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74

中国土地安全评论(第一卷)图书

China's Land Security Review(Vol.1)

SSAPID:101-1080-1667-85
ISBN:978-7-5155-0774-3
DOI:
ISSN:
关键词:

土地资源 资源管理

[内容简介] 中国土地资源的安全,既包括资源本身的安全,也包括与土地资源紧密联系的经济、社会活动的安全。更重要的是,土地资源的使用规则,比如产权、行政、市场、规划等,它们本身是否存在问题和挑战,也决定着中国土地资源的安全。本书在对中国土地资源安全总体评述的基础上,对上述土地资源的各方面进行详细评论,揭示现阶段中国土地资源安全状态及原因。

相关信息

丛书名:国家安全战略研究丛书
作 者: 谭荣
编 辑:史晓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3 管理学

 编委会

 出版前言

 国家安全战略研究丛书

 第一章 土地引发的连锁反应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土地引发的连锁反应

   一 “占补平衡”与“低丘缓坡”的无奈

   二 “万柳地王”的市场、社会和政治效应

   三 “三农”问题的“任督二脉”

   四 “土地攫取”与“新殖民主义”

  第三节 土地安全的审视思路

   一 传统的价值视角

   二 从社会规则看安全

   三 本书的安排

 第二章 土地安全系统观:中国土地安全概览

  第一节 土地安全系统观

   一 土地安全的系统结构:四个要素

    (一)框架的中心:人类利用土地

    (二)土地资源的特征

    (三)土地利用者的特征

    (四)土地制度安排

    (五)土地治理结构

   二 土地安全的系统内容:四个层次

    (一)Williamson的四个层次

    (二)土地安全的四个层次

  第二节 中国土地安全概览

   一 中国人地矛盾初步探究

   二 中国土地安全的系统结构

    (一)中国土地资源的特征

    (二)中国土地使用者的特征

    (三)中国土地制度安排的特征

    (四)中国土地治理结构的特征

   三 中国土地安全的系统内容特征

    (一)中国土地的资源配置安全

    (二)中国土地的治理结构安全

    (三)中国土地的制度环境安全

    (四)中国土地的社会基础安全

 第三章 数量与质量:耕地资源安全评论

  第一节 耕地资源不安全:被忽视的三个威胁

   一 数量上被忽视的威胁

   二 质量上被忽视的威胁

   三 连锁反应的潜在威胁

  第二节 耕地资源不安全的原因:逐利的必然结果

   一 耕地被“耗竭”,政府负有一定责任

    (一)用地者多粗放使用土地

    (二)政府负有一定责任

   二 “剥削”地力是必然选择

   三 耕地占补平衡的额外效果

  第三节 每个人都无奈:这不是我的错

   一 土地产权:公地悲剧的现实版

    (一)承包地的公地悲剧

    (二)政府间的公地悲剧

   二 土地规划:表象上的规则

    (一)规划本身的不完整

    (二)规划执行的寻租空间

   三 土地市场:表面是收益的提高,背后还有利益的分配

    (一)城乡二元结构

    (二)政府垄断的市场

  第四节 耕地资源安全的诊断建议

   一 努力向明确的产权主体迈进

   二 让土地规划成为完整的用地规则

   三 市场中的利益分配是关键

   四 从制度到行为再到意识

 第四章 供需矛盾与经济转型:土地经济安全评论

  第一节 土地经济不安全:来自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威胁

   一 土地利用供需矛盾的威胁

   二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威胁

   三 土地利用时间配置的威胁

  第二节 土地经济不安全的原因:被扭曲的功能

   一 土地不是“摇钱树”

   二 地方竞争下“变味”的土地财政

   三 土地是否适合参与宏观调控与促进转型升级

    (一)土地本身不适合作为调控工具

    (二)土地不是一般等价物

    (三)土地能促进技术更新吗

   四 土地资本化与公共利益的矛盾

    (一)过度的土地收购储备:土地资本化功能的扭曲

    (二)城镇土地二次开发:政府职能的错位

    (三)公共利益的牺牲:偏离了规划

  第三节 什么导致了土地功能的扭曲

   一 产权的公有与治理结构的缺失

   二 现代版的“佃农竞争”

   三 “病急乱投医”还是“讳疾弃医”

   四 无解的公共利益大讨论

  第四节 土地经济安全的诊断建议

   一 约束公有产权下的政府

   二 改变地方政府的竞争目标

   三 理性理解土地的贡献和作用

   四 用公共决策来界定公共利益

 第五章 弱势群体利益:土地社会安全评论

  第一节 土地社会不安全:弱势群体的利益

   一 失地农民的不同境遇

    (一)“赤贫”与“暴富”的农民

    (二)失地与“被失地”的农民

    (三)“伪城镇化”问题

   二 “钉子户”与强拆

   三 劳动力的“缓冲器”与隐性失业

   四 城乡一体化的困境

  第二节 土地社会不安全的原因:利益角逐的结果

   一 农民依旧是弱势群体

   二 强拆与社会安全的隐患

   三 解决“三农”问题的困境

    (一)转移农村劳动力是核心

    (二)劳动力转移的困境

   四 既得利益与城乡一体化

  第三节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弱势群体

   一 土地的产权缺陷

   二 经济社会保障机制的缺失

    (一)生产销售的保障机制

    (二)养老和医疗的保障机制

    (三)权利诉求的渠道机制

   三 社会架构的权力失衡

   四 缺少独立的司法体系

  第四节 土地社会安全的诊断建议

   一 明确产权结构和重建保障体系

   二 走出效率与公平的矛盾

   三 公众的利益诉求机制

   四 独立的司法监督体制

 第六章 模糊与明晰:土地产权安全评论

  第一节 土地产权不安全:属于谁的收益

   一 农民的收益由政府支配

    (一)农业生产收益被“暗中”分配

    (二)农地流转的收益被限制

    (三)农地转用的收益被剥夺

    (四)集体建设用地的收益被束缚

   二 国家的收益由地方支配

    (一)土地划拨浪费国有土地收益

    (二)地方竞争损耗了国有土地出让收益

    (三)“收支两条线”依然无法解决出让金使用困局

   三 公众的收益被私人牟取

    (一)招商引资与公共利益

    (二)重复建设与公共利益

   四 国家领土被他国觊觎

    (一)领土的利益

    (二)攫取还是合作

  第二节 土地产权不安全的原因:都是模糊产权“惹的祸”

   一 “农地的主人却做不了主”

    (一)生产经营受到的限制

    (二)农地内部调整困难重重

    (三)农地非农转用的决策与农地所有者的尴尬

    (四)集体建设用地的价值被他人占有

   二 国有土地产权的“灰色空间”

   三 地方招商引资的“灰色空间”

   四 领土主权争议的隐喻

  第三节 模糊有理,清晰更有好处

   一 “租值耗散”和产权设置的原则

    (一)产权的作用是避免租值耗散

    (二)产权的设置原则

   二 产权模糊的当前优点

   三 产权模糊的潜在缺陷

   四 价值的释放:一个由产权改革引发的增长

    (一)土地综合整治带来的契机

    (二)以“挂钩”盘活农村建设用地资本价值

    (三)用盘活的土地价值来发展集体经济

  第四节 土地产权安全的诊断建议

   一 产权设置应与土地收益相匹配

   二 土地产权必然是一个不断清晰的过程

   三 公有产权要有明确的实施秩序

   四 产权秩序还需要土地管理的配合

 第七章 四个权衡:土地行政安全评论

  第一节 土地行政不安全:谁在推诿,谁在折腾

   一 土地产权登记:行政基础缺失的时间似乎太久

   二 土地行政的“双头领导”

   三 土地行政的“单兵作战”与“运动式”管理

   四 土地行政的监督困境

  第二节 土地行政不安全的原因

   一 产权登记,费时费力又没绩效

   二 共同权利背后的共同责任困境

   三 政令通行的无奈

   四 审批与监督,收还是放

  第三节 土地行政的四个权衡

   一 确定与效率:土地行政的前提

   二 集权与分权:个人权利和共同义务的矛盾

   三 市场与政府:效率上的权衡

   四 效率与公平:公众参与的双重作用

  第四节 土地行政安全的诊断建议

   一 理顺土地行政的权利义务

   二 理顺土地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

   三 平衡中央与地方的权利义务

   四 发挥公众与市场的作用

 第八章 垄断中的转轨:土地市场安全评论

  第一节 土地市场不安全:此市场非彼市场

   一 农地流转市场:土地与劳动力不匹配依旧存在

   二 农地征收市场:“交易量”和“价格”都由政府决定

   三 城市土地一级市场:垄断者不要垄断利润

   四 城市土地二级市场:表面上的繁荣

  第二节 土地市场不安全的原因:竞争本质的视角

   一 农地流转市场没有形成有效竞争

   二 农地征地没有形成竞争

   三 城市土地一级市场没有形成有效竞争

   四 城市土地二级市场有时也缺乏有效竞争

  第三节 土地市场基础规则使然

   一 农地流转受到的产权制约

    (一)使用权流转的限制

    (二)城乡二元制度造成的限制

    (三)地权的不稳定是“绊脚石”

   二 农地征收背后的利益格局

   三 一级市场中竞争的“转嫁”

    (一)划拨:市场竞争转嫁为寻租竞争

    (二)工业用地出让竞争转嫁之一:市场竞争转嫁为政府竞争

    (三)工业用地出让竞争转嫁之二:从出让到出租再到寻租

   四 二级市场中利益共享机制的缺失

    (一)“坐地起价”:责权不明、市场不清的后遗症

    (二)“与民争利”:政府职能扭曲的后果

    (三)一个理想的利益共享机制的情景

  第四节 土地市场安全的诊断建议

   一 形成农地市场流转的产权基础

   二 从征地补偿的市场化做起

   三 出让市场竞争的统一秩序很重要

   四 利益共享下的政府职能转变

 第九章 谁动了谁的规划:土地规划安全评论

  第一节 土地规划不安全:规则岂能说变就变

   一 土地规划编制的“科学性”

   二 土地规划审批的形式性

   三 土地规划实施的随意性

   四 规划指标也要“跑部前进”

  第二节 土地规划不安全的原因:“规则的规则”有问题

   一 编制规则的缺陷降低了规划的合理性

   二 责权分配不明导致审批流于形式

   三 规则冲突损害了规划的权威性

   四 竞争还是寻租?市场化的双刃性

  第三节 土地规划中的权衡

   一 我们需要土地规划

    (一)规划无用吗

    (二)“无形的手”与“有形的手臂”

   二 我们不需要非常准确的规划

    (一)规划也追求性价比

    (二)规划集权需要对规划精确度让步

   三 规划实施也是一个权衡的过程

   四 规划创新就有寻租的可能,但不能因噎废食

  第四节 土地规划安全的诊断建议

   一 规划的编制方向:“从下向上”的空间规划

   二 规划审批的换位:让公众来审批

   三 规划实施的过程:自由与监督

   四 指标竞争的创新:指标规划的出路

 第十章 守望家园:土地文化安全评论

  第一节 土地文化不安全:受到的挑战

   一 “涸泽而渔”:意识上的扭曲

    (一)“亩产论英雄”的怪圈

    (二)“地毒还是心毒”

    (三)不尊重土地也得不到土地的尊重

   二 “跳不出去?”:管理者的态度

   三 “传承的断档”:土地文化教育的遗忘

    (一)历史上的土地观

    (二)现在的土地管理教育

  第二节 土地文化不安全的原因:“大土地观”的缺失

   一 个人的最佳选择

   二 土地管理的战略:“大土地观”的缺失

    (一)生存观

    (二)社会观

    (三)政治观

    (四)经济观

   三 “大土地观”下的文化重塑:任重道远

  第三节 土地文化安全的诊断建议

   一 需要从管理者的意识改变做起

   二 需要从教育入手

   三 需要激励和惩罚机制

   四 需要大家的共同行动

中国土地安全,既包括土地资源本身的安全,也包括与土地资源紧密联系的经济、社会活动的安全。更重要的是,土地资源的使用规则,比如产权、行政、市场、规划等,它们本身是否存在问题和挑战,决定着中国土地安全状况。本书在对中国土地安全总体评述的基础上,对上述土地资源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评论,揭示了现阶段中国土地安全的状态及原因,以独特视角为中国土地改革与发展提出建议。

1.陈江龙、曲福田、陈雯:《农地非农化效率的空间差异及其对土地利用政策调整的启示》,《管理世界》2004年第8期。

2.陈锡文:《中国农村的五大问题》,《决策探索》2004年第9期。

3.方青:《浅论我国农业隐性失业人口统计问题》,《当代经济研究》2009年第6期。

4.高志强、刘纪远、庄大方:《我国耕地面积重心及耕地生态背景质量的动态变化》,《自然资源学报》1998年第1期。

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住建部:《关于全国各类开发区清理整顿工作总结报告》,2007。

6.国家环保部:《2007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8。

7.国土资源部:《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报告》,中国大地出版社,2005。

8.韩俊:《聚焦失地农民》,《中国改革》2005年第9期。

9.黄进良:《洞庭湖湿地的面积变化与演替》,《地理研究》1999年第3期。

10.刘振业:《大力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根本举措》,《理论与当代》2008年第1期。

11.蒙培元:《人与自然》,人民出版社,2004。

12.曲福田、陈江龙、陈会广:《经济发展与土地非农化》,商务印书馆,2007。

13.曲福田、陈江龙、冯淑怡、诸培新、石晓平:《经济发展与土地持续利用》,人民出版社,2001。

14.曲福田、高艳梅、姜海:《我国土地管理政策:理论命题与机制转变》,《管理世界》2005年第4期。

15.曲福田、谭荣:《中国土地非农化的可持续治理》,科学出版社,2010。

16.谭荣、曲福田:《中国农地非农化与农地资源保护》,《从两难到双赢》,《管理世界》2006年第12期。

17.王静、郑振源、黄晓宇、邵晓梅:《对中国现行土地利用战略解决土地供需矛盾的反思》,《中国土地科学》2011年第4期。

18.王昱、丁四保、卢艳丽:《建设用地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现状、矛盾与实现路径》,《经济问题探索》2012年第4期。

19.温明炬、唐程杰:《中国耕地后备资源》,大地出版社,2005。

20.吴次芳、鲍海君:《土地资源安全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气象出版社,2004。

21.吴次芳、谭荣:《农地保护层次论》,地质出版社,2010。

22.许经勇:《“三农问题”与资本原始积累》,《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23.严瑞真、龚道广、周志祥、毕宝德:《中国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经济研究》1990年第2期。

24.杨遴杰、饶富杰:《政府在工业用地配置中角色失效原因分析》,《中国土地科学》2012年第8期。

25.张五常:《佃农理论》,中信出版社,2010。

26.郑凌志、周建春、唐健:《中国土地政策蓝皮书》,地质出版社,2011。

27.钟甫宁:《农民问题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代经济探讨》2003年第9期。

28.Barzel,Y.,1989. Economic Analysis of Property Right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9.Brown,L.,1995. Who Will Feed China:Wake Up Call for a Small Planet. New York:W.W.Norton and Company.

30.Cai Weihua,2009. Rural Area:The Key Task of Land Registration.China Land(Chinese Journal),10,25-28.

31.CBS,2003. Statline Bodemgebruik in Nederland(Statistics Netherlands),Voorburg/Heerlen.

32.Chen Xiwen,2011. The Linkage between Urban Land Taking and Rural Land Giving Model Needs Be Rectified. Presentations on the Press Conference of the State Council Office of China(in Chinese).30th January.

33.Cheung,S.N.S.,1974. A Theory of Price Control.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7,53-71.

34.Coase,R.H.,1937. 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a,4,386-405.

35.Coase,R.H.,1960.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Journal of Law and Ecocomics,3,1- 44.

36.Coase,R.H.,1974. The Lighthouse in Economics.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7,357-376.

37.Coase,R.H.,1988. The Firm,the Market,and the Law. 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38.Demsetz,H.,1967. Toward A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7,347-359.

39.Denzau,A.T.,North D.C.,1994. Shared Mental Models:Ideologies and Institutions.Kyklos,47,3-31.

40.Gordon,H.S.,1954. The Economic Theory of a Common-Property Resource:The Fishery.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62(2):124-142.

41.GRAIN,2008. Seized:the 2008 Land Grab for Food and Financial Security.http://www.grain.org/article/entries/93-seized-the-2008-landgrab-for-food-and-financial-security.

42.Haaren,C.V.,Reich,M.,2006. The German Way to Greenways and Habitat Networks.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76,7-22.

43.Hagedorn,K.,2008.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Institutional Analysis in Nature-related Sectors.European Review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35:357-384.

44.Hardin G.,1968.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Science,162,1243-1248.

45.Ho P.,2005. Institutions In Transition:Land Ownership,Property Rights,and Social Conflict in China.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6.Ho P.,Spoor M.,2006. Whose L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Land Titling In Transitional Economies.Land Use Policy,23,580-587.

47.J.Liu et al.,2003. Protecting China's Biodiversity. Science,300,1240-1241.

48.Klaus D.,Byerlee D.,2010. Rising Global Interest in Farmland:Can It Yield Sustainable and Equitable Benefits?World Bank.http://siteresources.worldbank.org/INTARD/Resources/ESW_Setp7_final_final.pdf.

49.Kung K.J.,Liu S.Y.,1997. Farmers’ Preferences Regarding Ownership and Land Tenure In Post-Mao China:Unexpected Evidence From Eight Counties.The China Journal,38,33-64.

50.Li L.,2005. The Effects of Trust and Shared Vision on Inward Knowledge Transfer in Subsidiaries’ Intra- And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14,77-95.

51.Liu Hongsha,2010. On the Optimization of Government's Functions in Rural Land Circulation.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Chinese Journal),15,70-73.

52.Lorenzo C.,Vermeulen S.,Leonard R.,Keeley J.,2009. Land Grab or Development Opportunity?Agricultur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Land Deals in Africa.London/Rome:FAO,IIED,IFAD.http://www.ifad.org/pub/land/land_grab.pdf.

53.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of China,2004.Annual Report on China's Land and Resource Statistics,Beijing.

54.Murrell P.,1991. Can Neoclassical Economics Underpin the Reform of Centrally Planned Economies?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5,59-76.

55.National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China's Biodiversity:A Country Study(in Chinese).Beijing: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1998.

56.Needham,B.,2007. Dutch Land Use Planning. The Hague:Sdu Uitgevers.

57.North D.C.,1990. Institutions,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8.North D.C.,1991. Institution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5,97-112.

59.North D.C.,2005.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Change. Princeton and Oxford: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60.OECD,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Reviews:China(2007)(OECD,2007-7-23).

61.Olson,M.,1965.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62.Ostrom E.,2005. Understanding Institutional Diversity.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63.Ostrom,E.,1990. Governing the Commons-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4.Stark D.,1996. Recombinant Property in East European Capitalism.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01,993-1027.

65.Stark D.,Bruszt L.,1998. Postsocialist Pathways:Transforming Politics and Property in East Central Europ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6.Statistisches Bundesamt,2007. Gebiet Und Bev?lkerung-Fl?che Und Bev?lkerung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Http://www.Statistik-Portal.de.

67.Tan R.,Beckmann V.,Van den Berg L.,Qu F.,2009. Governing Farmland Conversion:Comparing China with the Netherlands and Germany.Land Use Policy,26,961-974.

68.Tan S.,Heerink N.,Qu F.,2006. Land Fragmentation and Its Driving Forces in China.Land Use Policy,23,272-285.

69.Valk,A.V.D.,2002. The Dutch Planning Experience.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58,201-210.

70.Vlist,M.J.V.D,1998. Land Use Planning In the Netherlands:Finding A Balance Between Rural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41,135-144.

71.Williamson O.E.,1998.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How It Works;Where It Is Headed.De Economist,146,23-58.

72.Williamson O.E.,1999. Public and Private Bureaucracies:A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Perspective. Journal of Law,Economics,and Organization,15,306-342.

73.Williamson O.E.,2000.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Taking Stock,Looking Ahead.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38,595-613.

74.Zhang X.,Yang J.,Bai X.,Qiu X.,2010. Policy Recommendation and Monitoring Pattern Reform for the Land Use of Agricultural Structure Adjustment.National Land & Resources Information(Chinese Journal),12,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