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5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20

北京人口发展研究报告(2014)图书

Report on Beijing's Population(2014)

SSAPID:101-0968-2651-61
ISBN:978-7-5097-7413-7
DOI:
ISSN:

[内容简介] 北京人口形势和人口发展问题一直被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广泛关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做出了放开单独家庭二孩生肓、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等决定,是2014年受人关注的人口问题。本书立足于新形势下北京人口发展的新特点、新规律,基于北京人口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成果,集中讨论了四个重要议题:生肓政策、流动人口、人口与社会发展、区县人口,在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力图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北京人口发展研究中心
编 辑:佟英磊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5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2 人口学

 第一篇 生育政策研究

  北京人口发展报告(2014)

   一 引言:2013年北京人口基本形势

    (一)人口总量继续增长,增量连续三年下降

    (二)少子化与老龄化继续并存且更加严重,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稍有下降

    (三)户籍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婴儿和孕产妇死亡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四)首都功能核心区人口密度继续上升,区域人口分布排序没有变化

   二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北京生育政策和生育行为变迁

    (一)北京市生育政策演变

    (二)北京育龄妇女生育行为变迁

     1.总和生育率处于极低生育水平已近20年

     2.育龄妇女年龄别生育率发生巨大变化

     3.妇女初育年龄不断攀升,2010年已近30岁

     4.一孩比例高达80%以上,独生子女群体庞大

   三 2000~2013年北京出生人口变化特征

    (一)户籍人口出生率在10‰左右的超低水平,近年来略有回升

    (二)常住人口出生率低于户籍人口,同样呈现超低生育水平

    (三)出生人口中流动人口约占1/4,总量超5万人

   四 单独二孩政策实施情况及分析

    (一)单独二孩政策出台,独生子女家庭全部受益

    (二)单独二孩申请遇冷

    (三)单独二孩申请遇冷原因分析

     1.对双独家庭生育意愿和行为的研究有助于解释单独二孩申请遇冷现象

     2.社会心理因素是事前调查结果高于实际情况的主要原因

   五 思考与建议

    (一)充分认识北京市现在与未来长期处于低生育水平的现实,转变思路,提早应对

    (二)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不会对北京人口规模产生大的影响

    (三)建议适时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最终实现育龄人群自主选择生育的意愿

    (四)北京人口调控政策要充分考虑流动人口对老龄化的改善作用

    (五)开展全市范围双独家庭生育调查,为下一步生育政策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单独二孩申请为什么遇冷?*

   一 研究背景

   二 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关系的“东亚现象”

   三 社会心理因素

   四 双独家庭生育意愿与行为启示

    1.双独家庭呈现低生育意愿,理想子女数低于2,打算生育二孩的比例更低

    2.双独家庭的实际生育水平更低

    3.年龄因素是选择放弃二孩申请的重要原因

   五 思考与讨论

  低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内容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

     2.深度访谈

     3.文献研究

   二 生育意愿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

    (一)生育意愿研究综述

     1.大城市理想子女数普遍偏低

     2.意愿子女性别基本不存在男孩偏好,甚至出现女孩偏好

     3.生育动机日趋理性化,传统生育观念影响减弱

    (二)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综述

     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2.社会环境

     3.政策因素

     4.文化因素

     5.其他因素

    (三)相关理论

     1.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观点

     2.现代化理论观点

    (四)研究假设

   三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一)理想子女数低

    (二)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偏好

    (三)二孩生育意愿不高

    (四)结婚和初育年龄在推迟

   四 影响生育意愿因素的定性研究

    (一)深度访谈被访者情况

    (二)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限制了人们的生育意愿

     1.生活压力大

     2.更加注重子女质量

     3.社会养老的发展使传统养儿防老观念弱化

     4.孩子照料问题严重制约人们的生育意愿

    (三)生育观念已完成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1.生育目的是促进家庭和谐与稳定

     2.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等传统观念淡薄

    (四)第二次人口转变思潮初现

     1.晚婚晚育观念流行,但终身不婚比例较低

     2.理想的生育时间一般为24~28岁

     3.对新的婚姻形式、生育现象都能够接受和理解

   五 结论与思考

    (一)居民呈现普遍低生育意愿,将深刻影响未来的经济社会

    (二)政策不再是影响生育意愿的首位因素

    (三)居民生育意愿已完成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四)第二次人口转变思潮在我国发达地区青年人群中初现端倪,并未成为主流

 第二篇 流动人口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的四类流动人口*

   一 研究背景

   二 概念界定和数据来源

    (一)流动人口

    (二)城镇、乡概念

    (三)四类流动人口

    (四)数据来源

   三 主要结果

    (一)四类流动人口比例和规模推算

    (二)四类流动人口人口学特征

     1.性别结构

     2.年龄结构

     3.民族结构

    (三)四类流动人口社会经济特征

     1.受教育程度

     2.婚姻状况

     3.就业行业与职业结构比较

     4.收入来源

    (四)流动特征

     1.流动类型

     2.流入地分布

     3.流动时间

     4.流动原因

   四 结论与讨论

    (一)主要结论

     1.乡城流动人口主要特征

     2.城城流动人口主要特征

     3.乡乡流动人口主要特征

     4.城乡流动人口主要特征

    (二)思考与讨论

    (三)进一步的研究

  国内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 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内涵与外延:什么是学校适应

   二 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状况:他们适应吗?

   三 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机制研究:哪些因素影响了适应

    (一)个体性因素

    (二)家庭因素

    (三)学校因素

    (四)社会因素

   四 总结:不足与展望

  学校适应状况: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公立学校调查分析*

   一 引言

   二 研究方法

    (一)样本

    (二)测量指标与工具

    (三)分析方法

   三 调查结果

    (一)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学校适应整体状况

    (二)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学校适应各维度情况

     1.学校认同

     2.人际适应

     3.学业适应

    (三)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学校适应内部关系

   四 讨论

 第三篇 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

  流动人口聚居区从“整治”走向“善治”

   一 重点村整治

    (一)50个“重点村”整治的决策与执行

    (二)唐家岭案例

     1.唐家岭概况

     2.唐家岭主要问题

     3.唐家岭整治——拆迁改造

    (三)50个“重点村”整治的特点

     1.确立“调、拆、建、转、管”五大任务,赋予当地农民多项权利

     2.通过创新工作机制,突破重点村建设面临的种种难题

     3.高度重视当地农民的利益期盼,回应利益诉求,使农民切实受益

    (四)整治的“预期成果”与“意外后果”

     1.流动人口向周边地区转移居住,周边再度成为流动人口聚居区,问题凸显

     2.城乡结合部迅速向外推移,流动人口聚居区加速扩散、蔓延

   二 聚居区治理反思

    (一)反思一:对于城市发展而言,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存在究竟有没有积极意义?

    (二)反思二:如何客观看待城乡结合部“问题”?

     1.交叉管理

     2.二元结构体制

    (三)反思三:怎样“创新性”地推进城乡结合部建设?

     1.转变观念

     2.正视现实

     3.积极建设

     1.适应流动人口对低廉住房的刚性需求,放缓拆迁、放手低端住房市场

     2.聚居区实施有机更新,推动城市“精明”增长

     3.区分“聚居”与“过度聚居”,公共服务与管理向城乡结合部倾斜

   三 结论:聚居区治理从“整治”走向“善治”

  门头沟区社区社会动员模式研究报告*

   一 调研背景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二 门头沟区社区社会动员现状

    (一)基本情况

     1.以混合型社区为主,社区社会动员形势复杂

     2.社区居民自治程度有待提高,基层社区组织仍然是居民表达意见的主要渠道

     3.社区活动设计引入居民参与,居民主体地位得到一定体现

     4.文体、公益类活动开展多,应急、维权类活动相对少

     5.居委会是社区动员的主导力量

     6.兴趣和时间是影响居民参与的主要因素

    (二)实践探索

     1.出台指导社会动员的相关意见

     2.初步建立社区居民自治机制

     3.以新区建设为契机,发展、培育社区社会组织

     4.志愿精神和志愿服务得到大力推广

     5.社区动员中的社会协同平台初步建立

   三 存在问题和国际经验

    (一)存在问题

     1.居民自治程度和居民参与程度均有待提高

     2.应急、维权类活动相对较少

     3.动员主体相对单一,社会组织参与有限

     4.社会动员模式固化、手段传统、方式单一、资源匮乏

    (二)国际经验

   四 政策建议

    (一)指导思想

    (二)具体建议

     1.进一步完善社区居民自治,形成多元共治的社区治理格局

     2.支持、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发挥其在社会动员中的特殊作用

     3.大力推动志愿服务,提高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

     4.引入社会营销理念,创新模式、打造品牌

     5.呼吁顶层设计变革,改革社会管理体制,释放社区活力

  社会组织培育与管理研究

   一 门头沟区社会组织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发展历程及其态势

    (二)类型分布

    (三)专职人员的比例、年龄、性别、学历等情况

    (四)活动区域与活动方式

    (五)社会组织负责人的来源与产生方式

    (六)经费来源与财会制度

    (七)社会组织规章制度的建设水平

    (八)承接公共服务的主要形式

   二 社会组织培育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组织发展的总体布局和系统谋划有待加强

    (二)社会组织管理的行政化倾向依然浓厚

    (三)缺乏为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的专业机构

    (四)缺乏专业从事社会组织工作的人才

    (五)社会组织的规章制度与内部治理结构亟待完善

    (六)社会组织资金来源渠道比较单一,缺乏长效合作机制

   三 社会组织培育与管理的政策建议

    (一)处理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促进政府与社会组织良性互动

    (二)合理布局,重点扶持,构建领域齐全的社会组织生态系统

    (三)有针对性地提高不同类型社会组织的能力水平

     1.强化枢纽型组织的主导力

     2.提升行业协会的约束力

     3.增强公益组织的服务力

     4.提高社区草根组织的生命力

    (四)通过规范化建设和综合监管,保障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北京市失能老人照料服务需求调查报告*

   一 文献回顾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选取访谈个案

     1.西城区

     2.朝阳区

     3.顺义区

     4.延庆县

    (三)访谈

   三 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基本情况分析

    (一)性别和年龄构成

    (二)居住情况

    (三)经济状况

   四 失能情况分析

    (一)自理情况

    (二)失能类型

    (三)患病情况

   五 照料者的基本情况

    (一)照料者构成

    (二)家庭成员照料老人的经济花费

    (三)家庭成员照料老人的时间花费

    (四)失能老人得到的其他帮扶服务

    (五)照料者照料老人存在的困难

   六 失能老人家庭的照料方式和期望

    (一)家庭(户)期望的照料方式

    (二)选择家庭照料的原因

    (三)选择社区照料所需要的服务及原因

    (四)选择机构养老的原因

    (五)对政府的期望

   七 总结

    (一)失能老人年龄较大

    (二)94.7%的失能老人除行动不便外还伴有多种疾病

    (三)文化程度差异大,且直接影响养老水平

    (四)66.3%的失能老人认为医疗费用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支出

    (五)住房以无电梯和无障碍通道的居多

    (六)需要体力帮扶的比例较高

   八 政策建议

    (一)失能老人的认定和保障制度建设

     1.建立长期照料保险制度

     2.确定失能的等级标准、评估依据和服务津贴数额

     3.掌握失能老年人的信息

     4.对失能老人进行分类

    (二)服务提供

     1.确定服务项目和设施

     2.多元化照料的提供者

     3.建立针对失能老人照料需求、照料过程等的评估机制

    (三)监督管理

     1.政府部门的检查职责

     2.资金支持

     3.从业人员的管理

     4.服务的监督和评估

    (四)实施“整合的照料”

     1.从功能整合方面考虑进行“功能性整合”“组织性整合”“专业性整合”和“医疗整合”(Delnoj et al.,2002)

     2.从整合方向考虑,进行“垂直整合”和“横向整合”(Hawkes,2009)

     3.“整合照料”的路径选择

  女性职业生涯发展特点与问题*

   一 女性职业生涯

    (一)职业生命周期及其相关概念

     1.年龄阶段理论

     2.职业锚理论

     3.职业选择理论

    (二)女性职业生涯发展模式与特点

   二 女职工职业生涯特点:家庭伴随

   三 女职工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兼顾事业家庭的多数女性工作家庭冲突比较明显,身心易处亚健康

    (二)重事业型女性易遭遇“玻璃天花板”“死巷”“玻璃峭壁”

    (三)职业女性的年龄、家务、婚姻状况等对事业存在负面影响

  重置个人与集体的产权关系:新时期北京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问题研究*

   一 导言

   二 北京集体经济产权改制的结构性原因

    (一)农村集体资产总量极速增加

    (二)村域人口结构日趋复杂

    (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四)集体经济管理问题亟待解决

   三 集体经济产权改制经历阶段、采取的方式及初步效果

    (一)改革历经的阶段(黄中廷,2008)

     1.试点探索阶段

     2.扩大试点阶段

     3.加快推进阶段

    (二)集体经济产权改制的三种方式*

     1.“存量资产量化”方式

     2.山区的“资源+资本”方式

     3.社员投资入股成立企业的方式

    (三)集体经济改制的初步效果

     1.明晰了集体资产产权,创新了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

     2.有效保护了农民集体资产权益,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3.保护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

     4.初步实现了按股分红,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

     5.切实加强了村务的民主管理,维护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四 当前集体经济改制遗留的主要问题及深化改制的主要思路

    (一)当前集体经济改制遗留的主要问题

    (二)深化集体经济产权改制的思路

 第四篇 区县人口研究

  顺义区人口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一 顺义区人口发展的基本态势

    (一)常住人口接近百万,流动人口增速得到有效控制

    (二)全区正处人口红利期,工企、建企和商企受益明显

    (三)人口素质不断改善,助力经济发展

    (四)第三产业就业比例过半,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

    (五)农业人口降至四成,人口城市化水平再创新高

    (六)人口逐渐向新城预留地区拓展,人口分布更趋合理

    (七)流动人口子女本地就学比例增加,社会融合度逐步提升

   二 顺义区人口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流动人口增量占常住人口增量的八成,人口调控面临多重压力

    (二)育龄妇女人户分离率上升,服务管理工作难度加大

    (三)出生和结婚人数出现反向变动,生育后期走势需密切关注

    (四)户籍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养老院入住率骤降

    (五)幼儿园就学人数急剧下降,未来高中就学压力先升后降

    (六)城乡居民收入尚存差距,促进农民增收任务依然繁重

   三 顺义区人口良性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部门协作,尽快明确人口调控的框架性设计

    (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人口红利向人力资本红利转变

    (三)密切关注生育变动趋势,开展重大影响因素的前瞻性研究

    (四)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探索人口服务属地化管理模式

    (五)加大社会养老保障力度,提升为老服务能力

  通州区人口发展趋势预测研究

   一 通州区人口发展的基本态势

    (一)常住人口规模已逾百万,流动人口占比激增

    (二)非农人口比例达五成,人口城镇化逐步提速

    (三)老龄化、少子化与人口红利并存,青壮年流动人口为补给主体

    (四)生育水平极低但略有回升,生育年龄整体推迟

    (五)常住人口性别比处于正常水平,出生人口性别比略高

    (六)死亡率处于低水平,受教育水平逐步提升

    (七)就业人口占比下降,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就业人口占比提升

    (八)人口分布集中,新城人口集聚效应明显

    (九)城乡居民食品支出比例大幅下降,但收入差距扩大

   二 通州区未来人口发展的趋势分析

    (一)人口分要素预测方法简介

    (二)常住人口的预测

     1.常住人口预测的参数设定

     2.未来常住人口规模变化趋势

     3.未来常住人口结构变化趋势

    (三)户籍人口的预测

    (四)常住流动人口的预测

    (五)小结

   三 新时期通州区人口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发挥产业发展对人口规模和结构的调节作用

    (二)大力推进新城人口素质升级,形成产业结构调整与人口素质提升互动的发展态势

    (三)积极推进产业、就业、置业平衡发展,努力实现区域人口均衡分布

  丰台“农村长效节育户籍已婚育龄群众免费健康体检项目”评价及设想

   一 丰台区免费体检项目的绩效评价

    (一)坚持服务需求的民生导向,落实政府责任

    (二)立足服务供给的成本导向,提高经济效益

    (三)注重服务理念的公平导向,彰显社会效益

    (四)优化服务体制的创新导向,提升管理效能

   二 丰台区已婚长效育龄群众健康需求状况分析

    (一)基本需求

     1.健康体检的认知度和需求明晰,七成被访者认为半年一次体检合适

     2.妇科病防治、更年期保健以及生殖健康服务需求度高

     3.个性化、多样化的体检需求特征明显,健康咨询服务需求增加

     4.生殖道感染的预防知识相对匮乏,讲座报告的宣传手段备受青睐

     5.女性保健和夫妻保健的培训需求度高,老师授课的培训方式深受欢迎

     6.服务质量是被访者选择体检机构的最重要因素

    (二)家庭需求

     1.动员男性参与的认知意识增强,夫妻共同咨询的需求增长

     2.健康体检家庭化需求明显,有偿服务的品质化意识初现端倪

    (三)特殊需求

     1.近半数被访者乳腺异常,患病群众体检需求年龄差异明显

     2.患病群众对就医费用报销、病后追踪服务寄予厚望

     3.患病群众年龄差异特征明显,体检需求出现分化

   三 免费体检项目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大部制改革大势下既迎机遇,更临挑战

    (二)乡镇之间的区域差异造成体检资源配置有待优化

    (三)体检服务需要强化品质保证,凸显便民、利民、惠民功能

    (四)宣传手段需要更加多元化,政府供给的有效性有待提升

   四 免费体检项目改革创新的对策建议

    (一)服务内容由“生殖健康服务”向“生命全周期综合健康服务”转变

    (二)服务重点由“普惠型”向“普惠+特惠型”转变

    (三)服务人群从个体保健向家庭保健、属地化保健转变

    (四)服务体系由单一的疾病筛查向一体化综合防控转变

 后记

 《北京人口发展研究报告(2014)》编委会

北京人口形势和人口发展问题一直被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广泛关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做出了放开单独家庭二孩生育、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等决定,是2014年受人关注的人口问题。《北京人口发展研究报告(2014)》立足于新形势下北京人口发展的新特点、新规律,基于北京人口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成果,集中讨论了四个重要议题:生育政策、流动人口、人口与社会发展、区县人口,在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力图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顾宝昌、李建新:《21世纪中国生育政策论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顾宝昌、王丰:《八百万人的实践——来自二孩生育政策地区的调研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顾宝昌:《新时期的中国人口态势》,载蔡昉主编、顾宝昌副主编《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顾宝昌、马小红、茅倬彦:《二孩,你会生吗?——生育意愿、生育行为和生育水平关系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顾宝昌、郑真真、马小红、杨菊华、周云:《生育意愿、生育行为和生育水平》,《人口研究》2011年第2期。

郭志刚、张二力、顾宝昌、王丰:《从政策生育率看中国生育政策的多样性》,《人口研究》2003年第5期。

郭志刚:《中国的低生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人口研究》2008年第4期。

国家卫生计生委:《2014年7月1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例行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国家卫生计生委官方网站,http://www.nhfpc.gov.cn/xcs/s3574/201407/f8a362e80bd4412fa-70d862bdff183b3.shtml。

侯佳伟、黄四林、辛自强等:《中国人口生育意愿变迁:1980-2011》,《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李芸莉主编《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成就与展望》(总卷),中国人口出版社,2006。

马小红、侯亚非:《北京市独生子女及“双独”家庭生育意愿及变化》,《人口与经济》2008年第1期。

马小红、胡玉萍、尹德挺:《当代北京人口》(上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马小红、孙超:《中国人口生育政策60年》,《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乔晓春:《“单独二孩”生育政策的实施会带来什么?——2013年生育意愿调查数据中的一些发现》,《人口与计划生育》2014年第3期。

王广州:《北京市生育政策调整对出生人口规模的影响》,《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杨江澜:《单独家庭二胎生育意愿及生育时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载《生育意愿、生育行为和生育水平全国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2012年6月29~30日。

翟振武、张现苓、靳永爱:《立即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人口学后果分析》,《人口研究》2014年第2期。

中共中央党校教务处、国家人口计生委宣教司编《人口理论概要》(修订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市卫生计生委召开北京全面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官方网站,http://www.bjhb.gov.cn/wsxw/201402/t20140225_71678.html。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关于2014年北京市卫生计生工作情况及2015年工作思路的通报》,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官方网站,http://www.bjhb.gov.cn/wsxw/201501/t20150120_105255.html。

定军等:《单独二孩申请比例超低 生育政策调整或加快》,《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7月14日,第2版,http://epaper.21cbh.com/html/2014-07/14/content_104725.htm?div=-1。

〔日〕独立行政法人国立女性教育会馆编《日本的女性与男女平等统计》,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

顾宝昌、李建新:《21世纪中国生育政策论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顾宝昌、王丰:《八百万人的实践——来自二孩生育政策地区的调研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顾宝昌:《新时期的中国人口态势》,载蔡昉主编《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顾宝昌、马小红、茅倬彦:《二孩,你会生吗?——生育意愿、生育行为和生育水平关系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顾宝昌、郑真真、马小红、杨菊华、周云:《生育意愿、生育行为和生育水平》,《人口研究》2011年第2期。

郭志刚:《中国的低生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人口研究》2008年第4期。

郭志刚、张二力、顾宝昌、王丰:《从政策生育率看中国生育政策的多样性》,《人口研究》2003年第5期。

国家卫生计生委:《2014年7月1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例行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国家卫生计生委官方网站,http://www.nhfpc.gov.cn/xcs/s3574/201407/f8a362e80bd4412fa-70d862bdff183b3.shtml。

国家卫生计生委:《2015年1月12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例行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国家卫生计生委官方网站,http://www.nhfpc.gov.cn/xcs/s3574/201501/b45b6fc3c64d424-dbe0b385fd8928dc2.shtml。

侯佳伟、黄四林、辛自强等:《中国人口生育意愿变迁:1980-2011》,《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梁建章、李建新:《中国人太多了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梁建章、李建新、黄文政:《中国人可以多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马小红、侯亚非:《北京市独生子女及“双独”家庭生育意愿及变化》,《人口与经济》2008年第1期。

乔晓春:《“单独二孩”生育政策的实施会带来什么?——2013年生育意愿调查数据中的一些发现》,《人口与计划生育》2014年第3期。

杨江澜:《单独家庭二胎生育意愿及生育时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载《生育意愿、生育行为和生育水平全国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2012年6月29~30日。

翟振武、张现苓、靳永爱:《立即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人口学后果分析》,《人口研究》2014年第2期。

郑真真:《生育意愿研究及其现实意义——兼以江苏调查为例》,《学海》2011年第2期。

郑真真:《低生育水平下的生育意愿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杨菊华:《生育意愿、生育行为和生育水平关系的理论分析》,载《二孩,你会生吗?——生育意愿、生育行为和生育水平关系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庄亚儿等:《当前我国城乡居民的生育意愿——基于2013年全国生育意愿调查》,《人口研究》2014年第3期。

Bongaarts,John(2001). “Fertility and Reproductive Preferences in Post-Transitional Societies”,in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vol.27,Supplement:Global Fertility Transition,edited by the Population Council,pp.260-281.

Choe,Minja Kim,Robert D.Retherford,and Seung-Kwon Kim(2004). “Very Low Fertility in South Korea:Patterns and Prospect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04 Annual Meeting of the Population Association of America,April 1-3,2004,Boston,Massachusetts,USA.

Hagewen,K.J. & Morgan,S.P.(2005). “Intended and Ideal Family Size in the United States,1970-2002”.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vol.31,Issue 3:507-527.

Jones,G.W.(2009). “Recent Fertility Trends,Policy Responses and Fertility Prospects in Low Fertility Countries of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New York,United Nations.

Knodel,John,Vipan Prachuabmoh Ruffolo,Pakamas Ratanalangkarn,and Kua Wongboonsin(1996). “Reproductive Preferences and Fertility Trends in Post-transition Thailand,” Studies in Family Planning 27(6):307-318.

Lutz,W.(1996). “Future Reproductive Behavior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in W.Lutz(ed.),The Future Population of the World. What Can We Assume Today? Revised edition. London:Earthscan,pp.253-277.

陈建伟:《从多子多福到丁克的转变看我国生育观念变迁》,《哈尔滨学院学报》2013年第8期。

陈蓉、顾宝昌:《上海市生育意愿30年的演变历程》,《人口与社会》2014年第1期。

陈四维:《同性恋成因及其现状:两例案例分析》,《中国性科学》2013年第8期。

陈字、邓昌荣:《中国妇女生育意愿影响因素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6期。

范怀娟:《家庭主体地位的源考与未来的立法取向》,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风笑天:《城市青年的生育意愿:现状与比较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甘霖、李大斌:《生育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职业与健康》2009年第6期。

高颖、张秀兰、祝维龙:《北京市近年离婚水平与年龄分布的变动趋势分析》,《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高颖、张秀兰:《北京市初婚夫妇的年龄特点、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人口与发展》2012年第4期。

龚德华、甘霖、刘惠芳、曾小敏:《生育意愿影响因素分析》,《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顾宝昌:《论生育和生育转变:数量、时间和性别》,《人口研究》1992年第6期。

顾宝昌:《生育意愿、生育行为和生育水平》,《人口研究》2011年第2期。

郭志刚:《中国的低生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人口研究》2008年第4期。

洪旺全:《深圳市流动人口生育行为影响因素调查及对策研究》,《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5年第3期。

侯亚非、马小红、黄匡时:《北京城市女性独生子女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研究》,《人口与发展》2008年第1期。

胡亮:《由传统到现代——中国家庭结构变迁特点及原因分析》,《西北人口》2004年第2期。

黄廷权:《重庆市居民生育意愿与人口发展关系研究》,重庆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贾志科:《影响生育意愿的多种因素分析》,《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李嘉岩:《北京市独生子女生育意愿调查》,《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4期。

李宁、戴建英、高静儒:《2012中国同性恋调查报告及对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思考》,《中国性科学》2014年第1期。

林丛、石人炳:《浅论“丁克”家庭形成原因及其社会影响》,《西北人口》2007年第4期。

林锋:《同感心新型护理模式对高龄产妇分娩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年第7期。

刘爽、卫银霞、任慧:《从一次人口转变到二次人口转变》,《人口研究》2012年第1期。

刘铮:《人口现代化与优先发展教育》,《人口研究》1992年第2期。

楼超华、郭友宁、L.P.Chow:《上海市新婚夫妇对孩子性别偏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国公共卫生》1999年第3期。

牟熳:《30例高龄产妇妊娠的临床护理体会》,《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年第1期。

穆光宗:《生育现代化的几个问题——顾宝昌先生文章的补遗》,《人口研究》1993年第2期。

庞丽华、陈功、宋新明、郑晓瑛:《中国已婚妇女人工流产中的性别选择》,《人口与发展》2008年第3期。

祁洁、曲文勇:《我国离婚率攀高的社会因素分析》,《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2期。

乔晓春:《关于21世纪中国生育政策研究的思考》,《人口研究》1999年第2期。

宋健、陈芳:《城市青年生育意愿与行为的背离及其影响因素——来自4个城市的调查》,《中国人口科学》2010年第5期。

王彬:《信号传递、彩礼习惯与法律边界——一个法律经济学的分析》,《政治与法律》2013年第9期。

王磊:《江苏省独生子女生育意愿分析——基于江苏省群众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调查》,《西北人口》2009年第4期。

邬沧萍、谢楠:《1980-2010:中国人口政策三十年回顾与展望》,《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吴帆、林川:《欧洲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

杨菊华、何炤华:《社会转型过程中家庭的变迁与延续》,《人口研究》2014年第2期。

杨菊华:《意愿与行为的悖离:发达国家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研究述评及对中国的启示》,《学海》2008年第1期。

伊斯特林:《生育分析的经济学框架》,载顾宝昌主编《社会人口学的视野》,商务出版社,1992,第113~120页。

杨雪燕、李树茁、尚子娟:《儿子偏好还是儿女双全?——中国人生育性别偏好态度构成及其政策含义》,《妇女研究论丛》2011年第6期。

尹勤、帅友良、温勇:《南京市青年生育意愿调查分析》,《西北人口》2005年第2期。

尹银:《养儿防老和母以子贵:是儿子还是儿女双全?》,《人口研究》2012年第6期。

张艳艳:《莫让彩礼成为婚姻的负累》,《人民政协报》2014年第1期,第12版。

张翼:《婚姻“彩礼”:缠绕习俗文化与利益诉求》,《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第2期,第A2版。

张翼:《中国家庭的小型化、核心化与老年空巢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第6期。

张清霞:《生育现代化和测度指标体系》,《西北人口》2002年第2期,第25~28页。

赵琳华、吴瑞君、梁翠玲:《大城市“80后”群体生育意愿现状及差异分析——以上海静安区为例》,《人口与社会》2014年第3期。

《中国单独二孩申请比例超低人口负增长或提前》,海口网,2014年7月14日,http://www.hkwb.net/news/content/2014-07/14/content_2326926.htm?node=107。

周广亚:《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建构与调查设计》,《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朱荣贤:《现代化理论研究综述》,《学术论坛》2005年第10期。

内森·凯菲茨:《理论知识能否改进人口预测》,载顾宝昌编《社会人口学的视野》,商务印书馆,1992。

Lutz,W.,Skirbekk,V. and Testa,M.R.,“The Low-fertility Trap Hypothesis:Forces That may Lead to Further Postponement and Fewer Births in Europe,” in Vienna Yearbook of Population Research,2006,pp.167-192.

Van de Kaa,Dirk J. “Europe’s Second Demographic Transition,” Population Bulletin,1987,42(1):1-59.

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2011年4月28日,http://www.stats.gov.cn/tjgb/rkpcgb/qgrkpcgb/t20110428_402722232.htm。

段成荣、杨舸、张斐、卢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人口研究》2008年第6期。

段成荣、孙玉晶:《我国流动人口统计口径的历史变动》,《人口研究》2006年第4期。

郭菲、张展新:《流动人口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地位:三群体研究》,《人口研究》2012年第1期。

李伯华、宋月萍、齐嘉楠、唐丹、覃民:《中国流动人口生存发展状况报告——基于重点地区流动人口监测试点调查》,《人口研究》2010年第1期。

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划分城乡的暂行规定》,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sj/tjbz/200610/t20061018_8666.html。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发〔2014〕25号),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7/30/content_8944.htm。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上、中、下)》,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洪小良、嘎日达、尹德挺:《城市流动人口“移民度”指标体系初探——以北京市为例》,《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人民日报》2014年3月17日,第9~12版。

任远:《由“进城”和“返乡”共同构成的城市化》,《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赵德余、彭希哲:《居住证对外来流动人口的制度后果及激励效应——制度导入与阶层内的再分化》,《人口研究》2010年第11期。

杨菊华:《城乡差分与内外之别——流动人口劳动强度比较研究》,《人口与经济》2011a年第3期。

杨菊华:《城乡分割、经济发展与乡—城流动人口的收入融入研究》,《人口学刊》2011b年第5期。

朱宝树:《城市外来人口的差别特征及相关政策启示——以上海市为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张瑞:《中国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问题研究综述》,《当代经济管理》2013年第2期。

张展新:《从城乡分割到区域分割——城市外来人口研究新视角》,《人口研究》2007年第6期。

张展新、高文书、侯慧丽:《城乡分割、区域分割与城市外来人口社会保障缺失——来自上海等五城市的证据》,《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6期。

白慧、陈伙平:《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困境的家庭因素分析》,《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第9期。

曹述蓉:《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实证研究:以湖北省6县304名留守儿童为例》,《青年探索》2006a年第5期。

曹述蓉:《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分析》,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b。

陈君:《大学新生学校适应、社会支持及其关系的调查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窦晓芳:《城市公立小学流动儿童适应困难的跨文化因素分析——基于北京市流动儿童个案的调查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冯金兰:《流动儿童学业成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高立新:《外来人员子女人际关系交往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载《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2005。

郭伯良、王燕、张雷:《班级环境变量对儿童社会行为与学校适应间关系的影响》,《心理学报》2005年第2期。

郭永刚:《义乌市外来建设者子女的学校适应研究》,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何亚玺、肖琳:《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的研究》,《教育教学研究》2008年第11期。

胡韬:《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李娟:《中学生的学业社会比较与其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湖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李文道、邹泓、赵霞:《初中生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第3期。

李香贵:《流动人口子女学校适应分析:教师因素》,《中国教育学刊》2012年第7期。

李晓巍、邹泓、王莉:《北京市公立学校与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比较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9年第9期。

李媛:《流动儿童学习适应不良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林玉庆:《流动儿童学校适应行为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刘万伦、沃建中:《师生关系与中小学生学校适应性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第1期。

马月芝:《学习适应量表(增订版)在上海地区的修订与应用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屈智勇、邹泓、王英春:《同班级环境类型对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心理科学》2004年第1期。

沈璐:《单亲贫困家庭子女学校适应问题与社会工作的介入策略》,《社会工作》2012年第12期。

石人炳:《美国关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与实践》,《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第10期。

苏小林:《长沙市初中阶段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性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孙晓莉:《流动儿童学校适应性现状研究》,《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第6期。

汪清华、张通昌、孙晓明:《社会环境与青少年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社会心理科学》2007年第3期。

汪清华:《中小学家庭环境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王丹阳:《公办学校中流动儿童学校适应性现状调查报告》,《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12期。

王慧娟:《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

王佩丹、郭楚如、林勇强:《学习适应性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第3期。

王文忠、徐莎莎、刘正奎、欧云、高文斌:《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年第9期。

王莹:《对城市中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状况的考察与分析》,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王宗萍、段成荣、杨舸:《我国农民工随迁子女状况研究——基于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中国软科学》2010年第9期。

徐剑:《学生学校适应的研究综述》,《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2期。

许传新:《学校适应情况: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的比较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10年第1期。

杨雪梅:《儿童的学校适应研究综述》,《四川心理科学》2002年第2期。

袁晓娇、方晓义、刘杨、李芷若:《教育安置方式与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关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张宝歌、姜涛:《初中生师生关系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心理科学》2009年第4期。

张绘、龚欣、尧浩根:《流动儿童学业表现及影响因素分析》,《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年第7期。

周春:《农民工子女的人际交往障碍及其对策的研究——以上海松江区X中学为例》,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周皓、章宁:《流动儿童与社会的整合》,《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4期。

朱晓燕:《流动儿童家庭环境、自尊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刘万伦、沃建中:《师生关系与中小学生学校适应性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第1期。

谢德光、宋雪芹:《学校适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述评》,《科教导刊》2011年第10期。

许传新:《学校适应情况: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的比较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10年第1期。

阳泽:《论学校归属感的教育意蕴》,《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第7期。

张婵、盖笑松:《中小学生学校适应的理论模型与反思》,《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冯晓英:《由城乡分治走向统筹共治——中国城乡结合部管理制度创新研究:以北京为例》,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冯晓英:《当代北京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变迁研究》,北京出版社,2008。

冯晓英、高勇:《北京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加〕桑德斯:《落脚城市》,陈信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姚永玲:《北京市城乡结合部管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翟振武、杨凡:《世界城市人口调控的政策措施及启示》,北京社会建设网,2010。

Billings,Jenny & Leichsenring,Kai(eds.). Integrating Health and Social Care Services for Older Persons:Evidence from Nine European Countries. Aldershot:Ashgate,2005.

Delnoij,D.,Klazinga,Niek & Glasgow,I.Kulu. Integrated Care in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grated Care,vol.2,2002. http://www.ijic.org.

Frolik,Lawrence A. The Law of Later-Life Health Care and Decision Making. Chicago,Ill.:American Bar Association,2006.

Hawkes,Nigel. Integrated Care. 2009. http://www.bmj.com/content/338/bmj.b1484.

Rajan,S.Irudaya,Risseeuw,Carla & Perera,Myrtle(eds). Institutional Provisions and Care for the Aged:Perspectives from Asia and Europe. New Delhi,London:Anthem,2008.

Reisman,David. Health Care and Public Policy. Cheltenham,UK;Northampton,MA,USA:Edward Elgar,2007.

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洪梅芬:《照料失能老人需建立长期服务体系》,《解放日报》2012年第1期。

民政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

倪荣、王先益:《居家养老护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苏映宇:《国外失能老人社会安全网体系的比较分析与借鉴》,《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王振耀:《中国亟须建设现代型国家养老服务系统》,《社会福利》2009年第12期。

于泽浩:《城市失能老人家庭照料的困境及应对——以北京牛街为例》,《社会福利》2009年第4期。

曾春光:《建立失能老人保障制度很迫切》,《中国保险报》2012年第3期。

张腾:《日本介护保险制度介绍与效用评析》,《东南亚纵横》2010年第7期。

张勘:《上海城市社区失能老人长期照料的现况和政策建议》,《社会福利》2009年第12期。

张恺悌主编《政府养老定位》,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邓子鹃:《近10年国内女性职业生涯发展研究综述》,《妇女研究论丛》2013第5期。

郭慧敏等:《劳动时间权利的性别差异》,《妇女研究论丛》2013年第1期。

许沁:《8成多职业女性患有亚健康》,《新闻晚报》2013年6月21日。

李爱莲:《女性劳动力就业:特征、问题与措施》,《理论探索》2008年第1期。

李晓社:《论城市妇女双重劳动角色的冲突》,《漳州职业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李燕青:《现代化进程中女性的职业角色与家庭角色的调适》,《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李珍等:《家庭生命循环初探》,《社会》1984年第3期。

刘宝驹:《现代中国城市家庭结构变化研究》,《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6期。

刘爱玉等:《人力资本、家庭责任与行政干部地位获得研究》,《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刘三明等:《国外工作—家庭冲突性别差异研究综述》,《妇女研究论丛》2013第5期。

宋斌等:《国外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综述》,《求实》2009年第1期。

谭琳等:《她们缘何要求与男性同龄退休?——基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的分析》,《妇女研究论丛》2013第2期。

王朝霞等:《女性管理者的职业发展与工作家庭平衡策略》,《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王存同等:《“玻璃天花板”效应:职业晋升中的性别差异》,《妇女研究论丛》2013第6期。

王纪芒:《女性的角色变迁及其对婚姻家庭的影响》,《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吴贵明:《女性职业生涯发展研究综述》,《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1期。

吴谅谅等:《职业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的压力源研究》,《应用心理学》2003年第1期。

于洪彦等:《中国家庭生命周期模型的构建及实证研究》,《管理科学》2007年第6期。

赵富强、陈耘:《面向职业生命周期的知识型员工需求模型构建》,《劳动保障世界》2010年第8期。

曾晶晶:《工作家庭冲突研究综述》,《现代商贸工业》2012年第1期。

周志强:《生命周期视域下的本科生学业生涯阶段演进研究》,《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第11期。

方爱明、魏晓洁、王德海:《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变迁对策——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农村经济》2012年第5期。

黄中廷:《从“共同共有”到“按份共有”的变革——北京市乡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前线》2008年第6期。

李光熙:《北京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模式与政策建议》,《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李泽春:《行百里者半九十——北京市海淀区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调查》,《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33期。

刘彦:《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法律问题研究——从北京市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实践谈起》,《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

农业部课题组:《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中国发展观察》2006年第12期。

市人大常委会农村办公室:《北京市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问题与对策》,《北京人大》2013年第5期。

王孝东:《关于深化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几个重点问题的研究》,《北京农村经济》2014年第4期。

姚富清,郭殿祥:《昌平区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研究》,《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