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11

石油产业的经济波及效应图书

Economic Effect of the Oil Industry

SSAPID:101-1028-6991-19
ISBN:978-7-5097-5604-1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从宏观角度分析了石油产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联系,分析了石油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地位,对波及效应的基本概念、分类、机理、主要研究内容等进行分析,初步构建了石油产业波及效应理论,计算分析了石油产业的直接、间接、诱发等波及效应,分析了石油产业波及效应的路径以及波及速率等,采用经济控制论理论来研究石油产业国民经济系统的经济控制,并从多个角度提出相关政第建议。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唐旭 张宝生
编 辑:林尧;高雁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4 工业经济

 前言

 第一章 基础理论

  第一节 投入产出分析

   一 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理论及思想渊源

   二 投入产出表

    (一)投入产出表的基本结构与平衡关系

    (二)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及更新

   三 投入产出分析的主要系数

    (一)直接消耗系数

    (二)完全消耗系数

    (三)折旧系数

    (四)劳动报酬系数

    (五)社会纯收入系数

    (六)国民收入系数

    (七)感应度系数

    (八)影响力系数

   四 投入产出分析的模型分类

    (一)连续型动态投入产出模型

    (二)离散型动态投入产出模型

  第二节 系统动力学

   一 系统动力学简介

   二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观点和主要特点

   三 系统动力学的建模步骤

   四 系统动力学的工具软件

 第二章 石油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其影响分析

  第一节 我国石油产业简述

   一 我国石油产业发展历程简述

   二 我国石油产业现状简述

  第二节 我国石油产业与其他部门的关联分析

   一 石油产业作为产品供应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联分析

   二 石油产业作为产品购买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联分析

  第三节 我国石油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分析

   一 感应度和影响力系数的修订计算模型简介

   二 1987年以来石油产业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的变化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石油产业波及效应理论研究

  第一节 现有研究的总结分析

  第二节 石油产业波及效应理论

   一 石油产业波及效应的理论框架构建

    (一)波及效应的基本概念

    (二)波及效应的分类

    (三)石油产业波及效应的机理

    (四)石油产业波及效应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

   二 石油产业波及效应的理论模型研究

    (一)直接波及效应的分析模型

    (二)间接和诱发波及效应的分析模型——基于结果的求解思路

    (三)间接和诱发波及效应的分析模型——基于过程的求解思路

     1.间接波及效应

     2.诱发波及效应

    (四)成本影响波及效应的分析模型

    (五)潜在波及效应的分析模型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石油产业波及效应的计算分析

  第一节 石油产业直接波及效应的计算分析

   一 石油产业直接波及效应计算

   二 石油产业对国民经济的直接波及效应变化分析

  第二节 石油产业间接波及效应的计算分析

   一 石油产业间接波及效应计算——基于结果的求解思路

   二 石油产业间接波及效应计算——基于过程的求解思路

  第三节 石油产业诱发波及效应的计算分析

   一 石油产业诱发波及效应计算——基于结果的求解思路

   二 石油产业诱发波及效应计算——基于过程的求解思路

    (一)受石油产业影响的就业人数计算

    (二)受石油产业影响的劳动者收入计算

    (三)受石油产业影响的劳动者收入的诱发波及效应计算

  第四节 石油产业成本影响和潜在波及效应的计算分析

   一 石油产业成本影响波及效应计算

   二 石油产业潜在波及效应计算

  第五节 石油产业波及效应的进一步分析

   一 石油产业波及效应两种思路求解结果的比较分析

    (一)两种求解思路的“单位产出变化”存在差别

    (二)凯恩斯“消费乘数效应”存在争论

   二 石油产业波及效应的变化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石油产业波及效应的仿真模拟

  第一节 系统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

   一 系统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机理

   二 系统动态投入产出模型中的涉及部门确定

   三 系统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模块划分

   四 系统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主要变量解释

    (一)石油产业投资子模块

    (二)石油产业中间产出子模块

    (三)石油产业最终消费及净进口子模块

    (四)石油产业产出变化波及效应子模块

   五 系统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因果关系图建立

    (一)石油产业投资子模块

     1.将投资进行细分

     2.综合生产投资系数的重新确定

    (二)石油产业中间产出子模块

    (三)石油产业最终消费及净进口子模块

    (四)石油产业产出变化波及效应子模块

   六 系统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流图建立

  第二节 系统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主要参数确定

   一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二 产业结构

   三 各产业增值系数

   四 投资弥补率

   五 综合生产投资系数

   六 石油产量

   七 石油消费强度

   八 石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变化

   九 直接消耗系数确定

   十 石油产业对各产业的波及效应系数确定

    (一)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和列昂惕夫逆矩阵

    (二)包括石油产业在内的8大行业的直接就业系数

    (三)各产业就业者的工资增长率

   十一 石油加工业波及效应比重

  第三节 基于系统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石油产业波及效应模拟

   一 模型参数的检验分析

   二 模型模拟结果及其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石油产业波及效应的波及路径分析

  第一节 石油产业波及路径分析的定义及研究思路

   一 石油产业波及路径分析的定义

   二 石油产业波及路径分析的研究思路

  第二节 石油产业间接波及效应的路径分析

   一 石油产业对国民经济间接波及效应的产业路径分析

   二 石油产业对特定产业间接波及效应的路径分析

  第三节 石油产业诱发波及效应的路径分析

   一 石油开采业对国民经济诱发波及效应的产业路径分析

   二 石油加工业对国民经济诱发波及效应的产业路径分析

  第四节 石油产业成本影响波及效应的路径分析

   一 石油产业对国民经济成本影响波及效应的产业路径分析

   二 石油开采业对特定产业成本影响波及效应的路径分析

   三 石油加工业对特定产业成本影响波及效应的路径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石油产业波及效应的经济控制分析

  第一节 石油产业-国民经济系统模型的建立及其状态空间描述

   一 石油产业-国民经济系统模型的建立

   二 石油产业-国民经济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三 石油产业-国民经济系统模型的重构

  第二节 石油产业-国民经济系统的系统特性分析

   一 石油产业-国民经济系统的能控性判断

   二 石油产业-国民经济系统的能观测性判断

  第三节 石油产业-国民经济系统的反馈控制分析

   一 石油产业-国民经济系统反馈控制的模型建立

   二 石油产业-国民经济系统反馈控制的仿真模拟

  第四节 石油产业波及效应健康发展的对策研究

   一 不断优化包括石油产业在内的国民经济大系统的经济发展方式

   二 改善对外贸易结构来降低进口石油对国民经济的不良波及效应

   三 根据波及路径采取措施来缓冲石油产业的成本影响波及效应

   四 积极参与国际石油合作以防止石油供给受限带来的不良波及效应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附录 投入产出表更新的迭代程序

石油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所涉及的行业众多,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波及效应。本书基于产业关联理论,从宏观角度分析了石油产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联系,分析了石油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地位;对波及效应的基本概念、分类、机理、主要研究内容等进行分析,初步构建了石油产业波及效应理论,计算分析了石油产业的直接、间接、诱发等波及效应,分析了石油产业波及效应的路径以及波及速率等,采用经济控制论理论来研究石油产业-国民经济系统的经济控制,并从多个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全书按照“理论-模型-运用”的结构将上述研究内容进行呈现。

陈迎、潘家华、谢来辉:《中国外贸进出口商品中的内涵能源及其政策含义》,《经济研究》2008年第7期,第11~25页。

陈跃刚、甘永辉:《我国产业间波及效应的探讨》,《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第58~63页。

陈文琳、陈宏、赵千:《消费类电子产品供应链中的博弈问题综述》,《中大管理研究》2009年01期,第71~79页。

董承章:《投入产出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顾阿伦、何建坤、周玲玲、姚兰、刘滨:《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内涵能源及转移排放分析》,《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09期,第1456~1459页。

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北京,2005年。

韩亮亮、周德群、李宏伟:《石油价格波动与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关系的协整分析》,《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6期,第57~58。

黄仲一、郑力新:《经济控制论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第25~30页。

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重译本)》,商务印书馆,1999。

李峰:《产业关联测度及其应用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11期,第34~39页。

李继锋:《构建能源-经济-环境评价模型及分析我国节能战略选择》,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李睿:《基于扩大内需的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分析》,《商业时代》2010年第5期,第21~23页。

李善同:《“十二五”时期至2030年我国经济增长前景展望》,《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第43期,第2~27页。

李善同、何建武:《从经济、资源、环境角度评估对外贸易的拉动作用》,《发展研究》2009年4期,第12~14页。

刘起运、夏明、张红霞:《宏观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刘强:《石油价格变化对中国经济影响的模型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3期,第16~27页。

刘强、庄幸、姜克隽、韩文科:《中国出口贸易中的载能量及碳排放量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8期,第46~55页。

刘永清、周传世:《广东省产业系统的层级结构模型及其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3期,第116~131页。

刘志迎、丰志培:《产业关联理论的历史演变及评述》,《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年第1期,第6~9页。

罗思平、王灿、陈吉宁:《中国国际贸易中隐含能的分析》,《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03期,第477~480页。

齐晔、李惠民、徐明:《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能估算》,《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03期,第69~75页。

邵文武、张国良:《水运对中国经济贡献率测算研究》,《水运工程》2007年第8期,第1~5页。

唐晓彤:《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对社会发展的波及效应》,《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第26~28页。

唐旭、冯连勇、赵林:《基于广义翁氏模型的世界石油供应格局预测分析》,《资源科学》2009年02期,第238~242页。

唐旭、张宝生、邓红梅、冯连勇:《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中国石油产量预测分析》,《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年02期,第207~212页。

魏来、陈宏、张洁:《产业链价格波及效应的不对称传递》,《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9年07期,第1~7页。

魏一鸣、吴刚、刘兰翠、范英:《能源-经济-环境复杂系统建模与应用进展》,《管理学报》2005年02期,第159~170页。

汪传旭:《交通运输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衡量方法》,《中国公路学报》2004年01期,第94~97页。

王晶等:《经济控制论——理论、运用与matlab仿真》,科学出版社,2008。

王丽红:《石油价格变动对我国农业部门影响的实证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09年第2期,第105~112页。

王璐、韩立岩:《中国产业层面的石油风险关联》,《世界经济》2007年第11期,第64~72页。

王其藩:《系统动力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王玉潜:《投入产出分析的波及效应分解》,《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第36~41页。

王振江:《系统动力学引论》,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

吴静、王铮、吴兵:《石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69~75页。

吴开亚、陈晓剑:《基于二元关系的产业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03年03期,第62~65页。

向蓉美:《投入产出分法》,西南财经大学济出版社,2007。

姚愉芳、齐舒畅、刘琪:《中国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就业、能源关系及对策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研究》2008年10期,第56~65页。

杨灿:《产业关联测度方法及其应用问题探析》,《统计研究》2005年第9期,第72~75页。

杨智辉、陈宏、赵千、马荣华:《随机需求和生产成本同时扰动下的供应链波及效应》,《管理学报》2010年05期,第728~732页。

尹显萍、霍达、唐黎:《中日商品贸易中内涵能源的分析及其政策含义》,《世界经济研究》2010年05期,第32~37页。

于渤、迟春洁、苏国福:《石油价格对国民经济影响测度模型》,《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第5期,第74~76页。

于伟、尹敬东:《国际原油价格冲击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产业经济研究》2005年第6期,第11~19页。

周志田、杨多贵:《虚拟能——解析中国能源消费超常规增长的新视角》,《地球科学进展》2006年03期,第320~323页。

赵炳新:《产业关联分析中的图论模型及应用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6年第2期,第39~42页。

赵笑宇:《石油价格变动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分析》,《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第92~96页。

赵新良等:《动态投入产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

张阿玲、郑淮、何建坤:《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能源、环境(3E)模型》,《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12期,第1616~1640页。

张阿玲、李继峰:《构建中国的能源-经济-环境系统评价模型》,《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9期,第1537~1540页。

中国科学院、创新2050:《科技革命与中国的未来》,人民网,2009,http://scitech.people.com.cn/GB/9451852.html。

周松兰、刘栋:《产业关联度分析模型及其理论综述》,《商业研究》2005年第5期,第107~111页。

Balke,Nathan S.,Stephen P.A.Brown,Mine K.Yucel. Oil Price Shocks and the U.S. Economy:Where Does the Asymmetry Originate?. The Energy Journal,2002,23:27-52.

Bhattacharyya Subhes C. Applied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s for Energy Studies:a Survey. Energy Economics,1996,18:145-164

Bohringer Christoph,Andreas Loschel.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s for Sustainability Impact Assessment:Status Quo and Prospects. Ecological Economics,2006,60:49-64

Brown,Stephen P.A.,Mine K.Yucel. Energy Prices and Aggregate Economic Activity:An Interpretative Survey.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002,42:69-77.

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13[DB/OL]. London:BP,2013. http://www.bp.com/reports and publications.

Brown M.T,Herendeen R.A. Embodied Energy Analysis and EMERGY Analysis:a Comparative View. Ecological Economics,1996,19(3):219-235.

Bullard C.W.,Herendeen R.A. The Energy Cost of Goods and Services. Energy Policy,1975,3(4):268-278.

Costanza R. Embodied Energy and Economic Valuation. Science,1980,210(4475):1219-1224.

Davis,S.J.,J.Haltiwanger. Sectoral Job Creation and Destruction Responses to Oil Price Changes.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001,48:465-512.

Feng Lianyong,Li Junchen,Pang Xiongqi. China’s Oil Reserve Forecast and Analysis Based on Peak Oil Models. Energy Policy. 2008,36(11):4149-4153.

Ferderer J P. Oil Price Volatility and the Macroeconomy:a Solution to the Asymmetry Puzzle. 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 1996,18:1-16.

Finn,M.G.. Perfect Competition and the Effects of Energy Price Increase on Economic Activity. 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2000,32:400-416.

Forrester.J.W. Industrial Dynamics:A Breakthrough for Decision Maker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58,36(4):37-66.

Forrester J.W. Industrial Dynamics. Cambridge MA:Productivity Press,1961.

Forrester J.W. Principles of Systems. Cambridge MA:Productivity Press. 1968.

Forrester J.W. Urban Dynamics. Cambridge MA:Productivity Press,1969.

Friedlander D.. A Technique for Estimating a Contingency Table Given the Marginal Totals and Some Supplementary Date. Journal of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Series A,1961,123(3):412-420.

Ghosh A. Input-output Approach in an Allocation System. Economica,1958,25(1):58-64.

Hakan Berument,Hakan Tasci. Inflationary Effect oF Crude Oil Prices in Turkey. Physica A: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2002,316(1):568-580.

Hamilton J D. This is What Happened to the Oil Price-macroeconomy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96,38:15-22.

H??k Mikael,Tang Xu,Pang Xiongqi,Kjell Aleklett. Development Journey and Outlook of Chinese Giant Oil Fields.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2010,37(2):237-249.

Hooker M. What happened to the oil price-macroeconomy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96,38:195-213.

Hu Baiding,Michael. Input-output Structure and Growth in China.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s in Simulation,2004,64(1):193-202.

Hubacek Klaus,Kerschner Christian. Assessing the Suitability of Input-output Analysis for Enhanc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Potential Economic Effects of Peak Oil. Energy,2009,34(3):284-290.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Institutes for Advanced Study(IFIAS). Energy Analysis. Workshop report. No.6. Stockholm,Sweden,1974.

Jalili A.R. Evaluating Relative Performances of Four Non-survey Techniques of Updating Input-output Coefficients. Economies of Planning,2000,33:221-237.

Jiang M.M.,Chen B.,Zhou S.Y. Embodied Energy Account of Chinese Economy 2002. 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1,(5):184-198.

Kahrl Fredrich,Roland-Holst David. Energy and Exports in China. China Economic Review,2008,19(4):649-658.

Karkacier,Gokalp Goktolga. Input-output Analysis of Energy Use in Agriculture.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2005,46(9):1513-1521.

Leach G. Energy and Food Production. Food Policy,1975,1(1):62-73.

Lee,Kiseok,Shawn Ni,Ronald A.Ratti. Oil Shocks and the Macroeconomy:the Role of Price Variability. The Energy Journal,2002,16:39-56.

Lenzen M. Primary Energy and Greenhouse Gas Embodied in Australian Final Consumption:an Input-output Analysis. Energy Policy,1998,26(6):495-506.

Leontief W. The Structure of American Economy 1919-1939. Oxford University Press,Fair Lawn N.J. 1951.

Leontief W. Studies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American Econom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London,1953

Li Hong,Zhang Peidong,He Chunyu et al. Evaluating the Effects of Embodied Energy in International Trade on Ecological Footprint in China. Ecological Economics,2007,62(1):136-148.

Lin Boqiang,Sun Chuanwang. Evaluating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of China. Energy Policy,2010,38(1):613-621.

Liu Hongtao,Xi Youmin,Guo Ju’e,Li Xia. Energy Embodied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of China:An Energy Input-output Analysis. Energy Policy,2010,38(8):3957-3964.

Louis De Mesnard. Is the Ghosh Model Interesting?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2009. 49(2):361-372.

Miller Ronald E. Interregional Feedbacks in Input-output Models:Some Experimental Results. Western Economic Journal,1969,7:57-70.

Miller Ronald E,Peter D.Blair. IO Analysis:Foundations and Extensions. Prentice-Hall,Englewood Cliffs. 1985.

Miller Ronald E. Upper Bounds on the Sizes of Interregional Feedbacks in Multiregional Input-output Models.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1986,26:285-306.

Miller,Ronald E. Stability of Supply Coefficients and Consistency of Supply-driven and Demand-driven Input-output Models:a Comment.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1989. 21,8:1113-1120.

Miller Ronald E.,Shao Gang. Structural Change in the US Multiregional Economy.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1994,5(1):41-72.

Mongelli I.,Tassielli G.,Notarnicola B. Global Warming Agreements,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nergy/carbon Embodiments:an Input-output Approach to the Italian Case. Energy Policy,2006,34(1):88-100.

Mork K A,Olsen O,Mysen H T. Macroeconomic Responses to Oil Price Jncreases and Decreases in Seven OECD Countries. The Energy Journal. 1994,15(4):19-35.

Mory J F. Oil Prices and Economic Activity:is the Relationship Symmetric?. The Energy Journal. 1993,14(4):151-161.

Oosterhaven Jan. The Supply-driven Input-output Model:A New Interpretation but Still Implausible,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1989,29(3):459-465.

Oosterhaven Jan. Leontief Versus Ghoshian Price and Quantity Models,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1996,62,3:750-759.

Pan Jiahua,Phillips J.,Chen Ying. China’s Balance of Emissions Embodied in Trade:Approaches to Measurement and Allocating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y.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2008,24(2):354-376.

Peters,G.P.,Hertwich,E.G. CO2 Embodied in International Trade with Implications for Global Climate Policy.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2008,42(5):1401-1407.

Polenske Karen R,Geoffrey J.D.Hewings. Trade and Spatial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Regional Science,2004. 83:269-289.

Rhee Hae C,Chung Hyun S. Change in CO2 Emission and its Transmissions between Korea and Japan Using International Input-output Analysis. Ecological Economics,2006,58(4):788-800.

Tang Xu,Zhang Baosheng,Feng Lianyong et.al. Net Oil Exports Embodied in China’s International Trade:An Input-output Analysis. Energy,2012,48(1):464-471.

Tang Xu,Zhang Baosheng,Feng Lianyong et.al. Economic Impacts and Challenges of China’s Petroleum Industry:An Input-output Analysis. Energy,2011,36(5):2905-2911.

Tang Xu,Zhang Baosheng,Mikael H??k et al. Forecast of Oil Reserves and Production in Daqing Oilfield of China. Energy,2010,35(7):3097-3102.

Tang Xu. The New China-Canada Petroleum Cooperation Picture. Geopolitics of Energy. 2010,32(4):10-15.

Wright D.J. The Natural Resource Requirements of Commodities. Applied Economics,1975,7(1):31-39.

Xu Ming,Li Ran,Crittenden J.C.,Chen Yongsheng. CO2 Emissions Embodied in China’s Exports from 2002 to 2008:A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 Energy Policy,2011,39(11):7381-7388.

Youngho Chang,Joon Fong Wong. Oil Price Fluctuations and Singapore Economy. Energy Policy,2003,31:1151-1165.

Zhang ZhongXiang. Who Should Bear the Cost of China’s Carbon Emissions Embodied in Goods for Exports? Mineral Economics,2012,24(2):10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