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4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基层党建与和谐社区建设图书

Grass-roots Party Building and Harmonious Community

SSAPID:101-0729-9539-20
ISBN:978-7-5097-1679-3
DOI:
ISSN:

[内容简介] 深圳市南山区,古称南头,长期作为历代郡治或县治所在地,具有“深港历史之根”美誉。1990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南山区人民政府。该区地处深圳经济特区西部,总面积190多平方公里,辖8个街道100个社区,总人口150万人,是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教育科研基地、旅游和文化基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4年以来,该区积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开展“和谐社区建设年”活动,大力创建“六好十无两满意”平安和谐社区,对现有的政治制度资源进行激活或整合,创新基层人大代表、党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履职机制,为群众反映利益诉求搭建更广泛的平台;打破党员管理和服务的时间和空间概念,发挥党员在居住地社区的积极作用,对在职党员实行“双重组织生活”制度,使党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能够在家门口“亮身份”“站出来”,代表民意、服务社区、引领社会。从而,构建了党委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有序地推动基层民主的发展,实现社会的和谐。相关做法在全省推广,形成了著名的“南山模式”。本书对南山区以党建为龙头的和谐社区建设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对全国其他地区具有示范意义。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胡锦
编 辑:孟卿;徐辉琪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8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D2 中国共产党

 “南山模式”创新关键词

 专家视野

  从执政党建设的视角透视“南山模式”

   一

   二

  南山区社区党建工作的特点与创新经验

   一 南山社区党建工作的特点

   二 南山社区党建的共性和个性

    1.社区党员数量明显增加

    2.社区多种利益群体并存

    3.社区矛盾和纠纷仍然不能忽视

   三 南山社区党建的典型意义

    1.创新模式,延伸触角,实现社区党组织全覆盖

    2.齐抓共管,多措并举,实现社区党的工作全覆盖

    3.亮出身份,勇担重任,实现党员在社区建设中作用发挥的全覆盖

  社区“两委”直选对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启示

   启示之一:以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是基层民主进程的突破口

   启示之二:从无序民主到有序民主,是基层民主进程的必经阶段

   启示之三:从无限民主到有限民主,是基层民主进程的基本要求

   启示之四:从少数人的民主到多数人的民主,是基层民主进程的实质目标

   启示之五:从最基层的民主到更高层次的民主,是绩效最优的民主政治道路

  探索社区和谐的治理之道

   一 南山社区矛盾的升与降

   二 南山区和谐社区建设的进程与步骤

    (一)南山区和谐社区建设的实践探索

    (二)南山区和谐社区建设的理论更新

     1.“构建和谐社会与城市基层民主建设——深圳市南山区南山街道办事处月亮湾片区人大代表工作站实践与探索”学术研讨会

     2.“深圳市南山区城市社区和谐治理制度创新”学术研讨会

     3.“社区治理模式创新与和谐社会构建:深圳的探索与经验”学术研讨会

     4.“第七届中国政府创新论坛:和谐社区与基层党建——南山模式与启示”学术研讨会

   三 嵌入、吸纳与参与:南山和谐社区建设的模式构建

    (一)把传统组织资源嵌入到社会当中,发挥政党在构建和谐社区的主导作用

     1.开展“十百千万行动”,发挥传统组织资源的利益协调功能

     2.加强“社区凝聚力工程”,发挥党组织构建和谐社区的功能

     3.建立和谐企业工作室,发挥党组织促进劳资和谐的功能

    (二)将体制外利益诉求吸纳到体制内释放,实现群众自主参与的有序化

     1.设立人大代表工作联络站,吸纳社区群众的利益诉求

     2.开展社区民意恳谈活动,构建社区利益的协商平台

    (三)社区参与居民自治:开发社区和谐的民间动力

     1.推动居民自治,提升基层民主

      第一,探索居民理事会制度,提高社区居民自治能力

      第二,推行居民评议与听证,完善社区自我管理制度

      第三,扩大社区居委会选举,提升社区民主水平

     2.鼓励社区参与,培育公共精神

   四 “南山模式”的创新绩效

    (一)创新执政党领导基层社会的机制

     1.资源整合

     2.组织动员

     3.功能转换

    (二)探索政府整合社会利益诉求的渠道

     1.将公职人员下派社区,服务居民,化解矛盾,维护和谐

     2.建立特定机制和渠道吸收居民的利益诉求,并转化为政府政策实施于社区,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政策输入—输出—反馈的封闭循环

     3.通过资源转移,物品提供,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大政府对社区服务的转移和倾斜

    (三)构建社区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机制

     1.促进社区组织的多元化发展

     2.发掘社区组织的服务性功能

    (四)实现社区功能的最大化与社区矛盾的最小化

   五 “南山模式”的启示与讨论

  “一核多元” 构建和谐社区共治新格局

   一 “一核多元”在和谐社区建设中孕育而生

   二 “一核多元”在实践探索中创新丰富

    (一)创新党组织设置形式和决策机制,提升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功能

    (二)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提升社区党组织的整合功能

    (三)创新利益平衡机制,提升社区党组织的协调功能

    (四)创新“一核多元”实现方式,提升社区党组织的统领功能

    (五)创新党组织活动平台,提升社区党组织的服务功能

   三 “一核多元”在社会治理中凸显成效

    (一)巩固政权,扩大了党的影响力

    (二)化解矛盾,提升了党的公信力

    (三)惠民利民,增强了党的凝聚力

  社区社会工作人才专业化途径研究

   一 研究概述

    (一)课题研究背景

    (二)课题研究预期

    (三)课题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 南山区和谐社区社会工作人才专业化的实践

    (一)营造人才环境

     1.社区发展欣欣向荣

     2.队伍建设生机勃勃

    (二)在职培训转化

     1.提升素质举措

     2.优化结构举措

     3.替代岗位举措

     4.置换角色举措

     5.选拔人才举措

    (三)引进专业人才

     1.把握发展契机,重视理论指导

     2.完善发展格局,健全配套制度

     3.多元岗位运作

    (四)建设储备梯队

     1.周密组织

     2.精心管理

     3.有序推进

   三 南山区社区社会工作人才专业化内涵及成效

    (一)“转化”焕发老树新花

     1.机制创新是动力之源

     2.普及培训是效力之径

     3.专业进修是必由之路

     4.换岗交流是务实之举

     5.梯队建设是持恒之基

    (二)“引进”打开全新局面

     1.制度设计是创新保证

     2.自主招聘、社区覆盖满足普及要求

     3.岗位购买、行业延伸满足专业要求

     4.项目购买、核心突破满足发展要求

     5.社工义工联动是活力体现

     6.显著成效是信心的支撑

    (三)“储备”谋划发展远景

     1.地缘优势成就发展前提

     2.优越条件提供基础保障

     3.沟通交流促进多元融合

     4.实习实训拓宽就业渠道

     5.梯队建设储备人力资源

   四 专业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一)管理架构、责权关系亟待理顺

    (二)覆盖面和持续性有待加强

    (三)专业化养成渠道建设略显滞后

    (四)服务购买规模有限,服务供给及质量相对欠缺

    (五)专业化管理有待进一步提升

    (六)激励机制和联动机制尚待完善

   五 结论

  桃源街道“和谐企业工作室”的创新实践

   一 “和谐企业工作室”的运行特征

   二 “和谐企业工作室”的创新经验和理论价值

    (一)创新经验

    (二)“和谐企业工作室”的理论价值

   三 进一步完善“和谐企业工作室”的建议

    (一)突出独特地位,确认合法身份

    (二)完善“和谐企业工作室”的制度机制

    (三)逐步实现“和谐企业工作室”与社区工作站的协同

    (四)提供“和谐企业工作室”的必需保障

    (五)推动“和谐企业工作室”从“样本”到“模式”的转型

 实践探索

  和谐社区建设“南山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一 和谐社区建设的工作理念

    (一)党政主导和谐社区建设

    (二)社区功能最大化,社区矛盾最小化

    (三)一核多元,共驻共治

    (四)共驻共建,优势互补

    (五)共融共建,全员参与

    (六)一社一策,科学发展

    (七)共建共享,以人为本

    (八)和睦邻里,凝聚亲情

    (九)规范管理,优化服务

    (十)培植典型,引领社会

   二 和谐社区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实施社区党建“三个全覆盖”,扎实构建社区党建新机制

    (二)开展“十百千万行动”,创新和完善党员、公职人员服务社区新方式

    (三)实施多元合作,共谱“唱响和谐之歌”新乐章

    (四)倡导“一社一策”,实施创建“特色文化社区”新举措

    (五)推进“爱心驿站”建设,打造邻里关爱互助新阵地

    (六)开展形式多样的邻里共建活动,搭建邻里沟通新平台

    (七)推行有序扩大居民政治参与“六个一”工程,探索基层民主自治新形式

    (八)开展“和谐企业促进行动”,构建实现和谐劳动关系新途径

    (九)推动“一把手进村”工程,形成政民互动共建和谐的新风尚

    (十)完善考评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新标准

   三 和谐社区的主要成效

    (一)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

    (二)政府威信进一步提高

    (三)党员干部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四)社区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五)社区组织资源进一步优化

    (六)居民群众进一步得到实惠

    (七)邻里关系更加融洽

    (八)社区治理进一步完善

    (九)居民民主意识进一步增强

    (十)社区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四 和谐社区建设的社会影响

    (一)上级领导的关注与肯定

    (二)理论学者的重视与研究

    (三)舆论界与兄弟单位的广泛关注

  “十百千万行动”

   一 以“十”树立社区组织典型,发挥社区组织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 以“百”推进党员、公职人员成为居委会和业委会的中坚力量,体现共产党员先进性

   三 以“千”推进党员、公职人员担任楼栋长,维护社区稳定,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四 以“万”壮大义工队伍,营造浓厚的“参与、互助、奉献、进步”社会氛围

  “一核多元”:社区党建模式新探索

   一 “一核多元”社区党建模式产生背景

    (一)党员数量快速增长,结构多元复杂

    (二)垂直管理模式单一,资源不能共享

    (三)发挥作用缺少平台,共建力量薄弱

   二 “一核多元”社区党建模式的主要做法

    (一)探索属地化管理途径,扩大社区党组织覆盖面

    (二)创新职数配备模式,拓展党建工作触角

    (三)深化完善“五大体系”,提升“一核多元”内涵效果

   三 “一核多元”社区党建模式取得的主要成效

  关于南山区构建和谐社区的调研报告

   一 以社区党建为龙头,纲举目张

   二 居民自治和行政管理双向互动

   三 政府、市场、民间力量三方并举

   四 拓展社区服务、维护社区稳定、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四路推进

    (一)拓展社区服务

    (二)维护社区稳定

     1.畅通社情民意、化解基层矛盾

     2.构建防控体系,维护社区治安

    (三)繁荣社区文化

    (四)美化社区环境

   五 社区党建工作者、社区工作站人员、专业社会工作者、社区义工、关工委五支队伍共同努力

    (一)社区党建工作者队伍

    (二)社区工作站人员队伍

    (三)专业社会工作者队伍

    (四)社区义工队伍

    (五)关工委队伍

  共驻共建推动共治共享

   一 创特色共建

    (一)党组织主导,多元共治建和谐

    (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和谐

    (三)关爱互助,人人参与保和谐

    (四)多方互动,民主共商创和谐

   二 施有效举措

    (一)“一核多元”,发挥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是实现共建共治的有效保障

    (二)“十百千万”,发挥党员、公职人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共建共治的有效推力

    (三)搭建平台,多方参与是共建共治的有效载体

    (四)因地制宜,“一社一策”是共建共治的有效途径

    (五)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是共建共治的有效手段

   三 享和谐成果

    (一)通过共驻共建,党和政府威信得以增强,小区管理水平得以提升

    (二)通过共驻共建,社区自治水平得以提高,居民利益诉求渠道得以畅通

    (三)通过共驻共建,社区建设合力得以形成,社区社会风尚得以融洽

  实践基层民主 促进社区和谐

   一 “六个一”实践基层民主

    (一)强化一个核心

    (二)培植一批典型

    (三)激活一批队伍

    (四)构建一个平台

    (五)健全一套体系

    (六)营造一个环境

   二 “四个转变”促进社区和谐

    (一)实现了居民政治参与由非理性向理性的转变

    (二)实现了社区治理由政府总揽向全民共治的转变

    (三)实现了社区建设由被动管理向主动自治的转变

    (四)实现了社区秩序由矛盾多发向和谐稳定的转变

  组建应急预备突击队 创新年轻干部成长机制

   一 组建背景

   二 主要做法

    (一)成立管理机构

    (二)全区遴选队员

    (三)创新培养模式

    (四)加强实践锻炼

   三 初步成效

  加强环保实绩考核 创新干部评价体系

   一 考核背景

   二 主要做法

    (一)成立考核小组

    (二)确定考核对象

    (三)明确考核内容

    (四)创新评审方式

    (五)实行一票否决

   三 初步成效

  同吃同住同劳动 献计献策谋扶贫

   一 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相结合

   二 济扶贫与知识扶贫相结合

   三 帮扶村民与锻炼干部相结合

  以服务为主线 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

   一 基本情况

    (一)实力强

    (二)覆盖广

    (三)年龄轻

    (四)素质高

    (五)作用重

   二 主要做法

    (一)抓创新,多措并举,解决企业之急需

     1.推进融资服务

     2.举办企业家进修

     3.开展企业互助

     4.加强产业整合

     5.加强互促覆盖

     6.协调解难

    (二)抓覆盖,主动服务,扩大党组织影响力

    (三)抓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党建工作

    (四)抓服务,寓教于乐,有力提升党员素质

   三 初步成效

  “一格三员”:信访维稳源头防治工作新模式

   一 “一格三员”模式的主要做法

    (一)责任明细化

    (二)运作规范化

    (三)监督常态化

    (四)考核科学化

   二 实施“一格三员”模式取得的主要成效

   三 几点启示

    (一)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做好新形势下信访维稳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

    (二)必须跳出信访抓信访,跳出维稳抓维稳,准确把握信访维稳工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结合点

    (三)必须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着力提高基层预防和化解不和谐因素的能力

    (四)必须建立信访维稳工作长效机制

  爱心驿站:新时期体现邻里关爱的和谐阵地

   一 创办社区“爱心驿站”,搭建邻里互助关爱平台

   二 提升“爱心驿站”内涵,完善社区关爱服务体系

   三 开展“五有”关爱活动,营造睦邻友好和谐氛围

   四 帮困助弱蔚然成风,社区“小爱心”成就社会“大和谐”

  和谐企业工作室: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助推器

   一 和谐企业工作室的产生背景

   二 和谐企业工作室的基本架构

   三 和谐企业工作室的运作情况

    (一)以党建为龙头,加强和谐阵地建设

    (二)建设和谐园区文化,提升广大员工的家园意识

    (三)整合力量,建立矛盾纠纷调处网络

   四 和谐企业工作室的主要成效

    (一)党的先进性在企业、在园区得到体现

    (二)增强了企业员工的家园意识

    (三)矛盾纠纷基本解决在园区

    (四)劳务工共享和谐社区建设成果

  立足社区 搭建平台 社工人才助力和谐南山

   一 基本情况

   二 主要做法

    (一)明确工作目标,建立“大社工”格局

    (二)引进专业人才,强化队伍建设

    (三)建立四项机制,规范专业管理

   三 初步成效

  “红马甲”衬映和谐南山

   一 基本情况

   二 主要做法

    (一)开通“南山义工聆听热线”

    (二)开展“南山义工雏鹏助学行动”

    (三)提供“三定”服务

    (四)启动“南山义工牵手社区行动”

    (五)投身和谐南山创建

   三 初步成效

  引入社会工作理念 创新妇联工作模式

   一 开展情况

   二 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制度健全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三)打造品牌,扩大影响

    (四)整合资源,拓宽网络

    (五)针对需求,深化服务

   三 主要成效

 典型案例

  构建“政府—社会”危机共治机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 西部通道环保事件经过

   二 主要做法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二)善于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开辟群众工作新思路

    (三)坚持正面宣传,消除居民疑虑

   三 启示与思考

    (一)培育社会组织,积极推动危机政府治理向“政府—社会”共治转变

    (二)完善专家咨询机制,积极推动领导层决策向“智囊团”决策转变

    (三)开展危机应对宣传教育,积极推动依赖政府向自我修复转变

    (四)完善公众沟通机制,积极推动事后解释向及时公开转变

  新型社区民主协商 见证南头半岛污染重灾区和谐建设成效

   一 南头半岛环境矛盾成因分析

   二 政府缓解环境矛盾、建设和谐社区的主要措施

    (一)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打响全市“梳理行动”第一枪,为和谐社区建设奠定基础

    (二)加大环境监管力度,推动企业节能减排,为和谐社区建设创造条件

    (三)成立环保联络小组,加强政府、企业、居民之间的民主协商,为和谐社区建设搭设平台

    (四)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破解南头半岛污染难题,为和谐社区建设作出保障

    (五)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取信于民众之中,为和谐社区建设提供动力

   三 环境治理与和谐建设成效初显

    (一)拓宽了居民利益表达渠道,居民环境投诉显著减少

    (二)促进了政府科学决策和企业节能减排,片区环境质量得以改善

    (三)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初显成效,实现了片区和谐发展

  妥善处置“鼎太风华事件”的启示

   一 事件的起因及经过

   二 处理这次事件的主要做法

    (一)对开发商进行训诫

    (二)引导、支持业主依法维权

    (三)耐心细致做说服宣传工作,争取业主理解和支持

    (四)动员业主单位,配合政府做思想工作

   三 这次事件引起的思考

    (一)如何有效地维护好群众的利益

    (二)正视社会民众成长的现实,并且引导他们进行有序的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

    (三)新建小区基层组织建设要及时跟上

  基层民主在探索中走向成熟

   一 创新动因:基层民主发展的必然

   二 制度建设:打造推进基层民主发展、畅通民意表达渠道的平台

   三 实践成效:让基层民主制度运转起来

  和谐社区建设的“新堡垒”

   一 建章立制,为党代表履行职责提供保障

   二 畅通渠道,为党代表发挥作用搭建平台

   三 创新做法,为加强党的基层执政能力提供新思路

  夯实社区党建 打造“六心”社区

   一 开展强基行动,打造合心社区

    (一)组建社区党委,实现党建工作重心的延伸

    (二)健全规章制度,实现党建工作规范的延伸

    (三)创新教育载体,实现党建工作阵地的延伸

    (四)创新工作方法,实现党建工作形式的延伸

    (五)推进楼栋建党,实现党建工作网络的延伸

   二 开展美化行动,打造舒心社区

   三 开展服务行动,打造暖心社区

   四 开展平安行动,打造安心社区

   五 开展自治行动,打造贴心社区

   六 开展康乐行动,打造开心社区

  构建居民自治平台 引导居民有序参与

   一 强化社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提高居民自治能力

   二 加强社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居民自主参与

   三 拓展居民自治渠道,营造民主文明环境

  有了互动平台,社区的事儿不再难了

   一 社区党建共商,增强了党组织凝聚力

   二 社区事务共管,形成了社区建设合力

   三 社区资源共享,激活了多元主体能量

   四 社区难题共解,提高了社区管理水平

   五 社区文明共创,营造了和谐的社区氛围

  打造关爱互助平台 构建和睦邻里关系

   一 创办“爱心驿站”,打造社区关爱互助平台

   二 受助助人,构建和睦邻里关系

  小社区牵手大单位 小社区也有大作为

   一 突出共建理念,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

   二 搭建共治平台,发挥驻区单位和民间组织的作用

   三 优化共享机制,发挥文化纽带作用

  世纪村业委会:民主自治“治”出和谐家园

   一 健全组织,形成工作合力

   二 规范运作,务求公开透明

   三 高效服务,赢取居民信赖

   四 张弛有度,引导合法维权

  居民理事会:小区居民的好管家

   一 成立居民理事会,居民有了自己的“管家人”

   二 完善居民自治制度,实现社区自治化管理

   三 积极开展居民自治,打造文明和谐家园

  “睦邻点”

   一 因势利导,合力建设“睦邻点”

   二 积极培植,促进“睦邻点”健康发展

   三 牵线搭桥,让“睦邻点”成为和谐社区建设的新阵地

  书韵飘香桃花园

   一 填补“监管真空”,寻找和谐社区建设切入点

   二 创新管理模式,实现图书馆管理服务社会化

   三 延伸图书馆功能,打造学生课外第二课堂

   四 实现监管的无缝对接,架构三位一体教育网络

  携手深大学子“双向服务”促社区共建

   一 深化覆盖,大学生党员在社区“亮身份”起作用

   二 优化环境,把社区打造成深圳大学后勤服务基地

   三 共驻共建,把社区建设成为“大学生文化园”

  “五老”伏枥 志在社区

   一 顺势而为,社区成立“五老爱心社”

   二 老有所为,“五老”“搭台”

    (一)调研先行,“知己知彼”

    (二)整合资源、搭建平台

    (三)爱心有序,规范运作

   三 少有所学,学子“唱戏”

    (一)强化师资力量,拓宽学生视野

    (二)丰富教学内容,培养高尚情操

    (三)延伸课外活动,实现全面发展

    (四)关注特殊孩子,促进健康成长

    (五)搭建沟通平台,实现无缝链接

  高校资源社区化 社区服务后勤化

   一 搭建平台,促进社区与高校融合共建

   二 高校资源社区化,让名校融入本土

   三 社区服务后勤化,做好名校大后方

  用行动诠释生态和谐

   一 形成一种“齐抓”格局

   二 落实一套“共建”机制

   三 明确一个发展目标

 基层党建与和谐社区建设编辑委员会

 后记

 推进基层民主促进社会和谐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