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97

广州经济发展报告(2018)图书

Annual Report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Guangzhou(2018)

SSAPID:101-0787-2322-20
ISBN:978-7-5201-2770-7
DOI:
ISSN:
关键词: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主持编写,由科研团体、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的专家学者共同完成的关于广州经济分析预测及相关重要专题研究的最新成果。书中对广州2017年经济运行情况作了深入分析,对2018年经济走势进行了合理预测,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并收录了与上述主题相关的重要研究成果。

相关信息

丛书名:广州蓝皮书
编 辑:丁凡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6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0 经济学

 基本子库

 Contents

 主编简介

 Abstract

 皮书数据库

 广州经济蓝皮书编辑委员会

 Ⅰ 总报告

  B.1 2017年广州经济形势分析与2018年展望

   一 2017年广州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一)工业发展稳中有进,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二)商贸旅游保持稳定,交通运输快速增长

    (三)金融业平稳发展,房地产市场逐步降温

    (四)进出口增势良好,“一带一路”沿线贸易活跃

    (五)固定资产投资总体稳定,重点领域投资有所加快

    (六)财政收支情况良好,国税地税增长出现分化

    (七)消费价格基本稳定,生产价格恢复性增长

    (八)提质增效仍存空间,转型升级任重道远

   二 2018年广州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一)2018年国际发展环境

     1.2017年全球经济发展情况

     2.2018年全球经济展望

    (二)2018年国内发展环境

     1.2018年我国经济增长形势展望

     2.2018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展望

      (1)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

      (2)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深化

    (三)2018年粤港澳发展环境

     1.2018年广东发展环境

     2.2018年港澳发展环境

   三 广州经济景气分析与趋势判断

    (一)广州经济景气分析及走势判断

    (二)2018年广州经济增长主要指标预测

   四 对策建议

    (一)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二)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三)努力确保投资较快增长

    (四)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改造

    (五)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六)大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Ⅱ 专项分析

  B.2 2017年广州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及2018年展望

   一 2017年工业和信息化主要发展情况

    (一)强化战略研究和顶层设计

    (二)大力引进新动能

    (三)加快优化升级步伐

    (四)推动跨界融合应用

    (五)优化营商环境

    (六)扎实推进惠企便民实事

   二 2018年广州工业和信息化发展面临的形势

   三 2018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重点

    (一)加快动能转换

    (二)推动提质增效

    (三)推动深度融合发展

  B.3 2017年广州商贸流通业发展情况及2018年展望

   一 2017年广州商贸流通业发展状况

    (一)批发零售总体平稳

    (二)交通运输稳步增长

    (三)商贸新动能发展势头良好

    (四)进出口增长较快

    (五)招商引资成效明显

    (六)体制机制不断创新

   二 2017年广州商贸流通业发展环境分析和趋势展望

    (一)行业发展环境

    (二)行业发展预测

   三 广州商贸流通业发展建议

    (一)提升国际航运航空战略枢纽能级

    (二)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增长极作用

    (三)大力发展大消费产业

    (四)推进外贸加快发展

    (五)以创新驱动引领新业态发展

    (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B.4 2017年广州房地产市场情况分析及2018年展望

   一 2017年房地产发展环境

   二 2017年广州房地产市场发展情况

    (一)一手住宅市场情况

     1.总体情况

     2.区域结构分析

     3.市场库存情况

    (二)二手住宅市场情况

     1.总体情况

     2.区域结构分析

   三 2018年房地产发展环境与政策分析

    (一)2018年宏观经济增长分析

     1.全球经济增长分析

     2.我国经济增长趋势分析

     3.广州经济增长趋势分析

    (二)2018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展望

     1.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

     2.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中性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深化

    (三)2018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展望

     1.中央强调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

     2.进一步加强房地产金融风险防控

     3.继续坚持因城施策差别化调控

     4.加快推进租赁住房市场发展

   四 2018年房地产市场展望及简要建议

    (一)2018年房地产市场展望

    (二)促进广州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简要建议

     1.努力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3.继续做好住房保障工作

     4.切实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工作

  B.5 2017年广州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分析及2018年展望

   一 总量分析

    (一)基本情况*

     1.进场登记总量紧缩

     2.人力资源供需双趋紧

     3.线上线下两个市场共同发展

     4.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迅猛

    (二)需求分析*

     1.第三产业用工需求占主导

     2.行业用工需求集中度较高

     3.一线生产人员需求占比继续增加

     4.前十位紧缺工种略微有变

    (三)供给分析*

     1.女性求职者占比首超男性

     2.34岁以下求职者进场求职登记量减少

     3.受过高等教育的求职者占比提升

     4.愿意进入商业及服务业求职人员占比过半

   二 企业用工定点监测分析*

    (一)企业经营状况

     1.企业经营状况稳中有进,对未来经营预期的判断较为谨慎

     2.不同行业企业现状景气指数表现各异,预期景气指数差异不大

    (二)用工结构

     1.普工占比下降,其他工种占比略有上升

     2.主要以25~34岁年龄群且男性用工为主

     3.异地务工人员与本市城镇人员占比一降一升

     4.较高学历人员占比上升

    (三)用工稳定性

     1.员工流动性下降,用工稳定性趋强

     2.各行业用工稳定性呈现明显差异

    (四)招聘难易度

    (五)薪酬待遇

   三 广州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网上就业服务情况分析*

    (一)网上求职者基本情况

     1.网上求职者男性居多

     2.网上求职者以年轻人为主

     3.省外网络求职者人数略多于省内

    (二)招聘企业基本情况

     1.网上招聘企业以从事第三产业为主

     2.网上招聘企业用工需求以服务业人员为主

     3.企业提供的工资待遇水平5000元以下占多

   四 2018年广州人力资源市场供求趋势

    (一)扣重点,把握就业工作关键

     1.就业增长趋向质量型,抓全方位服务优化

     2.线上线下市场齐发展,加快网络市场建设

     3.在岗人员趋向多元化,强化人力资源保障

     4.劳动者素质继续提升,重视本地人力开发

    (二)谋发展,主动创造就业机会

     1.努力实现结构优化

     2.切实支持创业创新,带动就业发展

     3.适应新时代,促进新型就业和灵活就业

    (三)促和谐,着力维护就业公平

     1.坚持公共服务托底作用

     2.进一步促进就业公平

    (四)强协同,促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

     1.狠抓供求信息数据采集,健全市场招聘信息的整合管理

     2.加快整合人社大数据库,实现互联互通,强化研判能力

     3.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提升监管效能,优化就业环境

    (五)兜牢底,全面优化就业服务

     1.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专业化

     2.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

     3.推进公共就业服务精细化

     4.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全程化

     5.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

    (六)抓培训,全力提升就业质量

     1.改善教育激励及其培训效率

     2.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培训工作

  B.6 新常态下广州经济增长动力变动趋势研究

   一 新常态的内涵、特征和研究思路

    (一)新常态的内涵及特征

    (二)本文研究意义和思路

   二 新常态下广州经济增长动力——基于产业结构的分析

    (一)广州产业结构变动特征分析

     1.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特征分析

     2.工业和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动特征分析

    (二)新常态下广州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判断

     1.三次产业结构将保持基本稳定

     2.制造业向高端化发展

     3.现代服务业带动服务业继续较快发展

     4.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迅猛发展

   三 新常态下广州经济增长动力——基于需求结构的分析

    (一)广州需求结构变动特征分析

     1.三大需求结构变动特征分析

     2.三大需求内部结构变动特征分析

    (二)新常态下广州需求结构变动趋势判断

     1.消费将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2.投资在经济增长中仍起到关键作用

     3.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潜力较大

   四 新常态下广州经济增长动力——基于要素结构的分析

    (一)广州要素结构变动特征分析

     1.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和技术双要素推动

     2.劳动力对经济增长贡献较低

     3.资本仍是经济增长主要动力

     4.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增长重要动力

    (二)新常态下广州要素结构变动趋势判断

   五 增强广州经济增长动力的对策建议

    (一)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打造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体系

    (二)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构筑创新型经济

    (三)着力扩大消费规模,强化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力

    (四)努力确保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形成高效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基础平台

    (五)积极推进区域一体化和国际化,重塑“一带一路”背景下开放新格局

    (六)切实加快城市更新工作,努力激活土地生产力

    (七)加快建设人才高地,提升广州人力资源配置能力

    (八)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着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Ⅲ 产业经济

  B.7 大力发展广州民营先进制造业的对策研究

   一 广州民营制造业发展现状

    (一)广州民营企业发展情况

    (二)广州民营制造企业发展概况

   二 广州民营先进制造业发展环境

    (一)发展广州民营先进制造业面临的机遇

     1.发展民营先进制造业是构建地区高质量经济发展体系必然选择

     2.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广州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带来难得历史机遇

     3.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及自贸区建设为广州先进制造业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二)发展广州民营先进制造业面临的挑战

     1.民营制造企业自身存在一定发展局限

     2.政策扶持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三 大力发展广州民营先进制造业的对策建议

    (一)增强民营制造企业内生发展动力

     1.专注主营业务,不断完善民营企业现代管理体系

     2.通过兼并重组,又快又好又稳地推进企业做大做强

     3.依托主营业务,积极开拓相互关联的新业务

     4.搭建产业平台,引进关联企业共同发展

    (二)主动培育根植于本土的大型民营制造企业

     1.为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提供政策支持

     2.为企业兼并重组提供金融工具和信用支持

     3.为企业业务拓展提供民间投资渠道支持

     4.为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提供各种保障

     5.为企业降低制度性费用提供支持

     6.保障企业大项目建设用地

     7.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创新服务和智力支持

     8.为培育重点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B.8 进一步提升广州港核心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一 广州港发展现状分析

    (一)港口生产稳步增长,国际大港地位进一步巩固

    (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门户枢纽功能提升

    (三)集疏运体系不断完善,港口辐射能力持续增强

    (四)航运经济规模效应增强,市场主体活力激发

    (五)现代航运物流发展壮大,港城产业互动增强

    (六)航运服务新业态发展迅速,要素聚集和配置能力强化

    (七)大力推进“单一窗口”建设,口岸通关环境继续优化

    (八)对外交流合作持续加强,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二 对标国内外先进港口发展情况

    (一)港口基础设施能力有待提升

    (二)港口生产结构性矛盾突出

    (三)航运服务能力还需加强

   三 进一步提升广州港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二)积极推进港口资源整合

    (三)提升航运物流能级

    (四)完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

    (五)提升广州营商环境优势

  B.9 广州发展外贸新业态的思路研究

   一 外贸新业态的发展内涵及意义

    (一)外贸新业态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具体体现

    (二)外贸新业态是加速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手段

    (三)外贸新业态是实现外贸稳增长的重要动力

   二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发展状况

    (一)主要成效

    (二)主要创新做法

    (三)存在问题

   三 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发展状况

    (一)主要成效

    (二)主要创新做法

    (三)存在问题

   四 外贸综合服务发展状况

    (一)发展历程

    (二)培育前景分析

   五 广州发展外贸新业态的思路与对策

    (一)着眼于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发展外贸新业态

    (二)依托重大产业和服务平台发展外贸新业态

    (三)通过健全贸易便利化政策发展外贸新业态

    (四)完善风险管控机制发展外贸新业态

  B.10 加快建设广州南沙平行进口汽车贸易枢纽港的思路和对策

   一 广州南沙建设平行进口汽车贸易枢纽港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条件

    (一)平行进口汽车贸易基本内涵和国内发展情况

     1.平行进口汽车贸易基本内涵

     2.国内主要地区汽车平行进口贸易发展情况

    (二)广州南沙具备建设平行进口汽车贸易枢纽港的良好条件

     1.南沙平行进口汽车贸易枢纽港基本情况

     2.南沙发展平行进口汽车贸易枢纽港的优势

     3.旺盛市场需求的带动

     4.汽车平行进口的支持政策

   二 广州南沙汽车平行进口贸易现状分析

    (一)广州南沙汽车平行进口贸易发展现状

     1.注重顶层设计保障机制有力

     2.积极招商引资并取得较好成效

     3.进口汽车配套产业链初具规模

     4.通关通检效率走在全国前列

     5.扶优扶强支持企业发展

     6.举办平行进口车展提升影响力

    (二)制约广州南沙汽车进口贸易发展的主要问题

     1.政策支持体系尚未全面建立

     2.试点资格数量少而进口后劲不足

     3.平台建设和3C认证严重落后致使进口成本较高

     4.售后服务保障体系亟待完善

     5.汽车进口贸易融资难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三 发展广州汽车平行进口贸易枢纽港的思路和对策

    (一)制定促进广州汽车进口贸易发展的若干意见

    (二)重点引进骨干型汽车进口企业

    (三)进一步增强南沙口岸汽车进口的枢纽型功能

    (四)进一步提高平行进口汽车贸易便利化水平

    (五)创新汽车进口贸易和售后服务保障新模式

    (六)制定试点企业动态管理制度

    (七)先行先试创新进口汽车产业链

    (八)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B.11 中新广州知识城产业高质发展的策略思考

   一 知识城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发展基础

     1.产业规模快速壮大

     2.高端产业集群效应初显

     3.产业功能布局基本确立

     4.产业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5.区域配套环境大幅改善

    (二)存在问题

     1.高端产业集聚效应尚未形成

     2.规划不确定性影响产业集聚

     3.产业用地供需矛盾突出

     4.管理体制局限影响产业发展

     5.中新合作共赢机制尚需深化

   二 知识城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主要机遇

     1.新科技革命为新兴产业创造新动力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3.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强化资源配置力

     4.枢纽型网络城市建设提升集聚能力

     5.知识产权改革先行强化知识经济竞争力

    (二)面临挑战

     1.全球经济疲软减缓高端要素集聚

     2.特别经济区国际竞争更加激烈

     3.改革创新力度小影响营商环境

   三 知识城产业发展重点方向的建议与趋势

    (一)知识与信息产业

     1.发展趋势经验

     2.发展重点

    (二)新材料与智能制造

     1.发展趋势经验

     2.发展重点

    (三)生物与健康产业

     1.发展趋势

     2.发展重点

    (四)“四新”经济

     1.发展趋势

     2.发展重点

  B.12 白云区高端高质高新产业体系建设情况报告

   一 高端高质高新产业体系建设总体情况

    (一)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转型发展呈现积极变化

    (二)服务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总部经济集聚发展势头良好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成长,加大力度培育IAB产业

    (四)农业生产总体平稳,都市型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二 高端高质高新产业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规模实力亟待提升

    (二)服务业发展质量效益有待提升

    (三)市场主体结构有待优化

    (四)创新发展能力亟待提高

    (五)支撑产业发展的高端人才较为缺乏

   三 推动高端高质高新产业体系建设的思路建议

    (一)产业发展重点

     1.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

     2.先进制造业方面

     3.现代服务业方面

    (二)产业创新驱动

     1.高新技术企业方面

     2.创新企业发展载体方面

     3.加强研发投入方面

     4.加强国际创新合作方面

    (三)产业平台建设

     1.北部临空经济区

     2.东部科技创新带

     3.西部科技走廊

     4.价值园区

    (四)产业主体培育

     1.加强引资引技,引入优质增量

     2.加大政策扶持,做优做强存量

     3.提升营商环境,做大总量

     4.精准帮扶,激发企业活力和动力

    (五)产业项目建设

     1.积极储备项目

     2.全力引进项目

     3.强力推进项目

     4.做好在建项目服务

    (六)产业要素保障

     1.留“人才”

     2.拓“财源”

     3.挖“地源”

     4.保“能源”

 Ⅳ 区域经济

  B.13 广州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思路研究

   一 对粤港澳大湾区若干问题的认识

    (一)概念由来

    (二)全球方位

    (三)核心城市

   二 广州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条件分析

    (一)优势条件

     1.地理位置优越

     2.枢纽网络完善

     3.产业基础雄厚

     4.对外交往广泛

     5.教育文化发达

    (二)存在短板

     1.发展动能有待夯实

     2.科技创新有待增强

     3.金融实力有待提升

     4.城市环境有待优化

   三 广州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基本定位和对策建议

    (一)基本定位

     1.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2.国际综合交通枢纽

     3.区域金融发展高地

     4.全球资源配置中心

     5.宜居宜业宜游乐土

    (二)对策建议

     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3.织密交通信息网络

     4.集聚高端金融资源

     5.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6.发挥南沙示范引领作用

     7.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8.拓展对外交往空间

  B.14 加快推进广州创新型园区建设的对策研究

   一 创新型园区基本内涵和国内外发展经验

    (一)创新型园区基本内涵

     1.孵化加速功能

     2.生活配套功能

     3.生产性服务功能

     4.宣传推广功能

    (二)国内外发展情况

     1.特拉维夫—雅法:中东产业金融创新中心

      (1)创新园区建设情况

      (2)创新中心城市建设经验

     2.纽约:美国第二大科技重镇

      (1)创新园区建设情况

      (2)创新中心城市建设经验

     3.上海: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1)创新园区建设情况

      (2)创新中心城市建设经验

     4.创新中心城市建设经验小结

      (1)轴带发展是先进地区创新空间组织的主要形态

      (2)高等级大学和科研机构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要素

      (3)多样化和城市活力是创新的重要源泉

   二 广州创新型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一)广州创新型园区总体情况

    (二)广州创新型园区主要类型

     1.传统产业升级型

     2.金融驱动型

     3.龙头企业带动型

     4.高校/科研机构辐射型

     5.共享办公型(新型地产型)

    (三)广州创新型园区存在问题

     1.园区周边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

     2.园区产业发展空间有待保障

     3.产权分割政策有待落地

   三 推进广州创新型园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融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驱动发展

    (二)强化金融支撑作用,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融合发展

    (三)完善创新空间培育,推进科技资源共享

  B.15 新形势下广州交通发展的战略思考

   一 广州城市与交通的互动发展历程

    (一)古代:水网主导的枢纽和网络

    (二)近代:现代交通启蒙

    (三)现代:城市化与枢纽网络的共生

   二 新形势下广州城市发展对交通发展的要求

    (一)对外枢纽和网络的能级有待提升

    (二)湾区内枢纽建设有待统合

    (三)过于集中的枢纽布局有待改变

   三 广州未来交通发展的战略思考

    (一)目标—全球重要交通枢纽

    (二)愿景和品牌

    (三)建设互联互通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

     1.建设世界级空港

      (1)促进粤港澳机场群协调发展

      (2)全面建成广州机场体系

      (3)优化空域使用结构

      (4)完善集疏运体系

     2.建设世界级海港

      (1)促进粤港澳港口群协调发展

      (2)合理分工“一港四区”

      (3)疏浚航道

      (4)完善集疏运体系

     3.建设世界级陆港

      (1)巩固国家铁路主枢纽地位

      (2)促进枢纽城市融合发展

      (3)发展铁路(高铁)物流。

      (4)对接国家主干网

    (四)构建品质卓越的城市交通网络体系

     1.坚持公交优先战略

      (1)建设轨道上的广州

      (2)积极拓展个性化、多样化的公共交通服务

     2.构建高品质的出行环境

      (1)完善路网结构,提升路网密度

      (2)推进道路交通设计,建设步行、非机动车友好城市

     3.建设智慧城市交通

      (1)实现智能交通服务模式

      (2)深化新技术在交通运营中的应用

    (五)广州将建设枢纽型网络作为新一轮城市化的实现路径

  B.16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背景下番禺区创新发展的思路研究

   一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及番禺区在科技走廊的目标定位

    (一)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基本情况

    (二)番禺区在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目标定位

    (三)番禺区创新发展的优势分析

     1.智力资源丰富

     2.创新产业集聚

     3.区位优势明显

     4.配套政策完善

   二 番禺区创新发展现状分析

    (一)发展现状

     1.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2.创新发展硕果累累

     3.创新创业氛围浓厚

    (二)存在问题

     1.广州大学城创新资源优势发挥不足

     2.政产学研用协同水平不高

     3.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偏弱

     4.区内创新型龙头企业数量不多

   三 加快番禺区创新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一)切实发挥广州大学城——国际科技创新城的动力源作用

    (二)深化人才优先发展战略

    (三)夯实重大创新平台建设

    (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五)发挥科技金融的推动作用

    (六)构建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

    (七)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社会氛围

  B.17 荔湾区传统文化商旅活化提升现状与对策

   一 荔湾区传统文化资源状况及活化提升情况

    (一)文化旅游资源情况

    (二)文化创意产业情况

    (三)传统文化商旅活化提升区推进情况

   二 荔湾区传统文化活化提升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旅游开发缺乏整合,形象策划宣传力度不够

    (二)开发管理缺少联动机制,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不高

    (三)各类资源缺乏充分利用,营运水平开发利用不足

    (四)以美化代替活化,缺乏对文化元素的保护和传承

    (五)传统专业市场过盛,制约新业态和文化旅游发展

    (六)优质和特色住宿设施不足,难以形成旅游目的地

   三 荔湾区传统文化活化提升的策略和思路

    (一)以历史文化为根,充分挖掘提升城市灵魂

    (二)以产业发展为本,推进文商旅融合可持续发展

    (三)以民资民智为核,全方位打造荔湾历史文化名区

    (四)以政策引导为纲,规范和促进文化活化提升发展

   四 加快荔湾区传统文化活化提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组建新型合作关系的区域文博联盟,合力打造文博强区

    (二)以粤剧艺术博物馆为中心,打造“粤文化”文化地标

    (三)完善陈家祠景区配套建设,充分发挥旅游带动作用

    (四)着力建设沙面——西堤景观带,打造珠江历史文化地标

    (五)重新规划广州文化公园定位,将文化公园打造为广州文化的高地、文化高端消费的潮地、吸引游客的热点

    (六)重塑上下九步行街“广州商业第一街”形象,打造旅游消费新热点

    (七)以水为脉,利用荔湾南片古村、水乡、花卉业特色,塑造广州中心城区的“桃花源”

    (八)大力发展旅游住宿业,重点推进精品酒店、特色民宿建设,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九)加大对老字号和西关美食的扶持,增强旅游消费吸引力

    (十)建立一个高效有力、综合协调区级传统文化商旅活化提升工作的组织机构

    (十一)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环境管理,创造活化利用条件,激活社会力量加入活化行动

    (十二)完善公共配套建设,提高传统文化商旅活化提升区的承载和服务能力

    (十三)定规划、出政策、设资金,全方位激活社会参加传统文化活化提升热情

 法律声明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摘要

《广州经济发展报告(2018)》是“广州蓝皮书”系列之一,是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主持编写,由科研团体、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的专家学者共同完成的关于广州经济分析预测及相关重要专题研究的最新成果。本书包括四个部分,分别为总报告、专项分析、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共收录研究报告或论文17篇。2017年广州经济平稳增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503亿元,增长7.0%。其中,从产业看,制造业和服务业增长均有所放缓;从需求看,外贸出口增长有所加快,消费增长保持基本稳定,但投资增速回落。展望2018年,世界经济继续向好,预计增速为3.5%;我国将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有望保持平稳增长,但仍面临较大的挑战和风险。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影响并经模型测算,预计广州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0%左右。

国家统计局:《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stats.gov.cn/,2018年2月28日。

广州市统计局:《2017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gzstats.gov.cn/tjgb/qstjgb/,2018年4月1日。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央政府网站,http://www.gov.cn/,2018年3月5日。

《2018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广东政府网站,http://www.gd.gov.cn/,2018年1月25日。

《2018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广州政府网站,http://www.gz.gov.cn/,2018年1月11日。

World Bank. 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Broad-Based Upturn,but for How Long?http://www.worldbank.org/,2018年1月。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World Economic Outlook Update,January 2018:Brighter Prospects,Optimistic Markets,Challenges Ahead. http://www.imf.org/en/publications/weo,2018年1月11日。

The 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UN/DESA). World Economic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2018. https://www.un.org/development/desa/,2017年12月11日。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1版。

林兆木:《关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几点认识》,《人民日报》2018年1月17日。

《2018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广州政府网站,http://www.gz.gov.cn/,2018年1月11日。

肖乃慎、孔德诗、李博:《商贸流通统计监测评价体系构建探索》,《商业经济研究》2015年第10期。

刘宗连、罗雄:《新常态下我国商贸流通业多业态发展的优化路径》,《商业经济研究》2016年第6期。

赵萍:《2016年实体流通业发展呈现三大特点》,《国际商报》2017年1月19日,第2版。

依绍华:《内贸流通形势分析与展望》,《中国国情国力》2017年第10期。

邹蕴涵:《2017年消费形势分析与2018年展望》,《中国物价》2018年第1期。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10月。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央政府网站,http://www.gov.cn/,2018年3月5日。

《2018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广州政府网站,http://www.gz.gov.cn/,2018年1月11日。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2017年1~12月新建商品房批准预售信息》,http://www.gzcc.gov.cn/。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2017年1~12月新建商品房网上签约信息》,http://www.gzcc.gov.cn/。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2017年1~12月存量房交易登记信息》,http://www.gzcc.gov.cn/。

广州年鉴编纂委员会:《广州年鉴》(2009~2017年)。

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分析报告》(2009~2017年)。

李扬、张晓晶:《“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逻辑与前景》,《经济研究》2015年第5期。

金碚:《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第1期。

刘伟、苏剑:《“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调控》,《经济科学》2014年第4期。

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经济研究》2011年第5期。

刘瑞翔、安同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与转换展望——基于最终需求角度的分析》,《经济研究》2011年第7期。

赵昌文、许召元、朱鸿鸣:《工业化后期的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第6期。

柳思维:《适应新常态下消费发展新趋势培育新消费热点的思考》,《消费经济》2016年第12期。

袁志刚、解栋栋:《中国劳动力错配对TFP的影响分析》,《经济研究》2011年第7期。

朱平芳、徐大丰:《中国城市人力资本的估算》,《经济研究》2007年第9期。

上海市统计局综合处课题组:《上海经济发展阶段特征及“十三五”经济增长动力研究》,《调研世界》2015年第4期。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1版。

《2018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广州政府网站,http://www.gz.gov.cn/,2018年1月11日。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1版。

任学锋:《在中共广州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广州日报》2015年1月30日。

任学锋:《在中共广州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广州日报》2015年12月2日。

《2018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广州政府网站,http://www.gz.gov.cn/,2018年1月11日。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广州国际邮轮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穗府函〔2017〕4号),http://www.gz.gov.cn/,2017年1月13日。

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国际对标研究》,2017年12月。

任学锋:《在中共广州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广州日报》2018年1月5日。

广东省委办公厅:《胡春华在南沙自贸片区调研时的讲话(2017年2月27日)》,http://www.gd.gov.cn/,2017年2月27日。

胡春华:《在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www.gd.gov.cn/,2017年5月22日。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9号)。

汪洋:《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人民日报》2017年11月10日,第4版。

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走在前列》,2017年5月31日,http://www.gddx.gov.cn/gdswdx/132108/132112a/265003/index.html。

《中国共产党广州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决议》,2018年1月7日,http://www.gz.gov.cn/gzgov/s2342/201801/f1a4c5ddb77b49a38ae3860fc8d330d0.shtml?from=timeline。

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年3月28日,http://www.gz.gov.cn/gzplanjg/fzgh/201603/daf192f4909f41438a2a22e0c5f02cfe.shtml。

广州市商务委员会:《广州市商务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http://www.gz.gov.cn/gzgov/s2812/201612/fbad483ba4fd4a72ba557dcb9fc0f8ae.shtml。

商务部等国家八部委:《关于促进汽车平行进口试点的若干意见》,商务部政府网,http://www.mofcom.gov.cn,2016年2月。

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及布局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广州市人民政府网,http://www.gz.gov.cn,2017年1月。

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关于构建重点产业促进政策体系,加快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产业新高地》,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网,http://www.gzns.gov.cn,2017年1月。

陈柳钦:《“知识城市”的理论构建与发展》,《城市观察》2010年第1期。

林汉川:《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全局战略分析-各国智能制造发展动向概览》,《学术前沿》2015年第11期。

刘金山等:《中国智造业竞争力调研分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

赵君丽等:《发达国家“四新”经济的发展及对上海的启示》,《上海经济研究》2015年第5期。

广州市发改委:《广州市高端高质高新产业体系建设情况报告》,http://economy.southcn.com/e/2017-12/19/content_179724171.htm,2017。

广州市白云区统计局:《2017年广州市白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by.gov.cn/qfgj/tjgb/201802/c3572ce8c4c34bfea104da826f6468e7.shtml,2018。

广州市白云区统计局:《2016年广州市白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by.gov.cn/qfgj/tjgb/201704/79c3f57893154921a68a8970cc180adc.shtml,2017。

广州市白云区统计局:《2015年广州市白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by.gov.cn/by/tjgb/201603/d7a5a7361bdf4407beb0d59e818e0bff.shtml,2016。

广州市白云区统计局:《广州市白云区统计年鉴2017》,2017。

广州市白云区统计局:《广州市白云区统计年鉴2016》,2016。

广州市白云区统计局:《广州市白云区统计年鉴2015》,2015。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1版。

李克强:《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2018年3月5日,http://www.gov.cn/premier/2018-03/05/content_5271083.htm。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习近平主席见证下我委与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2017年7月3日,http://dqs.ndrc.gov.cn/qygh/201707/t20170703_853864.html。

广东省统计局:《2017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东统计信息网,2018年3月2日,http://www.gdstats.gov.cn/tjzl/tjgb/201803/t20180302_381919.html。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香港统计年刊(2017年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网站,2017年10月,http://www.censtatd.gov.hk/hkstat/index_tc.jsp。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香港统计数字一览(最新数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网站,2017年12月,http://www.censtatd.gov.hk/hkstat/hkif/index_tc.jsp。

澳门特别行政区统计暨普查局:《澳门统计年鉴2016》,澳门特别行政区统计暨普查局网站,2017年8月,http://www.dsec.gov.mo/Statistic.aspx?NodeGuid=d45bf8ce-2b35-45d9-ab3a-ed645e8af4bb。

澳门特别行政区统计暨普查局:《澳门主要统计指标》,澳门特别行政区统计暨普查局网站,2017年12月,http://www.dsec.gov.mo/Statistic.aspx?NodeGuid=dc9859c9-480f-4f5d-96ce-0e4242455672。

广州市统计局:《广州统计年鉴2017》,广州市统计局网站,2017年11月6日,http://210.72.4.52/gzStat1/chaxun/njsj.jsp。

邓焕彬:《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交通体系》,《中国港口》2017年第5期。

何诚颖、张立超:《国际湾区经济建设的主要经验借鉴及横向比较》,《特区经济》2017年第9期。

Feldman M and Florida R:“The geographic sources of innovation:technological infrastructure and product innov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94).

杜德斌:《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动力与模式》,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高维和:《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现状、经验与挑战》,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杜德斌、段德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空间分布、发展类型及演化趋势》,《上海城市规划》2015年第1期。

邓智团:《创新型企业集聚新趋势与中心城区复兴新路径———以纽约硅巷复兴为例》,《城市发展研究》2015年第12期。

司徒尚纪:《珠三角与众不同的土地》,《中国国家地理》2009年第10期。

戴逢、贺崇明:《对城市交通发展道路的探索——广州20年城市交通规划与实践回顾》,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1999。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广州交通发展简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景国胜等:《2017年广州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2018。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1版。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的通知》,2017。

陈德俊:《在区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共广州市番禺区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2018。

广州市番禺区政府:《番禺区政府工作报告(2018)》,广州市番禺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2018。

中共广州市番禺区委组织部、广州市番禺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广州市番禺区财政局:《番禺区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制度》,2016。

中共广州市番禺区委组织部、广州市番禺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广州市番禺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广州市番禺区财政局:《番禺区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引进支持制度》《番禺区产业领军人才贡献奖励制度》,2016。

中共广州市番禺区委组织部、广州市番禺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广州市番禺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广州市番禺区财政局、广州大学城管理委员会:《番禺区关于加强广州大学城创新人才资源合作与开发的制度》,2016。

广州市科技创新企业协会:《广州“独角兽”创新企业入选榜单公布》,2017。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

广州市荔湾区政府、广州市荔湾区文化局:《广州市荔湾区传统文化商旅活化提升区建设工作方案》。

广州市荔湾区旅游局:《荔湾区旅游发展情况和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