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69

彷徨歧路——晚清名士李慈铭图书

暂无

SSAPID:101-1153-8307-72
ISBN:978-7-5097-3435-3
DOI:
ISSN:

[内容简介] 晚清名士李慈铭,在当时身名显赫,死后却渐不彰。处身于时代大变局中的古代知识分子,其人生选择的得失颇可值研究借鉴。本书围绕李慈铭的生平、学术思想、学术贡献、诗文创作等方面,着重论述了李氏在诸方面的重要成就,也解剖了他在选择中的困局,并辟专章讨论了19世纪中期的乡村文学生活。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地方社会科学院学术精品文库·浙江系列
作 者: 卢敦基
编 辑:宋淑洁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8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K2 中国史

 承继浙学优秀传统 促进当代学术繁荣

 文前彩插

 后记

 引言

  一 传记中之李慈铭

  二 笔记中之李慈铭

  三 小说中之李慈铭

  四 李慈铭研究概况

 第一章 李慈铭生平事略

  一 家世

  二 早中秀才 屡赴乡试(1830~1858)

  三 北上捐赀 沉浮都城(1859~1865)

  四 探母守制 考中举人(1865~1870)

  五 重回京城 高中进士(1871~1889)

  六 终成御史 寿终正寝(1890~1894)

 第二章 李慈铭的学术观与学术成就

  一 清代学术界汉宋对峙的真意

  二 李慈铭学术观的形成及其主要内容

  三 李慈铭的学术成就

   1.校勘

   2.注史,包括补充和驳正旧注

 第三章 李慈铭的诗学及诗作

  一 李慈铭的诗学

   1.以“陶冶古人,自成面目”为根本宗旨

   2.宗明诗,以明诗为直逼唐音之途

   3.重估经典

   4.其他不凡见解

  二 李慈铭的诗作

   1.伤国忧时

   2.咏怀言志

   3.写景状物

 第四章 李慈铭的古文批评及其创作实践

  一 李慈铭的古文批评

  二 李慈铭的古文创作

 第五章 从李慈铭看中国19世纪江南士绅的日常文学生活

  一 李慈铭的社会、经济地位与日常生活

  二 李慈铭的日常文学生活

 结语

 立足地方实践 高扬中国特色

晚清名士李慈铭,在当时声名显赫,死后却渐不彰。处身于时代大变局中的古代知识分子,其人生选择的得失颇值得研究借鉴。本书围绕李慈铭的生平、学术思想、学术贡献、诗文创作等方面,着重论述了李氏在诸方面的重要成就,也解剖了他在选择中的困局,并辟专章讨论了19世纪中期的乡村文学生活。

《白虎通疏证》,(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

《抱经堂文集》,(清)卢文弨著,王文锦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0。

《苌楚斋随笔》(续笔 三笔 四笔 五笔),(清)刘声木著,北京:中华书局,1998。

《巢经巢诗钞笺注》,(清)郑珍著,白敦仁笺注,成都:巴蜀书社出版社,1996。

《陈炽集》,(清)陈炽著,赵树贵等编,北京:中华书局,1997。

《从理学到朴学》,〔美〕艾尔曼著,赵刚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大戴礼记汇校集注》,黄怀信等汇校集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

《大戴礼记解诂》,(清)王聘珍著,王文锦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9。

《戴震文集》,(清)戴震著,赵玉新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

《菿闇文存》,沈文倬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道咸以来朝野杂记》,(清)崇彝著,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

《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美〕林达·约翰逊主编,成一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1250~1850》,李伯重著,北京:三联书店,2003。

《20世纪中国历史文献研究》,王子今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樊樊山诗集》,(清)樊增祥著,涂晓马、陈宇俊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樊榭山房集》,(清)厉鹗著,董兆熊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方苞集》,(清)方苞著,刘季高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方志学通论》,仓修良著,济南:齐鲁书社,1990。

《复堂日记》,(清)谭献著,范旭仑等整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龚自珍全集》,(清)龚自珍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古代中国文化与中国知识分子》,胡秋原著,北京:中华书局,2010。

《顾千里集》,(清)顾广圻著,王欣夫辑,北京:中华书局,2007。

《顾亭林诗文集》,(清)顾炎武撰,华忱之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

《管锥编》,钱锺书著,北京:中华书局,1991。

《广清碑传集》,钱仲联主编,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桑兵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郭在贻文集》,郭在贻著,北京:中华书局,2002。

《汉书》,(汉)班固著,北京:中华书局,1962。

《汉书补注》,(清)王先谦补注,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

《汉学师承记》(外两种),(清)江藩著、(清)方东树著,钱锺书主编,徐洪兴编校,北京:三联书店,1998。

《汉学师承记笺释》,(清)江藩著,漆永祥笺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洪亮吉集》,(清)洪亮吉著,刘德权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1。

《花随人圣庵摭忆》,黄濬著,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黄宗羲全集》,(清)黄宗羲著,沈善洪、吴光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纪晓岚文集》,(清)纪晓岚著,孙致中等校点,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

《嘉庆以来汉学传统的衍变与传承》,罗检秋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校礼堂文集》,(清)凌廷堪著,王文锦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8。

《近百年湖南学风》,钱基博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今传是楼诗话》,王揖唐著,张金耀校点,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茅海建著,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近代经世小儒》,王尔敏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近代经学与文学》,刘再华著,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

《近代名家评传》(初集、二集),王森然著,北京:三联书店,1998。

《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王先明著,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近代诗钞》,钱仲联编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

《近代文学研究》,裴效维等撰,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日〕佐藤慎一著,刘岳兵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沈云龙主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

《近代中国史纲》,郭廷以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今典释词》,王尔敏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晋书》,(唐)房玄龄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

《经史百家杂钞》,(清)曾国藩编著,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

《经学历史》,(清)皮锡瑞著,北京:中华书局,1959。

《经学通论》,(清)皮锡瑞著,北京:中华书局,1954。

《科学方法和科学动力学》,邱仁宗著,北京:知识出版社,1984。

《孔子家语》,廖名春、邹新明校点,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郎潜纪闻》,(清)陈康祺著,晋石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4。

《李慈铭研究资料》,台湾:台湾天一出版社,1979。

《历代名人室名别号辞典》,池秀云编著,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

《历代职官表》,(清)纪昀等编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历史的观念》,〔英〕格林武德著,何兆武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李贽文集》,(明)李贽著,张建业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清)梁启超著,朱维铮校注,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

《两浙著述考》,宋慈抱原著,项士元审订,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

《刘大櫆集》,(清)刘大櫆著,吴孟复标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鲁迅全集》,鲁迅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论戴震与章学诚》,余英时著,北京:三联书店,2000。

《孟子字义疏证》,(清)戴震著,何文光整理,北京:中华书局,1961。

《民国诗话丛编》,张寅彭主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明末清初的学风》,谢国桢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明清社会文化生态》,王尔敏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明清时代庶民文化生活》,王尔敏著,长沙:岳麓书社,2002。

《南北之争与晚清政局(1861~1884)以军机处汉大臣为核心的探讨》,林文仁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廿二史札记校证》,(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4。

《鸥堂日记 窳櫎日记》,(清)周星誉、周星诒著,刘蔷整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派系分合与晚清政治:以“帝后党争”为中心的探讨》,林文仁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朋友·客人·同事——晚清的幕府制度》,〔美〕福尔索姆著,刘悦斌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钱大昕的史学思想》,王记录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乾嘉学派研究》,陈祖武、朱彤窗著,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

《乾嘉学术编年》,陈祖武等编著,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

《乾嘉学术十论》,刘墨著,北京:三联书店,2006。

《潜研堂集》,(清)钱大昕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钱仲联讲论清诗》,钱仲联讲述,魏中林整理,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

《清朝文官制度》,艾永明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清词史》,严迪昌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清代国家机关考略》,张德泽著,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清代考据学研究》,郭康松著,武汉:崇文书局,2003。

《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商衍鎏著,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清代理学史》(上、下),张昭军著,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

《清代朴学大师列传》,支伟成著,长沙:岳麓书社,1998。

《清代乾嘉历史考证学研究》,罗炳良著,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陈桦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清代人物大事纪年》,朱彭寿编著,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江庆柏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研究》,冯尔康著,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清代思想史》,陆宝千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清代文化与浙派诗》,张仲谋著,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清代学术思想的变迁与文学》,马积高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张次溪编撰,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清代学者象传》(上下),叶衍兰、叶慕绰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清季一个京官的生活》,张德昌著,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0。

《清人笔记条辨》,张舜徽著,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清人社会生活》,冯尔康著,沈阳:沈阳出版社,2002。

《清人学术笔记提要》,徐德明著,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

《清儒学案》,徐世昌著,北京:中国书店,影印本,失年。

《清儒学术拾零》,陈祖武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清史稿》,赵尔巽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7。

《清文汇》,沈粹芬等辑,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

《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朱维铮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劬堂学记》,柳曾符、柳佳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全祖望集汇校集注》,(清)全祖望著,朱铸禹汇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日知录集释》(全校本),(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阮元评传》,王章涛著,扬州:广陵书社,2004。

《三国志》,(晋)陈寿著,(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盛世危言》,(清)郑观应著,辛俊玲评注,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法〕魏丕信著,徐建青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十八世纪礼学考证的思想活力》,张寿安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史讳举例》,陈垣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

《十七史商榷》,(清)王鸣盛著,黄曙辉点校,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史通通释》,(唐)刘知幾撰,(清)浦起龙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书目答问补正》,(清)张之洞撰,范希曾补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思想与学术》,陈弱水等主编,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

《苏轼诗集》,(宋)苏轼著,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

《肃顺与咸丰政局》,高中华著,济南:齐鲁书社,2005。

《谈艺录》(补订本),钱锺书著,北京:中华书局,1984。

《唐律疏议》,(唐)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

《台港清史研究文摘》,王戎笙编,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1862~1874)》,〔美〕芮玛丽著,房德邻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万国公法》,〔美〕惠顿,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晚清湖南学术思想史稿》,王继平主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晚清社会风尚研究》,孙燕京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晚清文选》,郑振铎编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晚清政治思想史论》,王尔敏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王湘绮评传》,萧艾著,长沙:岳麓书社,1997。

《汪容甫文笺》,(清)汪中著,古直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王先谦诗文集》,(清)王先谦著,梅季点校,长沙:岳麓书社,2008。

《王阳明全集》,(明)王守仁著,吴光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魏叔子文集》,(清)魏禧著,胡守仁等校点,北京:中华书局,2003。

《文心雕龙义证》,(梁)刘勰著,詹瑛义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文学兴国策》,〔日〕森有礼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翁同龢日记》,(清)翁同龢著,陈义杰整理,北京:中华书局,1989。

《翁同龢诗集》,(清)翁同龢著,朱育礼、朱汝稷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吴汝纶全集》,(清)吴汝纶著,施培毅、徐寿凯校点,合肥:黄山书社,2002。

《无邪堂答问》,(清)朱一新著,吕鸿儒、张长法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0。

《惜抱轩诗文集》,(清)姚鼐著,刘季高标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西湖梦寻》,(明)张岱撰,孙家遂校注,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

《先因后创与不破不立:近代中国学术流派研究》,桑兵、关晓红主编,北京:三联书店,2007。

《湘绮楼诗文集》,(清)王闿运著,马积高主编,长沙:岳麓书社,1996。

《啸亭杂录》,(清)昭梿著,北京:中华书局,1986。

《新编古春风楼琐记》,高拜石著,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

《新订清人诗学书目》,张寅彭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荀学源流》,马积高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扬州学派概论》,赵航著,扬州:广陵书社,2003。

《瀛寰志略》,(清)徐继畲著,田一平点校,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庸闲斋笔记》,(清)陈其元著,杨璐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9。

《俞正燮全集》,(清)俞正燮著,于石等校点,合肥:黄山书社,2005。

《越缦堂读史札记全编》(清)李慈铭著,王重民辑,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越缦堂读书记》,(清)李慈铭著,由云龙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越缦堂读书记》,(清)李慈铭著,由云龙辑,北京:中华书局,2006。

《越缦堂读书简端记》,(清)李慈铭著,王利器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

《越缦堂读书简端记续编》,(清)李慈铭著,王利器辑,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3。

《越缦堂日记》,(清)李慈铭著,扬州:广陵书社,2004。

《越缦堂诗文集》,(清)李慈铭著,刘再华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曾国藩诗文集》,(清)曾国藩著,王澧华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章氏遗书》,(清)章学诚著,王宗炎编,北京:文物出版社影印嘉业堂本,1982。

《赵翼史学新探》,白兴华著,北京:中华书局,2005。

《枝巢四述》,夏仁虎著,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版。

《中国的科名》,齐如山著,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

《中国近百年政治史》,李剑农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王尔敏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续集》,王尔敏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第一卷)郭延礼著,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第二卷)郭延礼著,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第三卷)郭延礼著,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 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陈子展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钱穆著,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中国经学史十讲》,朱维铮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中国绅士》,张仲礼著,李荣昌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中国绅士》,费孝通著,惠海鸣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中国绅士的收入》,张仲礼著,费成康、王寅通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中国思想史》,韦政通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中国文化概论》,韦政通著,长沙:岳麓书社,2003。

《中国现代小说史》,〔美〕夏志清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中国学术通史》(清代卷),陈其泰等著,张立文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美〕施坚雅主编,叶光庭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0。

《朱子大传》,束景南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浙东学派研究》,王凤贤、丁国顺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浙江藏书史》,顾志兴著,杭州:杭州出版社,2006。

《浙江通史》,金普森、陈剩勇主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哲学 科学 常识》,陈嘉映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自西徂东》,〔德〕花之安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走出晚清:涉外人物及中国的世界观念之研究》,李扬帆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走出中世纪》,朱维铮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佐治刍言》,〔英〕傅兰雅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从慈禧到“清流”:同光中兴中的“声”与“色”》,王维江,《学术月刊》2007年第12期。

《读李慈铭的最后一函〈日记〉》,祁龙威,《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后汉书〉校勘记献疑一则》,杨鉴生,《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候补文官群体与晚清政治》,肖宗志,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胡适评〈越缦堂日记〉》,祁龙威,《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近代诗坛鸟瞰》,钱仲联,《社会科学战线》1988年第1期。

《近代诗文研究的百年回顾》,陆草,《中州学刊》1999年第6期。

《近代宋诗派研究》,贺国强,苏州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旧墨记〉琐谈》,杨小洲,《中华读书报》2008年第4期。

《鲁迅祖父周介孚与李慈铭》,伏琛,《瞭望周刊》1989年第47期。

《论李慈铭与樊增祥的诗歌理论及其创作》,周容,上海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论乾嘉考据学派及其影响》,罗思鼎,《学术月刊》1964年5期。

《论乾嘉学风》,罗思鼎,《文汇报》1964年5月19日。

《论十九世纪清代的汉宋之争》,张循,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论晚清的前期清流》,周梵林,《大同高专学报》1998年第2期。

《论晚清名士李慈铭》,董丛林,《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5期。

《论晚清浙东诗学》,蔡克骄,《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李莼客和赵撝叔》,朱正,《鲁迅研究月刊》1998年第7期。

《李慈铭藏书归宿述略》,张桂丽,《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7年第2期。

《李慈铭词学思想与创作平议》,秦敏,《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李慈铭的过年》,牟小东,《读书》1992年第2期。

《李慈铭的日记与诗赋》,那秋生,《书屋》2010年第1期。

《李慈铭读正史——〈越缦堂日记〉读后》,阚红柳,《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4期。

《李慈铭记金华人物及台州临海杜渎场民变》,罗继祖,《社会科学辑刊》1987年第2期。

《李慈铭及其诗歌创作》,刘再华,《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李慈铭校缪荃孙所刻书》,薛英,《文献》1986年第1期。

《李慈铭山水田园诗论析》,田欣欣,《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48期。

《李慈铭史学研究仍待加强》,张峰,《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第6期。

《李慈铭“文章”观及“文章”创作》,姜云鹏,山东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李慈铭〈杏花香雪斋诗〉版本考述》,周容,《文献》2008年第2期。

《李慈铭与蔡元培》,蔡彦,《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08年第4期。

《李慈铭与〈越缦堂日记〉》,司马一勺,《瞭望周刊》1992年第23期。

《李慈铭〈越风校语〉》,张桂丽,《文献》2009年第4期。

《李慈铭赠“姬人”书题跋》,薛英,《文献》1987年第3期。

《论乾嘉考据学派及其影响》,罗思鼎,《学术月刊》1964年第5期。

《论乾嘉学风》,罗思鼎,《文汇报》1964年5月19日。

《浅析晚清清流派与各政治派系的关系》,张丽璇,《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9期。

《清代道咸同时期的汉学研究》,王元琪,西北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清代翰林的实物档案——王先谦等致李慈铭信札》,王燕飞,《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5期。

《清代宋诗师承论》,张仲谋,苏州大学1997年博士论文。

《清代晚期唐宋诗之争流变史》,郭前孔,苏州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清代学人的仕途之路——以李慈铭为中心》,张峰,《华夏文化》2009年第1期。

《清李慈铭题跋摘录》,薛英,《文献》1984年第3期。

《清末的卖官制度》,余育国、齐玉东,《资政良鉴》2006年第3期。

《清末民初宋诗派文人群体研究》,杨萌芽,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清末文学家樊增祥》,邓治凡,《武汉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2期。

《穷京官混世之法》,张鸣,《领导文萃》2008年第22期。

《日记的流派》,赵跃飞,《中国档案》2000年第4期。

《绍兴的文人结社(续二)》,佘德余,《绍兴师专学报》1990年第3期。

《试论〈越缦堂日记〉考证、评论正史的成就》,陈冬冬、杨越,《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第2期。

《谁是“清流”?——晚清“清流”称谓考》,王维江,《史林》2005年第3期。

《〈宋书〉校读散札》,张徽,《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宋书〉点校札记》,张徽,苏州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谈〈霞川花隐词〉中的“愁”》,马强,《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7期。

《晚清的清流与名士》,杨国强,《史林》2006年第4期。

《晚清官僚士人群体的人际交往》,李文海、赵晓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晚清清流派研究》,肖海霞,吉林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晚清清流派与守旧派关系研究》,黄庆林,《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晚清守旧派官僚集团研究》,张立胜,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晚清学者李慈铭的词学思想》,陈桂清,《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王闿运选批唐诗研究》,程彦霞,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许景澄、袁昶致李慈铭未刊手札选注》,王燕飞,《图书馆杂志》2009第5期。

《学以资治的浮躁学风——读李慈铭等论魏源学风》,路新生,《探索与争鸣》1996年第5期。

《杨毕奇案本事考》,罗继祖,《浙江学刊》1992年第3期。

《余杭杨乃武案史料拾零》,张慕槎,《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2期。

《渔洋才学何尝薄于诗——李慈铭推许王士禛析》,周容,《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越缦堂读书简端记》,钟肇鹏,《读书》1982年第7期。

《越缦堂读书简端记补》,薛英,《文献》1983年第3期。

《越缦堂读书记整理叙略》,谢冬荣,《文献》2004年第3期。

《〈越缦堂日记〉研究》,张涛,扬州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越缦日记“佚稿”失而复得》,张晓唯,《历史教学》2003年第5期。

《中国历史藏书重要术语诠释(续二)》,徐雁,《图书情报知识》1989年第4期。

《中华书局本〈汉书〉校议》,曾宪礼,《学术研究》1992年第2期。

《自任其劳,甘为人梯——论王重民对李慈铭著述的整理与研究》,张峰,《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作为文化实践的读书——以李慈铭〈越缦堂日记〉为中心》,王标,《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