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5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435

全球化与教育现代化图书

SSAPID:101-0768-0126-52
ISBN:978-7-5201-4153-6
DOI:
ISSN:

[内容简介] 《全球化与教育现代化——以广东教育现代化为例》一书,从概述全球化、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入手,通过借鉴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教育现代化的历程和特点,论述了全球化下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趋势和基本特征。本书以我国广东的教育现代化为例,在借鉴国内综合研究成果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理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和论述了广东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主要路径、措施方法。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江海燕
编 辑:范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2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G4 教育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 全球化需要也同时推动中国教育现代化

   二 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需要教育现代化

   三 广东发展需要推进中国特色广东特点的教育现代化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 全球化研究

   二 现代化研究

   三 教育现代化研究

   四 广东教育现代化研究

   五 文献述评

  第四节 研究思路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全球化与教育现代化理论界说

  第一节 全球化理论与教育全球化思想

   一 全球化基本理论

   二 教育全球化思想

  第二节 人力资本理论发展与教育全球化

  第三节 教育全球化趋势与特征

   一 世界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二 全球化对教育现代化提出挑战

   三 教育全球化趋势与特征

 第三章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教育现代化的经验

  第一节 美国教育现代化的历程及特点

   一 美国教育现代化的历程

   二 美国教育现代化的特点

  第二节 英国教育现代化的历程及特点

   一 英国教育现代化的历程

   二 英国教育现代化的特点

  第三节 德国教育现代化的历程和特点

   一 德国教育现代化的历程

   二 德国教育现代化的特点

  第四节 日本教育现代化的历程及特点

   一 日本教育现代化的历程

   二 日本教育现代化的特点

  第五节 我国香港教育现代化的历程及特点

   一 我国香港教育现代化的历程

   二 我国香港教育现代化的特色

  第六节 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和中国香港地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经验

 第四章 广东教育现代化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第一节 广东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经济社会基础

   一 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二 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三 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第二节 广东教育现代化发展现状

   一 广东教育发展的历史

   二 广东教育现代化的历程

   三 广东教育现代化的主要成就

  第三节 广东教育现代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五章 全球化下广东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

  第一节 广东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一 广东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素

   二 广东教育现代化战略发展目标

  第二节 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和优质发展

   一 教育公平与教育均衡发展

   二 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 实施义务教育质量战略,努力提供优质教育

   四 普及学前教育,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第三节 优化教育结构,建立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系

   一 改革普通高中应试教育模式,积极推进多样化发展

   二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人力资源强省建设作贡献

   三 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增强高等教育服务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第四节 发挥对外开放和粤港澳区域紧密合作的优势,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

   一 积极构建适应全球化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

   二 以深化粤港澳高等教育合作为基础,大力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

  第五节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现办学体制多元化

   一 改革政府管理教育的方式,深化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二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多元化办学格局

  第六节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

   一 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二 大力发展终身教育机构

   三 建立健全终身教育制度和激励机制

 第六章 全球化背景下广东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措施

  第一节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一 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 建立科学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教育财政公平

  第二节 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实现教师队伍现代化

   一 建立中小学教师公务员制度,增强基础教育教师职业吸引力

   二 建立健全教师培养体系建设,建立教师终身学习体系

   三 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育队伍建设,全面提高职业教育师资水平

   四 加强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引进,造就一批学术大家和教育大家

  第三节 广泛应用和普及信息技术,以信息化推动区域教育现代化

   一 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二 加快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三 实施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第四节 建立健全教育发展评价和督导机制

   一 建立省域层面的教育发展指标体系

   二 建立各级各类教育发展评估指标体系

   三 建立学校教育多重评估体系

  第五节 鼓励和调动社会积极性,共同推进教育现代化

   一 充分发挥市场力量,鼓励企业参与办教育

   二 大力推进教育领域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

   三 重视和发挥社会及咨询机构对教育的促进作用

   四 建立健全家长参与教育机制

 序

 后记

《全球化与教育现代化——以广东教育现代化为例》一书,从概述全球化、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入手,通过借鉴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教育现代化的历程和特点,论述了全球化下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趋势和基本特征。本书以我国广东的教育现代化为例,在借鉴国内综合研究成果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理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和论述了广东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主要路径、措施方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何帆、肖莹莹、郝正非译,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

郑金洲:《教育现代化的正与悖》,《教育参考》1998年第2期。

《广东百科全书(上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邬志辉:《教育全球化现象的多维审视》,《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第3期。

文军:《社会学理论的核心主题及其古典传统的创新——兼论社会学理论中“全球化研究范式”的建立》,《浙江学刊》2005年第4期。

朱镜人:《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发展新动向及其对策》,《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

沃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三联书店,1997。

霍尔顿:《全球化与民族国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俞可平:《“全球化译丛”总序》,《全球化理论——研究路径与理论争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张德伟:《全球化背景下区域教育研究的提倡及其基本问题》,《外国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

刘昌明:《全球化压力下的社会科学分析单位转换与思维范式创新》,《文史哲》2005年第3期。

M.I.康帕涅拉:《全球化:过程和解释》,《国外社会科学》1992年第7期。

张世鹏:《什么是全球化?》,《欧洲》2000年第1期。

贝克:《全球化时代的权力和反权力》,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杨雪冬:《重新校正人类的位置:西方全球化理论的简要评介》,《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7年第2期。

迪恩·纽鲍尔:《全球化和教育:特征、动力与意义》,《教育研究》2009年第7期。

邬志辉:《从教育现代化到教育全球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研究》,博士后流动站研究报告,华东师范大学,2001。

杨雪冬:《全球化:已知的与未知的》,《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1期。

冯向东:《高等教育研究中的“范式”与“视角”辨析》,《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第3期。

张德伟:《国际比较教育学领域倡导“区域研究”的新动向》,《外国教育研究》2009年第6期。

冯增俊:《中国新世纪区域现代教育体系》(上),《教育导刊》2000年第1期。

钟杵:《经济起飞理论与经济起飞阶段的界定》,《江西农业学报》2008年第12期。

冯增俊:《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概念》,《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

胡鞍钢、熊义志:《大国兴衰与人力资本变迁》,《教育研究》2003年第4期。

蒋衡、朱旭东:《当代西方教育与全球化理论研究评析》,《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第6期。

丹尼尔·耶金:《一个时髦词的诞生》,《参考消息》1999年2月15日,第4版。

文军:《西方多学科视野中的全球化概念考评》,《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董正华:《全球化:歧义纷沓的解说与真实的历史进程(上)》,《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罗兰·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梁光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戴维·赫尔德:《全球大变革——三种全球化理论的分析与比较》,杨雪冬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年第1期。

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凌志汽车”和“橄榄树”的视角》,赵绍棣、黄其祥译,东方出版社,2006。

文峻、梅金平:《“全球化”研究综述》,《财经政法资讯》2003年第5期。

姜鹏:《对全球化的起源、含义及其研究现状的考察》,《太平洋学报》2000年第1期。

J.米特尔曼:《全球化的挑战:在边际上的生存》,《第三世界》1994年第3期。

文军:《全球化概念的社会学考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年第6期。

杨雪冬:《西方全球化理论:概念、热点和使命》,《国外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里斯本小组:《竞争的极限:经济全球化与人类未来》,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唐晓勇:《全球化起源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8期。

江红义、陶欢英:《全球化:本质分析与对策选择》,《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杨雪冬:《罗伯逊绘制的全球化演进轨迹》,《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7年第1期。

李刚:《论戴维·赫尔德的全球化理论分析框架》,《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赵剑飞:《全球化3.0和变平的世界:一种新的理解今日世界的范式》,《现代企业教育》2006年第2期。

崔兆玉、张晓忠:《学术界关于“全球化”阶段划分的若干观点》,《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年第3期。

徐艳玲:《全球化本质的动态透视》,《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巨永明:《论全球化的本质》,《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李惠斌:《全球化与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7年第2期。

丁志刚:《全球化问题研究综述》,《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第2期。

吴怀友、王伟:《分歧、共识、展望——10余年来国内全球化理论研究综述》,《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罗荣渠:《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研究》,《历史研究》1986年第8期。

何传启:《现代化概念的三维定义》,《管理评论》2003年第3期。

张静:《关于现代化的概念》,《社会学研究》1990年第5期。

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塞缪尔·亨廷顿:《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耶鲁大学出版社,1968。

戴维·波普诺:《社会学》(下),刘云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西里尔·E.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杨豫、陈祖洲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陈成文:《社会现代化:一个概念的社会学考评》,《武陵学刊》1997年第2期。

何中华:《“现代化”概念辨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欧阳楠、叶青、吴述尧:《1900—2010年现代化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理论与现代化》2003年第3期。

罗荣渠:《西方现代化史学思潮的来龙去脉》,《历史研究》1987年第1期。

何传启:《世界现代化研究的三次浪潮》,《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年第3期。

严书翰:《关于现代化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几点思考》,《理论前沿》1995年第6期。

周毅:《现代化理论的六大学派及其特点》,《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年第2期。

孙立平:《全球性现代化进程的阶段性及其特征》,《社会学研究》1991年第1期。

罗荣渠:《论现代化的世界进程》,《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5期。

孙立平:《社会现代化内容刍议》,《马克思主义研究》1989年第1期。

包心鉴:《简论社会现代化》,《江汉论坛》1989年第4期。

周积明:《现代化概念构架三论》,《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谢立中:《现代化理论的过去与现在》,《社会科学研究》1998年第1期。

丁学良:《“现代化理论”的渊源和概念构架》,《中国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

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杨国枢:《现代化的心理适应》,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78。

谢立中:《实证、诠释与话语:以现代化研究为例》,《社会》2008年第3期。

孙立平:《“后发型现代化”研究述评》,《国外社会科学》1990年第11期。

童志锋:《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现代化研究综述》,《高校社科信息》2002年第5期。

薛岱:《我国关于现代化研究综述》,《高校社科信息》1999年第4期。

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人民日报》1989年2月21日。

林被甸、董正华:《现代化研究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历史研究》1998年第5期。

周积明:《中国现代化的分期与早期现代化的涵义》,《江汉论坛》1994年第11期。

陈会芹、于作敏:《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述评》,《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顾明远:《现代教育的时代特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5期。

顾明远:《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冯增俊:《比较教育学与教育现代化》,《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5期。

朱旭东、蒋贞蕾:《国家发展与教育发展模式探讨——教育现代化的视角》,《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第1期。

禇宏启:《教育现代化的性质与分析框架》,《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年第3期。

周稽裘:《教育现代化: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描述》,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王利珉、朱佳生:《对教育现代化及其标准的探讨》,《上海高教研究》1998年第8期。

朱旭东:《西方早期教育现代化的比较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年第2期。

李立国:《探寻教育现代化的历史源头——兼论工业化不是教育现代化的起点》,《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项贤明;《比较视野中的教育现代化进程》,《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第12期。

禇宏启:《教育现代化的起点与过程》,《教育科学》1998年第4期。

冯增俊:《试论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任务及主要特征》,《中国教育学刊》1995年第4期。

刘朝晖、扈中平:《对西方教育现代化历程的回顾与思考》,《比较教育研究》1998年第5期。

季苹:《西方教育现代化历程及思考》,《教育科学研究》1997年第1期。

冯增俊:《论教育现代化的演进》,《教育研究》2002年第12期。

郭永华:《论具有中国特色的内生追赶型教育现代化模式》,《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第10期。

禇宏启:《教育现代化的路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顾明远:《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及实施策略》,《人民教育》2007年第Z2期。

朱旭东:《教育现代化的几个理论问题初探》,《比较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

朱怡青:《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1998年第3期。

段作章:《关于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思考》,《煤炭高等教育》1997年第2期。

苏强:《国际背景下的中国教育现代化》,《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刘尧:《对教育现代化若干问题的思考》,《上海教育科研》1999年第5期。

尹宗利:《试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叶文梓:《教育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基本特征和行动原则》,《教育导刊》2001年第13期。

顾明远:《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几个问题》,《中国教育学刊》1997年第3期。

邬志辉:《推行教育现代化的三个理论前提》,《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年第6期。

田秋华:《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几点理论思考》,《教育导刊》1999年第6期。

叶赋桂:《中国的美国教育研究三十年》,《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第7期。

王晓阳:《美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第23期。

李祖超:《日本的教育现代化之路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第3期。

胡劲松:《20世纪上半叶的德国教育现代化进程》,《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卢常源:《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探微》,《继续教育研究》2007年第6期。

陈晓娜、赵建玲:《德国“双元制”特色及其对我国成人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周亚棣、贺武华:《我国教育现代化之路:四个典型国家模式的启示》,《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徐玲:《国际教育指标体系的分析与思考》,《教育科学》2004年第2期。

谈松华、袁本涛:《教育现代化衡量指标问题的探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年第1期。

潘苏东、李健宁:《对构建我国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李健宁、潘苏东:《关于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设置的构想》,《现代大学教育》2001年第1期。

叶平、王蕊:《中国教育现代化区域聚类与特征分析》,《教育研究》2003年第7期。

《上海高等教育现代化框架及其指标的展望》,《中国高教评估》2007年第3期。

瞿葆奎主编《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1978~1995)》,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胡瑞文:《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行动纲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谈松华:《教育现代化的区域发展模式及其机制》,《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13期。

朱文学:《教育现代化的区域特征与区域先行》,《江苏教育研究》2011年第13期。

王兆祥:《从“教育救国”到“科教兴国”——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探索》,《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冯增俊主编《中国教育现代化之路——“亚洲四小龙”珠江三角洲教育发展经验的时代启示》,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冯增俊:《教育现代化与面向21世纪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嘉兴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王永斌、王兆璟:《教育科学研究30年:一个知识社会学的考察》,《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张万峰、何燕君、苏燕、李庆:《广东教育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和未来走向——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国教育现代化论坛综述》,《教育导刊》2009年8月号上月半。

徐名滴、周国贤主编《珠江三角洲教育发展战略论》,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

陈伟:《省域教育现代化战略的政策分析——以1978~2008年的广东为例》,《复旦教育论坛》2008年第2期。

王学风:《珠江三角洲教育实践与中国教育现代化学术研讨会综述》,《高教探索》1997年第1期。

伍柳亭、钟以俊:《广东教育现代化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国教育学刊》1999年第4期。

冯增俊、朱仲南主编《珠江三角洲教育现代化研究丛书》,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

黄家驹、颜泽贤、冯增俊:《改革大潮中的珠江三角洲教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颜泽贤、冯增俊:《珠江三角洲的教育现代化》,《学术研究》1998年第3期。

冯增俊:《广东教育现代化策略探析》,《教育导刊》2007年第7期。

冯增俊:《珠江三角洲教育实践与当代教育现代化运动》,《现代教育论丛》1997年第3期。

冯增俊:《珠江三角洲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经验及展望》,《现代教育论丛》1998年第3期。

韦禾:《珠江三角洲教育现代化研究综述》,《教育研究》1996年第6期。

冯增俊:《广东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本形式》,《学术研究》2002年第9期。

陈昌贵、谢练高:《走进国际化——中外教育交流与合作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

卢晓中、潘懋元:《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

黄葳:《引领社会发展:全球网络化时代大学》,《高教探索》2007年第1期。

张耀荣:《广东人口结构、高等教育规模与教育现代化相关分析》,《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第4期。

董泽芳、黄裕钊:《广东省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现状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耿玉莲、刘贵全:《广东高等教育加快发展要解决的几个问题》,《理工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

黄紫华:《关于广东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实践中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策略探讨》,《现代教育论丛》2005年第2期。

蔡火娣、韩兆洲:《广东高等教育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统计教育》2009年第5期。

卢建红:《制度创新:广东省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关键》,《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3期。

钟明华、冯增俊:《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广东教育发展30年》,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刘贵华、王小飞、祝新宇:《论区域教育综合改革模式》,《教育研究》2009年第12期。

冯增俊:《论教育创新与民族创新精神》,《教育研究》2001年第11期。

华京生、华国栋:《区域教育研究的意义、特征和路径》,《教育研究》2009年第2期。

项贤明:《教育全球化全景透视:维度、影响与张力》,《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朱旭东:《“教育全球化”的意识形态批判》,《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第18期。

邓正来:《全球化与中国社会科学的“知识转型”——在常熟理工学院“东吴讲堂”上的讲演》,《东吴学术》2011年第1期。

戴维·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杨雪冬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江华:《超越社会科学的传统范式——解读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文史哲》2008年第2期。

杨宜树、陈琰:《关于世界体系的政治经济学——伊曼纽·华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综述》,《世界经济文汇》1992年第3期。

顾云深:《沃勒斯坦与“世界体系理论”》,《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6期。

赵怀普:《关于现代化理论和依附理论的比较分析》,《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袁兴昌:《对依附理论的再认识——依附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基本思想》(上中下),《拉丁美洲研究》1990年第5、6期,1991年第2期。

莱斯利·斯克莱尔:《全球化社会学的基础》,《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2期。

文军:《90年代西方社会学视域中的全球化理论评析》,《开放时代》1999年第5期。

戴维·赫尔德:《全球大变革——三种全球化理论的分析与比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年第1期。

孙小军:《略论后现代主义教育》,《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4期。

孙茂华、董晓波:《西方教育思想“后现代主义转向”的解读》,《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第7期。

韩立福:《浅论后现代主义教育观》,《新课程研究》(教育管理)2007年第2期。

董海霞:《简论后现代主义教育观》,《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姚冬琳、李国:《民族多元至全球多元: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转向》,《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第11期。

杨渊:《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发展之历时研究》,《国外理论动态》2010年第9期。

万明钢:《论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与面临的困境》,《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楚琳:《全球化背景下美国国际理解教育改革策略的新发展》,《外国教育研究》2009年第10期。

姜元涛:《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公民教育探析》,《思想理论教育》2010年第14期。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博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10。

彭江、廖礼彬:《论全球教育的本质要素》,《外国语文》2011年第2期。

肖川:《美国全球教育若干问题简述》,《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第S1期。

周朝成:《阿特巴赫高等教育依附理论解释框架的分析——兼析其高等教育全球化的观点》,《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第12期。

严建国:《人力资本理论下的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浅析》,《科教导刊》2011年第6期。

乔尔·斯普林:《论教育全球化》,《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年第6期。

克莱因·索迪安:《全球化背景下教育的特征及其发展前景》,《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第5期。

彼德·D.赫肖克、马克·梅森、约翰·N.霍金斯主编《变革中的教育:全球化进程中亚太地区的领导力、创新和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李勤学:《浅析教育现代化的四个要素》,《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7期。

张耀武、罗辉钧:《全球化视野下中国教育观念现代化的价值取向》,《教育情报参考》2007年第7期。

潘涌:《论全球化开发中心国教育现代化》,《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第10期。

廖春文:《资讯时代全球化教育发辰的吊诡与超越》,《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第S1期。

刘文婕、杨明:《论教育全球化冲击的性质与特点》,《教育科学》2002年第6期。

《全球化社会中的高等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4。

邬志辉:《教育全球化:悖论与挑战》,《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杨明:《教育全球化对中国意味着什么》,《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第2期。

李丽华:《21世纪教育发展的一个基本态势——教育全球化》,《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顾佳峰:《教育全球化:对抗还是对策》,《外国教育研究》2006年第9期。

吴华:《“教育全球化”与中国教育发展的全球战略》,《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第18期。

刘康宁:《教育全球化——世界教育发展的新思考》,《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纪多多:《教育全球化的思考》,《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第1期。

罗媛松、唐仕军:《教育全球化的影响及对策》,《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第10期。

施晓光、郑砚秋:《欧盟“伊拉斯谟计划”及意义》,《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第Z1期。

金京泽、张蕾:《教育全球化:国际文凭项目的回顾与展望》,《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第11期。

黄慧心:《全球化教育对中国教育发展的影响与启示》,《复旦教育论坛》2005年第2期。

刘志国:《全球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及特点》,《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4年第1期。

汪怿:《对我国参与全球留学生争夺的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第7期。

殷小琴:《国外教育服务贸易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教育评论》2009年第4期。

邵青山:《试析“教育全球化”》,《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刘莉珍、杨俊俊:《浅谈教育全球化的概念及其带来的挑战》,《高教论坛》2008年第2期。

Juergen Schriewer:《教育全球化:进程与话语》,《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第S1期。

S.E.佛罗斯特:《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吴元训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

郑确辉:《教育全球化发展的新动向概述》,《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2期。

和学新:《教育全球化进程中的教育开放战略》,《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12期。

郑金洲:《全球化时代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变革路向》,《教师之友》2005年第2期。

李欣复、李长伟:《教育全球化:转型中的选择》,《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1期。

王春光、孙启林:《全球化与本土化视野下的比较教育研究范式的再思考》,《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第3期。

冯建军:《全球思考,在地行动——全球化时代的多元文化教育》,《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年第3期。

项贤明:《教育全球化的后殖民特征》,《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12期。

谷贤林:《90年代的美国基础教育改革》,《教学与管理》2001年第1期。

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何辛编著《广东教育50年(1949~1999)》,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江海燕主编《广东普通教育现代化(1990~2000)》,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罗伟其主编《广东教育改革发展30年纪事》,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谈松华、王建:《教育现代化区域发展模式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国际社会促进教育公平的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年第3期。

朱家存:《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第220页。

谢小萌:《美国〈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的教育公平理念解析》,《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许杰:《后普九时代教育走向内涵发展的学校责任》,《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第5期。

田汉族:《促进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当代教育论坛》2011年第4期。

王铁群:《制度化教育下的教育公平诉求——对基础教育公平的事理分析》,《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第4期。

曲正伟:《校际均衡:环境、话语与制度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2期。

潘军昌、陈东平:《协作互动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模式分析》,《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第20期。

杨东平主编《2020:中国教育改革方略》,人民出版社,2010。

罗阳佳:《托管一年间:城市改变农村》,《上海教育》2008年第7期。

汪丞、方彤:《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对我国区域内师资均衡发展的启示》,《中国教育学刊》2005年第4期。

孙启林、周世厚:《大均衡观下的“略”与“策”——法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评析》,《现代教育管理》2009年第1期。

杨军:《英国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综述》,《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第12期。

阚阅:《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新举措——英国“追求卓越城市计划”评析》,《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9期。

苑大勇:《英国基础教育质量保障政策研究:以“国家”挑战项目为例》,《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第5期。

励骅、白华:《国外薄弱学校改进的有效举措探析》,《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第6期。

乐先莲:《致力于更加公平的教育——来自发达国家的经验》,《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第2期。

王晓辉:《教育优先区:“给匮者更多”——法国探求教育平等的不平之路》,《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第1期。

杨军:《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来自美国的经验》,《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第11期。

李文英、史景轩:《日本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现途径》,《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第9期。

李彦琳:《全纳教育:基于公民权利的教育平等》,《继续教育研究》2010年第4期。

陈小娅:《为未来做准备:中国基础教育的变革与创新——在美国教育研究协会2010年年会上的主旨发言》,《人民教育》2010年第11期。

阮成武、肖毅:《基于和谐:国际初等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及对中国的启示》,《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第4期。

李丽桦:《统领未来20年:法国基础教育改革新法出台》,《上海教育》2005年第23期。

王璐:《每个孩子都重要:英国全面关注处境不利儿童的健康发展》,《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第10期。

第二战略专题调研组:《推进素质教育》,《教育研究》2010年第7期。

顾明远:《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决策探索》2010年第2期。

刘华蓉:《火把·钢琴·大观园——听中科院院士、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教授谈教育》,《新华文摘》2001年第6期。

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郭洋生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张向葵:《美国基础教育在培养诺贝尔奖得主中的奠基作用及其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08年第8期。

阎光才:《关于创造力、创新与体制化的教育——兼析中美阶段性教育制度设计理念的差异》,《教育学报》2011年第1期。

赵长林:《基础教育现实功能问题的深度审视——〈教育功能的偏失与匡正——学校教育角色化问题反思〉评介》,《基础教育》2011年第3期。

张勇军:《论全人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及其借鉴意义》,《职教论坛》2011年第3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文辅相:《文化素质教育应确立全人教育理念》,《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第1期。

张忠萍:《课程标准下的多样化教学——美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一瞥》,《中小学管理》2009年第5期。

杨阳、马为:《美国基础教育考试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基础教育参考》2009年第4期。

潘涌:《论全球化与中国教育现代化》,《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第4期。

梁忠义、饶从满、周成霞:《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公共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

张会兰、张春生:《西方国家教育市场化理论及形式述评》,《交通高教研究》2004年第4期。

姚颖、杨桢贞:《美国中小学“差异教学”发展状况研究概述》,《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年第9期。

和学新:《班级规模与学校规模对学校教育成效的影响——关于我国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的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第1期。

韩小雨、庞丽娟、李琳:《从国家发展的战略视角论幼儿教育的价值》,《学前教育研究》2010年第7期。

柳倩:《普及学前教育政策的国际发展趋势述评》,《外国教育研究》2011年第1期。

孙美红、张芬:《美国奥巴马政府高质量普及学前教育的政策特点》,《学前教育研究》2010年第9期。

余强:《欧洲39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学前教育研究》2009年第10期。

徐卓婷、高伟、王爽:《国际社会重视普及学前教育给我们的启示》,《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潘发勤:《21世纪初的英国教育政策及其进展》,《世界教育信息》2004年第9期。

宋秋英:《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学前读写教育改革动向之管窥——基于对“开端计划”改进措施的分析》,《外国教育研究》2010年第6期。

庞丽娟、夏婧、韩小雨:《香港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政策:特点及启示》,《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第11期。

王浩斌、王飞南:《现代化理论与理论的现代化——对现代化理论历史演进的理性思考》,《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组:《可持续发展区域教育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年第1期。

郭桂英:《我国区域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建构》,《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8年第3期。

世界银行:“教育领域战略”,载王晓辉主编《全球教育治理——国际教育改革文献汇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卢立涛:《全球视野下高中教育的性质、定位和功能》,《外国教育研究》2007年第4期。

余清臣:《培育健全的自我——论指向培育学生自我的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改革》,《中国教师》2011年第3期。

霍益萍、黄向阳、李家成:《多样、开放、灵活:普通高中教育体系的构建》,《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第18期。

胡庆芳:《决不让一个高中生掉队——美国高中课程改革研究》,《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第3期。

汪凌:《法国普通高中的课程研究》,《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第3期。

李家永:《芬兰普通高中教育的改革》,《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8期。

廖哲勋:《关于深化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整体构想》,《课程 教材 教法》2009年第6期。

科南特:《科南特教育论著选》,陈友松译,人民出版社,1988。

张华:《世界普通高中课程发展报告》,《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第9期。

陈时见、王芳:《21世纪以来国外高中课程改革的经验与发展趋势》,《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第12期。

李雪岩、龙耀:《中国高考制度改革新思维》,《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赵正国、马为民:《美国高校招生政策对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胡德秋:《选择性和多元化:高考制度改革的思考——基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的视角》,《基础教育课程》2009年第11期。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展望21世纪的建议》,戴荣光译,《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第5期。

冯志军:《关于深度推进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政策建议》,《职教论坛》2011年第11期。

吴岩:《高等教育强国——中国教育的新使命》,《北京教育》2009年第1期。

马丁·特罗:《从精英到大众再到普及高等教育的反思:二战后现代社会高等教育的形态与阶段》,《大学教育科学》2009年第3期。

刘献君:《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走向》,《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2期。

刘祖良、赵强:《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的历史发展与现代功用——中国站在了奔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起点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丁学良:《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第3期。

魏小鹏:《高等教育强国目标下的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第8期。

吴岩、刘永武、李政、刘祖良、王怀宇:《建构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新理论》,《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第2期。

张宝贵:《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模式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

张益民、黄学军:《现代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缘起、动因及启示》,《云梦学刊》2007年第5期。

王锐鸿:《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以山东省为例》,硕士学位论文,武汉理工大学,2008。

徐继宁:《国家创新体系:英国产学研制度创新》,《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第2期。

《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王革、薛岩松、莫逆:《哈佛通识教育观的演进与展望》,《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第2期。

康全礼:《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反思》,《江苏高教》2009年第2期。

刘献君:《大学之思与大学之治》,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露丝·海霍主编《东西方大学与文化》,赵曙明主译,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陈向明:《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3期。

王维荣、章厚德、安·贝腾多夫:《美国通识教育改革的理念与行动——以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生物课改革为例》,《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第6期。

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年第1期。

黄坤锦:《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规划》,《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第3期。

甘阳:《大学通识教育的两个中心环节》,《读书》2006年第4期。

李曼丽:《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理念及制度的构建反思:(1995~2005)》,《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第3期。

甘阳:《大学人文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第3期。

王生洪:《追求大学教育的本然价值——复旦大学通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复旦教育论坛》2006年第5期。

陈晓辉:《通识教育与促进当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有感于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的教育理念》,《黑龙江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第5期。

谈小媊、漆丽萍、卢晓东:《专业自主选择与跨学科专业建构的实践——以北京大学元培学院为例》,《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第1期。

龚金平:《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实施现状与反思》,《黑河学刊》2011年第3期。

刘畅、彭勤露:《当代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实践——以北师大“励耕模式”为例》,《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年第S2期。

甘阳:《大学通识教育的纲与目》,《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朱燕飞、石云里、陈长荣:《从MIT看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策略》,《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第2期。

刘楚佳、王卫东:《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优化探讨——以地方本科院校为例》,《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苗文利:《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二十年的理性反思》,《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2期。

韩萌:《西方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演进与我国的实施路径》,《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

李会春:《哈佛大学通识教育改革新动向及其教育理念探讨》,《复旦教育论坛》2007年第5期。

陆登庭:《一流大学的特征及成功的领导与管理要素:哈佛的经验》,《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总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李雯:《如何理解教育国际化》,《中小学管理》2011年第9期。

姜英敏、王雪颖:《20世纪80~90年代美国国际理解教育论争刍议》,《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第1期。

张德启:《塑造世界公民: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林肯计划》,《全球教育展望》2009年第10期。

陈曦:《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以“留学生30万人计划”为例》,《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第10期。

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从历史到理论到策略》,《上海高教研究》1997年第11期。

黄福涛:《“全球化”时代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历史与比较的视角》,《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第2期。

王海燕:《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念与实践——论美日欧盟诸国及中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北京大学学报》(国内访问学者·进修教师论文专刊),2001。

冯增俊、周红莉、邹一戈:《新时期粤澳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战略思路及对策》,《现代大学教育》2011年第2期。

李长华:《推进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博洛尼亚进程》,《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第4期。

罗云、刘献君:《国际化: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年第2期。

靖国平:《当代教育的危机、走向与解放——重读〈学会生存〉》,《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孙绵涛:《教育体制理论的新诠释》,《教育研究》2004年第12期。

谈松华:《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的主要路径》,《行政管理改革》2011年第2期。

公磊:《浅议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在西方国家教育改革的实践》,《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年第4期。

劳凯声:《中国教育的问题是公立学校的问题》,《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

劳凯声:《重构公共教育体制:别国的经验和我国的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黄晓勇、张菀洺:《“十二五”时期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与科教兴国战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年第2期。

中国驻美国芝加哥总领事馆教育组:《重新认识美国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参考》2009年第6期。

金生铉:《中国教育制度变革滞后带来的三个问题》,《中国教育学刊》2008年第12期。

施雨丹:《世界基础教育发展的主题词——从教育数量、质量、绩效谈起》,《外国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

赵中建:《近年来美国学校管理改革述评》,《教育研究》2001年5期。

张振华、刘志民:《高校办学自主权:内涵、演变与启示》,《中国农业教育》2011年第1期。

唐滢、丁红卫:《现代高等教育管理权力再思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大学》(学术版)2010年第5期。

杨东平:《试论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

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范履冰、曾龙:《论教育中介组织的角色和作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8期。

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王承绪译,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王玉瓶、刘文敏:《发达国家高校办学自主权运行模式及启示》,《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年第2期。

张建雷:《现代教育制度视角下“教育家办学”实现条件分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劳凯声:《面临挑战的教育公益性》,《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国际教育展望》,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杨彬:《世界终身教育发展:理论脉络、发展模式和战略举措》,《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年第1期。

安迪·格林:《教育与国家形成》,王春华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黄荣怀、江新、张进宝:《创新与变革: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焦点》,《中国远程教育》2000年第4期。

陈桂生:《终身教育的精义何在》,《上海教育科研》2000年第4期。

谈松华:《变革与创新:中国未来教育的走向》,《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第11期。

周西安:《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内容结构与建构原则》,《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22期。

邓璐:《终身教育视野下制度化教育的变革研究》,《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卢国良、桂建生:《发达国家与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比较研究》,《继续教育》2010年第3期。

崔钢:《大力发展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与最佳选择》,《江苏高教》2005年第4期。

曾海军、范新民:《关于教育信息化发展新框架的思考——以公共服务、典型应用及公益资源为导向》,《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第3期。

郑路、杨素娟:《发达国家社区教育模式研究及对中国数字化社区建设的启示》,《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吴锋、魏伟:《美国社区教育的发展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杨进:《美国加拿大社区教育与社区学院印象》,《职教论坛》2003年第14期。

郭庆春、寇立群、孔令军、张小永、史永博、崔文娟:《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研究》,《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第8期。

袁松鹤:《欧洲学分体系中ECTS和ECVET的分析与启示》,《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第5期。

胡鞍钢、王磊:《全社会教育总投入:教育发展的核心指标》,《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

第一战略专题调研组:《教育发展总体战略研究》,《教育研究》2010年第7期。

张民选:《促进教育财政公平:各国关注的新课题》,《外国教育资料》1997年第1期。

黄崴、苏娜:《发达国家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以美、英、法、日为例》,《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第10期。

闻竞:《日本农村义务教育的经验与启示》,《教学与管理》2008年第5期。

胡卫、唐晓杰等:《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蒋华林:《全球化背景下高水平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大学》(学术版)2011年第1期。

《聚焦外国教师公务员制度》,《教育》2005年第5期。

第九战略专题调研组:《一流教师一流教育》,《教育研究》2010年第7期。

方彤:《从美国经验看建立教师质量保证体系》,《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年第3期。

陈伟、雷欣欣:《国外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对我国的启示》,《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何克抗:《教育信息化是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年第4期。

李文英、吴松山:《世界教育信息化发展及其经验》,《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刘宇、张连军:《欧盟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行动计划》,《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第12期。

洪明:《欧美国家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趋势》,《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第7期。

恩里克·西诺斯特罗萨、派德罗·海普、厄尔奈斯托·拉瓦尔:《“结网”——智利的教育信息化行动》,《中国远程教育》2001年第6期。

钱玲、库文颖、李中华:《发达国家中小学网络教育比较研究》,《世界教育信息》2006年第1期。

李勇帆:《论新世纪数字化教学的内涵与特性及对教师的基本要求》,《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第5期。

桑新民、郑文勉、钟浩梁:《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战略思考》,《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3期。

熊才平、朱爱芝、黄萍萍:《教育信息资源“区域共建共享”开发应用模式研究》,《开放教育研究》2010年第1期。

曹卫真:《中美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整合的比较》,《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第4期。

杜玉霞、贺卫国:《英国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经验与启示》,《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第4期。

申军霞:《整合资源、开拓创新、突出特色、畅快服务——全面推进北京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第7期。

程结晶、黄晶晶、刘晓晓:《江西省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服务体系理论研究》,《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8期。

郑朴芳、胡小勇:《区域数字化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机制研究》,《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第2期。

张蓉:《跨越数字鸿沟、培养学生的新读写能力——信息时代发展中国家的基础教育改革》,《外国教育研究》2009年第8期。

缪宁陵、宋建军:《中美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比较研究》,《职教探索与研究》2006年第4期。

李海燕、刘晖:《教育指标体系:国际比较与启示》,《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8期。

楚江亭:《关于建立我国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思考——兼论OECD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4期。

李轶:《教育增长与教育发展:历史、概念与政策》,《复旦教育论坛》2005年第2期。

董世华、范先佐:《我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教育学理论的视角》,《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第9期。

孙袁华、张熙:《建构我国的高质量义务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8期。

刘元:《英国职业教育的评估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吕红、石伟平:《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探究》,《外国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

袁雯、谢仁业、朱益明和方修仁:《上海高等教育现代化框架及其指标的展望》,《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7年第3期。

乐毅:《构建“三位一体”的学校评估体系——中美比较的视角》,《现代教育论丛》2007年第3期。

“贫困山区县域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课题组:《国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模式及其启示》,《教育导刊》2010年第4期。

曲恒昌:《当今世界教育私营化特点探析》,《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第1期。

高树、吴华:《我国教育领域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审视》,《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第8期。

梁忠义、饶从满、周成霞:《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公共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第2期。

王维:《“家长参与教育”的国际经验及启示》,《基础教育》2009年第3期。

王艳玲:《英国家校合作的新形式——家长担任“教学助手”现象述评》,《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第7期。

Sklair,L.,,2rded.,Baltimore,MD: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5,p.1.

Robinson,W.I.,1998,“Beyond Nation-state Paradigms:Globalization,Sociology and the Challenges of Transnational Studies”,in ,13:561-594.

,1961.

Waters,Maloolm,,London:Routledge,1995.

Giddens,Anthony,,Cambridge,Polity Press,1990.

Daniel,Lerner,,New York:Thomson Learning,1965.

Sklair,L.,,Harvester/ Whentsheaf,1991,p.52.

Christine I. Bennett,,Allyn and Bacon,1999.

James,A. Banks,,Allyn and Bacon,2001.

Stromquist,N.P.,,Oxford:Rowman&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2002.

OECD Directorate for Education,“UNESCO Ministerial Round Table on Educ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Keynote Speech by Angel Gurria,OECD Secretary-General Paris,19 October 2007”,http://www.oecd. org/document/19/0,3343,en_2649_33723_1_1_1_1,00. html,2007-11-13.

Roger Dale & Susan Robertson,“Editorial:Introduction”,in ,11,2003.

Linda Darling-Hammond,“Unequal Opportunity:Race and Education”,Washington:,Spring,1998,Vol.16,p.30-31.

Ken Jones,Kate Bird,“Partnership's Strategy:Public-private relations in Education Action Zones”,,Vol.26,No.4,2000,pp.491-506.

Philip Taylor,“The Aims of Primary Education in World Perspective”,in Nigel Proctor(ed.),,The Falmer Press,1990,p.200.

Stacie G. Goffin,“The Role of Curriculum Models in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http://ceep.crc.uiue.edu/eecearchive/digests/2000/goffin00.pdf,2000-08-08/2009-03-25.

UNESCO,Strong Foundations,EFA Global Monitoring Report,2007.

Department for Business,Innovation & Skills,UK. Higher Ambitions:The Future of Universities a Knowledge Economy[EB/OL]. http://www.bis.gov.uk/policies/higher-ambitions,2009-11-01.

Michael Fullan,(3rd ed.),Teacher College:Columbia University,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