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6

引证文献

2 !

参考文献

136

社区情感与社区建设图书

The community attachment and community construction

SSAPID:101-1078-0179-33
ISBN:7-80190-847-3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着重研究了目前我国社会转型期城市居民的社区情感及其影响因素,并尝试了从“人”的角度、从城市居民的社区情感角度探讨新形势下我国城市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暨城市社区的发展与建设 。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单菁菁
编 辑:赵慧芝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序二

 内容提要

 序一

 相关链接

 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区探索

   第一节 中国社会的变迁

   第二节 社会转型时期的社区理论探索

    一 社区建设对实现我国企业职能转变和居民的“再社会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 社区建设可以作为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手段,减轻中央政府所承受的发展压力

    三 社会转型需要城市社区承担起基层管理、教育、培训等功能

    四 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外来人口需要基层社区的管理、教育和服务

    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需要基层社区组织发挥社会管理、教育培训和帮助再就业的重要功能

    六 社会老龄化将使社区的社会作用更加突出

    七 家务劳动社会化将促进基层社区服务业的发展

    八 社区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第三节 社会转型时期的社区实践

  第二章 城市社区情感研究的理论回顾

   第一节 不同理论模式的社区观

    一 人文区位论的社区观

    二 人口组成论的社区观

    三 亚文化理论的社区观

    四 社会体系论的社区观

    五 社会人类学的社区观

    六 社会行动理论的社区观

    七 城市规划学的社区观

   第二节 社区概念的内涵辨析

    一 社区概念的要素

    二 社区概念的分类

   第三节 城市社区情感研究的主要理论

    一 “社区失落”论

     (一)理论发展

     (二)主要观点

    二 “社区继存”论

     (一)理论发展

     (二)主要观点

    三 “社区解放”论

     (一)理论发展

     (二)主要观点

    四 中国研究现状及主要观点

     (一)研究现状

     (二)主要观点

  第三章 问题与假设

   第一节 研究初衷

   第二节 问题与假设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理论假设

     (一)有关城市居民心理社区和地域社区的假设

     (二)有关城市居民社区归属感的假设

     (三)有关城市农民工社会网络的假设

 第二篇 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四章 研究对象

   第一节 调查区域的确定

    一 湾子街社区概况

    二 南郎社区概况

    三 大红门地区概况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确定

  第五章 研究方法

   第一节 研究模式

   第二节 抽样方法

    一 城市社区居民的抽样

     (一)确定抽样间距

     (二)确定样本分配数量

     (三)抽样

    二 外来常住人口的抽样

   第三节 关于问卷

 第三篇 社区情感研究

  第六章 心理社区和地域社区

   第一节 历史回顾

    一 里坊制的历史沿革

    二 里坊制的社会涵义

    三 新中国的“单位制”

   第二节 量表设计及相关理论

    一 相关理论

     (一)社会网络理论

     (二)社会网络作为一种社会资本

     (三)社会网络的关系强度检验

    二 量表设计

     1.在日常生活中,您都和哪些人交往?

     2.当您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您一般会告诉谁?和谁商量?

     3.您认为您的朋友主要来自于……

     4.生活中,您主要从哪些人中获得鼓励、支持和帮助?

   第三节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城市居民的社会网与心理社区

    二 老年城市居民的社会网及心理社区

   第四节 关于社会网络作为非地域社区的几点思考

    一 有关社会网络之社会构成作用的说明

     (一)社群网的社会功能

     (二)弱关系理论

     (三)对弱关系理论的检验与校正

    二 有关城市居民社会网络结构与特征的说明

     (一)社会网络的基本特征

      1.结构性特征

      2.互动性特征

     (二)传统地域社会与现代城市社会之社会网络的比较

      1.传统地域社会之社会网络

      2.现代城市社会之社会网络

     (三)几点结论

      1.现代城市居民的社会网络在密度上低于传统社会

      2.现代城市居民的社会网络在交往频率上低于传统社会

      3.现代城市居民的社会网络在互换性上低于传统社会

    三 有关不同城市居民心理社区与地域社区的说明

     (一)高学历、高收入阶层的心理社区与地域社区

     (二)低学历、低收入阶层的心理社区与地域社区

     (三)普通市民的心理社区与地域社区

   第五节 结论与摘要

  第七章 社区情感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节 社区情感研究

    一 量表设计及相关理论

     1.您是否同意: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

     2.您是否同意社区这种组织形式会更加有利于您的生活?

     3.如果条件许可,您希望长期住在本地吗?

     4.如果要搬家,您会对现在的社区感到留恋吗?

     5.当您社区的集体利益受到损害时,您是否会为此参加社区居民发起的一些联合行动,如向政府主管部门反映问题或联名上书等?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三 社区归属感的表现途径——个案说明

   第二节 社区归属感的影响因素

    一 有关理论

     (一)居民的社会经济地位

     (二)居民在社区内的居住时间

     (三)居民在社区内的社会关系

     (四)居民的社区参与程度

     (五)居民的社区满意度

     (六)居民对社区进步的认知度

    二 关于社区归属感影响因素的研究

    三 有关问题说明

     (一)关于样本数

     (二)关于显著度

   第三节 结论与摘要

  第八章 社区归属感与社区满意度

   第一节 社区归属感与社区满意度的关系

    一 社区归属感与社区满意度的关系

    二 社区满意度的测量

   第二节 城市居民的社区满意度

    一 城市居民的总体社区满意度

    二 城市居民对社区整体环境各组成要素的满意度

   第三节 社区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相关分析

    二 因素推导

     (一)总体评价

     (二)分项评价

      1.社会治安

      2.住房条件

      3.社区环境

      4.学校教育

      5.居委会工作

      6.日常购物

      7.医疗卫生

      8.基础设施

      9.文化娱乐

      10.餐饮服务

      11.家政服务

     (三)有关问题说明

      1.关于满意度问题

      2.关于社区因素的相对重要性问题

      3.关于水、电、气供应的满意度问题

      4.关于对交通的满意度问题

      5.关于外出就餐对社区满意度的影响问题

      6.关于社区文化娱乐因素问题

      7.有关“家政服务”的问题

    三 综合分析

   第四节 结论与摘要

  第九章 城市外来人口的心理社区与社会适应

   第一节 研究回顾

    一 国外理论

    二 国内研究

   第二节 城市外来人口的心理社区与社会适应

    一 城市农民工的社会网络与心理社区

     (一)样本总体特征

     (二)检验与分析

      1.当您遇到困难或困惑时,您一般会告诉谁?和谁商量?

      2.您以往曾从哪些人中获得过支持与帮助?

      3.您认为当您遇到麻烦时谁最有可能帮你?对你来说,什么关系最可靠?

     (三)城市农民工社会网络的变迁

    二 城市农民工的心理社区与社会适应

    三 弱关系的应用——城市农民工的自我发展

   第三节 结论与摘要

 第四篇 中国城市社区规划与建设的理性思考

  第十章 本质的回归——从城市规划角度看世界城市社区的发展

   第一节 城市社区规划和建设的历史回顾

    一 “邻里单位”思想的提出及其社会实践

     (一)“邻里单位”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邻里单位”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邻里单位”思想的社会实践

    二 “小区”理论的提出及其社会应用

     (一)“小区”理论的产生背景

     (二)“小区”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小区”理论的应用

    三 “可持续社区”理论的提出与应用

     (一)“可持续社区”理论产生的背景

     (二)“可持续社区”理论与“阿瓦尼原则”

     (三)“可持续社区”理论的实践

   第二节 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社区思想的演变

    一 社区——作为城市管理的有效工具

    二 社区——作为治疗城市病的改良药方

    三 社区——作为改善居民物质福利的积极途径

    四 社区——作为鼓励倡导人际交往的活动场所

    五 社区——作为调整和发现城市秩序的重要手段

    六 社区——作为引导公众参与的社会舞台

    七 社区——作为联系个人与社会的认同纽带

    八 社区——作为本质象征的意义回归

   第三节 城市社区规划与建设的渐进发展——以人文主义思想为脉络

    一 理想主义时期(19~20世纪初)的人类住区思考与建设

     (一)主要内容

     (二)主要特点

    二 功能主义时期(20世纪10~30年代)的城市社区思考与建设

     (一)主要内容

     (二)主要特点

    三 社会生态主义时期(20世纪30~50年代)城市社区思考与建设

     (一)主要内容

     (二)主要特点

    四 新人文主义时期(20世纪50~80年代)的城市社区思考与建设

     (一)主要内容

     (二)主要特点

    五 全面建设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城市社区思考与建设

     (一)主要内容

     (二)主要特点

   第四节 结论与摘要

  第十一章 国外城市社区规划与建设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美国城市社区规划与建设的经验研究

    一 郊区化和美国城市社区的发展

     (一)美国的城市扩散过程

     (二)郊区化对美国城市社区的影响

    二 美国住房政策对其社区与社区规划的影响

     (一)公共住宅计划

     (二)大型高速公路项目

     (三)城市更新计划

     (四)住房与社区发展计划

    三 美国社区规划研究

     (一)社区规划的特色及方法

      1.社区规划流程及特色

      2.社区规划的主要方法

     (二)评价

    四 美国社区规划实例研究

     (一)詹姆斯敦市1995年度社区发展统一规划*

      1.城市概况

      2.主要面临的问题

      3.主要发展战略

      4.评价

     (二)辛辛那提神学院广场“生态村”(Eco-Village)规划

      1.规划背景

      2.规划原则

      3.主要内容

      4.评价

     (三)佛罗里达州“滨海之家”(Seaside)规划

      1.规划背景

      2.规划原则

      3.主要内容

      4.评价

   第二节 欧洲国家社区保护与发展的经验研究

    一 欧洲城市规划的发展与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以英国为例

    二 欧洲“邻里保护”与“社区建筑”运动

    三 欧洲传统城市社区改造实例研究

     (一)意大利波伦亚城历史中心区的保护与改造

      1.改造背景

      2.改造方式

      3.改造成果

     (二)英国东伦敦汉克尼区的利尤住屋改造

      1.改造背景

      2.改造方式

      3.改造成果

     (三)评价

   第三节 新加坡城市社区开发与控制的经验研究

    一 新加坡住区开发的主导思想

    二 新加坡的住区发展与控制

     (一)居住密度指标

     (二)房屋构成指标

     (三)非居住用地指标

    三 新加坡的住区规划及邻里中心的设置

     (一)新加坡住区规划

     (二)邻里中心的设置

      1.区域中心和镇中心

      2.居住区中心

      3.邻里组团中心

    四 新加坡的公民原则与社区精神

    五 新加坡达士敦坪组屋规划实例研究

     (一)项目背景

     (二)设计理念

     (三)主要内容及特点

    六 新加坡社区发展经验评价

   第四节 城市与城市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经验研究

    一 西雅图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的背景

    二 西雅图城市与城市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规划

     (一)规划目的

     (二)战略目标

     (三)构成要素

     (四)核心内容

      1.“都市集合”

      2.社区规划

      3.交通规划

     (五)规划实施

    三 西雅图市城市与城市社区可持续发展规划的评价

   第五节 结论与摘要

  第十二章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理性思考

   第一节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发展历程

    一 准备阶段(1986~1990年)

    二 起步阶段(1991~1995年)

    三 发展阶段(1996年至今)

   第二节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问题检讨

    一 谁决定着社区的建设

     (一)房地产商意志

     (二)领导者意志

     (三)建筑师意志

     (四)社区管理者意志

    二 我们究竟要建设什么样的社区

    三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社区建设

    四 我们要如何建设我们的社区

   第三节 关于中国人本主义社区建设的措施建议

    一 认识社区作为社会系统的复杂性

    二 重视社区居民的社会情感和社会需求

    三 建立一个兼顾宏观与微观的社区规划体系

    四 促进社区规划与建设过程中的公众参与

    五 城市住区建设应该配合郊区化的发展

    六 城市住区发展要与公共交通有机结合

    七 旧城改造应该尊重城市历史和传统邻里

    八 社区规划与建设应该尊重社会多样性

    九 社区规划与建设应该兼顾社会公平

    十 城市社区建设应该考虑外来人口的社会需求

    十一 建设人性化的社区

     (一)加强社区环境建设

     (二)强调社区住房建设

      1.住房的舒适性

      2.住房的健康性

      3.住房的多样性

      4.住房的可发展性

     (三)重视老年人的需求

      1.家庭关爱的需求

      2.邻里交往的需要

      3.社会安定的需求

      4.文化生活的需要

      5.健康的需要

      6.安全的需要

      7.舒适的需要

     (四)帮助家庭发挥核心作用

    十二 建设具有凝聚力和归属感的社区

   第四节 关于中国可持续社区建设的目标构想

    一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提出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特征

      1.经济可持续发展

      2.生态可持续发展

      3.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与城市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1.全球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目标及重点领域

      2.中国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目标及重点领域

      3.中国城市住区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二 迈向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建设原则

     (一)维护城市社区之社会性可持续发展的建设原则

      1.基本需要

      2.安全需要

      3.归属需要

      4.尊重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维护城市社区之生态性可持续发展的建设原则

     (三)维护城市社区之经济性可持续发展的建设原则

    三 中国可持续社区建设的目标构想

     (一)人文环境

     (二)生态环境

     (三)居住环境

     (四)空间环境

     (五)生活环境

     (六)交通环境

     (七)建筑环境

     (八)教育环境

   第五节 结论与摘要

 附件

  附件一 阿瓦尼原则

   一 社区规划的原则

   二 包含社区在内的区域规划原则

   三 规划实施的策略

  附件二 社区规划调查表

   一 自然环境

   二 社会环境

   三 经济环境

   四 文化环境

  附件三 健康社区指标调查表

   A.自然环境

   B.经济环境

   C.社会环境

   D.文化环境

  附件四 伊斯坦布尔宣言

 后记

 Summary

作者别具匠心地选择了社区情感问题作为研究切入点,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旁征博引地梳理、比较和归纳出古今中外学术界有关城市社区、城市社区情感和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理论及经验,并与中国的社区建设实践紧密结合,充分体现出城市社区建设和发展要“以人为本”的真谛。……社区居民情感研究的实质是研究“社区人”,是从“以人为中心”的角度研究社区,对我国人本主义社区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创新意义。……这部著作通过系统研究构建出颇具特色的地域社区和非地域性心理社区的社区情感研究理论框架体系。目前,对城市居民社区情感的研究非常缺乏,这部著作填补了这个领域的空白。——傅崇兰这是一部少见的好作品,在城市社区学术研究的众多成果中独树一帜,既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意义,又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填补研究空缺的意义。书中有不少精彩和值得称赞的地方,例如用相当篇幅研究“城市外来人口”的心理社区与社会适应问题,农民工在城市内构造自己的社会网络及心理社区,并已成为他们获取社会资源和自我发展的手段;农民工的社会适应和发展过程不是“城市性”代替“乡村性”,而是在“乡村性”上增加“城市性”的叠加过程,这种过程有助于农民工向现代化分工社会和向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等等,这些学术观点都是非常独到而有创意的。——陈光庭

1.阿瑟·梅尔霍夫著,谭新娇译《社区设计》,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

2.鲍世行,张在元,徐华东:《城市规划新概念新方法》,商务印书馆,1993。

3.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和公共政策研究所,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社区建设工作委员会,山野执笔,《中国社区建设解读》,载《中国社区建设发展之路》,红旗出版社,2001。

4.边燕杰:《找回强关系》,载《国外社会学》1998年第2期。

5.边燕杰:《社会网络与求职过程》,载《国外社会学》1999年第4期。

6.边燕杰:《中国和新加坡的关系网和职业流动》,载《国外社会学》1999年第4期。

7.蔡勇美,郭文雄:《都市社会学》,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84。

8.陈涛:《社区发展:历史、理论和模式》,载《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年第1期。

9.池子华:《中国“民工潮”的历史考察》,载《社会学研究》1998。

10.丁元竹:《社区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1.董黎明:《城市化与住房问题》,载《国外城市规划》,2001年第3期。

12.董遵圻:《试论社区发展的策略及其制度化过程》,载《社会学论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

13.方可,章岩:《“美国大城市生与死”之魅力缘何经久不衰——从一个侧面看美国战后城市更新的发展与演变》,载《国外城市规划》1999年第4期。

14.方明,王颖:《观察社会的视角——社区新论》,知识出版社,1991。

15.费孝通、王同惠:《花篮瑶社会组织》,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

16.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85。

17.费孝通:《社会调查自白》,知识出版社,1985。

18.冯钢:《现代社区何以可能》,载《社会学》2002年第7期。

19.傅崇兰,陈光庭,董黎明等:《中国城市发展问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0.韩文璇:《城镇扶贫与社区再就业》,载《社会科学探索》1997年第5期。

21.黄晨熹:《大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特征与社区化管理》,载《中国软科学》1999年第7期。

22.黄平等:《对农业的促进和冲击:中国农民外出务工的村级研究》,载《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3期。

23.黄玉捷:《社区整合:社会整合的重要方面》,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1997年第6期。

24.胡苏云,赵敏:《流动人口社区服务型管理模式研究》,载《中国人口科学》1997年第4期。

25.胡伟:《美国社区发展的统一计划》,载《国外城市规划》2001年第3期。

26.焦怡雪:《帮助人民创造自我环境》,载《国外城市规划》,1999年第3期。

27.金纪元:《社区建设——一个不可淡忘的话题》,《国外城市规划》1999年第3期。

28.李汉林,王琦:《关系强度作为一种社区组织方式——农民工研究的一种视角》,载《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29.李莉:《家政——新兴产业“潜力股”》,载2002年8月17日《北京晚报》。

30.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载《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

31.李盛:《新加坡邻里中心及其在我国的借鉴意义》,载《国外城市规划》1999年第4期。

32.李亦园:《人类的视野》,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33.李雨适:《美国社会学者有关社区归属感的讨论》,载《国外社会学》1995年第5~6期。

34.李增禄:《社区工作概论》,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90。

35.联合国:《通过社区发展促进社会进步》,1955。

36.梁江,孙晖:《可持续发展规划的范例——西雅图市总体规划述评》,载《国外城市规划》2000年第4期。

37.吕斌:《可持续社区的规划理念与实践》,载《国外城市规划》1999年第3期。

38.刘冰,张晋庆:《城市居住空间反异的规划对策研究》,载《城市规划》2001年第12期。

39.刘风云:《明清城市的坊巷与社区》,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明清史》2001年第6期。

40.刘梦琴:《石碑流动人口聚集区研究——兼与北京“浙江村”比较》,载《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41.刘盛和,周建民:《西方城市土地利用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载《国外城市规划》,2001年第1期。

42.刘武君:《英国街区保护制度的建立与发展》,载《国外城市规划》1995年第1期。

43.陆学艺,李培林主编《中国社会发展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

44.(美)芮爱丽,(美)李晓全:《美国促进廉价住房开发的创新——商住结合开发与包容性区别》,载《国外城市规划》1994年第4期。

45.罗苹:《略论社会转型呼唤社区服务发展》,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

46.马仲良,罗晓路主编《中国社区建设》,载《北京社会科学增刊》1999。

47.《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2000年11月3日。

48.潘允康:《社区和精神文明建设》,载《道德与文明》1997年第4期。

49.潘允康,关颖:《社区归属感与社区满意度》,载《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3期。

50.彭穗宁:《市民的再社会化:由“单位人”、“新单位人”到“社区人”》,载《天府新论》1997年第6期。

51.丘海雄:《社区归属感——香港与广州的个案研究》,载《中山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

52.渠敬东:《生活世界中的关系强度——农村外来人口的生活轨迹》,载《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53.桑德斯著,徐震译:《社区论》,台湾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2。

54.邵磊:《意义的回归》,《国外城市规划》1999年第3期。

55.时宪民:《中国沿海经济中心城市劳动力流动与体制选择》,载《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

56.史玄:《旧京遗事》,北京古籍出版社,1986。

57.宋书伟,孙立平:《现代社会发展研究》,新华出版社,1986。

58.孙玲:《社区教育与社会的持续发展》,载《教育研究》1995年第11期。

59.孙立平:《农村外来人口:无法定位的边缘人》,载《中国农民》1995年第4期。

60.谭英:《社区感情、社区发展与邻里保护》,载《国外城市规划》1999年第3期。

61.唐子来:《英国城市规划核心法的历史演进过程》,载《国外城市规划》2000年第1期。

62.唐子来,李明:《英国的城市设计控制》,载《国外城市规划》2001年第2期。

63.田东海:《新加坡组屋规划的指标和结构》,载《国外城市规划》1997年第2期。

64.田忠宝:《老年人、失业和社会保障》,载《理论探索》1998年第1期。

65.同济大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合编《城市规划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66.王汉生:《“浙江村”:中国农民进入城市的一种独特方式》,载《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1期。

67.王建民,胡琪:《中国流动人口》,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68.王子奇:《都市社区发展及其变量》,载《世纪论评》1998年第3期。

69.王同亿等主编《英汉辞海》,国防工业出版社,1987。

70.王思斌:《体制改革中的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分析》,载《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5 期。

71.王铭铭:《社区的历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72.王铭铭:《小地方与大社会——中国社会的社区观察》,载《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1期。

73.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74.韦尔曼著,蔡勇美译《社区存在与否的问题:东犹克居民的亲近社群网》,正中译业,1980。

75.文军:《社区发展及其在我国的现实意义》,载《岭南学刊》1998年第2期。

76.吴文藻:《现代社区实地研究的意义和功用》,《社会研究》,1935。

77.吴铎,丘士杰,李业甫等,社会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78.吴志强:《城市规划核心法的国际比较研究》,载《国外城市规划》2000年第1期。

79.夏建中:《现代西方城市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80.夏仁虎:《旧京琐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6。

81.项飚:《社区何为——对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研究》,载《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6期。

82.谢高桥:《都市人口迁移与社会适应——高雄市个案研究》,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84。

83.《新加坡最高组屋设计出炉》,新加坡:《联合早报》2002年6月。

84.徐震:《社区发展——方法与研究》,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5。

85.伊利尔·沙里宁著,顾启源译《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86.俞可平:《社群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87.张鸿雁:《侵入与接替——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88.张爵:《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北京出版社,1962。

89.张钟汝,章友德,陆健,胡申生:《城市社会学》,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

90.张志浩:《关于社区建设若干问题的认识和研究》,载《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年第4期。

91.赵孟营,王思斌:《走向善治与重建社会资本——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目标模式的理论分析》,《社会学》2001年第10期。

92.赵民,林华:《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指标体系研究》,《城市规划》,2002年第12期。

93.赵忆宁:《弹性就业呈迅速增长之势:上个星期你在就业吗》,载《瞭望》2002年5月27日。

94.赵世渝,周尚意:《明清北京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概说》,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明清史》2002年第1期。

9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2000年11月19日。

96.邹兵:《“新城市主义”与美国社区设计的新动向》,载《国外城市规划》2000年第2期。

97.周晓虹:《流动与城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载《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

98.专题报道《转型时代的抉择——要国际竞争力还是要高就业率》,载《暸望》2002年5月27日。

99.朱一新:《京师坊巷志稿》,北京出版社,1962。

100.Baldassare,Mark,Residential Satisfaction and the Community Question,Sociology and Social Research,70,1986.

101.Barnes,J. A.,Class and committee in a Norwegian Island Parish,Human Relations,1954.

102.Bian Yanjie,Bringing Strong Ties Back In:Indirect Ties,Network Bridges,and Job Searches in China,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62,1997.

103.Burgess,E. W.,The Growth of the City,in R. E. Park,E. W. Burgess and R. Mckenzie,The Cit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5.

104.Carrington P.,Network as Personal Communities,In:Wellman B.,Berkowitz,Social Structure:a Network Approach,New York,1988.

105.Christenson,James A.,Urbanism and Community Sentiment:Extending Wirth’s Model.,Social Science Quarterly,60,1979.

106.Davis,Kingsley,Human Society,Macmilian Press,1949.

107.Fischer,Claude S.,Toward a Subcultural Theory of Urbanism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80,1972.

108.Fischer,Claude S.,Networks and Places:Social Relations in the Urban Setting,Free Press,1977.

109.Fischer,Claude S.,To Dwell Among Friends:Personal Networks in Town and Countr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2.

110.Gans,H.,The Urban Villagers,Free Press,1962.

111.Garreau J.,Edge City,New York:Donbleday,1991.

112.Gerson,Kathleen,Attachment to Place.,in Fischer Claude S.,Networks and Places. The Free Press,1977.

113.Goudy,Willis J. Community Attachment in a Rural Region.,Rural Sociology,55,1990.

114.Granovetter,M.,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78,1973.

115.Granovetter,M.,Getting A Job:A Study of Contract and Careers.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4.

116.Green,Helen D.,Social Work Practice in Community Organization,Whiteside & Morrow Press,1954.

117.Henderson J. V.,Urban Development:Theory,Fact and Illusi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118.Hornby,A. S.,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119.Harry,Human Ecology:A Theory of Community Structure,Ronland Press,1950.

120.Janowitz,Morris,The Community Press in an Urban Setting,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7.

121.Kasarda,John and Janowitz,Morris,Community Attachment in Mass Societ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39,1974.

122.Knox P.,Urbanization. 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94.

123.Lau Who Cheng,Planning & Development of HDB town. Singapore:Housing & Development Board,1997.

124.Lyon L. The Community in Urban Society,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125.Maclver,Robert M.,Community:A Sociological Study,Macmillan Press,1928.

126.Nesbit,R. 社会学传统,NewYork,1966.

127.Park,R. E.,Ernest W. Burgess,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Sociology,Univ. Of Chicago Press,1921.

128.Rachel Kallus,Hubert Law-Yone,Neighborhood—the Metamorphosis of An Idea,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and Planning Research,1997.2.

129.Reloh T. Suburban Downtown of Greater Toronto Area. Canadian Geographer,1991.

130.Riger,Stephanie and Lavrakas,Paul J.,Community ties:patterns of attachment and social interaction in urban neighborhoods.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9(1):55~66,1981.

131.Rojek,Dean C.,Glemente,Frank,and Summers Gene F.,Satisfaction:A Study of Contentment With Local Services.,Rural Sociology,40,1975.

132.Wellman,Bary,The community question:the intimate network of East Yorker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 84,1979.

133.Wirth,Louis,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44,1938.

134.Stinner,William F. and Loon,Mollie Van,Community Size,Individual Social Position,and Community Attachment. Rural Sociology,55,1990.

135.Stroup,Herbort. H.,Community Welfare Organization,Harper Press,1952.

136.Simmel,Gerorge,The metropolis and mental lifein K. Wolfe(ed.),The Sociology of George Simmel,N. Y.:Free Press,1964(Orig.1905).

简 介:本书共分为学术综述、论著论文题录、社会学界重大活动、社会学大事记、社会学界重大课题介绍、社会学博士点情况介绍、全国社会学机构目录等内容。

作者: 李培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03月

简 介:本书力图以和谐发展的理论、历史和现状、问题及其根源、对策措施和发展前景,它具有影响和带动全社会研究和谐、讲和谐以及形成良好氛围的社会效应,并能深化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具有把党的决议和政策细化,找到实际工作的操作方法,为党和政府的决策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的政策效应。

作者: 申建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