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32

村庄里的陌生人图书

Dissociate from Viliage

SSAPID:101-0786-8739-18
ISBN:978-7-5201-1225-3
DOI:
ISSN:

[内容简介] 当前我国传统乡土社会的价值坚守逐渐走向边缘化甚至瓦解,现代社会的价值逐渐被生活在乡土中的人们接受。本书以地处西北黄土高原腹地的黄村为田野地点,以“离农”这一在乡土社会普遍发生的现象为切入点,探究了在现代性拓殖背景下黄村学生“离农”意识的生成与发展问题。书中主要尝试解答两个问题:一是黄村学生的“离农”意识是如何产生并发展的?二是黄村学生的“离农”意识具有怎样的特性,以及其对黄村学生的乡土或城市社会生活产生何种影响?

相关信息

丛书名:社会变迁中的农村教育
作 者: 赵忠平
编 辑:隋嘉滨;马甜甜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8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结语

 总序

 序

 上篇 背景、个案与方法

  第一章 导论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

    (一)研究背景

     1.现代化背景下传统乡土社会的发展劣势和边缘化

     2.乡土社会个体离农事实和拟离农努力的普遍存在

     3.教育作为离农的重要通道被乡土居民日趋重视

     4.离农个体身份认同的双重边缘化问题日益凸显

     5.研究者本人的离农经历和持续经年的学术兴趣

    (二)研究问题

   二 文献回顾与评论

    (一)乡土社会及其变迁

     1.传统乡土社会

     2.乡土社会变迁

    (二)城镇化推进与乡土个体离农

     1.何为离农与为何离农

     2.城镇化背景下的乡土个体离农

    (三)教育与农村学生离农

     1.教育与社会流动

     2.离农的教育

    (四)现有研究述评

   三 理论依据

    (一)社会认同理论

    (二)系统正当化理论

   四 研究内容与核心概念

    (一)研究内容与思路

    (二)核心概念界定

     1.离农意识

     2.社会认同

   五 研究方法与田野调查说明

    (一)研究方法

    (二)样本选择

    (三)田野调查说明

  第二章 黄村的环境、教育与学生

   一 一幅素描画:发现黄村

    (一)一个地处西北的村庄

     1.地理位置

     2.气候

     3.行政区划

    (二)一个典型的空巢村庄

     1.家庭与人口构成

     2.空巢化村庄

    (三)一个“全民供学”的村庄

     1.有关教育的计算

     2.全民供学

   二 画中人物:历史与现实中的黄村学生

    (一)历史的背影:走出黄村的文化精英

    (二)漂泊的一代:往返城乡的辍学务工一族

    (三)村落的未来:寄望于教育实现流动的学生群体

   三 不同的视角:作为对象与主体的黄村学生

    (一)对象化的黄村学生

    (二)主体性的黄村学生

 中篇 大传统与小传统:黄村社会与教育的现实生态

  第三章 家庭作为初级群体的异变

   一 家庭的构成:核心家庭、土地及家庭声誉

    (一)扩展家庭没落与核心家庭增长

    (二)土地作为家庭财产的重要性降低

    (三)家庭声誉的基准指标变更

   二 家庭内部关系:家长威权与个体化

    (一)从家长威权到孩子中心

    (二)个体化与私人空间欲求

    (三)婚恋的自主化与开放性

   三 作为初级经济群体:家庭的生产与消费

    (一)家庭生产中的孩子缺位

    (二)家庭财产支配权的变更

    (三)自我与即时的享乐性消费

   四 作为初级礼仪群体:当前的仪式与节日

    (一)空心化的传统仪式

    (二)传统节日?洋节?

   五 作为初级教育群体:教育的内容与方式

    (一)德行教育的异变

    (二)比较与攀比

  第四章 嵌入的乡校与离农的教育

   一 情景回顾:文字的“下乡”与“上移”

    (一)黄村小学:从建立到撤并

    (二)乡镇学校为何越发落寞

   二 农村学校:乡村嵌入与乡村隔离

    (一)一块隔离的飞地

    (二)一个制度化的机构

    (三)一方充满异域想象的空间

   三 学校教育:离农取向与污名方式

    (一)离农价值取向与抽水机效应

    (二)课程内容与评价方式的城市霸权

    (三)污名化乡土的比较教育方式

   四 现实的聒噪:学校成功学与陪读风潮

    (一)学校成功学

    (二)家长的陪读风潮

  第五章 走向开放但凋敝的黄村社区

   一 经济形式:劳务输出与本地生产

    (一)从土地生产到劳务输出

    (二)面向本地市场的小规模经营

    (三)新近兴起的政府主导型经济化种植

   二 政治秩序:村庄精英与村庄治理

    (一)村庄精英的变迁

    (二)营利型经纪

   三 社会关系:宗族、社会网络与外部世界联系

    (一)宗族权威走向式微

    (二)日常交往的次级关系增长

    (三)原子化家庭与消失的同侪游戏

   四 文化生活:集体活动与文化中心

    (一)村庄集体活动到家庭私人娱乐

    (二)消失的谈话中心

 下篇 污名化与去污名化:黄村学生离农意识的社会建构

  第六章 现代性拓殖与乡土社会污名化

   一 社会比较:一个关键概念

    (一)先赋与后致的乡土范畴化

     1.先赋的范畴化:附属群体资格

     2.后致的范畴化:不确定的归属

    (二)城乡范畴化的社会比较

    (三)社会比较结果:内群偏好何以逆转?

   二 乡土污名:城市作为优势范畴

    (一)制度福利与乡土污名

    (二)经济优势与乡土污名

    (三)文化霸权与乡土污名

   三 污名自认:乡村作为弱势一方

    (一)乡土传统价值的退守与崩解

    (二)经济与政治的边缘地位

    (三)作为追随者的集体性自卑

   四 印象黄村:污名化的刻板印象

    (一)现代性视角下的印象乡村

    (二)乡土居民的印象黄村

    (三)污名意识刻板化:普遍的趋向

  第七章 去污名化与离农意识建构

   一 去污名化:何以可能?

    (一)社会比较中弱势方的外群偏好

    (二)社会环境对社会流动的限制较弱

    (三)相对公平的流动渠道与政策

   二 去污名化:主体与路径

    (一)乡土社会与乡土个体的去污名化

     1.乡土社会去污名化

     2.乡土个体去污名化

    (二)教育离农作为被认可的路径

     1.离农的几种路径

     2.教育离农被认可的原因

   三 学生作为对象:教育离农的外在动力学

    (一)“悬浮”在家庭

     1.家庭的面子动力与主观支持

     2.初级群体异变的客观推动力

    (二)“规训”在学校

     1.污名化乡土的推力作用

     2.虚拟化城市的拉力作用

    (三)“隐匿”在社区

     1.远离泥土的游戏活动之隐喻

     2.“出息”与“窝囊”的新生定义

   四 学生作为主体:教育离农的心理动力学

    (一)真实而片面的现代性体验

    (二)虚拟又美好的现代性想象

    (三)走出污名社区的荣誉驱动

 附录

 前言

当前乡村的年轻一代,不再认可乡村社会的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也不愿意深度参与乡土社会的生活,成为“悬浮”在乡村社会的群体。一方面,乡村的年轻一代受城市价值观拓殖的影响,对作为内群的乡土社会的认同度普遍较低,甚至存在内群贬抑情感,却对作为外群的城市社会表现出明显的偏好;另一方面,他们大多还没有做好融入城市社会的准备,缺乏在城市社会安身立命、过有尊严的日子的能力。他们在乡村社会中自我边缘化的同时,往往也被城市社会所边缘化。他们是村庄里的陌生人,是游走在城乡之间的“双重边缘化”群体。

〔澳〕迈克尔·A.豪格、〔英〕多米尼克·阿布拉姆斯:《社会认同过程》,高明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澳〕约翰·特纳:《自我归类论》,杨宜音、王兵、林含章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

〔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法〕布迪厄、〔法〕帕斯隆:《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邢克超译,商务印书馆,2002。

〔法〕加布里埃尔·塔尔德:《传播与社会影响》,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法〕加布里埃尔·塔尔德:《模仿律》,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法〕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美〕阿兰·库隆:《芝加哥学派》,郑文彬译,商务印书馆,2000。

〔美〕阿瑟·亨德森·史密斯:《中国人的性格》,姚锦镕译,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

〔美〕埃弗里特·M.罗吉斯、〔美〕拉伯尔·J.伯德格:《乡村社会变迁》,王晓毅、王地宁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美〕埃利奥特·阿伦森:《社会性动物》(第九版),邢占军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美〕班杜拉:《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林颖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美〕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包凡一等译,华夏出版社,1999。

〔美〕戴维·格伦斯基:《社会分层》,王俊等译,华夏出版社,2005。

〔美〕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

〔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美〕菲利普·津巴多、〔美〕迈克尔·利佩:《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邓羽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美〕格尔哈特·伦斯基:《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关信平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美〕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

〔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

〔美〕景军:《神堂记忆:一个中国乡村的历史、权力与道德》,吴飞译,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美〕凯斯·R.桑斯坦:《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尹宏毅、郭彬彬译,新华出版社,2010。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2008。

〔美〕李丹:《理解农民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的案例研究》,张天虹、张洪云、张胜波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美〕利昂·费斯廷格:《认知失调理论》,郑全全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美〕马丁·登斯库姆:《怎样做好一项研究:小规模社会研究指南》,陶保平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美〕马克·赫特尔:《变动中的家庭:跨文化的透视》,宋践、李茹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美〕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一项关于代沟的研究》,周晓虹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美〕迈克尔·豪格、〔英〕多米尼克·阿布拉姆斯:《社会认同过程》,高明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夏铸九、黄丽玲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黄爱华、冯钢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美〕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美〕史蒂文·达克:《日常关系的社会心理学》,姜学清译,上海三联书店,2005。

〔美〕斯蒂文·瓦戈:《社会变迁》,王晓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美〕威廉·J.古德:《家庭》,魏章玲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美〕维纳:《责任推断》,张爱卿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美〕沃斯诺尔:《文化分析》,李卫民、闻则思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美〕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里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李放春、刘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美〕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龚小夏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美〕阎云翔:《中国社会的个体化》,陆洋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尤来寅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美〕约翰·特纳等:《自我归类论》,杨宜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美〕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刘建等译,译林出版社,2013。

〔美〕詹姆斯·C.斯科特:《弱者的武器: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郑广怀等译,译林出版社,2007。

〔美〕张鹂:《城市里的陌生人:中国流动人口的空间,权力与社会网络的重构》,袁长庚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

〔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葆煦译,人民出版社,1983。

〔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英〕雷蒙·威廉斯:《乡村与城市》,韩子满、刘戈、徐珊珊译,商务印书馆,2013。

〔英〕雷蒙德·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英〕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梁永佳、李绍明译,华夏出版社,2002。

〔英〕威廉·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俞国良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陈元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费孝通:《江村经济:长江流域农村生活的实地调查》,戴克景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费孝通:《中国士绅》,赵旭东、秦志杰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李晨曦译,上海三联书店,2010。

黄海:《灰地:红镇“混混”研究(1981—2007)》,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李培:《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商务印书馆,2004。

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李强:《社会分层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2009。

梁漱溟:《人生的艺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林语堂:《中国人》,郝志东、沈益洪译,学林出版社,2007。

刘铁芳:《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64。

钱理群、刘铁芳:《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司洪昌:《嵌入村庄的学校: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探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人民出版社,2008。

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王铭铭:《溪村家族:社区史,仪式与地方政治》,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王铭铭:《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翁乃群:《村落视野下的农村教育:以西南四村为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萧功秦:《儒家文化的困境:近代士大夫与中西文化碰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许烺光:《祖荫下:中国乡村的亲属、人格与社会流动》,王芃、徐隆德译,台北:南天书局,2001。

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杨国枢:《中国人的心理》,桂冠图书公司,1988。

杨联陞:《国史探微》,新星出版社,2005。

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张雄、沈炜、秦美珠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衣俊卿:《文化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书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赵旭东:《权力与公正:乡土社会的纠纷解决与权威多元》,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赵志裕,康萤仪:《文化社会心理学》,刘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周荣德:《中国社会的阶层与流动:一个社区中士绅身份的研究》,学林出版社,2001。

周晓虹:《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第1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名著菁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英〕王斯福:《什么是村落?》,赵旭东、孙美娟译,《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蔡禾、李超海、冯建华:《利益受损农民工的利益抗争行为研究——基于珠三角企业的调查》,《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

蔡禾、王进:《“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6期。

曹晋、庄乾伟:《指尖上的世界——都市学龄前儿童与电子智能产品侵袭的玩乐》,《开放时代》2013年第1期。

陈阿江:《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与形成中的农村劳动力市场》,《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1期。

陈柏峰:《土地流转对农民阶层分化的影响——基于湖北省京山县调研的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9年第4期。

陈柏峰:《乡村混混对村庄人际关系的影响》,《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陈柏峰:《中国农村的市场化发展与中间阶层——赣南车头镇调查》,《开放时代》2012年第3期。

陈柏峰、董磊明:《乡村治理的软肋:灰色势力》,《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第4期。

陈纯槿:《谁是高等教育的最大受益者?——来自转型中国的经验证据》,《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年第4期。

陈朋:《乡村政治文化与精英政治化,政治社会化——基于湖北省9个村的调查比较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7年第4期。

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陈卓:《超社会资本,强社会资本与教育公平——从当今中国教育影响社会分层的视角》,《青年研究》2010年第5期。

褚荣伟、熊易寒、邹怡:《农民工社会认同的决定因素研究:基于上海的实证分析》,《社会》2014年第4期。

都阳、朴之水:《劳动力迁移收入转移与贫困变化》,《中国农村观察》2003年第5期。

豆小红、黄飞飞:《代际公平,向上流动与“穷二代”大学生的职业发展——以湖南的分析为例》,《青年研究》2011年第2期。

方文:《转型心理学:以群体资格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符平:《青年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实践社会学研究的发现》,《社会》2006年第2期。

符平、黄莎莎:《在梦想与现实之间——“80后”新生代农民工与“四个世界”关系的研究》,《青年研究》2009年第4期。

高红波:《作为村庄纠纷处理人的乡村混混探析——兼论小戚族的村庄基础》,《青年研究》2010年第1期。

高敏:《秦汉徭役制度辨析》(上),《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3期。

顾辉:《近十年来中国社会流动研究的新进展——社会流动视野下的“X二代现象”研究综述》,《学术论坛》2014年第4期。

管健:《身份污名的建构与社会表征——以天津N辖域的农民工为例》,《青年研究》2006年第3期。

何绍辉:《在“扎根”与“归根”之间: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问题研究》,《青年研究》2008年第11期。

侯麟科:《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背景下的中国农村社会分层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10年第1期。

胡劲松:《学校教育制度与个体发展》,《开放时代》1999年第1期。

胡俊生:《农村教育城镇化:动因,目标及策略探讨》,《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

胡俊生、司晓宏:《农村教育城镇化的路径选择——“平原模式”与“柯城模式”浅析》,《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第7期。

胡书芝、吴新慧、李洪君:《社会结构异质性与流动儿童社会网络的建构——以同伴关系为核心》,《青年研究》2009年第3期。

胡现岭:《农村青年社会流动方式之变迁(1978—2010)——以对河南省22个村庄的调查为中心》,《中国青年研究》2013年第10期。

胡悦晗:《朋友、同事与家人:家庭生活与社会关系网络的建构——以民国时期上海知识分子为例(1927—1937)》,《开放时代》2012年第11期。

扈海鹂:《分层视野中的社会化分析——基于农村大学生生活方式转型的一种描述》,《青年研究》2006年第11期。

黄宁阳、龚梦:《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意愿的个体特征及家庭因素分析——基于农户调查的Logit回归模型》,《中国农村观察》2010年第2期。

黄鹏进:《农民经济行为的文化逻辑——兼读〈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的思考》,《中国农村观察》2006年第1期。

黄宗智:《中国的现代家庭:来自经济史和法律史的视角》,《开放时代》2011年第5期。

籍颖:《城市化过程中村落“小传统”生命力研究——以北京市石景山衙门口村为例》,《青年研究》2010年第1期。

贾勇宏:《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弱势伤害与补偿——基于全国9省(区)的调查》,《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第21期。

金太军:《村级治理中的精英分析》,《齐鲁学刊》2002年第5期。

金太军、王军洋:《家族的村政参与路径研究》,《开放时代》2011年第9期。

康岚:《代差与代同:新家庭主义价值的兴起》,《青年研究》2012年第3期。

孔晓明:《静宁着力打造全国苹果生产第一县》,《甘肃日报》2014年第2期。

黎相宜:《作为研究主体的“客人”——以美国华人移民田野调查体验为例》,《开放时代》2012年第10期。

李成贵、孙大光:《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历史视野下的综合考察》,《中国农村观察》2009年第6期。

李春玲:《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职业声望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李春玲:《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高校扩招的平等化效应考查》,《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3期。

李春玲:《教育不平等的年代变化趋势(1940—2010)——对城乡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再考察》,《社会学研究》2014年第2期。

李春玲:《社会政治变迁与教育机会不平等——家庭背景及制度因素对教育获得的影响(1940—2001)》,《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李二玲、刘萍:《欠发达农区农户对城市化的响应能力分析——基于对河南省1251户农户的调查》,《中国农村观察》2010年第2期。

李佳:《乡土社会变局与乡村文化再生产》,《中国农村观察》2012年第4期。

李景治、熊光清:《中国城市新移民的政治排斥问题分析》,《文史哲》2007年第4期。

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

李培林、李炜:《农民工在中国转型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态度》,《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3期。

李培林、李炜:《农民工在中国转型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态度》,《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3期。

李培林、田丰:《中国农民工社会融入的代际比较》,《社会》2012年第5期。

李普亮、贾卫丽:《农村家庭子女教育投资的实证分析——以广东省为例》,《中国农村观察》2010年第3期。

李庆真:《从社会转型的视角解析当前我国青少年面临的信仰危机》,《青年研究》2005年第6期。

李庆真:《乡村知识群体青年时期价值观变迁研究》,《青年研究》2006年第11期。

李涛:《“文字上移”的逻辑——中国乡村教育发展的社会学研究》,《战略与管理》2013年第12期。

李炜、岳昌君:《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

李煜:《制度变迁与教育不平等的产生机制——中国城市子女的教育获得(1966—2003)》,《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李运庆、余秀兰:《民工子弟的消费与闲暇——以南京市一所民工子弟学校为例》,《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6期。

李志俊、郭剑雄:《劳动力选择性转移对农村家庭人口生产偏好转变的影响》,《中国农村观察》2011年第3期。

李祖佩:《混混、乡村组织与基层治理内卷化——乡村混混的力量表达及后果》,《青年研究》2011年第3期。

连淑芳:《内-外群体偏爱的内隐效应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5年第1期。

林辉煌:《江汉平原的农民流动与阶层分化:1981—2010——以湖北曙光村为考察对象》,《开放时代》2012年第3期。

林善浪、王健:《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10年第1期。

刘博:《精英历史变迁与乡村文化断裂——对乡村精英身份地位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青年研究》2008年第4期。

刘建洲:《农民工的抗争行为及其对阶级形成的意义——一个类型学的分析》,《青年研究》2011年第1期。

刘洁、陈宝峰:《农村家庭子女教育投资决策中的价值观影响》,《中国农村观察》2007年第6期。

刘精明:《中国基础教育领域中的机会不平等及其变化》,《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刘文利、陈学峰:《农村校外青少年家庭关系和社区认同状况调查与分析》,《青年研究》2007年第9期。

刘玉屏:《农民工语言再社会化分析——以浙江省义乌市为个案》,《中国农村观察》2009年第6期。

陆益龙:《乡土中国的转型与后乡土特性的形成》,《人文杂志》2010年第5期。

吕鹏:《生产底层与底层的再生产——从保罗·威利斯的〈学做工〉谈起》,《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

吕昭河:《“教育抽水机”假说引发的思考——兼论农村教育发展问题》,《中国人口科学》2010年第5期。

罗锋、黄丽:《人力资本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非农收入水平的影响——来自珠江三角洲的经验证据》,《中国农村观察》2011年第1期。

罗小锋:《父权的延续——基于对农民工家庭的质性研究》,《青年研究》2011年第2期。

马良灿:《农村社区内生性组织及其“内卷化”问题探究》,《中国农村观察》2012年第6期。

马启鹏:《农村学校教育如何摆脱“向农”、“离农”之争》,《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第9期。

马瑞:《农村进城就业人员的职业流动,城市变换和家属随同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11年第1期。

孟维娜:《不适应的男孩》,《青年研究》2009年第4期。

闵维方、丁小浩、文东茅、岳昌君:《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

彭国胜:《青年农民工的就业质量与阶级认同——基于长沙市的实证调查》,《青年研究》2008年第1期。

钱文荣、郑黎义:《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户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现状与展望》,《中国农村观察》2011年第1期。

秦玉友:《用什么指标表达教育质量——教育质量指标的选择与争议》,《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第3期。

秦玉友、曾文婧:《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社会代价反思》,《教育发展研究》2014年第10期。

戎建:《中国农村青年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教育还是迁移》,《青年研究》2008年第3期。

阮荣平、郑风田:《“教育抽水机”假说及其检验》,《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第5期。

邵书龙:《国家,教育分层与农民工子女社会流动:Contain机制下的阶层再生产》,《青年研究》2010年第3期。

申端锋:《村庄权力研究:回顾与前瞻》,《中国农村观察》2006年第5期。

盛来运:《中国农村劳动力外出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7年第3期。

石长慧:《城市更好:流动少年的身份认同与群体偏好》,《中国农村观察》2010年第3期。

石长慧:《我是谁?:流动少年的多元身份认同》,《青年研究》2010年第1期。

史秋霞、王毅杰:《户籍制度背景下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图景》,《青年研究》2009年第6期。

宋丽娜:《暴力市场化:转型期农村混混行为的新转向——以山东北府村的经验为例》,《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第6期。

谭秋成:《农民为什么容易受政策歧视》,《中国农村观察》2010年第1期。

谭深:《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述评》,《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唐斌:《“双重边缘人”:城市农民工自我认同的形成及社会影响》,《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S1期。

唐有财:《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基于北京、广州、成都三城市的调查》,《青年研究》2009年第1期。

万明钢:《“文字上移”——渐行渐远的乡村教育》,《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第7期。

万明钢、白亮:《“规模效益”抑或“公平正义”——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巨型学校”现象思考》,《教育研究》2010年第4期。

万能、原新:《1978年以来中国农民的阶层分化:回顾与反思》,《中国农村观察》2009年第4期。

汪淳玉、潘璐:《“文字上移”之后:基于三地农村小学寄宿生学习生活现状的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汪建华、孟泉:《新生代农民工的集体抗争模式——从生产政治到生活政治》,《开放时代》2013年第1期。

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王会、欧阳静:《农村青年“闪婚闪离”现象及其原因探析》,《中国农村观察》2012年第3期。

王美艳:《农民工还能返回农业吗?——来自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调查数据的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11年第1期。

王学举:《农村背景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基于两位农村大学生的个案研究》,《青年研究》2007年第11期。

王跃生:《制度变革、社会转型与中国家庭变动——以农村经验为基础的分析》,《开放时代》2009年第3期。

王振威、闫洪丰:《理性与传统在乡村日常合作中的交融——以浙西W村引建自来水池为例》,《中国农村观察》2012年第2期。

魏万青、陆淑珍:《禀赋特征与机会结构——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的代际差异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12年第1期。

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第3期。

文萍、李红、马宽斌:《不同时期我国青少年价值观变化特点的历时性研究》,《青年研究》2005年第12期。

邬志辉、杨卫安:《“离农”抑或“为农”——农村教育价值选择的悖论及消解》,《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第3~4期。

吴飞:《从丧服制度看“差序格局”——对一个经典概念的再反思》,《开放时代》2011年第1期。

吴惠芳、饶静:《农村留守妇女的社会网络重构行动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10年第4期。

吴业苗:《城郊农民市民化的困境与应对:一个公共服务视角的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12年第3期。

吴业苗:《转型期村庄精英权力结构的分化与互动》,《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2期。

吴莹:《群体污名意识的建构过程——农民工子女“被歧视感”的质性研究》,《青年研究》2011年第4期。

吴愈晓:《中国城乡居民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及其演变(1978—2008)》,《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

夏柱智:《乡村合谋视角下的混混治村及后果——基于中部G村“示范点”的调查》,《青年研究》2014年第1期。

肖唐镖:《什么人在当村干部?——对村干部社会政治资本的初步分析》,《管理世界》2006年第9期。

谢桂华:《农民工与城市劳动力市场》,《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5期。

熊春文:《“文字上移”: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乡村教育的新趋向》,《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5期。

熊春文:《再论“文字上移”:对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近期观察》,《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熊春文、史晓晰、王毅:《“义”的双重体验——农民工子弟的群体文化及其意义》,《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年第1期。

熊万胜、李宽、戴纯青:《个体化时代的中国式悖论及其出路——来自一个大都市的经验》,《开放时代》2012年第10期。

熊易寒:《城市化的孩子:农民工子女的城乡认知与身份意识》,《中国农村观察》2009年第2期。

熊易寒:《底层、学校与阶级再生产》,《开放时代》2010年第1期。

熊易寒:《新生代农民工与公民权政治的兴起》,《开放时代》2012年第11期。

熊易寒、杨肖光:《学校类型对农民工子女价值观与行为模式的影响——基于上海的实证研究》,《青年研究》2012年第1期。

徐贲:《教育场域和民主学堂》,《开放时代》2003年第1期。

许传新:《公办学校流动人口子女的身份认同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农村观察》2008年第6期。

许传新:《流动人口子女公立学校适应性及影响因素研究》,《青年研究》2009年第3期。

许传新:《农民工的进城方式与职业流动——两代农民工的比较分析》,《青年研究》2010年第3期。

许召元、高颖、任婧玲:《农民工子女就学地点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8年第6期。

严义娟、佐斌:《外群体偏爱研究进展》,《心理科学》2008年第3期。

杨华:《“中农”阶层:当前农村社会的中间阶层——“中国隐性农业革命”的社会学命题》,《开放时代》2012年第3期。

杨华:《乡村混混与村落、市场和国家的互动——深化理解乡村社会性质和乡村治理基础的新视阈》,《青年研究》2009年第3期。

杨雄、何芳:《被关注成长的一代——一项关于“90后”青少年发展状况的分析》,《青年研究》2010年第2期。

姚俊:《“路在何方”:新生代农民工发展取向研究——兼与老一代农民工的比较分析》,《青年研究》2010年第6期。

叶华、吴晓刚:《生育率下降与中国男女教育的平等化趋势》,《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5期。

尹希果、马大来:《农民户籍制度改革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重庆市228位农民的调查数据》,《中国农村观察》2012年第1期。

于长永:《农民对“养儿防老”观念的态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全国10个省份1000余位农民的调查数据》,《中国农村观察》2011年第3期。

余秀兰:《乡土化?城市化?——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江苏教育研究》2008年第7期。

袁松、余彪、阳云云:《农民工返乡的生命历程——以湖北沟村为表述对象》,《青年研究》2009年第4期。

岳昌君:《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2003—2011》,《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年第1期。

岳昌君、文东茅、丁小浩:《求职与起薪: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4年第11期。

张国雄:《中国历史上移民的主要流向和分期》,《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张济州:《“离农”?“为农”?——农村教育改革的困境与出路》,《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3期。

张乐、张翼:《精英阶层再生产与阶层固化程度——以青年的职业地位获得为例》,《青年研究》2012年第1期。

张衔峰、刘韡、李晓丹:《乡村“混混”与农村纠纷解决》,《中国农村观察》2013年第3期。

张新平:《巨型学校的成因,问题及治理》,《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1期。

赵德雷:《内化的污名与低劣之位——建筑装饰业农民工底层地位的“合法性”》,《青年研究》2014年第2期。

赵爽:《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变化:文化与结构结合的路径》,《青年研究》2010年第1期。

赵霞:《传统乡村文化的秩序危机与价值重建》,《中国农村观察》2011年第3期。

郑健、刘力:《大学生对农民工的刻板印象内容与结构》,《青年研究》2012年第4期。

郑全全、赵立:《农民择业心理倾向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06年第5期。

周伦府:《熟悉中的陌生:一位80后返乡农民工的社区体验》,《青年研究》2009年第5期。

周明宝:《城市滞留型青年农民工的文化适应与身份认同》,《社会》2004年第5期。

周天芸、周彤:《中国农村人际圈层与抵押替代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12年第1期。

周潇:《反学校文化与阶级再生产:“小子”与“子弟”之比较》,《社会》2011年第5期。

周潇:《农村青少年辍学现象再思考:农民流动的视角》,《青年研究》2011年第6期。

朱长存、马敬芝:《农村人力资本的广义外溢性与城乡收入差距》,《中国农村观察》2009年第4期。

庄孔韶、王媛:《评议“离农”“为农”争论——教育人类学视角的农村教育》,《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陈藻:《农民工“半城市化”问题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戴哲:《从农民到农民工》,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郭青:《农民工权利问题研究》,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侯晋封:《中国农民工流动就业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9。

胡杰成:《农民工市民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胡全柱:《拾荒者的身份建构研究》,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黄庆玲:《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研究》,沈阳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季文:《社会资本视角的农民工城市融合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李昱:《中国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和谐问题研究》,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罗恩立:《我国农民工就业能力及其城市化效应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马桂萍:《农民工市民化制度演进与创新》,辽宁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戚迪明:《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回流决策与行为:机理与实证》,沈阳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钱正武:《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6。

石红溶:《农民工市民化与地方政府行为》,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司洪昌:《嵌入村庄的学校——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考察》,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孙丽璐:《农民工的文化适应研究》,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孙战文:《农民工家庭迁移决策与迁移行为研究》,山东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唐斌:《〈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陶明达:《农民工生态流动与市民化、城市化研究》,山东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王娜:《身份的焦虑与建构》,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王向然:《污名化与族群关系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王兴周:《农民工城市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王志浩:《中国农民工流动行为研究》,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王竹林:《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熊易寒:《当代中国的身份认同与政治社会化:一项基于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实证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颜明权:《农民工市民化过程社会公正实现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杨肖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的迁移行为模式及其决定》,沈阳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余秀兰:《中国教育的城乡差距——一种文化再生产现象的分析》,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张世勇:《生命历程视角下的返乡农民工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赵晔琴:《上海城市空间建构与城市改造:城市移民与社会变迁》,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Abrmas,D.“Focus of Attention in Minimal Intergroup Discrimination.”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985,24(3):65-74.

Amato,M.,Crocker,J.& Major,B.“The Stigma of Overweight and Self-esteem:The Role of Perceived Control.”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New York,1995.

Binig,M.,Tajfel.H.“Social Categorization and Similarity in Intergroup Behavior.”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973,3(1):27-52.

Brinley,T..“Internal Migration.”in Hauser,P.,Duncan,O.(Eds.).The Study of Population:An Inventory and Appraisal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9:486-509.

Brown,P.,Pinel,C.“Stigma on My Mind: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Experience of Stereotype Threat.”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003,39(6):626-633.

Crocker,J.,Vielle,K.,Testa,M.& Major,B.“Social Stigma:The Affective Consequences of Attributional Ambiguity.”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1,60(4):218-228.

Doise,W.,Moscovici,S.(Eds).Current Issues in European Social Psycholog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Gilbert,D.,Fiske,S.& Lindzey,G.(Eds).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New York:McGraw-hill.1998.

Gramsci,A.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London:Lawrence & Wishart,1971.

Hauser,P.,Duncan,O.(Eds).The Study of Population.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9.

Hogg.M.,Abrams,D. Social Identifications:A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and Group Processes.London:Routledge,1998.

Jost,T.,Banaji,R.“The Role of Stereotyping in System-justification and the Production of False Consciousness.”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994,33(1):1-27.

Jost,T.,Burgess,D.“Attitudinal Ambivalence and the Conflict between Group and System Justification Motives in Low Status Groups.”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00,26(3):293-305.

Kingsley,D.,Wilbert,M.“Some Principles of Stratification.”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45(10):242-249.

Kingsley,D.Human Societies.New York:Macmillan,1949.

Knippenberg,M.and Oers,H.“Social Identity and Equity Concerns in Intergroup Perceptions.”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984,23(2):351-362.

Lien-sheng,Y.“Schedules of Work and Rest in Imperial China.”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1961,33(2):18-42.

Moskowitz,G(Eds).Cognitive Social Psychology:The Princeton Symposium on the Legacy and Future of Social Cognition.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1.

Mullen,B.,Brown,R.and Smith,C.“Ingroup Bias as a Function of Salience,Relevance and Status:An Integration.”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992,22(2):103-122.

Oyserman,D.,Swim,K.“Stigma:An Insider's View.”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2001,57(1):1-14.

Peacock,L. The Anthropological Lens:Harsh Lights,Soft Focu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Pinel,C.,Warner,R.& Chua,P.“Getting there is only Half the Battle:Stigma Consciousness and Maintaining Diversity in Higher Education.”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2005,61(3):481-506.

Pinel,C.“Stigma Consciousness:The Psychological Legacy of Social Stereotype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9,76(5):114-128.

Raftery,A.,Hout,M.“Maximally Maintained Inequality:Expansion,Reform,and Opportunity in Irish Education:1921-1945.”Sociology of Education ,1993,66(1):41-62.

Schonbach,P.,Gollwitzer,P.,Stiepel,G.,and Wagner,U. Educ-ation and Intergroup Attitudes.Academic Press,1981.

Spence,S.,Steele,M.&Quinn,M.“Under Suspicion of Inability:Stereotype Vulnerability and Women's Math Performance.”Manuscript Submitted for Publication ,1996.

Steele,M.,Aronson,J.“Stereotype Vulnerability and the Intellectual Test Performance of African-American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5,69(5):797-811.

Taifel,H.(Eds.).Social Identity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Taifel,H.“Intergroup Behavior,Social Comparison and Social Change.”Katz-Newcomb Lectures at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74.

Taifel,H.“Quantitative Judgment in Social Perception.”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59,50(6):16-29.

Taifel,H.“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1982,33(4):1-39.

Taifel,H.“Some Developments in European Social Psychology.”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972,(2):307-322.

Taifel,H.“Value and Perceptual Judgment of Magnitude.”Psychological Review ,1957,64(3):192-204.

Tajfel,H.“Experiments in Intergroup Discrimination.”Scientific American ,1970,223(2):96-102.

Tajfel.Social Identity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Tausch,A.“Global Terrorism and World Political Cycles' History and Mathematics.”Special Issue ,2007,1(1):99-126.

Turner,C.,Brown,R.,and Taifel,H.“Social Comparison and Group Interest in Ingroup Favoritism.”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979,9(3):187-204.

Turner.J.,Hogg.M.,Oakes.P.,Reicher.S.&Wethere.M. Rediscovering the Social Group:A 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Oxford:Blackwell,1987.

Worchel,S.,Austine,G(Eds).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2nd).Chicago:Nelson-Hall,1986.

Yunxiang,Y.“The Triumph of Conjugality: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Family Relations in a Chinese Village.”Ethnology ,1997,36(3):19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