Northam,R.M.,Urban Geography(New York:John Wiley & Sons,1979).

Paul Cheshire,Gianni Carbonaro and Dennis Hayl,“Problems of Urban Decline and Growth in EEC Countries:or Measuring Degrees of Elephantness,”Urban Studies 23(1998).

Ray M.,Northam,Urban Geography(New York:John Wiley & Sons,1975).

United Nations,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The 2005 Revision(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07).

Yang,X. Development,“Structural Changes and Urbanization,”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34(1990).

Yang,X.,Hogbin,G.,“The Optimum Hierarchy,”China Economic Review,2(1990).

“我国农民工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民工问题总体趋势:观测“十二五”》,《改革》2010年第8期。

白南生、何宇鹏:《回乡,还是外出?——安徽四川二省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3期。

白南生、宋洪远等:《回乡,还是进城?——中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包小忠:《刘易斯模型与“民工荒”》,《经济学家》2005年第4期。

蔡昉:《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4期。

蔡昉:《中国人口流动方式与途径(1990~1999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蔡志海:《流动民工现代性的探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陈浩:《中国农村劳动力外流与农村发展》,《人口研究》1996年第3期。

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程蹊、陈全功:《“民工荒”与民工维权组织的建立》,《农村经济》2005年第2期。

程湛恒:《转移制度与转移能力:基于重庆户改案例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中国市场》2011年第33期。

党国英:《如何让农民工在城市里住下来》,《南方都市报》2004年11月5日。

杜鹰、白南生等:《走出乡村——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实证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范剑勇、王立军、沈林洁:《产业集聚与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管理世界》2004年第4期。

傅勇:《户籍改革宜渐进有序》,《解放日报》2004年11月25日。

高钟:《“推力”、“拉力”之外更需“助力”——中国农民工市民化之历史蜕变途径浅探》,《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辜胜阻、刘传江:《人口流动与农村城镇化战略管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郭书田、刘纯彬等:《失衡的中国——城市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第一部),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农民工市民化:制度创新与顶层政策设计》,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总体态势与战略取向》,《改革》2011年第5期。

韩长赋:《中国农民工发展趋势与展望》,《经济研究》2006年第6期。

韩俊:《农民工市民化与公共服务制度创新》,《行政管理改革》2012年第11期。

何军:《代际差异视角下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分位数回归方法》,《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6期。

何宇鹏:《实现户口转换分享公共服务的思考——湖北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调查与思考》,《发展研究》2011年第2期。

胡杰成:《农民工与社会结构的互构》,《兰州学刊》2012年第6期。

黄锟:《城乡二元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影响的理论分析》,《统计与决策》2011年第22期。

黄锟:《城乡二元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影响的实证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2期。

黄锟:《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根本途径和基本条件》,《经济体制改革》2011年第5期。

黄锟:《农村土地制度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与制度创新》,《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年第2期。

黄锟:《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民工市民化》,《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第2期。

黄锟:《中国农民工市民化制度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黄锟、李俊:《加强农民工市民化制度创新的协调》,《人民日报》(理论版)2012年2月29日。

黄祖辉、宋瑜:《对农村妇女外出务工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以在杭州市农村务工妇女为例》,《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第5期。

简新华、黄锟:《中国农民工最新情况调查报告》,《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6期。

简新华、黄锟等:《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

简新华、张建伟:《从农民到农民工再到市民——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和特点分析》,《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姜作培:《农民市民化必须突破五大障碍》,《中国社会发展战略》2003年第1期。

李超海、唐斌:《城市认同、制度性障碍与“民工荒”现象——长三角、珠三角和中西部地区实地调查》,《青年研究》2006年第7期。

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

李强:《关于城市农民工的情绪倾向及社会冲突问题》,《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4期。

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李强、龙文进:《农民工留城与返乡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2期。

林建永:《用“海归模式”实现大都市农民工市民化》,《中国乡村建设》2009年第1期。

刘传江、程建林:《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分析与进程测度》,《人口研究》2008年第5期。

刘传江、徐建玲等:《中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

刘传江、周玲:《社会资本与农民工的城市融合》,《人口研究》2004年第9期。

刘开明:《边缘人》,新华出版社,2002。

刘小年:《农民工市民化与户籍改革:对广东积分入户政策的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11年第3期。

卢国显:《差异性态度与交往期望:农民工与市民社会距离的变化趋势——以北京市为例》,《浙江学刊》2007年第6期。

卢国显:《我国大城市农民工与市民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陆学艺:《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难题》,《半月谈》2004年第18期。

任远、邬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人口研究》2006年第5期。

佀传振:《安全经济学:解释农民工市民化发展的一个分析框架》,《现代城市》2009年第3期,第33~37页。

孙荣飞:《户籍改革文件数易其稿 推进五大改革》,《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5月23日。

唐根年等:《中国农民市民化经济门槛与城市化关系研究:理论与实证》,《经济地理》2006年第1期。

汪汇、陈钊、陆铭:《户籍、社会分割与信任——来自上海的实证研究》,《世界经济》2009年第10期。

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半城市化”问题》,《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王桂新、沈建法:《上海外来劳动力与本地劳动力补缺替代关系研究》,《人口研究》2001年第1期。

王桂新、沈建法、刘建波:《中国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研究——以上海为例》,《人口与发展》2008年第1期。

王桂新、武俊奎:《城市农民工与本地居民社会距离影响因素分析——以上海为例》,《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2期。

王国辉、穆怀中:《民工荒、技工短缺与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临界点》,《人口与经济》2005年第4期。

王西玉、崔传义、赵阳:《打工与回乡:就业转变和农村发展——关于部分进城民工回乡创业的研究》,《管理世界》2003年第7期。

王兴周、张文宏:《城市性:农民工市民化的新方向》,《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2期。

王竹林:《农民工问题与企业的社会责任》,《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7期。

魏晓东:《农民工市民化应分阶段逐步实现》,《农村工作通讯》2010年第12期。

文军:《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徐建玲:《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度量: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第9期。

徐建玲、刘传江:《中间选民理论在农民工市民化政策制定中的运用》,《管理世界》2007年第4期。

徐维祥、唐根年:《基于产业集群成长的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实证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6期。

许玉明:《重庆市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约束与制度创新》,《西部论坛》2011年第2期。

阎德民:《当代中国农民工阶层特征分析》,《中州学刊》2004年第4期。

杨莉芸:《公民意识:农民工市民化的内在驱动力》,《求索》2012年第5期。

杨肖丽、郑风田:《加拿大应对“准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的经验及启示》,《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4期。

杨云善:《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冲突探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杨云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非正式迁移”的状况——基于普查资料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

杨云彦:《劳动力流动、人力资本转移与区域政策》,《人口研究》1999年第9期。

于建嵘:《市民待遇是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农村工作通讯》2010年第18期。

袁志刚:《中国的城乡劳动力流动与城镇失业》,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张春华:《组织化:农民工“虚城市化”到市民化的理性路径》,《学术论坛》2012年第1期。

张春龙:《农民工市民化的渐进式策略——市民化的三步骤设计》,《唯实》2011年第3期。

张国胜:《基于社会成本考虑的农民工市民化:一个转轨中发展大国的视角与政策选择》,《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4期。

张国胜:《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社会成本视角的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

张国胜、王征:《农民工市民化的城市住房政策研究:基于国别经验的比较》,《中国软科学》2010年第12期。

张志胜:《发展主义: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另一种诠释》,《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发展报告(2010):促进人的发展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人民出版社,2010年。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2005)》,科学出版社,2005。

钟水映:《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钟水映、李魁:《农民工“半市民化”与“后市民化”衔接机制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朱信凯:《农民市民化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农民工问题的启示》,《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1期。

Feng Wang and Xuejin Zuo,“History’s largest labor flow:understanding China’s rural migration inside China’s cities institutional barriers and opportunities for urban migrants,”AEA Papers and Proceedings 89(1999).

Knight et al.,“Chinese rural migrants in urban enterprises:three perspectives,”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35(1999).

Lucas,R. E. and O. Stark,“Motivations to remit:evidence from Botswana.”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3(1985).

Murphy,Rachel,“Return migration entrepreneurs and economic diversification in two counties in south Jiangxi,China.”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11(1999).

Rozelle,Scott,J. Edward Taylor and Alan de Brauw;“Migration,remittances,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in China,”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9(1999).

Solinger,D.J.,Contesting citizenship in urban China peasant migrant(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9).

蔡昉:《户籍制度改革与城乡社会福利制度统筹》,《经济学动态》2010年第12期。

蔡昉、都阳:《转型中的中国城市发展》,《经济研究》2003年第6期。

蔡昉、都阳、王美艳:《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经济研究》2001年第12期。

茶洪旺:《中国户籍制度与城市化进程的反思》,《思想战线》2005年第3期。

陈钊、陆铭:《从分割到融合:城乡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的政治经济学》,《经济研究》2008年第1期。

陈钊、陆铭、佐藤宏:《谁进入了高收入行业——关系、户籍与生产率的作用》,《经济研究》2009年第10期。

党国英:《一亿农民工流动到何时》,《中国改革》2003年第7期。

邓曲恒:《城镇居民与流动人口的收入差异——基于Oaxaca-Blinder和Quantile方法的分解》,《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6期。

丁菊红、邓可斌:《财政分权、软公共品供给与户籍管制》,《中国人口科学》2011年第4期。

董沐旸:《取消户口,农民工就会蜂拥而入吗?》,《读书》2001年第12期。

樊小刚:《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是农村人口城市化的最大障碍》,《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7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农民工市民化对扩大内需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研究》2010年第6期。

韩英、李晨:《从出土材料看汉唐间户籍档案的变迁》,《档案学通讯》2012年第6期。

何英华:《户籍制度松紧程度的一个衡量》,《经济学》2004年第3期。

金相郁:《最佳城市规模理论与实证分析——以中国三大直辖市为例》,《上海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

赖德胜:《中国劳动力市场报告——包容性增长背景下的就业质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李静:《大城市户籍改革难在何处》,《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年第1期。

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李雅儒、毛强:《关于“蚁族”群体问题研究综述》,《中国青年研究》2012年第4期。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刘爱梅、杨德才:《城市规模、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当代经济科学》2011年第1期,第106~113页。

刘晓峰、陈钊、陆铭:《社会融合与经济增长: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内生政策变迁》,《世界经济》2010年第6期。

陆铭:《建设用地指标可交易:城乡和区域统筹发展的突破口》,《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第2期。

陆铭:《中国的大国经济发展道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陆铭、向宽虎、陈钊:《中国的城市化和城市体系调整:基于文献的评论》,《世界经济》2011年第6期。

陆益龙:《1949年后的中国户籍制度:结构与变迁》,《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陆益龙:《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商务印书馆,2003。

乔明睿、钱雪亚、姚先国:《劳动力市场分割、户口与城乡就业差异》,《档案学通讯》2009年第1期。

苏永照:《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可持续性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第2期。

孙三百:《劳动力自由迁移为何如此重要——基于代际收入流动的视角》,《经济研究》2012年第5期。

孙文凯、白重恩、谢沛初:《户籍制度改革对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经济研究》2011年第1期。

陶然、史晨、汪晖、庄谷中:《刘易斯转折点悖论与中国户籍、土地、财税制度联动改革》,《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第3期。

陶然、徐志刚:《城市化、农地制度与迁移人口社会保障——一个转轨中发展的大国视角与政策选择》,《经济研究》2005年第12期。

田明:《中国就业结构转变与城市化》,科学出版社,2008。

万川:《关于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回顾与思考》,《中国人口科学》1999年第1期。

汪立鑫、王彬彬、黄文佳:《中国城市政府户籍限制政策的一个解释模型:增长与民生的权衡》,《经济研究》2010年第11期。

王美艳:《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机会与工资差异——外来劳动力就业与报酬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王美艳、蔡昉:《户籍制度改革的历程与展望》,《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王太元:《剥离附着利益 还户籍制度真面目——我为什么反对购房落户》,《中国经济周刊》2009年第12期。

王太元:《中国户政制度的演进与改革(一、五、六):中国户口管理制度概述》,《人口与计划生育》2004年第1期。

王小鲁:《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第1期。

王小鲁:《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研究》2010年第10期。

王小鲁、夏小林:《优化城市规模、推动经济增长》,《经济研究》1999年第9期。

王亚玲:《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动因探析》,《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4期。

吴开亚、张力、陈筱:《户籍改革进程的障碍——基于城市落户门槛的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10年第1期。

夏纪军:《人口流动性、公共收入与支出——户籍制度变迁动因分析》,《经济研究》2004年第10期。

谢嗣胜、姚先国:《中国农民工工资歧视的计量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4期。

杨风禄:《户籍制度改革:成本与收益》,《经济学家》2002年第2期。

杨云彦:《城市就业与劳动力市场转型》,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姚先国、赖普清:《中国劳资关系的城乡户籍差异》,《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

叶建亮:《公共产品歧视性分配政策与城市人口控制》,《经济研究》2006年第11期。

于力超:《论我国户籍制度功能的重构》,《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原新、韩靓:《多重分割视角下外来人口就业与收入歧视分析》,《人口研究》2009年第1期。

张林山:《户籍制度改革:争议、误区与下一步改革方向》,《中国经贸导刊》2012年第4期。

张翼:《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与中国近期城镇化道路的选择》,《中国人口科学》2011年第2期。

赵航飞:《我国户籍制度改革阻力分析——基于公共产品提供的角度》,《知识经济》2009年第8期。

赵燕菁:《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户籍制度改革》,《城市规划汇》2003年第1期。

郑思齐、廖俊平、任荣荣、曹洋:《农民工住房政策与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11年第2期。

周大鸣:《移民文化——一个假设》,《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朱农:《贫困、不平等和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经济学》2005年第4期。

朱士群、唐克:《户籍改革与城市化进程》,《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Alonso W.,“The economics of Urban Size.”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 26(1971).

Au C,Henderson V.,“How migration restrictions limit agglomeration and productivity in China,”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80(2006).

Cai F,Wang D.,“Migration as Marketization:What Can We Learn from China’s 2000 Census Data?”The China Review 3(2003).

Fan C.,China on the move:migration,the state,and the household(London New York:Routledge,2008).

Fan S,Stark O.,“Rural-to-urban migration,human capital,and agglomeration.”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68(2008).

Henderson V.,“The effects of urban concentration on economic growth.”(NBER working paper,2000).

Hertel T,Zhai F.,“Labor market distortions,rural-urban inequality and the opening of China’s economy.”Economic Modeling 23(2003).

Hu F,Xu Z,Chen Y.,“Circular migration,or permanent stay?Evidence from China’s rural-urban migration”.China Economic Review 22(2007).

Solinger D.,“Citizenship Issues in China’s Internal Migration:Comparisons with Germany and Japan”.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114(1999).

Vendryes T.,“Migration constraints and development:Hukou and capital accumulation in China.”China Economic Review 22(2011).

Wang F,Zuo X.,“History’s Largest Labor Flow:Understanding China’s Rural Migration Inside China’s Cities:Institutional Barriers and Opportunity ties for Urban Migrants.”AEA Papers and Proceedings,189(1999).

Wang Meiyan,Fang Cai,“Future prospects of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reform.”in Fang Cai(ed),The Sustainability of Economic Grow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Resources(Leiden-Boston:Brill,2010).

Whalley J,Zhang S.,“A numerical simulation analysis of (Hukou) labour mobility restrictions in China.”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83(2007).

Zhu L.,“The Hukou System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A Critical Appraisal under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f Internal Movement and Residence.”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2(2003).

L.芒福德:《田园城市思想和现代城市规划》,载《明日的田园城市》,商务印书馆,2000。

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商务印书馆,2000。

蔡雪雄、林少伟:《福建农村城市化:发展特征与原因分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2期。

曹玉华:《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城镇化》,《理论前沿》2005年第5期。

陈前虎:《中国城市化发展面临的危机与出路》,《城市规划》2006年第1期。

陈彦光、周一星:《中国城市化过程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探讨》,《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4期。

成德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理论、模式与政策》,科学出版社,2004。

丁国平等:《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经济学分析》,《特区经济》2006年第8期。

段爱明:《城镇化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文献综述》,《武汉金融》2011年第8期。

冯海发:《论我国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的协调发展》,《学习与探索》2001年第4期。

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

郝寿义、杨兴贤:《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动力机制》,《地理学刊》2004年第11期。

姜爱林:《“城市化”和“城镇化”基本含义研究评述》,《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4期。

景普秋、张复明:《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研究综述与评价》,《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第3期。

李红梅:《新农村建设是中国特色城镇化战略的具体体现》,《学理论》2010年第8期。

李任君、景善秋:《“三农”问题的症结及其解决途径》,《理论与现代化》2004年第2期。

林忠心:《浅析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消费导刊》2008年第3期。

秦润新:《农村城市化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谢国光:《产业化、城镇化、构建农村现代化》,《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第8期。

叶舜赞:《城市化与城市体系》,科学出版社,1994。

余戎、罗清萍:《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偏离以农民为本的表现及对策》,《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第1期。

张晨强:《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2期。

张大勇、马增林:《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与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外企业家》2006年第6期。

张孝德:《城镇村三元共生模式》,《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8月17日。

张孝德:《中国的城市化不能以终结乡村文明为代价》,《行政体制改革》2012年第9期。

赵春淦:《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赵君、肖红安:《农村城市化动力机制和战略思想探讨》,《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年第25期。

赵煦:《英国城市化的核心动力:工业革命与工业化》,《兰州学刊》2008年第2期。

安虎森、陈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与我国城市化推进的路径选择》,《南开经济研究》2005年第1期。

曹钢、何磊:《第三阶段城镇化模式在中国的实践与创新》,《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2期。

陈鸿彬:《蜂窝原理对提高农村城镇化质量的启示》,《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2期。

陈美球:《小城镇道路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1期。

段爱明:《城镇化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文献综述》,《武汉金融》2011年第8期。

冯更新:《现阶段我国城镇化的内涵和中小城市区域城镇化的重点》,《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辜胜阻、李永周:《我国农村城镇化的战略方向》,《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第6期。

顾杰:《推进城镇化建设政府该做什么》,《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第11期。

洪银兴、陈雯:《城市化模式的新发展》,《经济研究》2000年第12期。

贾康、刘薇:《市民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人民论坛》2013年第4期。

姜太碧:《经济增长极理论与农村城镇化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02年第2期。

孔凡文、许世卫:《论城镇化速度与质量协调发展》,《城市问题》2005年第5期。

李晨晨、韩源:《新加坡城市规划法系解析》,《建设科技》2011年第11期。

李富田、李戈:《进城还是进镇:西部农民城镇化路径选择——对四川省31个镇、村调查》,《农村经济》2010年第1期。

李萍:《统筹城乡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财经科学》2012年第12期。

李迅:《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在做好顶层设计》,《环境保护》2013年第2期。

梁玥:《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依法规划的软规划研究》,《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刘瑞:《国民经济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

陆大道:《我国区域发展的战略、态势及京津冀协调发展分析》,《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马凯:《用新的发展观编制“十一五”规划》,《中国物价》2003年第11期。

马凯:《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 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盛广耀:《新型城镇化理论初探》,《学习与实践》2013年第2期。

宋来胜:《关于我国城市化道路的观点综述》,《改革与开放》2004年第3期。

孙久文、叶振宇:《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若干问题探讨》,《中州学刊》2009年第3期。

王启云、王国杰:《城镇化战略与扩大农产品有效需求》,《求索》2004年第10期。

王小刚、王建平:《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我党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5期。

王小鲁:《对“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质疑》,《中国市场》2010年第46期。

王小鲁、夏小林:《优化城市规模 推动经济增长》,《经济研究》1999年第9期。

吴福象、刘志彪:《城市化群落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来自长三角16个城市的经验证据》,《经济研究》2008年第11期。

吴良镛、武廷海:《从战略规划到行动计划——中国城市规划体制初论》,《城市规划》2003年第12期。

肖金成:《谈谈农民工的市民化、本地化、家庭化——中国城镇化的基本途径》,《中国经贸导刊》2012年第7期。

杨波、朱道才、景治中:《城市化的阶段特征与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上海经济研究》2006年第2期。

杨劲:《我国城镇化滞后的现状、成因及其对策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第8期。

易宪容:《“过客”定居可让中国GDP再翻番——城镇化的实质是农民的市民化》,《人民论坛》2013年第2期。

翟宝辉:《论城市规划的系统性本质》,《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第6期。

张建新、段禄峰:《我国城镇化道路选择问题探讨》,《商业时代》2010年第10期。

张庭伟:《城市化作为生产手段及引起城市规划功能转变》,《城市规划》2002年第4期。

张庭伟:《构筑规划师的工作平台——规划理论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城市规划》2002年第10期。

张同升、刘长岐:《快速城镇化发展背景下的中国城镇规划问题》,《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第8期。

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赵鹏:《城镇化健康发展须处理好五大关系》,《中州学刊》2010年第4期。

郑明媚、邱爱军、文辉:《一个美国小城镇规划对我国的启示》,《国际城市规划》2010年第6期。

周景彤:《中国:推进城镇化的意义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国际金融》2010年第12期。

周民良:《从成本优势走向技术优势,是中国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选择》,《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第96期。

祝福、曹伟:《推进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学术交流》2013年第5期。

紫蕊、谢扬:《城镇化问题本质上是区域发展问题》,《城市规划通讯》2005年第18期。

Schnore L.F.,“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Demographic Contribution,”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1(1964).

Sorokin P.A.,Zimmerman C.C.,Principles of Rural-Urban Sociology(New York:Henry Holt,1929).

曹现强:《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与地方公共管理创新,兼论区域经济一体化态势下的地方合作机制建设》,《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3期。

陈皓峰、刘志红:《区域城镇体系发展阶段及其应用初探》,《经济地理》1990年第1期。

陈立人、王海斌:《长江三角洲地区准都市连绵区刍议》,《城市规划汇刊》1997年第3期。

陈群元、宋玉祥:《城市群生态环境的特征与协调管理模式》,《城市问题》2011年第2期。

房庆方等:《区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规划及其实施》,《城市规划》1997年第1期。

顾朝林、张敏:《长江三角洲城市连绵区发展战略研究》,《城市问题》2000年第1期。

官卫华等:《关于城市群规划的思考》,《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年第1期。

洪娟、谷永芬:《城市群内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基于长三角25市动态面板数据的分析》,《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胡序威:《区域城镇体系的协调发展问题》,《城市规划》2005年第12期。

黄志基、马妍、贺灿飞:《中国城市群承载力研究》,《城市问题》2012年第9期。

林先扬、周春山:《论城市群经济整合内涵、特征及其空间过程》,《经济地理》2006年第1期。

刘贵清:《日本城市群产业空间演化对中国城市群发展的借鉴》,《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第5期。

刘静玉、王发曾:《我国城市群经济整合的理论与实践》,《城市发展研究》2005年第4期。

刘荣增:《我国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化阶段的划分与判定》,《城市规划》2003年第9期。

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福华、姚士谋、陈振光:《试论城市群区域内的网络化组织》,《地理科学》2002年第5期。

宁越敏、施倩、查志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形成机制与跨区域规划研究》,《城市规划》1998年第1期。

乔彬、李国平:《城市群形成的产业机理》,《经济管理》2006年第22期。

邵波、潘强:《城镇群规划:几个原则与重点》,《规划研究》2004年第4期。

石忆邵、章仁彪:《从多中心城市到都市经济圈,长江三角洲地区协调发展的空间组织模式》,《城市规划汇刊》2001年第4期。

陶希东:《跨界区域协调:内容、机制与政策研究——以三大跨省都市圈为例》,《上海经济究》2010年第1期。

田嵩、赵树明、刘颖:《我国城市群生态空间管制的“四分模式”》,《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第3期。

王婷、芦岩:《城市群内产业分工格局的影响因素分析》,《理论与现代化》2010年第5期。

吴启焰:《城市密集区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变机制——从城市群到大都市带》,《人文地理》1999年第1期。

谢正观、黄叶君:《中外城市群空间管治分区比较研究》,《城市问题》2009年第9期。

熊剑平等:《国外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研究进展》,《世界地理研究》2006年第1期。

薛东前、王传胜:《城市群演化的空间过程及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第2期。

薛凤旋:《都会经济区:香港与广东共同发展的基础》,《经济地理》2000年第1期。

姚士谋等:《我国城市群区空间规划的新认识》,《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第3期。

叶玉瑶:《城市群空间演化动力机制初探——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城市规划》2006年第1期。

张兵、古继宝:《中外城市群发展经验及其对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启示》,《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第3期。

张颢瀚、张鸿雁:《长江三角洲经济协调联动发展的战略选择》,《管理世界》1999年第4期。

张京祥:《城镇群体空间组合》,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张京祥、沈建法、黄钧尧等:《都市密集地区区域管治中行政区划的影响》,《城市规划》2002年第9期。

张祥建、唐炎华、徐晋:《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的产业机理》,《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年第10期。

张艳、程遥、刘婧:《中心城市发展与城市群产业整合——以郑州及中原城市群为例》,《经济地理》2010年第4期。

赵璟、党兴华:《新公共服务治理模式对中国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现实意义及其应用》,《经济体制改革》2008年第3期。

朱英明:《我国城市地域结构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城市规划汇刊》2001年第4期。

朱英明等:《我国城市群发展特征与规划发展设想》,《规划师》2001年第6期。

宗传宏:《大都市带:中国城市化的方向》,《城市问题》2001年第3期。

Baldwin,R.and Forslid,R.,“The Core-Periphery Model and Endogenous Growth,”Economica 67(2000).

Bertinelli,L.& D.Black,“Urbanization and growth,”Joural of Urban Economics 56(2004).

Ellison G.,Glaeser E. L.,Kerr W.,What causes industry agglomeration?Evidence from coagglomeration patterns(Working Paper,Harvard Business School,2007).

Forslid,R.,Ottaviano,“An analytically Solvable Core-periphery Model,”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3(2003).

Friedman J.,Regi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a reader(Cambridge:The MIT Press,1964).

Gottman J.,Megalopolis:The urbaniz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seaboard of the United States(Cambridge:The MIT Press,1961).

Krugman,“Increasing Return and Economic Geography,”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 2(1998).

Machael E. Porter,“Location,competition,and economic development:local cluster in a global economy,”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 14(2000).

Malecki,E.J.,“Hard and soft networks for urban competitiveness,”Urban Studies 39(2002).

Panditetal,N.R.,Gary A.S. Cook and G.M. Peter Swann,“The Dynamic of Industrial Clustering in British Financial Services,”The Service Industrial Journal 21(2001).

Tabuchi,T.,“Yoshida. Separating Urban Agglomeration Economics in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48(2000).

Tanimoto,M.,From peasant economy to urban agglomeration(the working papers of the University of Tokyo,2007).

Therrien,P.,“City and innovation,”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13(2005).

陈长江:《城市化过程中社会治理的重庆与广东模式比较及启示》,《江海纵横》2012年第2期。

陈福今:《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人民日报》2005年11月25日。

程又中、张勇:《城乡基层治理:使之走出困境的政府责任》,《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4期。

楚德江:《风险社会的治理困境与政府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笪素林:《社会治理与公共精神》,《行政学研究》2006年第9期。

邓放:《对社会管理创新几个重要转变的认识》,《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9期。

樊红敏:《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风险》,《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1年第5期。

冯尚春、丁晓春:《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与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链接》,《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2期。

顾骏:《社会问题需要社会治理》,《解放日报》2004年4月3日。

韩朝华:《利益多元化与社会治理结构转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1期。

胡际权:《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黄显中、何音:《公共治理结构:变迁方向与动力——社会治理结构的历史路向探析》,《太平洋学报》2010年第9期。

蒋永甫:《治理·宪政·财产》,《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蒋占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失与城镇化论析》,《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靳永翥:《“新治理”与中国地方政府社会治理及治理价值选择》,《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12期。

瞿志印:《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应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广东农业科学》2009年第6期。

李建超:《跨越拐点:城镇化加速阶段我国地方政府风险与对策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林国先:《论城镇化的道路选择与制度供给》,《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8期。

刘峰:《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风险与防范》,《发展研究》2009年第7期。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农村研究报告(1990~1998)》,中国财经出版社,1999。

钱玉英:《城镇化背景下的基层治理:中国的问题与出路》,《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9期。

沈和:《当前我国城镇化的主要问题与破解之策》,《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1年第3期。

孙晓莉:《多元社会治理模式探析》,《理论导刊》2005年第5期。

孙晓莉:《社会治理模式的变迁》,《学习时报》2008年9月1日。

唐利如:《和谐乡村:现实挑战和模式创新——治理理论视角的中国乡村社会研究》,《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唐秋伟:《探寻合作的社会治理模式——基于民主治理现实困境的思考》,《社会科学家》2011年第7期。

王伟同:《城镇化进程与社会福利水平——关于中国城镇化道路的认知与反思》,《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3期。

王一川:《城镇化进程中的地方治理模式创新》,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王玉珍:《维变动下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行政学研究》2006年第5期。

吴理财、杨桓:《城镇化时代城乡基层治理体系重建——温州模式及其意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1期。

肖文涛:《社会治理创新:面临挑战与政策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10期。

杨赛男:《论城镇化背景下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商业经济》2012年第10期。

姚莉:《论乡镇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现状、改革及启示——以浙江“强镇扩权”为例》,《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年第10期。

余兴厚:《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统筹》,《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5年第10期。

郁建兴、冯涛:《城市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治理转型:一个新的分析框架》,《社会科学》2011年第11期。

张康之:《合作治理是社会治理变革的归宿》,《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第3期。

张康之:《论社会治理中的协作与合作》,《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1期。

张康之、张乾友:《民主的没落与公共性的扩散——走向合作治理的社会治理变革逻辑》,《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2期。

张康之、张乾友:《民主的没落与公共性的扩散》,《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2期。

中国人口年鉴、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中心:《中国人口年鉴(198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樊纲、武良成:《城镇化:一系列公共政策的集合》,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韩康:《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最大风险:城乡矛盾内化》,《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简新华、黄锟:《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和前景预测》,《经济研究》2010年第3期。

李克强:《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行政管理改革》2012年第11期。

陆铭等:《城市规模与包容性就业》,《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10期。

马凯:《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提高城镇化质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国家行政学院》2012年第5期。

张占斌:《推进我国城镇化的基本思路和体制机制》,《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11月15日。

张占斌、黄锟:《叠加期城镇化速度与质量协调发展研究》,《理论研究》2013年第5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中国发展出版社,2012。

何传启:《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农业现代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简新华:《服务化: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新主攻方向》,《经济要参》2013年第20期。

简新华:《中国农地制度和经营方式研究》,《政治经济学评论》2013年第1期。

简新华、余江:《中国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道路》,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简新华等:《中国城镇化与特色城镇化道路》,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周宏仁:《信息化论》,人民出版社,2008。

周宏仁:《中国信息化形势分析与预测(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人社部:《201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人社部网站,2013年5月28日。

民政部:《2011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报告》,民政部网站,2012年6月21日。

国家统计局:《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国家统计局网站,2012年4月27日。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网站。

冯俏彬、贾康:《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关于扩展的公共产品定义及其阐释》,《经济学动态》2010年第7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农民工市民化制度创新与顶层政策设计》,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

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关于201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教育部网站,2011年12月30日。

申兵:《“十二五”时期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及其分担机制构建——以跨省农民工集中流入地区宁波市为案例》,《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第1期。

张国胜:《基于社会成本考虑的农民工市民化:一个转轨中发展大国的视角与政策选择》,《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4期。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促进人的发展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人民出版社,2010。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2012中国民生发展报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樊继达:《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世界银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

宋晓梧:《社会发展转型战略》,学习出版社,2012。

万广华等:《中国的城市化道路与发展战略: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张占斌等:《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13。

〔美〕T.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民译,商务印书馆,1987。

安义宽:《中国公司债券——功能分析与市场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陈犟:《土地银行学》,生活·读书·新知上海三联书店,1996。

陈少强、孙艳丽:《农村土地银行的中外比较与借鉴》,《中国发展观察》2010年3月。

冯子标、王建功:《以土地银行主导农地使用权流转》,《当代经济研究》2009年第11期。

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课题组:《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韩立达、彭迎:《国外农村土地使用权抵押的经验借鉴及启示》,《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第37期。

黄通、罗醒魂:《土地金融论》(第3版),台湾新北正中书局,1970。

蒋耘:《国民政府相关部门讨论设立中央土地银行函件一组》,《民国档案》2012年第3期。

雷启振:《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研究——基于“三农”实证视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李淳:《美国农业考察报告》(下),《山西区域经济》1999年第1期。

李克强:《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及棚户区改造破解城市二元结构难题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人民日报》2012年9月26日。

李延敏、罗剑朝:《国外农地金融制度的比较及启示》,《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第2期。

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刘书楷:《土地经济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美〕罗伊·普罗斯特曼等:《中国农业的规模经营:政策适当吗?》,《中国农村观察》1996年第6期。

牛凯龙、张薄洋:《金融抑制、金融改革与“三农”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秦琼华:《构建我国农村土地银行制度的思考》,《三农金融》2012年第8期。

舒智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探析》,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王秀兰:《土地信托模式的国际借鉴思考》,《商业时代》2007年第16期。

温铁军:《三农问题与世纪反思》,生活·读书·新知上海三联书店,2005。

叶良红、王卫华:《德、美土地金融制度比较及启示》,《经贸世界》1995年第1期。

于海:《中外农业金融制度比较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曾庆芬:《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新趋势下农地金融问题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曾文涛:《论中国前近代时期私营经济发展的制度障碍》,《经济评论》1999年第3期。

张宇、陈功:《农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证券化研究》,《经济与管理》2010年第4期。

张月蓉:《美国的土地信贷》,《世界农业》1994年第4期。

郑智:《央行最高院会商:土地承包权抵押新边界》,《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5月28日。

Besley,T.,“Property Right and Investment Incentives: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China.”Journal Political Economy 103(1995).

Erik Stubkjaer,Cadasti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Heidelberg: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2009).

Merton,R. C. and Z. Bodie,“Deposit Insurance Reform:A Functional Approach”A.Meltzer and C. Plosser,eds,Camegie-Roc.Series on public Policy 6(1993).

陈强:《美国小城镇的特点和启示》,《学术界》2000年第2期。

方立天:《佛教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

江泽慧:《弘扬生态文化 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人民日报》2013年1月11日。

马凯:《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 科学开发我们的家园》,《行政管理改革》2011年第3期。

马凯:《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 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孟祥林:《城镇化进程模式:从发达国家的实践论我国存在的问题》,《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宋林飞:《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

孙久文、叶振宇:《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若干问题探讨》,《中州学刊》2009年第5期。

王春艳:《美国城市化的历史、特征及启示》,《城市问题》2007年第6期。

王子今:《中国古代的生态保护意识》,《求是》2010年第2期。

余谋昌:《环境哲学: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张占斌:《包容性城镇:新型城镇化之路》,《决策》2013年第1期。

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巴曙松:《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发展及其风险评估》,《西南金融》2009年第9期。

巴曙松、王劲松、李琦:《从城镇化角度考察地方债务和融资模式》,《中国金融》2011年第19期。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中国城市“十一五”核心问题研究报告》,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财政部科研所:《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控制机制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第10期。

仇保兴:《中国城镇化—机遇与挑战》,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发改委城市与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课题组:《我国城镇化的现状、障碍与推进策略》,《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第1~2期。

范从来:《论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化投融资体制的改革》,《现代经济探讨》2003年第1期。

封北麟:《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与地方政府债务研究》,《中国财政》2009年第18期。

高坚:《关于地方经济发展的融资机制问题》,《中国金融》2010年第12期。

辜胜阻、武兢:《城镇化的战略意义与实施路径》,《求是》2011年第5期。

辜胜阻等:《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热点问题探索》,科学出版社,2007。

郭新双:《“十二五”时期金融支持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路径》,《中国投资》2010年第7期。

郭兴平、王一鸣:《基础设施投融资的国际比较及对中国县域城镇化的启示》,《上海金融》2011年第5期。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公共服务供给中各级政府事权财权划分问题研究(下)》,《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第26期。

贾康、孙洁:《城镇化进程中的投融资与公私合作》,《中国金融》2011年第19期。

建设部课题组:《新时期小城镇发展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李扬:《城镇化发展急需金融配套》,《西部大开发》2010年第12期。

廖凤华:《对绵阳城镇化建设中金融支持问题的探讨》,《西南金融》2010年第9期。

刘尚希:《我国城镇化对财政体制的“五大挑战”及对策思路》,《地方财政研究》2012年第4期。

陆成林:《促进我国城镇化科学发展的财政政策选择》,《地方财政研究》2012年第4期。

马庆斌、刘诚:《中国城镇化融资的现状与政策创新》,《中国市场》2012年第16期。

孟亚平:《金融支持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开行模式》,《中国金融》2011年第19期。

倪鹏飞等:《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牛文安、江月:《地方政府投融资风险的预算控制》,《宏观经济管理》2012年第4期。

王国刚:《城镇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心所在》,《经济研究》2010年第12期。

徐宪平:《面向未来的中国城镇化道路》,《求是》2012年第5期。

杨志勇:《我国城镇化融资方式分析》,《中国金融》2011年第19期。

张军扩、侯永志、刘培林:《我国城镇化的基本态势、战略重点和政策取向》,《经济界》2009年第6期。

中国人民银行聊城市中心支行课题组:《产业集群、金融渗透与城镇化发展模式》,《金融发展研究》2010年第12期。

窦侠父:《敦煌史蹟》,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敦煌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敦煌志》,中华书局,2008。

兰永海、董筱丹、温铁军:《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及政策建议》,《中国经济报告》2013年第3期。

李正宇:《阳关区域古迹新探》,《敦煌研究》1994年第4期。

连振祥:《“沙漠都江堰”——库姆塔格东缘的“金项链”》,《经济参考报》2012年8月8日。

陕西省旅游设计院、西安创景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阳关旅游区概念性规划及重要节点修建性详细规划》《阳关景区核心区修建性详细规划》,2011年11月。

谢建云:《为了大地的丰收——甘肃敦煌农村合作银行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纪实》,《中国农村金融》2011年第4期。

张晓亮、徐强:《酒泉沙漠绿洲建起高寒冷水鱼养殖基地》,《酒泉日报》2013年4月17日。

《辽宁省瓦房店市高昂起东北县域经济的龙头》,辽宁省信息中心,2012年6月29日。

于险峰:《瓦房店市唱响城乡统筹发展的“二人转”》,《农民日报》2010年4月27日。

于险峰、张仁军:《辽宁省瓦房店市“三化同步”壮大县域经济》,《农民日报》2012年1月20日。

《中共孝直镇委镇政府关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2011年6月20日。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的通知》,2008年月27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的意见》,2009年7月15日。

张崇顺、翟庆强、毕秋生:《平阴县孝直镇关于大村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探索和实践》,《山东国土资源》2010年第6期。

赵敬成:《推进城乡统筹建设孝直镇新型农村社区》,《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3期。

简 介:本书总报告改进了2014年城镇化健康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我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镇化健康发展状况;理论发展篇系统梳理了2014~2015年理论界关于中国城镇化理论研究的新进展;政策进展篇对中国城镇化重点领域的政策演进、最新政策进展和未来政策展望进行了研究;专题篇和案例篇分别聚焦于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理...

作者: 张占斌 刘瑞 黄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