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53

战略对接与国家海权崛起图书

Strategic Docking and the Rise of National Sea Power

SSAPID:101-0753-2292-68
ISBN:978-7-5201-2284-9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战略对接的构建如何影响崛起国家海权发展成败。书中将国家间建立的战略对接关系定义为国际系统下的“子系统”,将国家内部以海权为代表的具体发展领域定义为“二级单元”,提出“系统能量传送力”这一重要概念,指出战略对接使“子系统”内部出现能量转移状况,“二级单元”进而获得不同程度的增长和削弱,其程度则取决于国家间供需关系的平衡、战略对接模式、战略对接国和战略对接领域的选择四个方面,并通过对美国与德国1890~1945年海权发展案例的阐释,进一步验证了上述四个方面的不同做法导致的国家海权发展的不同结果。

相关信息

丛书名:辽宁大学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青年学者文库
作 者: 岳鹏
编 辑:陈欣;李从坤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D8 外交、国际关系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 地理条件对海权影响的既有研究

   二 经贸与技术对海权影响的既有研究

   三 军事、政治和法规对海权影响的既有研究

   四 资源环境对海权影响的既有研究

   五 策略选择对海权影响的既有研究

   六 关于战略对接的既有研究

    (一)战略对接概念的提出

    (二)战略对接的国别研究

   七 既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一)对海权崛起影响性因素的研究

    (二)对于战略对接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与难点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点

   三 研究难点

  第四节 章节设计

 第一章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分析

  第一节 崛起国家的概念界定

   一 崛起的含义及相对性

   二 国家在崛起中的基本特征

    (一)经济实力快速增长

    (二)军事力量迅速增强

    (三)政治影响力显著扩大

    (四)文化吸引力快速上升

   三 崛起国家概念的定义

  第二节 战略对接的理论内涵及概念界定

   一 战略对接的内涵解析

   二 战略对接与含义相近概念的区分

   三 战略对接的概念定义

   四 系统视角下的战略对接

  第三节 战略对接现象的历史追溯

   一 西方历史上的战略对接

   二 中国历史上的战略对接

  第四节 国家间战略对接的三种模式

   一 “分界”式战略对接

   二 “协助”式战略对接

   三 “共生”式战略对接

  小结

 第二章 冷战后海权的历史延续与新发展

  第一节 经典海权思想在冷战后的延续

   一 掌握制海权仍为海权思想的核心

   二 难以超越的地理因素

   三 海军的重要性依然显著

   四 海权的力量梯度损耗依然存在

  第二节 冷战后海权的变化与发展

   一 海上新问题的出现

   二 冷战后海权承担的主要任务

   三 海权影响力在国家崛起中的新发展

  第三节 海权的重新理解与界定

   一 海权内涵的重新定义

   二 海权发展成败的标准界定

  小结

 第三章 研究假设与理论解释

  第一节 核心研究假设及概念设定

   一 核心研究假设的提出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分析

  第二节 系统能量传送力发挥作用的三个层次

   一 战略对接能否建立及其持续性

   二 战略对接的模式选择

   三 战略对接的领域选择

  第三节 三个层次的理论分析与解释

   一 供需平衡与战略对接的建立

    1.“供需平衡”在战略对接中的运作模式

    2.合作性矛盾及“供需平衡”的维护

    3.供需失衡与战略对接状态的转移

   二 对接模式与系统能量传送力的程度变化

    1.战略对接模式与系统效应

    2.系统结构与系统能量传送力强度

    3.对接模式中的国家选择

   三 对接领域与系统能量传送力的属性变化

    1.对接领域的选择与能量传输距离

    2.战略对接中的国家资源转移

    3.系统的相互联系性与间接作用

  小结

 第四章 美国海权的发展与成功(1890~1945)

  第一节 美国海权的确立与海权大国的初步形成

   一 马汉“海权理论”的提出

   二 美国国内对发展海权的争论

   三 美西战争与美国海权力量的初步发展

   四 美国海权意识的最终确立

  第二节 美英第一次战略对接与两国海军对等局面的形成

   一 一战前美英战略对接的前提和基础

   二 一战期间美英两国矛盾的产生及走向缓和

   三 美英两国在一战中的战略对接

   四 华盛顿会议与美英海军对等局面的形成

  第三节 美英第二次战略对接与美国海军对英国的超越

   一 一战后美英之间的分歧与矛盾

   二 美英重新走向战略对接的过程

   三 二战中美英两国的战略对接

   四 美国海军对英国海军的全面超越

  第四节 战略对接对美国海权成功的影响性分析

   一 供需平衡确保英美建立稳定战略对接关系

   二 紧密对接模式的建立增强了美国海权获取支持的能力

   三 与海洋霸主的对接降低了美国海权崛起的阻力

   四 在海洋事务领域的对接增大了海权发展获得的能量

   五 航空领域的对接使美国海权发展获得空权配合

   六 系统能量传送力在美国海权发展中的效果分析

  小结

 第五章 德国海权的变迁与失败(1890~1945)

  第一节 德国海洋战略的确立与海上力量的初步发展

   一 威廉二世主政与“世界政策”的提出

   二 提尔皮茨海军战略与德国海军的初步发展

   三 一战前英德实现战略对接的基础和机遇

  第二节 英德战略对接的失败与德奥战略对接

   一 殖民地划界问题与英德战略供需关系的失衡

   二 海军裁军谈判与英德战略对接的最终破裂

   三 德奥战略对接与德国海军建设的延缓

   四 一战中英德海军较量与德国的战败

  第三节 德国与意大利、日本的战略对接

   一 德国海军的重新崛起与进一步发展

   二 二战前德、意、日三国的战略发展目标

   三 “轴心国”集团的成立与德国同意大利、日本的战略对接

   四 德国海军在二战中的表现及其最终的失败

  第四节 战略对接对德国海权失败的影响性分析

   一 供需失衡使德国与英国未能建立起战略对接关系

   二 松散的对接模式减弱了德国海权获取支持的能力

   三 与海洋霸主的战略对抗阻碍了德国海权的崛起

   四 发展陆权的战略对接领域分散了海军建设的资源

   五 德国海权的发展未能得到空权的有效配合

   六 “系统能量传送力”在德国海权发展中的效果分析

  小结

 第六章 战略对接与海权:体系与单元变化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案例验证得出的基本结论

   一 战略对接由国家自主选择构建

   二 战略对接建立后国家的海权发展将受其影响

   三 海权发展结果取决于战略对接的“系统能量传送力”

  第二节 战略对接对海权影响性研究的理论内涵

   一 战略对接:单元自主构建的国家间体系

   二 海权成败:单元变化的具体表现

   三 系统能量传送力:从体系到单元内部的能量转移

  第三节 国家间“双核”体系与国内发展领域的相互影响

   一 国家间“双核”体系的内涵及特征

    (一)双核同质性

    (二)体系间差异性

    (三)体系影响效果外溢性

   二 国家间体系与二级单元的双向建构

    (一)二级单元通过供需的聚合与升级自主建构国家间体系

    (二)国家间体系通过能量转移建构二级单元

  小结

 结论与启示

  一 理论上的结论

   (一)战略对接建立与维持的基本原则是两国供需关系的平衡

   (二)战略对接对海权的影响取决于对接模式、对接国和对接领域的选择

   (三)系统能量传送力是战略对接得以跨层次影响海权发展的关键机制

   (四)国家间体系与国家内部发展领域之间存在双向建构关系

  二 对中国发展战略对接的启示

 摘要

本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战略对接的构建如何影响崛起国家海权发展成败,在分析过程中采用复杂系统的视角,将国家间建立的战略对接关系定义为国际系统下的“子系统”,将国家内部以海权为代表的具体发展领域定义为“二级单元”,在提出“系统能量传送力”这一重要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子系统”与“二级单元”的关系,指出战略对接使“子系统”内部出现能量转移状况,“二级单元”进而获得不同程度的增长和削弱,其程度则取决于国家间供需关系的平衡、战略对接模式、战略对接国和战略对接领域的选择四个方面。之后,本书通过对美国与德国1890~1945年海权发展案例的阐释,进一步验证了上述四个方面的不同做法导致的国家海权发展的不同结果。

[1]〔美〕A.J.P.泰勒:《争夺欧洲霸权的斗争1848~1918》,沈苏儒译,商务印书馆,1987。

[2]〔美〕A.T.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安常容等译,解放军出版社,2008。

[3]〔美〕阿伦·米利特、彼得·马斯洛斯基:《美国军事史》,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

[4]〔美〕阿诺德·汤因比主编《国际事务概览·第二次世界大战1.——1939年3月的世界》,郑玉质、关仪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5]〔美〕阿瑟·林克、威廉·卡顿:《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刘绪贻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6]〔德〕阿道夫·希特勒:《我的奋斗》,郭清晨译,香港现代出版公司,1969。

[7]〔英〕爱德华·卡尔:《20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秦亚青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

[8]〔美〕艾·塞·马汉:《海军战略》,蔡鸿幹、田常吉译,商务印书馆,2003。

[9]〔德〕埃里希·雷德尔:《我的一生》,吕贤臣等译,海潮出版社,2008。

[10]〔德〕奥托·冯·俾斯麦:《思考与回忆》第2卷,山西大学外语系《思考与回忆》翻译组译,东方出版社,1985。

[11]〔苏〕B.M.赫沃斯托夫编《外交史》第2卷下,高长荣等译,三联书店1979。

[12]〔英〕保罗·肯尼迪:《英国海上主导权的兴衰》,沈志雄译,人民出版社,2014。

[13]〔英〕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陈景彪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

[14]〔南非〕保罗·西利亚斯:《复杂性与后现代主义:理解复杂系统》,曾国平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15]〔美〕布莱恩·威廉·特纳、布鲁克斯·洛巴兹:《美国空军史》,曹玥译,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16]〔美〕E.B.波特主编《世界海军史》,李杰、杜宏奇、张英习译,解放军出版社,1992。

[17]〔日〕法眼晋作:《二战期间日本外交内幕》,袁靖等译,中国文史出版社,1993。

[18]〔美〕格哈特·温伯格:《希特勒德国的对外政策·上编——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上册,何江译,商务印书馆,1997。

[19]〔德〕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凌复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20]〔美〕吉尔伯特·C.菲特、吉姆·E.里斯:《美国经济史》,司徒淳、万秉铸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

[21]〔意〕加莱阿佐·齐亚诺:《齐亚诺日记:1939~1943年》,武汉大学外文系译,商务印书馆,1983。

[22]〔德〕卡尔·邓尼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对四十个问题的答复》,上海外国语学院德法语系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23]〔德〕卡尔·马克思:《十八世纪外交史内幕》,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1979。

[24]〔德〕卡尔·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1卷,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译,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1981。

[25]〔德〕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4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1964。

[26]〔德〕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9。

[27]〔美〕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8]〔奥〕L.贝塔兰菲:《一般系统论》,秋同、袁嘉新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

[29]〔美〕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合作的进化》,吴坚忠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0]〔美〕罗伯特·E.霍尔、马可·利伯曼:《经济学:原理与应用》(第2版),毛文博译,中信出版社,2003。

[31]〔美〕罗伯特·杰维斯:《系统效应:政治与社会生活中的复杂性》,李少军、杨少华、官志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32]〔美〕罗伯特·O.基欧汉:《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郭树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3]〔美〕罗伯特·西格:《马汉》,刘学成等译,解放军出版社,1989。

[34]〔美〕马汉:《大国由海权崛起》,熊显华译,求真出版社,2014。

[35]〔美〕马汉:《海权论》,萧伟中等译,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

[36]〔美〕N.格利高利·曼昆:《宏观经济学》(第4版),梁小民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7]〔苏〕И.И.罗斯图诺夫主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史(1914-1918年)》上册,钟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38]〔美〕欧阳莹之:《复杂系统理论基础》,田宝国等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

[39]〔英〕P.奥沙利文:《地理政治论——国际间的竞争与合作》,李亦鸣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1。

[40]〔美〕乔治·贝尔:《美国海权百年:1890~1990年的美国海军》,吴征宇译,人民出版社,2014。

[41]〔美〕乔治·F.凯南:《美国大外交》,雷建锋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42]〔美〕斯蒂芬·豪沃思:《驶向阳光灿烂的大海:美国海军史》,王启明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

[43]〔美〕斯蒂文·E.兰德斯博格:《微观经济学:价格理论观点》(第8版),曹小勇、陈骐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44]〔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吴象婴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5]〔美〕西恩·麦克米金:《一战倒计时:世界是如何走向战争的》,何卫宁译,新华出版社,2013。

[46]〔美〕小约翰·莱曼:《制海权:建设艘舰艇的海军》,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译,军事科学出版社,1991。

[47]〔苏〕谢·格·戈尔什科夫:《国家的海上力量》,济司二部译,三联书店,1977。

[48]〔美〕许田波:《战争与国家形成: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徐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49]〔英〕温斯顿·丘吉尔:《晦暗不明的战争》,吴泽炎、万良炯、沈大靖译,译林出版社,2012。

[50]〔美〕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约翰·杰伊、詹姆斯·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

[51]〔美〕约翰·H.霍兰:《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周晓木、韩晖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1。

[52]〔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5版),阎学通、陈寒溪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53]张海文、〔美〕波德·达顿等编《21世纪海洋大国:海上合作与冲突管理》,张沱生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54]〔英〕朱利安·S.科贝特:《海上战略的若干原则》,仇昊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1]白海军:《大挑战:德国的海洋之路》,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

[2]陈仁霞:《中德日三角关系研究(1936~1938)》,三联书店,2003。

[3]陈志瑞、刘丰主编《国际体系与国内政治:新古典现实主义的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4]戴季陶:《日本论》,九州出版社,2005。

[5]段延志:《日本结盟战略与实践研究》,军事科学出版社,2013。

[6]樊亢、宋则行:《外国经济史》,人民出版社,1981。

[7]方连庆等编《国际关系史》(现代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8]方连庆:《现代国际关系史资料选辑》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9]何蓉:《奥匈帝国》,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5。

[10]黄欣荣:《复杂性科学与哲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11]季国兴:《中国的海洋安全和海域管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2]李庆余:《美国外交——从孤立主义到全球主义》,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13]黎翔凤、梁运华:《管子校注》上册,中华书局,2004。

[14]刘绪贻、杨生茂编《美国通史第四卷:崛起和扩张的年代1898~1929》,人民出版社,2008。

[15]齐世荣等编《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上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

[16]钱学森:《创建系统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17]石家铸:《海权与中国》,上海三联书店,2008。

[18]世界知识出版社编《国际条约集(1924~1933)》,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

[19]王帆:《新开局——复杂系统思维与中国外交战略规划》,世界知识出版社,2014。

[20]王宏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德国的政策(1918~192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1]王连元:《美国海军争霸史》,甘肃文化出版社,1996。

[22]王生荣:《海权对大国兴衰的历史影响》,海潮出版社,2009。

[23]王绳祖:《国际关系史》上册,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

[24]王晓德:《梦想与现实——威尔逊“理想主义外交”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25]温勇增:《系统效用认识论》,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

[26]伍其荣:《美国海军转型研究》,海潮出版社,2006。

[27]徐蓝:《英国与中日战争(1931~1941)》,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

[28]徐弃郁:《脆弱的崛起:大战略与德意志帝国的命运》,新华出版社,2011。

[29]许国安主编《系统科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30]阎学通、孙学峰等:《中国崛起及其战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1]杨生茂等:《美西战争资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32]于淑杰主编《备战2020——美军21世纪初构想》,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

[33]张文木:《论中国海权》,海洋出版社,2009。

[34]张序三主编《海军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

[35]张忠绂:《英日同盟》,新月出版社,1931。

[3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商务印书馆,2012。

[1]陈菲:《“一带一路”与印度“季风计划”的战略对接研究》,《国际展望》2015年第6期。

[2]陈彤:《回归地理特性探讨海权本质》,《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第2期。

[3]陈银凤、施建羽:《月季芽接部位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福建热作科技》2007年第3期。

[4]冯维江、张斌、沈仲凯:《大国崛起失败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年第11期。

[5]傅勇:《能源要素组合与中美—中俄能源战略合作》,《现代国际关系》2009年第12期。

[6]高程:《市场扩展与崛起国对外战略》,《国际政治科学》2011年第3期。

[7]高震:《植物的顶端优势和水分上升机理新说》,《生物学杂志》1998年第4期。

[8]郭琼:《俄罗斯提速远东开发战略探析》,《太平洋学报》2013年第5期。

[9]胡欣:《以务实态度构建中美战略协调关系》,《太平洋学报》2003年第1期。

[10]华倩:《“一带一路”与蒙古国“草原之路”的战略对接研究》,《国际展望》2015年第6期。

[11]黄正柏、梁军:《从冲突到和解:近代英美关系考察》,《史学集刊》2006年第5期。

[12]黄硕琳:《渔权即是海权》,《中国法学》2012年第6期。

[13]金玲:《“一带一路”与欧洲“容克计划”的战略对接研究》,《国际展望》2015年第6期。

[14]李春俭:《植物激素在顶端优势中的作用》,《植物生理学通讯》1995年第6期。

[15]李大陆:《海权演变与国际制度的运用》,《太平洋学报》2014年第1期。

[16]李国强:《南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政策调适》,《国际问题研究》2014年第6期。

[17]李少军:《“冲突——合作模型”与中美关系的量化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4期。

[18]李少军:《怎样认识国际体系》,《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6期。

[19]梁军、黄正柏:《冲突与合作:霸权转移视野下的现代英美关系考察(1914~1947)》,《史学集刊》2011年第6期。

[20]刘新华:《中国发展海权的战略选择——基于战略管理的SWOT分析视角》,《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第10期。

[21]刘一健、吕贤巨:《论海权的历史发展规律》,《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22]刘中民:《崛起与错失:海权强国兴衰的历史解读》,《海洋世界》2007年第10期。

[23]刘中民:《陆海复合国家海权发展的特点与困境》,《海洋世界》2007年第11期。

[24]刘中民:《海权发展的历史动力及其对大国兴衰的影响》,《太平洋学报》2008年第5期。

[25]刘中民:《中国海洋强国建设的海权战略选择——海权与大国兴衰的经验教训及其启示》,《太平洋学报》2013年第8期。

[26]陆俊元:《海权论与俄罗斯海权地理不利性评析》,《世界地理研究》1998年第1期。

[27]马博:《“一带一路”与印尼“全球海上支点”的战略对接研究》,《国际展望》2015年第6期。

[28]朴爱英、张林国:《中国“一带一路”同韩国“欧亚倡议”的战略对接探析》,《东北亚论坛》2016年第1期。

[29]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国际政治学的三种体系理论》,《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6期。

[30]荣鹰:《共创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新议程——未来10年中印关系前瞻》,《国际问题研究》2011年第5期。

[31]邵永灵、时殷弘:《近代欧洲陆海复合型国家的命运与当代中国的选择》,《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10期。

[32]宋全成:《欧洲难民危机:结构、成因及影响分析》,《德国研究》2015年第3期。

[33]孙德刚:《论中阿战略合作关系》,《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第6期。

[34]徐蓝:《关于1940年英美“驱逐舰换基地”协定的历史考察》,《历史研究》2000年第4期。

[35]王帅:《论地理因素对海权的影响》,《太平洋学报》2014年第7期。

[36]魏志江:《论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及其影响》,《当代亚太》2008年第4期。

[37]翁法令:《柑橘高接换种适宜嫁接部位探讨》,《浙江林业科技》2004年第5期。

[38]吴思科:《“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中东国家的战略对接》,《阿拉伯世界研究》2015年第6期。

[39]吴征宇:《海权与陆权复合型强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第2期。

[40]阎学通:《中国崛起的实力地位》,《国际政治科学》2005年第2期。

[41]杨玉峰、苗韧、安琪、张培:《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因果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和建议》,《中国能源》2010年第8期。

[42]杨震:《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发展演进探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第8期。

[43]杨震、周云亨:《论军事技术对海权论发展的影响》,《军事历史研究》2012年第1期。

[44]杨震、周云亨:《论新军事变革与后冷战时代的海权》,《太平洋学报》2012年第7期。

[45]张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框架下的海权思想研究》,《太平洋学报》2014年第8期。

[46]张骥、陈志敏:《“一带一路”倡议的中欧对接:双层欧盟的视角》,《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年第11期。

[47]张杰:《“一带一路”与“全球海洋支点”:中国与印尼的战略对接及其挑战》,《当代世界》2015年第8期。

[48]张景全:《日本对德结盟论述》,《史学集刊》2007年第4期。

[49]张丽娜:《海上反恐与国际海运安全制度研究》,《河北法学》2008年第2期。

[50]郑永煌:《空间交会对接技术》,《自然杂志》2011年第6期。

[51]高云:《俄罗斯海洋战略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13年。

[52]耿志:《英美军事战略的历史考察(1919~1945)》,博士学位论文,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53]李富森:《威廉二世时期德国海军战略与政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54]李文雯:《美国海洋航行自由原则的演变及其对美国海军力量发展的影响(美国建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博士学位论文,外交学院,2014年。

[55]刘娟:《美国海权战略的演进——兼论海权在美国大国战略中的实践与应用》,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10年。

[56]薛晨:《美国海权研究:成因与变迁》,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11年。

[1]国纪平:《战略对接铺就合作共赢之路》,《经济日报》2015年5月13日,第009版。

[2]君怡:《欧盟对打击非法捕捞不力四国黄牌警告》,《中国海洋报》2014年12月23日,第004版。

[3]王海锋:《在道路探索中构建学术话语体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6月1日,第A02版。

[4]张环:《拜登访华谋求与中国全方位战略对接》,《金融时报》2013年12月5日,第008版。

[5]张涵:《习近平开始哈俄白欧亚三国行推动地区战略对接》,《21世纪经济报道》2015年5月8日,第008版。

[1]E.L.Woodward and Rohan Butler,ed.,Documents on British Foreign Policy,1919-1939(DBF P),Series Three,Vol.Ⅷ(London:Her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1955).

[2]Government Print Office,Annual Report of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Washington D.C.,1890-1945).

[3]Hans-Adolf Jacobsen and Arthur L.Smith,Jr.,World War Ⅱ:Policy and Strategy Selected Documents with Commentary(Oxford:Clio Press Ltd,1979).

[4]H.Duncan Hall,North American Supply(London:Her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1955).

[5]Louis Morton,Germany First-the Basic Concept of Allied Strategy in World War Ⅱ(Washington D.C.:Center of Military History,U.S.Army,1990).

[6]N.H.Gibbs,Grand Strategy,Vol.Ⅰ(London:Her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1976).

[7]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2004 Report to Congress(Washington D.C.: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2004).

[8]Unite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Peace and War,Unite States Foreign Policy,1931-1941(Washington D.C.: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43).

[9]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Documents on German Foreign Policy,1918-1945,Ser.D,Ⅷ(Washington D.C.: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49).

[10]W.N.Medlicott,ed.,Document on British Foreign Policy,1919-1939,Series.1,Vol.4(London: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1971).

[11]World Peace Foundation,ed.,Documents on American Foreign Relations,1938-1939(Boston:World Peace Foundation an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9).

[1]A.F.K.Organski,World Politics(New York:Alfred A.Knopf,1958,Ch.1; 1968).

[2]Alexander Hamilton,“The Federalist No.11”,Nov.1787,in Harold Syrett,ed.,The papers of Alexander Hamilton(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1-1979).

[3]Alfred T.Mahan,Sea Power and Its Relations to the War of 1812(Boston:Little,Brown,1905).

[4]Arnold Wolfers,ed.,Alliance Policy in the Cold War,Baltimore(MD:The Johns Hopkins Press,1959).

[5]A Russell Buchanan,The United States and World War Ⅱ:Military and Diplomatic Documents,Vol.2(New York:Harper & Row,1964).

[6]Baron Edmond Fitzmaurice,The Life of Granville George Leveson Gower:Second Earl Granville K.G.1815-1891,Vol.2(London:Longmans,Green,1905).

[7]B.J.C.Mckercher,Anglo-American Relations in the 1920s:the Struggle for Supremacy(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1991).

[8]B.J.C.Mckercher,The North Atlantic Triangle in a Changing World:Anglo-American-Cana-dian Relations,1902-1956(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96).

[9]Charles W.Kegley,ed.,Controversies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Realism and the Neo-liberal Challenge(Nueva York,EUA:St.Martin's Press,1995).

[10]Colin S.Gray,The Geopolitics of Super Power(Lexington: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1988).

[11]Colin S.Gray and Geoffrey Sloan,eds.,Geopolitics:Geography and Strategy(London:Frank Cass,1999).

[12]Dan Reiter,Crucible of Beliefs:Learning,Alliances,and World Wars(Ithaca 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6).

[13]David A.Baldwin,ed.,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The Contemporary Debate(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3).

[14]David C.Kang,China Rising:Peace,Power,and Order in East Asia(New York:Colombia University Press,2007).

[15]David L.Sillsed,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Social Sciences(New York:Macmil-lan,1968).

[16]D.P.O' Connell,The Influence of Law on Sea Power(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75).

[17]Dries Lesage and Thijs Van de Graaf,ed.,Rising Powers and Multilateral Institutions(London:Palgrave Macmillan,2015).

[18]Elting E.Morison,The Letters of Theodore Roosevelt,Vol.2(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1).

[19]Geoffrey Parker,Geopolitics:Past,Present and Future(London:Pinter,1998).

[20]Geoffery Till,Seapower:A Guide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London:Frank Cass,2004).

[21]George Earle Buckle,ed.,The Letters of Queen Victoria:A Selection from Her Majesty's Correspondence and Journal between the Years 1862 and 1878(3rd series),Vol.3(London:John Murray,1932).

[22]George Earle Buckle,The Life of Benjamin Disraeli,earl of Beaconsfield,Vol.5(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20).

[23]George T.Davis,A Navy Second to None: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merican Navy Policy(New York:Harcourt,Brace,1940).

[24]George W.Monger,The End of Isolation:British Foreign Policy 1900-1907(London:Thomas Nelson and Sons Ltd.,1963).

[25]Glenn H.Snyder,Alliance Politics(Ithaca 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7).

[26]Gunther E.Rothenberg,“Moltke,Schlieffen,and the Doctrine of Strategic Envelopment,”in Peter Paret(ed.),Makers of Modern Strategy from Machiavelli to the Nuclear Age(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6).

[27]Hall Christopher,Britain America and Arms Control 1928-1937(New York:St.Martin Press,1987).

[28]Harold U.Faulkner,American Economic History(New York:Harper & Brothers Publishers,1960).

[29]H.J.Mackinder,Democratic Ideals and Reality:A Study in the Politics of Reconstruction(London:Constable,1919).

[30]Holger H.Herwig,“Luxury”Fleet:The Imperial German Navy 1888-1918(London:The Ashfield Press,1980).

[31]Ivo Nikolai Lambi,The Navy and German Power Politics 1862-1914(Boston:Allen & Unwin,1984).

[32]Jack Snyder,Myths of Empire:Domestic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Ambition(Ithaca 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1).

[33]Jakub J.Grygiel,A.Wess Mitchell,The Unquiet Frontier:Rising Rivals,Vulnerable Allies,and the Crisis of American Power(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6).

[34]James D.Morrow,Game Theory for Political Scientist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4).

[35]James Joll,The Origins of the First World War(London and New York:Longman Ltd.,1984).

[36]James R.Leutze,Bargaining for Supremacy:Anglo-American Naval Collaboration,1937-1941(Chapel Hill: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77).

[37]J.A.S.Grenville,Lord Salisbury and Foreign Policy(London:The Athlone Press,1964).

[38]John Dumbrell,A Special Relationship:Anglo-American Relationship in the Cold War and After(London and Basingstoke:Macmillan Press Ltd,2001).

[39]Joseph Smith,Illusions of Conflicts:Anglo-American Diplomacy toward Latin America,1865-1896(Pittsburgh: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1979).

[40]Jules Davids,American Political and Economic Penetration of Mexico,1877-1920(New York:Arno Press,1976).

[41]Kenneth Boulding,Conflict and Defense(New York and London:Harper&Row,1963).

[42]Lawrence Sondsaus,Naval Warfare,1815-1914(London:Routledge,2001).

[43]Lester D.Langley,Struggle for the American Mediterranean:Unite States-European Rivalry in the Gulf-Caribbean,1776-1904(Athens,GA: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1976).

[44]Li,Yongcheng,Tan,See-mong,Sefika,Mohlalefi L.,Campbell,Roy H.,Liao,Willy S.,Dynamic Customization in the Choices Operating System(San Fran-cisco:in Proceeding of Reflection,April 1996).

[45]Lisle A.Rose,Power at Sea,Vol.1:The Age of Navalism,1890-1918(Columbia:Missouri University Press,2006).

[46]Ludwig.von.Mises,The Theory of Money and Credit,trans.by H.E.Bataon(Indianapolis:Liberty Fund,1981).

[47]Ludwig von Mises,On the Mani-pulation of Money and Credit.Bettina Bien Greaves,trans.by Percy L.Greaves,Jr.,ed.Dobbs Ferry(N.Y.:Free Market Books,1978).

[48]Maurice Matloff and Edwin M.Snell,Strategic Planing for Coalition Warfare,1941-1942(Washington D.C.:Office of Chief of Military History & Department of the Army,1953).

[49]Michael Brown,Flying Blind:The Politics of the U.S.Strategic Bomber Program,Ithaca(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2).

[50]Michael O.Slobodchikoff,Strategic Cooperation:Overcoming the Barriers of Global Anar-chy(New York:Lexington Books,2013).

[51]Otto Pflanze,Bismarck and Development of Germany,Vol.2(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0).

[52]P.Padfield,Guns at Sea(London:Hugh Elvelvn Ltd.,1973).

[53]Patrick J.Kelly,Tirpitz and the Imperial German Navy(Bloomington,IN:Indianna University Press,2011).

[54]Paul M.Kennedy,The Rise of the Anglo-German Antagonism 1860-1914(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1980).

[55]Paul M.Kennedy,The Samoan Tangle:A Study in Anglo-German-American Relations,1878-1900(Dublin:Irish University Press,1974).

[56]Robert Gordon Kaufman:Arms Control During the Pre-nuclear Era:The United States and Naval Limitation Between the Two World War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0).

[57]Robert K.Massie,Castles of Steel:Britain,Germany and the Winning of the Great War at Sea(London:Vintage Books,2008).

[56]Robert K.Massle,Dreadnought:Britain,Germany and the Coming of the Great War(New York:Random House,1991).

[59]Robert P. Murphy,Study Guide to The Theory of Money & Credit by Ludwig von Mises(Auburn:Ludwig von Mises Institute,2009).

[60]Robert W.Love Jr.,History of The U.S.Navy:1775-1941(Mechanicsburg:Stackpole Books,1992).

[61]Robin Hignham,Armed Force in Peacetime:Britain,1918-1940,a case study(London:G.T.Foulis,1962).

[62]Robin Renwick,Fighting with Allies:American and Britain in Peace and War(Macmillan Press Ltd,1996).

[63]Ronald L.Tammen et al.,Power Transitions:Strategies for the 21st Century(New York:Chatham House Publishers,2000).

[64]Sam Bateman,“Navies and the Maintenance of Good Order in Peacetime,” in Andrew T.H.Tan,ed.,The Politics of Maritime Power:A Survey(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7).

[65]Sam J.Tangredi ed.,Globalization and Maritime Power(Washington D.C.: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Press,2002).

[66]Shahram Chubin,“Naval Competition and Securiy in South-West Asia,”in Jonathan Alford,ed.,Sea Power and Influence:Old Issues and New Challenges(Farnborough:Gower,1980).

[67]Sivathaunu Pillai & R.K.Tewari,Ocean Warfare(Rajasthan:Manas Publications,2006).

[68]Stanley Sandler,The Emergence of the Modern Capital Ship(Newark:University of Delaware Press,1979).

[69]Stephen Gwynn,ed.:The Letters and Friendships of Sir Cecil Spring Rice:a record,Vol.2(London:Constable,1929).

[70]Stephen M.Walt,The Origins of Alliances(Ithaca 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7).

[71]Steven E.Lobell,Norrin M.Ripsman and Jeffrey W.Taliaferro,eds.,Neoclassical Realism,the State,and Foreign Polic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

[72]Thomas A.Baliey,A Diplomatic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People(New York:Appleton-Centory-Crofts,1964).

[73]Viscount Grey of Fallodon,Twenty-five Years(1892-1916),Vol.2(New York:Frederick A.Stokes Company,1925).

[74]Williamson Murray,The Change in the European Balance of Power,1938-1939(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4).

[75]William Young,German Diplomacy Relations 1871-1945:The Wilhelmstrasse and The Formulation of Foreign Policy(Lincoln,NE:iUniverse,2006).

[1]Alastair Smith,“Alliance Formation and War,”International Study Quarterly,Vol.39,No.4,1995.

[2]Anessa Kimball,“Alliance Formation and Conflict Initiation:The Missing Link,”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Vol.43,No.4,2006.

[3]Bak P,Tang C,Wiesenfeld K,“Self-organized criticality:An explanation of 1/f noise,”Physical Review Letters,No.59,1987.

[4]Bak P,Tang C,Wiesenfeld K.,“Self-organized criticality,”Physical Review A,Vol.38,No.1,1988.

[5]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The Failed States Index 2008,”Foreign Policy,July/August,2008.

[6]Christopher Sprecher,“Alliance Formation and the Timing of War Involvement,”International Interactions,Vol.30,No.4,2004.

[7]Dean C.Allard,“Anglo-American Naval Differences During World War Ⅰ,”Military Affairs,April 1980.

[8]Donald E.Lampert,Lawrence S.Falkowski,Richard W.Mansbach,“Is There an Inter-national System?”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Vol.22,No.1,1978.

[9]Gerald L.Sorokin,“Arms,Alliances,and Security Trade offs in Enduring Rivalries,”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Vol.38,No.3,1994.

[10]Glenn H.Snyder,“The Security Dilemma in Alliance Politics,”World Politics,Vol.36,No.4,1984.

[11]James Kraska,“Grasping ‘The Influence of Law on Sea Power’,”Naval War College Review,June20,Vol.62,No.3,2009.

[12]Jun Kamo,Fred Phillips,“The Evolutionary Organization as a Complex Adaptive System:Innovation in Technology Management-The Key to Gobal Leadership,”PICMET.97:Portla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1997.

[13]Michael P.Gerace,“Between Mackinder and Spykman,”Comparative Strategy,Vol.10,No.4,1991.

[14]I.D.J.Phillips,“Apical dominance,”Ann.Rev Plant Physiol,Vol.26,1975.

[15]Robert S.Ross,“China's Naval Nationalism:Sources,Prospects,and the U.S.Response,”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34,No.2,Fall 2009.

[16]W.H.Schlesinger,E.H.Delucia,W.D.Billings,“Nutrient-use efficiency of woody plants on contrasting soils in the western Great Basin,”Nevada Ecology,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