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64

当代广州学评论(第1辑)图书

The Essays of Cantonology (1)

SSAPID:101-0751-1035-23
ISBN:978-7-5097-8382-5
DOI:
ISSN:

[内容简介] 广州学以学科形态统摄现有广州研究的各个方面,既有横向上对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与管理等现实问题的研究,也有纵向上对广州历史文化、传统艺术、文献典籍等领域的研究。本刊将重点研究广州学的学科属性、基础理论、现实关怀及学科分支等不同领域。体现出综合性、务实性、开放性特征。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徐俊忠 涂成林
编 辑:曹长香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3 管理学

 发刊词

 编辑委员会

 《当代广州学评论》稿约

 学科前沿

  关于“广州学”学科建构的几个问题

   一 关于“广州学”的学科定位

   二 关于“广州学”的基本框架

   三 关于“广州学”的几个核心问题

  区域/地方研究、城市学及其统合:以广州学的建构为中心*

   一 区域/地方研究的四种取向:以中美为例

   二 超越专家取向的城市学——以广州学的协同创新为例

   三 作为一种方法:地方文献的“再利用”——以《广州大典》为例

  广州学研究中的若干关键词*

   一 广州战略规划:开全国之先河

   二 国际商贸中心与岭南文化名城:广州之根

   三 绿道:快工作结合慢生活

   四 红砖厂:城市更新与改造

   五 城中村:城市转型的文化符号

   六 秀山楼:外国人集聚区

  地方学:走向真正学科的可能性与前提条件

   一 问题的提出:学院派导向与实践导向的地方学分野及其问题

   二 从“区域研究”上升为“地方学”:区域研究的 理论价值与学术贡献视角

   三 区域研究如何上升为地方学:以广州研究为例

    (一)广州研究的标本价值与可能的学术贡献

    (二)广州研究成为广州学的现实基础

    (三)从广州研究上升为广州学:未来的努力方向

 方法论研究

  论广州学研究的现实关怀

   一 广州学论题之源头:现实隐忧

    (一)经济发展问题

    (二)社会问题

    (三)文化问题

    (四)心理和风气问题

    (五)社会制度结构

   二 广州学研究之肯綮:核心关切

    (一)注重历史积淀

    (二)关照现实情境

    (三)重视全球化与信息化视角

    (四)开展扎实的田野调研

    (五)倡导比较研究

   三 广州学研究的保障:协同作战

    (一)研究经费的保障

    (二)人才队伍的吸纳和培养

    (三)制度建设的完善

    (四)政府和社会单位的支持

  广州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与具体方法

   一 广州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与具体方法概述

   二 广州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三 广州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一)逻辑方法

     1.归纳和演绎相统一的方法

     2.分析与综合相统一的方法

     3.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4.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二)数理分析方法

     1.定性分析法与定量分析法

     2.个案分析法和总体分析法

     3.静态分析法与动态分析法

     4.统计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

   四 简短的结论

  广州学的现实价值和研究方法刍议

   一 凸显广州学研究的现实价值取向

   二 重视以实地调研获取第一手资料的田野调查法

    (一)广州学研究的双轮驱动发展途径

    (二)田野调查法的概念及特点

    (三)田野调查法在广州的发展及运用状况

   三 关注广州农村、农民、农业问题

  城市学的发展及其对广州学研究的启示

   一 城市学研究的起源

   二 有关城市学的研究领域

    1.城市和人

    2.城市和地区

    3.城市的生活

    4.城市的管理

    5.城市学的支持学科与理论基础

   三 城市学在我国的发展

   四 地方政府对城市学研究的推动:以杭州为例

   五 对广州学研究的启示

    1.广州学的研究顺应了城市研究的发展趋势与城市发展的现实需求

    2.对广州学的研究,不能拘泥于某一学科的框架限制

    3.应以协同创新促进广州学的研究

    4.地方政府应大力支持

  世界文化名城培育视野下广州学研究的意义和任务*

   一 广州世界文化名城培育目标的提出及困境

    (一)广州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的提出

    (二)广州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的困境

   二 广州学研究:世界文化名城培育的理论基础和支撑

    (一)广州学研究为世界文化名城培育提供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纽带

    (二)广州学研究为世界文化名城培育提供理论与实践的交互互动

    (三)广州学研究为世界文化名城培育提供地方性与全球性的对话可能

   三 世界文化名城培育视野下广州学研究的任务

    (一)广州学研究应聚焦于广府文化,梳理广州历史文化的基因和特质

    (二)广州学研究应落脚于广州的文化实践,提供广州世界文化名城培育的决策咨询

    (三)广州学研究应对各地方学进行比较研究,为学科发展和世界文化名城培育提供借鉴

 广府文化研究

  广州学视角下广府文化现代化研究

   一 区域文化及其现代化的内涵

   二 区域文化现代化的基本走向

    (一)法制化

    (二)产业化

    (三)民族化

    (四)现代化

   三 广府文化现代化的目标

   四 实现广府文化现代化的战略路径

    (一)依托广府文化深厚的商贸底蕴打造新岭南文化中心

    (二)广府文化现代化不仅是传承遗产,更要推陈出新

  广府风情的文学书写及其价值探绎

   一 广府文学的本土化创作倾向

   二 广府文学描绘广府风情的审美功能

   三 广府风情文学书写的认识价值

  广府与广府建筑文化

   一 广府人从哪里来

   二 百越与南越国

   三 从“广府”建城史看海上丝绸之路到十三行

   四 广府建筑文化的三条独特发展轨迹

    1.岭南广府民居传统鲜明的个性

    2.岭南广府近代建筑的转型和演变

    3.从岭南广府古典复兴看教会建筑中国化和民族主义建筑的复兴

   五 岭南广府建筑发展的未来思考

  “私伙局”:广州学研究的一个文化样本*

   一 私伙局是岭南文化的产物

    (一)经济基础:岭南文化的重商性

    (二)精神诉求:岭南文化的享乐性

    (三)艺术基础:岭南地区粤歌文化

   二 私伙局的历史传承

    (一)明清时期的私伙局雏形

     1.锣鼓柜

     2.明清时期的“玩家”

     3.瞽师、瞽姬与灯笼局

    (二)民国时期私伙局的继续发展

     1.瞽姬在茶楼

     2.女伶时代

     3.民国“玩家”引领的私伙局

    (三)私伙局在当代蓬勃发展

   三 结论

  探寻文化公园的文化渊源

   一 一方热土300年来的沧桑

   二 通商漂来的美国花园、英国花园

   三 没有历史根基空降的“汉城”

   四 寻找文化公园的“文化根脉”

    1.空间上这里可与众多旅游点相关联

    2.时间上贯通上下250年,涵盖众多历史事件

    3.与众多历史人物、世界风云人物相关联

    4.与众多的建筑文化景观相关联

    5.与众多的生活方式相关联

   五 迎接十三行文化公园的曙光

    1.缔造历史文化主题公园

    2.开放的大众化绿化广场空间

    3.改善市政设施的动力推动

    4.公园管理体制变博物馆管理体制

    5.公园重要的是营造文化景观

 海上丝绸之路研究

  纽带、平台、框架:广东建构海上丝绸之路的三种新格局

   一 海上丝绸之路的现状:一条竞合之路

   二 广东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三种递进关系:从纽带、平台到框架

    (一)利用枢纽城市强化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纽带作用

    (二)合力构建亚洲国家自己的文化贸易平台

    (三)从纽带到平台,再到框架

   三 岭南文化应对海上丝绸之路新任务应具备的特点和功能

    (一)岭南文化的新特点

     1.主随客便

     2.放低身段

     3.多种渠道

    (二)岭南文化应该具有的新功能

     1.建立生活方式影响力

     2.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

     3.制造具有最广大市场的大众文化

  十三行研究在广州学中的地位*

   一 十三行研究意义是广州学的重要内容

   二 十三行研究学派是广州学的重要构成

    1.广州学派的师脉传承

    2.广州学派的学科建设

    3.广州学派的学术地位

   三 十三行研究发展是广州学的重要课题

  广州南沙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存研究

   一 天后庙、烟墩与灯塔

    1.天后庙

    2.烟墩

    3.灯塔

   二 虎门炮台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广州南沙新区建设

   一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南沙元素

   二 将南沙新区建设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意义

    (一)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二)探索粤港澳合作新模式

    (三)增强广州国家中心城市新优势

   三 将南沙新区建设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基础

    (一)区位条件优越

    (二)经济发展迅速

    (三)政策优势叠加

    (四)航运产业初具规模

   四 将南沙新区建设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前景

   五 将南沙新区建设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政策建议

 热点聚焦

  广州学研究要回归商都本真

   一 区域研究视野中的“广州学”

   二 广州学研究要回归“千年商都”之本真

  广州居民的社会参与:一个城市个案

   一 调查抽样情况

    (一)抽样方式方法

    (二)回收样本的属性

   二 广州居民社会参与的总体参与情况

    (一)超过六成居民关心社会活动,1/4的居民目前参与社会活动

    (二)居民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和接触社会

    (三)文体娱乐活动是居民最热衷参加的社会活动

    (四)12.5%的居民主动到现场参与志愿者和义工活动

    (五)12.8%的居民会参加社会团体

    (六)传统通讯方式和现代通讯方式同样重要

    (七)个人利益是广州居民最主要的参与动机

    (八)“工作忙”是不想参加社会活动的重要理由

    (九)“社会保障和安全”是广州居民最关注的社会问题

   三 广州居民社会参与凸显的问题

    (一)社会参与文化比较薄弱

    (二)社会参与平台不健全

    (三)居民参与社会的效能感低

   四 广州社会参与问题存在的原因

   五 增强广州居民社会参与的对策和建议

  从广州经验迈向广州学的构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法制统一与规范多元的难题

   三 广州基层治理法治化的经验

    (一)材料背景

    (二)运作中的制度

    (三)法律职业与基层社会

   四 广州经验:蕴含普遍的特殊

    (一)对广州经验的分析

    (二)迈向广州学的初步讨论

   五 结论:构建怎样的广州学

  刍议城市外交视野下的广州学研究*

   一 城市外交的概念界定和特点分析

    (一)城市外交的内涵

    (二)城市外交的特征

     1.主体特征

     2.目的特征

     3.内容特征

     4.形式特征

   二 广州城市外交发展现状分析

    (一)开拓交往渠道,积极推进国际友好城市建设

    (二)积极发挥外国驻广州领事馆的作用

    (三)重视多边交流,日益拓展城市外交发展空间

   三 广州推进城市外交对于广州学学科发展的价值分析

    (一)充实丰富广州学学科的研究内容

    (二)提升广州学学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积极发挥广州学学科突出的地缘优势

    (四)持续拓展广州学学科的研究视野

 经济视野

  从国家战略层面看广州新常态格局

   一 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定位具有国家战略意义

   二 “保三”策略不能确保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目标实现

   三 在国家战略层面上打造广州国家中心城市

  广州经济增长方式特点探析

   一 经济增长动力变化

    1.需求动力

    2.产业动力

    3.所有制变迁的动力

    4.创新驱动

   二 资源利用效率与经济增长效率

   三 经济结构变迁

   四 环境影响

   五 简要结论

  广州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研究

   一 前言

   二 文献回顾

   三 广州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应用

    (一)促进广州学术交流和研究

    (二)推动广州经济社会的深化发展

    (三)提升广州发展的区域竞争力

   四 广州学如何服务广州商贸经济发展

    (一)以“现代国际商都”为研究立足点

    (二)加强广州商贸经济的学术理论研究

     1.政策钻研和解读

     2.新的建设和发展思路

     3.推进国际惯例的接轨

     4.建设过程中的不断修正

     5.培养大批专业研究人才

    (三)推动广州学在商贸经济发展具体领域中的应用

     1.会展业

     2.都市商圈

     3.对外贸易

     4.现代物流

     5.电子商务

   五 广州学推动国际商贸中心建设的具体路径

    (一)确定与商贸中心发展建设相关的学科体系

    (二)以广州学推进商贸经济发展的立项研究

    (三)弥补市场和政府研究的不足

    (四)提供商贸活动跨区域研究的范式

   六 结语

  加强广州学研究,建设地方新型智库

   一 建设地方新型智库是广州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1.建设地方新型智库为广州学发展带来契机

    2.建设地方新型智库是广州学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 加强广州学研究,建设地方新型智库的现实意义

    1.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2.为解决广州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献计献策

    3.提升广州市的综合竞争力

    4.促进广州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 加强广州学研究,建设地方新型智库的对策建议

    1.立足广州实际,加强应用对策研究

    2.组建一支稳定的研究队伍,完善人才共享机制

    3.取得社会各界支持,建立多元化的研究资助机制

    4.打造成果转化平台,拓宽成果转化渠道

    5.创新科研激励机制,建立成果考核评价机制

    6.树立智库形象,不断扩大广州学的社会影响力

  数据海洋中广州城市规划与功能分区的新思考*

   引言

   一 基于大数据的居民时空行为数据获取

    (一)网络数据获取技术

    (二)居民行为数据的获取渠道

   二 城市居民行为活动与城市空间重构

    (一)行为与活动特征

    (二)行为与空间重构

   三 广州城市规划与功能分区的新理念与框架设计

   四 结论

 学术委员会

广州学以学科形态统摄现有广州研究的各个方面,既有横向上对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与管理等现实问题的研究,也有纵向上对广州历史文化、传统艺术、文献典籍等领域的研究。本刊将重点研究广州学的学科属性、基础理论、现实关怀及学科分支等不同领域。体现出综合性、务实性,开放性特征。

[1]陈泽泓:《岭南文化概说》,广东人民出版社,2013。

[2]陈谦:《明清两代广东修志概况》,《岭南文史》1983年第2期。

[3]段汉明:《城市学:理论·方法·实证》,科学出版社,2012。

[4]仓修良:《方志学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5]李仲伟等:《广州文献书目提要》,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6]刘傅峰等主编《广府文化与和谐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

[7]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元大德南海志残本》,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

[8]涂成林等主编《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9]张妙弟主编《地方学与地方文化》,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10]朱士嘉:《中国地方志综录》,新文丰出版公司,1975。

[11]周蕾:《世界标靶的时代》,陈衍秀译,麦田出版有限公司,2011。

[12][美]格尔茨:《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张家瑄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13][美]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1]姚华松:《 流动人口的空间透视》,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2]曾雅:《城市空间重构优化 广州战略规划获“国际杰出范例奖”》,《广州日报》2010年9月2日。

[3]叶书宏:《美国要走“再工业化”之路》,《海南日报》2010年8月13日。

[4]佘慧萍、叶华:《广州总部经济规划出炉 提出打造新世纪CBD》,《南方都市报》2009年6月4日。

[5]辛均庆:《广州绿道建设不搞大拆大建》,《南方日报》2011年1月7日。

[6]朱四倍:《富人数量全球第四的多元审视》,《扬州晚报》2010年6月26日。

[7]卢轶、常仙鹤、祝桂峰:《有效保障转型升级用地需求》,《南方日报》2011年6月24日。

[1]张宝秀:《地方学的设立标准和学科内涵》,《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4月25日。

[2]张宝秀:《我国地方学发展概况及对北京学的再认识》,《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3]严昌洪、汤蕾:《国内外城市地方学研究综述》,《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4]陈海忠:《地方学兴起的历史背景》,《人文岭南》2014年5月5日。

[5]林发钦:《澳门学的新生:走出文化焦虑》,《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3月21日。

[6]郝雨凡、汤开建、朱寿桐、林广志:《全球文明史互动发展的澳门范式:论澳门学的学术可能性》,《学术研究》2011年第3期。

[8]李锦旭:《地方学的形塑:南方经验的反思》,2009年南台湾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邱昶、黄昕:《广州学引论》,广州出版社,2014。

[2]张宝秀:《北京学理论研究的历程与展望》,《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3]张宝秀、成志芬、马慧娟:《我国地方学发展概况及对北京学的再认识》,《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7期。

[4]张妙弟:《北京学研究十年回顾与思考》,《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1][德]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

[2]李帆、傅劲松:《论资源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体系》,《资源与产业》2006年第6期。

[3]陈昌曙:《自然辩证法研究》,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

[1]邱昶、黄昕:《广州学引论》,广州出版社,20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 第1部分:总则》,2009。

[3]李亦园:《李亦园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周大鸣、乔晓勤:《现代人类学》,重庆出版社,1990。

[5]储冬爱:《城中村的民俗记忆——广州珠村调查》,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

[6]马强:《伊斯兰“乌玛”精神与都市穆斯林社区——广州穆斯林哲玛提现状田野调查》,《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1期。

[7]马强:《回族特色人才的迁移就业及城市适应——广州市宁夏籍阿拉伯语从业者田野调查》,《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8]王路等:《医患关系的认知人类学解读——基于广州市儿童医院的调查事例》,《开放时代》2011年第10期。

[9]李琴、黄黎若莲:《为什么中国城市低保存在目标瞄准问题?——基于广州市的田野调查》,《中国民政》2014年第1期。

[10]程瑜、陈瑞文:《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与对策——以广州市黄埔区为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1]钱学森:《关于建立城市学的设想》,《城市规划》1985年第8期。

[2]宋俊岭:《现代化、城镇化和城市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1992年第9期。

[3]顾孟潮:《关于城市学研究起步的设想》,《城市》1992年第12期。

[4]陈光庭:《泛谈“城市学”》,《规划师》1998年第5期。

[5]宋俊岭:《城市学的讲授与普及:一项刻不容缓的学科建设任务》,《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年第12期。

[6]张继刚、赵万民:《重视地域城市学研究》,《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1。

[1]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化报告——文化现代化》,2009。

[2]叶南客:《区域文化现代化的目标与主题内涵——促进江苏文化率先现代化的战略设计》,《学海》2004年第2期。

[3]《打造新岭南文化中心 构筑城市核心竞争力》,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3-07/30/content_2336079.htm。

[1]曹劲著《先秦两汉岭南建筑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

[2]李珍著《兴安秦城城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考古集》,文物出版社,2004。

[3]黄启臣著《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史》,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4]吴庆洲:《岭南派建筑的新风格》,曾昭奋主编《岭南建筑艺术之光——解读莫伯治》,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5]王河著《岭南建筑新语》,曾昭奋主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6]〔秦〕吕不韦:《吕氏春秋·恃君览》。

[7]〔汉〕《史记·南越列传》。

[8]〔汉〕《汉书·严安传》。

[9]〔清〕屈大均撰《广东新语》。

[10]〔清〕《永乐大典·广州府》。

[1]黄伟宗:《海上丝绸之路与海洋文化纵横谈》,广东经济出版社,2014。

[2]黄敏:《越南〈年轻人报〉报道中的中国形象——以2010年与2011年为例》,《东南亚研究》2013年第4期。

[3]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4]黄启臣:《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史》,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5]王正绪、杨颖:《中国在东南亚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基于跨国问卷调查的分析》,《现代国际关系》2009年第5期。

[6]谢剑:《试论全球化背景下的国族认同:以东南亚华人为例》,《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第9期。

[1]梁嘉彬著《广东十三行考》,南京国立编译馆1937年初版,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2]〔美〕马士(Morse,H.B.)著《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区宗华译,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

[3]〔美〕威廉·C.亨特(Hunter,W.C)著《广州“番鬼”录:1825-1844:缔约前“番鬼”在广州的情形》,广东人民出版社,1882年初版,1993。

[4]〔日〕佐佐木正哉著《鸦片战争前中英交涉文书》,东京:南岩堂书店,1967,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4年再版。

[5]〔英〕格林堡著《鸦片战争前中英通商史》,康成译,商务印书馆,1961。

[6]蔡鸿生主编《广州与海洋文明系列》,广东人民出版,2002。

[7]蔡鸿生著《中外交流史事考述》,大象出版社,2007。

[8]黄启臣、梁承邺编著《广东十三行之一:梁经国天宝行史迹》,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9]李国荣、林伟森主编《清代广州十三行纪略》,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1](清)王先谦:《东华续录·乾隆朝》卷四十六,清刊本。

[2](清)仲振履:《虎门览胜》,暨南大学图书馆藏汉画轩钞本。

[3](清)梁廷枏:《粤海关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4](清)丁拱辰:《西洋圆形炮台图说》,魏源:《海国图志》,清刊本。

[5](清)文庆等辑《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6](清)关天培撰《筹海初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

[7]王洁玉编《道光间广东防务未刊文牍六种》,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4。

[8](清)陈坤:《虎门炮台图说》,新中国成立后油印本,暨南大学图书馆七楼古籍室藏本。

[9]《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岭南美术出版社,2006。

[10]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11]广州市文物博物馆学会编《广州文博》(四),文物出版社,2011。

[12]陈建华主编《广州市文物普查汇编》,广州出版社,2008。

[13]萧致治、杨卫东编撰《西风拂夕阳:鸦片战争前中西关系》,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14]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15]王宏斌:《清代前期海防:思想与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6]宗泽亚:《清日战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第180页。

[17]广东省文史研究馆编《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中华书局,1978。

[18]顾涧清等著《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19]广东文史研究馆编《鸦片战争与林则徐史料选择》,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

[1]仲振履:《虎门览胜》卷上,暨南大学图书馆藏本。

[2]周汉民、王其明、任新建:《上海自贸区解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3]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赢在自贸区 寻找改革红利时代的财富与机遇》,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4]陈建年、卢晓芬:《港口发展与广州南沙地区的开发》,《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年第6期。

[5]曹小曙、彭灵灵:《珠江三角洲港口物流与城市发展》,商务印书馆,2011。

[6]王缉宪:《中国港口城市的互动与发展》,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1]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联合编写《公共参与手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杨志:《我国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现状及其路径选择》,《理论学刊》2006年第7期。

[3]李桂玲:《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4]王预震、周义程:《公共决策中的公众参与》,《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5]江苏芬、孙金旭:《制约公民有序参与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因素分析》,《经营管理者》2010年第21期。[6]刘纳:《现阶段我国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困境及对策分析》,《法治与社会》2009年第36期。

[7]潘俊、罗依平:《我国公共决策中公民参与的困境分析及优化途径》,《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8]龚成、李成刚:《论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公民参与》,《社会经纬》2012年第1期。

[9]周潇:《积极推进我国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理论探索》2008年第1期。

[10]赵颖:《从群体性事件看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东南学术》2008年第4期。

[11]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孙柏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2]王建容、王建军:《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形式及其选择维度》,《探索》2012年第1期。

[13]付宇程:《论行政决策中的公众参与形式》,《法治研究》2011年第10期。

[14]孙柏瑛:《公民参与形式的类型及其适用性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15]孙国锋、苏竣:《电子政府促进民主与发展》,《清华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16]霍海燕:《试析我国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方式——基于制度化视角的分析》,《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17]张清华、林波:《论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和有效模式》,《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18]孙枝俏、王金水:《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度化的价值和问题分析》,《江海学刊》2007年第5期。

[19]S. R. Arnstein. “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1969,(35).

[1]约瑟夫·奈、约翰·唐纳胡:《全球化世界的治理》,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2]王福春:《外事管理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左正:《广州:发展中的华南经济中心》,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

[4]龚铁鹰:《国际关系视野中的城市——地位、功能及政治走向》,《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8期。

[5]戴维·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6期。

[6]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友好城市工作管理规定》,2002年2月修订执行。

[7]Robert Cooper,The Breaking of Nations:Order and Chaos in the 21st Century,London:Atlantic Books,2003.

[8]Knox P.L. & Taylor P.J. World Cities in a World Syst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1]智谷趋势研究中心:《震惊!广州一线城市地位不保,可能被天津、深圳超越》,2014年9月24日,http://finance.sanqin.com/2014/0924/43635.shtml,2014年10月16日。

[2]胡刚:《打破悲观思想 广州可“保三争二”》,《南方日报》2013年5月14日,第A02版。

[3]丁力:《关于广州与天津之争的思考》,《南方日报》2013年5月8日,第A02版。

[4]彭澎:《广州誓与天津争老三》,《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2月22日。

[5]彭澎:《广州发展自贸区能否有大作为》,《南方日报》2014年12月16日,第A02版。

[1]单豪杰:《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第10期。

[2]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经济研究》2011年第5期。

[3]傅元海、叶祥松、王展祥:《制造业结构优化的技术进步路径选择——基于动态面板的经验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第9期。

[1]陈剑、张强:《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政策建议》,《宏观经济管理》2011年第1期。

[2]黄汉强:《关于“澳门学”对象与方法的思考》,《学术研究》2001年第7期。

[3]刘邦凡、杨华昌:《“上海学”研究管窥》,《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2期。

[4]马纳斯·查特杰:《经济发展的管理与地区学》,1963。

[5]潘杰:《地方学的定位及其社会历史功能》,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地方文化与地方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2012。

[6]仝建平、张有智:《关于地方学研究的几点思考》,《社会科学评论》2008年第2期。

[7]王先念:《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新战略、新思维与新视角——基于商贸中心能量等级分析的战略研究》,《城市观察》2011年第4期。

[8]〔日〕小川和佑:《东京学》,廖为智译,台北一方出版社,2000。

[9]严昌洪、汤蕾:《国内外城市地方学研究综述》,《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0]张宝秀、成志芬、马慧娟:《我国地方学发展概况及对北京学的再认识》,《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1]王文:《重建中国智库》,《文化纵横》2014年第5期。

[2]徐晓虎、陈圻:《中国智库的基本问题研究》,《学术论坛》2012年第11期。

[3]汪毅夫:《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与泉州历史文化研究》,《海交史研究》2002年第2期。

[4]赵晋:《关于北京学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5]陈桂炳:《史学转型与泉州学学科意识的产生》,《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6]王小海:《哈佛“大学智库”研究》,《战略决策研究》2014年第6期。

[1]秦萧、甄峰、熊丽芳、朱寿佳:《大数据时代城市空间行为研究方法》,《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第9期。

[2]龙瀛、崔承印、茅明睿、张永平、张宇、吴运超:《大数据时代的精细化城市模拟:方法、数据、案例和框架》,《城市规划年会“规划信息化与新技术”》专题,2013。

[3]张文佳、柴彦威:《时空制约下的城市居民活动—移动系统——活动分析法的理论和模型进展》,《国际城市规划》2009年第4期。

[4]Buliung R N,Kanaroglou P S. “Urban Form and Household Activity-travel Behavior”. Growth and Change,2006,37(2).

[5]Timmermans H P,van der Waerden,Mario A,et al. “Spatial Context and the Complexity of Daily Travel Patterns: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2003,11.

[6]Snellen D. Urban Form and Activity-travel Patterns:An Activity-Based Approach to Travel in a Spatial Context. PhD.dissertation,Technische Universiteit Eindhoven,2002.

[7]Papinski D,Scott D M,Doherty S T. Exploring the Route Choice Decision-Making Rocess:A Comparison of Planned and Observed Routes Obtained Using Person-Based GP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F:Traffic Psychology and Behaviour,2009,12(4).

[8]Ben-Akiva M,Bowman J L. “Integration of an Activity-based Model System and a Residential Location Model”. Urban Studies,1998,35(7).

[9]Shiftan Y. “The Use of Activity-based Modeling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Land-use Policies on Travel Behavior”.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08,42.

[10]Hollenstein L,Purves R. “Exploring Place through User-Generated Content:Using Flickr Tags to Describe City Cores”. Journal of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2013,(1).

[11]Lüscher P,Weibel R. “Exploiting Empirical Knowledge for Automatic Delineation of City Centers from Large-scale Topographic Databases.Computers”,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2013,37(1).

[12]郭艳华:《广州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城市的现实思考》,《南方论丛》200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