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囊县民主改革时期档案整理与研究图书
[内容简介] 1959年西藏开始民主改革,各地在平息叛乱、建立人民政权的过程中,开展了广泛的社会调查,留下了十分丰富、宝贵的档案资料。本书是这批档案资料的整理与选编,涉及的时间段为1959年民主改革开始至l965年自治区成立前,其中又以l959年至l960年为重点。整理选编主要侧重于能够反映旧时代社会各个方面情况的内容,同时,对选入档案资料集的文献,进行了一些说明,有的还做了一定的补充调查,使资料更加完整。
相关信息
扎囊县的历史社会学调查
西藏历史与现状综合研究项目编委会
扎囊县旧式政权概况
一 桑耶宗
二 谿堆
扎囊谿堆一般调查
(甲)自然概况
(乙)行政组织
(丙)宗本简历
(丁)寺庙
(戊)谿卡
(己)经济概况
扎其谿堆一般调查
甲 概况
乙 政治组织
丙 寺庙
丁 经济
三反双减运动工作简报
三个月来三反双减运动总结
一 基本情况
二 运动的情况
(一)当前运动进展情况
(二)三反双减斗争果实
(三)发动面及深度
(四)建立核心组织的情况
(五)存在的问题
1.组织发动面和深度问题
2.抓核心组织:首先就是抓纯洁、抓壮大、抓提高、抓巩固
3.抓对敌打击斗争:对敌人的打击主要是抓好稳、准、臭、透和处理;抓好三光
三 对领导三反双减运动的体会
关于强巴林寺斗争会发生问题的报告
一 问题的发生
二 调查研究的分析
三 处理
四 经验教训与体会
江哲乡三反双减运动的总结报告
一 自然情况和阶级情况
二 该乡情况的特点
三 三反双减运动开展的情况和成绩
1.反叛乱的斗争情况
2.反压迫、反剥削的斗争
3.鸣放挖根
4.对青苗的处理情况
5.对朗生的安置
6.扎的根子
7.对群众生活的解决
四 对三反双减运动的分析
1.关于群众的教育和发动
2.关于叛乱分子和枪支问题
3.运动中的缺点和问题
敏珠林乡“三反双减”总结报告
一 自然面貌
二 三反双减概况
三 农村中的新变化
四 几点体会
1.培养重点,推动全盘
2.解除顾虑,轻装上阵
3.鸣放出来,辩论清楚
吉汝区雪拉乡三反双减运动工作总结报告
一 基本情况
二 工作步骤
三 关于发动群众和总挖根情况
四 工作上的缺点(略)
桑耶寺三反三算运动总结
一 基本情况
二 三反三算情况
三 三反三算取得的伟大成就
四 存在的问题
五 三反三算的几点体会(略)
吉汝区卓于乡三反双减运动初步总结报告
扎囊县反动组织“十号会”材料
吉林区扎唐乡土地制度改革运动总结报告
一 基本情况
二 我们的具体做法
1.查田
2.户口登记划阶级
三 由于在土改运动中,我们始终贯彻了充分的发动群众,所以大大地提高了群众的阶级、政治觉悟,壮大了核心组织
1.群众的发动程度
2.壮大了核心组织
四 几段体会
卓布乡土改工作总结报告
一 基本情况
二 运动进行的步骤
1.政策宣传
2.查田工作
3.登记户口与划阶级工作
4.赎买工作
5.分配工作
三 群众发动情况
四 农会组织情况
五 组织建设
六 三关情况
1.敌数
2.枪支
3.反动文件
七 土改后农村的新情况
八 工作中的优缺点
中共扎囊县委关于土地制度改革的总结报告
一 基本情况
二 土地改革运动的经过和收获
三 主要体会
四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今后意见
郝广平同志所了解的扎囊县关于第一批复查中的情况和问题*
关于召开未叛农奴主、代理人会议情况的报告
一 会议情况与解决的问题
二 会议上反映的几种思想
三 检查其生产、生活情况
扎囊县扎其区整顿互助组的经验
一 互助合作发展的状况
二 整顿互助的步骤和方法
三 整顿工作中的几点经验
扎囊县充堆乡整顿桑珠互助组的经验
一
二
三
四
关于农村市场交换的调查报告
一 定期庙会,大小庙会有九个,其中三个带有全区性质,六个规模较小
二 农牧区物资交换
三 小商贩下乡和私人之间的交换
关于举办物资交流会的总结报告
一
二
三
四
五
扎其区充堆乡货币流通与商品购买力调查报告
一 全乡货币收支情况
二 改革前后群众购买力的变化情况
三 秋后农村商品需要情况
四 根据上述了解的情况,反映在商品供应工作上的要求
附录一 充堆乡1960年9月至1961年9月群众货币收支情况
关于桑耶区手工业情况调查报告
(一)生产情况
(二)经营方式和产品流转方向
(三)存在问题和今后意见
关于一九六四年盐粮交换安排
一 任务与要求
二 具体措施
一九六四年扎囊县盐粮交换任务分配表
山南扎囊县充堆乡麻疯(风)病调查报告
附件一 充堆乡麻疯病检查记录
山南扎囊县扎其区充堆、曲珍二乡沙眼、绦虫病、地方性甲状腺三种疾病调查报告
一 基本概况
二 调查方法
三 调查结果
1.沙眼病
2.绦虫病
3.地方性甲状腺肿
四 讨论
五 地方性甲状腺肿
附一 充堆、曲珍两乡人口调查说明
前言
附二 充堆、曲珍二乡妇幼卫生调查材料
扎囊县扎其区充堆乡几种法定传染病情况调查材料
一 天花
二 麻疹
三 痢疾
四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五 炭疽病
六 霍乱、脊髓灰白质炎
关于办理尼侨原在我县存放商品情况的报告
附:动用商品数量和价格表
关于扎期区申藏乡旧有的婚姻制度和当前主要变化的情况
关于寺庙工作情况的报告
一 全县寺庙及僧尼数
二 在寺庙贯彻政策和思想发动情况、三光情况
三 还俗情况及对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各阶层对还俗的反映
四 当前寺庙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及已采取的措施
关于桑耶寺还俗喇嘛的报告
一 寺庙喇嘛的发动情况
二 对敌斗争打击程度
三 三光已基本彻底
四 喇嘛还俗和留寺人数的计划
五 还俗后对寺庙的管理
扎期区敏珠林寺喇嘛还俗问题
吉汝区顶古钦寺关于僧尼还俗的报告
一 全寺共有僧尼、囊生人数162人,其中:
二 发动情况
三 三光情况
四 在三反中“三笔帐”的清算情况
五 财产处理意见
六 全寺需留僧尼情况和还俗工作计划
七 今后管理意见
关于强巴林寺庙江折益西单巴斗争情况的报告
关于两座保留寺庙中的几个问题调查报告
扎囊县敏珠林寺情况综合报告
一 情况与作法
二 揭出的问题
关于扎囊县几处文物保护场所的说明
(一)成立“囊色林农奴主庄园博物馆”
(二)成立“敏珠林文物保护小组”
(三)成立“桑耶寺文物保护小组”(略)
桑耶寺民主管理工作计划
一 学习方面
二 民主管理
三 宗教活动
四 生产方面
关于桑伊寺庙几点情况的报告
关于敏珠林寺庙节日活动情况报告
敏珠林寺羌姆说明
关于扎唐区供销社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赎买政策执行情况
附录一 扎囊县囊色林谿卡调查报告
一 概况
二 土地占有及经营情况
(一)囊色林土地变迁
(二)五种土地
1.贵族囊色林土地
2.差巴“公地”和神地
3.“玛岗”地
4.根保土地
5.其他领主的租地
(三)几个附带问题
1.差地中的补充问题
2.堆穷土地问题
3.开荒问题
三 乌拉差役
(一)差巴差
1.几项支差规定
2.支差项目
3.差税剥削计算
(二)“玛岗”差
1.“玛岗”差巴的兵差(以一个“玛岗”为例)
2.“玛岗”差巴支给谿卡的差和其他负担
(三)堆穷的烟火户差
1.向囊色林谿卡交的差
2.向自己属主交的差
3.房租
(四)交人役税者
(五)囊生和差若的差
(六)手工差
1.织氆氇(thags-khral)
2.染色差(tshos-rgyag)
3.缝纫差
4.木匠差
(七)小结
四 高利贷
(一)概说
(二)债权人及各债权人放高利贷的特点
1.以郭芒扎仓为首的寺庙债主
2.政府债主
3.贵族囊色林放的债
(三)债务人及借债原因
1.债权人方面的原因(客观原因)
2.债务人方面的原因(主观原因)
(四)债务形式
1.一般债务
2.子孙债
3.连保债
4.代还债
(五)高利贷给农奴带来的痛苦
五 阶级、等级和阶级斗争
(一)阶级
(二)等级
1.贵族等级
2.一般等级
3.“不干净”的人
(三)阶级斗争
1.消极怠工,破坏工具
2.请愿
3.抗差、抗债
4.逃亡
5.唱悲歌和反歌
六 婚姻
(一)婚姻形式
(二)结婚禁例
七 民主改革后的新气象*
附录二 西藏传统中受到忽视的一面
一 西藏与“传统”
二 集体主义传统在西藏的被忽视
三 集体主义传统的当年造就
(一)通过“三反双减”运动,把群众发动起来
(二)把群众组织起来,需要有适宜的组织形式,在民主改革初期,这种组织形式就是各级农牧民协会
(三)利用当时已经成型的形式,进行较为深入的发动群众,使集体观念开始扎下根
(四)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标志着集体观念已经成为共识
四 被忽视的并不是被彻底遗忘的
附录三 几幅图
后记
编者例言
总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