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5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65

民生经济学图书

Economics on People's Livelihood

SSAPID:101-1023-1757-61
ISBN:7-80190-487-7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比较优势与农业发展政策》、《城乡收入差距与制度变革的临界点》、《论农业经营形式的选择》、《科学认识转轨中的就业问题》等有关“三农”问题和就业问题的文章20余篇。。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丛书
作 者: 蔡昉
编 辑:张征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中国经济50人论坛简介

 总序

 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丛书编委会成员

 上篇 三农问题

  比较优势与农业发展政策

   一 传统农业发展政策及其控制原理

   二 市场化改革的演进形态及其特征

   三 农业中比较优势发挥的实证分析

   四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发展政策选择

  区域比较优势与农业持续增长的源泉

   一

   二

   三

   四

   五

  农业比较优势的发挥与市场机制的启动

   一 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

   二 发挥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

   三 走出农产品流通双轨制

  论农业保护及其替代政策

   一 农业保护政策产生的原因

   二 农业保护造成的福利损失

   三 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减缓的结构原因

   四 重新选择我国农业经济政策的支点

  从比较优势与贸易利益看中国粮食供求问题

   一 国际粮食供需状况、趋势及其含义

   二 布朗眼中的“粮食问题”与中国现实

   三 反思中国粮食战略

   四 粮食贸易利益:中国及其伙伴

  论农业经营形式的选择

   一 私人产权、公共品和“公共池塘”资源

   二 农业特点和外部性的解决方式

   三 农业中经营形式的选择

   四 集体行动效率的理论说明

   五 社区合作的必要性及成功的条件

  发展阶段与农民社区组织*

   一 关于合作经济的一个悖论

   二 两种农村组织的职能与激励机制

   三 社区组织兴衰的历史透视

   四 征税与平等积累的政治经济学

   五 转折点和新型农民组织的基础

  城乡收入差距与制度变革的临界点

   一 引言

   二 制度需求与制度形成:解释传统城乡关系

   三 激励强度、制度均衡与城乡关系改革

   四 投票、呼声、退出与改革的制度临界点

   五 结语

  趋向公平的“资源重新配置效应”

   一 劳动力转移与公平

   二 资源重新配置效应的一个例证

   三 效率——公平的保障

  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逻辑与成功的条件

   一 乡镇企业成功发展的市场环境

   二 乡镇企业的激励与监督

   三 组织创新的机会及推进过程

   四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条件

 中篇 人口与迁移

  人口迁移和流动的成因、趋势与政策

   一 引言

   二 迁移理论与政策传统

   三 中国人口迁移和流动的特殊动力

   四 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特征

    (一)迁移与流动的地区特征

    (二)迁移与流动的人口学特征

    (三)迁移和流动人口的就业特征

   五 迁移与流动的趋势和政策走向

  劳动力流动、择业与自组织过程中的经济理性

   一 “托达罗教条”和盲流观念

   二 迁移理性:契约性而非投机性

   三 信息、距离与人力资本

   四 都市里的村庄:制度需求与供给

   五 简短的结论

  转轨时期劳动力迁移的区域性特征

   一 引言

   二 区域差异特征

   三 迁移距离与成本

   四 迁移流向的区域特征

   五 迁移对平衡发展的含义

  中国城市限制外地民工就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一 引言

   二 劳动力市场分割:过去与现在

   三 劳动力流动:谁受益,谁受损?

   四 城市居民利益的表达渠道和效果

   五 城市就业形势与歧视政策的力度

   六 总结

  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

   一 引言

   二 经济体制转轨与劳动力流动

   三 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与制度障碍

   四 体制改革的路径与劳动力流动前景

  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机制改革的理论思考

   一 改革的动因与时机

   二 改革的整体逻辑与渐进步骤

   三 人口转变阶段差异与改革重心

   四 改革的核心是政府职能转变

  人口与经济关系的范式和大人口政策框架

   一 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

   二 人口负债与人口红利

   三 大人口观与大人口政策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

   一 引言

   二 充足劳动力供给创造的增长绩效

   三 中国人口转变产生的人口红利

   四 充分就业是持续高速增长的保障

 下篇 就业与劳动力市场

  二元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就业体制转换

   一 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化

   二 两个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决定

   三 劳动力市场分割条件下的体制转换

   四 就业体制转换的难点

   五 结论与政策含义

  科学认识转轨中的就业问题

   一 引言

   二 为什么不能承受高失业率?

   三 转轨与就业问题

   四 经济增长、结构调整与就业

  市场配置劳动力,政府促进就业

   一 当前就业和再就业形势

   二 市场配置劳动力的基础作用

   三 政府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

   四 劳动者素质是就业之本

   五 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岗位之源

  论就业在社会经济发展政策中的优先地位

   一 中国严峻的就业和再就业形势

   二 充分就业是经济社会稳定的基础

   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赖于就业的扩大

   四 经济增长并不自动导致最大化就业

   五 人力资本积累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

  中国劳动政策的改革:一个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一 引言

   二 传统劳动政策的形成

    (一)户籍制度

    (二)城市就业政策

    (三)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

    (四)传统劳动政策的弊端

   三 农村劳动力转移

   四 城市就业制度改革

   五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一)失业保险

    (二)基本养老保险

    (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四)最低生活保障

   六 总结:评价劳动力市场发育

  市场如何重新配置城乡劳动力资源?

   一 改革以前的劳动力配置

   二 改革以来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三 人口转变与就业挑战

    (一)劳动力数量的挑战

    (二)劳动力素质的挑战

    (三)再就业的人力资本障碍

   四 劳动力市场形成和发育的制度障碍

   五 劳动力市场发育展望

  中国就业统计的一致性:事实和政策涵义

   一 引言

   二 劳动力市场描述:解读中国就业统计

    (一)下岗与登记失业:两个显示性指标

    (二)调查失业率:统计的与估计的

    (三)劳动参与率:沮丧的工人

   三 就业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四 严峻的就业局面提出哪些政策需求?

   五 总结

 论坛成员

Benjamin,Dwayne,Loren Brandt and Guo Li(2000),“Markets,Human Capital,and Inequality:Evidence from Rural China”,unpublished paper,University of Toronto.

Du,Ying(2000),“Rural Labor Migr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an Analysis of Its Features and the Macro Context”,in West,Loraine and Yaohui Zhao(eds),Rural Labor Flows in China,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Roberts,Kenneth(2000),“Chinese Labor Migration:Insights from Mexican Undocumented Migration to the United States”,in West,Loraine and Yaohui Zhao(eds),Rural Labor Flows in China,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Solinger,Dorothy J.(1999),“Citizenship Issues in China’s Internal Migration:Comparisons with Germany and Japan”,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Vol.114,No.3:pp.455~478.

Wang,Feng and Xuejin Zuo(1999),“Inside China’s Cities:Institutional Barri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Urban Migrant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AEA Papers and Proceedings,May:pp.276~280.

Zhao,Yaohui(1999),“Migration and Earnings Difference:The Case of Rural China”,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47(4):pp.767~782.

黄平主编《寻求生存——当代中国农村外出人口的社会学研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状况(1997/1998)》研究报告,2000,http://www.molss.gov.cn/column/jy/ncjy98/index.htm。

Ahituv,Avner(2001),“Be Fruitful or Multiply:On the Interplay between Fertil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14:pp.51~71.

Boulding,Kenneth Ewart(1958),Principles of Economic Policy,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

巴罗、萨拉伊马丁:《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汤俊湘:《经济政策》,台北:三民书局,1980。

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载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蔡昉、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经济研究》1999年第10期。

蔡昉、王德文、都阳:《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区域差距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Blanchet,Didier(1991),“On Interpreting Observed Relationships Between Population Growth and Economic Growth:A Graphical Exposition”,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Vol.17,No.1(March),pp.105~114.

Bloom,David E.,David Canning,and Jaypee Sevilla(2002)The Demographic Dividend: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Population Change,RAND.

Hodgson,Dennis(1988),“Orthodoxy and Revisionism in American Demography”,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Vol.14.No.4,pp.541~569.

Johnson,Gale(1994),“Effects of Institutions and Policies on Rural Population Growth with Application to China”,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Vol.20,No.3,pp.503~531.

Nelson,R.(1956),“A theory of the Low Level Equilibrium Trap in Underdeveloped Econom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46.

巴罗、萨拉伊马丁:《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蔡昉、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经济研究》1999年第10期。

蔡昉、都阳:《“文化大革命”对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破坏》,《经济学季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Barro,Robert J.and X.Sala-i-Martin(1995),Economic Growth,New York:McGraw-Hill.

Bloom,David and Jeffrey Williamson(1997),“Demographic Transitions and Economic Miracles in Emerging Asia”,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Working Paper 6268.

Bloom,David E.,David Canning,and Jaypee Sevilla(2002),The Demographic Dividend: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Population Change,RAND.

Hodgson,Dennis(1988),“Orthodoxy and Revisionism in American Demography”,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Vol.14.No.4,pp. 541~569.

Kelley,Allen(1988),“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Population Change in the Third World”,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Vol.26,pp.1685~1728.

Mankiw,G.N.,D. Romer,& D.Weil(1992),“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Economic Growth”,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7,2(May):pp.407~437.

Sala-i-Martin,X.X.(1996),“The Classical Approach to Convergence Analysis”,The Economic Journal,106(July),pp.1019~1036.

Solow,Robert M.(1956),“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70,1(February):pp.65~94.

Swan,Trevor W.(1956),“Economic Growth and Capital Accumulation”,Economic Record,32(November):pp.334~361.

Williamson,Jeffrey(1997),“Growth,Distribution and Demography:Some Lessons from History”,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Working Paper 6244.

蔡昉、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经济研究》1999年第10期。

蔡昉、王美艳、王德文:《就业形势和展望:形成中的劳动力市场分析》,载刘国光、王洛林、李京文主编《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01年春季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与社会科技司:《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海韦尔·琼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导引》,郭家麟、许强、李吟枫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世界银行:《2020年的中国:新世纪的发展挑战》,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冯兰瑞、赵履宽:《中国城镇的就业和工资》,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曼昆:《经济学原理》,北京,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多马:《经济增长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本)》,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蔡昉、王美艳、王德文:《就业形势和展望:形成中的劳动力市场分析》,载刘国光等主编《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01年春季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蔡昉、都阳:《“文化大革命”对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破坏》,《经济学季刊》第2卷,2003年第4期。

蔡昉、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经济研究》1999年第10期。

世界银行:《2020年的中国:新世纪的发展挑战》,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蔡昉主编《2002年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城乡就业问题与对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Bloom,David and Jeffrey Williamson(1997),“Demographic Transitions and Economic Miracles in Emerging Asia”,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Working Paper 6268.

Dawson,Graham(1992),“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Causes,Consequences and Cures”,Brookfield,VA:Edward Elgar.

Giles,John,Albert Park and Juwei Zhang(2004),“What is China’s True Unemployment Rate?”unpublished manuscript.

Hamermesh,Daniel S.and Albert Rees(1993),The Economics of Work and Pay,Fifth Edition,New York:Harper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1994),“World Outlook”,Washington,DC:May.

Ottosen,Garry K. and Douglas N.Thompson(1996),Reducing Unemployment:a Case for Government Deregulation,Westport,Connecticut,London:Praeger Publishers.

Rawski,Thomas G.(2001),“What’s Happening to China’s GDP Statistics?”China Economic Review,Vol.12,No.4,December,pp.298~302.

Solinger,Dorothy J.(2001),“Why We Cannot Count the Unemployed?”The China Quarterly,No.167(August),pp.671~688.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UNDP)(1999),China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1999:Transition and the State,New York.

蔡昉、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经济研究》1999年第10期。

蔡昉、王美艳:《非正规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发育——读解中国城镇就业增长》,《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2期。

蔡昉主编《2002年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城乡就业问题与对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国家统计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3》,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曼昆:《经济学原理》,北京,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雅各布·明塞尔:《劳动供给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