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1

引证文献

3 !

参考文献

197

日常生活的现象学社会学分析图书

Analyses of Phenomenological Sociology for Everyday Life

SSAPID:101-0736-2936-78
ISBN:978-7-5097-1361-7
DOI:
ISSN:

[内容简介] “现象学社会学”是西方社会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理论取向之一。在中国社会学界,深入探讨现象学社会学的研究文献鲜有所见,试图将其应用于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情景之中,以其特有的理论观点为指导,来从事对中国社会日常生活的经验研究,则更是凤毛麟角。近年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杨善华教授及其学术团队以“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学社会学分析”为旗帜,在这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本书即是该学术团队的部分研究成果。

相关信息

丛书名:北大社会学·专题系列
作 者: 谢立中
编 辑:杨桂凤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专题:日常生活的现象学社会学分析

  作为意义探究的深度访谈*

   一 问题的提出:“深度访谈”的实质

   二 叙述的意义

   三 对访谈原则的讨论

    (一)悬置的态度

    (二)对被访者日常生活的了解

    (三)被访者个人生活史:访谈最佳的切入点

    (四)全方位的观察

    (五)“意义”和“事实”:意义探究时“真”和“假”的辩证法

    (六)三层次的文本分析:意义探究的具体路径

   四 结语

  感知与洞察:研究实践中的现象学社会学*

   一 若干理论前提

   二 感知:悬置、意义的辨析与区分、意义的逻辑

    (一)被访者的日常生活:感知的对象和研究的重心

    (二)悬置

    (三)意义的辨析与区分

    (四)意义的逻辑的把握

   三 洞察:感知的目标和结果

   四 结论

  田野调查中被访者叙述的意义诠释之前提*

   一 关于“意义”

   二 我群关系的建立

   三 索引性:意义脉络的显现和追溯

   四 小结

  近期中国农村家族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

   一 家族定义及学术界视野中的家族和宗族关系

   二 家族在中国农村社会结构中的定位和作用的演变*

   三 社会学的视角和日常生活中的家族

   四 家族和农村的工业化与现代化

  理解普通妇女与她们的生活世界

  日常生活政治化*与农村妇女的公共参与*

   一 背景:关于“国家政治”与“村庄政治”的区分

   二 群体边界的明晰与行动的理性化*

   三 妇女对参与选举和选举结果的解释

   四 “聊天”:日常生活政治化的另一具体表现

   五 结语

  夫妻关系“定势”的型塑、维护、突破与权力策略

   一 引言

   二 夫妻关系定势型塑中的权力技术

    1.通过“场景界定”进行有选择的关注和有系统的忽视

    2.通过建立范畴类型确立行为规范

    3.通过质疑对方资格能力确立优先资格

   三 运用权力策略维护既有的夫妻关系“定势”

   四 突破既有关系“定势”时的权力技术运用

    1.通过突破场景框架实现定势突破

    2.通过否定既有的范畴突破定势

    3.通过拷问资格能力来否定或突破既有定势

   五 小结

  手机:全球化背景下的“主动”选择

   一 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二 珠江三角洲独特的社会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 手机:农民工的“主动”选择?

   四 结论

  ICT产品的应用和白领的“白领化”*

   一 引言

   二 概念界定

    (一)白领

    (二)日常生活

   三 资料分析

    (一)ICT产品对中国白领阶层的影响是以他们对此的率先接受为前提的

    (二)ICT产品的层化市场

    (三)打造白领

     1.白领化就是打造白领的过程

     2.ICT产品与白领之间的双向互动

     3.白领群体内部的认同机制及这种机制的形成

   四 小结

 其他论文

  论舒茨的“主体间性”理论

   一 舒茨早期的“主体间性”理论

   二 舒茨中后期的“主体间性”理论

   三 此在的基本分析

   四 结语

  社会行动的意义:三种模式的比较

   引言

   一 行动的主观意义

   二 行动的“效果意义”

   三 “意义”与“意味”的区分

   四 三种模式的比较与分析

   五 行动意义的再分析

 编者的话

保尔·汤普逊:《过去的声音——口述史》,覃方明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何凡兴等编著《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红旗出版社,1991。

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倪梁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92。

霍桂桓:《舒茨》,载苏国勋主编《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十卷社会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贾春增主编《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孙飞宇:《论舒茨的“主体间性”理论》(上),《社会理论学报》2004年第7卷第2期(秋季号),(新加坡)八方文化创作室。

杨善华、罗沛霖、刘小京、程为敏:《农村村干部直选研究引发的理论问题》,《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6期。

伊格尔斯:《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何兆武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袁方主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张祥龙:《朝向事情本身:现象学导论七讲》,团结出版社,2003。

Andrews,Molly,Shelley Day Sclater,Corinne Squire,and Amal Treacher(Ed.). 2000. Lines of Narrative:Psychosocial Perspectives. New York:Routledge.

Arksey,Hilary & Knight,Peter. 1999. Interviewing for Social Scientists. CA:Sage Publications.

Chamberlayne,Prue,Joanna Boornat,& Tom Wengraf. 2000. The Turn to Biographical Methods in Social Science:Comparative Issues and Examples. New York:Routledge.

Giele,Janet Z. and Glen H.Elder Jr.(Ed.) 1998. Methods of Life Course Research: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CA:Sage Publications.

Hakim,Catherine. 1987. Research Design:Strategies and Choices in the Design of Social Research. Allen&Unwin.

Perks,Robert & Thomason,Alistair(Ed.). 1998. The Oral History Reader. New York:Routledge.

Rustin,Micheal. 2000. Reflections on the Biographical Turn in Social Science.The Turn to Biographical Methods in Social Science:Comparative Issues and Examples,(Eds.)by Prue Chamberlayne,Joanna Boornat,and Tom Wengraf.New York:Routledge.

Scheff,Thomas J. 1997. Emotions,the Social Bond,and Human Reality:Part/Whole Analysi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chutz,Alfred. 1962. Collected Papers I,edited and introduced by Maurice Natanson.The Hague:Martinus,Nijhoff.

Schutz,Alfred. 1972. The Phenomenology of the Social World. Heinemann Educational.

Schutz,Alfred. 1976. Collected Papers Ⅱ,(Ed.)Arvid Brodersen,Martinus,and Nijhoff.The Hague:Martinus,Nijhoff.

Weber,Max. 1978. Economy and Society:An Outline of Interpretive Sociology. (Ed.)Guenther Roth and Claus Wittich.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engraf,Tom. 2000. Betrayals,Trauma and Self-redemption?—The Meanings of “the Closing of the Mines” in Two Ex-miners’ Narratives. In Lines of Narrative:Psychosocial Perspectives. (Ed.)Molly Andrews,Shelley Day Sclater,Corinne Squire,and Amal Treacher.New York:Routledge.

Wengraf,Tom. 2001.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ing—Biographic Narrative and Semi-structured Methods. CA:Sage Publications.

Widdlershoven,G.A.M. 1993. The Story of Life:Hermeneutic Perspectiv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rrative and Life History. In J.Ruthellen(series Ed.)and L.Amia(Vol.Ed.),The Narrative Study of Lives,Vol.1. Newbury Park,CA:Sage Publications.

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出版社,1990。

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92。

霍桂桓:《舒茨》,载苏国勋主编《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十卷社会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李猛:《舒茨和他的现象学社会学》,载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a。

李猛:《常人方法学》,载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b。

米歇尔·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那坦森:《现象学宗师胡塞尔》,(台北)允晨出版公司,1982。

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诺曼·K.邓津、伊冯娜·S.林肯主编《定性研究:方法论基础》,风笑天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孙飞宇:《论舒茨的“主体间性”理论》(上),《社会理论学报》2004年第7卷第2期(秋季号),(新加坡)八方文化创作室。

杨善华:《关注常态生活的意义——家庭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初探》,《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杨善华、刘小京:《近期中国农村家族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杨善华、孙飞宇:《作为意义探究的深度访谈》,《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5期。

叶秀山:《思·史·诗——现象学和存在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88。

张祥龙、杜小真、黄应全:《现象学思潮在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张祥龙:《胡塞尔的现象学》,载张祥龙、杜小真、黄应全著《现象学思潮在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Outhwaite,W. 1975. Understanding Social Life:The Method Called Verstehen. George Allen & Unwin.

Schutz,Alfred. 1972. The Phenomenology of the Social World. Heinemann Educational.

陈原:《社会语言学》,学林出版社,1983。

胡塞尔:《逻辑研究》第二卷,倪梁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霍桂桓:《舒茨》,载苏国勋主编《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十卷社会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李猛:《常人方法学》,载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林语堂:《中国人》,学林出版社,1994。

孙飞宇:《论舒茨的“主体间性”理论》(上),《社会理论学报》2004年第7卷第2期(秋季号),(新加坡)八方文化创作室。

托马斯·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科学出版社,1971。

杨善华:《感知与洞察:研究实践中的现象学社会学》,《社会》2009年第1期。

杨善华、孙飞宇:《作为意义探究的深度访谈》,《社会学研究》2005第5期。

张祥龙:《朝向事情本身——现象学导论七讲》,团结出版社,2003。

Marshall,C. & Rossman,G. 1999. Design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third edition). Thousand Oaks,CA:Sage Publications.

Psathas,George. 1989. Phenomenlology and Sociology. Washington,D.C.,Center for Advanced Research in Phenomenology &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Schutz,A. 1962. Collected Papers I,edited and introduced by Maurice Natanson.The Hague:Martinus,Nijhoff.

Wengraf,Tom. 2001.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ing—Biographic Narrative and Semi-structured Methods. CA:Sage Publications.

陈俊杰:《农村企业的家族化现象剖析》,《东方》1995年第3期。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

冯尔康:《中国宗族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傅高义:《社会转型中的问题》,载张敏杰主编《西方专家为中国经济诊断》,长春出版社,1999。

郭于华:《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传统亲缘关系》,《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6期。

侯红蕊:《中国北方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家族的作用及其特点》,北京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1997。

霍桂桓:《舒茨》,载苏国勋主编《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十卷社会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刘小京:《现代族谱中妇女地位的变化——以浙南C县为个案》,《妇女研究论丛》1993年第4期。

刘小京:《现代宗族械斗研究》(其第一章以“略析当代浙南宗族械斗”为题,载《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5期;第二、三章以“现代宗族械斗问题研究——以苍南县江南地区为个案”为题,载《农村经济与社会》1993年第5期)。

刘小京:《亲缘关系网络——现实和理论回顾》(未发表),1995a。

刘小京:《湘中三农家》,《中国农民》1995(b)年第9期。

刘一皋:《中国改革与农村社会——读〈中国的乡村,社会主义的国家〉》,《中国书评》1995年总第四期。

钱杭:《关于宗法制度形成的条件问题》,《学术季刊》1990年第1期。

钱杭、谢维扬:《宗族问题:当代中国农村研究的一个视角》,《社会科学》1990年第5期。

苏国勋:《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十卷社会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孙本文:《现代中国社会问题》,商务印书馆,1947。

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王铭铭:《宗族、社会与国家——弗里德曼理论的再思考》,《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6年秋季卷。

王思斌:《经济体制改革对农村社会关系的影响》,《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

王思斌:《家族意识在农村工业化中的作用》,载乔健、潘乃谷主编《中国人的观念和行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徐扬杰:《宋明家族制度史论》,中华书局,1995。

杨善华:《家族政治与农村基层政治精英的选拔、角色定位和精英更替》,《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1期。

杨善华、侯红蕊:《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趋势》,《宁夏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岳庆平:《家族文化与现代化》,《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6期。

赵力涛:《家族与村庄政治:河北某村家族现象研究》,北京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1998。

折晓叶:《村庄的再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Freedman,Maurice. 1966. Chinese Lineage and Society:Fukien and Kwangtung. The Athlone Press.

Parish,William L. and Whyte,Martin K. 1978. Village and Family in Contemporary China.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Yang,Martin C. 1965. A Chinese Village.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霍桂桓:《舒茨》,载苏国勋主编《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十卷社会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孟宪范主编《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孙立平:《“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载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编《清华社会学评论》,鹭江出版社,2000。

孙立平:《迈向对市场转型实践过程的分析》,北京大学社会理论高级研讨班论文,2002。

杨善华、刘小京:《近期中国农村家族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杨善华、罗沛霖、刘小京、程为敏:《农村村干部直选研究引发的若干理论问题》,《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6期。

杨善华、沈崇麟:《城乡家庭——市场经济与非农化背景下的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詹姆斯·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刘建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

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阿尔弗雷德·许茨:《社会实在问题》,霍桂桓、索昕译,华夏出版社,2001。

埃什尔曼:《家庭导论》,潘允康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霍桂桓:《舒茨》,载苏国勋主编《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十卷社会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李猛:《日常生活中的权力技术:迈向一种关系/事件的社会学分析》,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硕士学位论文,1996。

李猛:《阿尔弗雷德·舒茨》,载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a。

李猛:《常人方法学》,载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b。

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杨善华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让·凯勒阿尔等:《家庭微观社会学》,顾西兰译,商务印书馆,1998。

阮新邦:《批判诠释与知识重建:哈伯玛斯视野下的社会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熊秉纯:《质性研究方法刍议:来自社会性别视角的探索》,《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5期。

杨善华、沈崇麟:《城乡家庭——市场经济与非农化背景下的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Ferree,Myra Marx. 1990. Beyond Separate Spheres:Feminism and Family Research.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Foucault,Michel. 1982/1996. The Subject and Power.Power:Critical Concepts,John Scott (ed.). New York:Routledge.

Fox,Greer Litton & Velma Mcbride Murry. 2000. Gender and Families:Feminist Perspectives and Family Research.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vol.62.

Kulik,Liat. 1999. Marital Power Relations,Resources and Gender Role Ideology:A Multivariate Model for Assessing Effect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Mcdonald,Gerald W. 1980. Family Power:The Assessment of a Decade of Theory and Research,1970-1979.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Tichenor,Veronica Jaris. 1999. Status and Income As Gendered Resources:The Case of Marital Power.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West,Candace & Don H.Zimmerman. 1998. Doing Gender. The Gender and Psychology Reader,Blythe McVicker Clinchy & Julie K.Norem (eds.).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Zuo,Jiping & Yanjie Bian. 2001. Beyond Resource and Patriarchy:Marital Construction of Family Desicion-Making Power in Urban China. ASA Conference. August,Anaheim,California.

霍桂桓:《舒茨》,载苏国勋主编《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十卷社会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李猛:《舒茨和他的现象学社会学》,载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龙永图:“序言”,载刘力、章彰著《经济全球化:福兮?祸兮》,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

罗沛霖、彭铟旎:《关于中国南部农民工的社会生活与手机的研究》(未发表),2003。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王利平:《齐美尔笔下的陌生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本科生毕业论文,2001。

杨善华、刘小京:《近期中国农村家族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杨善华、沈崇麟:《城乡家庭——市场经济与非农化背景下的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张祥龙、杜小真、黄应全:《现象学思潮在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Pertierra,Raul,Ugarte,Eduardo F.,Pingol,Alicia,Hernandez,Joel,& Dacanay,Nikos Lexis. 2002. Txt-ing Selves:Cellphones and Philippine Modernity. De La Salle University Press,Manila,Philippine.

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出版社,1990。

曹红蓓:《北京城东西文化差异》,《中华文摘》2006年第11期。

丹尼斯·吉尔伯特、约瑟夫·A.卡尔:《美国阶级结构》,彭华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第1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2006年7月。

郭茂灿:《国内关于互联网研究的文献述评》,《中国社会学年鉴(1999~200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霍桂桓:《舒茨》,载苏国勋主编《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十卷社会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李强:《当前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变化的新趋势》,《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罗沛霖、彭铟旎:《关于中国南部农民工的社会生活和手机的研究》(会议论文),2004。

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MSN一周年庆:追踪时尚生活,打造白领门户》,http://www.ccw. com.cn/,2006年6月16日。

那坦森:《现象学宗师胡塞尔》,(台北)允晨出版公司,1982。

苏国勋主编《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十卷社会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王竞:《手机在中国的发展》(未发表),2005。

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杨善华、朱伟志:《手机:全球化背景下的“主动”选择——珠三角地区农民工手机消费的文化和心态的解读》,《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张宛丽、李炜、高鸽:《现阶段中国社会新中间阶层的构成特征》,《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周晖、田耕:《职工群体分层与认同差异》(未发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1999级本科生挑战杯论文。

Chu,Wai-chi and Shanhua Yang. 2004. Mobile Phones and New Migrant Workers in a South China Village:An Initial Analysis of the Interplay Between the “Social” and the “Technological”. In New Technologies in Global Societies,edited by Pui-lam Law,Leopoldina Fortunati,and Shanhua Yang.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Pte. Ltd.

Contarello,Alberta and Leopoldina Fortunati. 2004. ICTs and the Human Body:A Social Representation Approach.In New Technologies in Global Societies,edited by Pui-lam Law,Leopoldina Fortunati,and Shanhua Yang.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Pte. Ltd.

Fortunati,Leopoldina and Raimondo Strassoldo. 2004. Practices in the Use of ICTs,Political Attitudes Among Youth,and the Italian Media System. In New Technologies in Global Societies,edited by Pui-lam Law,Leopoldina Fortunati,and Shanhua Yang.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Pte. Ltd.

Yu,Haiqing. 2004. The Power of Thumbs:The Politics of SMS in Urban China.University of Melbourne. Graduate Journal of Asia-Pacific Studies 2:2.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1999。

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92。

胡塞尔:《逻辑研究》第二卷第二册,倪梁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王炳文译,商务印书馆,2001。

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倪梁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靳希平:《海德格尔早期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科克尔曼斯:《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陈小文、李超杰、刘宗坤译,商务印书馆,1996。

梅洛-庞蒂:《哲学赞词》,杨大春译,商务印书馆,2000。

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商务印书馆,2001。

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三联书店,1994。

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三联书店,1987。

舍勒:《人在宇宙中的位置》,载刘小枫编《舍勒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

施皮格伯格:《现象学运动》,王炳文、张金言译,商务印书馆,1995。

孙周兴:《在思想的林中路上》,载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三联书店,1996。

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胡景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Heidegger,Martin. 1985. History of the Concept of Time-Prolegomen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Husserl,Edmund. 1969. Formal and Transcendental Logic. Martinus Nijhoff.

Husserl,Edmund. 1989. Ideas Pertaining to a Pure Phenomenology and to a Phenomenological Philosophy:Studies in Phenomenology of the Constitution. Translated by Richard RoJcewicz and André Schuwer.Dordrecht/Boston/Lond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Husserl,Edmund. 1991. On the Phenomenology of the Conscious of Inner Time.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Kockelmans,J.J.(ed.) 1986. A Companion to Martin Heidegger’s “Being and Time”. Washington,D.C.,Center for Advanced Research in Phenomenology an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Luckmann,Thomas. 1983. Life-World and Social Realities.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Psathas,George. 1989. Phenomenlology and Sociology. Washington,D.C.,Center for Advanced Research in Phenomenology an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Schutz,Alfred. 1962a. Collected Papers I,edited and introduced by Maurice Natanson.The Hague:Martinus,Nijhoff.

Schutz,Alfred. 1962b. Phenomenology and the Social Science.Collected Papers I,edited and introduced by Maurice Natanson. The Hague:Martinus,Nijhoff.

Schutz,Alfred. 1972a. The Phenomenology of the Social World. Heinemann Educational.

Schutz,Alfred. 1972b. Collected Papers Ⅱ,(Ed.)Arvid Brodersen,Martinus,and Nijhoff.The Hague:Martinus,Nijhoff.

Schutz,Alfred. 1972c. The Well Informed Citizen.Collected Papers Ⅱ,(Ed.)Arvid Brodersen,Martinus,and Nijhoff. The Hague:Martinus,Nijhoff.

Schutz,Alfred. 1975. Collected Papers Ⅲ. The Hague:Martinus,Nijhoff.

Schutz,Alfred & Luckmann,Thomas. 1973. The Structures of the Life-World,Vol.1.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Schutz,Alfred & Luckmann,Thomas. 1989. The Structures of the Life-World,Vol.2.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Sivak,Jozef. 1998.Enculturation of the Life-World. The Yearbook of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Volume LVⅡ.

Tymieniecka,Anna-Teresa. 1998. Differentiation and Unity:The Self-individualizing Life Process. The Yearbook of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Volume LVⅡ.

Weber,Max. 1978. Economy and Societ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Vaitkus,Steven. 1991. How is Society Possible?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保罗·利科尔:《解释学与人文科学》,陶远华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赫施:《解释的有效性》,王才勇译,三联书店,1991。

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却尔:《解释:文学批评的哲学》,吴启之、顾洪洁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舒茨:《社会世界的现象学》,卢岚兰译,(台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1。

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

约翰逊:《社会学理论》,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Bauman,Zygmunt. 1992. Hermeneutics and Social Science:Approaches to Understanding. Gregg Revirals.

Gadamer,Warnke G. 1987. Hermaeneutics,Tradition and Reason.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Juhl,Peter D. 1980. Interpretation: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iterary Criticis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Taylor,Charles. 1985. Philosophy and the Human Scienc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简 介:本书对30余年来中国的人口拐卖拐骗重点流出和流出地、流经和流经地、流入和流入地背景与特征,以及被拐卖拐骗者、拐卖拐骗者和收买/收纳者的行为特征、生存策略、心理状况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具有创新性和较强针对性的反拐新理论和政策倡导建议。作为一部对底层和边缘人群进行研究的专著,本书也开创了有关中国底层社会和边缘社会研究...

作者: 王金玲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10月

简 介:本书针对当代人类学的缺陷以及后现代主义方法论的困境,基于人类学作为一门为人类提供福祉的学科本质,以藏彝走廊一个族群杂居村落——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哈巴村为范例,从存在(beings)的基本维度出发,致力于探索族群主体多层面的共生逻辑,揭示族群共生的基本属性及其人学意义,从而构建一种超越二元论和分离主义的族群认...

作者: 袁年兴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11月

简 介:本书从宽广的传播社会学角度,深入探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如何在社会边缘与人际网络、组织系统、传统媒介以及新媒体互动,从而建构、更新并维系他们的“意义之网”——包括身份认同、对城市的想象、人生和职业规划、人际交往、就业资本等等,乃至影响到日常生活的消费形态和闲暇活动。作者的研究扎根于中国的本土社会实践,在长三角八个城市做了5...

作者: 郑欣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