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党建发展报告(2022)图书
Annual Report on the Party Building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 (2022)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2022年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作出了比较全面而系统的梳理与分析。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总报告、理论篇、实践篇和评价篇。总报告对新时代十年来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了初步概括和总结;理论篇主要围绕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展开比较深入的理论思考;实践篇收录了2022年具有强烈探索精神和鲜明实践特色的国有企业党建案例;评价篇收录了有关国有企业党的思想引领力的评价报告。
摘要
主要编撰者简介
基本子库
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企业党建研究院
Ⅰ 总报告
B.1 新时代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实践经验研究
一 政治引领:加强政治力,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1.国企党组织政治领导巩固释能
2.国企党组织领导优势赋能企业治理
3.国企党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凝练企业文化
二 组织支撑:提高组织力,夯实国企党建的组织基石
1.内嵌融合,国企治理结构优化创新
2.强基固本,基层党组织活力激发
3.密切联系职工群众,构筑坚强组织堡垒
三 人才优化:发挥人力优势,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1.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耦合释能
2.壮大高素质年轻化国企领导人队伍
3.提升高水平专业化基层党员队伍能力
四 制度建设:完善国企党建体制机制,重塑国企治理结构
1.健全国企领导制度:“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
2.完善国企决策机制:讨论前置决策制度
3.加强国企权力制约机制:外部董事制度
五 监督保障:落实监督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1.明确“谁监督”:党政监督,形成合力
2.明确“监督谁”:突出监督重点,推进管资本改革
3.明确“如何监督”:形成一体化的监督链条
六 发展合力:提升发展力,推动党建生产深度融合
1.党建引领发展方向
2.党建强化发展能力
3.党建保障生产效能
Ⅱ 理论篇
B.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研究
一 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
二 必须毫不动摇地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三 必须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这个根本立场
四 必须严把国有企业干部选人用人的关键环节
五 必须抓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
B.3 提升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实践路径研究
一 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内涵及重要性
二 提升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要正确认识“四个不”问题
三 提升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做到“五个必须”
(一)必须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严密党的组织体系
(二)必须推进党组织书记素质提升工程,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
(三)必须增强党员发展管理公开性和透明性,把好党员发展“质量关”
(四)必须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提高党内组织生活质量
(五)必须加强制度化保障,全面提高制度治党水平
B.4 在凝聚人心的旗帜下践行价值观使命
一 发展企业是第一价值追求
二 凝聚人心是核心业务领域
三 企业管理的关键命题是价值观管理
四 价值观是党组织工作的逻辑主线
五 价值观培育需要丰富的专业工具包
B.5 从党史重要节点中寻找高质量治理国有企业的启示
一
二
(一)在企业创建布局阶段,要从党的建设历程中寻找启示
(二)在企业发展壮大任务增多时,要从古田会议中寻找启示
(三)企业发展面临严峻考验时,要从遵义会议中寻找启示
(四)队伍作风发生松懈迹象时,要从延安整风运动中寻找启示
(五)企业历史积淀逐步深厚时,要从党的七大中寻找启示
(六)企业面临重要发展机遇时,要从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中寻找启示
(七)面临深化改革任务时,要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寻找启示
(八)企业综合局面复杂时,要从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中寻找启示
三
B.6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与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
一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提出与发展
二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历程
(一)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曲折发展
(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在新时代的新发展
三 抓好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关键切入点
B.7 中央企业子企业董事会规范建设运作研究
一 中央企业子企业董事会规范化的重要意义
(一)坚持和完善党对中央企业领导的结构性保障
(二)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重点环节
(三)提升中央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二 中央企业子企业董事会建设运作的内涵规划
(一)子企业董事会建设规范要求
(二)子企业董事会职权规范要求
(三)子企业董事会规范化内涵的基本特点
三 中央企业子企业董事会规范运作存在的不足及优化路径
(一)建优外部董事履职管理机制,使“外大于内”不再流于形式
(二)建优法人主体授权行权体系,使争权越位局面得以扭转
B.8 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入融合发展探析*
一 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价值意蕴
(一)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根本要求
(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抓手
(三)提升国有企业党组织组织力战斗力的必然路径
二 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逻辑理路
(一)理论逻辑:推动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创新
(二)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的历史传统
(三)实践逻辑:破解党建工作难题、实现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要求
三 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困境难题
(一)党建与业务工作内在融合动力不足
(二)企业党组织的组织功能发挥不全面
(三)党建与企业治理体系融合不充分
(四)党建与业务工作协同机制不完善
四 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具体策略
(一)激活内在融合机能
(二)强化组织功能
(三)坚持系统发力
(四)构建融合机制
B.9 国有企业政治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一 国有企业政治生态影响因素分析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根本前提
(二)政治生态的政治性与企业发展的经济性存在不对称关系
(三)国有企业性质差异影响政治生态
二 政治生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模型
(一)基于AHP层次分析的体系
1.理论介绍
2.基本步骤
(二)基于CRITIC客观赋权法的体系构建
1.理论介绍
2.基本步骤
(三)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体系构建
1.理论介绍
2.基本步骤
3.模糊综合评价法优缺点
三 国有企业政治生态评价指标体系
(一)基本原则
(二)模型构建
1.深刻领会政策文本,确定基本框架
2.基于AHP层次分析量化指标并赋权
(三)国有企业政治生态评价指标体系
四 开展国有企业政治生态评价工作的实践建议
B.10 国有企业党建品牌建设的若干思考
一 党建品牌建设的意义
(一)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
(二)有利于不断提高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质量
(三)有利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二 党建品牌建设的原则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突出政治性和方向性
(二)遵循企业发展规律,探索价值性和适用性
(三)做好品牌建设规划,着力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四)深入基层调研分析,体现全面性和务实性
(五)完善科学动态管理,注重时代性和创新性
三 党建品牌建设的路径
(一)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企业优势资源相结合
(二)科学规划实施党建品牌发展战略
(三)完善党建品牌建设工作机制
(四)加强党建品牌人才队伍建设
(五)创新党建品牌活动载体
四 党建品牌建设应处理好的三个关系
(一)要处理好政治性和市场性的关系
(二)要处理好宣传性和效能性的关系
(三)要处理好党建品牌建设和党建日常工作之间的关系
B.11 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及国有企业培育工匠精神路径探析
一 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
(一)建设制造强国的需要
(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三)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二 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
三 国有企业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路径
(一)引导企业员工尊崇、认同工匠精神,营造文化氛围
(二)完善“工匠”培养、使用、评价、考核机制,提供制度支撑
(三)畅通“工匠”职业发展通道,配套薪酬激励,辅以经济保障
(四)积极发挥国企党校、各级培训中心、劳模创新工作室、工匠创新工作室的作用,调动组织效能
(五)在攻坚克难、实干担当中,深化“企业工匠”培育模式
Ⅲ 实践篇
B.12 以“改革发展党员先行”工程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 “先行工程”的背景和内涵
(一)实施“先行工程”的背景
(二)“先行工程”的主要内涵
二 “先行工程”的实践探索
(一)分层分类明确任务
(二)丰富创新载体平台
(三)强化基层组织建设
(四)促进党员作用发挥
三 “先行工程”已初见成效
(一)党建引领作用更加突出
(二)融合发展成效更加突出
(三)强基固本效果更加突出
(四)激励担当作用更加突出
四 几点思考
(一)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关键所在
(二)党建业务融合是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三)党组织和党员作用是国有企业发展优势的重要体现
B.13 以党建先行引领大型中央企业组建
一 课题研究背景
(一)管网改革重组挑战巨大,必须通过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攻坚克难
(二)企业未来发展挑战巨大,必须发挥党组织把关定向作用系统谋划
(三)打造全新国家队挑战巨大,必须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凝心聚力
二 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一)坚持党建先行,突出“三个第一”,全面加强党对组建工作的领导,高质量完成改革重组任务
1.把建立党的组织体系作为党组“第一行动”,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奠定组织基础
2.把建立党的领导机制作为党组“第一制度”,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供制度保障
3.把推动管网改革重组作为党组“第一责任”,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关键作用
(二)坚持党建先行,突出“三个指引”,全面发挥党组把关定向作用,科学谋划企业未来发展
1.坚持以先进思想为指引,牢牢把握企业正确发展方向
2.坚持以“两个一以贯之”为指引,着力构建具有管网特色的现代企业治理体系
3.坚持以国家战略为指引,科学谋划企业未来发展战略
(三)坚持党建先行,突出“三个融合”,全面推进员工队伍整合,打造万众一心的新国家队
1.全面推进组织融合,锻造团结协作的工作团队
2.全面推进文化融合,塑造上下同心的价值理念
3.全面推进管理融合,打造协同高效的管理机制
三 重要经验启示
(一)要把加强政治建设作为党建先行的首要任务,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要把服务生产经营作为党建先行的价值定位,以中心工作成效检验党建工作实效
(三)要把坚持守正创新作为党建先行的关键抓手,始终保持党建工作生机活力
B.14 夯实制度基础 提升管理效能 推动国有企业基层党建攀登提升
一 制度建设高度凝练理论创新和实践经验
二 制度建设一以贯之、一体布局和一脉相承
三 制度建设锚点:立足规范、打造体系、大胆创新
四 持续以制度推动治理体系、发展能力建设
B.15 中国石油党支部数字化建设研究
一 中国石油党支部建设数字化的背景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内在要求
(二)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提升基层组织活力的迫切需要
(三)解决党支部工作难题,提升基层党建质量的现实要求
二 党支部建设数字化的内涵和特征
(一)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内涵
(二)党建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
1.党建信息化阶段
2.党建数字化阶段
3.党建智能化阶段
(三)党支部建设数字化的特征
1.业务在线化
2.数据集成化
3.资源协同化
4.算法智能化
5.管理精准化
(四)党支部建设数字化的标准
1.组织和业务的覆盖度
2.贯彻落实上级精神的有效度
3.线上线下相互促进的融合度
4.支部与党员的活跃度
5.为基层减负的实效度
三 党支部建设数字化的探索
(一)前期探索阶段
(二)集中建设阶段
1.“互联网+党建”阶段——铁人先锋平台1.0
2.“智慧党建”阶段——铁人先锋平台2.0
四 党支部建设数字化取得的成效
(一)支部上网,党员在线,实现党组织和业务全覆盖
1.实现了党组织和党员全覆盖
2.实现了业务全覆盖
3.构建了线上线下融合促进的新格局
(二)规范流程,压实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1.规范了业务流程
2.压实了党建责任
3.提升了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和效率
(三)强化党员意识,促进学习教育,提升了党性修养
1.强化主流价值传播
2.改进了学习教育形式
3.增强了党员意识
(四)创新形式,激发活力,增强了党支部组织力动员力
1.丰富了活动内容
2.创新了活动载体
3.增强了组织力动员力
(五)数据驱动,精细管理,推动了党建工作数字化转型
1.强化了数字化意识
2.增强了数字化能力
3.建立了数字化管理运行机制
B.16 以能力建设为导向国有企业基层党支部考核评价机制初探
一 以考核促提升 以实绩促实效
(一)找准切入点,提高精准度
(二)扣准连接点,提高规范性
(三)把准关键点,提高实效性
二 以标准为准绳 以实践促实悟
(一)“4343”基层党组织工作标准化建设理念
(二)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工作标准化体系框架
(三)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工作标准化实施路径
三 以内驱添活力 以创新蓄动能
(一)以考核制度的不断完善提升组织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二)培育示范党支部,助推基层党建特色品牌创建
(三)激发党支部的内驱力,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生动局面和浓厚氛围
(四)提升党组织的创新力,心系“国之大者”服务资源安全
B.17 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与生产深入融合新模式的探索
一 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与生产深入融合新模式探索的背景及意义
(一)新模式探索的背景
(二)新模式探索的意义
1.确保了高质量发展的政治方向
2.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生机活力
3.厚植了做强做优做大企业发展基础
二 “1236”党建与生产深入融合新模式的实施路径及成效
(一)以思想为先导,明确“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目标
1.部署动员“先行学”
2.聚焦重点“深入学”
3.围绕基层“全员学”
(二)以现实为依据,突出“两大着力点”
1.着力加强党建与经营管理互融互促
2.着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同步同向
(三)以行动为准则,推动“三个升级”
1.从“抓基础”向“提效能”升级
2.从“体系抓”向“联动抓”升级
3.从“专业化”向“复合化”升级
(四)以结果为导向,全面提升“六个质量”
1.提升政治建设质量
2.提升党组织领导质量
3.提升干部队伍建设质量
4.提升“三基建设”质量
5.提升宣传文化群团工作质量
6.提升党风廉政建设质量
三 “1236”党建与生产深入融合新模式的经验启示及思考
(一)必须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必须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三)必须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
(四)必须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五)必须坚定不移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
(六)必须精准把握国有企业新使命新任务,全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B.18 坚决扛起强军首责 锻造高质量发展“红色引擎”
一 党建“融”通思想教育,打造坚强有力战斗堡垒
(一)全面加强政治统领
(二)全面夯实党建基础
(三)全面提升教育成效
二 党建“融”入中心任务,锻造一流高技术武器装备
(一)深度融入决策部署
(二)深度融入科技创新
(三)深度融入项目攻关
三 党建“融”合人才培养,塑造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
(一)持续建强人才队伍
(二)持续创新人才培养
(三)持续优化考核激励
四 党建“融”聚发展合力,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一)大力加强典型宣传
(二)大力弘扬总体文化
(三)大力凝聚职工群众
B.19 加强国有企业区域党建的思考与探索
一 京外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京外党的组织实现了全覆盖但仍有空白点
(二)京外党员教育管理完成了规定内容但效果有待提升
(三)京外企业党组织积极开展工作但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二 若干开展区域党建的分析
(一)加强区域党建是从严教育管理党员的创新手段
(二)加强区域党建是巩固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补充
(三)加强区域党建是党建与经营深度融合的题中之义
(四)加强区域党建是京外企业群团建设的现实需要
三 加强区域党建的实践探索
(一)全力打造一个平台,为区域党建工作提供可靠载体
(二)严格落实两项机制,为京外党建平台运转筑牢组织保障
(三)精心组织三类活动,为京外党建平台建设赋予丰富内容
(四)有效实现四个目标,为成员企业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四 持续深化区域党建工作的实践原则
(一)必须做到单位党建与区域党建同步发力,不断增强京外党建工作合力
(二)必须完善优化各方面基本保障,不断夯实京外党建平台的运行基础
(三)必须突出深化党建与经营融合发展,不断拓展区域党建工作成效
B.20 以“四融合”提升“四能力” 党建强企创一流争先锋
一 浙江交通集团党建强企案例
(一)省属国企守好红色根脉的“先锋头阵”
(二)创新党业融合机制载体的“标杆样本”
(三)抓好党建带全局促改革的“有效实践”
二 目标融合强指引 以深化政治建设提升企业治理“向心力”
(一)以万人学习机制凝聚思想共识
(二)以基层领导扎根推动力量下沉
(三)以多维制度体系规范落实执行
三 动能融合强支撑 以主动求变应变锤炼干部队伍“先锋力”
(一)选人用人坚持动态竞争、能上能下
(二)识人育人坚持严管厚爱、动真碰硬
四 功能融合强基础 以定标准强特色提升基层堡垒“组织力”
(一)标准化建设推动均衡提质
(二)两阵地融合激发组织活力
(三)系统化考评兼顾定量定性
五 需求融合强效能 以载体形态创新增强改革攻坚“战斗力”
(一)党建品牌打造精品“强示范”
(二)项目领办突破瓶颈“解难题”
(三)联动联建筑牢发展“共同体”
B.21 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初步探索
一 加强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价值
二 华电重工党建工作创新研究的探索
(一)搭建“大格局”,实现“全覆盖”
(二)化解“两张皮”,拧成“一股绳”
(三)做好“火车头”,带动“大团队”
(四)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五)唱好“廉洁曲”,筑牢“防腐堤”
三 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提高党建工作质量的思考与建议
B.22 纪律监督有效融入企业治理体系的方法创新
一 系统化谋划,构建监督融合机制
1.牢牢抓住纪律监督“四项工作特性”
2.深度开辟纪律监督“三化作业面”
3.自主拓宽纪律监督“两条通道”
4.有效运用纪律监督“一个闭环”
二 纪律监督有效融入企业治理体系的主要做法及成效显化
(一)“嵌入式”监督提升监督实效
(二)做深做实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融合
1.制定专项监督工作责任清单
2.依托“鹿城厚爱”谈心谈话实施日常监督
3.加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监督
(三)“组企联动”打出最硬监督“组合拳”
1.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靶向发力
2.压实主体责任,构建防控机制
3.加强协作沟通,共同研究治理
(四)延伸和拓宽监督信访举报渠道
三 品牌化塑造监督文化,营造廉洁氛围
1.优化顶层设计
2.丰富活动载体
3.注重成效显化
B.23 把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治理效能的路径探索
一 背景及成效
二 实践路径
(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有机统一
1.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牢牢把握国企发展的政治方向
2.立足央企“三大责任”,确保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不偏移
3.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完善公司治理中提升治理效能
(二)建立健全机制,推进履行党建责任与经营责任有机统一
1.强化战略目标引领,将“党建统领”写入“十四五”战略
2.明确责任建章立制,将党建责任纳入业绩考核体系
3.坚持党管干部人才,将履行一岗双责融入干部考评
(三)坚持强基固本,注重顶层设计与推进基层探索有机统一
1.从顶层设计规划全面从严治党总体视图
2.从“三基建设”严起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深入落实
3.从激发支部活力着手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探索
(四)加强思政工作,传承红色基因与融入时代发展有机统一
1.红色历史挖出来
2.红色文物展出来
3.红色精神树起来
4.红色品牌创起来
5.红色教育火起来
(五)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党内监督与企业风险控制有机统一
1.打造一个自媒体品牌“南电小纪”,让廉洁文化教育活起来
2.开展一项长期行动“啄木鸟计划”,让靠企吃企整治硬起来
3.形成一套“四防”闭环管控体系,让基层监督实起来
三 基本经验
(一)强化三大力量,确保党的全面领导延伸至基层末梢
(二)两引领两保障,确保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
(三)实现四个融入,确保政治优势有效转化为治理效能
B.24 “三三制”点亮行动的激励机制与实践成效
一 “三三制”点亮行动的内涵与机制
(一)党群结对,激发内生动力
(二)领学精神,点亮思想灯塔
(三)领办实事,点亮为民初心
(四)领干创优,点亮攻坚战场
(五)领帮困难,点亮人心暖阳
二 “三三制”点亮行动的实施成效
(一)攻项目解难题,点燃了创新创优的新引擎
1.工程建设部“三三制”小组有效解决室外一体化机柜高温难题
2.网络部“三三制”小组创新提出“两山5G机房指数”,打造绿色机房
(二)办实事强服务,书写了实干为民的新答卷
1.聚焦乡村振兴,为共同富裕贡献“硬核力量”
2.围绕民生实事,高品质服务擦亮“为民本色”
(三)守初心践使命,红色通信赋能转型发展
1.应对大战大考,进一步彰显“央企担当”
2.着眼数字赋能,进一步增添“强劲动力”
B.25 文化“浸润”铸就安全之盾
一 引言
二 安全文化落地实践思路
三 安全文化落地实践做法
(一)推进“安全可视化”促安全文化“入眼”
(二)念好“思想紧箍咒”促安全文化“入耳”
(三)构建“价值金字塔”促安全文化“入心”
(四)掌好“管控金钥匙”促安全文化“入行”
四 结语
B.26 新时代国有企业年轻干部发展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一 国有企业年轻干部发展体系的背景
(一)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的重要手段
(二)加强国有企业“人才强企”的基础战略
(三)加速优秀年轻干部培养的重要途径
二 国有企业年轻干部发展体系的导向
(一)设计发展体系
(二)锻炼干部队伍
(三)形成品牌效应
三 国有企业年轻干部发展体系的路径
(一)个性化诊断体系
(二)复合型育人体系
(三)实践化成长体系
(四)系统化管理体系
Ⅳ 评价篇
B.27 2021年国有企业党的思想引领力评价研究
一 国有企业思想引领力指标
1.确定分析对象企业
2.发表署名文章范围
3.确定代表性的党建相关报刊并进行分类
4.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情况
5.党委(组)书记讲党课
6.企业官方网站和官方微信公众号建设
7.确定分类报刊发表文章评分标准
8.统计国有企业思想引领力得分情况并排序
二 党的思想引领力优秀国有企业排序
三 思想建设学术影响力统计结果分析
四 中央企业党委领导2021年党建研究领域分析
五 中央企业党委领导2021年党建研究特点
附录一
附录二 央企领导发文情况
附录三
B.28 后记
皮书数据库
法律声明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出版社,2022.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 https://www.ccdi.gov.cn/toutiao/201703/t20170330_125474.html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1/02/c_1119838382.htm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
http://www.gov.cn/zhengce/2017-03/28/content_5181522.htm#1
艾医卫.科学理解和提升党的思想引领力[J].中国领导科学,2018,(02).
黄相怀.论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8,(02).
杨福川.中国共产党思想引领力提升的四维向度[J].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理论学习),2019,(03).
双传学.提升党的思想引领力的内在逻辑与时代回应[J].社会科学文摘,2019,No.43(07).
张丽莉.党的思想引领力源于思想生产力和思想说服力[J].河北学刊,2020,40(06).
杨海宽,赵国龙,张美.全面提升新时代党的思想引领力[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21,44(02).
刘明.中国共产党增强思想引领力的原则建构[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21,22(03).
刘明.论党的思想引领力及其构成[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4(02).
陈宏达.新时代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21.
刘先春,王帅.新时代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的价值意蕴及实践进路[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21,No.119(05).
王玉良,王华丽.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思想引领力的提升向度[J].学习论坛,2022,No.442(04).
郑敬斌,任虹宇.中国共产党思想引领力建设的辩证思维[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