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37

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的整合图书

On Man-land Relationship Integration of Tourist Islands

SSAPID:101-0785-5809-17
ISBN:978-7-5097-7465-6
DOI:
ISSN:

[内容简介] 世界旅游业发展有趋海性的特点,热带、亚热带海岛地区是全球最主要的旅游目的地。由于海岛本身的空间局限性、资源约束性、环境脆弱性、产业波动性、社会失衡性,因此,探讨旅游型海岛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旅游型海岛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协调海岛人地关系。本书选定台湾海峡西岸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以人地关系整合为研究主题,进而分析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组成、人地关系演变和人地关系调控。

相关信息

丛书名:华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文库·管理学系列
作 者: 陈金华
编 辑:孙燕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G3 科学、科学研究

 摘要

 后记

 附件7:旅游型海岛脆弱性分析表

 附件5:旅游型海岛旅游者问卷调查表(鼓浪屿)

 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推动文化传承创新

 Abstract

 附件4: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演变感知与响应调查表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背景和依据

   1.2.1 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受全球关注

   1.2.2 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研究——中国旅游地理研究的主流之一

   1.2.3 中国海岛旅游业的发展

   1.2.4 中国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发展的困境

   1.2.5 台湾海峡西岸的鼓浪屿、湄洲岛是中国重要的滨海旅游目的地

  1.3 本书的目的、思路、问题和方法

   1.3.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2 研究思路与框架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4 研究方法

    1.3.4.1 野外调查与社会调查法

    1.3.4.2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方法

    1.3.4.3 历史资料分析法

  1.4 内容安排

 2 基本概念与相关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海岛

   2.1.2 旅游型海岛

   2.1.3 人地关系

   2.1.4 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

   2.1.5 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整合

  2.2 研究区界定

   2.2.1 鼓浪屿

   2.2.2 湄洲岛

   2.2.3 大嵛山岛

   2.2.4 南日岛

  2.3 基于地理学视角的人地关系研究进展

   2.3.1 国外人地关系研究进展

    2.3.1.1 理论研究进展

    2.3.1.2 实践研究进展

    2.3.1.3 理论模型与研究方法

   2.3.2 国内人地关系研究进展

    2.3.2.1 主要研究领域

    2.3.2.2 研究方法

    2.3.2.3 应用研究

   2.3.3 人地关系研究评述

    2.3.3.1 国外人地关系评述

    2.3.3.2 国内人地关系评述

    2.3.3.3 国内人地关系研究的突破点

  2.4 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的研究进展

   2.4.1 国外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的研究进展

    2.4.1.1 主要研究内容

    2.4.1.2 主要研究方法

    2.4.1.3 研究尺度与主要区域

   2.4.2 国内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的研究进展

    2.4.2.1 人对地的认识

    2.4.2.2 人对地的利用

    2.4.2.3 人类活动(旅游)对海岛环境的影响

    2.4.2.4 协调人地关系的方法与途径

   2.4.3 国外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研究对中国的启示

    2.4.3.1 总体评价

    2.4.3.2 对中国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研究的启示

  2.5 旅游型海岛资源环境脆弱性研究进展

   2.5.1 脆弱性相关概念

   2.5.2 旅游型海岛资源环境脆弱性研究回顾

    2.5.2.1 旅游型海岛资源环境特点

    2.5.2.2 旅游型海岛资源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

    2.5.2.3 旅游型海岛资源环境脆弱性驱动因子研究

    2.5.2.4 我国旅游型海岛资源环境脆弱性的研究

 3 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整合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地域系统论

   3.1.1 地域系统论的起源与发展

   3.1.2 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系统的特征

   3.1.3 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的系统分析方法

  3.2 耗散结构理论

   3.2.1 耗散结构理论的发展概况

   3.2.2 旅游型海岛具有耗散结构的特点

  3.3 旅游型海岛人地系统协同分析

  3.4 环境感知理论

  3.5 利益相关主体理论

  3.6 功能分区理论

  3.7 环境伦理

  3.8 景观生态学

  3.9 本章小结

 4 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组成要素及其特征

  4.1 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组成要素

   4.1.1 人地关系系统的组成分析

    4.1.1.1 自然要素

    4.1.1.2 人文因素

   4.1.2 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系统的组成

    4.1.2.1 自然环境因素

    4.1.2.2 人文因素

    4.1.2.3 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系统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4.2 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系统特点

   4.2.1 海岛人地关系系统的特点

    4.2.1.1 海岛自然环境子系统特点

    4.2.1.2 海岛经济子系统特点

    4.2.1.3 海岛社会子系统特点

   4.2.2 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的特点

    4.2.2.1 旅游型海岛自然环境子系统的特点

    4.2.2.2 旅游型海岛经济子系统的特点

    4.2.2.3 旅游型海岛社会子系统的特点

  4.3 海峡西岸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的组成与特点

   4.3.1 海峡西岸鼓浪屿与湄洲岛人地关系的组成

    4.3.1.1 鼓浪屿人地关系的组成

    4.3.1.2 湄洲岛人地关系组成

   4.3.2 鼓浪屿与湄洲岛人地关系特点

    4.3.2.1 鼓浪屿人地关系特点

    4.3.2.2 湄洲岛人地关系的特点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土地景观格局变化的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演变分析

  5.1 旅游型海岛人地系统演变过程分析

  5.2 基于景观变化的海峡西岸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演变分析

   5.2.1 基于RS/GIS的景观格局分析

    5.2.1.1 景观格局构成

    5.2.1.2 旅游型海岛景观格局演变

   5.2.2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景观格局分析

    5.2.2.1 旅游型海岛土地利用变化

  5.3 本章小结

 6 旅游型海岛资源环境脆弱性分析

  6.1 我国旅游型海岛资源环境脆弱性分析

   6.1.1 海岛旅游资源环境脆弱性的表现形式

    6.1.1.1 旅游资源过度开发利用

    6.1.1.2 资源生态失衡,自然灾害频繁

    6.1.1.3 海岛旅游业的脆弱性

   6.1.2 海岛资源环境脆弱性的影响因子分析

    6.1.2.1 敏感性因子

    6.1.2.2 恢复力因子

  6.2 湄洲岛旅游资源脆弱性评价理论框架

   6.2.1 湄洲岛旅游资源开发状况

    6.2.1.1 湄洲岛旅游资源赋存状况

    6.2.1.2 湄洲岛旅游资源开发历程

   6.2.2 湄洲岛旅游资源环境脆弱性评价过程

    6.2.2.1 确定评价原则

    6.2.2.2 指标选取和体系的建立

    6.2.2.3 指标解释

    6.2.2.4 权重值的确定

    6.2.2.5 脆弱性评价指标的权重

    6.2.2.6 脆弱性评价方法

    6.2.2.7 资源环境脆弱性的等级界定

     (1)潜在脆弱。

     (2)微度脆弱

     (3)轻度脆弱

     (4)中度脆弱

     (5)重度脆弱

  6.3 湄洲岛资源环境脆弱性计算与分析

   6.3.1 资料来源

   6.3.2 数据处理

   6.3.3 海岛资源环境脆弱性空间分布

   6.3.4 影响湄洲岛旅游资源环境脆弱性的因素分析

    6.3.4.1 旅游开发的迅速发展

    6.3.4.2 景区环境容量有限

    6.3.4.3 城镇化的急速推进

    6.3.4.4 气候灾害

    6.3.4.5 地形因素

    6.3.4.6 特殊的环境组合

  6.4 湄洲岛旅游资源环境脆弱性的整治与优化

   6.4.1 降低风险度的措施

    6.4.1.1 提高对气候的关注度

    6.4.1.2 控制旅游资源开发强度

    6.4.1.3 景区的时空分流

   6.4.2 降低敏感度的措施

    6.4.2.1 加强的绿化建设

    6.4.2.2 加强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

   6.4.3 增强适应度的措施

    6.4.3.1 防灾应急管理

    6.4.3.2 强化旅游行业监管

    6.4.3.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6.5 本章小结

 7 基于环境感知的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演变分析

  7.1 基于居民的环境感知调查分析

   7.1.1 调查地点

   7.1.2 研究方法

   7.1.3 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演变调查结果

    7.1.3.1 受访者个人概况

    7.1.3.2 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现状

    7.1.3.3 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7.1.3.4 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演变的驱动因子分析

    6.1.3.5 旅游型海岛居民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7.1.3.6 旅游型海岛居民对人地协调发展的看法

   7.1.4 非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演变调查结果

    7.1.4.1 受访者基本概况

    7.1.4.2 非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现状

    7.1.4.3 非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存在问题

    7.1.4.4 非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演变驱动力分析

    7.1.4.5 非旅游型海岛居民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7.1.4.6 非旅游型海岛居民对人地协调发展的看法

   7.1.5 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与非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的区别

    7.1.5.1 人地关系主要问题

    7.1.5.2 人地关系发展的驱动力因素

    7.1.5.3 环境变化的响应与人地关系协调途径

  7.2 基于游客的环境感知调查分析

   7.2.1 研究方法

   7.2.2 调查结果

    7.2.2.1 受访样本情况

    7.2.2.2 旅游方式

    7.2.2.3 游客对海岛旅游环境的分析评价

    7.2.2.4 对海岛旅游有争议问题的看法

  7.3 当地居民与游客在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感知方面的差异分析

   7.3.1 共性分析

   7.3.2 差异性分析

  7.4 旅游型海岛的阶段性分析

  7.5 本章小结

 8 旅游型海岛的承载力分析

  8.1 旅游型海岛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

   8.1.1 旅游环境承载力测算指标的制定

   8.1.2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计量

  8.2 海峡西岸旅游型海岛旅游环境承载力测算

   8.2.1 海峡西岸旅游型海岛旅游环境承载力分量测算

    8.2.1.1 资源空间承载力测算

    8.2.1.2 生态环境承载力测算

    8.2.1.3 经济环境承载力

    8.2.1.4 心理感知承载力

   8.2.2 海峡西岸旅游型海岛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值测算

    8.2.2.1 鼓浪屿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值测算

    8.2.2.2 湄洲岛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值测算

  8.3 海峡西岸旅游型海岛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利用现状分析

   8.3.1 海峡西岸旅游型海岛旅游环境承载力利用现状的时间分析

    8.3.1.1 鼓浪屿旅游环境承载力利用现状的时间分析

    8.3.1.2 湄洲岛旅游环境承载力利用现状的时间分析

   8.3.2 海峡西岸旅游型海岛旅游环境承载力利用现状的空间分析

    8.3.2.1 鼓浪屿风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利用现状的空间分析

    8.3.2.2 湄洲岛旅游环境承载力利用现状的空间分析

  8.4 海峡西岸旅游型海岛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调控措施

   8.4.1 由岛陆到浅海开展更多样的旅游活动

   8.4.2 重视信息统计与预报,重视淡季的促销

   8.4.3 适当提高入岛费用,控制游客的增长

  8.5 本章小结

 9 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优化整合

  9.1 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整合的基础

   9.1.1 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整合的历史基础

   9.1.2 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整合的现实基础

    9.1.2.1 人地关系各组成要素的协调性

    9.1.2.2 人地关系演变的阶段性

    9.1.2.3 旅游型海岛环境承载的脆弱性与动态性

    9.1.2.4 人地关系矛盾的空间差异性

    9.1.2.5 人地关系发展驱动要素的整体性

  9.2 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整合的原则

   9.2.1 可持续发展原则

   9.2.2 自然与社会协调原则

   9.2.3 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原则

  9.3 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整合的方向

   9.3.1 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整合的经济指向

   9.3.2 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整合的社会指向

   9.3.3 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整合的生态指向

  9.4 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整合的目标

   9.4.1 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整合的和谐目标

   9.4.2 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整合的效率目标

  9.5 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整合的途径

   9.5.1 海岛资源的空间整合——功能分区

    9.5.1.1 禁止开发区

    9.5.1.2 限制开发区

    9.5.1.3 重点开发区

    9.5.1.4 优化开发区

   9.5.2 海岛人与人之间的整合——利益相关主体协调

   9.5.3 海岛人地关系的环境整合

    9.5.3.1 海岛与客源地之间的整合

    9.5.3.2 旅游型海岛法律制度的制定

    9.5.3.3 外来文化的引导和对当地文化的保护与更新

    9.5.3.4 新型环境伦理关系的塑造与培养

  9.6 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整合的对策

   9.6.1 鼓浪屿海岛人地关系整合的对策

    9.6.1.1 人地关系要素整合

    9.6.1.2 人地关系环境的整合

   9.6.2 湄洲岛人地关系整合的对策

    9.6.2.1 人地关系要素整合

    9.6.2.2 人地关系环境的整合

  9.7 本章小结

 10 结语与展望

  10.1 结论

  10.2 本书创新点

  10.3 下一步工作展望

   10.3.1 研究工作的不足

   10.3.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附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二十二号)

 附件2:厦门市鼓浪屿风景名胜区管理办法

 附件3:海岛人地关系演变感知与响应调查表

 附件6:旅游型海岛旅游者问卷调查表(湄州岛)

艾南山、李后强:《人地关系和山区经济发展》,《贵州科学》1992年第3期。

百度百科,《大嵛山岛》.http://baike.baidu.com/view/540588.htm/,最后访问日期:2010年6月3日。

百度百科,《鼓浪屿》.http://baike.baidu.com/view/25522.htm/,最后访问日期:2010年9月21日。

百度百科,《湄洲岛》.http://baike.baidu.com/view/85181.htm/,最后访问日期:2010年9月21日。

白凯、马耀峰、李天顺:《北京市入境游客感知行为研究》,《消费经济》2005年第3期。

包广静、杨子生:《基于人地关系理论的区域土地持续利用规划反思》,《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包广静:《基于人地关系的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以三江并流区为例》,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保继刚、刘俊:《三亚海滨度假区形态研究——以亚龙湾、大东海、海坡为例》,《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第1期。

保继刚、梁飞勇:《滨海沙滩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竞争分析——以茂名市沙滩开发为例》,《经济地理》1991年第2期。

蔡运龙:《人地关系研究范型:哲学与伦理思辨》,《人文地理》1996年第1期。

蔡运龙:《人地关系研究范型:地域系统实证》,《人文地理》1998年第2期。

蔡运龙:《人地关系研究范型:地域系统实证》,《人文地理》1998年第2期。

蔡运龙:《人地关系研究范型:全球实证》,《人文地理》1996年第3期。

曹新向、梁留科、丁圣彦:《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的生态足迹分析方法》,《自然杂志》2003年第6期。

陈超、吴臻霓:《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生命周期规律分异探讨》,《莆田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陈国阶:《可持续发展的人文机制——人地关系矛盾反思》,《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年第3期。

陈吉余、罗祖德、徐长乐:《研究海岛,开发海岛,发展海岛经济》,《科技导报》1997年第1期。

陈江明:《湄洲岛景观现状保护对策》,《福建环境》1998年第6期。

陈金华、秦耀辰、李晓莉:《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研究进展》,《人文地理》2008年第2期。

陈金华:《游客对海岛旅游环境的感知研究——以东山岛为例》,《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陈金华、周灵飞:《海岛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实证研究——以福建东山岛为例》,《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年第2期。

陈金华:《居民对海岛环境与发展感知的实证研究》,《经济地理》2008年第1期。

陈金华、秦耀辰、何巧华:《自然灾害对海岛旅游安全的影响研究——以平潭岛为例》,《未来与发展》2007年第8期。

陈可馨、陈家刚:《我国海岛资源的持续利用》,《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1期。

陈烈、王山河、丁焕峰等:《无居民海岛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研究——以广东茂名市放鸡岛为例》,《经济地理》2004年第3期。

陈忠等:《复杂性的探索:系统科学与人文》,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崔丽娟、赵欣胜:《鄱阳湖湿地生态能值分析研究》,《生态学报》2004年第7期。

狄干斌、韩增林、刘锴:《海岛地区人口容量与海洋水产资源承载力初步研究——以大连长海县为例》,《中国渔业经济》2007年第2期。

董锁成、郭文卿、洪扬文:《岛屿资源类型与开发模式——以大福州沿海岛屿为例》,《资源科学》1995年第6期。

樊文斌:《海岛型城镇规划研究》,《山西建筑》2008年第1期。

樊杰:《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地理学报》2007年第4期。

方创琳:《中国人地关系研究的新进展与展望》,《地理学报》2004年专刊第1期。。

方创琳:《区域发展规划的人地系统动力学基础》,《地学前缘》2000年专刊第2期。

方修琦、张兰生:《论人地关系的异化与人地系统研究》,《人文地理》1996年第4期。

方修琦:《论人地关系的主要特征》,《人文地理》1999年第2期。

冯卫红:《基于人地关系的生态旅游地域系统演变定量分析》,《人文地理》2006年第4期。

冯卫红:《生态旅游地域系统与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探讨》,《经济地理》2001年第1期。

盖文启、蒋振威:《我国海岛型循环经济发展之路探析——以海南省为例》,《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年第10期。

高建:《海岛旅游开发模式探讨》,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高玉琢:《人地关系的发展及协调》,《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1期。

宫澎:《对现时代人地关系的几点认识》,《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第3期。

郭晓峰、吴耀建、姜尚、彭荔红、万显会:《海岛生态脆弱性驱动机制及对策措施初探——以平潭岛为例》,《海峡科学》2009年第3期。

郭院、吴莉婧、谢新英:《中国海岛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初探》,《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国家环境保护局:《21世纪议程》,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国家科委全国重大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总论)》,科学出版社,1994。

海山:《关于人地关系实质问题的主要理论》,《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韩春鲜、熊黑钢:《18世纪中期以来新疆奇台人工绿洲开发下的人地关系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年第1期。

韩茂莉、张一、方晨、赵玉惠:《全新世以来西辽河流域聚落环境选择与人地关系》,《地理研究》2008年第5期。

韩增林、郭建科、刘锴:《海岛地区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长山群岛为例》,《生态经济》2008年第2期。

韩增林、刘桂春:《人海关系地域系统探讨》,《地理科学》2007年第6期。

侯长红、李宗斌、侯大为、陈丽霜、陈伟:《平潭岛海岛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究》,《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年第8期。

黄宝荣、欧阳志云:《海南岛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应用生态学报》2009年第3期。

黄海飞:《海岛地区生态村建设与思考》,《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第25期。

黄鹤、戴志军、胡自宁、黄志强:《广西海岸环境脆弱性研究》,海洋出版社,2005。

黄辉:《海岛型旅游目的地环境容量计算——以南麂列岛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32期。

黄民生:《福建海岛脆弱环境特征与可持续发展对策》,《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3~4期。

黄仰松:《我国海岛的旅游资源》,《资源开发与市场》1995年第6期。

黄震方、袁林旺、曹军连、顾秋实:《海滨型旅游地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以江苏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地为例》,《地理科学》2008年第4期。

姜彬、金涛:《东海岛屿文化与民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蒋依依、王仰麟、卜心国、王建华:《国内外生态足迹模型应用的回顾与展望》,《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第2期。

孔海燕:《威海海岛旅游开发研究》,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孔海燕:《论海岛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以威海刘公岛为例》,《四川环境》2004年第5期。

孔海燕:《发展旅游对海岛环境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四川环境》2005年第3期。

寇东亮:《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意义、条件与原则》,《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冷悦山、孙书贤、王宗灵、张朝晖、周明:《海岛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分析与调控对策》,《海岸工程》2008年第2期。

蓝盛芳:《中国农业生态的能流能值分析》,《生态科学》1998年第1期。

蓝盛芳、钦佩:《生态系统的能值分析》,《应用生态学报》2001年第1期。

〔美〕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侯文蕙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黎春红:《海南西岛旅游可持续发展道路探析》,《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年第3期。

李锋:《景观生态学在荒漠化监测与评价中应用的初步研究——以青海沙珠玉地区为例》,《生态学报》2001年第3期。

李洪波、李燕燕:《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系统能值分析》,《生态学报》2009年第11期。

李玲慧:《城镇化进程下的泽库县生态环境脆弱性分析与评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李偲、海米提、依米提、熊黑钢:《喀纳斯风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干旱区地理》2007年第3期。

李淑娟、曾曦:《崇明岛旅游开发生态风险研究》,《生态经济》2010年第7期。

李小建、时慧娜:《基于农户视角的农区发展研究》,《人文地理》2008年第1期。

李小建、周雄飞、郑纯辉:《河南农区经济发展差异地理影响的小尺度分析》,《地理学报》2008年第2期。

李小建、周雄飞、乔家君、王丽、王玉婵:《不同环境下农户自主发展能力对收入增长的影响》,《地理学报》2009年第6期。

李旭旦:《人文地理学论丛》,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李萱、王奇、叶文虎:《我国海岛规划的过程控制研究》,《海洋环境科学》2008年第5期。

李阳兵、白晓永、周国富、兰安军、龙健、安裕伦、梅再美:《中国典型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与石漠化的关系》,《地理学报》2006年第6期。

李宜革:《旅游海岛水资源承载力模型及应用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李溢:《世界热带亚热带海岛海滨旅游开发研究》,旅游教育出版社,1997。

李月臣、陈国忠:《对人地关系中几个问题的探讨》,《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2期。

李祝舜:《湄洲岛旅游发展的对策》,《莆田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梁修存、丁登山:《国外海洋与海岸带旅游研究进展》,《自然资源学报》2002年第6期。

廖连招:《厦门无居民海岛猴屿生态修复研究与实践》,《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07年第2期。

廖连招、方建勇、雷刚:《闽东无居民海岛岛群资源与保护性利用研究》,《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07年第4期。

廖连招:《无居民海岛保护规划编制与厦门案例研究》,《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年第4期。

林桂兰、左玉辉:《海湾资源开发的累积生态效应研究》,《自然资源学报》2006年第3期。

林河山:《海岛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研究》,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08。

林敏菲、钟森芳、卢宏伟:《福建海岛旅游资源与开发探讨》,《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专刊第2期。

林榕:《明清时期福建海岛经济初探》,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林明太、孙虎、郭斌、王继夏:《基于RS与GIS的妈祖圣地湄洲岛景观格局优化》,《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6期。

林星:《湄洲岛海洋渔业的展望》,《现代渔业信息》2002年第8期。

林心仁:《平潭岛东北部海岸侵蚀及其影响》,《福建地质》2011年第3期。

林学钦:《渔业转型游钓与无居民海岛》,《厦门科技》2002年第2期。

林炜铃、陈金华:《旅游影响下海岛居民对生活方式变迁的感知差异——以鼓浪屿为例》,《城市问题》2014年第2期。

凌申:《海岛旅游村镇建设刍议——以刘公岛为例》,《小城镇建设》2004年第3期。

刘滨谊、余露:《风景旅游承载力评价研究与应用》,《规划师》2003年第10期。

刘滨谊、宋雁:《风景旅游地聚居比与建设强度规划研究——以鼓浪屿发展概念规划国际咨询为例》,《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第1期。

刘家明:《国内外海岛旅游开发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3期。

刘俊、保继刚:《度假地型第二居所空间分布和影响研究——以三亚市为例》,《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刘俊、保继刚:《国外海滨度假地形态模型研究评价》,《规划师》2007年第3期。

刘俊、保继刚:《三亚亚龙湾度假区开发管理模式研究及启示》,《旅游学刊》2008年第1期。

刘俊、保继刚:《英国传统海滨度假地衰退研究——综述与启示》,《旅游学刊》2007年第1期。

刘俊、保继刚:《综合型海滨度假区形态规划研究》,《热带地理》2007年第4期。

刘康:《海岛旅游模式及环境影响对策分析——以青岛为例》,《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年第9期。

刘勤:《宜昌市旅游业整合的探讨》,《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刘伟:《海岛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开发研究——以辽宁长山群岛为例》,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刘燕婷:《舟山的旅游开发与海岛旅游职业英语教育》,《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刘迎华:《海岛旅游开发中社区的文化影响研究——以海陵岛为例》,社区旅游与边境旅游国际研讨会论文,云南西双版纳,2005。

柳和勇:《海岛非物质渔捕文化资源的开发》,《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4期。

陆宏芳、沈善瑞、陈洁等:《生态经济系统的一种整合评价方法:能值理论与分析方法》,《生态环境》2005年第1期。

陆林:《国内外海岛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地理科学》2007年第4期。

骆培聪:《武夷山国家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探讨》,《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第1期。

吕拉昌:《中国人地关系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方法选择》,《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年第2期。

罗静、陈彦光:《论全球化时代的人地关系与政策调整》,《人文地理》2003年第5期。

罗美雪、翁宇斌、杨顺良:《福建省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台湾海峡》2007年第2期。

马丽卿:《开发海岛旅游景观房产的条件及物业形态选择》,《现代经济探讨》2005年第7期。

马海龙、樊杰、王传胜:《我国西部地区乡村坡地聚落迁移的过程与效应》,《经济地理》2008年第5期。

马晓龙、赵荣:《塞浦路斯旅游业发展对我国海岛旅游开发的启示》,《世界地理研究》2003年第3期。

毛汉英:《人地系绕与区域持续发展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穆治霖:《从海岛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的特殊性谈海岛立法的必要性》,《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年第2期。

那伟、刘继生:《矿业城市人地系统的脆弱性及其评价体系》,《城市问题》2007年第7期。

聂献忠:《杭州市旅游吸引力、游客行为与旅游发展战略》,《城市研究》2000年第3期。

牛树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足迹评价——以河南省为例》,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潘玉君:《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共生应用理论初步研究》,《人文地理》1997年第3期。

彭超、文艳、韩立民:《构筑海岛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彭超:《我国海岛可持续发展初探》,中国海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彭静、朱竑:《海岛文化研究进展及展望》,《人文地理》2006年第2期。

齐兵:《舟山市主要海岛分类开发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齐晓波:《脆弱性旅游资源的三圈层旅游开发模式》,《中国旅游报》2011年7月13日,第5版。

钱俊生:《确立生态价值观: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年第1期。

乔家君:《区域人地关系定量研究》,《人文地理》2005年第1期。

秦刚:《海岛滑坡灾害预测的数值分析研究》,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秦耀辰、千怀遂:《河南东部平原人地系统的结构、潜力和演化》,中国地理学会综合学术会议论文,1989。

秦耀辰:《区域系统模型原理与应用》,科学出版社,2004。

秦耀辰、牛树海:《生态占用法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运用与改进》,《资源科学》2003年第1期。

秦耀辰、徐铭杰:《区域持续发展的指标研究》,《地理学报》1998年第2期。

任海、李萍、周厚诚、张倩媚:《海岛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生态科学》2001年第1~2期。

任启平:《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要素及结构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佘丽敏、许学强:《海岛国家(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与增长易变性研究》,《世界地理研究》2006年第2期。

申玉铭:《论人地关系的演变与人地系统优化研究》,《人文地理》1998年第4期。

沈善瑞、陆宏芳、蓝盛芳、张江圣、赖晓芳、明成志:《三水市农业生态系统经济能值投入产出分析》,《生态环境》2004年第4期。

沈善瑞、陆宏芳、赵新锋、蓝盛芳:《能值研究的几个前沿命题》,《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4年第3期。

石俊敏、王涛:《中国生态脆弱带人地关系行为机制模型及应用》,《地理学报》2005年第1期。

史培军、王静爱、陈婧、叶涛、周洪建:《当代地理学之人地相互作用研究的趋向——全球变化人类行为计划(IHDP)第六届开放会议透视》,《地理学报》2006年第2期。

施韦策(A·Schweitze):《敬畏生命——五十年来的基本论述》,陈泽环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疏震娅:《试论我国海岛立法的必要性》,《政府法制》2008年第15期。

宋国琴:《海岛型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影响因素探析》,《企业经济》2006年第5期。

宋国琴:《浙江海岛旅游产品结构优化策略选择》,《商场现代化》2006年第14期。

宋延巍:《海岛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及应用》,中国海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孙春华:《浅谈旅游业的脆弱性及其规避途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孙琛、黄仁聪:《海岛渔业发展与新渔村建设》,《渔业经济研究》2008年第1期。

孙培立、孙才志、王娟娟:《海岛经济与环境系统协调度评价分析》,《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年第1期。

孙炜芳:《福建省海岛旅游开发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孙元敏、陈彬、俞炜炜、马志远:《海岛资源开发活动的生态环境影响及保护对策研究》,《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年第8期。

孙兆明、马波、张学忠:《我国海岛可持续发展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汤小华:《平潭海岛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台湾海峡》1997年第1期。

唐怀举、梁桂盛:《试论SWOT分析在海岛生态旅游概念规划中的应用——以湛江市特呈岛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规划为例》,《小城镇建设》2008年第7期。

王爱民、樊胜岳、刘加林、缪磊:《人地关系的理论透视》,《人文地理》1999年第2期。

王爱民、缪磊磊:《地理学人地关系研究的理论评述》,《地球科学进展》2000年第4期。

王常颖、张杰、辛红梅、付军:《基于景观格局的海岛开发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生态学报》2008年第6期。

王芳、熊和平、聂云:《海岛型城镇绿地系统空间结构模式探析——以浙江玉环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规划师》2006年第2期。

王福兴、尤林甫、蔡加其:《湄洲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探讨》,《亚热带水土保持》2005年第4期。

王福兴:《湄洲岛鹅尾山海滨文化广场规划设计浅析》,《林业勘察设计》2004年第1期。

王福兴:《湄洲岛贯岛中段绿化设计》,《福建林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王福兴:《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湄屿公园规划设计布局探讨》,《林业勘察设计》2002年第2期。

王福兴:《湄洲岛园林绿化树种选择与规划探讨》,《西南林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王广成:《县域海岛生态经济模型及其发展模式研究》,《生态经济》2007年第11期。

王广成:《县域海岛经济贸易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机理研究》,《软科学》2008年第7期。

王辉、姜斌:《生态足迹模型对旅游环境承载力计算的应用》,《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3期。

王建军、王新涛:《省域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基础与方法》,《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年第2期。

王建友:《“联众模式”与海岛开发管理创新》,《特区经济》2008年第6期。

王剑、彭建:《基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旅游开发规划优化设计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第1期。

王洁:《海岛旅游房地产开发探讨——以海南为例》,《商场现代化》2005年第24期。

王劲峰:《人地关系演进及其调控——全球变化、自然灾害、人类活动中国典型区研究》,科学出版杜,1995。

王淼、袁栋:《无居民海岛使用权转让问题探讨》,《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王娜:《旅游与海岛发展互动关系研究》,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王书华、王忠静等:《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山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定量评估——以贵州镇远县为例》,《山地学报》2003年第3期。

王树欣、张耀光、侯兵:《海岛旅游研究新进展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启示》,《旅游学刊》2011年第4期。

王湘:《旅游环境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王小龙:《海岛生态系统风险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6。

王秀斌:《福建省地图册》,福建省地图出版社,2000。

王永生:《基于资源乘数的海岛生态经济模型与实证分析》,《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王跃伟:《舟山市海岛旅游发展战略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王跃伟、栾维新、陈航:《发挥海岛资源优势,加快长海县旅游业发展》,《海洋开发与管理》2005年第2期。

王跃伟、栾维新、陈航:《区域海岛旅游开发模式研究》,《海洋信息》2008年第3期。

王铮:《1979年以来中国的人地关系研究》,《人文地理》1996年专刊第1期。

王铮:《论人地关系的现代意义》,《人文地理》1995年第2期。

王铮、刘丽:《可持续发展意义下的区域管理》,《管理世界》1995年第2期。

王铮、邓悦、葛昭攀、杨妍、周嵬、蒋轶红:《理论经济地理学》,科学出版社,2002。

文吉、魏清泉:《旅游区域联合开发研究——以粤西海岛旅游开发为例》,《人文地理》2004年第4期。

文艳、彭超:《开发海岛旅游资源促进长岛旅游业的发展》,《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年第2期。

吴传钧、侯锋:《国土开发整治与规划》,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吴传钧:《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经济地理》1991年第3期。

吴建义、朱志海:《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加强无居民海岛的保护和利用管理》,《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年第6期。

吴映梅、武友德、周智生:《滇藏川人地关系状态分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伍鹏:《我国海岛旅游开发模式创新研究——以舟山群岛为例》,《渔业经济研究》2007年第2期。

谢叶伟:《基于GIS典型黑土区土壤侵蚀与施肥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肖笃宁:《生态学研究进展》,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肖荣波、欧阳志云、韩艺师、王效科、李振新、赵同谦:《海南岛生态安全评价》,《自然资源学报》2004年第6期。

徐力:《关于平潭海岛旅游业发展的研究》,《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7年第2期。

徐中民、陈东景、张志强、程国栋:《中国1999年的生态足迹分析》,《土壤学报》2002年第3期。

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甘肃省1998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地理学报》2000年第10期。

薛东辉、洪华生:《聚焦ISO 14001标准创建生态旅游岛》,《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年第3期。

薛东辉、刘与东:《鼓浪屿社区环境保护现状调查与分析》,《厦门科技》2001年第2期。

薛东辉:《建设环境友好型景区——鼓浪屿循环经济实验区的建设蓝图与进展》,《厦门科技》2006年第3期。

薛东辉:《垃圾分类系统的规划设计》,《环境保护科学》2001年第6期。

阎建忠、张镱锂、朱会义等:《大渡河上游不同地带居民对环境退化的响应》,《地理学报》2006年第2期。

杨春宇、邱晓敏:《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研究》,《人文地理》2006年第5期。

杨桂华、李鹏:《旅游生态足迹:测度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法》,《生态学报》2005年第6期。

杨洁、李悦铮:《国外海岛旅游开发经验对我国海岛旅游开发的启示》,《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年第1期。

杨开忠、杨咏、陈洁:《生态足迹分析理论与方法》,《地球科学进展》2000年第6期。

杨倩:《长岛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策略探讨》,《特区经济》2009年第10期。

杨奇美:《海岛旅游地居民的影响感知研究——浙江“普陀旅游金三角”实证研究》,《特区经济》2008年第5期。

杨奇美:《海岛旅游地居民态度与社区问题研究——以浙江普陀三岛为例》,《江苏商论》2008年第7期。

杨通进:《整合与超载:走向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学》,载《环境伦理学进展:评论与阐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杨文鹤:《中国海岛》,海洋出版社,2000。

叶岱夫:《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作用机理初探》,《地理研究》2001年第3期。

叶新才、蔡荔红:《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的核心问题探讨——以厦门市翔安区鳄鱼屿为例》,《生态经济》(学术版)2006年第5期。

宣国富、章锦河、陆林、杨效忠:《海滨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海南省海口市及三亚市实证研究》,《地理科学》2002年第6期。

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在资源分配、管理和冲突分析中的应用》,煤炭工业出版社,1988。

许五弟:《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与应用》,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

游文昌:《对鼓浪屿旅游经济深度开发的思考》,《厦门科技》2000年第6期。

余大富:《我国山区人地系统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山地研究》1996年第2期。

袁铁坚:《文化·渔俗与海岛旅游——玉环诸岛发展海岛旅游的民俗学思考》,《民俗研究》1991年第3期。

袁雯、Philip James、杨凯:《社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以上海崇明为例》,《地理研究》2003年第4期。

姚建、艾南山、丁晶:《中国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评价研究进展》,《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3期。

尹璇、倪晋仁、毛小苓:《生态足迹研究述评》,《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第5期。

余谋昌:《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年第7期。

翟金良、赵涛:《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知识创新十年进展》,《地理科学》2009年第1期。

翟勇:《关于海岛立法的思考与呼唤》,《中国人大》2007年第5期。

展鹏飞:《基于3S的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变化研究》,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张德利:《连云港市海岛潜在旅游资源评价》,《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年第2期。

张广海、刘佳、万荣:《青岛市海岛旅游主体功能分区》,《资源科学》2008年第8期。

章锦河、张捷:《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及黄山市实证分析》,《地理学报》2004年第5期。

张建民、鲁西奇:《“了解之同情”与人地关系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第4期。

张其成、束龙仓、姚亦锋:《海岛“环带状”旅游空间结构及其优化——以连云港连岛为例》,《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张秋菊、傅伯杰、陈利顶:《关于景观格局演变研究的几个问题》,《地理科学》2003年第3期。

张同宽:《适应海岛旅游业发展的体育休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福建体育科技》2007年第2期。

章小平、朱忠福:《九寨沟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旅游学刊》2007年第9期。

张晓鸣:《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从理论框架到管理工具》,《资源科学》2004年第4期。

张炜熙:《区域发展脆弱性研究与评估》,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张耀光、陶文东:《中国海岛县产业结构演进特点研究》,《经济地理》2003年第1期。

张耀光、王国力、肇博等:《中国海岛县际经济差异与今后产业布局分析》,《自然资源学报》2005年第2期。

张耀光:《海岛人口容量与承载力的初步研究》,《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3期。

张耀光:《我国小(海)岛屿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载中国地理学会编《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张耀光、刘桓、张岩、王圣云:《中国海岛县的经济增长与综合实力研究》,《资源科学》2008年第1期。

赵明华、韩荣青:《地理学人地关系与人地系统研究现状评述》,《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第5期。

郑度、陈述彭:《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沿领域》,《地球科学进展》2001年第5期。

郑度:《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伦理问题》,《地理研究》2005年第2期。

郑向敏:《旅游容量研究与鼓浪屿风景名胜区管理》,《华侨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郑向敏、饶品样:《中国沿海岛屿旅游发展分析》,《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3期。

郑向敏:《我国沿海岛屿旅游发展与安全管理》,《人文地理》2007年第4期。

郑耀星、刘丽华:《福建滨海渔业旅游开发》,《海洋开发与管理》2005年第5期。

郑耀星、孙炜芳:《湄洲岛旅游发展调整思路》,《东南传播》2006年第6期。

中国海洋年鉴编纂委员会:《中国海洋年鉴》,海洋出版社,2004。

中国海洋年鉴编纂委员会:《中国海洋年鉴》,海洋出版社,2006。

周国忠:《海洋旅游产品调整优化研究——以浙江省为例》,《经济地理》2006年第5期。

周珂、谭柏平:《论我国海岛的保护与管理——以海岛立法完善为视角》,《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周清:《鼓浪屿旅游票改失败分析》,《决策》2005年第6期。

朱传耿、仇方道、马晓冬、王振波、李志江、孟召宜、闫庆武:《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理论与方法的初步研究》,《地理科学》2007年第2期。

朱国宏:《人地关系论》,《人口与经济》1995年第1期。

朱竑、李鹏、吴旗涛:《中国世界遗产类旅游产品的感知研究》,《旅游学刊》2005年第5期。

朱剑红:《0.47-0.49统计局首次发布十年基尼系数略高于世行计算的数据》,《人民日报》2013年1月19日,第5版。

朱晶晶:《基于GMS的海岛型旅游地管理模式研究》,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朱晶晶、陆林、杨效忠、操文斌:《海岛型旅游地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机理分析——以浙江省舟山群岛为例》,《人文地理》2007年第1期。

朱晶晶、陆林、杨效忠、操文斌:《海岛型旅游地空间结构演化机理——以浙江省舟山群岛为例》,《经济地理》2006年第6期。

朱晓东、李扬帆:《微型海岛概念的提出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海洋科学》2004年第5期。

左伟、周慧珍、李硕、李伟:《人地关系系统及其调控》,《人文地理》2001年第1期。

Adger,W.N. 2006. “Vulnerability”.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16:268-281.

Ahmed,S Hussain. 2008. “Governance and vulnerability in small island states.” Ph.Ddiss.,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

Amelia U.,Santos,P. 2011. “Fragility and Vulnerability in Small Island Developing States:Issues and Challenges”.First meeting of the Caribbean Development Round Table,ECLAC,Port of Spain,May 18-20.

Arian D.Wallach,Brad R.Murray. 2009. “Can threatened species survive where the top predator is absent?” Biological conservation,142:43-52.

Birkmannn J. eds. 2006. Measuring Vulnerability to Hazards of National Origin Tokyo:UNU Press.

Binger.A. 2003. “Preliminary assessment of capacity building need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vulnerability reduction in Tuvalu”.Final draft exploratory report,Funafuti,March 21-23.

Bob.Mckercher and Candace.Fu. 2006. “Living on the Edge”.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33:508-524.

Burnett G.W,& Muzaffer Uysal. 1991. “Dominica—geographic isolation and tourism prospects”. Tourism Management 12:141-145.

Burton,C,2002.Introduction to complexity and Healthcare. An Introduction,Abingdon,Oxon:Radcliffe Medical Press.

Carmen M.Solana & Christopher R.J.Kilburn. 2003. “Public awareness of landslide hazards:the Barranco de Tirajana”. Geomorphology 54:39-48.

Cherdvong S,Somchai C. 2009. “Coastal erosion through integrated management:A case of Southern Thailand”. 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 36:23-45.

Christopher Dahl. 1997. “Integrated coastal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a small island setting”. 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 36:23-45.

Cinner,J.E. & Pollnac,R.B.Poverty. 2004. “Perceptions and planning:why socioeconomics matter in the management of Mexican reefs”. 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47:479-493.

Colin,D.Woodroffe. 2008. “Reef-island topography and the vulnerability of atolls to sea-level rise”.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62:77-96.

Colin Hunter,Jon Shaw. 2007.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as a key indicator of sustainable tourism”,Tourism Management 28:46-57.

Egle Kaur,Hannes Palang,Helen Soovali. 2004. “Landscapes in change—opposing attitudes in Saaremaa,Estonia”.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67:109-120.

Eric,G.,Joanna,E.,Richard,C. “Assessment of Mangrove Response to Projected eative Sea-level Rise And Recent Historical Reconstruction of Shoreline Positio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124:32-38.

Eugeni Aguilo Perez & Jaume Rossello Nadal. 2005. “Host Community Perceptions:A Cluster Analysi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32:925-941.

Fabiana C. 2003.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spects for Italian coastal culture heritage:a Ligurian case study”. 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 4:49-56.

Fathimath Ghina. 2003.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small island developing states:The case of the Maldvies”,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 5:139-165.

Forman R,Godron M.1986Landscape Ecology.Hoboken:Wiley.

Gerald H.Krausse. 1995. “Tourism and waterfront renewal:assessing residential perception in Newport,Rhode Island,USA”. 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 26:179-203.

Georgette L.B,Peter H. 2003. “When wildlife tourism goes wrong:A case study of stakeholder,and management issues regarding Dingoes on Fraser Island Australia”. Tourism Management 24:699-712.

Gregg,C.E.,Houghton.B.F.,Johnston.D.M. 2004. “The perception of volcanic risk in Kona communities from Mauna Loa and Huala_lai volcanoes,Hawaiki”. Journal of Volcanology and Geothermal Research 130:179-196.

Gossling.2001. “The consequences of tourism for sustainable water use on a tropical island:Zanzibar,Tanzani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61:179-191.

Irmi Seidl,Clem A.Tisdell. 1999. “Carrying capacity reconsidered:from Malthus’ population theory to cultural carrying capacity”,Ecological Economics 31:395-408.

ISDR.2006.International Strategy for Disaster ReductionMission and Objectives 2006.http://www Unisdr.org/2009/campaign/wdrc-2008-2009.htm.

Jeremy Northcote & Jim Macbeth. 2006. “Conceptualizing yield:Sustainable Tourism Management”.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33:199-220.

Jenniffer M.Santos,Jackie Miller. 2002. “Vulnerability to disasters in Puertorico:incorporating the social physical and built environment to radar scanning strategies”.http://publications.casa.umass.edu/uploads/tmp_rv5kbzuf.pdf.

Kent,M.,Newnham,R.,Essex,S.,2002. “Tourism and sustainable water supply in Mall orca:a geographical analysis”. Applied Geography 22:351-374.

Kim Chi Tran,Jorge Euan and Maria Luisa Isla. 2002. “Public perception of development issues:impact of water pollution on a small coastal community”. 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 45:405-420.

Kirstie Meheux & El Parker. 2006. “Tourist sector perception of natural hazards in Vanuatu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a small island developing state”. Tourism Management 27:69-85.

Lean G. 1994. “Early wamings from small islands”. Choices 3:37-30.

Leopold H.1968A Sand County Almannac and Skethes Here and There.London,Oxfor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i,T,N.,Nguyen,T,M,N.,Nghiem,Q.H.,etc. 2009. “Assessment of Vietnam Coastal Wetland Vulnerability for Sustainable Use”. Journal of Wetlands Ecology 2:1-16.

Meillaud,F.,Gay,J.B.,Brown,M.T.,2005. “Evaluation of a building using the emergy method”,Solar Energy 79:204-212.

Maria,A. 2011. “The mitigation of vulnerability Mutiny,resilience and reconstitution:a case study of Pitcairn Island”. Shima 5:1-7.

Michele Daly,Namouta Poutas,. 2010. “Filomena Nelson and Jude Kohlhase.Reducing the climate vulnerability of coastal communities in Samoa”,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22:265-281.

Munasinghe,M. and Mcmeely,J.,1996.Key concepts and Terminolo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efying and Measuring Sustainability. New Yore:Biogeophysical Foundation.

Natasha Stacey,Andew Wright,Paula Holland. 2006. “The Pacific International Waters Project:Aims,approaches and challenges”. 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 49:610-626.

Neil Carr. 2001.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gendered differences in young tourists perception of danger within London”. Tourism Management 22:565-570.

Nicholas Haralambopoulos. 1996. “Perceived Impacts of Tourism—the Case of Samo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3:503-523.

O’Reilly,A.M,1986. “Tourism carrying capacity:Concept and issues”,Tourism Management 7:254-258.

Pasha Carruthers. 2009. “Cook islands coastal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s:A small Pacific island nation’s experience”.http://www.pacificdisaster.net/pdnadmin/data/original/research%20materials_cooks%20islands_coastal_.pdf.

P.H.Gourbesville & B.A.Thomassin. 2000. “Coastal environment assessment procedure for sustainable wastewater management in tropical islands:the Mayotte example”. 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 43:997-1014.

Rachel,J.C.,Peter,B. 2004. “Development of an Island Tourism Multi-Dimension Model (ITMD) for Island Regions in Europe”.Paper Presented at the VI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the World Islands.,Kinmen Island,Taiwan November 15-18.

Ray Green. 2005. “Community perceptions of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change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on the island of Koh Samui,Thailand”.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5:37-56.

Richard George. 2003. “Tourist’s perceptions of safety and security while visiting Cape Town”. Tourism Management 24:575-585.

Jorgensen,S.E.,Odum,H.T.,Brown,M.T. 2004. “Emergy and exergy stored in genetic information”,Ecological Modelling 178:11-16.

Sandy A.Kerr. 2005. “What is small isl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out?”. 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 48:503-524.

SOPAC,UNEP.EVI,.2004.Description of Indicators.http:// islands.unep.ch /EVI% 20Descriptions% 202005.pdf.

Stefan G?ssling,Carina Borgstr?m Hansson,Oliver H?rstmeier,Stefan Saggel. 2002. “Ecological footprint analysis as a tool to assess tourism sustainability”,Ecological Economics 43:199-211.

Stefan G?ssling. 2002. “Global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of tourism”,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12:283-302.

Stephen F.Mccool,David W.Lime. 2001. “Tourism Carrying Capacity:Tempting Fantasy or Useful Reality?”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9:372-388.

Stefan G?ssling. 2002. “Human-environmental relations with 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9:539-556.

Susanne Becken. 2005. “Harmonising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and mitigation:The case of tourist resorts in Fiji”.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15:381-393.

Suvit Yodmani. 2000. “Disaster crisis Management and Vulnerability Reduction:Protecting the poor,ADPC”,In Community Disaster Based ManagementTrainers Guide,edited by Bean D.Kelly,pp.2-5.London:Wiley Press.

Tran K.C. 2006. “Public perception of development issues:Public awareness can contribute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 small island”. 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 49:367-383.

Trista M.Patterson,Valentina Niccoluccib,Simone Bastianonib.2007. “Beyond “more is better”:Ecological footprint accounting for tourism and consumption in Val di Merse,Italy”. Ecological Economics 62:747-756.

Trista M.Patterson,Valentina Niccoluccib,Nadia Marchettinib.2008. “Adaptiv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of tourism in the Province of Siena,Italy using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86:407-418.

Turner.,B.L.,R.E.Kasperson,et al. 2003. “A framework for vulnerability analysis in sustainability science”.PNAS 100:8074-8079.

Ursula Kaly,Helena Mkaly,Susana,S. 1999. “Environmental Vulnerability Index (EVI) to summarise national environmental vulnerability profiles”. In Technical Report,edited by SOPAC,p 275.1999.

Vander,V,M.,Green,S,R.,Vanclooster,M.,et al 2007.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small island developing states:Agricultural intensification,economic development,and fresh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on the coral atoll of Tongatapu”. Ecological Economics. 61:456-468.

Victor B.Teye. 1992. “Land transportation and tourism in Bermuda”. Tourism Management 13:395-405.

Verdesca,D.,Federici,M.,Torsello,L.,etc.2006. “Exergy-economic accounting for sea-coastal systems:A novel approach”. Ecological Modelling 193:13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