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26

康藏地区的纷争与角逐(1912-1939)图书

The Conflicts and the Rivalries in Khams Area, 1912-1939

SSAPID:101-0909-1127-52
ISBN:978-7-5097-4044-6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将1912-1939年发生在康藏地区的一系列大小战事置于康藏问题的发展脉络中来加以全面系统的考察,力图在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环境中和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下还原这段波澜曲折的康藏局势变迁史。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民国中央政府、川滇康青等地方军事势力、康巴精英以及西藏地方政府在康藏地区纷争中的权力互动和力量角逐给康、藏关系以及中央政府在康藏地区的政权建设带来的影响。

相关信息

丛书名:北方民族大学学术文库
作 者: 王海兵
编 辑:王玮;王绯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K2 中国史

 后记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第二节 研究的缘起、方法与相关概念的解释

   一 选题之缘由

   二 研究路径与方法

   三 相关概念的解释

  第三节 研究资料的主要来源

 第二章 尹昌衡西征与1912年的康藏局势变迁

  第一节 清末民初之际的西藏与川边

   一 清末西藏地区局势与川军进藏

   二 西藏、川边地区统治秩序的瓦解

  第二节 川滇军西征及康区秩序的恢复

   一 尹昌衡西征及其对康区的经营

   二 川滇军在西征过程中的龃龉

  第三节 西征的中辍与对藏宣慰的开展

   一 尹昌衡西征中辍的原因分析

   二 北洋政府对十三世达赖的怀柔与劝慰

 第三章 康、藏划界问题:康藏纠纷的难解症结

  第一节 清朝时期的康、藏界线变动

   一 清朝前期的康、藏划界

   二 川边新政时期的康、藏界务

  第二节 民国初年康、藏划界问题的由来

  第三节 西姆拉会议上的康、藏划界争执

 第四章 1917~1918年的康、藏战争与藏案谈判的重启

  第一节 西姆拉会议后的川边局势

  第二节 1917~1918年的康、藏战争

   一 康、藏战争的起因与进程

   二 “朵麦基巧”移驻昌都

   三 康、藏战争善后事宜之商谈

  第三节 1918~1921年中英有关西藏问题的交涉

   一 藏案谈判的重启及有关各方的反应

   二 北洋政府对藏事的筹处

   三 《寇松备忘录》的出台

 第五章 1930年代的康、青、藏战事与康藏局势的演变

  第一节 大白事件演变过程中的多方博弈

   一 西康军政当局对大白事件的处理

   二 西藏方面在大白事件中的态度

   三 西藏地方面临的形势

   四 九世班禅在内地的活动及西藏方面的反应

  第二节 相关各方在康、青、藏战争中的诉求

  第三节 1932~1938年康、青、藏毗邻地区局势

   一 西藏方面对朵基辖区防务的调整

   二 1934年的邦达多吉事件

   三 大金寺僧安置过程的一波三折

 第六章 班禅返藏及旅京康巴势力对康藏局势的影响

  第一节 旅京康巴势力在康藏地区的活动

   一 格桑泽仁在1932年康、藏战争中的表现

   二 诺那等人入康与西藏方面的反应

  第二节 九世班禅返藏与康藏局势的演变

   一 班禅就任“西陲宣化使”

   二 “护送班禅回藏专使行署”的西进

  第三节 国民政府康藏边政实践之检讨

 第七章 西康建省进程中的力量角逐(1927~1939)

  第一节 康区民众对西康建省的态度

  第二节 1932年格桑泽仁的建省实践

  第三节 刘文辉的西康建省策略

  第四节 对西康建省进程的几点思考

 结语

本书将1912~1939年发生在康藏地区的一系列大小战事置于康藏问题的发展脉络中来加以全面系统的考察,力图在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环境中和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下还原这段波澜曲折的康藏局势变迁史。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民国中央政府、川滇康青等地方军事势力、康巴精英以及西藏地方政府在康藏地区纷争中的权力互动和力量角逐给康、藏关系以及中央政府在康藏地区的政权建设带来的影响。

〔英〕阿拉斯太尔·兰姆:《藏东与英中谈判》,胡岩译,《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8年第4期。

〔英〕阿拉斯太尔·兰姆(Alastair Lamb):《台克满1917~1919年在昌都和绒坝岔的活动》,胡岩译,载王尧、王启龙主编《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16辑,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

〔英〕柏尔(Charles Bell):《西藏史》(原名《西藏之过去与现在》),宫廷璋译,竺可桢、向达校,商务印书馆,1935。

〔意〕毕达克:《西藏的贵族和政府:1728~1959》,沈卫荣、宋黎明译,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

边事月刊社编《玉树近事记》,载张羽新、张双志编《民国藏事史料汇编》第26册,学苑出版社,2005。

蔡作祯口述:《青藏战役中我的经历》,李惠民笔录整理,政协青海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青海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内部发行,1964。

《藏案研究会商议西藏问题方略》,1919年11月20日《申报》。

《藏事条陈》,牛达、辛轺校点,载西藏社会科学院西藏学汉文文献编辑室编《西藏学文献丛书别辑》第十三函,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

〔英〕查尔斯·贝尔:《十三世达赖喇嘛传》,冯其友、何盛秋、刘仁杰、尹新建、段稚荃、莫兆鹏合译,葛冠宇校,西藏社会科学院西藏学汉文文献编辑室编印,1985。

查骞:《边藏风土记》,林超校点,载西藏社会科学院西藏学汉文文献编辑室编《西藏学文献丛书别辑》第六函,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

陈秉渊:《马步芳家族统治青海四十年》,青海人民出版社,1981。

陈东府:《治康筹藏刍议》,《康导月刊》1939年第1卷第5期。

陈光藻:《四川军阀的最后一场大混战》,载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第33辑,文史资料出版社,1980。

陈济博:《我所知道的诺那》,载政协四川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29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陈启图:《廿年来康政得失概要》,《康导月刊》1938年创刊号。

陈启图:《十二年藏事见闻录》,《康导月刊》1938年第1卷第3期。

陈谦平:《抗战前后之中英西藏交涉(1935~1947)》,三联书店,2003。

陈强立:《格桑泽仁、诺那、刘家驹》,载政协四川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27辑,内部资料,1982。

陈渠珍:《艽野尘梦》,任乃强校注,重庆出版社,1982。

陈文瀚:《大白纠纷之始末及收复失地经过》,《康导月刊》1940年第3卷第1期。

陈文鉴:《班禅大师东来十五年大事记》,大法轮书局,1948。

《川边危急之续闻》,1921年6月18日《申报》。

德门·云中卓玛:《德门·朗吉平措赴朵麦情由及岗托渡口战事》,载西藏自治区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西藏文史资料选辑》第17辑,民族出版社,1995。

邓锐龄等:《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

邓锐龄:《年羹尧在雍正朝初期治藏政策孕育过程中的作用》,《中国藏学》2002年第2期。

邓锐龄:《岳钟琪与西藏问题》,《中国藏学》2004年第3期。

邓骧口述:《康事纪略》,沪记者川康考察团记录,《开发西北》1934年第2卷第2期(西康专号)。

邓骧:《西康改流沿革与康藏失和及大白纠纷之经过》,《西北问题季刊》1936年第2卷第1~2期合刊(康藏专号)。

《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年谱》,载西藏自治区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西藏文史资料选辑》第11辑,民族出版社,1999。

杜丽娴:《试析1930~1940年中央与西藏地方之关系——以第三次康藏纠纷为例》,硕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2006。

杜永彬:《康巴文化在国外的传播和影响——以国外康巴研究为例》,载泽波、格勒主编《横断山民族文化走廊——康巴文化名人论坛文集》,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

法尊法师:《我去过的西藏》,汉藏教理院印行,1937。

法尊法师:《现代西藏》,汉藏教理院发行,1937。

冯明珠:《川青藏边域史地察——近代中英康藏议界之再释》下,《中国藏学》2008年第1期。

冯明珠:《中英西藏交涉与川藏边情:1774~1925》,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

冯明珠:《中英西姆拉会议》,载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主编《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第二十三编(上),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冯有志:《西康史拾遗》上册,周光钧校,甘孜州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印,1994。

冯有志:《西康史拾遗》续集,周光钧校,甘孜州政协文史办公室编印,1989。

高鸿志:《辛亥革命时期英国分裂中国西藏的阴谋》,《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格桑达吉、喜饶尼玛:《十三世达赖喇嘛新政》,《中国藏学》1996年第2期。

格桑泽仁:《边人刍言》,1946年印本,四川省档案馆藏,全宗名:历史资料目录(司法行政类),编号:5-102/4。

格桑泽仁:《康藏概况报告》,1932年印本,四川省档案馆藏,全宗名:历史资料目录(综合类),编号:1-38/5。

格桑泽仁:《西康改省之计划》,《新亚细亚》1931年第2卷第5期(康藏专号)。

管文阶:《大白纠纷始末记》,《康导月刊》1939年第2卷第2期。

韩光钧:《民国七年汉藏构兵停战交涉记实》,《边政》1931年第7期。

贺觉非:《西康纪事诗本事注》,林超校,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

洪涤尘:《西藏史地大纲》,中正书局,1936。

胡岩:《〈寇松备忘录〉与民国初年英国侵略中国西藏的政策》,《中国藏学》1998年第3期。

胡岩:《西姆拉会议破产后中英两国有关西藏问题的交涉》,《西藏研究》1998年第1期。

〔美〕怀利(Turrell V.Wylie):《蒙古初次征服西藏史实再释》,邓锐龄译,载《民族史译文集》第4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印,1978。

黄奋生:《蒙藏新志》,载张羽新主编《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第5册,学苑出版社,2003。

黄天华:《国家建构与边疆政治:基于1917~1918年康藏纠纷的考察》,《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3期。

黄天华:《论民国时期西康建省》,《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黄天华:《民国西康格桑泽仁事件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吉仲·江白坚参:《类乌齐寺吉仲活佛和格热喇嘛简历》,载政协西藏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西藏文史资料选辑》第6辑,内部发行,1985。

江安西、来作中、邓俊康:《“诺那事变”概述》,载政协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委员会编《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内部资料,1982。

江安西、来作中、邓俊康:《诺那事变记略》,载政协四川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29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江安西、来作中:《“一九三二年巴塘事变”简况》,载政协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委员会编《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内部资料,1982。

军事科学院编《中国近代战争史》第三册,军事科学出版社,1985。

孔庆宗:《西藏插手西康大金白利纠纷的真相》,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第93辑,文史资料出版社,1984。

来作中、邓俊康:《德格土司家族的由来及其社会制度简况》,载《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33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郎维伟:《国民政府在第三次康藏纠纷中的治藏政策》,《民族研究》2005年第4期。

冷亮:《西藏宗教与政治之关系》,《东方杂志》1941年第38卷第14号。

离谦:《康定县藏传佛教概况及其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载政协甘孜州康定县委员会编《康定县文史资料选辑》第3辑,1989。

黎仕明、陈明:《尹昌衡西藏戡乱》,《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增刊。

李果、喜饶尼玛:《诺那呼图克图考》,《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李明忠:《刘家驹传》,载政协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委员会编《甘孜州文史资料》第11辑,内部资料,1990。

〔苏联〕列昂节夫:《外国在西藏的扩张(1888~1919年)》,张方廉译,民族出版社,1960。

林孝庭:《战争、权力与边疆政治:对1930年代青、康、藏战事之探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04年第45期。

《刘陈龃龉中之边藏问题》,1919年11月15日《申报》。

刘国武:《南京政府对康藏纠纷的定性及解决措施分析》,《史学集刊》2004年第2期。

刘衡如、杨子和、李章甫、郑少成:《视察道炉甘德白瞻雅江七县报告书》,《新西康》1938年第1卷第2期。

刘洪记、孙雨志编《中国藏学论文资料索引》,中国藏学出版社,1999。

刘曼卿:《康藏轺征》,商务印书馆,1933。

刘文辉:《对西康省临时参议会的希望及本人治康简单经过》,《康导月刊》1940年第2卷第12期。

刘文辉:《建设新西康之理论与实际》,《康导月刊》1944年第5卷第10期。

刘文辉:《庆祝委员长脱险并述甘孜事变经过》,《康导月刊》1940年第2卷第7期。

刘文辉:《完成西康建省之意义及今后施政之中心骨干》,《康导月刊》1939年第1卷第5期(如何建设新西康专号)。

刘文辉:《西康现况及赵尔丰治康之失得》,《西北问题季刊》1936年第2卷第1~2期合刊(康藏专号)。

刘文辉:《致蒙藏委员会建议西康建省办法建议书》,《边政》1929年第2期。

刘文辉:《走到人民阵营的历史道路》,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第33辑,文史资料出版社,1980。

刘赞廷:《民六民七康藏战事及交涉之实况》,《康藏前锋》1934年第2卷第1期。

卢秀璋:《论“西姆拉会议”:兼析民国时期西藏的法律地位》,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

吕昭义:《英帝国与中国西南边疆(1911~1947)》,中国藏学出版社,2001。

罗布:《试析十三世达赖喇嘛新政改革的措施及其成效》,《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罗同兵:《诺那活佛的几个重要史实略考》,《宗教学研究》2004年第2期。

马长寿:《十年来边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边疆通讯》1947年第4卷第3期。

马守平、喜饶尼玛:《国民政府“班禅问题”得失谈》,《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马守平、喜饶尼玛:《试析国民政府支持九世班禅在内地活动的历史内涵》,《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马宣伟:《刘文辉与西康建省》,《文史杂志》2002年第5期。

〔英〕麦克唐纳(David Macdonald):《旅藏二十年》(Twenty Years in Tibet),孙梅生、黄次书译,商务印书馆,1936。

毛注青、李鳌、陈新宪编《蔡锷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美〕梅·戈尔斯坦:《喇嘛王国的覆灭》,杜永彬译,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

美郎宗贞:《“邦达昌”反叛噶厦政府始末考》,《西藏研究》2005年第4期。

美郎宗贞:《“邦达昌”家族名称及有关问题研究》,《西藏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美郎宗贞:《从“流浪商人”到噶厦政府的“商上”——邦达·尼江考》,《西藏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美郎宗贞:《论20世纪30~40年代的邦达·多吉》,《西藏研究》2009年第1期。

《1899~1949年有关西藏问题历史档案资料汇编》,未刊,内部资料。

宁墨公:《西康防务论》,《军事杂志》1929年第18期。

皮明勇:《九世班禅返藏受阻与国民政府的治藏策略》,《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4期。

恰白·次旦平措、诺章·吴坚、平措次仁:《西藏通史——松石宝串》下册,陈庆英、格桑益西、何宗英、许德存译,西藏古籍出版社,2004。

秦和平:《1912年民国政府筹治西藏措施述评》,《中国藏学》1993年第4期。

《清实录》第七册,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

《清实录》第五九册,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

《清实录》第一四册,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

邱远应:《尹昌衡史事答问》,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双流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双流文史资料选辑》第9辑,内部发行,1991。

任乃强:《回忆贺老总召谈解放西藏》,载西藏自治区政协法制民族宗教文史委员会编《西藏文史资料选辑》第22辑,民族出版社,2005。

任乃强:《西藏自治与康藏划界》,《边政公论》1946年第5卷第2期。

任乃强:《西康图经》,西藏古籍出版社,2000。

任新建:《论清代的瞻对问题》,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四川历史研究文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

桑丁才仁:《民国初期川陇两省就隆庆(囊谦)归属问题所引发的纠纷》,《中国藏学》2007年第1期。

佘贻泽:《藏军犯康述略》,《禹贡半月刊》1937年第6卷第12期。

石青阳:《藏事纪要》,载张羽新、张双志编《民国藏事史料汇编》第16册,学苑出版社,2005。

石硕:《西藏文明的东向发展——13世纪西藏与中原政治关系形成的必然性》,《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

石硕:《西藏文明东向发展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

市隐:《达赖逝世后之康藏纠纷》,《东方杂志》1934年第31卷第8号。

四川省编辑组编《四川省甘孜州藏族社会历史调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

四川省档案馆、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编《近代康区档案资料选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

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编《清末川滇边务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89。

孙宏年:《20世纪上半叶的西康建省与“藏彝走廊”地区的发展初探》,载石硕主编《藏彝走廊:历史与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孙子和:《十三辈达赖喇嘛走印至西姆拉会议以前之藏事》,载孙子和《西藏史事与人物》,台湾商务印书馆,1995。

塔娜、喜饶尼玛:《尹昌衡西征评述》,《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英〕台克满(Eric Teichman):《西藏东部旅行记》,高上佑译,《康藏前锋》1934年第2卷第1期。

〔英〕台克满(Eric Teichman):《西藏东部旅行记》,高上佑译,《康藏前锋》1934年第10~11期合刊。

〔英〕台克满(Eric Teichman):《西藏东部旅行记》,高上佑译,《康藏前锋》1934年第12期。

汤池安:《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遗嘱”辨析》,《中国藏学》1989年第4期。

唐洪波:《九世班禅返藏问题与英国的阻扰活动》,载《藏学研究论丛》编委会编《藏学研究论丛》第8辑,西藏人民出版社,1996。

土呷:《“朵麦基巧”沿革考》,《中国藏学》2009年第1期。

外交部政务司编《藏案纪略》,载张羽新、张双志编《民国藏事史料汇编》第16册,学苑出版社,2005。

王川:《近代康藏史上的“大白事件”及其解决》,《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王川:《近代民族关系史上的西康建省及其历史意义》,《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王川:《西藏昌都近代社会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王耿雄编《孙中山史事详录》,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

王贵、喜饶尼玛、唐家卫:《西藏历史地位辨:评夏格巴〈藏区政治史〉和范普拉赫〈西藏的地位〉》,民族出版社,1995。

王克训:《西康问题的检讨与今后之对策》,《蒙藏政治训练班季刊》,1934年6月。

王履康:《西藏问题之检讨》,《新中华》1934年第2卷第18期。

王美霞:《第九辈班禅回藏始末》,《中国边政》1983年第81期。

王勤堉:《西藏问题》,商务印书馆,1933。

王燕:《浅析第三次康藏纠纷》,《民国档案》2003年第2期。

文阶:《德格写真》,《康导月刊》1939年第2卷第4期。

闻:《康藏问题的三个罪魁》,《康藏前锋》1934年第10~11期合刊。

无畏:《西藏经济之危机——拉萨琐忆之一》,《康导月刊》1945年第6卷第7~8期合刊。

吴丰培编《清代藏事奏牍(下)·联豫驻藏奏稿》,赵慎应校,载西藏社会科学院西藏学汉文文献编辑室编《西藏学汉文文献汇刻》第三辑,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

吴丰培编《赵尔丰川边奏牍》,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

吴丰培:《清季达赖喇嘛出亡事迹考》,载曾国庆编《藏学研究论丛》(吴丰培专辑),西藏人民出版社,1999。

吴建国:《试论西康建省与康区的早期现代化》,《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吴彦勤:《清末民国时期川藏关系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

西藏昌都地区地方志总编室、西藏昌都地区档案馆编《西藏昌都地区社会调查资料选》,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所,内部资料,2004。

《西藏交涉最近情况》(唐、熊对藏事之意见),1919年9月25日《申报》。

西藏社会科学院等编《西藏地方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史料选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

西藏社会科学院西藏学汉文文献编辑室编《西藏学汉文文献汇刻》第三辑,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

西藏社会科学院西藏学汉文文献编辑室编《西藏学文献丛书别辑》第六函,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

西藏社会科学院西藏学汉文文献编辑室编《西藏学文献丛书别辑》第十三函,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

《西藏问题与熊克武》,1919年9月24日《申报》。

《西藏研究》编辑部编《番僧源流考、西藏宗教源流考》,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

《西藏研究》编辑部编《民元藏事电稿、藏乱始末见闻记四种》,西藏人民出版社,1983。

《西藏研究》编辑部编《西藏志、卫藏通志合刊》,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合编《近代康藏重大事件史料选编》,西藏古籍出版社,2001。

西康省政府秘书处编《西康概况》,1939年印本。

喜饶尼玛:《近代藏事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西藏人民出版社,2000。

喜饶尼玛:《论民国时期十三世达赖喇嘛的心理嬗变》,《中国藏学》1998年第3期。

喜饶尼玛:《民国时期西藏驻京总代表贡觉仲尼评述》,《中国藏学》2000年第1期。

夏格巴·旺曲德典:《藏区政治史》下册,刘立千、罗润苍等译,中国藏学出版社内部资料本,1992。

谢国梁等撰《谢国梁入藏记》,辛轺、牛达校点,载《西藏学文献丛书别辑》第十三函,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

辛宇玲:《西康建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2005。

刑肃芝口述:《雪域求法记:一个汉人喇嘛的口述史》,张健飞、杨念群笔录,三联书店,2003。

牙含章:《达赖喇嘛传》,人民出版社,1984。

杨露浓辑:《康藏大事记》下,《边政》1930年第3期。

杨仲华:《西康纪要》,商务印书馆,1937年。

佚名:《德格县长陈荣光殉难纪实》,《西康建省委员会公报》1937年第3期。

佚名:《格桑泽仁代表入京之报告》,《四川月报》1932年第1卷第4期。

佚名:《关于“边藏佛教总会”的史料》,载政协甘孜州康定县委员会编《康定县文史资料选辑》第3辑,1989。

佚名:《康藏关系新纪元,康藏纷争的症结》,《蒙藏旬刊》1939年第1卷第13~15期合刊。

佚名:《内外时报·英藏交涉始末记》,《东方杂志》1913年第9卷第10号。

佚名:《如何应付康藏问题》,《蒙藏周报》1931年第75期。

佚名:《西康代表松朋呼图克图》,《蒙藏周报》1931年第79期。

佚名:《又形紧张之藏军侵康·各方申请班禅回藏》,《蒙藏周报》1931年第72期。

佚名:《中国大事记》,《东方杂志》1913年第10卷第1号。

佚名:《中央政治会第一百九十七次会议》,《蒙藏周报》1929年第1卷第3号。

尹昌衡:《西征纪略》,载西藏社会科学院西藏学汉文文献编辑室编《西藏学文献丛书别辑》第十三函,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

张北根:《1919年中英关于西藏问题的交涉》,《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第3期。

张北根:《1919至1921年间英国与北京政府的关系》,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史系,2001。

张秋雯:《清代嘉道咸同四朝的瞻对之乱——瞻对赏藏的由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93年第22期(上)。

张秋雯:《清代雍乾两朝之用兵川边瞻对》,《“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92年第21期。

张双志编《民国藏事档案编年(民国元年至十九年)》,载张羽新、张双志编《民国藏事史料汇编》第4册,学苑出版社,2005。

张双志编《民国治藏政策法令全编》上册,载张羽新、张双志编《民国藏事史料汇编》第1册,学苑出版社,2005。

张为炯:《西康建省及刘文辉的统治》,载四川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16辑,内部发行,1965。

张羽新主编《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第5册,学苑出版社,2003。

赵心愚、秦和平编《康区藏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辑要》,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

赵心愚、秦和平编《清季民国康区藏族文献辑要》上册,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

赵心愚、秦和平、王川编《康区藏族社会珍稀资料辑要》,巴蜀书社,2006。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合编《九世班禅内地活动及返藏受阻档案选编》,中国藏学出版社,1992。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等编《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合编《黄慕松吴忠信赵守钰戴传贤奉使办理藏事报告书》,中国藏学出版社,1993。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合编《康藏纠纷档案选编》,中国藏学出版社,2000。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藏学中心合编《清末十三世达赖喇嘛档案史料选编》,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编辑委员会编《中华民国史事纪要·民国元年(一九一二)》,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印行,1974年影印版。

仲麦·格桑扎西:《爱国人士嘎然喇嘛和邦达多吉与原西藏地方政府的摩擦始末》,载西藏自治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西藏文史资料选辑》第18辑,民族出版社,1999。

周传斌:《刘曼卿——民国时期的西藏回族女杰》,《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周开庆:《民国川事纪要》(1911年10月~1936年12月),四川文献研究社,1974。

周儒海:《西康建省运动的检讨和展望》,《边事研究》1936年第3卷第3期。

周伟洲:《1930~1933年西藏与康、青战争之研究》,《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周伟洲主编《英国、俄国与中国西藏》,中国藏学出版社,2000。

周伟洲主编《英国印度事务部档案馆有关西藏档案题解及选译》,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所,内部资料,2005。

周锡银:《诺那的部分重要史料辑录》,载政协四川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29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周源整理《1914年“西姆拉会议”资料汇编、拉鲁家族及本人经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所,内部资料,2003。

朱革:《藏传佛教在康区的传播》,载政协四川省甘孜州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甘孜州文史资料》第16辑,1998。

朱丽双:《有关近代西藏历史和汉藏关系的研究资料和研究回顾》,《中国藏学》2010年第3期。

朱绣:《西藏六十年大事记》,吴均校注,青海人民出版社,1996。

祝启源:《析水牛年文告及其对西藏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载《祝启源藏学研究文集》,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

《最近所传之川藏问题》,1921年3月21日《申报》。

左仁极:《今日之西康》,《边疆通讯》1942年第1卷第1期。

作舟:《康藏纠纷解决》,《东方杂志》1932年第29卷第7号。

Alexandre Andreyev,“Soviet Russia and Tibet:A Debacle of Secret Diplomacy”,in Alex McKay(ed.),The History of Tibet,Vol.III,London:Routledge Curzon,2003.

Andreas Gruschke,The Cultural Monument of Tibet’s Outer Provinces:KHAM,Bangkok:White Lotus Press,2004.

A.Tom Grunfeld,The Making of Modern Tibet,New York:M.E.Sharpe,Inc.,1996.

Carole McGranahan,“ Empire and the Status of Tibet:British,Chinese,and Tibetan negotiations,1913-1934”,in Alex McKay(ed.),The History of Tibet,Vol.III,London:Routledge Curzon,2003.

Carole Mcgranahan,“Sa Spang mdagnam Spang mda’:Murder,History,and Social Politics in 1920s Lhasa”,in Lawrence Epstein(ed.),Khams Pa Histories:Visions of People,Place,and Authority,Leiden:Brill,2002.

Douglas A.Wissing,Pioneer in Tibet:The Life and Perils of Dr.Albert Shelton,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4.

Eric Teichman,“Travels of A Consular Officer in Eastern Tibet”,in Alex McKay(ed.),The History of Tibet,Vol.III,London:RoutledgeCurzon,2003.

Jagou,Fabienne,“The Sixth Panchen Lama’s Chinese Titles,”in Lawrence Epstein(ed.),Khams Pa Histories:Visions of People,Place,and Authority,Leiden:Brill,2002.

Julie G.Marshall,Britain and Tibet 1765-1947,Oxon:Routledge Curzon,2005.

Lisa R. Wiggins,“Sino-Tibetan Relations and Tributary Ideology”,in Gyatsho Tshering(ed.),The Tibet Journal,Vol.ⅩⅩⅤ,No.1,New Delhi:Indraprastha Press(CBT),Spring 2000.

Parshotam Mehra,“The Mongol-Tibetan Treaty of January 11,1913,”in Alex McKay(ed.),The History of Tibet,Vol.III,London:Routledge Curzon,2003.

Peng Wenbin,“Frontier Politics and Indigenous Movements for Khampa Autonomy during the Republican Period,”in Lawrence Epstein(ed.),Khams Pa Histories:Visions of People,Place,and Authority,Leiden:Brill.

Turrell V.Wylie,The Geography of Tibet According to theDzam-Gling-Rgyas-Bshad”,Roma:Is.M.E.O.,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