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29

就业流动中的生存图景和影响模型图书

The Living Prospect and Effect Model during Job Mobility: Take Nan-ri Females as the Example

SSAPID:101-1087-7172-56
ISBN:978-7-5097-8163-0
DOI:
ISSN:

[内容简介] 农村女性就业流动是和谐社会性别关系和“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问题的妥善解决可以使农村女性获得经济独立,提高社会地位并争取男女平等。本书以空间迁移和身份变迁为切入点探讨女性就业流动,建构女性就业流动的理论解释框架和运作逻辑,并提出研究假设;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对女性就业流动进行多层次与多指标的统计描述,以及生存状况的全景呈现,最后从个体、家庭、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优化女性就业流动的本土化路径和政策体系。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严静
编 辑:孙燕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摘要

 附录3 关于加快推进南日岛海洋牧场建设的决定*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4 南日岛照片

 附录1 问卷调查表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一 研究的目标

   二 研究的意义

    (一)学术层面

    (二)现实层面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一、研究范式的选择

    (一)理性的典型学研究范式

    (二)批判性重构的女性主义研究范式

    (三)同质异构的研究范式

   二 研究的基本思路

   三 研究的主要视角

    (一)静态的状况描述与动态的过程研究相结合

    (二)历史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

    (三)质性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四)内在分析与外在分析相结合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评价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就业流动研究的历史谱系与述评

   一 国内外关于就业流动研究的历史谱系

    (一)国外就业流动研究的历史谱系

     1.古典理论研究阶段

     2.注重空间特征和数量模型的实证研究阶段

     3.注重微观环境中人的行为和动机的实证研究阶段

     4.注重宏观环境的实证研究阶段

     5.多学科渗透的多元化研究阶段

    (二)国内就业流动研究的历史谱系

     1.就业流动研究的发展萌芽(20世纪70年代末到1988年)

     2.就业流动研究的初步发展阶段(1988~1995)

     3.就业流动研究的稳固发展阶段(1995~2000)

     4.就业流动研究的蓬勃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

   二 文献述评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女性就业流动的文献回顾与述评

   一 女性就业流动的理论基础

    (一)就业流动中的女性身体与身份

     1.结构二重性的女性身体与流动

     2.女性身份的变迁与流动分层

    (二)就业流动中的性别分工

    (三)女性主义迁移理论的解释

    (四)新迁移经济理论

    (五)与家庭相关的理论解释

     1.混沌理论:原生家庭对个体行为选择的影响

     2.系统论:家庭决策形成的基础

     3.控制论:家庭影响力的潜移默化

    (六)女性就业流动的地位实现模型

    (七)新家庭经济模型的解释

   二 女性就业流动的特征及规律

    (一)就业流动的方向

    (二)就业流动的选择意愿

    (三)就业流动的满意度

   三 女性就业流动的多维影响因素

    (一)社会系统因素与女性就业流动的关联

     1.社会变迁及制度体系

     2.经济成本及收益

     3.社会性别系统

    (二)家庭禀赋与就业流动的关联

     1.家庭经济状况

     2.家庭决策

     3.家庭关系网络

     4.婚姻状况

     5.家庭结构

    (三)个体因素与女性就业流动的关联

     1.女性个体的人力资本

     2.流动女性自身居留行为模式

     3.女性个体的发展预期与成果

     4.女性就业流动经历

   四 文献述评

    (一)大多数研究成果对于女性就业流动影响因素的探讨更多是宏观角度的考量,缺少微观视角

    (二)研究方法更多是普遍化、碎片化、时点化的调查,没有宏观整体把握和微观个体动态的有效结合

    (三)对于女性就业流动的现状描述和影响因素探讨没有特别明确地体现性别因素,缺乏专业化的女性学的学科品质

    (四)学界对于女性就业流动更多是对个体行为模式的探讨,却较少关于家庭经济发展能力和家庭禀赋的分析

    (五)现有研究对于女性就业流动的探讨更多关注结果而不是中间环节

 第三章 研究设计及其操作化

  第一节 理论建构与研究设计

   一、相关概念的辨析与界定

    (一)就业流动与女性就业流动的辨析与界定

    (二)家庭发展能力与家庭经济发展能力的辨析与界定

     1.概念的源起:结构功能参考框架内的家庭功能和发展参考框架下的家庭能力

     2.概念的发展:跨学科背景的多元理论建构

    (三)传统与现代的辨析与界定

     1.传统与现代的分野衍生城市与村落间的支配关系

     2.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促使家庭功能趋于弱化

     3.社会变迁下传统与现代的互斥与交融

    (四)女性身体与身份的辨析与界定

     1.身体社会学的解释

     2.对于女性身体的形塑和身份的性别象征

   二 理论解释框架

    (一)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拟定

    (二)理论解释框架

    (三)各变量间的运作逻辑

   三 变量的拟定和测量指标体系

    (一)理想类型

    (二)被解释变量

    (三)解释变量

    (一)控制变量

    (二)家庭经济发展能力变量

    (三)社会性别系统变量

   四 研究模型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模型(见图3-2)

    (二)研究方法

     1.多元回归分析

     2.结构方程模型

   五 研究假设

    (一)家庭经济发展能力变量(H1)

    (二)社会性别系统变量(H2)

  第二节 资料来源与样本基本情况

   一 南日岛基本情况简介

    (一)南日镇的行政区划

    (二)地理环境和资源状况

    (三)固定人口和流动人口情况

    (四)文化特质

   二 田野调查的实施

    (一)质性访谈材料探索

    (二)定量数理统计研究

   三 样本的基本情况及其评估

    (一)研究对象

    (二)样本的基本情况

 第四章 女性就业流动的日常呈现

  第一节 女性的空间迁移与类聚本能

  第二节 女性的空间迁移与家庭决策

   一 家庭决策的起因——女性的主体意愿

   二 家庭决策的方式——协商的民主

   三 家庭决策的过程——多方权力的博弈

    (一)夫家家庭:性别角色规训与凝视*

    (二)女性主体:话语权与反抗

   四、家庭决策的结果——家庭利益的共赢

  第三节 性别分工与夫妻关系变化

   一 生存理性与劳动异化

   二 就业入世与父权制的博弈

   三 性别化的自我认同与再生产

   四 职业重构与夫妻权力的换位

  第四节 性别身份的认同与分化

   一 灵媒职业化与性别身份的构建

   二 身份认同与自我规训

    (一)生存小农—商品化小农—理性小农—社会化小农

    (二)自我规训与重塑

    (三)全景敞视下的自觉行动惯习

   三 语言成为群体分野和身份差异的工具媒介

  第五节 女性群体阶级意识的觉醒和抗争

   一 生活世界殖民化与女性抗争的日常表达

   二 异化劳动下的极限体验及其抗争表达

   三 “用脚投票”——弱者的武器

 第五章 就业流动的群体差异及比较

  第一节 不同生命周期的女性就业流动比较

   一 不同生命周期的女性就业流动状况

   二 性别化年龄引致的姐妹分化

   三 普通话衍生的年龄层级分化

  第二节 上楼女性与居村女性的比较

   一 经济资本的比较差异

   二 社会资本积累的行动自觉

   三 人力资本的比较优势

   四 文化资本生成的市民化差异

  第三节 就业流动的性别比较

   一 就业流动基本状况的性别差异

   二 迁移决策的性别差异

   三 就业流动行为的性别差异

   四 就业流动结果的性别差异

 第六章 女性就业流动的影响模型与解释分析

  第一节 基于多元回归分析的解释模型与实证结果分析

   一 南日女就业流动的解释模型与因子分析

    (一)就业流动意愿

    (二)就业流动满意度

   二 南日女就业流动的多元回归模型

    (一)个体控制变量

     1.个体控制变量对就业流动意愿的影响

     2.个体控制变量对就业流动满意度的影响

    (二)家庭经济发展能力变量

     1.家庭经济发展能力变量对就业流动意愿的影响

     2.家庭经济发展能力变量对就业流动满意度的影响

    (三)社会性别系统变量

     1.社会性别系统对就业流动意愿的影响

     2.社会性别系统对就业流动满意度的影响

  第二节 基于结构方程的模型验证与实证结果分析

   一 家庭经济发展能力变量的模型拟合结果与实证分析

    (一)模型拟合结果

    (二)研究假设的验证结果

     1.家庭经济资本的影响

     2.家庭人力资本的影响

     3.家庭社会资本的影响

     4.家庭自然资本的影响

     5.家庭政治资本的影响

    (三)研究假设验证情况

   二 社会性别系统变量的模型拟合结果与实证分析

    (一)模型拟合结果

    (二)实证结果的解释与讨论

     1.传统性别观念对女性就业流动的影响

     2.父权制对女性就业流动的影响

     3.社会性别角色期待对女性就业流动的影响

     4.社会性别话语对女性就业流动的影响

    (三)研究假设验证情况

  第三节 实证结果的理论解释与个案分析

   一 家庭经济发展能力——女性原生素质和就业流动过程的塑造

    (一)家庭经济资本——家庭致富能力的纵向渗透

    (二)家庭人力资本——来自家庭的差异化配置

     1.父母讨价还价能力对于子代人力资本配置的性别倾向性

    (三)家庭社会资本——关系网络的规则与弱嵌入性

     1.家庭关系网络的规则秩序

     2.礼物交换和夸富宴的社会范式和崇高主题

     3.女性对于家庭秩序的依附性和弱嵌入性

    (四)家庭自然资本——来自家庭共同体捐赠的遗传天赋

   二 社会性别系统——弥散的制度幽灵

    (一)传统性别观念在家庭场域中对于女性的还原和形塑

    (二)父权制呈现出弥散的低度的不平等

    (三)本土化的新兴职业形态重塑传统的性别角色期待

    (四)社会性别话语体现女性的主体能动性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第一节 本书的主要发现与结论

  第二节 对于女性就业流动的反思与政策体系

   一 对于女性就业流动的反思

    (一)由女性就业流动而引发的积极和消极后果

     1.积极影响

     2.消极影响

   二 引导女性合理化就业流动的政策体系

    (一)个体层面

     1.传统和现代交融下女性的个体能动性

     2.建构符合职业要求的人力资本,以期成为性别平等关系的基础

    (二)家庭层面

     1.契合家庭生命周期,培育家庭经济发展能力

     2.改善内环境和外环境,提升家庭经济发展能力

     3.保持家庭整体收入于合理化水平,避免两极分化和被剥夺感

     4.建构合理的家庭网络结构,实现资源共享和情感渗透

     5.契合女性就业流动的理想类型,提高家庭经济发展能力的主客观指标

    (三)社会层面

     1.实行“保护性流动”政策,深化对女性的职业保护

     2.给予女性弱者更多的身份认同

     3.促进社会性别话语中女性“素质话语”的生成与建构

     4.原生地政府应为就业回流女性提供有效的资源和政策支持

  第三节 沉默的未央语:本书的主要贡献与不足

   一 本书的主要贡献

   二 本书的不足

    (一)女性就业流动的构成有待进一步细化

    (二)调查数据的局限性

     1.被调查地点的局限性

     2.所获得资料的数量较少

     3.自变量的选择无法面面俱到

     4.主观变量的科学性不好把握

  第四节 女性就业流动研究的未来展望

   (一)女性就业流动意愿和满意度对于深化女性就业和社会分层研究具有指标意义

   (二)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未来对于女性就业流动问题的研究可以不单单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可以采用新兴的研究方法——口述史

   (三)女性就业流动与未来女性发展有重要的互动和生成关系

 Abstracts

农村女性就业流动是和谐社会性别关系和“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问题的妥善解决可以使农村女性获得经济独立,提高社会地位并争取男女平等。本书以空间迁移和身份变迁为切入点探讨女性就业流动,建构女性就业流动的理论解释框架和运作逻辑,并提出研究假设;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对女性就业流动进行多层次与多指标的统计描述和生存状况的全景呈现;多元回归模型的分析结果和结构方程模型的验证结果都表明,个体变量、家庭经济发展能力变量、社会性别系统变量对女性就业流动意愿、就业流动满意度有综合影响,多重形塑女性的思想逻辑和行为范式;最后从个体、家庭、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优化女性就业流动的本土化路径和政策体系。本书有如下的一些发现:1.探讨女性就业流动意愿和满意度对深化女性就业和社会分层研究具有指标意义,不同的选择逻辑会带来职业层级、家庭地位、社会地位变化而衍生的身份变迁,对于女性就业、社会地位提升、和谐两性关系的构建具有长远影响。2.女性就业流动的意愿和满意度受到个体、家庭经济发展能力、社会性别系统的综合影响。女性的人力资本变量会影响女性的就业流动,表现出差异化的流动意愿和满意度,从而带来女性身份的变迁;家庭经济发展能力是影响女性就业流动的家庭禀赋;社会性别系统业已形成的现实语境多重形塑女性的思想逻辑和行为范式。3.由女性就业流动而产生的变迁结果,会唤醒女性的阶级意识,使抗争表达成为弱者的社会行动隐喻,有利于女性家庭、社会地位的提升,但身份地位的提升又会异化为女性权力的过度膨胀和家庭责任感的缺失,对传统性别分工、夫妻权力地位、家庭功能带来挑战。4.合理引导女性就业流动的重点在于对女性的职业保护和女性人力资本的积累。

[1]Ammassari,S. 2004,“From Nation-building to Entrepreneurship:The Impact of élite Return Migrants in Cote d’Ivoire and Ghana.” Population,Space and Place 10(2).

[2]Anderson. Urban Household Subsidies and Rural Out-Migration:the Case of China,Communist Economies,1990(4).

[3]Barrington Moore,Jr.,Injustice:The Social Bases of Obedience and Revolt [M]. White Plains:M.E.Sharpe,1978:p.125.

[4]Barro,J.Robert and S.G.Becker,1989,Fertility Choice in aModel ofEconomicGrowth,Econometrica,57(2),pp.481-501.

[5]Bastia,T. 2011,“Should I Stay or Should I Go?Return Migration in Times of Cris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23(4).

[6]Becker,S.G.,1988,Family Economics and Macro Behavior,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78(1):pp.1-13.

[7]Becker,G.S. 1965. A Theory of the Allocation of Time[J]. Economics Journal:pp.493-517.

[8]Blau,Peter M. & Otis Dudley Duncan. The American Occupational Structure[M]. New York:Wiley,1967.

[9]Blood,Robert O.,Jr. and Donald M.Wolfe. Husbands and Wives:The Dynamics of Married Living[M]. Glencoe,IL:Free Press,1960.

[10]Bourdieu Pierre. Pascalian Mediations[M]. trans.by Richard Nice.Cambridge:Polity Press,2000.

[11]Brecht,B. 1994,“Analyse der Rickkehr von Gastarbeitern.Akademische Abhandlungen Zu den Wirtschaftswissenschaften.” Verlag fur Wissenschaft und Forschung,Berlin.

[12]Bridges,William,& Rechard Berk 1974,“Determinants of White-Collar Income:An Evaluation of Equal Pay For Equal Work”.Social Science Research 3.

[13]Brown,A. On Foucault,Belmont[M]. CA:Wadsworth Press,2000:p.5.

[14]Chambers,R. & R.Conway. “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s:Practical Concepts for the 21st Century.” IDS Discussion Paper 1992:p.296.

[15]Chattopadhyay,Arpita. Gender Differences in Socioeconomic Returns to Family Migration in Malaysia:The Role of Family Decision MakingVersus Labor Market Stratification[J]. Gender Issues,Spring,2000,pp.29-48.

[16]Christiansen,R.E. & J.G.Kidd 1983,“The Return of Malawian Labour from South Africa and Zimbabwe.” The Journal of Modern African Studies 21.

[17]Clark GH,Ballard KP. The demand and supply of labor and interstate relative wages:an empirical analysis.Economic Geography,1981,57:pp.95-112.

[18]Clinchy,Blythe M. & Julie K.Norem. The Gender and Psychology Reader[M]. 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98.

[19]Co,Y.C.,I.N.Gang & M.S.Yun 2000,“Returns to Returning.” 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 13.

[20]Comaroff,Jean. Body of Power,Spirit of Resistance:the Culture and History of a South African People.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5.

[21]Croll,Elisabeth. Women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Production and Reproduction,Geneva:International Labor Office,1985.

[22]Dayton-Johnson.J.L.T.Katseli.G.Maniatis,R. Münz and D. Papademetriou. “Gaining from Migration:Towards a New Mobility System”[M]. Paris:OECD Development Centre,2007.

[23]Duncan S. Ironmonger:Modeling the Household Economy Contributions to Economic Analysis,Volume 226,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1995:pp.397-418.

[24]Dustmann,C. 1996,“An Economic Analysis of Return Migration.” Discussion Papers of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Department of Economic,No.pp.96-102.

[25]Edward S.Shihadeh. The Prevalence of Husband-Centered Migration:Employment Consequences for Married Mothers[J].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1991,53(2).

[26]England,Paula 1992,Comparable Worth:Theories and Evidence.New York:Aldine De Gruyter Inc.

[27]Fabian,T. & G.Straka 1991. “Altere turkische Migranten und Migrantinnen inder Spatphas des Erwerbslebens und im Ruhestand.” Zeitschrift fur Gerontologie 2(5).

[28]Farber,Henry S. The Analysis of Interfirm Worker Mobility[J].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1994,12(4):pp.554-593.

[29]Florin.P.Vadean and Matloob Piracha. “Circular Migration or Permanent Return:What Determines Different Forms of Migration?”[J]. Discussion Paper,2009(4287):pp.1-26.

[30]Foucault,M. The Use of Pleasure[M]. New York:Pantheon Books,1985:p.8.

[31]Ganzeboom,Harry B.G.,R.Luijkx & P.Robert. “Intergenerational Occupational Mobility in Hungary Between 1930 and 1986:A Loglinear Analysis with Logmultiplicative Scaled Association Model” Tilburg,Neth.:University of Tilburg,Department of Sociology.Working Paper 3,1989.

[32]Gronau,R. 1973. The Effect of Children on the Housewife’s Value of Time[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81(2),No.2,Part 2,pp.S168-S199.

[33]Gronau,R. 1977. Leisure,Home Production and Work—The Theory of the Allocation of Time Revisited[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85(6),pp.1099-1123.

[34]Gronau,R. 1980. Home Production—A Forgotten Industry[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62(3),pp.408-416.

[35]Hamermesh and Rees. The Economies of Work and Pay[M]. New York: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1993.

[36]Hare,D. 1999,“‘Push’versus‘Pull’Factors in Migration Outflows and Returns:Determinants of Migration Status and Spell Duration among China’s Rural Populatio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35.

[37]Hareven,T.K. 1976,“Modernization and Family History:Perspectives on Social Change.” Chicago Journals 2(1).

[38]Hill.J.K. “Immigrant decisions concerning duration of stay and migratory frequency”[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87,25(1):pp.22-34.

[39]Holmiund(1984),Labor Mobility,Industrial Institute for Ecomomic and Social Research.Stckholm,Sweden.

[40]Holmlund. Labor Mobility[M]. Stekholm,Sweden:Indusrtial Institute for Economies and Social Research,1984.

[41]Huffman Wallace E. Human Capital:Education and Agriculture,in Bruce L Gardner and Gordon C.Rausser Edited[J]. Handbook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1(1):pp.334-376.

[42]Janet Saltzman Chaftz,Gender Equity:An Integrated Theory of Stability and Change[M]. Newbury Park,CA:Sage,1990.

[43]John C.Caldwell,Toward a Restatement of Demographie Transition Theory,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1976 (6):pp.337-354.

[44]John Seaman,Paul Clarke,Tanya Boudreau and Julius Holt. The household economy approach.Published by Save the Children 17 Grove Lane London SE5 8RD UK,2000:7.

[45]John.C.Caldwell,The Mechanisms of Demographic Change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Population Studies,35(2),1981.

[46]Joseph G.Altonji,Rebecca M.Blank. Race and Gender in the Labor Market.Handbook of labor Economics,O.Ashenfelter,1999(3).

[47]Judd,Ellen R. Gender and Power in Rural North China.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48]Kaufman,R.L. 1983. A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of Black-White Earnings Differential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89,No.3,pp.585-611.

[49]Kibum,M,Rebecca,A.Datar. 2002. The Availability of Child Care Centres in China and Its Impact on Child Care and Matermal Work Decisions.Rand Corporation.pp.2-12.

[50]Knight,J.,L.Song,1995,Towards a Labour Market in China,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Vol.11,No.4,pp.97-117.

[51]Kondo,Dorinne K. Crafting Selves:Power,Gender and Discourse of Identity in a Japanese Workplace.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0.

[52]Laclau,Renesto,New Reflections on the Revolution of Our Time[M]. London:Verso,1990.

[53]Lee,Ching Kwan. “Engendering the Worlds of Labor:Women Workers,Labor Markets and Production Politics in the South China Economic Miracle”,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0(1995):pp.378-397.

[54]Lin,Nan & Yanjie Bian. 1991,“Getting Ahead in Urban China.”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p.97.

[55]Lucas,E. 2003,“The Economic well-being of Movers and Stayers:Assimilation,Impacts,Links and Proximity.” Paper prepared for Conference on African Migration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Johannesburg,South Africa,June pp.4-7.

[56]MacPhail,F. and X.Dong. 2007. Women’s Market Work and Household Status in Rural China:Evidence from Jiangsu and Shandong in the Late 1990s.Feminist Economics.13(3-4):pp.324-358.

[57]Margery Wolf. Women and the Family in Rural Taiwan[M].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2.

[58]McDonald,G.W. 1980. Family Power:The Assessment of a Decade of Theory and Research,1970-1979.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42,4:pp.841-854.

[59]Meng X. The Role of Education in Wage Determination in China’s Rural Industrial Sector[J]. Education Econoics,1995,3(3):pp.235-247.

[60]Michael Adas. From Avoidance to Confrontation:Peasant Protest in Precolonial and Colonial Southeast Asia,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23,no.2(April 1981):pp.217-247.

[61]Mincer J.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and Personal In-come Distribution[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58(66).

[62]Murphy,R. 2002. “How Migrant Labor is Changing Rural China.”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3]Murrell,Audrey J. & Erika Hayes James 2001,“Gender and Diversity in Organizations:Past,Present,and Future Directions.” Sex Roles 45.

[64]Pedraza,Silvia,1991,Women and Migration:the Social Consequence of Gender,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7:pp.303-325.

[65]Qualls,W.J.Sex Roles. Husband-wife influence,and Family Decision Behavior[J]. Association for Consumer Research,2001:pp.270-275.

[66]Radu,D.C. and G.Epstein. “Returns to return migration and determinants of subsequent moves”[J]. EALE Conference Paper,EALE Annual Conference,September 2007:pp.20-22.

[67]Randall Collins and Joan Annett,“A Short History of Deference and Demeanor,” in Conflict Sociology,1981,pp.161-224.

[68]Ridgeway,Cecilial,Interaction and the Conservation of Gender Ineqality,Considering Employment,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97,62(4):pp.218-235.

[69]Ronald Burt. Structural Holes: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M].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70]Samuelson,Paul A. 1955. “Diagrammatic Exposition of a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37(4):pp.350-356.

[71]Sander,M. 2007,“Return Migration and the Healthy Immigrant Effect.” SOEP Papers on Multidisciplinary Panel Data Research at DIW Berlin.

[72]Sheth,Jagdish N. A Theory of Family Buying Decisions[M]. New York:Harper and Row Publication,1974.

[73]Snooks,Graeme D. Portrait of the family within the total economy:A study in long-run dynamics,Australia 1788-1990.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74]Stark O,Bloom O E. The new economics of labor migration[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5,75:pp.173-178.

[75]Stark,O. & J.E.Taylor. “Migration Incentives,Migration Types:The Role of Relative Deprivation.” The Economic Journal,1991,p.101.

[76]Stolzenberg,R.M. 1975. Occupations,Labor Markets and the Process of Wage Attainment,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40 (Oct),pp.645-665.

[77]Thomas,D. Like Father,Like Son;Like Mother,Like Daughter:Parental Resources and Child Height,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1994,Vol.29,No.4,pp.950-988.

[78]Todaro,M.P. 1969,“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de Countrie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9(1).

[79]Tukky,Charles. Durable Inequality.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8:pp.15-45.

[80]UN,1998,A Gender Perspective on Migration and Urbanization,in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Migration,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

[81]V.Yakubovich,I.Kozian. The Changing Significance of Ties:An Exploration of the Hiring Channels in the Russian Transitional Labor Market[J]. International Sociology,2001,(15):pp.475-500.

[82]Wang,W.W. & C.C.Fan 2006,“Success or Failure:Selectivity and Reasons of Return Migration in Sichuan and Anhui,China.”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38.

[83]Weber,Max. The Religion of China:an Outline of Interpretive Sociology[M]. Edited by G.Roth & C.Wittich.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8.

[84]World Bank. World Indication[M]. Washington D.C.:2002.

[85]Yang,X. and F. Guo Gender Differences in Determinants of Temporary Labor Migration in China:A Multilevel Analysis,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1999,33(4):pp.929-953.

[86]Zakharenko,R. 2008,“Return Migration: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Paper prepared for the Fifth Biennial Conference of Hong Kong Economic Association.Chengdu,China,December pp.15-16.

[87]Zhang L X,Huang J K,Rozelle S. Employment,Emerging Labor Markets and the Role of Education in China[J]. China Economic Review,2002,13(2-3):pp.313-328.

[88]〔美〕A.R.拉德克利夫-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和功能》,纽约自由出版社,1952。

[89]〔美〕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11。

[90]〔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0。

[91]〔美〕B.特纳:《普通身体社会学概述》,〔英〕布赖恩·特纳编《社会理论指南》,李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92]白南生、何宇鹏:《回乡还是外出:安徽四川二省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3期,第64~78页。

[93]白南生、李靖:《农民工就业流动性研究》,《管理世界》2008年第7期,第70~76页。

[94]鲍晓兰:《西方女性主义口述史发展初探》,《浙江学刊》1999年第6期,第85~90页。

[95]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利奥塔访谈、书信录》,谈瀛洲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第167页。

[96]〔美〕贝蒂·弗里丹:《女性的奥秘》,程锡麟等译,北方文艺出版社,1999。

[97]〔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2。

[98]毕先萍、杨敏:《青年农民工就业流动的特征及影响研究》,《当代青年研究》2008年第4期,第44~50页。

[99]边燕杰、张文宏:《经济体制、社会网络与职业流动》,《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第77~89页。

[100]〔美〕布拉德、沃尔夫:《丈夫与妻子:动态的婚姻生活》,1960。

[101]〔美〕布莱克等:《日本和俄国的现代化》,商务印书馆,1984。

[102]〔美〕M.布劳格:《人力资本理论的经验研究:一个回顾》,《经济文献杂志》1976年第6期,第48~57页。

[103]〔美〕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功能分析中的群体与个体》,《美国社会学》1939年第44期,第938~964页。

[104]〔美〕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文化变迁的动力学》,新汉芬、康涅狄格译,耶鲁大学出版社,1945。

[105]蔡昉、都阳:《迁移的双重动因及其政策含义——检验相对贫困假说》《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4期,第1~7页。

[106]蔡昉、王德文:《作为市场化的人口流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5期,第11~19页。

[107]蔡昉、杨涛:《城乡收入差距的政治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第11~23页。

[108]蔡昉主编:《2002年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城乡就业问题与对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09]蔡昉:《迁移决策中的家庭角色和性别特征》,《人口研究》1997年第2期,第7~12页。

[110]蔡昉:《中国流动人口问题》,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第152~159页。

[111]蔡沛婕:《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最后访问日期:2003年11月7日。http://women.sohu.com/61/46/article215324661.shtml。

[112]曹景椿:《加强户籍制度改革,促进人口迁移和城镇化进程》,《人口研究》2001年第5期,第9~17页。

[113]陈国成、王亮、黄辉:《流动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第121~123页。

[114]陈吉元等:《人口大国的农业增长》,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115]陈金梅、林李月、张丽琼:《不同受教育水平女性流动人口的就业差异研究——以福建省为例》,《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2年第4期,第25~31页。

[116]陈月新、李娜:《关于就业性别文化建设的思考》,《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第7~9页。

[117]迟书君:《深圳流动人口婚姻家庭状况调查报告》,《青年研究》2005年第11期,第33~42页。

[118]仇为之:《对建国以来人口迁移的初步研究》,《人口与经济》1981年第4期,第8~13页。

[119]戴霞:《流动人口工资收入影响因素中的性别差异——以厦门市流动妇女为例》,《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第6期,第14~19页。

[120]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课题组:《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主要数据报告》,《妇女研究论丛》2011年第6期,第5~15页。

[121]东南网:《关于加快推进南日岛海洋牧场建设的决定》,最后访问日期:2013年9月17日,http://pt.fjsen.com/xw/2013-09/17/content_12517977.htm。

[122]杜凤莲、董晓媛:《转轨期女性劳动参与和学前教育选择的经验研究:以中国城镇为例》,《世界经济》2010年第2期,第51~66页。

[123]杜鹰:《走出乡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124]杜政璇:《玻璃天花板性别因素对职业流动的影响》,《商情》2008年第5期,第152页。

[125]段成荣、张裴、卢雪和:《中国女性流动人口状况研究》,《妇女研究论丛》2009年第4期,第11~27页。

[126]段敏芳:《中国人口迁移流动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第16~20页。

[127]〔法〕费尔南·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顾良、施康强译,上海三联书店,1992。

[128]〔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菲力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与地中海世界》,唐家龙、曾培耿译,商务印书馆,1996。

[129]费孝通:《生育制度》,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130]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31]冯友兰:《新事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132]〔法〕福柯著:《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133]甘满堂:《“用脚投票”压力下的企业工资调整机制——以泉州民营企业为例》,《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第91~96页。

[134]甘满堂:《社会学的“内卷化”理论与城市农民工问题》,《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第33~38页。

[135]〔美〕甘泽布姆、特莱曼、乌尔蒂:《代际分层比较研究的三代及以后的发展》,宋时歌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36]葛红兵、宋耕:《身体政治》,上海三联书店,2005。

[137]葛晓巍、林坚:《影响我国外出劳动力回流的因素浅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31~35页。

[138]辜胜阻、简新华主编:《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139]〔美〕古特曼、汤普森:《民主与分歧》,杨立峰译,东方出版社,2007。

[140]国家统计局:《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最后访问日期:2006年3月22日,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renkou/2005/renkou.htm。

[141]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人口总量平稳增长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三》,最后访问日期:2011年3月2日,http://www.stats.gov.cn/tjfx/ztfx/sywcj/t20110302_402706838.htm。

[142]〔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董世骏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143]郝虹生、杜鹏:《我国大城市外来人口管理问题与对策:由北京市海淀区案例分析引发的思考》,《人口研究》1998年第1期,第13~20页。

[144]〔美〕海迪·哈特曼:《资本主义、家长制和性别分工》,王昌滨译,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上海三联书店,1997。

[145]何明洁:《劳动与姐妹分化:中国女性农民工个案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46]侯风云:《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收益率研究》,《经济研究》2004年第12期,第75~83页。

[147]胡焕庸、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148]胡湛、彭希哲:《家庭变迁背景下的中国家庭政策》,《人口研究》2012年第2期,第3~10页。

[149]黄华:《原生家庭对婚姻关系的影响:基于Bowen理论的探讨》,《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4期,第85~86页。

[150]〔美〕E.克莱尔:《对农业的促进或冲击:中国农民外出务工的村级研究》,《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3期,第71~82页。

[151]黄宗智:《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

[152]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53]〔美〕加里·贝克尔:《家庭论》,商务印书馆,1998。

[154]〔美〕加里·贝克尔:《家庭论》,王献生、王宇译,商务印书馆,2007。

[155]蒋永萍:《妇女的社会经济地位》,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课题组:《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妇女社会地位》,中国妇女出版社,2006。

[156]金沙:《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决策的推拉模型分析》,《统计与决策》2009年第9期,第64~66页。

[157]金一虹:《非农化过程中的农村妇女》,《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第106页。

[158]金一虹:《父权的式微》,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159]金一虹:《流动的父权:流动农民家庭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第151~165页。

[160]金一虹:《女性叙事与记忆》,九州出版社,2007,第7~8页。

[161]靳小怡、彭希哲、李树茁、郭有德、杨绪松:《社会网络与社会融合对农村流动妇女初婚的影响——来自上海浦东的调查发现》,《人口与经济》2005年第5期,第53~59页。

[162]〔美〕凯琳·萨克斯:《重新解读恩格斯——妇女、生产组织和私有制》,柏棣译,王政、杜芳琴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

[163]〔美〕凯特·米利特:《性的政治》,钟良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164]康雯琴、丁金宏:《大城市开发区流动人口居住特征研究——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城市发展研究》2005年第6期,第43~46页。

[165]〔印度〕考姗姆比:《印度的人口流动、扶贫和城市社区》,中印城市发展与挑战研讨会论文,1997。

[166]〔美〕科恩主编:《19世纪至20世纪初资产阶级社会学史》,梁逸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167]赖德胜:《教育、劳动力市场与收入分配》,《经济研究》1998年第5期,第42~49页。

[168]〔美〕莱宾斯坦:《经济落后与经济增长》,1957。

[169]〔加拿大〕劳蕾尔·博森:《中国农村妇女:什么原因使她们留在农田里》,《性别与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170]雷洁琼:《改革以来中国农村婚姻家庭的新变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171]〔美〕理查德·伊斯特林:《生育率革命:一种供求分析》,1970。

[172]李德滨:《黑龙江移民概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

[173]李竞能:《当代西方人口学说》,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174]李玲、欧阳慧、陈耀森、林文生:《大城市流动人口特征及管理:以广州为例兼与北京、上海比较》,《人口研究》2001年第2期,第46~52页。

[175]李路路、李汉林:《中国的单位组织:资源、权力与交换》,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176]李萌:《劳动力市场分割下乡城流动人口的就业分布与收入的实证分析——以武汉市为例》,《人口研究》2004年第6期,第70~75页。

[177]李梦白:《流动人口对大城市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

[178]李培林、张翼:《走出生活逆境的阴影——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中的“人力资本失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第85~101页。

[179]李培林:《就业与制度变迁——两个特殊社会群体的求职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180]李强、龙文进:《农民工留城与返乡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2期,第46~55期。

[181]李强:《“双重迁移”女性的就业决策和工资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北京市农民工的调查》,《中国人口科学》2012年第5期,第104~110页。

[182]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和拉力因素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第125~136页。

[183]李强:《中国大陆城市农民工的职业流动》,《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第93~101页。

[184]李实、邓曲恒:《中国城镇失业和非正规再就业的经验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第4期,第2~10页。

[185]李实:《农村妇女的就业与收入》,《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第56~69页。

[186]李通屏:《人口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187]李小江主编《让女人自己说话:民族叙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188]李小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女性就业规模与结构的变化》,《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第15~20页。

[189]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190]林聚任、刘翠霞:《论乡村社会秩序的重建——“共同体”之路》,《当代社会发展研究》第2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191]林善浪、王健:《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10年第1期,第25~33页。

[192]林善浪、张作雄、林玉妹:《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村劳动力回流的影响分析——基于福建农村的调查问卷》,《公共管理学报》2011年第4期,第76~85页。

[193]刘成斌、风笑天:《三峡移民迁移满意度的转变及其根源》,《人口研究》2007年第1期,第76~85页。

[194]刘大可:《传统与变迁:福建民众的信仰世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95]刘德中、牛变秀:《中国的职业性别隔离与女性就业》,《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第4期,第18~20页。

[196]刘俊:《江西省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规律实证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第7期,第66~69页。

[197]刘强:《户籍制度改革应从农民工开始》,《农民日报》,2008年11月15日,第1版。

[198]刘晓昀:《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流动的性别差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99]刘妍:《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弱势及其社会根源》,《江苏农村经济》2009年第11期,第74~75页。

[200]刘拥华:《布尔迪厄的终生问题》,上海三联书店,2009。

[201]刘铮:《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现实悖论——“农民工回流”的成因及效应分析》,《清华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第125~129页。

[202]〔德〕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觉心理学》,李长俊译,台北作者印行,1976。

[203]卢婧、曹莉莉:《混沌理论视角下原生家庭影响力探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71~74页。

[204]陆益龙:《户口还起作用吗——户籍制度与社会分层和流动》,《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第149~162页。

[205]〔美〕罗斯·埃什尔曼:《家庭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第445页。

[206]罗凯:《打工经历与职业转换和创业参与》,《世界经济》2009年第6期,第77~87页。

[207]罗明忠:《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回流的原因:逻辑推理及实证检验》,《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1期,第15~27页。

[208]罗小锋:《制度、家庭策略与半工半耕型家庭生计策略的形成——兼论农民工家庭劳动力的再生产》,《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第46~51页。

[209]吕卓文:《社会性别意识下的农村流动妇女就业排斥研究》,《社会工作》2008年第2期,第16~19页。

[210]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0。

[211]〔美〕马克·赫特尔:《变动中的家庭——跨文化的透视》,宋践、李茹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212]〔英〕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李安宅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213]〔英〕马林诺夫斯基:《两性社会学——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之比较》,上海人民出版社,1924。

[214]〔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215]〔法〕马塞尔·莫斯:《礼物》,汲哲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16]〔美〕玛格丽特·米德:《男性和女性:变迁世界中的性别角色研究》,美国,1949。

[217]孟宪范主编《转型社会的中国妇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18]孟宪范:《改革大潮中的中国女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219]孟昕、张俊森:《上海若干企业外来劳动力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0年第3期,第43~48页。

[220]穆光宗:《论家庭幸福发展》,《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第89~90页。

[221]〔德〕尼采:《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张念东、凌素心译,商务印书馆,2000。

[222]潘毅、卢晖临、张慧鹏:《大工地:建筑业农民工的生存图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23]裴宜理:《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刘平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224]彭希哲、戴星翼:《试析风险最小化原则在生育决定中的作用》,《人口研究》1993年第6期,第2~7页。

[225]彭希哲、郭秀云:《权利回归与制度重构——对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创新的思考》,《人口研究》2007年第4期,第1~8页。

[226]彭希哲:《有关我国流动人口问题的理论再思考》,《南方人口》2001年第1期,第10~15页。

[227]〔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美〕华康德、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228]彭勋等:《人口迁移与社会发展》,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

[229]〔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言语意味着什么——语言交换的经济》,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

[230]〔俄〕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组织》,萧正洪、陈越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231]千庆兰、陈颖彪:《我国大城市流动人口聚居区初步研究——以北京“浙江村”和广州石牌地区为例》,《城市规划》2003年第11期,第60~64页。

[232]〔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华夏出版社,2001,第244页。

[233]佘凌、罗国芬:《家庭自我认同意识理论: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新视角》,《河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第22~25页。

[234]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35]盛运来:《中国农村劳动力外出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7年第3期,第2~15页。

[236]石智雷、杨云彦:《家庭禀赋、家庭决策与农村迁移劳动力回流》,《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3期,第157~181页。

[237]石智雷、杨云彦:《金融危机影响下女性农民工回流分析——基于对湖北省的调查》,《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9期,第28~35页。

[238]司徒柴尔、定扬:《工业主义和工业人》,《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61年第12期,第31页。

[239]宋冬霞:《沿海开发视野下乡村女性社会流动探析》,《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第83~84页。

[240]宋月萍、李龙:《随迁子女学前教育与流动女性的就业实证研究》,《妇女研究论丛》2012年第6期,第20~30页。

[241]苏群、刘华:《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的实证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3年第4期,第39~43页。

[242]孙敬之主编《80年代中国人口变动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

[243]孙敬之主编《中国人口》,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

[244]孙淑清:《市场经济与女性流动人口研究》,《南方人口》1996年第4期,第41~44页。

[245]〔美〕塔尔科特·帕森斯、〔美〕罗伯特·贝尔斯:《家庭社会化和互动过程》纽约自由出版社,1955,第16~17页。

[246]〔美〕塔尔科特·帕森斯:《社会系统》,纽约自由出版社,1952。

[247]谭深:《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性别差异》,《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1期,第42~47页。

[248]谭深:《外出和回乡:农村流动女性的经历》,《农村·农业·农民》2005年第10期,第8~11页。

[249]田方主编《中国人口迁移》,知识出版社,1986。

[250]田雪原:《中国1992年家庭经济与生育10省市抽样调查资料》,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251]佟新:《妇女劳动的理论建构》,《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第48~55页。

[252]佟新:《主流话语与妇女就业知识的建构》,《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第135~149页。

[253]〔法〕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上海三联书店,2013。

[254]汪三贵、刘湘琳、史识洁、应雄巍:《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影响》,《农业技术经济》2010年第12期,第4~10页。

[255]王春光:《我国城市就业制度对进城农村流动人口生存和发展的影响》,《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5~15页。

[256]王春光:《中国职业流动中的社会不平等问题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2期,第27~36页。

[257]王德文、蔡昉、张国庆:《农村迁移劳动力就业与工资决定:教育与培训的重要性》,《经济学》2008年第4期,第1131~1148页。

[258]王国敏主编《20世纪的中国妇女》,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

[259]王红扬:《我国户籍制度改革与城市化进程》,《城市规划》2000年第11期,第20~24页。

[260]王良虎:《农民进城:农民怎么看》,《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1期,第94~99页。

[261]王宁:《代表性还是典型性?——个案的属性与个案研究方法的逻辑基础》,《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5期,第123~125页。

[262]王树新、刘秀花:《都市流动人口中的女性半边天》,《市场与人口分析》1995年第3期,第25~29页。

[263]王天夫、赖扬恩、李博柏:《城市性别收入差异及其演变:1995-2003》,《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3期,第1~23页。

[264]王西玉、崔传玉、赵阳、马忠东:《中国二元结构下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及其政策选择》,《管理世界》2000年第5期,第61~69页。

[265]王跃生:《中国当代家庭结构变动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66]王政、杜芳琴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

[267]王智勇:《家庭讨价还价能力与子女教育投资研究》,《中国劳动经济学》2006年第2期,第110~120页。

[268]〔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69]〔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1。

[270]吴帆、李建民:《家庭发展能力建设的政策路径分析》,《人口研究》2012年第4期,第37~44页。

[271]吴瑞君、邓春黎:《新中国职业女性人口就业环境和就业特点分析》,《中国人口科学》1996年第3期,第51~54页。

[272]吴小英:《从国家主导到市场导向:性别话语的构成与变迁》,《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第96~105页。

[273]吴愈晓:《劳动力市场分割、职业流动与城市劳动者经济地位获得的二元路径模式》,《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第119~139页。

[274]吴苑华:《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论》,《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第1~11页。

[275]〔美〕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276]〔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郑克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277]徐安琪、张亮:《孩子效用:转型期的特征与结构变化》,《青年研究》2005年第12期,第9~15页。

[278]徐安琪:《夫妻权力和妇女家庭地位的评价指标:反思与检讨》,《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4期,第134~153页。

[279]徐安琪:《夫妻权力模式与女性家庭地位满意度研究》,《浙江学刊》2004年第2期,第208~213页。

[280]徐安琪:《孩子的经济成本:转型期的结构变化和优化》,《青年研究》2004年第12期,第1~8页。

[281]徐勇、邓大才:《社会化小农:解释当今农户的一种视角》,《学术月刊》2006年第7期,第5~13页。

[282]许春荣:《女性与社会变革:唯物主义女性主义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283]〔法〕雅克·普特:《移民在新西兰劳动力市场中的适应》,《国际移民讨论》1993年第1期,第121~139页。

[284]杨善华、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85]杨善华:《中国当代城市家庭变迁与家庭凝聚力》,《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第150~158页。

[286]杨雪燕、鲁小茜、李树茁:《中国转型社会中的农村家庭购买决策:基于文化规范理论的解释》,《妇女研究论丛》2011年第4期,第27~36页。

[287]杨云彦、石智雷:《家庭禀赋对农民外出务工行为的影响》,《中国人口科学》2008年第5期,第66~72页。

[288]杨云彦、朱金生:《经济全球化、就业替代与中部地区的“边缘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第90~96页。

[289]杨云彦:《劳动力流动、人力资本转移与区域政策》,《人口研究》1999年第5期,第9~15页。

[290]杨云彦:《劳动力流动、人力资本转移与区域政策》,《人口研究》1999年第5期,第9~15页。

[291]杨云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292]杨云彦:《人口迁移与劳动力流动的女性主义分析框架》,《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第12~17页。

[293]杨云彦:《中国人口迁移与发展的长期战略》,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294]叶文振、葛学凤、叶妍:《流动妇女的职业发展及其影响因素——以厦门市流动人口为例》,《人口研究》2005年第1期,第66~73页。

[295]叶文振:《孩子需求论——中国孩子的成本与效用》,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296]叶文振:《论孩子效用和人口控制——来自厦门近千户家庭问卷调查的启示》,《人口研究》1998年第9期,第1~12页。

[297]〔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二卷),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98]游鑑明:《她们的声音:近代中国女性的历史记忆谈起》,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9。

[299]余驰、石智雷:《往复式流动还是永久性回流——农村女性就业流动性差异及决定因素研究》,《南方人口》2011年第1期,第33~40页。

[300]袁诚、张磊:《对低收入家庭子女大学收益的观察》,《经济研究》2009年第5期,第42~51页。

[301]〔美〕詹姆斯·米勒:《福柯的生死爱欲》,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5,第463~469页。

[302]〔美〕詹姆斯·C.斯科特:《弱者的武器》,郑广怀、张敏、何江穗译,译林出版社,2011。

[303]张枫:《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机制研究——以广东为例》,《人口研究》2006年第5期,第82~86页。

[304]张建武、李楠、赵勋:《农民工就业流动性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珠三角地区的调查》,《农业经济与管理》2012年第3期,第30~32页。

[305]张林秀:《经济波动中农户劳动力供给行为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0年第5期,第7~15页。

[306]张群洪:《组织际信息系统对关系治理及其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307]张艳华、李秉龙:《人力资本对农民非农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6年第6期,第9~16页。

[308]张永健:《家庭与社会变迁——当代西方家庭史研究的新动向》,《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2期,第97~103页。

[309]张志敏、唐昌海:《教育水平对人口职业分层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湖北省为例》,《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3期,第67~73页。

[310]章峥:《进城定居还是回乡发展?——民工迁移决策的生命周期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7期,第20~29页。

[311]赵军:《说“用脚投票”》,《语文建设》,2010年第2期,第40页。

[312]赵延东、风笑天:《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与下岗职工的再就业》,《上海社会科学季刊》2002年第2期,第138~146页。

[313]赵阳、孙秀林:《暂迁流动与回乡创业的政策效应》,《农业经济问题》2001年第9期,第25~28页。

[314]赵耀辉:《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以四川省为基础的研究》,《经济研究》1997年第2期,第37~43页。

[315]郑丹丹:《女性主义研究方法解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16]郑杭生、李路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5——走向更加和谐的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17]郑杭生:《性别社会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18]郑曦原、李方惠:《通向未来之路:与吉登斯对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319]郑真真:《在流动中求发展》,谭琳:《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社科文献出版社,2008,第38~49页。

[320]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课题组:《北京市农村女性流动人口状况的调查与研究》,《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第50~61页。

[321]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课题组:《北京市农村女性流动人口状况的调查与研究》,《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第50~61页。

[322]“中国城镇劳动力流动”课题组:《中国劳动力市场建设与劳动力流动》,《管理世界》2002年第3期,第74~80页。

[323]钟甫宁、徐志刚、栾敬东:《经济发达农村地区外来劳动力的性别差异研究》,《人口与经济》2001年第2期,第31~37页。

[324]钟甫宁、徐志刚、栾敬东:《经济发达农村地区外来劳动力的性别差异研究》,《人口与经济》2001年第2期,第31~37页。

[325]周逸先、崔玉平:《农村劳动力受教育与就业及家庭收入的相关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第4期,第60~67页。

[326]〔英〕朱丽叶·米切尔:《妇女:最漫长的革命》,陈小兰、葛友俐译,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上海三联书店,1997。

[327]朱宝树:《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的滞留与更替——以上海市为例》,《人口研究》1997年第5期,第1~5页。

[328]朱宇:《户籍制度改革与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居留意愿及其制约机制》,《南方人口》2004年第3期,第21~28页。

[329]庄亚儿:《中国人口迁移数据集》,中国人口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