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52

中国广州农村发展报告(2011)图书

ANNUAL REPORT ON GUANGZHOU'S RURAL DEVELOPMENT(2011)

SSAPID:101-0733-9580-11
ISBN:978-7-5097-2589-4
DOI:
ISSN:

[内容简介] 《中国广州农村发展报告(2011)》作为正式、连续的年度出版物,将全面、动态地反映广州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并就每年新农村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系统地回顾和总结广州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方面的实践探索,并适当进行理论上的提升和提炼,形成新农村建设独特的“广州模式”,力求以多视角和新视野为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全方位的新思路、新建议和发展良策,贡献关于广州农村问题的深度思考和智慧结晶。

相关信息

丛书名:广州蓝皮书
编 辑:丁凡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9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3 农业经济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广州蓝皮书编委会

 中国皮书网

 皮书数据库阅读使用指南

 BⅠ 总报告

  B.1 2010年广州农村发展形势分析与2011年预测

   一 2010年广州农村发展总体成效

    (一)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

    (三)亚运服务保障工作出色

    (四)农产品生产供给切实有效

    (五)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六)城乡联动改革不断深化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北部山区镇贫困状况不容乐观

    (二)农产品流通体系不健全、不完善

    (三)农业粗放发展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四)现代农业没有成为农业发展的主体

    (五)农村改革进程依然缓慢

   三 广州农村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趋势

    (一)在要素投入上,由主要依靠土地、劳动力等传统要素向依靠科技和资本等现代要素转变

    (二)在体制机制上,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由分散的农户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

    (三)在市场环境上,影响农产品价格的主要因素由国内供求为主向国内外多种因素叠加转变

    (四)在财政投入上,广州强农惠农政策由临时性、应急性向趋于稳定、完善的扶持体系转变

    (五)在收入构成上,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主要依靠农业生产经营向依靠非农收入转变

   四 2011年广州农业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但农村消费水平提升缓慢

    (二)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但农村民生建设任务依然繁重

    (三)各种惠农补贴政策不断健全,但农业面对的国际竞争压力依然严峻

    (四)扶贫力度不断加大,但扶贫“双到”任务十分艰巨

    (五)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完善,但农村和谐稳定依然任重道远

   五 对策建议

    (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1.优化现代农业产业结构

     2.加快发展现代农产品流通业

     3.积极发展农业总部经济

    (二)大力实施农村扶贫开发,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1.努力增强内生动力和造血功能

     2.切实加大“双到”工作力度

     3.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和模式

    (三)推进农村名镇名村建设,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

     1.加强名镇名村规划编制

     2.提高名镇名村的创建水平

     3.提高名镇名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4.加强名镇名村的实施保障

    (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破解农村发展制度瓶颈

     1.探索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

     2.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3.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

    (五)大力加强农业园区建设,实现农业产业集聚

     1.加快推进农业园区建设

     2.不断增强农业园区的产业优势

     3.推进农业园区由单一生产功能向多功能转变

    (六)着力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稳定发展新格局

     1.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2.加强农村社会治安建设

     3.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模式,建立资源整合机制

 BⅡ 综合研究篇

  B.2 广州农村扶贫开发的思路与建议

   一 关于贫困人口及贫困地区的界定

    (一)国内外关于贫困的相关研究

     1.贫困的概念

     2.贫困的标准

    (二)广东省关于农村贫困及扶贫的相关规定

    (三)广州市农村低保线、贫困线和低收入线的界定

     1.广州农民贫困主要是相对贫困

     2.现行农村低保标准执行情况

     3.广州贫困农民主要集中在北部山区六镇

     4.北部山区镇贫困区域差异突出

   二 广州扶贫开发的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市区两级财政安排山区镇专项建设资金

    (二)组织政府职能部门和事业单位定向、定点扶贫

    (三)以点带面,加强新农村建设

    (四)帮扶贫困村和帮扶贫困农民相结合

   三 广州市北部山区六镇发展现状

    (一)山区镇基本情况

     1.山区镇范围及共同特征

     2.土地面积及其构成

     3.人口及结构情况

     4.产业发展情况

     5.村容村貌情况

     6.社会发展情况

     7.财政资金扶持情况

    (二)山区镇当前发展的困境

     1.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不高,贫困人口比重大

     2.农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3.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民生问题有待加大力度解决

    (三)问卷调查分析

     1.年龄结构基本合理,但人口素质偏低

     2.家庭人均土地面积和出租收益少

     3.打工收入多、农产品收入多

     4.低收入家庭多,中等收入家庭少

     5.教育和医疗费用支出多

     6.消费水平与收入水平基本相符

     7.谋生手段多样,但致富领头能人少

     8.负债家庭较多

     9.房屋是农民最主要的家庭财产

    (四)调查农户的比较分析

     1.调查农户与广州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及构成比较

     2.调查农户与广州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构成比较

     3.调查农户与全国、省、市农村居民收支水平比较

     4.调查农户与珠三角主要城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较

     5.调查农户与国内主要城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较

   四 北部山区镇贫困的深层原因分析

    (一)产业基础比较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依然偏低

    (二)基础设施仍不完善,成为山区镇加快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三)镇级配套资金负担重,造成财政支出压力大

    (四)农业生产过于分散,农民增收缓慢

   五 广州市下一阶段扶贫开发的新思路

    (一)指导思想

    (二)扶贫思路

    (三)扶贫目标

   六 对策建议与措施

    (一)扩大扶贫范围,把贫困线和低收入线也纳入扶贫系列

    (二)提高北部山区镇公益生态林的补偿标准

    (三)继续加强对北部山区镇的财政扶持

    (四)对山区镇的发展适当给予特殊的倾斜政策

    (五)加快山区镇的产业发展步伐

    (六)加大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对口帮扶力度

    (七)充分调动贫困镇(村)脱贫致富的积极性

    (八)以社会创新带动扶贫创新

  B.3 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资金管理的对策

   一 广州市农村集体资产资金的基本情况

    (一)农村集体资产增长很不平衡,城市化程度越高的地区,农村集体经济越发达

    (二)广州市农村集体资产是以经联社管理为主,经济社管理为辅,但各区、县级市之间又存在差异

    (三)农村集体经济进行股份制改革有所发展,但发展很不平衡

   二 当前广州市农村集体资产资金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不断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资金管理制度

    (二)不断加强、规范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

    (三)不断加大农村集体资产资金监督力度

   三 当前农村集体资产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管理农村集体资产资金的职能部门不够健全

    (二)农村集体资产资金管理的有关制度、规定落实不到位

    (三)农村民主理财小组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农村资产资金的审计、监督不到位

   四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资金管理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的政府管理机构,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管理队伍建设

    (二)进行一次清产核资和产权登记工作,全面掌握农村集体资产资金情况

    (三)完善农村村务、财务监督组织,强化农村民主决策、民主理财自控机制

    (四)全面建设农村财务联网监控分析系统,加强农村财务监督

    (五)加大农村财务审计力度,及时查处违法违纪行为

    (六)加强对农村经济合同的审核把关,防范农村资产资金流失

  B.4 提高“菜篮子”工程能力建设研究

   一 加强基地建设,增强“菜园子”生产能力

   二 加强市场流通建设,增强“菜篮子”快捷供应能力

   三 加强安全监管,增强“菜篮子”质量安全保障能力

   四 全力做好“亚运”保障,全面提升“菜篮子”工作水平

  B.5 广州农村土地流转现状调查及相关建议

   一 农村土地流转的意义与基本原则

    (一)农村土地流转的意义

    (二)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原则

     1.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

     2.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的原则

     3.坚持以项目带动推进土地流转的原则

     4.坚持通过加大政府投入以统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原则

   二 问卷调查的样本分布

    (一)样本的地理分布

    (二)样本的个人特征

    (三)样本的家庭特征

   三 广州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

    (一)土地流转的特点

     1.土地流转的范围扩张,形式集中

     2.土地流转趋于规范

     3.土地流转的收益存在差异

    (二)农户对土地流转的态度

     1.已发生土地流转的农户对土地流转要素的评价

     2.农户对政府统一组织进行土地流转的意愿

     3.不同意由政府组织土地流转的原因

    (三)土地流转面临的挑战

     1.制约土地流转的原因

     2.土地流转尚未有效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四 促进广州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思路

    (一)推进法律法规的完善,确保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落实

    (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探索土地流转长效机制

    (三)规范流转程序,搭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平台

     1.构建网络状的土地流转公共服务体系

     2.组建规范化的农村土地交易专业服务机构

     3.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四)加大财政扶持,强化金融支持,制定相应的资金扶持政策

     1.设立土地流转专项资金

     2.实行贷款贴息,促进规模经营

     3.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

    (五)完善社会保障措施,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创造良好环境

     1.进一步深化土地流转与社会保障的融合

     2.探索农业劳动力内部消化机制,制定引导农民转移就业的政策措施

     3.加强对进城打工的土地流出农民的社会保障

     4.发展农业灾害保险事业

     5.适当放宽对土地流转重点项目配套设施建设用地的限制

   五 推进广州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试点方案

    (一)总体思路

    (二)试点选择

    (三)试点具体做法

     1.加强领导,建立指导机构

     2.建立法人机构,创建市场主体

     3.制定、完善土地流转工作程序

    (四)创新投资体制,实现农地集中流转、资金多元化

    (五)大力培育农业规模经营主体

    (六)加强农业保险配套建设

   国内其他地区的土地流转经验及启示

    1.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推进土地流转是各地成功经验的基本前提

    2.在落实土地转出户社会保障的基础上推进土地流转是各地成功的重要保障

    3.在土地流转基础上促进转出户再就业是各地成功经验的重要特点

    4.完善土地流转管理与服务体系是各地成功经验的重要支持力量

    5.因地制宜,多种土地流转形式并存、交替及结合

  B.6 广州市农村基层选举“贿选”问题研究

   一 广州市农村基层选举中的贿选现象

    (一)对贿选的认识模糊不清

    (二)贿选范围广泛

    (三)贿选形式多样

    (四)贿选组织化程度加深

    (五)贿选手段更加隐蔽

    (六)贿选行为与其他选举违法行为并举

    (七)贿选时间提前

   二 贿选现象造成的实际危害

    (一)贿选现象严重影响村民自治的顺利推进

    (二)贿选现象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公信力

    (三)贿选造成“政治冷漠”

    (四)贿选扰乱农村公共秩序,破坏农村的和谐稳定

   三 贿选治理面临的问题

    (一)取证难

    (二)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缺陷

     1.缺乏对贿选概念的清晰界定

     2.贿选查处主体权责不明

     3.缺乏诉讼方面的救济程序

     4.对贿选行为处理过轻

    (三)选举程序和操作规定有疏漏

     1.候选人缺乏畅通的竞选宣传平台

     2.选举委员会产生未引入严格的回避制度

     3.投票环节不严格按照程序操作、违规操作

     4.监督环节缺失

    (四)民主意识有待健全

    (五)反贿选宣传与动员乏力

    (六)部分基层干部充当贿选保护伞

   四 境外反贿选的做法与经验

    (一)明确执行反贿选任务的政府机构

     1.司法机关

     2.监察机关

     3.独立的治理选举行为不当委员会

     4.专业反贪腐机构

    (二)制定严格的反贿选法律法规

     1.构筑完整的反贿选法律体系

     2.列举具体贿选行为以厘清贿选概念

     3.细分并严处涉及贿选的各种犯罪行为

    (三)建立阳光选举机制

    (四)广泛利用各种资源提高选举规范性

     1.鼓励和培育民间反贿选团体参与

     2.引进先进手段规范选举

    (五)宣传发起全民反贿选运动

   五 贿选治理的思路与对策

    (一)将反贿选行为纳入司法调节领域,注重选举前期阶段的查处

    (二)明确监督主体,建立外部监督机制

    (三)在选举的前期阶段,通过制度规范候选人的公开竞选行为

    (四)严控投票环节,削弱贿选效能

    (五)建立举报激励机制,奖励据实举报行为

    (六)有报必查,露头就打,依法惩处行贿者和受贿者

    (七)全方位开展反贿选宣传活动,营造全民反贿选运动

 BⅢ 发展改革篇

  B.7 国内外社区综合服务模式比较分析

   一 国外社区服务模式比较

    (一)美国社区服务模式:社区自治管理模式

    (二)新加坡社区服务模式:政府主导型模式

    (三)日本社区服务模式:混合型模式

    (四)加拿大社区服务模式:政府主导型模式

   二 香港和台湾地区社区服务模式

    (一)香港社区服务模式:综合性的服务模式

    (二)台湾地区:功能强大的农会

   三 国内先进地区社区服务模式案例分析

    (一)江西省社区服务模式——以金溪县“新网工程”建设为例

     1.以农资配送中心为龙头,构建农资连锁经营服务网络

     2.以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及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为依托,构建农副产品的流通服务网络

     3.以再生资源交易市场为载体,构建城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

     4.以主营公司为平台,构建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

    (二)湖北省社区服务模式——以鄂州农村社区建设为例

     1.“全域鄂州”理念确立

     2.“厅市共建”工作机制

     3.引领社区产业发展

    (三)江苏省社区服务模式——以邳州农村社区建设为例

     1.探索创新社区建设理念

     2.多元投入,精心运作

     3.夯实基础,突出重点,始终紧扣社区服务抓手

    (四)大连模式:以完善社区服务平台建设为例

   四 广州社区服务模式案例分析

    (一)恒福社会工作服务社——与街道和有关部门共建模式

     1.依托街道政府,共建社区服务中心

     2.加强部门间合作,不断延伸服务内涵,增强服务功能

     3.注重团队建设,不断提高社区综合服务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

    (二)逢源人家服务中心——承接政府委托服务模式

     1.承接政府委托的购买服务项目

     2.着力打造和培养本土化、专业化社工人才队伍

    (三)广州启创社会工作发展协会——实行中心、社工站和义工“三站式”服务模式

     1.首创“青年地带”服务项目

     2.开展驻校社工及定点支援服务

     3.积极促进和发展家庭治疗服务

     4.不断加强社区服务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5.拓展汶川地震灾后心理辅导及社区重建工作

    (四)增城市城乡社区综合服务——创新时期供销社为农服务模式

     1.全力推进为“三农”服务的发展战略

     2.签订目标责任书

     3.搭建网络服务平台

     4.实现专合组织对接

     5.联合发展,开展“多窗口”服务

     6.创新农村现代服务方式

   四 借鉴国内外经验,构建有广州特色的城乡社区服务新模式

    (一)政府高度重视是城乡综合服务发展的前提条件

    (二)多方筹集,拓宽城乡综合服务建设资金渠道

    (三)大力培养和发展社会组织,实现城乡综合服务多元化发展

    (四)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是推动城乡综合服务发展的重要基础

    (五)城乡综合服务工作强调全社会广泛参与

    (六)健全的法律和政策是非政府组织规范发展的重要保证

    (七)发展综合服务社可以有效拓展供销合作社的经营服务领域,成为供销社发展新的增长点

    (八)发展综合服务社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是开展社区服务提升供销社形象的有效途径

  B.8 建设城乡综合服务中心的战略研究

   一 相关背景

   二 指导思想与原则

   三 组织架构和功能

    (一)主要业务范围

    (二)机构设置功能

    (三)综合服务中心在各行政村设立“三农”服务窗口或综合服务社

   四 综合服务中心运营与建设计划

   五 效益综合分析

   六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

    (二)加强检查考核,确保工作落实

   增城市民合腊圃综合服务社个案分析

    一 腊圃村基本情况

    二 服务项目

    三 人员配备及运营方式

  B.9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思考与白云区的实践

   一 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提出及涵义

    (一)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提出

    (二)为什么要实行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涵义与发展阶段

    (四)实现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根本途径

    (五)有关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几个认识问题

     1.城乡一体化不是消灭农村,实现城乡一样化

     2.城乡一体化不是消灭农民,简单地变农民为市民

     3.统筹城乡与城乡一体化相互关系

   二 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国内外的发展模式

    (一)法国模式

    (二)我国“苏南模式”

    (三)上海模式

   三 白云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及成效

   四 当前白云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公共财政均等化问题

    (二)城乡收入差距问题

    (三)户籍制度改革的问题

    (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问题

    (五)城乡社会保障全覆盖的问题

    (六)中心镇建设问题

    (七)农村集体经济问题

   五 白云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目标和基本思路

    (一)白云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思路与具体目标

    (二)白云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新举措

     1.在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上提出新举措

     2.扩大农业补贴

     3.加强农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4.实施九个“一千万”工程

     5.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升级上档

 BⅣ 专题研究篇

  B.10 实施“农超对接”稳定广州蔬菜价格

   一 影响广州蔬菜供应价格的因素分析

    (一)“蛛网困境”造成农产品价格的周期性波动

    (二)种菜成本提升推高了蔬菜价格

    (三)物流费用高企抬高了蔬菜价格

    (四)流通渠道过多提高了蔬菜价格

    (五)超市收费多加重了蔬菜流通成本

   二 当前“农超对接”的主要措施以及利弊分析

    (一)各级政府对“农超对接”的政策

    (二)广州市推进“农超对接”的举措

    (三)“农超对接”的积极意义

    (四)“农超对接”存在的问题分析

   三 广州开展“农超对接”的对策建议

    (一)逐步扩大“农超对接”规模

    (二)提升“农超对接”水平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四)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B.11 增城市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生态补偿概念及其经济学理论基础

    (一)生态补偿概念

    (二)生态补偿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1.公共物品理论

     2.外部性理论

   三 主体功能区建设与生态补偿

   四 增城市主体功能区建设及其对生态补偿的影响

    (一)增城市概况

    (二)增城市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建设

    (三)增城市主体功能区建设对生态补偿的影响

   五 增城市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分析

    (一)生态补偿内容

     1.政府补偿

     2.市场补偿

    (二)生态补偿绩效评价

    (三)生态补偿中几个重要问题

     1.生态林补偿标准

     2.跨区域生态补偿

     3.生态补偿与农村扶贫

     4.发展权补偿

   六 进一步完善增城市生态补偿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生态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

    (二)完善政府生态补偿体系

    (三)逐步培育生态补偿的市场机制

  B.12 基于福利经济学的农民工规模与市民化成本分析

   一 引言

   二 广州的农民工规模估测

    (一)早期广州市农民工规模(1980~1990年)

    (二)近期广州市农民工规模(1991~2011年)

   三 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文献评述

   四 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福利经济学分析

   五 广州农民工市民化成本

   六 结论及政策建议

 BⅤ 个案研究篇

  B.13 推动天河区东北部村改制公司又好又快发展

   一 北京和杭州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借鉴

    (一)丰台区的主要特点

     1.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

     2.创新村集体资产监管模式

    (二)西湖区的主要特点

     1.着力发展楼宇经济

     2.积极探索研究农村股份制改革中的新问题

     3.大力推动改制社区建设

   二 天河区东北部村改制公司现状

    (一)经济稳步发展

    (二)经济结构逐步向都市型产业结构过渡

    (三)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

    (四)后发优势逐步显现

    (五)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三 东北部区域发展缓慢的制约因素

    (一)土地及附着物业利用率低

    (二)市政公共基础配套设施落后

    (三)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占主导地位

    (四)人才问题对村改制公司发展的制约较为突出

    (五)税收和社会负担过重

   四 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科学定位,错位发展

    (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强东北部地区发展后劲

     1.抓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机会,大力推动用地性质变更工作

     2.积极盘活存量土地,消除土地闲置现象

     3.继续推动解决集体物业确权问题

    (三)创新统筹城乡发展方式,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四)加快制度建设和创新,推动东北部村改制公司可持续发展

     1.有效整合资源,提升发展质量

     2.加快制度建设和创新的步伐,为村改制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长久的制度安排

    (五)加大公共财政扶持力度,着力解决东北部村改制公司民生问题

     1.增加公共财政投入,民生优先,着力解决东北部渔沙坦、柯木塱等村用水问题,逐步改善“城中村”排水排污、道路系统、文体卫生等公共设施

     2.加强财政扶持,帮助东北部村改制公司解决民生问题

     3.统筹财政资金,逐步承担村改制公司的社会性事务

    (六)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东北部村改制公司市场竞争力

     1.抓好本土人才的培训工作

     2.建立健全村改制公司人才引进和激励制度

  B.14 统筹城乡科学发展推动 “三农”工作跃上新台阶

   一 农业农村基本情况

   二 “三农”工作的开展现状

    (一)高起点规划建设“两城两区”,大力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二)加快构建现代特色产业体系,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三)深入实施公园化战略,统筹城乡环境建设

    (四)大力实施富民惠民工程,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积极创新机制体制,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制度保障

   三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还比较滞后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城市

    (三)农业产业化程度相对较低

    (四)城乡收入存在较大的差距

    (五)区域发展不平衡

   四 对策建议与措施

    (一)统筹城乡规划,推进功能区规划全覆盖

    (二)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乡协同发展能力

    (三)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实现社会共同富裕

    (四)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和富民惠民工程,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不断提升城乡居民素质

    (六)创新土地管理方式,实现城乡土地集约利用

    (七)推进农村市场体制改革,增强服务农村发展的能力

    (八)建立健全基层组织工作经费保障机制,继续推进“三联六帮”活动,形成城乡共建强大合力

  B.15 广州市推进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一 广州市观光休闲农业发展历程

   二 广州市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主要成效

    (一)突出重点,大力推进观光休闲农业发展

    (二)制定政策,规范服务,扶持观光休闲农业发展

    (三)示范带动,全面推动观光休闲农业发展

   三 广州市观光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广州市观光休闲农业的开发模式还需进一步探索

    (二)市场定位不高,特色不够鲜明,配套设施不完善,总体建设水平有待提高

    (三)地方性政策法规指引滞后

    (四)市场定位不准确,文化底蕴不足

   四 国内先进地区和城市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经验借鉴

    (一)借鉴台湾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经验

    (二)借鉴北京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经验

   五 促进广州市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建议

    (一)科学规划,突出特色

    (二)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观光休闲农业产业发展

    (三)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拓宽投资渠道

    (四)制定政策,规范服务,扶持观光休闲农业发展

  B.16 从化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一 引言

   二 评价方法

    (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1.评价指标体系的概念模型

     2.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3.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二)确定各指标权重

    (三)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四)划分评价阶段

   三 实证分析

    (一)案例区概况

    (二)数据来源

    (三)综合评价指数计算

     1.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四 结论及启示

 BⅥ 文件资料篇

  B.17 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我市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

   一 指导思想

   二 帮扶对象

    (一)户的层面

    (二)村的层面

    (三)镇的层面

   三 目标任务

    (一)农村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目标

    (二)对口帮扶北部贫困镇发展目标

   四 主要措施

    (一)实施农村扶贫开发“双到”工作

    (二)实施“一个区帮扶一个镇”的对口帮扶举措

    (三)努力打造“名镇”、“名村”

   五 进一步扶持山区镇发展的配套政策

    (一)大力培育“造血”功能

    (二)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

    (三)有关民生政策对山区镇实行倾斜

    (四)广泛发动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

   六 加强领导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二)落实资金,加强保障

    (三)进村入户,落实责任

    (四)宣传发动,社会参与

    (五)全面考核,强化激励

   广州市农村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任务分配表

  B.18 “十一五”时期广州市农村主要发展指标情况

   一 农业经济基本情况

   二 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情况对比

   三 镇域社会经济基本情况(36个镇)

   四 农村经济收益分配

 摘要

 法律声明

 Abstract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网站

全书内容主要包括总报告、综合研究篇、发展改革篇、专题研究篇、个案研究篇、文件资料篇。总报告回顾和总结了2010年广州农村发展的总体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2011年广州农村发展形势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预测,提出了促进农村发展的对策建议。综合研究篇探讨了广州农村扶贫开发的思路,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资金管理的对策,提高“菜篮子”工程能力建设,广州农村土地流转现状调查,广州市农村基层选举“贿选”问题等,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措施。发展改革篇比较分析了国内外社区综合服务模式,建设城乡综合服务中心的战略研究,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思考与白云区的实践。专题研究篇探讨了实施“农超对接”,稳定广州蔬菜价格的举措,增城市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问题,基于福利经济学的农民工规模与市民化成本。个案研究篇探讨了天河区东北部村改制公司如何又好又快发展,增城市如何统筹城乡科学发展推动“三农”工作跃上新台阶,广州市推进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思路与建议,以及从化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文件资料篇提供了《中共广州市委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我市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十一五”时期广州市农村主要发展指标情况。

胡定寰、张国材:《农超对接的模式与意义》,《农村百事通》2010年第14期。

徐刚:《现代农业新引擎——我国“农超对接”开展情况综述》,《农村经营管理》2010年第4期。

《全国“农超对接”试点阶段性成果显著》,《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0年第4期。

张浩、安玉发:《农超对接流通模式发展趋势展望》,《农业展望》2010年第1期。

花永剑:《农超对接的合作模式探讨》,《北方经济(综合版)》2010年第17期。

吴晓、张栒菁:《共赢“农超对接”:“农超对接”政策解码》,《中国商贸》2010年第7期。

姜增伟:《“超市+专业合作社+农户”是“农超对接”的有效模式》,《中国农民合作社》2010年第1期。

郭恒、孙蕾、祁春节:《农产品价值链与流通效率浅析——秭归脐橙流通市场实证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第16期。

颜涛:《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超对接中的问题及建议》,《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第9期。

何珺:《“农超对接”有平台缺桥梁》,《农产品市场周刊》2010年第28期。

隋姝研:《大岛一二·试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作用》,《农村经济》2010年第8期。

《“农超对接”如何从磨合走向默契》,《农村实用技术》2010年第5期。

林波:《沃尔玛:“农超对接”的“五赢”效应》,《WTO经济导刊》2009年第12期。

岑伯宁:《农超对接:流通革命起步》,《农经》2010年第7期。

张琼:《“农超对接”的困局与破解策略》,《北方经济(综合版)》2010年第3期。

马凤棋:《“农超对接”模式对超市的影响及对策探讨》,《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9期。

孙世斌:《果品深加工,拓宽增收路》,《农业知识:瓜果菜》2007年第1期。

张涵、杜薇、刘永伟:《由沃尔玛“农超对接”浅析中国农业产业链优化》,《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商务部将扩大“农超对接”试点》,《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0年第3期。

马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辅导读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贾宪威:《征地补偿费的经济分析》,《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汪晖:《城乡接合部的土地征用:征用权与征地补偿》,《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2期。

周其仁:《放弃农地的代价》,《21世纪经济报道》2001年8月31日。

黄祖辉、汪辉:《非公共利益性质的征地行为与土地发展权补偿》,《经济研究》2002年第5期。

邢丽:《关于建立中国生态补偿机制的财政对策研究》,《财政研究》2005年第1期。

Belwett,R.A and Lane,J.I,1988,Development Rights and the Differential Assessment of Agricultural Land,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Bahl,Roy W,1968,ALand Speculation Model:The Role of the Property Tax as a Constraint to Urban Sprawl.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8(2).

Harris,John and Michael Todaro,Migration,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0,60,126-142.

Andreu Mas-Colell Michael D. Whinston and Jerry R. GreenMicroeconomic Theory:Welfare Evaluation of Economic Changes pp.80-91.

Chipman,J.,and J. Moore.(1980). Compensating variation,consumer’s surplus,and welfare.

蔡昉:《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之谜》,《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2期。

邓曲恒、古斯塔夫森:《中国的永久移民》,《经济研究》2007年第4期。

郭艳华:《广州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实现路径研究》,《珠江经济》2008年第6期。

韩俊:《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前景与路径选择》,《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项目(中国发展报告2010)——背景报告》,2010年1月。

廖世同、廖世添:《广东省人口流动趋势及其导向》,《中国人口科学》1989年第6期。

岳希明:《我国现行劳动统计的问题》,《经济研究》2005年第3期。

赵忠:《中国的城乡移民——我们知道什么,我们还应该知道什么?》,《经济学(季刊)》2004年第3卷第3期(总第11期)。

周晓津:《国家征地补偿标准研究》,2009房地产研讨会论文。

[1]周晓芳:《广州农业旅游发展探讨》,《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年第23期。

[2]熊伟、康刚:《重庆农业旅游的发展与思考》,《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1期。

[3]关俊利:《浅析我国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咸宁学院学报》2006年第26期。

[4]张蓓、刘人怀:《基于WSR方法论的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9年第30期。

[5]魏小安:《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十大趋势》,《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6]CLARK J.A Framework of Approaches to Sustainable Tourism.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1997,5.

[7]TAYLOR G D,STANLY D. Tourism,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Environment:An Agenda for Research.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2,31.

[8]崔凤军:《论旅游环境承载力——持续发展旅游的判断依据之一》,《经济地理》1995年第15期。

[9]王良健:《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旅游学刊》2001年第16期。

[10]袁书琪:《试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类型和评价体系》,《生态学杂志》2004年第23期。

[11]王昕、高彦淳:《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实证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第1期。

[12]万幼清:《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与方法》,《统计与决策》2006年第2期。

[13]蔡庆丽:《南宁市发展农业旅游研究》,《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年第2期。

[14]陈文君:《农业旅游与都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广州为例》,《经济地理》2006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