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4

引证文献

4 !

参考文献

106

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2008~2009)图书

Annual report on China's headquarters economy

SSAPID:101-0991-2573-09
ISBN:978-7-5097-0387-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总部经济聚集区建设与发展”为主题,系统分析了总部经济聚集区的概念与特征、主要类型、发展模式及其对促进区域产业升级和竞争力提升的积极影响,集中展示了北京、上海、广州等10余个城市(城区)发展总部经济、建设特色总部聚集区的实践成果。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总部经济蓝皮书
作 者: 赵弘
编 辑:任文武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10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中国总部经济蓝皮书》编委会

 社科文献资源库之皮书数据库

 前言

 主要编撰者简介

 法律声明

 综合篇

  总部经济聚集区建设与发展研究*

   一 总部经济聚集区及其建设条件分析

    (一)产业集群与产业聚集区

     1.产业集群与产业聚集区的形成

     2.产业集群与产业聚集区的经济学分析

    (二)总部经济聚集区的概念、特征

     1.总部经济认识的再深化

     2.总部经济聚集区的形成、概念与特征

    (三)总部经济聚集区建设的基本条件

     1.显著的区位优势

     2.良好的基础设施

     3.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4.完善的专业服务体系

     5.良好的制度环境

   二 国外典型总部经济聚集区发展实践及经验借鉴

    (一)纽约曼哈顿CBD

    (二)伦敦金融城

    (三)东京新宿

    (四)巴黎拉德芳斯

    (五)卢森堡金融区

    (六)国外总部经济聚集区发展经验借鉴

     1.总部经济聚集区的建设发展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2.政府的规划引导对推进总部经济聚集区建设具有重大作用

     3.总部经济聚集区的建设要注重特色和定位

     4.总部经济聚集区的建设要注重功能的多样性

   三 总部经济聚集区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二)推动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动力引擎

    (三)为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提供强劲支撑

    (四)成为体现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五)对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劲带动作用

   四 总部经济聚集区的主要类型分析

    (一)以产业划分的总部经济聚集区类型

     1.混合产业总部经济聚集区

     2.特色产业总部经济聚集区

    (二)以发展模式划分的总部经济聚集区类型

     1.市场主导型总部经济聚集区

     2.政府引导型总部经济聚集区

   五 政府在总部经济聚集区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一)政府与总部经济聚集区的关系

    (二)政府在总部经济聚集区发展中承担的主要角色

     1.通过规划引领优化总部经济发展的结构和布局

     2.通过制定政策引导高端资源优化配置

     3.通过公共设施的提供完善基础条件支撑

     4.通过软环境的营造提升为企业总部服务的能力与水平

   六 我国主要城市总部经济聚集区建设发展实证研究

    (一)北京总部经济聚集区

     1.商务中心区(CBD)

     2.金融街

     3.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

     4.丰台总部基地

    (二)上海总部经济聚集区

     1.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2.徐家汇总部经济楼宇区

     3.张江高科技园区

    (三)广州总部经济聚集区

     1.环市东中央商务区

     2.珠江新城

    (四)重庆总部经济聚集区

    (五)武汉总部经济聚集区

     1.武昌公司总部区

     2.王家墩CBD

   七 我国城市总部经济聚集区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总部经济的认识偏差

     2.规划与政策引领不够

     3.总部经济聚集区的相关配套功能不够完备

     4.总部经济聚集区建设不顾阶段性的要求,盲目追求高端化

    (二)相关对策

     1.尊重市场规律,根据总部经济聚集区发展阶段强化规划引领

     2.建立健全地方税收分成议价机制

     3.完善总部经济聚集区的各项配套服务设施

     4.根据地方产业基础选择总部资源,增强企业的根植性与归属感

 评价篇

  中国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

   一 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二 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综合排名与分析

    (一)35个主要城市综合发展能力排名

     1.总部经济发展能力第Ⅰ能级城市(综合得分>70)

     2.总部经济发展能力第Ⅱ能级城市(50<综合得分≤70)

     3.总部经济发展能力第Ⅲ能级城市(40<综合得分≤50)

     4.总部经济发展能力第Ⅳ能级城市(综合得分≤40)

    (二)四能级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述

     1.第Ⅰ能级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述

     2.第Ⅱ能级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述

     3.第Ⅲ能级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述

     4.第Ⅳ能级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述

   三 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分项排名与分析

    (一)各分项对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的贡献度分析

    (二)基础条件排名与分析评述

     1.35个城市基础条件排名

     2.各分项指标对基础条件的贡献度

     3.基础条件指标与综合能力相关性分析

    (三)商务设施排名与分析评述

     1.35个城市商务设施排名

     2.各分项指标对商务设施的贡献度分析

     3.商务设施指标与综合能力相关性分析

    (四)研发能力排名与分析评述

     1.35个城市研发能力排名

     2.各分项指标对研发能力的贡献度分析

     3.研发能力指标与综合能力相关性分析

    (五)专业服务排名与分析评述

     1.35个城市专业服务排名

     2.各分项指标对专业服务的贡献度分析

     3.专业服务指标与综合能力相关性分析

    (六)政府服务排名与分析评述

     1.35个城市政府服务排名

     2.政府服务指标与综合能力相关性分析

    (七)开放程度排名与分析评述

     1.35个城市开放程度排名

     2.各分项指标对开放程度的贡献度分析

     3.开放程度指标与综合能力相关性分析

   四 前十名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分析与评述

    (一)北京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名与分析评述

     1.北京的研发能力在全国继续处于领先地位,且分项发展均衡

     2.北京的商务设施条件完善,能够很好地满足企业总部的需求

     3.北京的专业服务水平较高,金融保险环境不断优化

     4.北京总部经济基础条件较好,分项指标发展不均衡

     5.北京的开放程度排名第二,比上一年度下降了1个名次

     6.北京政府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但与其他指标相比还有提升空间

    (二)上海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名与分析评述

     1.上海基础条件优势突出,仍保持全国第二位

     2.上海商务设施排名第二,各分项指标均衡发展

     3.上海的研发能力较强,排名第二

     4.上海专业服务能力较强,金融保险和专业咨询优势突出

     5.上海的开放程度较高,排名第一

     6.上海的政府服务水平较高,服务意识不断增强

    (三)广州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名与分析评述

     1.广州的基础条件具有强劲优势,排名第一

     2.广州的商务设施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和上海

     3.广州的专业服务能力继续保持优势,金融保险和专业咨询均衡发展

     4.与其他指标相比,广州的研发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5.广州的政府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比上一年度提高了3个位次

     6.广州的开放程度较高,区域开放全国领先

    (四)深圳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名与分析评述

     1.深圳的社会基础和环境质量具有明显优势

     2.深圳的研发能力排名第四,比上一年度下降了1个名次

     3.深圳的专业服务体系较完善,金融保险和专业咨询发展均衡

     4.深圳的政府服务优势显著,连续三年排名第一

     5.深圳的国际开放较具优势,区域开放程度相对不足

     6.与其他指标相比,深圳的商务设施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南京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名与分析评述

     1.南京的基础条件较好,分项指标发展不够均衡

     2.南京的研发能力优势明显,比上一年度提高了4个名次

     3.南京的金融保险等专业服务发展较快

     4.南京的商务基本设施优势明显,信息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5.与其他指标相比,南京的政府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6.南京的开放程度比上一年度提高了1个名次,区域开放和国际开放均衡发展

    (六)杭州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名与分析评述

     1.杭州的经济实力优势突出,基础设施、社会基础等有提升空间

     2.杭州的专业服务排名第五,金融保险和专业咨询发展均衡

     3.杭州的商务设施条件较好,排在第七位

     4.杭州的政府服务水平较高,排在第四位

     5.杭州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比上一年度上升了1个名次

     6.与其他指标相比,杭州的研发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七)天津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名与分析评述

     1.天津的基础条件上升了1个名次,但各分项指标相对不够均衡

     2.天津的研发能力排名第八,研发投入和科技成果较高

     3.天津的商务设施条件较好,两个分项指标发展均衡

     4.天津的专业服务能力较强,排名第六

     5.天津的开放程度排名第六,国际开放具有突出优势

     6.天津的政府服务有所提高,比上一年度上升了1个名次

    (八)成都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名与分析评述

     1.成都的基础条件排名第十,分项指标发展不够均衡

     2.成都的商务设施条件排名第八,比上一年度下降了3个名次

     3.成都的研发能力提高较快,分项指标存在一定的不均衡

     4.成都的专业服务发展迅速,比上一年度上升了1个名次

     5.成都的政府服务水平比上一年度提高了2个位次

     6.成都的区域开放优势明显,国际开放程度有待增强

    (九)青岛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名与分析评述

     1.青岛的基础条件较好,比上一年度上升了2个名次

     2.青岛的商务设施不断完善,比上一年度提高了5个名次

     3.青岛的研发能力排名第15位,比上一年度下降了3个名次

     4.与其他指标相比,青岛的专业服务相对较弱

     5.青岛的政府服务排名第二,比上一年度提高了2个名次

     6.青岛的开放程度优势突出,排名第五

    (十)武汉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名与分析评述

     1.武汉的基础条件排名第13位

     2.武汉的研发能力较强,排在第七位

     3.武汉的商务设施完善,较好满足了企业总部的需求

     4.武汉的专业服务排名第十,专业咨询优势明显

     5.武汉的开放程度排名第14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理论篇

  产业集群与总部经济发展

   一 产业集群和总部经济的关系

    (一)产业集群简述

    (二)总部经济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然

    (三)总部经济实质上是一种聚集经济

   二 总部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效应分析

    (一)总部集群的区域经济带动效应

     1.总部集群提升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带动功能

     2.推进城市产业结构高度化,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

     3.推进区域的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

    (二)总部集群的区域品牌效应

   三 发展总部集群的基础:区域创新体系

    (一)区域创新体系及其基本构成要素

     1.主体要素

     2.功能要素

     3.环境要素

    (二)总部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关联性

     1.地域关联

     2.结构关联

     3.功能关联

     4.目标关联

   四 建设总部聚集区、加快总部集群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实施集群创导(Cluster Initiative)战略

    (二)将总部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三)培育促进总部集群的区域社会文化环境,提高总部经济的文化竞争力

    (四)开展集群营销,创建总部集群区域品牌

    (五)建立有效的总部集群“竞合”机制

    (六)推进总部集群融入全球价值链

  企业总部的都市化与都市经济的总部经济化

   一 引言

   二 企业总部都市化的几何模型

   三 企业总部都市化的收益

    (一)都市经济资源的获得效应

    (二)都市政府资源的获得效应

    (三)都市经济总部经济化的集群效应

     1.专业技术人员的可获得性

     2.专业化生产服务的可获得性

     3.知识外溢

     4.空间竞争

     5.关系网络的资源优势和信息优势

     6.总部企业间的互补性

     7.区域品牌效应

     8.经济活动聚集的预期

     9.专业化生活服务的可获得性

     10.低搜寻成本

   四 企业总部都市化的成本

    1.资本成本

    2.租金成本

    3.工资成本

    4.熟悉成本

    5.控制成本

    6.技术和知识的转移成本

   五 结论和政策含义

  总部集群与区域创新发展研究*

   一 总部经济、总部集群与总部经济聚集区

   二 总部集群的创新特征

    (一)集聚创新资源的智力创新

    (二)聚焦核心产业的集中创新

    (三)创新环境的共生性

    (四)创新重点的差异性

   三 总部集群对区域创新发展的效应分析

    (一)产业集聚效应

    (二)产业提升效应

    (三)市场创造效应

    (四)品牌提升效应

    (五)知识溢出与学习效应

    (六)创新集成及辐射效应

    (七)经济控制力提升效应

    (八)区际整合带动效应

   四 以总部经济模式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思考

    (一)完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商务设施水平

    (二)培育高级生产要素,强化现代服务体系

    (三)区别环境条件及产业特色,有效选择发展战略

    (四)结合地区实际与发展需要,积极创新政策

    (五)把握中心城市优势,加强平台建设

  以总部经济促进中国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升级的突破路径研究

   一 总部经济在全球价值链的战略布局

   二 国际竞争力是实现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升级的根本途径

   三 总部经济促进中国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升级路径分析

    (一)总部经济效应促进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二)总部经济促进企业提升资源整合能力

    (三)总部经济促进企业提高管理运营能力

  总部经济、地区总部集聚与金融中心建设的能动性分析

   一 引言

   二 协同视角:RHQs集聚与IFC演进的理论与实践

    (一)基于金融集群的RHQs与IFC协同研究

    (二)基于信息资源的RHQs与IFC协同研究

    (三)基于功能选择的RHQs与IFC协同研究

    (四)基于创造能力的RHQs与IFC协同研究

   三 互动机理:RHQs集聚与IFC演进的内生规律

    (一)IFC演进促进RHQs运作

    (二)RHQs集聚促进IFC的演进

   四 来自上海的实证研究:RHQs集聚与IFC演进

    (一)金融软实力尚缺,竞争优势未能很好地体现

    (二)金融开放度不足,不利于MNCs全球价值链再造

    (三)综合服务业体系尚未形成,人才瓶颈尚存,无法适应MNCs结构跟进战略的需要

   五 相关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集聚内外优势资源,建立国际接轨氛围

    (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提供必要税收支持

    (三)构建人才吸引模式,完善软硬环境建设

    (四)转变政府经济职能,加强制度管理建设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解释跨国银行地区总部的区位选择*

   一 Davis*和Lasserre生命周期理论简介

    (一)Davis理论的主要观点

     1.第一阶段

     2.第二阶段

     3.第三阶段

     4.第四阶段

    (二)Lasserre理论的主要观点

     1.进入阶段的作用——发起者

     2.发展阶段的作用——促进者

     3.巩固阶段的作用——协调者

     4.管理阶段的作用——管理者

   二 生命周期理论对跨国银行RHQ区位选择的解释

    (一)跨国银行RHQ生命周期理论的四个时期

     1.进入期

     2.成长期

     3.稳定期

     4.衰退期

    (二)跨国银行RHQ在各时期的作用及其角色

     1.进入期

     2.成长期

     3.稳定期

     4.衰退期

    (三)基于角色的跨国银行RHQ生命周期模型

   三 结论

  用区域性总部经济提升区域产业发展水平

   一 总部经济是区域产业发展的强大助推器

    (一)总部经济有利于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

    (二)总部经济有利于提升区域产业竞争优势

    (三)总部经济是带动区域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

    (四)总部经济模式对区域经济发展将产生巨大影响

   二 山东省区域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三 以总部经济为抓手、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龙头,全面带动山东省产业水平的提升

    (一)济南市发展总部经济的经验对于山东省区域性中心城市产业发展的借鉴价值

    (二)以区域性中心城市总部经济发展全面带动山东省产业结构升级

  总部经济:城市经济的新引擎

   一 我国许多大城市面临转型的压力

    (一)我国城市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二)国际大都市经济转型典型模式

   二 总部经济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总部经济对城市经济的积极作用

    (二)总部经济促进中心城市制造业产业升级

    (三)总部经济助推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

   三 发展总部经济成为我国大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选择

 实践篇

  北京CBD国际金融业研究:环境分析与发展思路

   一 北京CBD国际金融业发展概况

    (一)世界500强企业总部高度聚集

    (二)国际金融企业总部群落分布

    (三)国际证券交易所布局全球市场

    (四)外资再保险巨头拓展国内市场

    (五)国际金融业发展链条较为完善

    (六)国际金融业高端人才内外兼容

   二 北京CBD国际金融业发展环境分析

    (一)北京CBD国际金融业发展的有利宏观环境

     1.全球产业加速转移,国际发展环境日益良好

     2.服务贸易逐渐开放,国内发展环境逐渐完善

     3.北京奥运盛会在即,面临奥运金融发展环境

     4.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具有发展内在动力环境

     5.区域经济导向明确,发展面临专业分工环境

    (二)北京CBD国际金融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1.国际金融机构数量、规模及效益尚待提高

     2.区域内缺少有形要素市场和较发达金融市场

     3.国际金融业产业链条尚未形成

     4.发展缺乏导向性规划

   三 北京CBD国际金融业发展思路

    (一)利用政策扶持,发展国际金融、综合金融业务

    (二)发挥体制优势,推进金融创新、整合金融资源

    (三)加强金融监管,完善监管机制、强化防范自律

    (四)优化产业组织,促进要素供给、提高竞争优势

    (五)建立发展平台,形成沟通制度,制定人才战略

  上海总部经济聚集区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 上海总部经济聚集区建设进展及格局演进

    (一)城市中央商务区的布局演进

    (二)高科技园区的总部经济发展

    (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规划建设

    (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进展

    (五)创意产业园区的结构布局

   二 上海重点总部经济聚集区的建设现状

    (一)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二)南京西路高档商务区

    (三)淮海中路商务楼宇集聚区

    (四)张江高科技园区

    (五)漕河泾开发区

    (六)外高桥保税区

    (七)西郊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八)大业领地企业总部花园

   三 进一步优化上海总部经济集聚区建设布局的对策建议

    (一)科学布局规划,合理定位现有总部经济集聚区的空间结构

    (二)明确发展重心,大力扶植与城市功能定位相适应的重点集聚区

    (三)优化投资环境,努力降低总部经济集聚区的商务成本

    (四)增强根植性,加大总部经济集聚区与所在地的产业发展耦合

    (五)加强区域统筹,促进长三角总部经济集聚区的协调发展

  广州市总部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一 广州总部经济的发展概况

    (一)总体发展水平

    (二)与港深分工格局

    (三)发展阶段

    (四)投资情况

    (五)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六)企业类型和功能

    (七)行业分布

    (八)空间分布

    (九)政策环境

   二 广州总部经济聚集区发展实践

    (一)广州总部经济空间分布主要以环市东、天河北-珠江新城商务区为中心,分别向东西两方向呈带状延伸

    (二)广州总部经济聚集区主要围绕四种形式展开,形成总部企业集聚的空间载体

     1.以天河北、珠江新城和环市东为代表的广州市三大中央商务区

     2.以东风东CEPA服务功能区、沿江路休闲商务带、琶洲会展服务区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功能区

     3.以广州开发区、天河软件园为代表的产业园区

     4.以越秀区的电信广场、中华国际中心、越秀城市广场和天伦大厦为代表的高档写字楼

   三 加快广州总部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广州总部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

    (二)加快广州总部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

    (三)加快广州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1.加强战略规划与政策引导,提高总部经济发展的整体性与协调性

     2.加大总部企业的引进和培育力度

     3.围绕广州和“珠三角”产业基础,发展特色总部经济

     4.重点打造国际化的“珠江新城-员村-琶洲”和“环市东-天河北”总部经济“双核”,构建“总部经济之都”

     5.强化广州区域中心地位与总部中枢功能,打造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品牌,增强总部经济的吸聚力

     6.加快广佛都市圈融合,推进泛珠信息一体化建设,拓展广州总部经济的承载空间与产业腹地

     7.全面推进穗港总部经济合作,共同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港深穗”国际总部经济带

     8.建立总部人才“国际生活社区”,构筑广州发展总部经济的人才支撑体系

  深圳市发展总部经济的税收研究

   一 总部经济的形成机理、范围界定及税收理论

    (一)总部经济形成机理

    (二)总部经济形成条件

    (三)总部经济范围界定

     1.商务部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界定

     2.上海市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界定

     3.广东省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界定

    (四)总部经济税收效应

     1.总部经济直接税收贡献

     2.总部经济间接税收贡献

     3.总部经济税收优化效应

   二 深圳总部经济发展的税收分析

    (一)深圳总部经济发展总体状况

     1.深圳总部经济行业结构

     2.深圳总部企业类型构成

     3.深圳总部企业区域分布

    (二)深圳总部经济税收贡献测算

     1.总部企业直接税收贡献

     2.总部企业间接税收贡献

    (三)深圳总部经济税收优化分析

    (四)深圳总部经济税收分析结论

     1.深圳总部经济税收贡献效应显著,地方级次税收占正常税收比重较大,发展总部经济有利于提高地方级次税收比重,扭转全市中央与地方财税收入不均衡增长的局面

     2.深圳总部经济税收优化效应初具雏形,发展总部经济正带来全市税种结构、产业税收结构、区域税收结构的积极变化

     3.深圳总部经济税收效应还没有完全释放,总部经济结构尚有待升级,发展速度尚需加快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打造鼓楼总部经济聚集区

   一 总体空间布局

    (一)湖南路-鼓楼广场总部经济圈

    (二)江东软件城总部经济圈

    (三)新街口总部经济圈

    (四)新模范马路工业设计企业总部经济带

   二 全方位推进总部经济聚集区建设

    (一)多途径拓展空间载体

     1.加强对区域空间资源的宏观监控

     2.着力优化区域内现有土地资源

     3.积极开发利用潜在存量空间资源

    (二)推进湖南路“二次提升”

     1.容量提升

     2.功能提升

     3.品牌提升

    (三)创新城区间合作共赢模式

     1.加强与其他城区间的合作

     2.创新城乡合作模式

     3.构建城区(乡)间利益协调机制

    (四)探索政产学研新型合作模式

     1.开发利用高校老校区空间资源,打造产学研新载体

     2.建立行业共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机制

     3.加大技术成果转化的资金支持

    (五)深入挖掘鼓楼区文化底蕴

     1.依托文化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企业总部

     2.实施民国建筑改造试点,打造总部经济发展新空间

  成都市特色总部经济聚集区建设发展的实践

   一 成都市总部经济集聚发展的现状

   二 成都市特色总部经济聚集区发展实践

    (一)武侯科技商务总部聚集区

     1.武侯区总部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2.武侯发展总部经济的重点领域

     3.武侯区总部经济的空间布局

    (二)成华总部经济试验区

     1.成华总部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2.成华总部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

     3.成华总部经济的空间布局

    (三)双流空港总部公园

     1.促进总部集聚的扶持政策吸引总部集聚

     2.成都城南商务中心建设拉动总部集聚

     3.空港总部基地独特的房产开发与经营模式吸引总部集聚

     4.高端城市级配套铸就的5A国际商务城促使总部集聚

   三 成都市总部经济集聚发展的主要经验

    (一)规划引导政策驱动总部经济集聚发展

    (二)顺势而为与造势发展拉动总部经济集聚发展

    (三)政府学界业界协同推进总部经济集聚发展

    (四)区域功能转型促进总部经济集聚发展

  杭州市发展总部经济研究

   一 杭州市总部经济发展现状

    (一)总体概况

    (二)现有的总部经济类型

     1.存量资源激活型

     2.重点企业扩张型

     3.外地企业迁入型

    (三)总部经济集聚区块分布及潜在优势分析

     1.钱塘江两侧区域

     2.延安路两侧区域

     3.黄龙体育中心四周区块

     4.文化创意产业区块

     5.“庆春广场”商务圈

     6.上城区块

   二 杭州市发展总部经济的条件分析

    (一)外部条件分析

     1.独特的发展优势

     2.良好的发展基础

     3.优越的综合环境

     4.丰富的人才科技资源

     5.发达的产业优势

    (二)存在问题分析

   三 杭州总部经济发展目标、原则、路径及对策建议

    (一)发展目标

    (二)发展原则

    (三)发展路径

     1.第一阶段:总部经济兴起期(“九五”到“十五”末)

     2.第二阶段:政府与企业的互动期(“十五”到“十一五”末)

     3.第三阶段:第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期(“十一五”到“十二五”末)

     4.第四阶段:总部经济的形成期(“十二五”到“十三五”末)

    (四)对策措施

     1.统一思想认识,理清发展思路

     2.出台扶持政策,支持总部发展

     3.健全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

     4.突出主导产业,培育产业集群

  关于总部经济发展的思考:以青岛为例

   一 总部经济的内涵、特征及总部入住条件分析

    (一)总部经济的内涵、特征

    (二)总部入住条件及指标设置

     1.一般性条件

     2.总部入驻的指标设置

   二 青岛市总部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发展空间分析

    (一)青岛市总部经济的发展现状

     1.省级总部数量多,国家和跨国总部数量较少

     2.青岛市总部企业以生产和产品研发为主

     3.青岛市总部经济税收效应明显

     4.青岛市各区的总部经济发展情况和特色分析

    (二)青岛市总部经济的发展空间分析

     1.政策扶持空间

     2.总部经济聚集区规划空间

     3.设施配套发展空间

     4.行业结构调整空间

   三 青岛市发展总部经济的模式

    (一)总部经济的发展阶段及青岛定位

    (二)“十一五”期间青岛总部经济发展的战略模式

     1.内创总部企业

     2.外引总部企业

     3.总部聚集区规划高端定位

   四 青岛市发展总部经济对策模式研究

    (一)避免总部外迁

    (二)制定出台突破性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三)制造基地向外发展,积极促进青岛市企业向产业链高端发展

    (四)建立推进总部经济的工作机制

    (五)强化规划引导,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总部经济集聚区

    (六)完善楼宇功能,着力解决制约总部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配套问题

  重庆总部经济功能提升研究

   一 重庆发展总部经济的优势

    (一)区位优势

    (二)直辖优势

    (三)市场优势

    (四)开放的文化优势

    (五)完善的配套体系

   二 提升总部经济功能及其对产业升级的影响

    (一)实现城市功能与经济发展协调统一的现实途径

    (二)提高税收贡献、增强政府调控力的需要

    (三)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举措

     1.有利于优化制造业存量资源

     2.带来第三产业与第一、二产业的高效链接与融合,使第三产业得以大力发展

     3.对合理配套半径之内的生产制造提出需求,带动周边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反过来提升城市的中心地位及产业层次

     4.有利拉动消费、增加就业

   三 重庆发展总部经济,提升产业层次的战略举措

    (一)总部经济的发展依据

    (二)总部经济发展目标

    (三)重点吸引的总部层级

     1.跨国公司区域总部

     2.东中部地区企业区域总部

     3.以西部为主要市场的东中部地区企业总部

     4.西部地区企业总部

     5.市内大企业总部

    (四)总部经济的空间布局

   四 发展总部经济的保障措施

    (一)完善软环境,提供高效的政府服务

    (二)调整有关政策,促进总部经济和区域发展的良性互动

    (三)进一步加强围绕公司总部服务的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

    (四)加强总部聚集区与制造业基地的功能合作

    (五)全力推进城市建设,打造体现新重庆城市形象,增大对企业总部的吸引力

     1.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塑造便利重庆

     2.体现多元化的城市建筑风格,塑造靓丽重庆

     3.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塑造生态宜居重庆

   五 依托总部经济,支撑产业发展升级

    (一)产业功能定位

    (二)产业空间布局

     1.以总部经济为引擎,全力打造重庆商务中心、重庆北部商贸中心

     2.以一港一站为依托,三园为载体,打造重庆的现代物流中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青岛市市南区总部经济发展的前瞻性分析

   一 总部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区域应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交通运输网络

    (二)区域应拥有高层次人力资源和教育研发资源

    (三)区域应能够为总部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支撑体系

    (四)区域应具备宽广的文化胸怀和完善的城市设施与服务

   二 市南区发展总部经济的优势

    (一)市南区拥有良好的区位和交通条件

    (二)市南区有着丰富的科技、人才资源条件

    (三)市南区承载总部企业发展的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四)市南区具有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的软、硬件环境

   三 展望市南区总部经济发展的未来

    (一)构建以高端服务业为主体的总部经济体系

    (二)加快旧城改造,进一步拓展总部经济发展的地理空间

    (三)立足区域特色,全力打造全方位、多形式、宽领域、多层次、立体化、纵深化的对外开放格局

    (四)加大总部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引入培养力度

    (五)进一步优化城区环境,全面提升立体化的综合环境水平

  海峡西岸经济区总部经济发展现状与战略研究

   绪论

   一 海西总部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分析

    (一)总部经济为海西区域之间进行合理的分工与合作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思路

    (二)总部经济对加快海西城市化进程,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区域中心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发展总部经济对于规划和调整海西产业布局,特别是构建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四)发展总部经济对于加强海西的内外协作具有重要意义

    (五)发展总部经济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海西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六)发展总部经济对于加强闽台经贸合作,对接海峡东岸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二 海峡西岸经济区总部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海峡西岸三大中心城市总部经济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1.福州总部经济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2.厦门总部经济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3.泉州总部经济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二)海西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经济圈总部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三 海西总部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及实施策略

    (一)海西总部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

    (二)海西总部经济发展策略研究

     1.依托总部经济模式,打造海西三大中心城市分工协作、互利共赢的局面

     2.加快海西行政体制改革,树立全局观念,发挥政府调控、协调作用,培育新的区域合作机制

     3.发挥海西中心城市的辐射源作用,整合现有经济资源,构建互补性“总部-基地”经济链条

     4.加快海西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为总部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5.加快区域通讯、金融、物流等服务行业的发展,完善总部经济服务体系

     6.调整海西行政区划,进一步优化总部经济发展环境,缩小山海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四 研究结论与展望

  打造成渝总部经济带,推进成渝经济区快速发展

   一 建立成渝总部经济带的背景

   二 成都、重庆发展总部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总部经济发展缺少产业支撑

    (二)人才不足问题较严重,总部经济发展面临人才制约

    (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金融发展环境有待优化

   三 打造成渝总部经济带,推进成渝经济区快速发展的战略建议

    (一)建议建立中国最大的总部经济带——成渝总部经济带

    (二)构建成渝总部经济带发展领导协调小组

    (三)加快实现重庆、成都两市之间的交通联动

    (四)制定成渝总部经济带发展规划,改善发展环境

    (五)大力发展金融服务,完善总部经济服务支撑体系

    (六)实施成、渝县域总部经济培育服务工程

    (七)设立成都总部企业商会,搭建总部经济沟通交流平台

 附录

  2007~2008年中国总部经济发展大事记*

  后记

《中国总部经济蓝皮书》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主持完成。全书立足全球视角,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对中国总部经济发展进程、趋势及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并集中展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及全国高校、科研机构等有关总部经济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本书以“总部经济聚集区建设与发展”为主题,系统分析了总部经济聚集区的概念与特征、主要类型、发展模式及其对促进区域产业升级和竞争力提升的积极影响,集中展示了北京、上海、广州等10余个城市(城区)发展总部经济、建设特色总部聚集区的实践成果。“中国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是本书值得关注的又一亮点。评价报告采用由6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55个三级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对35个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进行评价与排序,为各城市判定其总部经济所处阶段及制定总部经济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曹文、陈建成:《总部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及经济学分析》,《山东经济》2007年第5期。

陈柳钦:《产业集聚与产业竞争力》,《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陈柳钦、杨冬梅:《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体系构建》,http://www.xslx.com/htm/jjlc/cyjj/2005-05-26-18795.htm.

陈柳钦:《产业集群的创新、合作竞争和区域品牌效应分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贺灿飞:《总部经济再探》,2006年6月21日《中华工商时报》。

赖国毅:《产业集群视角下的总部经济——基于成都实践的思考》,《四川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吕文栋、张辉:《全球价值链下的地方产业集群战略研究》,《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2期。

史忠良、沈红兵:《中国总部经济的形成及其发展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5期。

涂山峰、曹休宁:《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增长》,《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12期。

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魏守华等:《产业集群:新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经济经纬》2002年第2期。

吴宣恭:《关于发展总部经济的几个问题》,《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0期。

徐金发等:《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总部经济分析》,《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徐惠蓉:《总部经济与城市现代服务业互动》,《现代经济探讨》2007年第12期。

许惠:《总部经济理论及发展对策研究》,中国知网,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年6月11日。

易孟秋:《总部经济与中心城市发展研究》,中国知网,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年3月7日。

张辉:《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内在经济机理》,《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1期。

赵弘:《总部经济》,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田新豹等:《区域经济学对总部经济的解释》,《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赵弘:《总部经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性选择》,《开放潮》2006年第4期。

赵弘:《总部经济:中心城市产业升级的动力引擎》,《中国城市经济》2006年第7期。

赵弘主编《2005~2006年: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孙鳌:《集群中企业的纵向分解》,《经济经纬》2007年第2期。

孙鳌、陈雪梅:《企业的自制-外购决策:一个几何模型》,《汕头大学学报》2007年第23期。

Y.Luo,“Market-seeking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in an emerging market:How parent-subsidiary links shape overseas succes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3,34(3):290-309

D.C.Galunic and S.Rodan,“Resource recombination in the firm:Knowledge structures and the potential for Schumpeterian innovation”,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8,19(12):1193-1201.

Chales W.L.Hill and W.Chan Kim,“Search for a dynamic theory of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A transaction cost model”,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8,(9),Special Issue:93-104.

Child,J.,“Strategies of control and organizational bahavior”,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73,March:1-17.

Ouchi,W.G.,“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organizational control”,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77,March:95-112.

Teece,D.J.,“Technology transfer by multinational firms:The resource cost of transferring technological know-how”,The Economic Journal,1977,87(346):242-261.

《福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福田政府在线,http://www.szft.gov.cn/zf/ztbd/sywgh/ghfb/zt/,2007年6月7日。

《福田形成高科技总部集群》,2006年10月16日《深圳商报》。

倪冰峰:《一手吸纳总部经济 一手培育创新源头:江宁开发区力争“上游”》,2008年6月10日《新华日报》。

王春、陈子君、李俊:《创新,超越创新——记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创业之路》,2008年8月7日《科技日报》。

赵弘:《北京:总部经济助推首都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http://www.cass.net.cn/file/20080729128808.html),2008年7月29日。

周建亮:《总部经济提升现代服务业》,2007年9月19日《青岛日报》。

庄浩滨:《福田崛起循环经济总部集群》,2006年6月29日《深圳商报》。

庄红韬:《国内外部分城市总部经济发展状况一瞥》,人民网,2006年3月25日。

包群、许和连、赖明勇:《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理论及中国的经验研究》,《世界经济》2003年第2期。

程惠芳:《国际直接投资与开放型内生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02年第10期。

程书芹、王春艳:《金融产业集聚研究综述》,《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4期。

冯邦彦:《香港产业结构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胡立法:《“索洛剩余”与外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技术贡献率实证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第10期。

江小涓:《中国的外资经济对增长、结构升级和竞争力的贡献》,《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刘刚、张浩辰:《在华外资企业的技术控制探讨》,《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第10期。

王巍、李明:《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机理及历史考评》,《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闫彦明:《金融资源集聚与扩散的机理与模式分析——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路径选择》,《上海经济研究》2006年第9期。

张婧:《我国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科技与管理》2004年第2期。

张幼文:《对外开放效益评估的主题与思路——以科学发展观对“新开放观”的探索》,《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第8期。

张幼文:《树立新开放观,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中)》,2004。

赵弘:《总部经济》,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Audrestch,D.,and Feldman,M.P.,“R & D Spillovers and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and produc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6(3),630-640.1996.

Choi,S.R.,Park,D.and A.E.Tschoegl, Banks and the World s Major Banking Centers, 1990,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Bd.132.1996.

Choi,S.R.,Park,D.and A.E.Tschoegl,Banks and the World’s Major Banking Centers,2000,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Bd.132.2002.

Bossone B.,Sandeep Mahajan and Farah Zahir,“Financial Infrastructure,Group Interests and Capital Accumulation”,IMF Working Paper, January 2003.

Gehrig,T.,“An Information Based Explanation of the Domestic Bias in International Equity Investment”,Th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97-109.1993.

〔美〕帕拉哈拉德、伊夫·多茨:《跨国公司使命——寻求经营当地化与全球一体化之均衡》,王文彬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

任永菊、张岩贵:《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特征、类型及其来华情况分析》,《世界经济》2005年第1期,第68~74页。

滕维藻、陈荫枋主编《跨国公司概论》,人民出版社,1991。

Lasserre,P.(1996),“Regional Headquarters:The Spearhead for Asia Pacific Markets”,Long Range Planning,Vol.29,No.1,p.30-37.

Vernon,Raymond,(1966),“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May,p.190-207.

李健:《总部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唯实》2004年第12期。

马传栋:《论全面提升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东岳论丛》2003年第2期。

史忠良、沈红兵:《中国总部经济的形成及其发展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研究》2005年第5期。

王凤洲、孔丰:《总部经济发展战略及其成本效益分析研究》,《东南学术》2006年第5期。

赵弘:《总部经济》(第二版),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魏小真等:《北京“总部经济”特征凸显》,《数据》,2006年9月23日。

张杰:《北京CBD金融业发展特色及对策分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http://www.bjcbd.gov.cn,北京商务中心区网站。

http://www.chystats.gov.cn,朝阳统计信息网。

李江帆、顾乃华:《政府市场营销与总部经济》,载《江海学刊》2005年第1期。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循迹·启新:上海城市规划演进》,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史忠良、沈红兵:《中国总部经济的形成及其发展研究》,载《中国工业经济研究》2005年第5期。

王征、王新军:《总部经济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张鹏:《总部经济时代》,华夏出版社,2007。

赵弘:《总部经济》,经济出版社,2004。

赵弘主编《2006~2007年: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赵弘主编《2007~2008年: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陈正伟:《企业集团总部入驻条件综合评价分析》,《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3期。

高洪深:《总部经济的经济学辨析》,《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徐金发、江青虎、张宏:《给予产业集群视角的总部经济分析》,《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3期。

赵弘:《总部经济》,经济出版社,2005。

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办公室:《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5~2020年)》。

重庆市社会科学院:《重庆经济年鉴》,2004、2005、2006年卷,重庆出版社。

景体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03~200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黄丽丽:《总部经济现象潮起潮动》,2005年9月26日《经济日报》。

陆昊:《关于总部经济的几点思考》,中国总部经济网,2005年12月9日。

任永菊:《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区位选择》,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博士论文,2004。

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编著《IMD世界竞争力年鉴(2002)》,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日本〕大前健一:《鼎势之争——未来全球商业竞争的格局》,经济出版社,1987。

王浩:《地区总部、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兼论上海营造总部经济的战略与规划》,《亚太经济》2005年第3期。

赵弘:《总部经济》,经济出版社,2005。

中国税收报告编委会编《中国税收报告(2003~2004)》,中国财经出版社,2003。

朱文晖:《走向竟合——珠三角与长三角经济发展比较》,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安增军、郑国泽:《中国区域经济视角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构建与福建经济竞争力提升》,《经济管理》2007年第14期。

《福州:距总部经济还有多远?》,2004年10月21日《海峡都市报》。

郭焕昆:《泉州发展总部经济的几点思考》,《泉州通讯》2006年第5期。

黄建忠、卢荣忠:《海峡西岸经济区概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王凤洲、王飞:《以总部经济模式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协调发展》,《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王凤洲、孔丰:《总部经济发展战略及其成本效益分析研究》,《东南学术》2006年第5期。

王凤洲、李海燕:《总部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区域化和城市化背景分析》,《科技资讯》2006年第18期。

王凤洲、王飞:《中国总部经济发展实践的现状与思考——兼论厦门市总部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经济师》2008年第2期。

王凤洲、孔丰:《总部经济发展战略及其成本效益分析研究》,《东南学术》2006年第5期。

王凤洲、崔杰:《总部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全球化背景分析》,《2005~2006年: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张先文、黄向阳:《加快发展厦门总部经济》,《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5年第2期。

赵弘:《总部经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新思路》,《经济师》2004年第6期。

简 介:本书以“总部经济推动中心城市与中小城市分工合作共赢发展”为主题,在分析国外典型城市群经验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总部经济推动中心城市与中小城市分工合作的作用与实现路径,对“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进行实证研究;集中展示了北京朝阳区、上海徐汇区、广州越秀区、武汉武昌区等8个中心城区发展总部经济的最新实践成果...

作者: 赵弘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10月

简 介:“中国总部经济蓝皮书”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和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主持完成,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对中国总部经济发展趋势和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集中展示我国总部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最新成果。《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2011~2012)》以“总部经济推动传统工业区转型升级”为主题,全面总结了国内外传统工业...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7月

简 介:《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报告》是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编辑出版的以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为主题的蓝皮书。全书内容主要包括总报告、对外开放篇、国际合作篇、城市形象篇和专题调研篇以及附录篇。分析了2011年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展望了2012年以及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形势及前景,提出了提升广州在...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6月

简 介: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研究所组织编写。我国服务业就业正在成为全社会劳动就业的主力军,服务业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本书内容涉及我国的服务业的体制、运行环境、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等,能为读者提供了解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必要信息。

作者: 裴长洪 夏杰长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