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06

教育治理的社会逻辑:木丰中学“控辍保学”的个案研究图书

The Social Logic of Educational Governance: A Case Study of Governing Dropout in Mufeng Middle School

SSAPID:101-1063-0592-83
ISBN:978-7-5201-3499-6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云南芒市一所傣族中学实施“控辍保学、三级联动”责任制为中心,研究了针对辍学展开的治理的社会实践逻辑。作者从针对一个具体个案的辍学治理入手,反思了辍学的普遍存在到底意味着什么,如何解释辍学现象,以及为什么要强力推进“控辍保学”工作;通过将这些问题置于中国教育下乡的历史进程中,并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角度审视这些问题,提出教育治理是在边缘地带强化权力的进程,也是渐进的国家化问题。

相关信息

丛书名:田野中国
作 者: 沈洪成
编 辑:谢蕊芬;杨鑫磊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2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后记

 第一章 问题与思路

  第一节 一个都不能少

  第二节 对“控辍保学”现象的追问

  第三节 国家的理性与社会的自然

  第四节 中国教育治理的问题域

  第五节 以学校为田野

 第二章 普遍的辍学

  第一节 辍学的简明统计

  第二节 辍学的复杂形态

   (一)从小学辍学走向中学辍学

   (二)从显性辍学走向隐性辍学

   (三)从非自愿辍学走向自愿辍学

   (四)从终止学业走向反复辍学

  第三节 辍学的历史呈现

  第四节 辍学话语的建构

  第五节 傣族人真的不爱读书吗?

 第三章 辍学的治理

  第一节 辍学的“问题化”过程

  第二节 “普九”成为中心工作

  第三节 目标责任制与运动式治理的结合

   (一)中心工作的分解

   (二)“土”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三)量化的考核方式

   (四)通过运动推动目标责任制的持续运转

   (五)应对检查与验收

  第四节 外部治理与内部治理的结合

  第五节 辍学的治理如何走向反面?

 第四章 文化的反抗

  第一节 拒绝学习

  第二节 违反纪律

  第三节 挑战权威

  第四节 参与村落生活

  第五节 文化的反抗如何形成?

 第五章 知识的体制

  第一节 教育空间的知识构造

  第二节 课堂知识的传递机制

  第三节 村落知识的濡化机制

  第四节 学校教育的双重难题

   (一)学业失败的困扰

   (二)文化传承的难题

  第五节 双语教育为什么难以达到目的?

   (一)从教育目标上来说,双语教育主要被设定在汉语的习得上,忽视了傣语和傣文的传承

   (二)从教育条件上来说,开展双语教育所需要的师资、教材、培训机会等较为缺乏

   (三)从教学形式上来说,不同类型的双语教育的开设存在断裂,没有系统的规划

   (四)从教学内容上来说,教学依据内地课程设置展开,地方知识没能充分吸纳进来

 第六章 治理的形成

  第一节 从教化传统到教育治理

  第二节 民国时期地方政权懈怠下的教育治理

  第三节 计划经济时期总体性政治下的教育治理

   1.案例一:风平小学*

   2.案例二:法帕小学*

   3.案例三:弄岛小学*

  第四节 “普九”前后从弱干预向强干预的转变

  第五节 彻底的治理何以构成?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西西弗斯的神话

  第二节 教育治理的悖论

  第三节 教化传统的延伸

  第四节 破解教育的文明话语

  第五节 追寻教育的乡野气质

 序言

本书以云南芒市一所傣族中学实施“控辍保学、三级联动”责任制为中心,研究了针对辍学展开的治理的社会实践逻辑。作者从针对一个具体个案的辍学治理入手,反思了辍学的普遍存在到底意味着什么,如何解释辍学现象,以及为什么要强力推进“控辍保学”工作;通过将这些问题置于中国教育下乡的历史进程中,并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角度审视这些问题,提出教育治理是在边缘地带强化权力的进程,也是渐进的国家化问题。

阿普尔,2001,《意识形态与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阿普尔等,2007,《国家与知识政治》,黄忠敬、刘世清、王琴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艾云,2011,《上下级政府间“考核检查”与“应对”过程的组织学分析:以A县“计划生育”年终考核为例》,《社会》第3期。

波斯特,2001,《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范静哗译,商务印书馆。

布迪厄,2004,《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杨亚平译,商务印书馆。

布迪厄,2009,《帕斯卡尔式的沉思》,刘晖译,三联书店。

褚建芳,2005,《人神之间:云南芒市一个傣族村寨的仪式生活、经济伦理与等级秩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褚建芳,2014,《“懂人话”:芒市傣族村寨的生活伦理、传统教化与社会控制》,《开放时代》第6期。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教育局,1994,《德宏州教育志》,云南教育出版社。

德宏州、县文教调查组,1961,《关于风平小学的调查资料汇集》,德宏州档案馆存。

德宏史志编委会办公室,1986,《德宏史志资料(第六集)》(未出版)。

杜威,2001,《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杜赞奇,1996,《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费孝通,1998,《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费孝通,1999,《评晏阳初〈开发民力、建设乡村〉》,载《费孝通文集》第五卷(1947-1948),群言出版社。

费孝通,2001,《江村经济》,商务印书馆。

费孝通,2006,《中国绅士》,惠海鸣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冯仕政,2011,《中国国家运动的形成与变异:基于政体的整体性解释》,《开放时代》第1期。

福柯,2003,《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

福柯,2005,《性经验史》,余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福柯,2007,《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三联书店。

福柯,2010,《安全、领土与人口:法兰西学院演讲系列,1977—1978》,钱翰、陈晓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福柯,2011,《生命政治的诞生:法兰西学院演讲系列,1978—1979》,莫伟民、赵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格林,2004,《教育、全球化与民族国家》,朱旭东、徐卫红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韩达,2010,《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第二卷),云南教育出版社。

汉森,2011,《教学落后与机会平等:中国西双版纳傣族地区的学校教育》,载白杰瑞主编《文化,教育与发展: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滕星等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黄宗智,1992,《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

洪涵,2011,《国家权力在民族地区的延伸:以云南德宏傣族土司制度为例》,《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吉登斯,1998,《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猛、李康译,三联书店。

江应樑,1983,《傣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

江应樑,2009,《摆夷的经济文化生活》,云南人民出版社。

李猛,1999,《论抽象社会》,《社会学研究》第1期。

李书磊,1999,《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浙江人民出版社。

李泽厚,2003,《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廖泰初,1936,《动变中的中国农村教育:山东汶上县教育研究》,燕京大学本科学位论文。

梁漱溟,2011,《乡村建设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刘世定、邱泽奇,2004,《“内卷化”概念辨析》,《社会学研究》第5期。

刘铁芳,2008,《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卢梭,1982,《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商务印书馆。

罗钢、刘象愚,1999,《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罗志田,2006,《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罗吉华,2011,《文化变迁中的文化再制与教育选择:西双版纳傣族和尚生的个案研究》,民族出版社。

罗西瑙,2001,《没有政府的治理:世界政治中的秩序与变革》,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

潞西市“两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1999,《潞西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资料汇编》(未出版)。

潞西县教育局,1993,《潞西县教育志》,德宏民族出版社。

马尔库塞,2008,《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197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1975,《资本论》,人民出版社。

米尔斯,2001,《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三联书店。

《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1984,《德宏傣族社会历史调查》(一),云南人民出版社。

潘光旦,1997,《寻求中国人位育之道》,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钱民辉,2010,《教育社会学概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秦晖、苏文,1996,《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中央编译出版社。

渠敬东、周飞舟、应星,2009,《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斯宾塞,2005,《斯宾塞教育论著选》,胡毅、王承旭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孙立平、郭于华,2000,《“软硬兼施”: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华北B镇定购粮收购的个案研究》,《清华社会学评论(第一辑)》,鹭江出版社。

陶行知,2008,《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

特纳,2003,《社会理论指南》(第2版),李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谭光鼎、王丽云,2009,《教育社会学:人物与思想》,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滕星,2012,《壮汉双语教育的问题及转向》,《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田汝康,2008,《芒市边民的摆》,云南人民出版社。

涂尔干,2003,《教育思想的演进》,李康译,人民出版社。

托克维尔,2010,《美国游记》,倪玉珍译,三联书店。

王汉生、王一鸽,2009,《目标管理责任制:农村基层政权的实践逻辑》,《社会学研究》第2期。

王铭铭,1997,《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三联书店。

王铭铭,1999,《教育空间的现代性与民间观念:闽台三村初等教育的历史轨迹》,《社会学研究》第6期。

韦伯,1997,《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

翁乃群,2009,《村落视野下的农村教育:以西南四村为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熊春文,2009,《“文字上移”: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乡村教育的新趋向》,《社会学研究》第5期。

威利斯,2013,《学做工: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秘舒、凌旻华译,译林出版社。

谢立中,2001,《“现代性”及其相关概念词义辨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徐勇、黄辉祥,2002,《目标责任制:行政主控型的乡村治理及其绩效——以河南L乡为个案》,《学海》第1期。

晏阳初,2014,《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运动》,商务印书馆。

杨念群,2013,《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杨德睿,2006,《现代学校教育与时间意识的革命》,载周晓虹主编《中国研究》春季卷。

应星,2018,《“田野工作的想像力”:在科学与艺术之间——以〈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为例》,《社会》第1期。

袁同凯,2004,《走进竹篱教室:土瑶学校教育的民族志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

云南省潞西县志编纂委员会,1993,《潞西县志》,云南教育出版社。

赵旭东,2008,《乡村成为问题与成为问题的中国乡村研究:围绕“宴阳初模式”的知识社会学反思》,《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

张静,2000,《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

周飞舟,2009,《锦标赛体制》,《社会学研究》第3期。

周雪光,2011,《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开放时代》第10期。

周雪光,2012,《运动型治理机制: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再思考》,《开放时代》第9期。

朱苏力,1998,《法律社会学调查中的权力与资源:社会学调查过程的一个反思》,《社会学研究》第6期。

朱苏力,2011,《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Bernstein,Basil,2000,Pedagogy,Symbolic Control and Identity:Theory,Research,Critique(Revised Edition),Rowman & Littlefield.

Bourdieu,Pierre,1990,The Logic of Practice,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Pierre & Passeron,Jean-Claude,1990,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Society and Culture,London:Sage.

Burchell,Garham,Gordon,Colin & Miller,Peter edited,1991,The Foucault Effect:Studies in Governmentalit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pp.87-104.

Coleman,James,1965,Education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Davis,Sara,2003,“Premodern Flows in Postmodern China:Globalization and the Sipsongpanna Tais,Modern China”,Vol.29 No.2(April),pp.176-203.

Evans,Grant,Hutton,Christopher & Eng,Kuah Khun edited,2000,Where China Meets Southeast Asia:Social & Cultural Change in the Border Regions,Thailand:White Lotus.

Geertz,Clifford,1963,Agriculture Involution:The Process of Ecological Change in Indonesia,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eertz,Clifford,1983,Local Knowledge:Future Essays in Interpretive Anthropology,New York:Basic Books.

Giroux,Henry,1983,Theory and Resistance in Education:A Pedagogy for the Opposition,London: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Hansen,Mette,1999,Lessons in Being Chinese:Minority Education and Ethnic Identity in Southwest China,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Harrell,Stevan,1995,Cultural Encounters on China’s Ethnic Frontiers,Seattle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Horst,Rittel & Melvin,Webber,1973,“Dilemmas in a General Theory of Planning”,Policy Sciences,Vol.4 No.2,pp.155-169.

Illich,Ivan,1973,Deschooling Society. Penguin Books Ltd.

Lemke,Thomas,2002,“Foucault,Governmentality,and Critique”,Rethinking Marxism:A Journal of Economics,Culture & Society,No.3 Vol.14,pp.49-64.

MacLeod,Jay,1987,Ain’t No Makin’ It:Leveled Aspirations in a Low-Income Neighborhood,Westview Press.

Ogbu,John,1981,“School Ethnography:A Multilevel Approach”,Anthropology and Education Quarterly,12,pp.3-29.

Panyagaew,Wasan,2010,“Cross-border Journeys and Minority Monks:The Making of Buddhist Places in Southwest China”,Asian Ethnicity,Vol.11 Issue 1(Feb),pp.43-59.

Ping-Ti,Ho,1962,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1368-1911,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Scott,James,1998,Seeing Like a State:How Certain Schemes to Improve the Human Condition Have Failed,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Whyte,Martin,1973,“Bureaucracy and Modernization in China:The Maoist Critique”,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38,pp.149-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