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惚斋两宋史随笔图书
A Thoughtful Essay about Song Dynasty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作者文稿39篇,分为笔谈、札记、序跋、书评、忆旧、自述六辑。笔谈就当前宋史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略抒管见,由五篇文稿组成;札记收录研习钱大昕、钱穆论著的读书报告各两篇,可视为研习钱大昕、钱穆有关宋史论著的导读;序跋所收七篇序跋系自著或合著的引言、导言、前言、结语、余论和后记;书评收录文稿七篇;追忆收录文稿十篇,涉及蒙文通、邓广铭等史学家的治学方法;自述讲述了笔者研习宋史的历程及心得。
相关信息
笔谈
书中自有问题在
一 “精于一”过时否?
二 书与问题冲突否?
三 问题与体系兼容否?
史事尤应全面看
战时状态:南宋历史的大局
一 从和平发展到救亡图存
二 “退缩东南,逼向海洋”
三 “马上图治之时”
体系意识:以唐宋变革与南宋认知为例
一 从问题与体系宜并重说起
二 唐宋变革论:错了么?
三 战时状态与南宋认知
历史学如何算起来?
札记
钱大昕:大有功于宋史研究的乾嘉巨子
一 以史料学见长的史家
二 考证《宋史》第一人
三 “三端”说的倡行者
四 “不谙舆地,犹如瞽史”
五 “不通官制,涉笔便误”
六 若干领域的开路人
七 “重修不如考订”
关于宋代避讳*
一 地名避讳
二 姓名避讳
三 官职避讳
四 文书避讳
五 两点感悟
宋代“平民社会”论刍议*
一 引言:过犹不及
二 钱穆的原意是什么
三 “平等社会”与“士人社会”
四 两大特殊势力
五 两个“无定型时期”
六 结语:权力社会
启迪与不解*
序跋
专题探讨、断代考察与综合研究
从婚姻的角度看唐宋变革
宋代的内朝问题及家天下统治
一 皇亲国戚认识价值何在
二 宋代究竟有无“内乱”
三 “家天下”统治应当如何理解
四 宋代是否形成“内朝”
宋代既无内朝又无内乱的关联和缘由
一 宋代既无内朝又无内乱
二 观念的束缚与制度的约束
三 士大夫——皇亲国戚的克星
四 皇权并非不受任何限制
五 “赵家天下”乎“官人世界”乎
学贵自成体系
有关宋代政治及文化的点滴管见
从选题的大小说起
书评
宋辽金元史研究的新成果
《宋代四川经济述论》评介
中国大陆近十年来的宋史研究
一 通论
二 经济史
1.土地制度和租佃关系
2.赋役制度和禁榷政策
3.财政状况与禁榷政策
4.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
三 政治史
1.阶级结构与基本国策
2.职官制度和军事制度
3.科举改革与法律制度
4.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四 民族关系史
1.宋辽关系
2.宋夏关系
3.宋金关系
4.宋蒙关系
五 社会文化史
1.文化史
2.社会史
嘉惠学林 流传久远
蓄之既久 其发必厚
读《吴天墀文史存稿》
黄宽重《宋代的家族与社会》读后
一 80年代:以“义门”为研究重点
二 90年代:开掘史料宝库——墓志铭
三 未来:新的研究增长点何在
忆旧
蒙老叫我读《文鉴》
风范永存:缅怀邓广铭先生
令人怀念的“三严”史家
特立独行的思想型史家
川内开花川外红
一位对宋史研究有特殊贡献的长者
我所知道的“江安黄家三姊妹”
一 “江安三黄”
二 家事点滴
三 沾亲带故
四 “幺二三四五”
五 承蒙关照
无私无畏的益友
成名于改革元年的学者
置身功利外 心在学问中
自述
研习宋史:我的自主选择
一 “我的事情我做主”
二 “商榷派”有什么不好
三 让“唐宋变革论”丰满些
四 “被牵着鼻子走”
五 转向王朝史
六 休息之外动点脑筋
文坛巨匠·驼峰英烈
我家与抗日
西行万里到拉萨
在政协中领悟政协
为人沉稳 待人宽厚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