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93

当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意识形态问题图书

The Ideology Issue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Communication

SSAPID:101-0802-5390-67
ISBN:978-7-5097-5717-8
DOI:
ISSN:

[内容简介] 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有多种因素制约和影响着交流的过程以及结果,而意识形态便是这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本书主要通过对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从中梳理出意识形态对当代中西文化交流产生影响的一些线索,并通过对当代中国大学生和外国在华留学生的实证调查,总结了在新形势下中西文化交流中意识形态传播的结果和新特点,并提出了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对策建议。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刘洋
编 辑:张金勇;高明秀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5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G0 文化理论

 序

 后记

 附录C Cognition of Chinese Culture from Foreign Student’s Perspective

 附录B 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认知调查问卷

 绪论

  一 选题的意义

  二 题解

   (一)有关“当代中西文化”

   (二)有关“意识形态”

   (三)有关“文化交流”

  三 中西文化交流的研究现状

   (一)中西文化交流的两种态势

    1.东学西传

    2.西学东渐

   (二)关于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观点

   (三)关于中西文化交流研究的基本判断

  四 研究方法

  五 研究的基本思路

  六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难点所在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二)研究的难点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梳理和界定

  一 文化概念

   (一)文化概念的一般定义和基本特征

   (二)文化的层次及结构

   (三)关于文化与文明

  二 意识形态概念

   (一)意识形态的一般含义及研究简况

   (二)意识形态的文化性与文化的意识形态性

  三 马克思主义交往观

 第二章 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回顾与当代启示

  一 历史上中西文化交流的过程和特点

   (一)从两相辉煌走向冲突与融合

   (二)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过程

    1.中西文化的第一次交汇:公元16世纪以前的中西文化交流

    2.中西文化的第二次交汇:公元16世纪至公元18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

    3.中西文化的第三次交汇:公元19世纪至公元20世纪初的中西文化交流

   (三)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与现代启示

    1.公元16世纪前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和启示

    2.公元16世纪至公元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和启示

    3.公元19世纪至20世纪初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和启示

  二 中西文化交流史的当代启示

   (一)从开放的角度看待中西文化交流

   (二)从创新的角度看待中西文化交流

 第三章 当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现状及意识形态问题

  一 改革开放之前的中西文化交流

   (一)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之前(1949~1966)

   (二)“文化大革命”十年间的中外文化交流

  二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西文化交流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文化交流的三个阶段

    1.1978~1992年的中西文化交流

    2.1992~2001年的中西文化交流

    3.21世纪以来的中西文化交流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文化交流的新内容和新特点

    1.当代中西文化交流的新内容

     ①物质文化

     ②制度文化

     ③精神文化

    2.当代中西文化交流的方式、载体和途径

     ①当代中西文化交流的方式

     ②当代中西文化交流的载体和途径

  三 当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意识形态问题分析

   (一)意识形态问题的一般判断

   (二)意识形态渗透特点分析

    1.意识形态渗透的隐蔽性和高技术性

    2.意识形态传播对象的大众化和低龄化

    3.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具有深入性、广阔性和双重性

 第四章 实证研究一:西方文化对当代中国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一 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对象及统计方法

    1.调查对象及方法

    2.统计方法

   (二)统计结果

    1.问卷信效度分析

     ①信度分析

     ②效度分析

    2.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三)西方文化对中国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三维度分析

    1.外层文化(消费模式)

     ①娱乐

     ②饮食

     ③购物

    2.制度文化(教育与择业)

    3.精神文化(西方思潮的影响)

   (四)中国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

    1.相关调查情况

    2.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的态度的文化三维度分析

     ①外层文化

     ②制度文化

     ③精神文化

     ④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的态度的文化三维度相关性分析

  二 西方文化对当代中国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一)物质层面的影响

    1.娱乐

    2.节日

    3.饮食

    4.消费观念

   (二)制度层面的影响

    1.大学生择业观

    2.教育

    3.生活方式、社会制度的认可程度

   (三)精神层面的影响(意识形态层面)

    1.西方思潮的影响(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竞争观念)

    2.对西方文化的认知

    3.对中西文化的态度

 第五章 实证研究二: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

  一 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对象及统计方法

    1.调查对象及方法

    2.统计方法

   (二)统计结果

    1.问卷信效度分析

     ①信度分析

     ②效度分析

    2.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3.调查样本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及了解程度

     ①基本情况(详见图5-9、图5-10)

     ②同样本类别进行比较

    4.调查样本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及态度

     ①是否愿意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知识

     ②来中国前后对中国的印象差距

     ③造成和中国人交流的障碍

     ④了解中国文化的主要方式

     ⑤平时浏览中文网页情况

     ⑥对中国的形容(名词)

     ⑦对中国的形容(形容词)

     ⑧最关注的中国信息

     ⑨最主要的中国精神

     ⑩对哪些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或者有些了解

     ⑾熟悉的中国节日

     ⑿是否认为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大

     ⒀对中国文化未来的态度

     ⒁熟悉的中国政治人物

     ⒂最有好感的内容

     ⒃对中国历史事件的了解

     ⒄对中国的感觉

     ⒅学习中国文化对今后工作竞争力的影响

     ⒆对中国文化传播的建议

    5.指标相关性分析

  二 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情况

   (一)基本数据分析

   (二)基于数据分析的基本结论

 第六章 文化的超越与转型

  一 文化超越

   (一)关于超越的理论

    1.西方哲学中有关超越的认识

    2.马克思主义关于超越的理解

   (二)关于文化超越的理论和实践

    1.关于文化超越的理论分析

    2.普世价值观的实践分析

  二 文化转型

   (一)文化转型的理论思考

    1.文化超越与文化转型的关系

    2.文化转型的原因

    3.文化转型的模式

     ①文化模式内在创造性转化

     ②文化模式外在批判性重建

   (二)历史上的文化转型案例分析

    1.佛教的中国化历程

    2.古希腊文化的转型

     ①古希腊文化的多元性

     ②古希腊文化的超越与转型

   (三)当今中国社会的文化转型

    1.当今中国文化转型的类型

     ①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

     ②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型

     ③文本文化向视觉文化转型

     ④工业文化向生态文化转型

    2.当代中西文化交流中中国文化的超越与转型

 第七章 当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斗争策略

  一 文化安全及意识形态斗争

   (一)文化安全及其维护

   (二)当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意识形态斗争

    1.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对外文化宣传与国家形象建设

     ①对外文化宣传与国家形象建设的重要意义

     ②对外文化宣传面临的挑战

     ③对外文化宣传面临的历史机遇

  二 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对策建议

   (一)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工作原则

    1.坚持以和平发展为指导

    2.辩证处理好各种重要关系

    3.构建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的长效机制

   (二)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发展战略

    1.加强国家意识形态建设

    2.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建设

    3.加强网络信息管理与信息化建设

    4.推进国家文化产业发展

 附录A 西方文化对当代中国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调查问卷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10卷),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

[3]《列宁专题文集》(全5卷),人民出版社,2009。

[4]《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

[5]《邓小平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5。

[6]《江泽民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2006。

[7]《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2006、2008。

[8]《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2011。

[9]马克垚:《世界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0]《哲学大辞典·马克思主义哲学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

[11]本杰明·史华慈:《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12]蔡翠红:《信息网络与国际政治》,学林出版社,2003。

[13]刘洪潮:《怎样做对外宣传报道》,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14]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三联出版社,1995。

[15]陈昕:《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16]陈学明:《哈贝马斯“晚期资本主义”述评》,重庆出版社,1996。

[17]崔保国:《2012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8]李天元:《旅游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19]李希光、赵心林:《媒体的力量》,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

[20]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孔兆政、蒋龙翔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

[21]方东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学》,黎明文化出版社,1983。

[22]方豪:《中西交通史》,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1983。

[23]方克立:《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文化》,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24]孙泽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5]孙正聿:《超越意识》,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

[26]王辑思:《美国意识形态的新趋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7]王辑思:《文明与国际政治——中国学者评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28]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书海出版社,2004。

[29]王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

[30]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31]郭建宁:《当代中国的文化选择》,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2]冯友兰:《三松堂学术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33]柯毅霖:《晚明基督论》,王志成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34]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4卷·第2分册),科学出版社,1990。

[35]刘建明:《新闻学前沿——新闻学关注的十一个焦点》,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6]刘明君、郑来春、陈少岚等:《多元文化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7]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译,商务印书馆,1992。

[38]鲁克俭:《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39]罗素:《一个自由人的崇拜》,时代文艺出版社,1988。

[40]裴化行:《利玛窦司铎和当代中国社会》(第1册),东方学艺社,1943。

[41]普利高津:《从混沌到有序》,曾庆宏、沈晓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42]秦家懿、孙汉思:《中国宗教与基督教》,吴华译,三联书店,1990。

[43]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

[44]黄楠森、龚书铎、陈先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45]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中国对外文化交流概览(1949~1991)》,光明日报出版社,1993。

[46]吴于廑:《古代的希腊和罗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

[47]〔英〕基托:《希腊人》,徐卫翔、黄韬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48]熊文化:《英国汉学史》,学苑出版社,2007。

[49]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商务印书馆,1985。

[50]徐善伟:《东学西渐与西方文化的复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51]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中华书局,1989。

[52]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3]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人民出版社,2009。

[54]张冠梓:《哈佛看中国——全球顶级中文问题专家谈中国问题》,人民出版社,2010。

[55]张桂珍:《中国对外传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6]朱谦之:《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

[57]翦伯赞:《论明代海外贸易的发展》,文风书局,1946。

[58]王宁:《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9]张昆:《国家形象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60]黄新华:《当代意识形态研究:一个文献综述》,《社会观察》2004年第1期。

[61]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与中国文化战略回应》,《中国论坛》2003年第8期。

[62]代金平、戴明玺:《论儒释道三宗的和谐理念》,《管子学刊》2007年第4期。

[63]宏修平:《试论中国佛教思想的主要特点及其人文精神》,《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64]胡慧林:《论文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与制度创新》,《思想战线》2003年第4期。

[65]蔡德贵:《构筑中西交流的学术桥梁——访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11期。

[66]蔡德麟、郁龙余:《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3年第4期。

[67]靳辉明:《关于当前影响我国的四种社会思潮的剖析和思考》,《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68]方长平:《中美软实力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7期。

[69]房宁:《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社会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70]匡长福:《西方对华文化渗透的新路径》,《马克思主义文摘》2011年第8期。

[71]李晓莹:《我国面对外国非政府组织的策略研究》,《科技向导》2011年第26期。

[72]卢洋:《旅游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黑龙江对外经贸》2005年第8期。

[73]史安斌:《全球网络传播、“第三文化”和意识形态问题》,《新闻界》2003年第5期。

[74]宋晖、赖大仁:《文学生产的麦当劳化和网络化》,《文艺评论》2000年第5期。

[75]王克婴:《近代与当代中西文化交流与冲突比较研究》,《历史教学》2002年第4期。

[76]韦云龙:《跨国公司文化传播的三大特点》,《求是》2000年第12期。

[77]杨吉华:《我国文化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78]杨宁:《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青年研究》1995年第5期。

[79]张谨:《论文化转型》,《学术论坛》2010年第6期。

[80]张世英:《论超越》,《北京社会科学》1993年第12期。

[81]张志军:《中国全面入市与国家电视文化安全》,《现代传播》2002年第5期。

[82]《中国问题专家沈大伟见证中国》,《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5月21日。

[83]何申权:《4000个英语新词来自中文》,《环球时报》2005年4月18日。

[84]沈宝祥:《略谈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成果》,《学习时报》2003年3月17日。

[85]章传家:《如何真正融入人类社会政治文明的共同大道?》,《学习时报》2003年6月26日。

[1] A. L. Kroeber and Clyde Kluckhorn,Culture: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New York:Vintage,1963.

[2] C. P. Snow,The Two Cultures,Cambridge UP,1964.

[3] E. T. Hall,Beyond Culture,Garden City,NY:Anchor Doubleday,1977.

[4] G. Smith ed.,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Readings in the Codes of Human Interaction,New York:Holt,Rinehart & Winston,1996.

[5] J. Marsella,“The Measurement of Emotional Reactions to Work:Methodological and Research Issues”,Work and Stress,1994(8).

[6] Michael Freeden,Ideologies and Political Theory,Oxford:Clarendon Press,1996.

[7]“The Third Culture”,http://www.edge.org/3rd_culture/index.html.

[8] R. Williams,Keywords: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2nd edition),London:Fontana Press,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