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11

“宁可”类复句研究图书

The Complex Sentences with Ningke

SSAPID:101-0975-7277-69
ISBN:978-7-5201-0539-2
DOI:
ISSN:

[内容简介] “宁可”类复句是何种关系的复句,不仅关涉前后小句的语法语义关系,更涉及对“宁可”词性的认定及词汇化等诸多问题。本书在句管控理论的指导下,深入探讨现代汉语层面的“宁可”类复句在句群中的地位,进而蠡测其在篇章衔接中所起的作用。除此之外,本书较为全面地考察了与“宁可”类复句相关的一些问题,如“宁”标语言单位的问题、“与其……宁可……”的配搭问题、“宁可”类复句加“但”及相互转化的问题等。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宋晖
编 辑:王晓卿;梁祚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10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序

 出版后记

 附录

 第一章 “宁可”类复句研究述评

  第一节 引言

   一 研究范围的分散与相对集中

   二 研究方法与目的

  第二节 《马氏文通》以来的学术专著的梳理

   一 《马氏文通》等四部论著

   二 《语法修辞讲话》等七部论著

   三 《汉语语法基础》等十六部论著

  第三节 现代汉语教学语法及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中的相关内容

   一 教科书对“宁可”类复句的归类存在分歧

   二 教学语法无法取得一致意见

  第四节 辞书释“宁可”的用法

  第五节 专述论文及相关论文的主要倾向

  第六节 结语

 第二章 “宁可”类复句的归类难题

  第一节 引言

   一 “归类”难题

    (一)取舍说

    (二)让步说

   二 两说分歧的根本及归类的意义

  第二节 “让步”与“选择”

   一 “让步”种种

   二 “选择”的概念与重构

  第三节 词义、语法意义与复句语义关系

   一 “宁可”的词性与词义

    (一)语气副词说

    (二)连词说

    (三)“宁可”的词义与准连词说

   二 对复句语义关系的影响

  第四节 多可性与复句语义关系

  第五节 结语

 第三章 “宁可p,也q”与“宁可p,但q”的转换条件及相关问题

  第一节 引言

   一 “宁可p,但q”语言事实例说

   二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宁可p,但q”的小三角查析

   一 前后小句的形式特征

    (一) “宁可”前可出现表评价的语气副词“倒”

    (二)“但”后经常出现各类语气副词

    (三)后小句通常是陈述句,但也可是反问句

   二 前后小句的逻辑语义类型

    (一)目的关系与未然

    (二)非目的关系与延伸

   三 “宁可p”与“但q”的“分”—“宁可p”与“也q”的“合”

    (一)多重复句中的层次断裂与黏合

    (二)语用动机的“分”

  第三节 基于语料调查的“也q”替换“但q”

   一 由“宁可p,也q”到“宁可p,但q”

   二 由“宁可p,但q”到“宁可p,也q”

   三 “但q”和“也q”可否替换的条件及原因

    (一)词性不同的限定

    (二)“宁可”类复句充当其他复句的转折分句

    (三)逻辑语义条件

    (四)后小句的句式

    (五)语用动机的分合

  第四节 余论与结语

 第四章 以“宁可”类复句为构件的多重复句小三角查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层次的构建与承接

   一 构建表达式与配置

   二 层次的承继与添加

   三 承继和添加的区别及语义释因

  第三节 多重复句构件的逻辑语义关系

   一 前导后续型

    1.让步关系—目的关系

    2.让步关系—因果关系

    3.让步关系—承接关系

   二 前导后补型

    1.推断关系—递进关系—让步关系

    2.条件关系—让步关系

    3.并列关系—让步关系

    4.因果关系—让步关系

    5.让步关系—让步关系

    6.假设关系—让步关系

    7.因果关系—转折关系—让步关系

   三 后转隐含型

   四 论域与语义分布

  第四节 “宁可”类复句构件语用价值检视

   一 决心行为与动因

   二 信息流的传递模式

   三 情感易于认同

  第五节 结语

 第五章 “宁可”类复句间接联结句群视角研究

  第一节 引言

   一 问题与题解

   二 理论背景、目的与方法

  第二节 以“宁可”类复句为构件的句群语表类型

   一 有特定词语

   二 无特定词语

  第三节 “宁可”类复句在句群中的联结类型

   一 因果型

   二 转折型

    (一)直转型

    (二)让步型

   三 并列型

  第四节 句群视角下的“宁可”类复句的语用策略

   一 顺序推衍与结果煞尾

   二 语用关联与决然态度

    (一)人物表现的需要

    (二)言语和谐的需要

   三 言语背景与主张言语行为

  第五节 结语与几点思考

 第六章 关于“与其p,宁可q”格式

  第一节 对“与其p,宁可q”格式的两种看法

  第二节 “与其p,宁可q”为“与其p,宁q”的形变格式

   一 形变的依据

    (一)辞书学依据

    (二)对译依据

   二 “与其……宁……”的相关格式

   三 相关格式的历时发展

  第三节 “与其……宁……”的历时语法分析

   一 《论语》中的“与其……宁……”格式

   二 《左传》中的“与其……宁……”格式

   三 《国语》中的“与其……宁……”格式

   四 《礼记》中的“与其……宁……”格式

   五 《说苑》和《盐铁论》中的“与其……宁……”格式

   六 《全唐文》中的“与其……宁……”格式

   七 《朱子语类》中的“与其……宁……”格式

   八 小结、余论与理论思辨

    (一)小结

    (二)余论

    (三)理论思辨:古代书面语与现代书面语

     1.“与其……不若……”与“与其……不如……”的共时存在

     2.“宁……不(无)……”与“宁可……不……”的共时存在

     3.“与其……宁……”与“与其……宁可……”的共时存在

     4.共时而存的语用价值

  第四节 对 “与其……宁可……”格式的多维考察

   一 语言事实

   二 “与其p”和“宁可q”的形式表征

    (一)“p”中可含贬损义成分

    (二)“宁可”前出现共用主语

    (三)“p、q”的类同与差异

   三 逻辑语法意义及效用:推断、中止与承前忍让

    (一)推断、中止与决断结果

    (二)承前忍让与位置变换

   四 “宁可q”对“与其p”的转移与避免

    (一)“宁可q”对“与其p”的转移

    (二)“宁可q”对“与其p”的避免

   五 待解决的问题

  第五节 对“与其p,宁可q”格式的一种理解方式及其合法性释因

   一 该格式的理解方式与形式理据

   二 该格式形成的句法语义限制

    (一)“不如q”系复杂优选项,不能转换及成因

    (二)“不如q+语气词”不能转换

    (三)“不如+更+q”不能转换

   三 语用动机的变化是该格式形成的直接动因

  第六节 被认定为错误的两例及其他误例的真正原因

   一 与非第一人称主语有关

   二 “q”的二元主观评价模糊

   三 “q”含有褒赞性修饰成分

  第七节 结语

 第七章 “宁可”的词汇化路径及动因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宁可”词汇化的历时过程

   一 “宁”在先秦呈现的句法模式与“宁可”的滥觞

   二 “宁+可”毗邻使用的短语层面形式

    (一)最早的“宁+可”的毗邻共现是在西汉

    (二)《太平经》中“宁可”的专用性

    (三)两汉时期的“宁”的用法产生细微变化,基本承袭先秦用法

   三 隋唐时期,“宁”与“宁可”现合流端倪

   四 《五灯会元》中“宁可”基本完成词汇化

   五 “宁可”词汇化完成的标志与词聚中典型地位的确立

   六 小结

  第三节 “宁可”的词汇化动因

   一 “宁”反诘语气用法的产生与消失是句管控的结果

   二 “宁可”的词汇化与义近词聚的系统变化紧密相关

   三 句法环境变化造成的语用推理

  第四节 结语

 第八章 “宁”标复句的表值解析

  第一节 引言

   一 共时平面的研究现状

   二 研究对象、语料和方法

   三 当下研究的价值与局限

  第二节 语表形式观测:形式工整及后涉单音节动词

   一 前后小句形式工整

   二 后涉动词多为单音节

  第三节 语值考究:焦点化、口号化与语势

   一 焦点化

   二 口号化与语势

  第四节 “宁”与“宁可”不可替换的韵律与语用理据

   一 韵律理据

   二 语用动机旨在凸显对比

  第五节 结语

 第九章 意旨归结:语言本位观、学术创新与民族品牌意识

  第一节 引言

   一 冷与热

   二 静与闹

  第二节 语言观种种与语言本位观

   一 语言本位观的实质

   二 语言事实观的哲学依据

  第三节 学术创新之路径

   一 继承与发扬

   二 学术监控与普遍适用

  第四节 研究取向的民族品牌意识

   一 何为研究取向

   二 何为民族品牌

   三 加强语言输出的“质”

  第五节 结语

 后记:一路走来,心存感激

“宁可”类复句是何种关系的复句,不仅关涉前后小句的语法语义关系,更涉及对“宁可”词性的认定及词汇化等诸多问题。本书在句管控理论的指导下,深入探讨现代汉语层面的“宁可”类复句在句群中的地位,进而蠡测其在篇章衔接中所起的作用。除此之外,本书较为全面地考察了与“宁可”类复句相关的一些问题,如“宁”标语言单位的问题、“与其……宁可……”的配搭问题、“宁可”类复句加“但”及相互转化的问题等。

北京大学中文系编《现代汉语》,商务印书馆,1993。

曹逢甫:《主题在汉语中的功能研究:迈向语段分析的第一步》,语文出版社,1995。

蔡镜浩:《魏晋南北朝词语例释》,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

蔡平、丛唤声:《如何让新闻标题“明眸善睐”》,《新闻传播》2009年第1期。

《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编《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7。

储诚志:《〈中国文法要略〉今评》,《世界汉语教学》1988年第1期。

储泽祥:《涵括、细节范畴与汉语语法研究》,载《21世纪的中国语言学》,商务印书馆,2004。

《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1961。

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邓云华、石毓智:《论构式语法理论的进步与局限》,《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5期。

段业辉:《中古汉语助动词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范晓:《汉语的句子类型》,书海出版社,1998。

方梅:《篇章语法与汉语研究》,载刘丹青主编《语言学前沿与汉语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a)。

方梅:《篇章语法与汉语篇章语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b)。

房玉清:《实用汉语语法》,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冯胜利:《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高书贵:《“宁可……也不……”句式探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5期。

高书贵:《“宁可”类句式对取舍项语义结构形态的变异要求》,《南开语言学刊》2005年第1期。

葛佳才:《东汉副词系统研究》,岳麓书社,2005。

郭生:《在突破口上——邢福义谈建立中国特色的汉语语法学》,《光明日报》2004年10月22日,第C1版。

郭锡良:《也谈语法化》,2007,未刊。

郭志良:《现代汉语转折词语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何宛屏:《说“宁可”》,《中国语文》2001年第1期。

何亚南:《〈三国志〉和裴注句法专题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洪成玉:《缺乏汉语史根基的所谓新观点——评〈从所谓“补语”谈古代汉语语法学体系的参照系〉》,《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侯学超主编《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胡明扬:《拉波夫和社会语言学》,《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第1期。

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胡壮麟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黄成稳:《实用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出版社,2003。

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纪树立编译《科学知识进化论——波普尔科学哲学选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江蓝生,1992,《疑问副词“颇、可、还”》,《近代汉语虚词研究》,语文出版社,又载《近代汉语探源》,商务印书馆,2000。

蒋冀骋、吴福祥:《近代汉语纲要》,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蒋绍愚、曹广顺主编《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商务印书馆,2005。

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居志良:《试谈语法修辞结合教学——从“宁可……也不……”谈起》,《中国语文》1979年第1期。

衎景行:《汉语研究与人文精神——关于中国语言学道路的思索》,《中国语言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

李光摩:《论“截搭题”》,《学术研究》2006年第4期。

李明:《两汉时期的助动词系统》,《语言学论丛》(第25辑),商务印书馆,2002。

李宪堂:《思想的沉重与无奈》,《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第9期。

李宇明:《汉语语法“本位”述评》,《世界汉语教学》1997年第1期。

李宗江:《关于语法化的并存原则》,《语言研究》2002年第4期。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1992。

刘丹青:《语法化中的更新、强化与叠加》,《语言研究》2001年第2期。

刘坚、曹广顺、吴福祥:《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中国语文》1995年第3期。

刘振前、邢梅萍:《四字格成语的音韵对称与认知》,《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2期。

刘开骅:《表询问意义的语气副词“岂”、“宁”及其来源》,《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0期。

刘月华等:《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商务印书馆,2001。

鲁国尧:《“徐通锵难题”之“徐解”和“鲁解”》,《湖北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鲁忠义、彭聃龄:《语篇理解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

陆丙甫、金立鑫:《关于多重复句的层次问题》,《汉语学习》1988年第5期。

陆俭明:《配价语法理论和对外汉语教学》,《世界汉语教学》1997年第1期。

陆俭明:《汉语语法研究所面临的挑战》,《世界汉语教学》1998年第4期。

陆俭明:《新中国语言学50年》,《当代语言学》1999年第4期。

陆俭明:《汉语语法研究的必由之路》,《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第3期。

陆俭明:《构式语法理论的价值与局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陆庆和:《实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罗进军:《“如果说p的话,q”类有标假设复句检视》,《汉语学习》2008年第5期。

罗日新:《应用同一性原则看多重复句的“两解”现象》,《汉语学习》1988年第3期。

吕冀平:《汉语语法基础》,商务印书馆,2000。

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80。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82。

吕叔湘:《吕叔湘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

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1952。

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83。

马景仑主编《汉语通论》,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马真:《简明实用汉语语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孟凯:《汉语让步复句的演变》,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2。

潘文国:《汉语研究:世纪之交的思考》,《语言研究》2000年第1期。

彭利贞:《现代汉语情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屈承熹:《汉语篇章语法》,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

任绍曾:《叶斯柏森语言观研析》,《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7期。

邵霭吉:《〈马氏文通〉句法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邵敬敏、周有斌:《“宁可”格式研究及其方法论意义》,《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5期。

邵敬敏:《建立以语义特征为标志的汉语复句教学新系统刍议》,《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第4期。

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4期。

沈家煊:《“糅合”和“截搭”》,《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第4期。

沈开木:《句法的层次性、递归性及其在多重复句分析中的利用》,《汉语学习》1982年第5期。

史金生:《语气副词的范围、类别和共现顺序》,《中国语文》2003年第3期。

石毓智:《汉语发展史上的双音化趋势和动补结构的诞生——语音变化对语法发展的影响》,《语言研究》2002年第1期。

石毓智:《对乔姆斯基语言学科学性的质疑——回应王强和Chomsky的批评》,《外国语》2006年第4期。

司富珍:《语言学研究中的科学方法》,《外国语》2006年第4期。

孙菊芬:《副词“难道”的形成》,《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4期。

孙良明:《从汉语动词特点谈汉语无单句、复句之分——再论以句法结构为纲统一词组和句子结构分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

孙云:《谈谈即使句、宁可句、无论句》,《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2期。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古今汉语字典》,商务印书馆,2003。

汤军:《标语口号的潜意识》,《社会学家茶座》2008年第2期。

滕延江:《现代汉语话题化移位的认知理据》,《鲁东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田小琳编《句群和句群教学论文集》,新蕾出版社,1986。

王灿龙:《“宁可”的语用分析及其他》,《中国语文》2003年第3期。

王灿龙:《词汇化二例——兼谈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关系》,《当代语言学》2005年第3期。

王锷:《〈礼记〉成书考》,博士学位论文,西北师范大学,2004。

王海棻等编《古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王健伦:《多重复句的层次分析与检验》,《汉语学习》1988年第3期。

王静:《现代汉语动态话题链的组织规律》,《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2期。

王力:《王力文集》,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1985。

王力主编《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

王敏红:《〈太平经〉疑问句研究》,《古汉语研究》2007年第1期。

王强:《谈石毓智(2005)一文中的问题》,《外国语》2006年第4期。

王天佑:《汉语取舍范畴的认知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

王维贤等:《现代汉语复句新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王维贤:《现代汉语语法理论研究》,语文出版社,1997。

王缃:《多重复句之结构与层次辨析》,《陕西理工学院学报》1983年第2期。

王小郴:《从预设角度看“与其”句和“宁可”句的区别和归类》,《零陵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王彦杰:《“宁可”句式的语义选择原则及其语篇否定功能》,同等学力硕士学位论文,北京语言大学,2002。

王义娜:《“would rather”和“宁可”的语义对比》,《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第8期。

王寅:《事件域认知模型及其解释力》,《现代外语》2005年第2期。

王正元:《论语言学研究的学术视角》,《中国外语》2008年第4期。

吴启主:《多重复句和句群的区别》,《岳阳师专学报》1980年第4期。

吴启主:《汉语构件语法语篇学》,岳麓书社,2002。

吴为善:《双音化、语法化和韵律词的再分析》,《汉语学习》2003年第2期。

吴为章、田小琳:《汉语句群》,商务印书馆,2000。

肖川:《思想家与学术明星》,《青年教师》2007年第9期。

席嘉:《近代汉语连词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06。

邢福义:《谈谈多重复句的分析》,《语文教学与研究》1979年第1期。

邢福义:《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

邢福义:《“但”类词对几种复句的转化作用》,《中国语文》1983年第3期。

邢福义《复句与关系词语》,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

邢福义:《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两个“三角”》,《云梦学刊》1990年第1期。

邢福义:《汉语复句格式对复句语义关系的反制约》,《中国语文》1991年第1期。

邢福义主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邢福义:《现代汉语转折句式》,《世界汉语教学》1992年第2期。

邢福义:《治学之道学风先导》,《世界汉语教学》1993年第4期。

邢福义:《小句中枢说》,《中国语文》1995年第6期。

邢福义:《汉语语法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邢福义:《汉语语法结构的兼容性和趋简性》,《世界汉语教学》1997年第3期。

邢福义:《中国语言学的发展——读许嘉璐先生的信》,《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第3期。

邢福义:《语法研究中“两个三角”的验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邢福义:《说“句管控”》,《方言》2001年第2期。

邢福义:《汉语复句研究》,商务印书馆,2001。

邢福义:《汉语语法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邢福义:《词类辨难》,商务印书馆,2003。

邢福义:《研究观测点的一种选择——写在“小句中枢问题讨论之前”》,《汉语学报》2004年第1期。

邢福义:《语言学科发展三互补》,《汉语学报》2005年第2期。

邢福义等:《祝贺·希望·建议——〈汉藏语学报〉创刊专家笔谈》,《汉藏语学报》2007年第1期。

邢福义、汪国胜主编《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语言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邢欣:《从X-阶标理论对小句的分析看小句中枢说》,《汉语学报》2005年第4期。

熊娟:《汉译佛典中的“所可”》,《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熊寅谷:《重读〈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贵州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徐杰:《词组与小句之间的差异及其蕴含的理论意义》,《汉语学报》2005年第3期。

徐盛桓:《语言学研究的因果观和方法论》,《中国外语》2008年第5期。

徐阳春:《现代汉语复句句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徐阳春、侯友兰:《论让步》,《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许余龙:《也谈语言学理论与语言事实》,《外国语》2000年第3期。

姚亚平:《多重复句的分析模型——兼淡语法分析的作用与目的》,《汉语学习》1990年第3期。

姚振武:《“认知语言学”思考》,《语文研究》2007年第2期。

杨荣祥:《近代汉语副词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

杨义:《重绘中国文学地图 创造大国文化气象》,《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年第5期。

杨玉玲:《谈“宁可……也……”的语用条件和教学》,《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S3期。

叶火明:《谈“宁可”》,《高等函授学报》1996年第4期。

易孟醇:《先秦语法》,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尹蔚:《多维视域下的有标选择复句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8。

遇笑容、曹广顺:《中古汉语中的“VP不”式疑问句》,《纪念王力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2。

袁文彬:《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问题》,《安徽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袁毓林:《关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思考》《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袁毓林《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张宝胜:《“宁可”复句的语义特征》,《语言研究》2007年第1期。

张斌:《汉语语法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张斌主编《新编现代汉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张斌主编《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商务印书馆,2003。

张春兴、黄希庭:《人格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张春兴、时蓉华:《社会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张黎:《“有意”和“无意”——汉语“镜像”表达中的意合范畴》,《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第3期。

张谊生:《现代汉语虚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张志公:《汉语知识》,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

张志公等:《语法学习讲话》,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

张志公:《张志公汉语语法教学论著选》,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

张中行:《文言和白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

赵恩芳:《现代汉语复句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赵淑华:《对外汉语语法、词汇教学中的语用分析问题》,载《对外汉语语法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商务印书馆,1979。

郑贵友:《汉语篇章分析的兴起与发展》,《汉语学习》2005年第5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研究室编《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商务印书馆,1999。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08。

周刚:《连词与相关问题》,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周有斌:《“宁可”式有关的若干问题》,《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a)。

周有斌:《可转换成“宁可B,也不A”的“与其A,不如B”的类型及其他》,《语言研究》2004年第4期(b)。

周有斌:《现代汉语选择范畴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c)。

〔法〕丹·斯珀波、迪埃珏·威尔逊:《关联:交际与认知》,蒋严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美〕布龙菲尔德:《语言论》,袁家骅、赵世开、甘世福译,商务印书馆,1980。

〔美〕Robert J.Sternberg:《认知心理学》,杨炳均、陈燕、邹枝玲译,黄希庭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美〕John A. Hawkins,Efficiency and Complexity in Grammars,陆丙甫、蔡振光导读,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0。

〔日〕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英〕D. A. Cruse,Lexical Semantics,董秀芳导读,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9。

路易莎·马飞:《濒危语言 濒危知识》,《国际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Bolinger,Dwright,“Linguistic Science and Linguistic Engineering,”Word 16(1960) .

Brown,G.& Yule,G.,Discourse Analysis (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Chao,Y.R.,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8).

Chen,M.Y.,“Metrical Structure:Evidence from Chinese Poetry,” Linguistics Inquiry10(1979).

Croft,William,Typology and Universal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Givón,T.,“Iconicity,Isomorphism and Non-Arbitrary Coding in Syntax,”in Haiman(ed.),Iconicity in Syntax (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85).

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Edward Arnold,1985).

Haspelmath,Martin,“Does Grammaticalization Need Reanalysis?”Studies in Language 22(1998).

Hopper,P.J. & Traugott,E.C.,Grammaticaliza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Jackendoff,R.,Semantic Structures (Cambridge:MIT Press,1990).

Li,Charles N.and Sandra A.Thompson,Mandarin Chinese——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7).

Langacker,R.W.,“Syntactic Reanalysis,”In Lied,C.ed.,Mechanisms of Syntactic Change (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77).

Light,Timothy,“Word Order and Word Change in Mandarin 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6 (1979).

Lyons,J.,Semantic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

O'Neil,W.,Linguist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Jinan:Shandong University,1983).

Palmer,F.R.,Mood and Modalit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Saeed,John Ibrahim,Semantics (Oxford:Blackwell,1997).

Searle,John,Speech Act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9).

Stubbs,M.,Text and Corpus Analysis (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1996).

Sweetser,Eve,“Mental Spaces and Conditional Constructions,”in Fauconnier,G. & E.Sweetser eds.,Spaces,Worlds,and Grammar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6).

Taglicht,J.,“Intonation and Assessment of Information,” Journal of Linguistics 18(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