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26

村落里的单身汉图书

The Single Man in the Village

SSAPID:101-0962-1967-29
ISBN:978-7-5097-9578-1
DOI:
ISSN:

[内容简介] 作者出于童年时对于单身汉的记忆与好奇,聚焦我国偏远贫困农村单身汉群体。作者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经过2年多的实地考察,获得了大量生动鲜活的数据资料,探究了单身汉形成的原因、单身汉家庭再生产、单身汉与周围成员的关系、单身汉性问题等几个方面。最后给出了些许建议,希望全社会能关心单身汉群体,这不仅是道义的需要,也是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需要。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彭大松
编 辑:陈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前言

 后记

 0 “邂逅”单身汉

  缘起

   一 陈伯被蜇

   二 彭五走失

   三 乡村性交易场所

   四 小人物命运

   五 数字背后的社会学问题

    (一)数字背后的社会学意涵

    (二)折射出诸多社会问题

    (三)重构研究中被忽视的“农村单身汉”群体

  农村男性的婚姻困境

   一 农村男性婚姻困境:现状与趋势

   二 相关的理论解释

    (一)宏观理论视角

     1.人口结构失衡理论

     2.通婚圈或婚姻市场理论

    (二)微观理论视角

     1.资源交换理论

     2.择偶理论

     3.其他理论视角

   三 婚姻困境的社会后果

    (一)婚姻困境引发的新现象

    (二)婚姻困境引起的社会排斥问题

    (三)婚姻困境的其他后果

     1.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

     2.对社区和社会的影响

  缺失的研究维度

   一 研究中缺失的维度

    (一)对农村单身汉群体缺乏有针对性的系统研究

    (二)单身汉的成因具有多样性,单一的理论视角不足以解释单身汉群体的形成

    (三)农村单身汉群体呈现新特点,需要重新思考相关理论的合适性

    (四)忽视了单身汉及其家庭的“行动者角色”

    (五)对单身汉群体的形成及生存现状的实证研究偏少

   二 研究问题的提出

    (一)农村单身汉群体是如何形成的

    (二)农村单身汉个体及其家庭的策略行为

    (三)单身汉的身份认同困境

    (四)单身汉社会交往的分析

    (五)单身汉的性问题现状与公共安全问题

   三 全书结构安排

 Ⅰ “走进”单身汉

  何谓“单身汉”

   一 概念辨析

   二 单身汉的操作化

    (一)统计学方法

    (二)风险视角下单身汉年龄界定

  田野地点及田野工作

   一 研究地点的确定

    (一)与要研究的问题的契合程度

    (二)进入研究现场的难易程度

    (三)研究的便捷与可行性

   二 田野地点:江边村

    (一)江边村简况

    (二)再造辉煌

   三 进入研究现场

    (一)进入研究现场引起的问题及应对

    (二)重要人物的帮助:老苏和老余

   四 研究对象的选择

  研究方法与策略

   一 研究方法

    (一)资料收集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深度访谈法

     3.其他方法

    (二)资料分析方法

   二 研究进度与策略

    (一)研究进度

    (二)研究策略

 Ⅱ 寻“根”之旅

  单身汉形成机制:一个综合性解释框架

   一 逃跑新娘

   二 单身汉的特征与类型

   三 发展一种综合性解释框架

   四 理论框架的优势

  文化因素:一种隐蔽力量

   一 传统文化与男孩偏好

   二 传统文化背后的现实需求

  国家力量的介入

   一 人口控制:生育政策的初衷

   二 人口结构失衡:未曾预料的后果

    (一)生育政策推行后的性别比变化

    (二)生育政策下的农民生育策略

   三 社会变迁:人口结构失衡加剧

    (一)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教育和政策因素的影响

    (四)一点思考

  国家与市场:对农村男性婚姻的双重冲击

   一 政治意识形态、婚姻观念与农村男性婚姻困境

    (一)集体化时期男性的婚姻困境

    (二)非集体化改革与男性婚姻困境

   二 城市发展、市场化与“务工潮”的兴起

   三 农村人口流动对婚姻的影响

    (一)外出务工与农村社会分层

    (二)女性务工对传统婚姻秩序的冲击

     1.个体化

     2.女性在婚恋中的主体性

   四 扩大的婚姻市场:福音还是梦魇?

   五 婚姻中的“城市消费主义”

 Ⅲ 单身汉的家庭再生产

  策略:一个分析性视角

  结婚策略

   一 低就

   二 举家合作

   三 入赘

   四 交换

    (一)买婚——用金钱交换

    (二)换亲

    (三)典租婚姻

  子嗣延续

   一 后代的意义

    (一)有后代意味着家庭延续

    (二)后代具有养老、防老的功能性意义

    (三)后代有助于激发单身汉的生活热情,扩大单身汉的交往网络

   二 延续子嗣策略

    (一)过继

    (二)收养或抱养

    (三)借“妻”(腹)生子

 Ⅳ 单身身份的标签

  成长的烦恼

   一 未成年的回忆

   二 成年后的漫漫相亲路

   三 身份感知

  差异身份及其影响

   一 差异身份的形成

    (一)差异身份表征:他者的立场

    (二)现实与建构:差异身份的形成

    (三)应对策略:主体行为

     1.设法摆脱差异性身份

     2.单身身份的隐藏策略

   二 差异身份的影响

    (一)对个人的影响

     1.交往排斥

     2.生活机会减少

    (二)对家庭的影响

     1.对家庭声誉的影响

     2.对家庭其他成员的影响

  从抗拒到默认

   一 抗拒:拒绝成为单身汉

   二 默认:接受命运

   三 消失:另一种替代身份

 Ⅴ 多重边缘的困境

  家庭交往

   一 共居家庭

    (一)横向关系的疏离

    (二)代内不平等

    (三)养老难题

   二 独居

    (一)亲属网络的消失

    (二)被遗忘的人

   三 依赖与冲突:与父母亲的关系

    (一)依赖

    (二)冲突

  社区中的人际网络

   一 空间排斥

   二 社区交往排斥

   三 公共参与排斥

  流动中的单身汉

   一 背井离乡

   二 城市法则

   三 底层的“边缘者”

 Ⅵ 性问题的“罪与罚”

  性压抑与乱伦禁忌

   一 性压抑现状

   二 反常性行为

    (一)窥淫行为与露阴行为

    (二)为性“租妻”

    (三)乱伦禁忌

     1.兄弟共妻

     2.母子乱伦

  性缺失与公共安全

   一 农村单身汉的性隐忧

   二 性缺失与公共安全问题

    (一)购买性服务引发的健康风险

    (二)男男性行为与公共健康风险

    (三)性缺失引发的公共安全问题

     1.对留守妇女的性侵扰

     2.对弱势异性进行性侵害

     3.通奸行为引发的问题

  对农村单身汉性越轨行为的思考

   一 单身汉的性越轨

    (一)越轨与性越轨

    (二)农村单身汉的性越轨特征

     1.性越轨的普遍性

     2.性越轨的多样性

     3.性越轨的模糊性

     4.性越轨的隐秘性

     5.性越轨的社会危害性

   二 “罪与罚”:公众评判的是与非

    (一)两个案例的比较

    (二)公众的态度与行为

    (三)客观地评价单身汉的性越轨

 Ⅶ 被遗忘的孤独者

  农村单身汉的生活图景

  新时代的农村单身汉

   一 个体化时代单身汉的困境

   二 新农村建设与单身汉的生活机会

   三 单身汉的未来:路在何方?

    (一)一个村干部眼中的单身汉未来图景

    (二)未来之路:一项政策构想

     1.改善物质生活

     2.重建精神世界

     3.社会支持与理解

 附录

他们是真实存在的群体,他们是众多因素合力的结果,他们可怜、可悲也可叹,他们是村落里的单身汉。

爱德华·O.威尔逊:《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毛盛贤、孙港波、刘晓君等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D.M.巴斯:《进化心理学》,熊哲宏、张勇、宴倩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狄罗德:《修女 拉摩的侄儿》,译林出版社,1998。

S.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孙名之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3。

阿尔弗雷德·格罗塞:《身份认同的困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阿马蒂亚·森:《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布迪厄:《单身者舞会:贝亚恩农村社会的危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10版),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黄宗智:《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6。

K.林奇:《城市形态》,华夏出版社,2001。

J.罗斯·埃什尔曼:《家庭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利昂·费斯汀格:《认知失调理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鲁比·沃森:《兄弟并不平等——华南的阶级和亲族关系》,时丽娜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伦那德·D.塞威特兹:《性犯罪研究》,陈泽广译,武汉出版社,1988。

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欧文·戈夫曼:《污名:受损身份管理札记》,宋立宏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潘鸣啸:《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1968-1980》,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

山崎正和:《社交的人》,周保雄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上野千鹤子:《近代家庭的形成和终结》,商务印书馆,2005。

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文森特·帕里罗、约翰·史汀森、阿黛思·史汀森:《当代社会问题》,华夏出版社,2002。

陈其南:《婚姻、家族与社会——文化的轨迹》,允晨文化出版社,1986。

陈友华:《中国和欧盟婚姻市场透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邓伟志、徐新:《家庭社会学导论》,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李艳、李树茁:《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社会支持网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李银河:《同性恋亚文化》,内蒙古出版社,2009。

李银河:《中国人的性爱和婚姻》,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

李银河:《性的问题:福柯与性》,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刘金龙:《文化社会学》,泰山出版社,2009。

莫丽霞:《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后果研究》,中国人口出版社,2005。

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孙淑敏:《农民的择偶形态——西北赵村的实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周晓虹:《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朱晓阳:《罪过与惩罚:小村故事1931-1997》,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

蔡堂根:《论偷窥禁忌中的隐蔽心理机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第1期。

《美媒体报道男女比例失调造成中国“光棍”阶层》,《参考消息》2004年7月6日。

陈锋:《闪婚与跨省婚姻:打工青年婚恋选择的比较研究》,《西北人口》2012年第4期。

陈辉:《过日子与农民的生活逻辑——基于陕西关中Z村的考察》,《民俗研究》2011年第4期。

陈俊峰:《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化、排斥与整合——以南京市东山新区为例》,《城市问题》2010年第1期。

陈友华:《“光棍阶层”就要出现》,《百科知识》2006年第9期。

陈友华、徐愫:《性别偏好、性别选择与出生性别比》,《河海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4期。

风笑天:《农村外出打工青年的婚姻与家庭: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领域》,《人口研究》2006年第1期。

管雷:《1978年以来我国青年择偶研究评述》,《中国青年研究》2004年第11期。

管健:《身份污名的建构与社会表征:以天津N辖域的农民工为例》,《青年研究》2006年第3期。

桂华、余练:《婚姻市场要价:理解农村婚姻交换现象的一个框架》,《青年研究》2010年第3期。

郭松义:《从赘婿地位看入赘婚的家庭关系》,《清史研究》2002年第4期。

郭志刚:《北京市家庭户规模的分解研究》,《人口研究》1999年第3期。

国务院:《国务院批转关于全国计划生育工作汇报会的报告》(国发〔1978〕28号)1978年2月24日。

侯亚非:《国策到国法——中国计划生育历程回顾》,《新视野》2004年第3期。

贾兆伟:《人口流动背景下农村欠发达地区男青年婚姻困难问题分析——以分水岭村为例》,《青年研究》2008年第3期。

姜全保、果臻、李树茁等:《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家庭生命周期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第4期。

姜全保、李波:《性别失衡对犯罪率的影响研究》,《公共管理学报》2011年第1期。

靳小怡、郭秋菊、刘利鸽等:《中国性别失衡与公共安全》,《青年研究》2010年第5期。

靳小怡、李树茁:《中国农村社区招赘婚姻研究:松滋县婚姻模式深访与个访分析》,《人口与经济》2003年第1期。

靳小怡、谢娅婷、郭秋菊等:《“光棍”聚集与社区公共安全——全国百村调查的研究发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老愚:《湘西凤凰:文明解体的活标本》,凤凰博客,2010年9月。

李秉奎:《婚介、择偶与彩礼:人民公社时期农村青年的婚姻观念及行为》,《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年第7期。

李冬莉:《儒家文化和性别偏好:一个分析框架》,《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第4期。

李树茁、M.W.费尔德曼:《中国婴幼儿死亡率性别差异、水平、趋势与变化》,《中国人口科学》1996年第1期。

李树茁、胡莹:《性别失衡的宏观经济后果——评述与展望》,《人口与经济》2012年第2期。

李树茁、姜全保等:《中国的男孩偏好和婚姻挤压——初婚与再婚市场的综合分析》,《人口与经济》2006年第4期。

李树茁、李卫东:《性别失衡背景下应对资源与未婚男性农民工的心理失范》,《人口与发展》2012年第4期。

李拥军:《性权利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7。

刘慧君、李树茁:《性别失衡背景下的社会风险放大及其治理——基于群体性事件的案例分析》,《中国软科学》2010年第5期。

刘慧君、李树茁:《性别失衡下的人口健康与公共安全:国际视野与历史经验》,《人口学刊》2011年第5期。

刘慧君、李树茁、马克·弗里德曼:《性别失衡下的人口流动与艾滋病传播风险——基于风险选择的元分析》,《人口与经济》2012年第6期。

刘洋、李金蔓:《婚姻支持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护理学杂志》2007年第22期。

罗伯特·F.温奇等:《择偶的互补需要理论:一项分析和描述性研究》,《美国社会学评论》1954年第3期。

罗小锋:《制度、家庭策略与半工半耕型家庭生计策略的形成——兼论农民工家庭劳动力的再生产》,《福州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

乔小春:《对中国人口普查出生婴儿性别比的分析和思考》,《人口与经济》1992年第2期。

石人炳:《青年人口迁出对农村婚姻的影响》,《人口学刊》2006年第1期。

苏衡、娄振山、廖贻农等:《飞行员心理健康水平与婚姻质量相关分析》,《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第15期。

孙沛东:《婚姻进入的现代性困境》,《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7期。

孙运梁:《福柯之犯罪思想研究——犯罪的权力分析》,《河北法学》2009年第9期。

泰弗尔、特纳:《群际行为的社会认同论》,方文、李康乐译,《国外社会学》2003年第6期。

陶自祥:《代内剥削:农村光棍现象的一个分析框架——基于渝北S村长子打光棍的调查》,《青年研究》2011年第5期。

田先红:《碰撞与徘徊:打工潮背景下农村青年婚姻流动的变迁——以鄂西南山区坪村为例》,《青年研究》2009年第2期。

涂平:《我国出生性别比探讨》,《人口研究》1993年第1期。

王燕锋:《从招赘婚姻看城郊农民市民化:以萧山R村为例》,《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韦艳、张力:《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婚姻困境:基于性别不平等视角的认识》,《人口研究》2011年第5期。

徐安琪:《择偶标准:五十年变迁及其原因分析》,《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6期。

阎云翔:《家庭政治中的金钱与道义:北方家庭分家模式的人类学分析》,《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6期。

杨华:《传宗接代:农民生活意义的一项基本命题》,《古今农业》2010年第2期。

杨雪燕、伊莎贝尔·阿塔尼、李树茁:《性别失衡与人口流动视角下的男男性行为:来自中国城市地区的证据》,《人口与发展》2013年第1期。

杨雪燕、伊莎贝尔·阿塔尼、李树茁等:《中国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自慰行为——基于性别失衡背景的研究发现》,《人口与发展》2011年第3期。

杨雪燕、伊莎贝尔·阿塔尼、李树茁:《大龄未婚男性的男男性行为及其对公共安全的意义:基于中国农村性别失衡背景的研究发现》,《中国软科学》2012年第5期。

杨雪燕、伊莎贝尔·阿塔尼、李树茁:《性别失衡背景下大龄未婚男性的商业性行为——基于中国农村地区的研究发现》,《人口学刊》2013年第1期。

仰和芝:《农村打工女跨地区婚姻模式出现的成因及影响因素分析》,《农业考古》2006年第6期。

叶文振、林擎国:《中国大龄未婚人口现象存在的原因及对策分析》,《中国人口科学》1998年第4期。

叶妍、叶文振:《流动人口的择偶模式及其影响因素——以厦门市流动人口为例》,《人口学刊》2005年第3期。

轶名:《从犯罪心理学分析犯罪者寻找目标的心理》,网络论坛:http://bbs.pinggu.org

余练:《多重边缘者:基于对D村光棍群体社会地位的考察》,《南方人口》2011年第6期。

赵凌云、赵文:《差异化的社会距离——论城郊结合部群体间的社会关系》,《农村经济》2013年第2期。

赵雁鸿:《住房——城市空间的阶层化分割》,《黑河学刊》2010年第4期。

赵煜程:《我国独生子女政策实施以来出生性别比变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10。

周飞舟:《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3期。

庄锦英、徐瑾、张森等:《择偶复制:一种适应性的性选择策略》,《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第10期。

Ann O. & William W.D.(1998). Social Cultural and Political Aspect. AIDS,Vol.12(A):189-190.

Archer,J.(2004). Sex Differences in Aggression in Real-world Settings:A Meta-analytic Review.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8,291-322.

Aree Jam Paklay.(2006). How Does Leaving Home Affect Marital Timing:An Event-History Analysis of Migration and Marriage in Nang Rong,Thailand. Demography,Vo.l 43,No.4 pp.711-725.

Barber,N.(2000a). The Sex Ratio as A Predictor of Cross-national Variation in Violent Crime. Cross-Cultural Research,Vol.34:264-282.

Barber,N.(2000b).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untry sex ratios and teen pregnancy rates:A replication. Cross-Cultural Research,Vol.34:26-37.

Barber,N.(2002). The Science of Romance:Secrets of the Sexual Brain. Buffalo,NY:Prometheus.

Barber,N.(2003). The Sex Ratio and Female Marital Opportunity as Historical Predictors of Violent Crime in England,Scot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Cross-Cultural Research,Vol.37,373-392.

Carter,Hugh and P.C.Glick.(1976). Marriage and Divorce:A Social and Economic Study. Ed. by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hattopadhyay.A.(1999). Marriage and Migration in the Changing Socioeconomic Context of Nang Rong,Thailand.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Population Association of America,New York,M arch 25-27.

Das Gupta,Monica,Avraham Ebenstein,Ethan Jennings Sharygin.(2010). China’s Marriage Market and Upcoming Challenges for Elderly Men. The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Paper WPS5351.

Debra Umberson.(1992). Gender,Marital Status and the Social Control of Health Behavior. Sec. Sci. Med. Vol.34(8):907-917.

Douglas S.Massey,Nancy A.Denton.(1993). American apartheid:Segregation and the Making of the Under Class.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P123.

Dreze,J.,& Keher,R.(2000). Crime,Gender and Society in India:Insights from Homicide Data.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Vol.26:335-352.

Horwitz A V.,Helene Rask in White;Sandra Howell-White,(1996). Becoming Married and Mental Health:A Longitudinal Study of a Cohort of Young Adult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Vol.58:895-907.

Hudson,V.M.,& Den Boer,A.(2002). A surplus of men,a deficit of peace:Security and sex ratios in Asia’s largest states. International Security,26,5-38.

Jack C.Smith,James A.Mercy & Judith M.Conn.(1988).. Marital Status and the Risk of Suicide. Am J Public Health. Vol.78:78-80.

Jam Paklay.A.(2003). Migration,Marital Timing,and Mate Selec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ailand. Ph.D.dissertation. Department of Sociology,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L.A.Festinger,(1954).Theory of 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es. Human Relations,Vol.7,12-17.

Lee,James and Feng Wang.(1999). Malthusian Models and Chinese Realities:The Chinese Demographic System 1700-2000.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Vol.1:33-65.

Limanonda.B.(1983). Marriage Patterns in Thailand:Rural-Urban Differentials. Unpublished manuscript. Institute of Population Studies,Chulalongkorn University.

Mastekaasa,A.(1992). Marriage and Psycho logical Well-Being——Some Evidence on Selection into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Vol.54(4):901-911.

Morison,L.,H.A.Weiss,et al.(2001). Commercial Sex and the Spread of HIV in Four Cities in Sub-Saharan Africa. Aids,Vol.15(4):61-69.

Parrado,E.A.(1998). Marriage an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Timing and Ordering of Life Course Transitions Among Men in Western Mexico.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eminar on Men,Family Formation,and Reproduction,IUSSP/CENEP,Buenos Aires,M ay 13-15

Pasternak,Burton.(1985). On the causes and demographic consequences of uxorilocal marriage in China. In susan B.Hanley and Arthur P.Wolf(eds.),Family and Population in East Asian History. pp.309-334.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California

Wolf,Arthur P.(1989). The origins and explanations of variations in the Chinese kinship System. In Chang etal.,(eds.),Anthropological Studies of the Taiwan Area. pp.241-260.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Taipei,Taiwan.

Tajfel,H. & Turner J C.(1979),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Intergroup Conflict.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Vol.33(4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