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5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49

明清福建家族文学研究图书

The Literary Study of Fujian Families in Ming & Qing Dynasties: Centering on the Xu's

SSAPID:101-0901-8699-26
ISBN:978-7-5097-8137-1
DOI:
ISSN:

[内容简介] 明清时期福建家族文学颇为繁荣,其中许多代表人物在我国文学史上亦甚为活跃。因此,关注明清世变对福建家族文学的影响,展现明清福建家族文学的传承、特征与意义,具有特殊的价值。而侯官(福州)许氏家族在此期间的文学创作更具有代表性。本书从全面研究侯官许氏家族在明清期间的文学成就入手,以彰显同期福建家族文学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关信息

丛书名: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博士文库项目
作 者: 郑珊珊
编 辑:孙燕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I2 中国文学

 2014年度福建省社科规划博士文库项目编辑委员会

 文前彩插

 序

 概述

 绪论

  绪论

   一 福建家族文学的研究现状

   二 研究意义与价值

   三 本书的使用资料和研究思路

 上编 家族研究

  第一章 侯官许氏家族之渊源、谱系和居舍

   第一节 侯官许氏渊源考

    一 许将

    二 许将后人

     1.许似

     2.许仿

     3.许份

     4.许庠

     5.许天锡

   第二节 侯官许氏谱系研究

   第三节 侯官许氏宅第园林考

    一 许厝里

    二 乌山石林涛园

  第二章 侯官许氏家族发展史

   第一节 文献世家开山手——许豸

   第二节 世变下的遗逸与仕宦——许友、许宾、许珌

    一 逸品传书画,余风付子孙——许友

     1.生平概述

     2.书画成就

    二 许宾

    三 闽海奇人许夫子——许珌

   第三节 光祖之业贤子孙——许遇与许迈

    一 许侯磊砢负奇气——许遇

    二 许迈

   第四节 科场得意 重振家声——许鼎、许均

    一 许鼎

    二 许均及其妻廖淑筹

     1.许均

     2.廖淑筹

   第五节 义门世范得御赐——许良臣、许荩臣、许王臣

    一 侯官诗人,澳门同知——许良臣

    二 许荩臣

    三 许王臣

   第六节 家族余晖——许琛、许作霖、许作屏

    一 许琛

    二 许作霖

    三 许作屏

   结语

  第三章 许氏外亲考论

   第一节 永泰麟峰黄氏

    一 黄文焕

    二 黄璂

    三 雅人深致:黄任

    四 黄惠、黄虞世

     1.黄惠

     2.黄虞世

    五 黄门女眷:庄氏、金樱、黄淑窕、黄淑畹、游合珍、林琼玉

     1.庄氏

     2.金樱

     3.黄淑窕

     4.黄淑畹

     5.游合珍

     6.林琼玉

   第二节 侯官林氏

    一 林侗和林佶

     1.林侗

     2.林佶

    三 林在华、林正青、林在峨

     1.林在华

     2.林正青

     3.林在峨

   结语

 下编 家族文学研究

  第四章 才兼三绝,名盛一时:许友文学研究

   第一节 故国之思 遗民心绪

    一 世变之哀

    二 乱世之痛

    三 避世之思

   第二节 山林之志 隐逸情结

   第三节 许友与遗逸文学

   第四节 许友词

   第五节 许友生卒年考

   第六节 许友著述考

    一 《箬茧室诗集》非许友作品

    二 许友著述重点介绍

     1.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米友堂诗集》不分卷,稿本(下称“稿本”)

     2.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许瓯香先生遗稿》不分卷,清初钞本(下称“赵钞本”)

     3.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米友堂诗集补遗》不分卷,钞本

     4.日本内阁文库藏《米友堂集》诗二卷、文集二卷、杂著不分卷,刻本

     5.福建省图书馆藏《米友堂诗》四卷补遗一卷,钞本(后称黄钞本)

     6.福建省图书馆藏《米友堂诗集》不分卷,朱栏钞本

     7.上海图书馆藏《米友堂诗集》,影印本

   第七节 许友主要交游考

    一 遗民好友

     1.林古度

     2.顾景星

     3.周容

     4.曹学佺

     5.徐延寿

     6.高兆

    二 非遗民好友

     1.周亮工

     2.黄虞稷

     3.黄晋良

     4.谢天枢

     5.陈维崧

     6.叶欣

    三 其他:心持等方外人士

   结语

  第五章 风流文采,照映一时:许遇文学研究

   第一节 《家山杂忆》与风土杂咏诗

    1.描写福州风情景物

    2.描写福州特色美食

    3.描写福州特色工艺

    4.描写福州的特色民俗

    5.描写台湾及海外物产等新鲜事物

   第二节 《养根集》与许遇的散文观念

  第六章 许琛与清代福州闺阁文学

   第一节 记取愁人闽海边——许琛诗研究

    一 文学活动空间较大

    二 题材源于个人生活,诗风平淡自然,诗境苍凉孤凄

    三 诗画相融

   第二节 许琛、光禄派与清代福州闺阁文学

    一 许琛与光禄派*

    二 光禄派诗风特点

    三 光禄派对清代福州闺阁文学的影响

  第七章 许珌与许作屏文学研究

   第一节 许珌诗研究

   第二节 许作屏诗文研究

    一 许作屏诗

    二 许作屏文及著述研究

  第八章 侯官许氏家族文化构成研究

   第一节 家风:节操与淡泊

   第二节 学风:累世擅三绝之誉

   第三节 居舍文化:诗意的栖居

    一 地理选择

    二 景观意涵

    三 文艺书写

    四 文化社集

  第九章 关于明清福建家族文学的一些思考

   第一节 明清福建家族文学繁荣的背景因素

    一 明代中叶以来福建家族制度的重建

    二 明清福建文教兴盛、科举繁荣

    三 明代中叶以来福建文人对地域文学的自觉建构

   第二节 明清世变对福建家族文学的影响

 余论

  余论

 附录

  附录1 许友年谱

   明万历四十三年乙卯(1615)

   明天启八年戊辰(1628)

   明崇祯三年庚午(1630)

   明崇祯六年癸酉(1633)

   明崇祯七年甲戌(1634)

   明崇祯八年乙亥(1635)

   明崇祯十一年戊寅(1638)

   明崇祯十二年己卯(1639)

   明崇祯十三年庚辰(1640)

   明崇祯十四年辛巳(1641)

   明崇祯十五年壬午(1642)

   明崇祯十六年癸未(1643)

   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甲申(1644)

   南明隆武元年/清顺治二年乙酉(1645)

   南明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丙戌(1646)

   清顺治四年丁亥(1647)

   清顺治五年戊子(1648)

   清顺治六年己丑(1649)

   清顺治七年庚寅(1650)

   清顺治八年辛卯(1651)

   清顺治九年壬辰(1652)

   清顺治十一年甲午(1654)

   清顺治十二年乙未(1655)

   顺治十三年丙申(1656)

   清顺治十四年丁酉(1657)

   清顺治十五年戊戌(1658)

   清顺治十六年己亥(1659)

   清顺治十七年庚子(1660)

   清康熙元年壬寅(1662)

   清康熙二年癸卯(1663)

   清康熙十一年壬子(1672)

   清康熙十二年癸丑(1673)

   清康熙十九年庚申(1680)

   清康熙二十三年甲子(1684)

   清康熙四十三年甲申(1704)

   清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

   民国二十五年丙子(1936)

   民国三十年辛巳(1941)

  附录2 许珌年谱

   明万历四十二年甲寅(1614),一岁

   明崇祯十二年己卯(1639),二十六岁

   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甲申(1644),三十一岁

   南明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丙戌(1646)三十三岁

   清顺治八年辛卯(1651),三十八岁

   清顺治九年壬辰(1652),三十九岁

   清顺治十年癸巳(1653),四十岁

   清顺治十二年乙未(1655),四十二岁

   顺治十三年丙申(1656),四十三岁

   清顺治十四年丁酉(1657),四十四岁

   清顺治十五年戊戌(1658),四十五岁

   清顺治十七年庚子(1660),四十七岁

   清顺治十八年辛丑(1661),四十八岁

   清康熙三年甲辰(1664),五十一岁

   清康熙四年乙巳(1665),五十二岁

   清康熙五年丙午(1666),五十三岁。

   清康熙六年丁未(1667),五十四岁

   清康熙七年戊申(1668),五十五岁

   清康熙九年庚戌(1670),五十六岁

   清康熙十年辛亥(1671),五十七岁

   清康熙十八年己未(1679)

   清雍正七年庚戌(1729)

   清乾隆元年丙辰(1736)

   清乾隆十八年癸酉(1753)

   清乾隆十九年甲戌(1754)

   清乾隆五十一年丙午(1786)

   清乾隆五十二年丁未(1787)

   清乾隆五十五年庚戌(1790)

   清道光十一年辛卯(1831)

   清道光十四年甲午(1834)

  附录3 许琛年谱

   雍正九年辛亥(1731),一岁

   乾隆元年丙辰(1736),六岁

   乾隆六年辛酉(1741),十一岁

   乾隆十三年戊辰(1748),十八岁

   乾隆十四年己巳(1749),十九岁

   乾隆十七年壬申(1752),二十二岁

   乾隆十九年甲戌(1754),二十四岁

   乾隆二十四年己卯(1759),二十九岁

   乾隆二十五年庚辰(1760),三十岁

   乾隆二十七年壬午(1762),三十二岁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1763),三十三岁

   乾隆二十九年甲申(1764),三十四岁

   乾隆三十六年辛卯(1771),四十一岁

   乾隆三十七年壬辰(1772),四十二岁

   乾隆三十九年甲午(1774),四十四岁

   乾隆四十年乙未(1775),四十五岁

   乾隆四十二年丁酉(1777),四十七岁

   乾隆四十三年戊戌(1778),四十八岁

   乾隆四十六年辛丑(1781),五十一岁

   乾隆四十八年癸卯(1783),五十三岁

   乾隆五十二年丁未(1787),五十七岁

   乾隆五十四年己酉(1789),五十九岁

  附录4 许作屏年谱

   乾隆二十六年辛巳(1761),一岁

   乾隆四十二年丁酉(1777),十七岁

   乾隆四十三年戊戌(1778),十八岁

   乾隆四十四年己亥(1779),十九岁

   乾隆四十七年壬寅(1782),二十二岁

   乾隆四十八年癸卯(1783),二十三岁

   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二十四岁

   乾隆五十年乙巳(1785),二十五岁

   乾隆五十二年丁未(1787),二十七岁

   乾隆五十五年庚戌(1790),三十岁

   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三十一岁

   乾隆五十八年癸丑(1793),三十三岁

   嘉庆元年丙辰(1796),三十六岁

   嘉庆三年戊午(1798),三十八岁

   嘉庆五年庚申(1800),四十岁

   嘉庆八年癸亥(1803),四十一岁

   嘉庆九年甲子(1804),四十四岁

   嘉庆十年乙丑(1805),四十五岁

   嘉庆十二年丁卯(1807),四十七岁

   嘉庆十三年戊辰(1808),四十八岁

   嘉庆十六年辛未(1811),五十一岁

   嘉庆十八年癸酉(1813),五十三岁

   嘉庆二十四年己卯(1819),五十九岁

   道光三年癸未(1823),卒后四年

 后记

 出版说明

1.许友:《米友堂诗集》,稿本。

2.许友:《米友堂集》,清刊本。

3.许友:《米友堂诗集》,民国二十年(1931)影印本。

4.许友:《米友堂诗集(补遗)》,民国三十年(1941)钞本。

5.许友:《米友堂诗》,黄翼云清钞本。

6.许友:《箬茧室诗集》,《蓉城仙馆丛书》,民国阳新石氏铅印本。

7.许珌:《铁堂诗钞》,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兰山书院刻本。

8.许珌:《铁堂诗钞》,《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五辑第三十册,北京出版社,2000。

9.许遇:《养根集》,稿本。

10.许遇:《紫藤花庵诗钞》,康熙三十三年(1694)刻本。

11.许鼎:《石林唱和诗》,康熙四十年(1701)刻本。

12.许琛:《疏影楼稿》,清刊本。

13.许作屏:《拜云楼诗集》,清钞本。

14.许作屏:《青阳堂文集》,清钞本。

15.黄任:《香草笺偶注》,民国三年(1914)福州宏文阁印本。

16.黄任:《消夏录》,清乾隆四十年(1775)刊本。

17.黄任:《秋江集注》,清道光癸卯(1843)东山家塾藏版。

18.黄淑窕:《墨菴楼试草》,春檗斋钞本。

19.黄淑畹:《绮窗余事》,钞本。

20.黄虞世:《冻井山房诗钞》,清道光刊本。

21.黄惠:《余事斋诗稿》,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二研斋刊本。

22.黄惠:《余事斋诗文稿》,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刊本。

23.林佶:《朴学斋诗稿》,清乾隆九年(1744)维扬精刻本。

24.林佶:《朴学斋小记》,民国钞本。

25.林侗:《来斋金石刻考略》,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刻本。

26.林正青:《瓣香堂诗集》,钞本。

27.徐世昌:《晚晴簃诗汇》,1929年退耕堂刻本。

28.恽珠:《国朝闺秀正始集》,清道光十一年(1831)红香馆刻本。

29.施淑仪:《清代闺阁诗人征略》,十卷补遗一卷,中国书店,1990。

30.陈寿祺:《东越文苑后传》,清光绪八年(1882)刻本。

31.陈寿祺:《左海文集》,清刊本。

32.郑方坤:《全闽诗话》,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33.爱新觉罗·玄烨:《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一四三七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34.孙默:《十五家词》,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一四九四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35.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续修四库全书》卷一七三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36.谢章铤:《谢章铤集》,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

37.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全清词编纂研究室:《全清词》,中华书局,2002。

38.周亮工:《尺牍新钞》,上海杂志公司,1935。

39.周亮工:《印人传》,民国五年(1916)重编本。

40.周亮工:《赖古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41.周亮工:《读画录》,《清代传记丛刊·艺林类1》,明文书局,1986。

42.周亮工、施鸿保:《闽小纪·闽杂记》,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43.查慎行:《敬业堂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44.黄晋良:《和敬堂全集》,《清代诗文集汇编》第五十四册,影印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45.钟惺:《隐秀轩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46.陈维崧:《湖海楼诗稿》,《丛书集成续编·文学类》,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

47.林昌彝:《海天琴思录》,同治甲子(1864)刊本。

48.林昌彝:《射鹰楼诗话》,清咸丰元年(1851)刻本。

49.穆彰阿、潘锡恩等:《大清一统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50.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51.刘声木:《苌楚斋随笔》,中华书局,1998。

52.郑善夫:《少谷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53.李纲:《梁溪先生文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54.王士禛:《渔洋精华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55.王士禛:《池北偶谈》,齐鲁书社,2007。

56.钱谦益:《吾炙集》,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铅印本。

57.袁枚:《随园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58.潘耒:《遂初堂集》,康熙刻本。

59.陈仁锡:《无梦园遗集》,明末刊本。

60.陈梦雷:《松鹤山房文集》,《续修四库全书》卷一四一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61.梁章钜:《闽川闺秀诗话》,《续修四库全书》卷一七零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62.梁章钜:《东南峤外诗话》,清刊本。

63.梁章钜:《楹联续话》,道光癸卯(1843)刊本。

64.郑杰:《国朝全闽诗录初集》,清嘉庆刻本。

65.吴山嘉:《复社姓氏传略》,清道光十一年(吴氏南陔堂刻本)。

66.吴锡麒:《有正味斋骈体文集》,《续修四库全书》卷一四六八、一四六九,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2002。

67.钱仪吉等:《清代碑传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68.闽清县高阳许氏修谱委员会编《高阳许氏入闽世谱》,1979。

69.马宗霍:《书林藻鉴》,《清代传记丛刊·艺林类25》,台北明文书局,1985。

70.不著撰人:王钟翰点校《清史列传》,中华书局,1987。

71.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

72.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73.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1976。

74.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1974。

75.钱海岳:《南明史》,中华书局,2006。

76.张廷玉等:《清朝文献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77.彭蕴灿:《历代画史汇传》,清道光五年(1825)刻本。

78.陈衍:《福建通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五百二十七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79.金鋐、郑开极:《福建通志》,《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34册,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

80.黄仲昭:《八闽通志》,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

81.林枫、郭柏苍、郭白阳:《榕城考古略·竹间十日话·竹间续话》,海风出版社,2001。

82.徐景熹:《福州府志》,海风出版社,2001。

83.朱景星:《闽县乡土志·侯官县乡土志》,海风出版社,2001。

84.董秉清修,汪绍沂纂:《长泰县志》,1917年修1922年铅印本。

85.福建省永泰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永泰县志》,新华出版社,1992。

86.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87.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州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

88.张天禄:《福州人名志》,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7。

89.陈衍:《闽侯县志》,《中国方志丛书》第13号,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

90.李卫等:《浙江通志》第五百一九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91.郭柏苍:《乌石山志》,海风出版社,2001。

92.福建省闽侯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闽侯县志》,方志出版社,2001。

93.王应山:《闽都记》,方志出版社,2002。

94.福建省闽清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闽清县志》,群众出版社,1993。

95.《福州郊区志》编委会:《福州郊区志》,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96.张天禄:《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志》,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4。

97.张尔介、曹晟等:《安定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

98.凌寿祺:《浒墅关志》,道光七年(1827)刻本。

99.李绂:《汀州府志》,曾曰瑛修,方志出版社,2004。

100.钱仲联:《清诗纪事》,凤凰出版社,2004。

101.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102.严迪昌:《清诗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

103.张健:《清代诗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04.朱彭寿:《清代人物大事纪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105.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

106.陈书录:《明代诗文的演变》,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107.廖可斌:《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108.陈庆元:《文学:地域的观照》,上海远东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3。

109.陈庆元:《福建文学发展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

110.陈子奋:《福建画人传》,福建省博物馆,1975。

11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人民出版社,1999。

112.蒋寅:《王渔洋事迹征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113.何明星:《著述与宗族——清人文集编刻方式的社会学考察》,中华书局,2007。

114.阮娟:《三山叶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以叶观国、叶申芗为核心》,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115.吴可文:《明清福州文学地图——以三坊七巷为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116.谢正光:《明遗民传记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17.潘承玉:《清初诗坛:卓尔堪与〈遗民诗〉研究》,中华书局,2004。

118.钱仲联:《历代别集序跋综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119.周焕卿:《清初遗民词人群体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20.赵红娟:《明遗民董说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21.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22.余英时:《方以智晚节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123.谢明阳:《明遗民的“怨”“群”诗学精神——从觉浪道盛到方以智、钱澄之》,台北大安出版社,2004。

124.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125.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26.谢正光:《明遗民传记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27.蒋逸雪:《张溥年谱》,齐鲁书社,1982。

128.郁达夫:《郁达夫诗词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

129.傅抱石:《明末民族艺人传》,商务印书馆,1938。

130.徐利明:《中国书法风格史》,河南美术出版社,1997。

131.陈世镕:《福州西湖宛在堂诗龛征录》,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132.福建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福建名人故居》,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133.梁桂元:《闽画史稿》,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134.俞剑华:《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135.张天禄:《福州人名志》,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7。

136.俞剑华:《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137.黄宾虹:《黄宾虹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

138.周汝昌:《北斗京华》,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139.黄仁生:《日本现藏稀见元明文集考证与提要》,岳麓书社,2004。

140.郑丽生:《郑丽生文史丛稿》,海风出版社,2009。

141.林乾良:《福建印人传》,福建美术出版社,2006。

142.陈庆元:《康熙乾隆间闽中风土民俗诗》,《中国典籍与文化》1995年第1期。

143.潘承玉:《清初诗坛中坚:遗民性情诗派》,《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144.蒋寅:《王士禛与江南遗民诗人群》,《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145.赵洪宝:《雅趣——古代文人理想中的居舍文化》,《故宫文物月刊》1994年第3期。

146.张佳杰:《明末清初福建地区书风探究——以许友为中心》,台湾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147.孟晗:《周亮工年谱》,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48.朱天曙:《周亮工及其〈印人传〉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6。

149.孙淑芳:《世变与风雅——周亮工〈尺牍新钞〉编选之研究》,台湾中正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