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78

漂泊的精英图书

wandering elites:the inner mongolian society and elites from qing to republic of china

SSAPID:101-0835-9736-68
ISBN:978-7-5097-3683-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近代内蒙古地区社会变迁与蒙古族地方精英流动的一项社会史研究。清末民国时期,更具体而言,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前半叶,对于中国历史来说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关键时期,格外富有研究价值。这不仅基于当时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与势态的发展,而且更主要的是迅速出现的社会结构性变迁不仅使清朝帝国面临灭亡,也使民国国家政权与地方权力面临重大抉择。“民族”概念的引入、“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的开始形成,已“把民族建构为历史的主体”(杜赞奇,2003),改变了以往传统国家建构模式、国家与地方关系和地方精英的族群认同、国家认同等,出现了传统、封建、民族主义、维新和革命等一整套与之相关的话语和词汇。

相关信息

丛书名:21世纪中国民族问题丛书
作 者: 常宝
编 辑:郑嬿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10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5 民族学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方法论与框架

   一 背景与选题

    (一)背景

    (二)区域选择

    (三)历史时期选择

   二 方法论与方法

    (一)方法论:社会史的视角

    (二)研究方法

   三 研究框架

    (一)基本论题

    (二)主要维度

     1.历时性—共时性

     2.客观—主观

     3.内部—外部

    (三)核心机制

     1.族群身份

     2.家族

     3.教育

     4.婚姻

     5.社会关系网络

     6.民族运动

     7.革命

   四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目的

    (二)意义

  第二节 社会变迁、社会流动理论及其概念的界定

   一 现代化与社会变迁

   二 “民族”、“族群”、“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

   三 何谓社会流动

    (一)开放社会与封闭社会

    (二)社会流动的方向

     1.向上流动

     2.向下流动

   四 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流动

    (一)社会结构

    (二)社会流动机制与社会资源

    (三)社会分层

  第三节 精英理论及其概念的界定

   一 西方学者的“精英”研究

   二 国内的“精英”研究

    (一)士绅研究

    (二)蒙古“地方精英”研究

     1.关于“地方精英”

     2.研究对象与样本的选择

  本书基本结构与使用的资料

   一 基本结构

   二 使用的资料

 第一章 制度性社会变迁:清末国家政策与社会矛盾

  第一节 清末国家危机与对蒙古政策的调整

   一 清政府权力在蒙古地区出现的危机

   二 作为建设的“新政”与“移民实边”政策

    (一)财政政策的调整

     1.开垦

     2.移民实边

     3.矿产开发

    (二)行政机构改革

  第二节 从抗税、拒征到反垦:清末蒙古地区民众的“反叛”

   一 抗税、拒征运动

    (一)东蒙“老人会”起义

    (二)八枝箭箭丁抗差拒征

    (三)鄂尔多斯的“独贵龙”运动

   二 反垦起义

    (一)陶克陶领导的抗垦起义

    (二)绰克大赉等人的武装抗垦斗争

    (三)丹丕尔领导的武装抗垦起义

   三 宗教运动

    (一)清政府对蒙地佛教的态度

    (二)洋教的扩张

    (三)“仇教”运动

  第三节 清末蒙古地区社会矛盾激化及其结构性因素

   一 清末国家与蒙古地方的关系:从皇权认同到消极抵抗

   二 地方精英与民众的关系:从身份等差到利益冲突

   三 蒙古地区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构性因素

  小结

 第二章 族群身份

  第一节 族群身份研究的视角:宏观与微观

   一 宏观分析:社会分层及族群

   二 微观分析:族群及其认同

  第二节 蒙古地方精英族群认同的形成

   一 关于蒙古族的起源

   二 蒙古“族群性”的生成

   三 关于“蒙古民族”

  第三节 社会分层及清末民国时期蒙古地方精英社会流动

   一 近代学者的族群分类

   二 政治关系

   三 经济差距

  第四节 多族群国家体系中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理论

   一 族群与国家

   二 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

   三 近代“角色距离认同”

  第五节 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困惑

   一 对外蒙古“独立”的态度

   二 从反对“共和”至接受

   三 “留恋”清帝国

   四 认同“真空”——主张“独立”

   五 参加“革命”

  小结

 第三章 家族

  第一节 蒙古家族的特征及其社会分层意义

   一 家族特征

   二 社会分层中的“家族”

  第二节 近代蒙古族精英家族(家庭出身)状况及其类型

   一 精英样本的选择及其状况

   二 精英家族(家庭出身)的类型

  第三节 近代蒙古精英家族及其社会地位流动

   一 “社会地位”的演变

   二 演变的五个阶段

  第四节 近代传统家族的衰退及其后果

  小结

 第四章 教育

  第一节 “教育”的定义

   一 何谓“教育”

   二 教育与社会分层:“边界化”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制度改革及其影响

   一 清末教育改革

   二 民国初期国家教育政策

   三 国民政府教育政策

   四 日本人殖民化教育策略

  第三节 近代新式教育影响下的地方精英流动模式

   一 传统“单一流”动模式

   二 新式“多元”流动模式

  第四节 新式教育与近代蒙古地方精英的流动

   一 近代蒙古地区教育发展概况

    (一)私塾、寺院和汉学堂

    (二)“蒙旗兴学”

   二 清末民国时期110名蒙古王公贵族精英的受教育程度

   三 兴办教育:精英向上流动的新途径

  小结

 第五章 婚姻

  第一节 婚姻的社会学认识

   一 婚姻与家族

   二 婚姻与社会流动

   三 婚姻和族群

  第二节 清朝满蒙联姻制度

   一 满蒙“联姻”制度的形成

   二 满蒙联姻地域分布状况

    (一)漠南蒙古

    (二)漠北蒙古

    (三)西套阿拉善蒙古

   三 满蒙联姻所形成的统治关系及其密集的血缘网络

  第三节 个案:亲王僧格林沁家族与清皇家之间的联姻关系

  第四节 近代婚姻观念的变迁及蒙古精英的社会流动

   一 近代婚姻观念的变迁

   二 清末满蒙联姻制度的变化

   三 民国时期蒙古王公精英的婚姻状况及其原因

    1.“蒙—汉”通婚

    2.“蒙—满”通婚

    3.“蒙—日(日本人)”通婚

    4.“蒙—蒙”内婚姻

  小结

 第六章 社会关系网络

  第一节 社会关系网络理论与中国的研究

   一 社会资本与社会关系网络

   二 社会网络分析在中国

  第二节 蒙古地方精英传统流动网络及社会资本

   一 经济资本

   二 社会资本

  第三节 传统社会关系网络的衰竭与新型社会资本的生成

   一 经济资本

   二 社会资本

  第四节 清末民初蒙古地方精英社会关系网络分类及分析

   一 社会关系网络的强与弱分类假设及其具体分析

    (一)社会关系网络的强与弱分类假设

    (二)110名蒙古地方精英社会关系网络具体分析

     1.家庭关系

     2.家族亲缘关系

     3.地缘关系

     4.同窗、战友、朋友关系

   二 社会关系网络核心变量及其相关性分析

    1.出身地—网络规模

    2.流动距离—地缘关系

    3.家族、个人社会地位—网络社会地位

    4.受教育水平—网络社会地位

  小结

 第七章 民族主义

  第一节 西方“民族主义”理论与汉人“民族主义”思想基础

   一 西方“民族主义”理论

    (一)何谓“民族主义”

    (二)西方“民族主义”的历史回顾以及起源

    (三)支撑“民族主义”的几个关键因素

   二 从“天下”到“现代国家”

    (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价值观

     1.“天下观”及“夷夏之辨”

     2.“和而不同”

    (二)关于“中国”概念的考证

    (三)近代汉人“民族主义”的产生

  第二节 汉人地方精英的“崛起”

   一 对蒙地决策的参与

   二 汉人军阀的产生

   三 近代汉人“民族主义”的几种派别及其观点

    (一)“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二)“大中国观”

    (三)“大民族主义”与“小民族主义”

    (四)“五族共和”

   四 近代汉人“民族主义”的发展过程

    (一)鸦片战争前后

    (二)辛亥革命时期

    (三)五四运动时期

    (四)抗日战争时期

  第三节 蒙古族:从“族群性”到近代民族、民族主义

  第四节 “现代”和“传统”:蒙古地区近代“族群民族主义”两种叙述

   一 “现代性”叙述

   二 “传统性”叙述

    (一)地域认同:祖先安息的地方

    (二)文化认同:游牧是根基

    (三)历史认同:对过去的重建

     1.尹湛纳希的“历史真实”观

     2.德王的“民族复兴”主义

  第五节 蒙古地区“族群民族主义”的外部条件

   一 国家“自治”话语与“联邦”、“集权”争论

    (一)“自治”话语

    (二)“联邦”与“集权”的争论

   二 外部势力

  小结

 第八章 民族运动

  第一节 国民党对蒙古地区的“族群观”

   一 同盟会组织在蒙古地区

   二 对蒙古地区的基本主张

  第二节 国民党国家权力的扩张

   一 行政机构的正规化

   二 地方自治

   三 恢复“保甲制”

  第三节 社会矛盾的激化与地方“独立”运动的兴起

   一 国家与蒙古地方精英的矛盾

   二 蒙古地方“独立”运动

    (一)外蒙古的“独立”

    (二)呼伦贝尔的“独立”

    (三)乌泰与“东蒙古独立”

    (四)东蒙“独立”运动

  第四节 “高度自治”的努力:德王等人的自治活动

   一 地方权威的建立

   二 国家认同的尴尬

   三 外在联合

   四 最后一次争取

    (一)与国民政府的交涉

    (二)阿拉善“自治运动”

  第五节 汉人军阀与蒙古地区精英

  小结

 第九章 革命实践

  第一节 蒙古地区革命道路

   一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成立

   二 两条路线:“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内讧与分裂

  第二节 延安道路:中国共产党政权的建立与革命性改造

   一 政治组织建设

    (一)中国共产党初期对蒙古地区的“族群观”

    (二)民权主义

    (三)精英(民族干部)

     1.革命分子的涌现

     2.传统精英权威的下降

   二 经济策略

    (一)土地改革

    (二)牧业经济改革

  第三节 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

  第四节 地方政权的革命性整合:乌兰夫等人的革命活动

   一 对中央的认同

   二 地方权力整合

    (一)张家口的“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

    (二)东西部自治运动的统一

     1.关于“自治”问题的谈判

     2.“四·三会议”

   三 自治政府的成立与“版图”的恢复

  小结

 第十章 总结与定位:国家、社会机制与地方精英

  第一节 国家机构的调整

   一 清末国家机构

    1.新政

    2.预备立宪

   二 民国时期国家机构

  第二节 社会流动机制的演变

   一 族群身份

   二 家族

   三 教育

   四 婚姻

   五 社会关系网络

   六 民族运动

   七 革命

  第三节 国家、民族与民族主义的定位

   一 民族—国家的分类

   二 中国:从“部族国家”迈向“公民国家”

   三 国族——“中华民族”与“中华民族复兴”

    (一)“中华民族”及地方精英的认同过程

     1.“中华民族”概念的提出

     2.地方精英的认同

    (二)“中华民族复兴”

   四 “国家民族主义”的转变

  第四节 精英:从地方精英到国家精英

  小结

 附录

 序

本书是对近代内蒙古地区社会变迁与蒙古族地方精英流动的一项社会史研究。从清末至民国时期的社会变迁与社会流动的相关性关系出发,引入家族、族群身份、教育、婚姻、社会关系网络、民族运动和革命等社会流动机制,作者探讨并试图回答以下问题:此时的蒙古族地方精英如何通过不同机制和策略实现其社会流动?在传统与现代的互动和接轨中,其流动机制本身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国家政策的不稳定性和偶然性及权力运行过程中,地方精英的目的、行为和认同如何获得新的发挥空间并得以演变?

《乌兰夫传》编写组,2007,《乌兰夫传》,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常宝,2011,《“寻找国家”:清末民国时期蒙古地方精英国家认同的演变与形成》,《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8期。

陈秉渊,2007,《马步芳家族统治青海四十年》,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丁明俊,2001,《马福祥传》,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费孝通,1989,《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大学学报》第4期。

费正清,1987,《美国与中国》(John King Fairbank,1980,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4th edition,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北京:商务印书馆。

关凯,2011,《满族民族性:帝国时代的政治化结构与后帝国时代的去政治化结构》,《社会科学战线》第8期。

菅志翔,2011,《马麒的身份转换域政治抉择——兼议民国时期地方割据势力的国家意识》,《社会科学战线》第8期。

金耀基,1999,《中国的现代文明的秩序的构建:论中国的“现代化”与“现代性”》,载潘乃穆等编《中和位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师纶,2006,《西北马家军阀史》,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孙隆基,2004,《历史学家的经线》,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柯,2003,《国民国家与民族问题——关于中国近代以来民族问题的历史思考》,《世纪中国》7月11日。

吴忠礼、刘钦斌主编,1993,《西北五马》,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许宪隆,2001,《诸马军阀集团与西北穆斯林社会》,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牙含章,1963,《达赖喇嘛传》,北京:人民出版社。

牙含章,1987,《班禅额尔德尼传》,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

杨效平,1986,《马步芳家族的兴衰》,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札奇斯钦,2005,《我所知道的德王和当时的内蒙古》,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张大军,1980,《新疆风暴七十年》,台北:蘭溪出版社。

张磊、孔庆榕主编,1999,《中华民族凝聚力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赵汀阳,2005,《天下体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清文宗实录》

《清世宗实录》

《清穆宗实录》

《清德宗实录》

《清仁宗实录》

《清季蒙古实录》

《汉书·地理志》

《诗经·大雅》

《礼记·玉制》

《清史稿》

《公羊传》

《论衡》

《礼记·曲礼》

《史记·南越列传》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大义觉迷录》

《理藩院则列》

《东方杂志》

《蒙古农民》

《民立报》

《革命军》,序。

《苏报》,1903年4月11~12日。

《左传·闵公元年》。

《饮冰室合集·专集》,第1册。

《戊戌变法》(三)。

《三民主义》,文言本,1919。

《国会请愿代表孙洪伊等上资政院书》,《国风报》,第1年,第26期。

徐世昌撰《东三省政略》,《蒙务上·蒙旗篇》,文海出版社,1965。

傅筑夫:《中华经济史论丛》(上)。

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5卷),天津《大公报》民国二十三年版。

岑春煊:《奏折》,光绪二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朱批)。

黄时鉴:《内蒙古近代史论丛》(第一辑)。

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科学出版社,1957。

额筱珊:《奉使土默特贝勒旗会审老头会日记》,《理藩院折附》,咸丰十年八月二十二日。

《热河都统为聚众抗租呈清严办以安旗事务》,东北档案馆喀喇沁旗档案,第1捆,第3号卷。

内蒙古少数民族历史调查组编《伊克昭盟历史与现状》。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蒙古史研究所译《核定法规集》,原件蒙文版。

内蒙古地方志办公室:《内蒙古史志资料选编》(第1辑,下册)。

内蒙古档案局、内蒙古档案馆:《内蒙古垦务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

内蒙古地方志办公室:《内蒙古史志资料选编》(第1辑,下册)。

妙舟法师:《蒙藏佛教史》(下册),京城印书局,1935。

内蒙古自治区编辑组:《蒙古族社会历史调查》,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6。

野津彰:《内蒙古赤化运动的变迁》,金海译,潘世宪校;《内蒙古近代史译丛》(第一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6。

善邻协会调查部:《满洲国属内蒙古》,白拉都格其译,潘世宪校;《内蒙古近代史译丛》(第一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6。

保罗·海尔:《蒙古独立运动中的内蒙古1911~1914》,乌兰少布译,吴持哲校;《内蒙古近代史译丛》(第一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6。

《鄂尔多斯史志研究文稿》,第三册。

德礼贤:《中国天主教传教史》,商务印书馆,1933。

《拳祸记》,下册,光绪三十一年(1905)。

《边疆公教社会事业》

《绥远通志稿》,“教案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

中国民族史编辑委员会《中国民族史》。

戈尔通斯基:《蒙古—卫拉特法典》。

《北史》,第94卷,《室韦传》。

拉施特:《史集》(第1卷),第1册。

《辛亥革命》(七),1981。

《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二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2辑,1981。

乌兰夫:《一九四七年二月在林东干部会上的报告》

《内蒙古近代史论丛》(第四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1。

道光朝:《钦定理藩院则例》,第13卷。

《钦定回疆则例》,第3卷。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政治(五)。

《内蒙古教育史志资料》,第1辑。

关东军参谋部:《对内蒙措施要领》(绝密),复旦大学历史系编译《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史料选编》(1931~1945),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蒙古联盟自治政府巴彦塔拉盟公署官房:《巴彦塔拉盟要览》(日文),蒙疆新闻社厚和支社,1939。

北支那经济通讯社编《北支·蒙疆现势》(昭和13年版)(日文),北支那经济通讯社,1938。

《蒙疆年鉴》(昭和19年版)。

德穆楚克栋鲁普:《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的成立与瓦解》,《内蒙古文史资料》,第7辑。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

《蒙藏院调查内蒙沿边统计报告书》(上编),蒙藏院总务厅统计科编,民国六年。

玛稀:《崇正学堂各部级教习课程表》,《赤峰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

仁钦莫德格:《沈阳东北蒙旗师范学校》,第二十三辑,内蒙古政协文史委,1986。

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饮冰室文集》(第6册)。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三),中华书局,1989。

康有为:《请君民合治满汉不分折》,《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

康有为:《辨革命书》,见《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

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中华书局,1977。

汪精卫:《研究民族与政治关系之资料》,《民报》。第13号。

《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孙中山全集》,第二卷。

《公布参议院议决临时约法》,《孙中山全集》,第二卷。

《蒙古与汉族结合共伸讨满复仇大义之宣言书》,见《民报》,第20号,《来稿》。

《蒙藏院行政概要》,1912~1915,第60~61页;北京大学图书馆藏。

张坍、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2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

肖一山:《清代通史》(上卷),中华书局,1985。

《清实录·世宗实录》(第八十六卷),中华书局,1985。

宗方小太郎:《一九一二年中国之政党结社》,《近代裨海》,第12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赤峰市文史资料选辑》(第四辑)。

讷古单夫:《贡桑诺尔布传》,《赤峰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

《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二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

《宣统政纪》(第27卷),宣统元年十二月庚寅。

卢明辉编著《蒙古“自治运动”始末》(内部资料)(上、下),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文历史研究所,1977。

余一:《民族主义论》,《浙江潮》,第1、2期,1903,2、3月。

经革陈:《我所了解的云亨先生辛亥革命事略》,《内蒙古辛亥革命史料》,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

吴恩和:《辛亥革命时期回忆录》,《内蒙古辛亥革命史料》,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

王宗洛:《辛亥革命的点滴闻见和对我的影响》,《内蒙古辛亥革命史料》。

《内蒙古辛亥革命史料》,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

《蒙古与汉族结合共伸讨满复仇大义之宣言书》,见《民报》,第20号,《来稿》。

《附录来函》,《民报》,第20号。

《按语》,《民报》,第20号。

《内蒙古辛亥革命史料》,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二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马福祥:《修正蒙藏委员会组织法提案》,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马福祥:《蒙藏状况》,蒙藏委员会出版,1931。

黄奋生编著《蒙藏新志》,中华书局,1938。

大场辰之助:《东部内蒙古开放通史》,1936年油印本。

《绥远省地方自治讲义》,1931。

那木海扎布、达瓦敖斯尔:《参加“郑家屯会议”的回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伪满兴安史料》,第34辑。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十三辑,《德穆楚克栋鲁普自述》。

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档案,6-1-10。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民族问题研究会编《蒙古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1993。

《中国共产党大辞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统战部、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编《内蒙古统战史档案史料选编》(第一卷),内部发行,1987。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民族出版社,1980。

《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档案史料选编》,档案出版社,1989。

《绥远“九一九”和平起义档案史料选编》,1986。

何兆麟:《“西蒙自治运动”始末纪要》,《内蒙古文史资料》(第1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

《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

《陈天华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58。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

《乌兰夫传1906~1988》,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科尔沁左翼后旗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

《托克托县志》(修订稿),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4。

《呼和浩特志》(上),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喀喇沁旗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

《土默特志》(上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

《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蒙古民族通史》第五卷(上),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

《蒙古民族通史》第五卷(下),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

蒙古族简史编写组:《蒙古族简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

呼日勒沙:《蒙古族神话文学研究》(蒙古文),民族出版社,2004。

罗卜桑却丹著,哈·丹碧扎拉桑批注《蒙古风俗鉴》(蒙古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

那·阿拉坦莎编著《蒙古族近现代名人传略》(蒙古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

讷古单夫、那林高夫:《特睦格图传》(蒙古文),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斯琴高娃、乌力更、乌力吉昌等搜集整理《科尔沁民歌·一》(蒙古文),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87。

周太平:《丑年之乱考》(蒙古文),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6。

额尔登泰、乌云达赉校勘《蒙古秘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

《汉译蒙古黄金史纲》(蒙古文),朱风、贾敬颜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

布林特古斯主编《蒙古族民俗百科全书》(精神卷),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娜仁图雅编著《蒙古族民间禁忌》(蒙古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

那木吉拉玛整理,仁钦戈瓦审校《二十八卷本辞典》(蒙古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

呼和宝音编著《蒙古风俗追溯》(蒙古文),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88。

张德辉:《岭北纪行》(蒙古文),额尔德木图译,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4。

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蒙古文),忽赤罕译,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3。

安介生:《历史民族地理》(下),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宝玉柱:《清代蒙古族社会转型及语言教学》,民族出版社,2003。

包亚明主编《布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白拉都格其:《成吉思汗的遗产》,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

孛儿只斤·布仁赛因:《近现代蒙古人农耕村落社会的形成》,娜仁格日勒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

布赫主编《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

杜家骥:《清朝满蒙联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3。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费孝通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高韫芳:《当代中国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

黄奋生:《蒙藏新志》(下),中华书局,1938。

黄宏主编《延安精神》,人民出版社,2005。

黄志成:《被压迫者的教育学——弗莱雷解放教育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郝维民主编《内蒙古近代简史》,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0。

郝维民主编《内蒙古自治区史》,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1。

郝维民主编《内蒙古革命史》,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

胡杨:《精英与资本——转型期中国乡村精英结构变迁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金炳镐:《民族关系理论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金炳镐主编《民族纲领政策文献选编》(1921.7~2005.5),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菅志翔:《族群归属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民族出版社,2006。

刘世定:《寻常往事——回忆祖父刘文辉》,新星出版社,2009。

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卢明辉主编《清代北部边疆民族经济发展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

卢明辉:《德王其人》,远方出版社,1998。

刘小萌:《清代北京旗人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林惠祥:《中国民族史》,商务印书馆,1939。

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张磊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李国忠:《民国时期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李国栋:《民国时期的民族问题与民国政府的民族政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

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

吕一燃编《北洋政府时期的蒙古地区历史史料》,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陆德阳:《流民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

马戎编著《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马戎主编《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马戎、刘世定、邱泽奇:《中国乡镇组织变迁研究》,华夏出版社,2002。

马大正主编《中国边疆史经略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

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牛敬忠:《近代绥远地区社会变迁》,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

荣苏赫、赵永铣等主编《蒙古族文学史》(第4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

赛航、金海、苏德毕力格:《民国内蒙古史》,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

色音:《蒙古游牧社会的变迁》,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

谭必友:《清代湘西苗疆多民族社区的近代重构》,民族出版社,2007。

唐力行主编《国家、地方、民众的互动与社会变迁》,商务印书馆,2004。

王先明:《变动时代的乡绅——乡绅与乡村社会结构变迁(1901~1945)》,人民出版社,2009。

王先明:《走向社会的历史学——社会史理问题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王明柯:《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王明柯:《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王天奖:《左宗棠评传》,河南教育出版社,1990。

王珂:《民族与国家: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的系谱》,冯谊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王建革:《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吴国骥主编《蒙古族哲学史》,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4。

吴忠民、刘祖云主编《发展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武强主编《东北沦陷十四年教育史料》(1),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

解学诗:《满铁与华北经济1935~194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徐勇:《近代中国军政关系与“军阀”话语研究》,中华书局,2009。

徐晓萍、金鑫:《中国民族问题报告——当代中国民族问题和民族政策的历史反观与现实思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薛福成:《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岳麓书社,1985。

杨思信:《文化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

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科学出版社,1955。

义都合西格主编《蒙古民族通史》(第五卷上),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

应星:《社会支配关系与科场场域的变迁——1895~1913的湖南社会》,见杨念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札奇斯钦:《我所知道的德王和当时的内蒙古》,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张仲礼:《中国绅士》,李荣昌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张瑞萍主编《近代中国蒙古族人物传》,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2。

张鸣:《乡村社会权力与文化结构的变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

张跃发:《近代文明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

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赵云田:《清代治理边陲的枢纽——理藩院》,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

周荣德:《中国社会的阶层与流动——一个社区中士绅身份的研究》,学林出版社,2000。

珠飒:《18~20世纪初东部内蒙古农耕村落化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

朱宗霞:《大视野下清末民初变革》,新华出版社,2009。

朱汉国、杨群主编《中华民国史》(第一册·论),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白拉都格其:《关于近代内蒙古民族运动研究的几个问题》,《内蒙古社会科学》1997年第6期。

边燕杰:《社会资本研究》,《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2期。

常宝:《“寻找国家”:清末民国时期蒙古地方精英国家认同的演变与形成》,《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8期。

成崇德:《论清朝疆域形成与历代疆域的关系》,《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第1期。

但兴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再诠释与中国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生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10期。

杜家骥:《清朝的满蒙联姻》,《历史教学》2001年第6期。

高旺:《清末地方自治运动及其对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郭又惊:《岳麓山下、橘子洲头——湖湘文化孕育的近代精英》,《中国国家地理》2010年第3期。

郝维民:《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时期的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内蒙古近代史论丛》(第二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

郝秉健:《试论绅权》,《清史研究》1997年第2期。

何志虎:《康有为的“大中国观”与革命派放弃“驱除鞑虏”口号》,《史学月刊》2000年第5期。

何军新:《军阀·土匪·兵匪:军阀时期中国政治的基本主题》,《益阳师专学报》1998年第4期。

黄兴涛:《现代“中华民族”概念形成的历史考察——兼论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认同之关系》,《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黄兴涛、王峰:《民国时期“中华民族复兴”观念之历史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黄时鉴:《日本帝国主义的“满蒙政策”和内蒙古反动封建上层的“自治”“独立”运动》,《内蒙古近代史论丛》(第二辑),1983。

黑龙:《满蒙贵族联盟的形成与演变》,《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李猛:《从士绅到地方精英》,《中国书评》1995年第5期。

李姿姿:《国家与社会互动理论研究述评》,《学术界》2008年第1期。

李玉伟:《“四·三”会议与内蒙古自治运动的重大进展》,《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李蓉:《毛泽东在国家类型上的思想变化》,《毛泽东思想论坛(长沙)》1996年第3期。

吕鹏:《生产底层与底层的再生产——从保罗·威利斯的〈学做工〉谈起》,《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

马戎:《论中国的民族社会学研究》,《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马戎:《现代中国民族关系的类型划分》,《社会》2008年第1期。

马戎:《关于民族研究的几个问题》,《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马学强:《乡绅与明清上海社会》,《学术季刊》1997年第1期。

慕唯仁:《中国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和弱国联盟》,《读书》2003年第12期。

牛秋实、王先明:《20世纪前期乡村权力的博弈与权威的重建》,《江海学刊》2009年第1期。

欧榘甲:《新广东》,《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

彭武麟:《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近代国家转型与民族关系之建构——以“五族共和”为中心》,《民族研究》2009年第3期。

秦九凤、杨艾东、郭潇:《周恩来与乌兰夫》,《党史博览》2006年第5期。

苏赫巴鲁:《陶克陶胡起义始末》,《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1983年第2期。

孙懿:《北洋政府的蒙古教育政策》,《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年第4期。

王先明:《晚清保甲制的历史演变与乡村权力结构——国家与社会在乡村社会控制中的关系变化》,《史学月刊》2000年第5期。

王笛:《晚清长江上游地区公共领域的发展》,《历史研究》1996年第1期。

王洪涛:《论清末教育制度改革》,《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11月。

王珂:《“汉奸”:想象中的单一民族国家话语》,《二十一世纪》,2009年3月号,总第84号。

汪炳明:《清朝覆亡之际驻京蒙古王公的政治活动》,《内蒙古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

韦磊:《杜赞奇中国民族主义研究的学理背景分析》,《社会》2007年第4期。

乌小花:《论“民族”与“族群”的界定》,《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

邢亦尘:《清代后期内蒙古矿政》,《内蒙古社会科学》,1995。

熊万胜:《论政治互动的类型》,《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徐茂明:《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1368~1911)》,博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历史系,2001。

鹰扬:《在大漠那边——近世的外蒙古与战争(上)》,《战争史研究》,No.30,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

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激进与保守》,《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

云和义:《清代以来内蒙古大量开垦土地的主要原因》,《内蒙古农业科技》1999年第6期。

张秀华:《清末放垦蒙地的实质及其对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吉林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张元隆:《民国教育经费制度述论》,《安徽史学》1996年第4期。

赵云田:《清末新政期间的“筹蒙改制”》,《民族研究》2002年第5期。

赵延东、罗家德:《如何测量社会资本:一个经验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赵少智:《“和而不同”与中国民族政策》,《社科纵横》2004年第1期。

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来源、演变及其他》,《史学月刊》2006年第6期。

衷海燕:《士绅、乡绅与地方精英》,《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周竞红:《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十年边疆民族事务管理机制与政策》,《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第3期。

朱英:《清末民初国家对社会的扶植、限制及其影响——近代中国国家与社会新型互动关系系列研究之一》,《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课题组:《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知识分子和“舆论精英”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理论研究动态》(内部)2009年第6期。

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杨善华译,华夏出版社,2000。

于尔根·科卡:《社会史:理论与实践》,景德祥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阿·马·波兹德涅耶夫:《蒙古及蒙古人》,卷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

卢梭:《爱弥儿》(上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2006。

谢和耐:《中国社会史》,耿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克洛德·泰洛特:《父贵子荣——社会地位与家庭出身》,殷世才、孙兆通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P.布迪厄:《国家精英》,杨亚平译,商务印书馆,2005。

哈罗德·D.拉斯韦尔:《政治学》,杨昌裕译,商务印书馆,2006。

休·西顿-沃森:《民族与国家——对民族起源与民族主义政治的探讨》,吴洪英、黄群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6版),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

詹姆斯·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的政治》,顾速、董方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菲利克斯·格罗斯:《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王建娥、魏强译,新华出版社,2003。

里亚·格林菲尔德:《民族主义:走向现代的五条道路》,王春华、祖国霞、魏万磊、谢虎、胡婷婷译,上海三联书店,2010。

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下),杨品泉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彼得·伯格:《与社会学同行》,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下册),吴象婴、梁赤民、董书慧、王昶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张信:《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社会之演变——国家与河南地方精英1900~1937》,岳谦厚、张玮译,中华书局,2004。

王国斌:《转变的中国》,李伯重、连玲玲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西达·斯考切波:《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研究》,何俊志、王学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萧邦齐:《九个世纪的悲歌:湘湖地区社会变迁研究》,姜良芹、全先梅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魏晓明、冯崇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阿图尔·科利:《国家引发的发展——全球边缘地区的政治权力与工业化》,朱天飚、黄琪轩、刘骥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

马丁.麦格:《族群社会学》,祖力亚提·司马义译,华夏出版社,2007。

史蒂文·瓦戈:《社会变迁》(第5版),王晓黎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戴维·波普诺:《社会学》,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吉尔伯特·罗兹曼著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安东尼·奥勒:《政治社会学导论——对政治实体的社会剖析》,董云虎、李云龙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王冠华:《寻求正义——1905~1906年的抵制美货运动》,刘甜甜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哈罗德·伊罗生:《群氓之族——群体认同与政治变迁》,邓伯宸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格里德尔:《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他们与国家关系的历史叙述》,单正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松本真澄:《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以清末至1945年的“民族论”为中心》,鲁忠慧译,民族出版社,2003。

宫崎正胜:《速通世界史》,日本实业出版社,1998。

胡安·诺格:《民族主义与领土》,徐鹤林、朱伦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加塔诺·莫斯卡:《统治阶级》(《政治科学原理》),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

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艾彦译,华夏出版社,2001。

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叶江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安东尼·吉登斯:《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对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著作的分析》,郭忠华、潘华凌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爱德华·莫迪默、罗伯特·法恩:《人民·民族·国家——族性与民族主义的含义》,刘泓、黄海慧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冯客:《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杨立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丽娜·多米内利:《社会工作社会学》,刘梦、焦开山、廖敏利、赵茜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Berth Rerberoglu,1994,Class Structure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An imprint of Greenword Publishing Group.

David Sneath,2000,Changing Inner Mongolia Pastoral Mongolian Society and the Chinese Stat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ru Gladney,2007,“Do Nation-States Create Nations?(DNCN)”,Beijing Forum,Peking University,Beijing,China,1-4 November.

Tatum,B.D.,1999,Why are All the Black Kids Sitting Together in the Cafeteria?And Other Conversations about Race,New York:BasicBooks.

Foucault,Michel,1980,Power/ Knowledge,(ed.)New York:Colin Gordon Pantheon Books.

S.P.Huntington,1999,“Will More Country Become Democratic”,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George Babcock Cressey,1934,China’s Geographic Foundation,Mcgraw-hill Book Company,New York and London.

Sechin Jagchid and Paul Hyer,1979,Mongolia’s Culture and Society,Westview Press.

Pamela Kyle Crossley,2006,Making Mogols Empire at the Margins:Culture,Ethnicity,and Frontier in Early Modern China,edited by Pamela Kyle Crossley,Helen Siu,and Donald Sutt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Ltd,London,England.

Christopher Pierson,1996,The Modern State,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Hsiao Kung-chuan,1960,Rural China:Imperial Control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June Dreyer,“China’s Minority Nationalities:Traditional and Party Elites”,Pacific Affairs,Vol.43,No.4(Winter,1970-1971),pp.506-530 Published by Pacific Affairs,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Xiaowei Zang,“Ethnic Representation in the Current Chinese Leadership”,The China Quarterly,No.153(Mar.,1998),pp.107-127 Published b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n behalf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Rong Ma,2008,Ethnic Relations in China,Bei Jing:China Tibetology Publishing House.

Partha Nath Mukherji,2007,Cultural pluralism and Multiculturalism:Divergences and Convergences in the Discourse on Ethnicity,Nationalism and Nation-state,A paper presented at Beijing Forum,Peking University.

C.Tilly,1975,“Reflections on the History of European State-making”,in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ed.,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rinceton,NJ.

宮脇淳子:《モンゴルの歴史——遊牧民の誕生からモンゴル国まで》,刀水書房,2002。

下村哲夫、窪田真二、小川友次:《教育法規便覧》,学陽書房,2005。

篠原清昭著《現代中国の教育法規に関する研究》,平成11年(1999年)3月,研究成果報告書,課題番号09610269。

村上信明:《乾隆朝の繙訳科挙と蒙古旗人官僚の台頭》,日本『社会文化史学』No:43,2002年5月。

福田歓一著《国家·民族·権利——現代における自由お求めて》,岩波書店,1988。

川田順造、福井勝義著《民族とは何か》,岩波書店,1988。

下村哲夫、窪田真二、小川友次:《教育法規便覧》,学陽書房,2005。

于逢春:《中華民国期における蒙旗教育に関する一考察―奉天東北蒙旗師範学校を中心に》,広島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紀要,第三部,第51号,2002,第107~115页。

岩村忍著《モンゴル社会経済史の研究》,株式会社同朋舎,昭和13年。

満鉄経済調査会編《満蒙民族志》,南満州鉄道株式会社,昭和11年。

保田興重郎著《蒙疆》,株式会社生活社,昭和18年。

NHK長野放送局編《満蒙開拓の手記》,日本放送出版協会,昭和54年。

関東都督府民政部:《満蒙経済統計図表》(第二部),小林又七印刷所,大正7年。

有高厳青木富太郎共著《動く蒙古》,目黒書店,昭和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