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00

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报告 (2008)图书

Annual Report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Region Over Bohai Ring (2008)

SSAPID:101-1062-5925-95
ISBN:978-7-5097-0081-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在对大量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环渤海区域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的现状及特征,描述了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势,提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取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及可行的政策选择。

相关信息

丛书名:环渤海蓝皮书
编 辑:陈云卿;屠敏珠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主要编撰者简介

 前言

 Abstract

 法律声明

 环渤海蓝皮书编委会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社科文献资源库之皮书数据库

 总论篇

  第一章 透视环渤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大趋势

   一 区域经济合作:环渤海经济发展的趋势

    (一)区域经济联系与区际合作的制约因素

     1.紧密联系的近代经济萌芽时代

     2.行政分割的计划经济时代

     3.相互竞争的市场经济时代

    (二)区域发展与合作新阶段

   二 理论思考:经济发展与区域协调

    (一)区域经济协调及一体化理论

     1.经济学中的协调发展问题

     2.经济学中一体化问题

    (二)我国区域发展模式的选择:非均衡协调发展

   三 政府参与:区域经济协调模型

    1.协调博弈的一般性描述

    2.一个分析框架:以地方政府为参与人的协调博弈

   四 案例分析:协调成功的机制设计

    (一)基于行政分割的协调失败案例

     例1:港口竞争

     例2:园区发展定位重叠

     例3:地区间过度竞争

    (二)区域内部的协调成功案例

     例1:政府间达成共识

     例2:合作共建高速新路

     例3:三城市协同治水*

     例4:携手打造环渤海经济圈

   五 政策选择: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第二章 主导产业与重点发展产业比较

   一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模型

    1.主导产业研究评述

    2.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

    3.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模型

    4.模型应用说明

   二 京津冀鲁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1.北京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2.天津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3.河北省产业结构状况分析

    4.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5.辽宁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6.京津冀鲁辽区域产业结构比较

   三 京津冀鲁辽主导产业选择的实证分析

    1.利用模型对京津冀鲁辽第二次产业进行综合评分

    2.对各产业进行综合评分

    3.第二次产业主导产业选择分析

   四 京津冀鲁辽“十一五”规划解析

    1.与北京市“十一五”规划的比较

    2.与天津市“十一五”规划的比较

    3.与河北省“十一五”规划的比较

    4.与山东省“十一五”规划的比较

    5.与辽宁省“十一五”规划的比较

   五 对策建议

    1.明确和坚持相同的主导产业

    2.改造和提升传统型主导产业

    3.积极推进区域产业合作,加强产业转移和对接

    4.加大培育新兴主导产业的力度,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

    5.加强经营体制改革,增强区域产业的市场运作能力

   附录

  第三章 环渤海区域经济增长及增长极

   一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一)区域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理论

     1.罗森斯坦-罗丹大推进理论

     2.诺斯出口基地理论

     3.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4.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简要述评

    (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二元结构主义”理论

     1.增长极理论

     2.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3.“核心区-边缘区”理论

     4.梯度转移理论

     5.非均衡发展的“二元结构”理论简要评述

     6.循环累积效应

    (三)发展模式选择:非均衡协调发展与增长极

   二 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增长第三极

    (一)“环渤海经济圈”概念界定

    (二)环渤海区域经济板块发展的历史轨迹*

    (三)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1.经济总量稳步提升,在全国的比重增加

     2.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十一五”增长格局预测

     4.经济重心“北移”与外向型经济拓展

     5.区域产业结构依旧以第二产业占主导

     6.制造业布局分散,产业同构性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

     7.能源消耗量和污染防治压力将构成地区经济的新挑战

     8.区域内部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

    (四)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分析

     1.环渤海区域的发展优势

     2.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3.环渤海区域的发展机遇

   三 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科学发展

    (一)“五点三区两翼”的空间经济结构

     1.“五点三区”是区域经济腾飞的关键

     2.“南北两翼”是撬动周边区域经济升腾的杠杆

     3.“五点三区两翼”分工协作、一体化发展

    (二)发挥优势,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1.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区域一体化步伐

     2.以自主创新为先导,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

     3.以港口和综合交通体系为支点构造现代服务业基地

     4.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四章 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

   一 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理论扩展

    (一)经济增长理论的变迁和发展

    (二)经济发展的研究

    (三)区域经济理论的演进

    (四)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新发展

    (五)对社会发展的关注

   二 区域经济增长的特点

    (一)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态势

     1.经济总量不断增大*

     2.“二三一”的产业结构

     3.人均收入持续增长

    (二)各省市经济发展不均衡

     1.地区收入不均衡

     2.经济结构差异显著

   三 区域社会发展的特点

    (一)教育科技力量雄厚

    (二)卫生医疗投入不足

    (三)劳动就业状况有所改善

    (四)环境问题严峻

   四 关注社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1.从经济增长看,环渤海区域GDP占全国比重一直领先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水平较低,且与长三角和珠三角之间的差距有扩大趋势

    2.从经济发展看,环渤海五省市发展不平衡,北京作为地区发展核心对周边地区的涓滴效应不明显,极化效应强于扩散效应

    3.从社会发展看,环渤海区域教育科技力量雄厚

 结构篇

  第五章 环渤海区域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一 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1.环渤海: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脊梁

    2.经济增长“四快一慢”

    3.人均GDP高于全国水平

   二 区域三次产业结构现状及变化趋势

    1.第二次产业比重突出,第三次产业整体落后

    2.第二次产业持续增长,第三次产业比重下降

   三 五省市三次产业结构特点的比较及分析

    1.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一枝独秀

    2.天津:工业重镇,第三产业滞后

    3.河北: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进程

    4.山东:第二、三次产业形成反差

    5.辽宁:老工业基地亟须振兴

  第六章 环渤海区域经济社会结构探析

   一 区域人口与就业结构的差异分析

    1.人口转移与城市化进程

    2.劳动者就业单位的经济类型分析

   二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分析

    1.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分析

    2.固定资产投资较为集中于制造业

   三 区域财政收入结构的特点及分析

  第七章 环渤海区域农业发展现状研究

   一 五省市农业发展的现状

    1.环渤海农业总产值占全国近1/5

    2.环渤海各省市农业各有特色*

   二 环渤海农林牧渔业的发展

    1.农业、牧业占绝对地位

    2.渔业稍弱、牧业呈明显优势

   三 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劳动生产率分析

    1.环渤海农业劳动力转移不足

    2.农业内部劳动生产率“五高一低”

   四 充分利用沿海资源,加快渔业发展

    1.环渤海渔业资源丰富

    2.山东出现“亮点”

    3.积极发展渔业

  第八章 环渤海区域工业部门结构及特点研究

   一 轻重工业结构及增长态势比较

    1.轻重工业结构现状

    2.五省市轻重工业增长态势比较

   二 优势行业及面临的问题

    1.工业三大“顶梁柱”:采矿业、原材料工业、装备制造业

    2.规模优势行业主要集中于原材料工业

   三 五省市工业的行业结构特点

    1.北京:高新技术制造业形成支柱

    2.天津:石化工业、电子工业优势明显

    3.河北:过度集中于钢铁工业

    4.山东:优势行业分布广泛、结构均衡

    5.辽宁:传统支柱行业有待改造与提升

  第九章 环渤海区域第三产业的结构及重点行业

   一 环渤海区域第三产业总体结构

   二 环渤海各地市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三 区域第三产业的重点行业剖析

    1.港口物流业:区域协整迫在眉睫

    2.房地产业:各省市冷热不均

    3.创意产业:特色化发展之路前景广阔

 增长篇

  第十章 中关村:自主创新的复式科技产业集群

   一 中关村概况

    (一)中关村:中国科技创新的制高点

    (二)自主创新的复式产业集群

     1.软件产业集群

     2.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3.网络通信产业集群

     4.生物制药产业集群

     5.环保产业集群

     6.能源产业集群

     7.新材料产业集群

     8.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三)快速发展中的中关村经济

    (四)科技投入与产出

     1.研发项目成为企业科技投入的重点

     2.各技术领域研发投入比较

   二 日益成熟的自主创新体系

    (一)充满活力的创新主体

     1.民营企业成为科技企业的主体组成部分

     2.中小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生力军

    (二)丰富的科技资源

    (三)优越的政策环境与得力的制度支持

     1.制度环境

     2.创业服务机构与孵化器建设

     3.税收优惠与资金扶持

    (四)活跃的中介组织

     1.企业协同创新的平台

     2.区域创新网络的结点

     3.整合行业资源

   三 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合作创新

    (一)技术—产业联盟

     1.中关村产业联盟的发展

     2.技术—产业联盟与创新资源整合

     3.中关村产业联盟的类型

    (二)产学研结合

     1.开展技术咨询

     2.委托研发

     3.大学院所或技术人员以技术入股成立企业

     4.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共建联合实验室

   四 中关村的技术扩散

    (一)技术交易

    (二)社会网络、信息流动与技术扩散

     1.中介组织在技术扩散中的作用

     2.社会关系网络是技术扩散的重要途径

    (三)人员流动与技术扩散

   五 中关村面临的问题与未来发展规划

    (一)面临的问题

     1.企业创新主体的地位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加强

     2.产学研脱节,合作创新的优势未完全体现

     3.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二)未来规划

  第十一章 滨海新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引擎和平台

   一 天津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实

    (一)天津开埠与经济崛起*

     1.中国北方最大的近代工业中心

     2.中国北方最大的对外贸易中心

     3.中国北方的铁路运输枢纽

     4.中国北方最大的金融中心

    (二)计划经济时期天津成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三)改革开放后天津经济快速稳定增长

     1.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3.工业总产值大幅增加,结构不断调整

     4.外向型经济得到显著发展

    (四)滨海新区是天津经济发展的又一个历史机遇

   二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立

    (一)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

     1.国家领导人提出加快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全国发展战略

     2.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被纳入“十一五”规划

     3.国务院批准滨海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二)滨海新区肩负着国家战略中的多重发展目标

     1.探索中国改革的新方向

     2.寻求资源节约型、循环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3.探索中国经济对外开发开放的新路径

     4.带动中国“三北”地区全面发展

     5.寻求早期开发区二次创业的发展路径

   三 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现状

     1.滨海新区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2.滨海新区还未能成为环渤海经济圈的增长极

    (二)滨海新区的发展优势

     1.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厚

     2.现代交通形成网络,拥有中国北方第一大港

     3.商务投资环境不断完善

     4.产业集群优势明显

     5.人才与智力优势

    (三)滨海新区面临的挑战

     1.资源禀赋只具比较优势,缺乏竞争优势

     2.新区自身发展存在瓶颈

     3.港口发展面临挑战

     4.参与东北亚合作困难重重

   四 滨海新区发展战略全面启动*

    (一)建设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二)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

    (三)建设高水平的研发转化基地

    (四)推进综合改革试验

    (五)建设节约型、生态型、循环型城区

   五 推动区域发展引擎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利用先行先试的宽松环境,放大政策优势,联合周边形成共享机制

    (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放大空间优势,促进产业集聚

    (三)港口发展协作分工,形成新的港口群优势

    (四)利用湿地资源,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第十二章 曹妃甸:沿海经济隆起带的崛起

   一 “最大项目群”和“一号工程”

    1.环渤海区域经济的迅速崛起与曹妃甸的需求

    2.曹妃甸全面开发的机遇与挑战

   二 曹妃甸的全面开发与战略布局

    1.曹妃甸的功能定位与发展思路

    2.“大港口、大钢铁、大化工、大电能”的四大产业发展

    3.四大主导产业的延伸与发展

    4.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建设*

    5.世界级重化工业基地和国际物流中心的蓝图

   三 曹妃甸与沿海经济隆起带建设

    1.河北省沿海经济隆起带的提出背景

    2.河北省沿海经济隆起带的提出意义

    3.河北省沿海经济隆起带的优势

    4.积极打造河北省沿海经济隆起带

   四 曹妃甸港的崛起与环渤海区域的经济一体化

    1.中国沿海地区:港口竞争方兴未艾

    2.港口竞争与合作:利益的博弈

    3.从竞争到合作:中国北方最大港口群的形成

    4.曹妃甸港的迅速崛起

  第十三章 “五点一线”:辽东半岛经济发展引擎

   一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五点一线”的提出

    (一)东北振兴与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

    (二)辽宁经济发展面临挑战

    (三)大力发展沿海经济带

    (四)“五点一线”战略的提出

   二 “五点一线”的全面开发战略

    (一)“五点一线”的战略定位

    (二)构建“五点”优势的产业基地蓝图

    (三)“一线”全面推进一体化进程

   三 沿海经济带建设的三大突破点

    (一)加强港口建设以港兴市市兴促港

    (二)临港重工业带——老工业新基地

    (三)发展海洋经济优化海洋产业

   四 对“五点”式发展的几点建议

  第十四章 半岛都市群:打造环渤海新型制造业基地

   一 环渤海地区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带动力量

    (一)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二)第二产业占绝对主导

    (三)工业经济是半岛都市群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四)青岛的龙头带动作用相对较弱

   二 半岛都市群的发展优势与机遇

    (一)完善的制造业体系

     1.第二产业优势产业评价指标体系

     2.第二产业优势产业分析

    (二)半岛都市群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1.发展机遇:积极承接韩日产业转移

     2.发展挑战

    (三)半岛都市群的发展战略思路

   三 半岛都市群的全面开发战略

    (一)六大产业集群的聚集与发展

     1.电子信息及家电产业集群

     2.机械设备产业集群

     3.化工产业集群

     4.食品产业集群

     5.纺织服装业集群

     6.材料产业集群

    (二)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上山东”

     1.海洋经济的现状分析

     2.半岛都市群发展海洋经济的相对优势

     3.“十一五”时期,山东海洋经济发展的前景广阔

    (三)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开发

     1.开发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意义

     2.自然条件适合发展生态经济区

     3.黄河三角洲的比较优势

     4.面临的制约因素

     5.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宏伟蓝图

 发展篇

  第十五章 环渤海区域的GDP增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一 环渤海区域GDP的迅速增长

    (一)各省市人均GDP均呈持续增长

    (二)GDP增长态势较好,发展比较平稳

    (三)速度仍然低于“珠三角”和“长三角”

   二 人力资本在GDP增长中的作用分析

    (一)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分析模型

     1.有效劳动模型

     2.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

    (二)人力资本的计量方法

    (三)几点分析结论

     1.物质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仍然较大*

     2.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开始显现

     3.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间接贡献率逐步提高

   三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经济增长

    (一)教育投资不断增加,就业人员素质逐年提高

    (二)制度变迁的优势体现,劳动生产率提高明显

    (三)政策建议

  第十六章 GDP的快速增长与居民收入结构的变动

   一 人均GDP的增长分析

    (一)区域人均GDP的持续增长

    (二)居民收入的地区差距逐渐拉大

    (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扩大

   二 影响人均GDP增长的因素分析

    1.人均受教育程度对人均GDP的影响比较大

    2.各省市产业结构对人均GDP均产生正的影响

    3.城市化水平对人均GDP影响最大的是山东省,每增加一个百分比的城市化水平将会带来1.089个百分比的人均GDP的增加

   三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结构变动

    (一)城乡居民收入来源结构的变动

     1.城镇居民工薪收入、转移性收入呈现上升趋势

     2.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比重上升,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下降

     3.城乡居民收入中保障程度差距明显

    (二)人均GDP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

   四 结论与建议

    (一)受教育程度、产业结构与人均GDP增长正相关

    (二)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不同,城乡社会保障相差较大

    (三)城乡二元结构对人均GDP产生负面影响

  第十七章 环渤海区域劳动就业状况分析

   一 区域劳动就业现状分析

    (一)环渤海区域的就业人口与就业率

    (二)三次产业产值及就业人口的变动

   二 区域劳动供给现状分析

    (一)城市劳动力供给趋于减少,农村劳动力供给上升

    (二)劳动者身体素质不断提高,文化素质结构发展不平衡

     1.人口身体素质不断提高

     2.高等教育发展水平领先,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

   三 区域劳动就业需求状况分析

    (一)三次产业就业弹性波动较大

    (二)环渤海区域三次产业吸纳劳动力的特点

   四 区域劳动就业状况预测

    (一)劳动力供给预测

    (二)劳动力需求预测

    (三)劳动力供求平衡预测

   五 结论与建议

  第十八章 教育、卫生和医疗保健事业发展及支出结构分析

   一 环渤海区域教育水平的结构分析

    (一)教育水平高于全国,区域内部分化较大

    (二)人均教育经费高于全国水平,财政性经费为主要来源

     1.人均教育经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财政性教育经费为主要来源

    (三)教育支出持续增加,但地区和城乡差距拉大

   二 环渤海区域医疗和卫生保健支出结构分析

    (一)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二)卫生支出增长较快,但地方财政投入不足

    (三)人均卫生支出的地区差异

     1.区域内部比较

     2.区域之间比较

   三 结论与建议

  第十九章 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及成因分析

   一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性

    (一)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二)五省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

     1.环渤海区域人均GDP的比较

     2.环渤海区域居民生活水平的比较

     3.五省市产业结构的比较

     4.五省市经济开放程度的比较

     5.五省市城市化水平的比较

   二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分析

    1.劳动力要素质量差异明显

    2.区域政策导致回波效应

    3.地理因素方面的差异

    4.历史因素方面的差异

   三 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1.三大板块相互独立制约合作进程

    2.三大板块内部一体化进程缓慢

    3.产业结构雷同使分工体系不合理

    4.港口之间的竞争制约了区域合作

   四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区域统筹规划

     1.制定区域发展的总体规划

     2.构建京津冀交通的网络化体系

     3.完善区域内部合作机制,比如建立异地银行间的结算体系、企业异地注册等

     4.消除各种关卡,建立环渤海区域统一大市场,使资源、人才、资金、企业资产等生产要素在区域内顺畅流动

    (二)地方政府政策协调

    (三)构建区域合作发展机制

    (四)建立区域性协调机构

  第二十章 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 区域经济合作: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环渤海经济一体化是东北亚经济合作的基础与前提

    (二)环渤海经济一体化将促进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三)环渤海经济一体化是中国新增长极的必然选择

    (四)环渤海经济一体化是振兴北方拉动西部的关键

   二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比较

    (一)区位优势与自然优势明显

    (二)产业结构调整凸现新的优势

    (三)众多港口形成立体交通网络

    (四)商务与金融环境优势显著

    (五)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高度聚集

     1.人口文化素质优势明显

     2.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较强

    (六)两大契机成为新经济增长的“引擎”

   三 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前景展望

    (一)建立共同的市场体系,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保障

    (二)推动跨省市企业重组,促进区域产业整合

    (三)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1.进一步合理界定政府事权,划清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并以此为基础划分税制

     2.建立规范化的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制度

    (四)兴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创造交通条件

    (五)促进环渤海金融合作,满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金融需求

     1.建立金融合作协调机构

     2.完善区域金融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区域诚信体系和资信评估体系

     3.以京津互动合作作为突破

     4.建立包括资金拆借、票据市场在内的区域性货币市场

     5.推动和加强更高层次的金融合作

    (六)建立环渤海教育协作区,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人力资源保证

     1.把“环渤海教育协作区”变为环渤海区域教育发展决策*

     2.开展中等教育人才合作培养,促进环渤海区域内部资源共享

     3.拓展高等教育合作领域,实现高等教育的区域均衡发展

     4.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将环渤海区域建成国际优质教育资源输入中心、国内教育资源输出中心和国际教育信息交流研究中心

    (七)推进社会资本的形成,加速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中文摘要

本书在对大量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环渤海区域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的现状及特征,描述了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势,提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取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及可行的政策选择。全书分为四篇:总论篇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环渤海区域非平衡发展的现状,内部协调和一体化发展模式,提出了基本的理论构架和总体思路。结构篇通过对区域内一、二、三次产业的布局、结构及产业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区域内部产业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可行路径。增长篇通过对环渤海区域内已经和正在显现的经济增长极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与分析。发展篇解析了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揭示了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两极分化的成因,提出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1.周立群:《创新、整合与协调——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前沿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 安虎森:《空间经济学原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 聂元贞:《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理论评价》,《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8期。

4. 李瑞林、骆华松:《区域经济一体化:内涵、效应与实现途径》,《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第1期。

5. 银温泉、才婉茹:《中国地区间市场分割成因与治理》,《经济研究》2001年第6期。

6. 郑毓盛、李崇高:《中国地方分割的效率损失》,《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7. 林毅夫、刘培林:《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从发展战略的角度考察》,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工作论文,No.C2004015。

8. 道格拉斯·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

9. 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10. 罗素·W.库珀:《协调博弈——互补性与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1. 朱·弗登博格、让·梯若尔:《博弈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3.周立群:《创新、整合与协调: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前沿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4.江世银:《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选择研究》(第1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5.周立群、祝茂:《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尚存问题与对策》,《环渤海经济暸望》2004年第8期。

6.周立群:《区域差异、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改革》2005年第1期。

7.张贵等:《产业集成化:产业组织结构演进新趋势》,《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7期。

8.周立群、罗若愚:《环渤海地区产业结构趋同探析及政策选择》,《改革》2006年第3期。

9.周立群、邹卫星:《京津冀地区差距、因果累积与经济增长》,《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10.肖金成、史育龙:《第三增长极的崛起——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战略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11.安虎森、蒋涛:《一体化还是差别化——有关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解析》,《当代经济科学》2006年第4期。

1.董险峰:《合作共赢大力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港口经济》2005年第6期。

2.潘文达:《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初探》,《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3期。

3.孙虎军:《促进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与加快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对接思路初探》,《宏观经济研究》2007年第1期。

4.徐勇:《中国海岸城市带的形成与发展规划-兼论其地缘战略与文化意义》,《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2期。

5.王卓等:《环渤海经济圈的经济整合研究》,《经济纵横》2007年第2期。

6.赵群毅:《对“环渤海经济圈”概念的再认识》,《北京社会科学》。

7.潘文卿等主编《环渤海区域发展报告2006——历史、现状与趋势》,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8.景体华主编《2005~2006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9.周立群、祝茂:《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尚存问题与对策》,《环渤海经济暸望》2004年第8期。

10.周立群:《区域差异、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改革》2005年第1期。

11.周立群主编《创新、整合与协调——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前沿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12.《北京统计年鉴(2006)》,《天津统计年鉴(2006)》,《辽宁统计年鉴(2006)》,《河北统计年鉴(2006)》,《山东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

13.《2006年全国及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

1.Aghian,Philippe,and Howitt,Peter,1997. A Shumpeterian Perspective on Growth and Competition. In Advances in Economies and Econometrics:Theory and Applications,Seventh World Congress,Volume H,FAited by M. Kreps. Can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Eicher,T.S. and Turoovsky,S.J.,1999. Non-seale Models Economic Growth. The Economic Journal,109(July),pp.394-415.

3. Grossman,Gene M. And Helpman,1991. Innovation mad Growth in the Glohal Economy. Cambridge,The MIT press,pp.23-139.

4. Jones,Charles 1.,1999. Growth:With or Without Scale Effect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9(May),pp.139-144.

5. Romer,Paul M.,1990.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8,5(October),Part H,pp.71-102.

6. Young,Alwyn,1998. Growth Witho Scale Effect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February,106(1),pp.41-63.

7.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周师铭、沈丙杰、沈伯根译,商务印书馆,1998。

8.刘晓红、李国平:《基于区位商分析的区域产业结构实证研究》,《统计观察》2006年第3期(总第209期)。

9.郭熙保:《论发展观的演变》,《学术月刊》2001年第9期。

10.杨多贵、周志田等:《发展观的演进——从经济增长到能力建设》,《上海经济研究》2002年第4期。

11.杨多贵、周志田等:《发展尺度的跃进》,《学术论坛》2001年第4期。

12.世界银行:《1995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

13.郑克强、王志国:《可持续发展观的演进及其体现的人类自觉精神》,《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1.《中国统计年鉴(2002、2003、2004、2005、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2003、2004、2005、2006。

2.北京市政务门户网站:www.beijing.gov.cn,2007.8

3.天津政务网:www.tj.gov.cn,2007.8

4.“中国河北”网站:www.hebei.gov.cn,2007.8

5.“中国山东”网站:www.sd.gov.cn,2007.8

6.辽宁省人民政府网站:www.ln.gov.cn,2007.8

1.《中国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2.《山东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3.周立群主编《创新、整合与协调——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前沿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4.安虎森、蒋涛:《一体化还是差别化——有关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解析》,《当代经济科学》2006年第4期。

5.周立群、祝茂:《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尚存问题与对策》,《环渤海经济暸望》2004年第8期。

1.《中国统计年鉴(2002、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2006。

2.“北京农业信息网”网站:http://www.agri.ac.cn,2006.6

3.“华夏经纬网”网站:http://www.huaxia.com,2007.9

4.“中国山东”网站:http://www.sd-china.com,2006.3

5.“国际粮油商情网”网站:http://www.oil-114.com,2006.2

6.“中国食品产业网”网站:http://www.foodqs.com,2005.12

7.《中国渔业产区竞争力分析与未来发展战略》:http://www.ce.cn,2006.9

8.《北京“六种农业”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快讯》2000年5月15日。

9.《“六种农业”拉动北京第一产业》,《新京报》2004年元月15日。

1.《中国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2.《北京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3.《天津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4.《河北经济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5.《山东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6.《辽宁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7.《中国工业经济年鉴(2006)》,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8.《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2、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2006。

9.苏东水主编《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中国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2.《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3.《中国交通年鉴(2006)》,中国交通年鉴社,2006。

4.《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5.张京成主编《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7)》,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6.张京成、周学政主编《创意为王——中国创意产业案例典藏》,科学出版社,2007。

7.《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2007)》,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1.刘曙光:《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

2.王小兰、赵弘:《升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许继琴:《业集群与区域创新系统》,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迈克·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

5.康凯:《技术创新扩散理论与模型》,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6.傅家骥:《技术创新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7.王春法:《国家创新体系与东亚经济增长前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8.王嘉彦:《〈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释解》,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1。

9.凌志军:《中国的新革命》,新华出版社,2007。

10.“中关村百家企业自主创新调研”课题组:《中关村百家企业自主创新调研报告》,《新经济导刊》,转引自新浪网。

11.“产业联盟与创新”专题调研报告课题组:《中关村产业联盟发展的背景、特点及对创新的作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网站。

12.《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规划》,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网站,http://www.bjpc.gov.cn/fzgh/guihua/。

13.《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汇编》,http://www.jxsp.gov.cn/。

14.《2006年中关村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综述》,中关村科技园区网站http://www.zgc.gov.cn/jjfx/。

15.《2005年中关村科技园区技术交易简析》,http://www.zgc.gov.cn/jjfx/。

16.《中关村2006年指数》,http://www.zgc.gov.cn/zgczs/。

17.《2007年1~6月园区经济发展数据》,中关村科技园区网站.http://www.zgc.gov.cn/jjsj/。

18.《中关村发挥科技优势力促节能减排》,京报网,http://www.bjd.com.cn,2007年10月9日。

19.《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打造能源科技产业基地》,《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06-05。转引自中关村科技园网站http://www.zgc.gov.cn。

1.“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国政府网2005年10月12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政府网2005年10月12日。

3.“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中国政府网2006年5月26日。

4.“天津市政府: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天津市政府网2006年1月20日。

5.“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解读”,人民网2006年8月10日。

6.《北京统计年鉴(2006)》,《天津统计年鉴(2006)》,《河北统计年鉴(2006)》,《辽宁统计年鉴(2006)》,《山东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7.董险峰:《合作共赢大力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港口经济》2005年第6期。

8.潘文卿等主编《环渤海区域发展报告2006——历史、现状与趋势》,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9.景体华主编《2005~2006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0.周立群、邹卫星:《京津冀地区差距、因果累积与经济增长》,《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11.周立群主编《创新、整合与协调——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前沿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12.《2006年全国及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

1.周立群主编《创新、整合与协调: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前沿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3.《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4.《唐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5.景体华主编《2005~2006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北京、天津、河北、唐山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周立群主编《创新、整合与协调——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前沿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仲肇明:《环渤海经济圈沈阳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3.景体华主编《2005~2006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辽宁省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5.《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6.《2006年辽宁省海洋经济统计公报》。

7.辽宁省统计信息网http://www.ln.stats.gov.cn/infopub25/。

1.周立群、罗若愚:《环渤海地区产业结构趋同探析及政策选择》,《改革》2006年第3期。

2.周立群:《创新、整合与协调》,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3.栾晓平:《山东省民营经济发展研究—“亮点”战略系列研究之民营经济篇》,《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12期。

4.《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http://www.shandong.gov.cn。

5.朱颖:《山东半岛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山东大学,2006。

6.《山东省海洋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http://www.spzx.foods1.com。

7.《高效生态经济:总规划》正文,http://www.dongying.gov.cn。

1.蔡昉:《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分析》,《中国人口科学》1996年第6期。

2.李建民、王金营:《人才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研究——来自京津沪三城市的实证结果》,《人口与经济》1999年第5期。

3.李建民:《人力资本通论》,上海三联书店,1999。

4.李志伟:《河北省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分析:1978~2004》,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李玉江:《区域人力资本研究》,科学出版社,2005。

6.薛贺香、杨建云:《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7.Benhabib.Jess and Spiegel Mark,1994,“The Role of Human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aent Evidence from Aggregate Cross-Countries Data”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34:143-73.

8.Kevin sylwester. 2000,“Income inequality,education expenditures and growth”.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6,379-398.

9.Sebnem Kalemli-ozcan,Harl E.Ryder and Devid N.Veib,2000,“Mortality decline in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6,21-23.

1.蔡昉:《城乡收入差距的政治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2.蔡昉:《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学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1期。

3.陈秀山、徐瑛:《中国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4.陈志按、冯继康:《山东省居民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山东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5.冯星光:《北京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测度与其分解》,《统计与信息论坛》2004年第9期。

6.林光彬:《等级制度、市场经济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管理世界》2004年第4期。

7.尚林,秦伟良:《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4期。

8.赵人伟、李实、卡尔·李思勤:《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9.Chen S,Wang Y. 2001,China’s growth and poverty reduction:trends between 1990 and 1999,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Washington,DC:World Bank.

10.Khan A,Carl R. 1998,Income and Inequality in China:Composition,Distribution and Growth of Household Income,1988 to 1995. China Quarterly,154:pp. 221-53.

11.Lee J. 2000,Changes in the Source of China’s Regional Inequality. China Economic Review 11(3):pp.232-45.

12.Tsui K Y. 1998,Factor Decomposition of Chinese Rural Income Inequality:New Methodology,Empirical Finding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6,pp.502-528.

1.雷速:《对我国劳动力供给的研究及其政策意义》,《农村经济》2005年第4期。

2.曲立、田林子:《我国人口与就业的现状与趋势分析》,《企业经济》2006年第1期(总第305期)。

3.郭克沙、王研中:《中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及政策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4.鲜祖德:《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5.李江帆:《第三产业经济学》,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

6.郭雪韬、武燕军:《我国的劳动就业状况与对策分析》,《前沿》2002年第6期。

7.李冠霖、任旺兵:《我国第三产业就业增长难度加大》,《财贸经济》2003年第10期。

8.常进雄、楼铭铭:《关于我国工业部门就业潜力问题的研究——基于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9.刘彩凤:《我国劳动力供需形式分析及就业战略思考》,《学海》2006年第5期。

10.蔡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7(200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蔡昉、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经济研究》1999年第10期。

2.陈国良、王红、沈百福:《政府主导多元筹资制度创新——“九五”期间我国教育经费进展情况分析》,《教育展研究》2002年第11期。

3.胡鞍钢:《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本大国:1980~2000年》,《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5期。

4.贡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卫生投入及其绩效分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分报告》,2005年7月。

5.苟燕楠:《我国财政中教育支出的理论、实证分析和对策研究》,《财经研究》1997年第6期。

6.顾家锋:《中国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空间实证分析》,《教育经济计量研究》2007年第1期。

7.马海涛,李剑:《中国财政对义务教育支出的现状及原因分析》,《财政研究》2004年第4期。

8. Clune W H,1994,The shift from equity to adequacy in schoolfinance,Educational Policy,8.

9. Cohn,E. 1979.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Ballinger Publishing Comp,Cambridge Massachusetts,USA.

10. Psacharopoulos G,1994,Returns of Investment in Education:A Global Update,World Development . 22(9).

1.陈栋生:《中国区域经济新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肖金城、杨洁、袁朱:《打造中心城市》,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3.李国平:《首都圈结构、分工与营建战略》,中国城市出版社,2004。

4.胡序威等:《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科学出版社,2000。

5.王仕刚、刘曦:《东北经济区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经济区的对比研究》,《2006年中国东北地区发展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6.彭月兰:《缩小地区经济差异的财政政策建议》,《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7.王卓、卢蕾、李军:《环渤海经济圈的经济整合研究》,《经济纵横》2007年第2期。

8.陈耀:《环渤海区域工业发展的思考》,《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5期。

9.Démurger S,(2001),“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An Explanation for Regional Disparities in Chin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9 (1):95-117.

10.Démurger,S.,Jeffrey D. Sachs,Wing T. Woo,Shuming Bao,Gene Chang and Andrew Mellinger (2002),“Geography,Economic Polic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 NBER Working Paper,No. 8897.

1.施用海、高耀松、章昌裕:《世界都市圈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

2.柳新华、宋长虹:《关于兴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思考》,《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第82期。

3.景世民:《关于推进环渤海经济圈快速发展的对策探讨》,《经济问题》2005年第11期。

4.朱春红:《对环渤海经济圈金融合作问题的思考》,《商场现代化》2005年10月(中)总第446期。

5.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200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6.刘文称:《第四增长极》,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7.朱文晖:《走向竞合——珠三角与长三角经济发展比较》,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8.宋兴国:《努力探索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的新途径》,《华北金融》2005年第12期,13~14页。

9.李寒芳:《环渤海经济圈的缺口》,《法人》2004年第7期,33~35页。

10.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4年中国教育发展绿皮书》,教育科学出版社。

11.杜亮:《四分五裂的环渤海经济圈》,《中国企业家》,2004年12月。

13.赵延东:《社会资本理论述评》,《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14.帕特南:《使民主运作起来》,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15.周俊旗:《论近代环渤海区域的社会变迁》,《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