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64

珠江论丛(2018年第2辑,总第20辑)图书

Pearl River Forum

SSAPID:101-0809-8526-91
ISBN:978-7-5201-3096-7
DOI:
ISSN:

[内容简介] 《珠江论丛》是由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主办的人文社科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内容有:研究人文及社会科学主要学科的理论问题、学术前沿问题;紧密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实际,研究探讨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理论问题、发展战略问题;对外交流问题;探讨国内外各项研究领域的新动态;开展对中国哲学、历史、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或比较研究。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付景川
编 辑:陈晴钰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8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珠江论丛》编辑委员会

 理论前沿

  全面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方位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新内涵

    (一)中国发展正在走向从数量和速度向质量和结构的重要转型

    (二)新时代需要并且形成了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思想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也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四)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高度一致,让社会发展的成就成为惠民、利民的现实体现,在新时代成为更突出的主题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新标志

   四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新目标

  初心与使命:党领导下的中国社会现代转型

   一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二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三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创新型国家

   一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意义

    (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需要全面创新

    (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是适应国际竞争的要求

    (三)中国科技发展本身迫切需要创新

   二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解决好三个关系

    (一)要重视解决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关系

    (二)要重视协调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关系

    (三)要处理好产学研之间的基本关系

   三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环节

    (一)坚持教育优先

    (二)坚持自主创新

    (三)完善科技创新体制

    (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财经探索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建设珠海现代化经济体系

   一 引言

   二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和必要性

    (一)宏观方面

     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中国现阶段主要矛盾所决定的

     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二)微观方面

     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利于从根本上优化招商引资环境

     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利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三 珠海市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的主要举措

    (一)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内在变革

    (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创新是重要驱动力

    (三)稳固实体经济根基,亟须加强支撑体系建设

    (四)统筹城乡、区域协同运作,促进现代经济体系平衡发展

  强国富民之路

   一 “新时代”和“新征程”的经济发展新蓝图

   二 现代化经济体系思想的理论和实践创新

   三 “一带一路”倡议与内外联动、多方共赢的创新模式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农村金融创新

   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需要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

   二 农村金融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

   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农村金融抑制问题

    (一)农村信贷结构性失衡

    (二)农村金融工具创新不足

    (三)农村合作金融与政策性金融发展滞后

    (四)农业保险业务亟待拓展

   四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农村金融创新的方向选择

    (一)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信贷政策创新

    (二)积极推进农村金融工具创新

    (三)推动合作金融与政策性金融的模式创新

    (四)全面推进农业保险业务创新

  现代化经济体系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一 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时代背景

    (一)“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现代化趋势

    (二)现代服务业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三)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的对比

   二 现代服务业地位的提升现状

    (一)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性

    (二)需求的转变需要现代服务业的跟进

    (三)主要矛盾的转变需要现代服务业的推动

    (四)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立需要现代服务业的推动

   三 立足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措施

    (一)增加现代服务业的高附加值,培育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动能

    (二)促进现代服务业的产业融合,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三)创新体制机制,引导和支持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大数据时代电子商务发展的契机与前景

   一 前言

   二 大数据的发展

   三 电子商务的发展

   四 大数据时代下的电子商务

 社会治理

  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与社工人才战略

   一 社区治理体系和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中的人才需求

    (一)社区服务功能发挥亟须大量专业社工人才

    (二)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需要配备专业社工人才

    (三)社区自治能力建设离不开专业社工人才

   二 大湾区战略实施为珠三角社工专业人才发展提供重要契机

    (一)大湾区建设促进社会服务水平的国际化与现代化

    (二)大湾区建设促进粤港澳社工专业人才深度合作

   三 贯彻十九大精神,围绕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和粤港澳 大湾区战略实施,促进社工人才培养的特色发展

    (一)社工人才培养学科体系的专业方向

    (二)创新人才培养合作机制

 教育教学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自信与育人自信

   一 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钻研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强化理论自信

    (一)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再扬初心

    (二)以新思想成果夯实理论自信

    (三)以坚定的理论自信打造意识形态话语权

   二 结合新时代、新要求,培育时代新人

    (一)十九大精神蕴含的现代性育人目标

    (二)新时代青年价值观的新特点

     1.自我意识突出,责任意识淡薄

     2.注重即时利益,理想信念模糊,政治参与性不高

     3.学习取向功利,求知欲望不高

   三 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加强新时代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着力点

    (二)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有针对性地立德树人

     1.以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为核心进行相关联的价值观教育延伸

     2.将价值观教育融入专业培养中

     3.转换现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

  践行十九大精神 加强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

   一 开展十九大精神的学习,用党的最新思想灌溉师德土壤

   二 坚持从严治党,培育风清气正的师德土壤

   三 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用党的先进性优化师德土壤

   四 贴近学生,以扎根第一线来夯实师德的实践土壤

  新时代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路径探索

   一 高校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时代诉求

    (一)优秀传统文化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厚的思想资源

    (二)传统文化教育是高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

    (三)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二 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困境与瓶颈

    (一)功利主义对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冲击

    (二)高校传统文化课程设置之困境

    (三)高校传统文化师资队伍建设之困境

    (四)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方式之困境

   三 高校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建立科学完善的教育制度和课程体系

    (二)提升传统文化授课教师素养

    (三)营造浓郁的校园传统文化氛围

    (四)贯彻“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

   四 关于高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

    (一)课程设置

    (二)内容与教材

    (三)考核方式

  深入学习理解习近平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思想

   一 “历史性”视角

   二 “现实性”视角

   三 “前瞻性”视角

   四 “哲学性”视角

 文化研究

  坚持文化自信,践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一 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活泉水”

    (一)实事求是,勤劳勇敢的优良品格

    (二)爱国、自强、包容的民族精神

    (三)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传统美德

   二 坚持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高校的神圣使命

    (一)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充分发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使之加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

    (二)做好校园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工作,促进学生文化自信心的建立

    (三)阐发传统文化,拓展传承体系建设

   三 以创新意识深化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

    (一)要创造性地转化、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提高师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本性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省思

   二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人际关系理论

    (一)人际关系理论的核心——“仁爱”

    (二)整合人际关系的手段——“礼”

    (三)以“宗亲关系”为出发点的和谐交融

    (四)以“群体意识”为处理人己、群我关系的基本原则

   三 传统人际关系理论之现代性境界

    (一)“仁爱”思想的时代价值

    (二)“人和”思想的时代效应

    (三)“信义”思想的时代意义

    (四)“礼仪”思想的时代艺术

  在文化自信中深化岭南文化研究

  高校文化发展与校园文化建设

   一 高校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一)高校文化建设,应当为民族文化复兴做出贡献

    (二)高校文化建设,要从历史的视角深入思考

    (三)高校文化建设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四)高校文化建设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

   二 校园文化是高校文化建设的生动体现

   三 校园文化需要打造品牌,形成氛围

    (一)校园文化建设是打造学校品牌的内功

    (二)营造校园文化需要艺术化设计

    (三)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种“系统流程”

 《珠江论丛》征稿启事《珠江论丛》征稿启事

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7。

陈独秀:《独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4。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新星出版社,2005。

袁伟时:《中国现代思想散论》,上海三联书店,200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

丁俊发:《城乡经济一体化下的物流模式》,《中国连锁》2011年第7期,第70~71页。

韩保江:《基于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的大背景研究财政问题》,《财政科学》2017年第11期,第1~4页。

林洁然:《新常态下我国经济体系的革新和建设之路》,《科技经济市场》2017年第6期,第116~117页。

杨宜勇:《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人民论坛》2017年第S2期,第75~77页。

卢美丽:《城乡物流一体化的构建和评价》,《农业经济问题》2012年第4期,第34~39页。

靳向宇、张滨、王超:《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珠海物流体系构建研究》,《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年第3期,第22~24页。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一版。

黄志龙:《十九大报告经济领域的八大亮点》,《企业观察家》2017第11期,第17页。

李文增:《西方凯恩斯学派、供给学派与中国的供给侧改革》,《世界文化》2017第5期,第5页。

刘江、张旭东、黄全权:《新思想 新论断 新提法 新举措》,《团结报》2017年10月21日,第四版。

许诺:《中国经济新想象》,《齐鲁周刊》2017年第42期,第8页。

贾康、苏京春:《从对立走向融合的“新供给经济学”》,《中国经济报告》2016第1期,第17页。

陈甬军:《决胜与追梦:十九大后的中国经济三重奏》,《党政研究》2017第6期,第15页。

葛卫:《划时代的理论丰碑 民族复兴的行动纲领——国家行政学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理论研讨会暨党委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会议综述》,《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7第6期,第4页。

李晓喻:《中共十九大为经济全球化开出“新药方”》,中国新闻网,2017年10月22日。

韩俊:《中国“三农”问题的症结与政策展望》,《中国农村经济》2013年第1期,第4~7页。

张羽、赵鑫:《农村金融发展拉动了农村经济增长吗——基于面板平滑迁移模型的经验证据》,《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第10期,第257~261页。

宋凌峰、牛红燕:《论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基于县域金融工程的视角》,《江汉论坛》2016年第11期,第11~16页。

李娟:《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商业研究》2010年第2期,第112~115页。

徐冠华、刘冬梅、刘琦岩:《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与对策》,《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年第24期,第248~255页。

冯华、司光禄:《新经济条件下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宏观经济研究》2008年第5期,第37~42页。

余承:《红谷滩新区创新现代服务业的对策研究》,南昌大学公共管理系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2~15页。

魏作磊、胡霞:《发达国家服务业需求结构的变动对中国的启示——一项基于投入产出表的比较分析》,《统计研究》2005年第22期,第32~36页。

江小涓、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第4~15页。

贺佳:《浅谈中国B2B电子商务标准化的现状和发展》,《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年第12期,第149页。

林瀚、林静、林义崎:《基于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企业电子商务的影响》,《电脑迷》2017年第12期,第149页。

张士华:《“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商业经济研究》2017年第23期,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0.1286.F.20171208.0920.038.html。

李滨涵:《大数据时代下的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分析》,《中国商论》2017年第33期,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0.1337.F.20171130.1715.018.html。

蒋玉芳:《“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助推河池市农特产品发展思考》,《南方农业》2017年第14期,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0.1186.S.20170922.1753.090.html。

李海霞:《电子商务企业的融资问题研究》,《现代经济信息》2017年第3期。

何晓明:《基于大数据时代下的电子商务企业预算管理》,《财会学习》2017年第16期。

黄力倩:《基于供应链的电子商务企业成本控制研究》,《财会学习》2017年第16期。

王静:《中小型电子商务企业管理模式优化研究——以运城市为例》,《统计与管理》2017年第8期。

刘庆健:《中小电子商务企业物流管理优化策略研究》,《中外企业家》2017年第18期。

李丹、唐小雯:《B2C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成本控制分析——以京东物流为例》,《现代商贸工业》2017年第26期。

牛磊:《电子商务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及未来发展趋势探讨》,《现代经济信息》2017年第14期。

于晓婷:《基于价值工程法的电子商务企业第三方物流选择》,《民营科技》2017年第10期。

唐枫:《中国电子商务企业税收征管国际借鉴初探》,《商》2016年第32期。

蒋祝仙:《浙江电子商务企业融资结构现状与对策》,《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年第2期。

刘晓靖:《“四有”好老师引领下的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探析》,《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郑小九:《论〈礼记·大学〉对高校师德培育的启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6年第2期。

乔伟丽:《论“四有”教师的师术、师道、师德与师魂》,《南方论坛》2016年第3期。

高磊、杨柳:《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教育艺术》2016年第10期。

张森年:《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师德养成——习近平的师德思想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7年第1期。

李会先:《坚持“四个相统一”要求 扎实推进高校师德建设》,《北京教育·高教》2017年第9期。

孙静:《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教育导刊》2015年第10期,第10~13页。

张琼:《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年,第49~69页。

张一山:《用传统文化课程渗透浸染——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4年第11期,第49~52、67页。

于春海、杨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与体系构建》,《重庆社会科学》2014年第10期,第67~75页。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一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2012,第266页。

《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第174页。

程红兵:《学校文化建设的路径:书生校长的教育行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第18页。

侯长林:《高校校园文化基本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14,第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