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6

引证文献

2 !

参考文献

52

中国农民工权利保障图书

On Rights Safeguard of Chinese Peasant Workers

SSAPID:101-0725-5369-26
ISBN:978-7-5097-0771-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权利保障是农民工问题的核心,农民工的权利保障实质上就是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的根本,所以,农民工的权利保障应该是全方位的,既包括农民工的劳动就业权利、生命健康权利,还包括政治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和社会发展权利等。有鉴于此,本书在广泛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文献资料和调查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从社会学与法学的视角,分别就农民工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教育权利和消费权利等方面的现状、问题、原因及其解决问题的可操作性对策展开研究。

相关信息

丛书名:人权研究丛书
作 者: 谢建社
编 辑:曹长香;;;刘骁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5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D4 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

 后记

 总序

 绪论

  一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应用价值

  二 研究特色

   (一)结构—制度分析与过程—事件分析相结合

   (二)定性分析和图表分析相结合

   (三)理论分析和政策分析相结合

  三 研究问题

   (一)农民工维权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

    1.农民工的社会地位与他们的社会贡献不相称

    2.农民工的权利义务与雇主的权利义务不对等

    3.农民工对维权的强烈期盼与政府的作为程度不平衡

   (二)解决农民工维权问题的核心

    1.强力解决劳资关系

    2.强力解决劳政关系

    3.强力解决劳会关系

 第一章 农民工劳动权利保障

  一 农民工劳动权利保障的现状与问题

   (一)农民工劳动就业受歧视

    1.农民工就业歧视现象普遍存在

    2.遭遇歧视起诉艰难,法律缺失成为障碍

   (二)农民工劳动工时长、劳动强度大

    1.农民工超时劳动

    2.农民工劳动强度大

   (三)农民工劳动条件差

   (四)农民工劳动报酬低

   (五)农民工劳动福利少

    1.多数女职工未享有法定的特殊照顾

    2.对未成年工的保护不力

  二 制度缺失下的农民工劳动权利保障

   (一)农民工在《劳动合同法》中的权与利

   (二)农民工履行《劳动合同法》的难与易

    1.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难以操作

    2.竞业限制条款形同虚设

    3.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比较容易

   (三)农民工履行《劳动合同法》的喜与忧

    1.农民工履行劳动合同难度大

    2.企业不愿签订劳动合同

    3.农民工不敢签订劳动合同

    4.职能部门对劳动合同签订表现“无能”

    5.用人单位规避新《劳动合同法》

   (四)农民工对签订劳动合同的误解

  三 农民工劳动权利在劳动执法中的得与失

   (一)仲裁申请时效过短

   (二)“先裁后审”制度中裁审关系无法定位

   (三)劳动仲裁与诉讼程序规则不对接

  四 工会在维护农民工劳动权利方面仍有较大空间

   (一)企业不愿建工会

   (二)多数农民工没有加入工会

   (三)基层工会缺位或职能异化

   (四)工会的效用未获得农民工认可

    1.面临法律修改的挑战

    2.面临工会组建误导的挑战

  五 农民工劳动权利受损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部门重视不够与维权部门执法不力

   (二)户籍制度是导致农民工待遇不公的制度根源

   (三)二元结构下的劳动力市场和农民工就业歧视

   (四)相关法律不完善

   (五)劳资双方地位悬殊且农民工处于不利地位

   (六)社会信用失范与信任危机

   (七)社会舆论对农民工劳动权利保护关注不够

    1.政府对劳动法的宣传力度不够

    2.媒体对农民工的宣传不足

   (八)农民工维权意识与能力不强

  六 农民工劳动权利保护对策

   (一)西方国家劳工移民的历程与启示

    1.西方国家劳工移民给我们的启示

    2.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

   (二)建构农民工劳动权利保护的长效机制

    1.科学合理的户籍管理机制

    2.劳动报酬保障机制

    3.完善的法律机制

    4.政府管理服务机制

    5.善待农民工的用人机制

    6.推行城乡平等的就业机制

    7.农民工的再社会化机制

    8.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

    9.工会维权机制

    10.加强劳动监察和劳动执法

   (三)完善农民工就业保障的市场机制

 第二章 农民工的社会权利保障

  一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及其原因

   (一)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

    1.养老保险的参保率低和退保率高并存

    2.工伤保险参保率低,伤残医治赔偿困难

    3.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基本处于“零启动”状态

    4.农民工处在城镇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之外

    5.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制度安排缺失

   (二)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原因

    1.主观方面的原因

    2.客观方面的原因

   (三)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现实意义

    1.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

    2.从社会稳定的角度来分析

    3.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分析

    4.从农民工自身的角度来分析

  二 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有利条件

   (一)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经济条件具备

   (二)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政治条件具备

   (三)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社会条件具备

  三 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思路

   (一)把农民工纳入城镇的社会保障体系

   (二)农民工相对独立的社会保障体系

   (三)农民工分层分类的社会保障体系

   (四)农民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五)建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协调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1.通过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取消户籍制度为农民工享受社会保障设置的障碍

    2.协调好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与劳动就业政策之间的关系

    3.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必须和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和城市社会保障政策的改革相协调

   (六)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的法律保护

    1.实现农民工社会保障权存在的问题

    2.维护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的法律途径

 第三章 农民工教育权利保障

  一 法理学视野下的农民工受教育权利分析

   (一)受教育权利的相关立法数量少且质量不高

   (二)农民工受教育权的内涵

  二 农民工受教育权的现状与问题

   (一)农民工受教育权直接影响其相关权利的实现

   (二)农民工受教育权直接影响自身融入城市的程度

   (三)农民工受教育权直接影响其下一代成长

  三 农民工受教育权的冲突及其表现

   (一)农民工的继续社会化难以实现

    1.农民工继续社会化的认识冲突

    2.农民工继续社会化的自身冲突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成为社会问题

    1.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

    2.农民工子女教育歧视问题

    3.农民工子女教育资源问题

  四 农民工文化素质教育需求

   (一)农民工思想教育需求

   (二)农民工文化教育需求

   (三)农民工技术培训需求

   (四)农民工城市发展需求

  五 农民工文化素质教育的社会功能

   (一)教育关系到农民工教育权的有效保障

    1.受教育权是人权的基础

    2.我国法律关于教育权的规定

    3.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4.农民工受教育权的实现

   (二)教育关系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三)教育关系到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1.教育是农民工顺利流动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农民工向上流动的必要路径

    3.教育是农民工分层的重要因素

    4.教育是农民工改变弱势地位的唯一条件

   (四)教育关系到农民工继续社会化的顺利进行

  六 农民工教育权利保障对策

   (一)农民工受教育权的法律体系建构

    1.国际法赋予公民受教育的权利

    2.中国法律赋予公民教育的权利

    3.完善农民工教育权利的相关政策和法律

   (二)农民工受教育权保障机制建构

    1.实现农民工由义务教育向权利教育转变

    2.建立多层次的农民工教育体系

    3.建立农民工教育资金投入保障机制

 第四章 农民工政治权利保障研究

  一 农民工政治权利的内涵及其关系

   (一)政治权利的内涵及其分析

   (二)农民工政治权利的内涵及其关系

    1.农民工参与公共事务的决定权

    2.农民工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

    3.农民工对国家权力监督与制约的权利

    4.农民工对政治生活信息的知情权,亦即知政权

  二 农民工政治权利的现状及其问题探析

   (一)农民工“权利荒”是引发企业“用工荒”的重要原因

   (二)农民工的政治民主权利缺失

   (三)农民工政治权利网络缺乏

   (四)农民工的政治权利缺乏法律支持

    1.农民工的政治权利缺乏法律保护

    2.农民工政治权利在法律中尚为盲区

    3.国际人权视野中的农民工政治权利

   (五)农民工参政议政进入起步阶段

  三 保障农民工政治权利的现实思考

   (一)建构农民工政治权利保障机制

    1.形成民主决策的有效机制

    2.建立权力制约监督机制

   (二)出台保障农民工权利的法律法规

    1.清除涉及农民工的不公平、歧视性的政策法律法规

    2.修改完善现行选举法,保障农民工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3.制定新的保障农民工权利的法律法规

   (三)加强农民工群体的组织建设

   (四)排除社会歧视,善待农民工

    1.部门歧视

    2.制度歧视

    3.政策歧视

    4.工资歧视

    5.职业歧视

    6.公共歧视

    7.政治歧视

    8.生活歧视

    9.教育歧视

    10.媒体歧视

 第五章 农民工消费权利保障

  一 保护农民工消费权利的必要性

   (一)保护农民工消费权利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客观要求

   (二)保护农民工消费权利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三)保护农民工消费权利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客观要求

  二 农民工“两栖”消费特点

   (一)“两栖民工”双重收入

   (二)“两栖民工”“两栖消费”

  三 农民工面临三大消费的挑战

   (一)生存消费:农民工融入城市成本过高

    1.过高的生活成本

    2.高昂的居住成本

   (二)教育消费:农民工适应城市成本过高

   (三)社会消费:农民工介入城市成本过高

    1.就业风险高

    2.农民工政治文化生活受排斥

  四 农民工消费方式的积极变化

   (一)消费结构从简单转向复杂

   (二)消费物品从传统转向现代

   (三)消费行为从保守转向开放

   (四)消费心理从后卫转向前卫

  五 农民工消费权利受损害的现象与原因

   (一)农民工消费权利受损的主要表现

    1.产品质量与效用存在问题

    2.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产品广告宣传虚假

    3.服务质量低劣,产品价格与计量欺诈

    4.因环境问题导致权益受损

   (二)农民工消费权利受损的原因分析

    1.市场发育水平低、秩序乱

    2.相关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低

    3.有关法律不完善、执法不严或执法难

    4.农民工自身的原因

  六 地位结构、制度身份与农民工集体消费*

   (一)概念的界定

    1.问题的提出

    2.基本概念界定

   (二)研究资料、假设与样本

    1.资料来源

    2.研究假设

    3.样本概况

   (三)农民工集体消费模型与结果

    1.农民工集体消费总体状况:兼与市民比较

    2.影响农民工集体消费的主要因素

  七 保护农民工消费权利之对策

   (一)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树立消费者的主权概念

   (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树立消费者至上的思想

   (三)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切实保护消费者权利

   (四)健全行政保护,加强社会舆论监督

   (五)加强消费观教育,提高消费者自身素质

   (六)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1.艾鹤:《农民工价值观取向的变化》,《求实》2006年第3期。

2.边燕杰、刘勇利:《社会分层、住房产权与居住质量——对中国“五普”数据的分析》,《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3.蔡禾:《集体消费与社会公平》,http://www.gzass.gd.cn/content/news_self2006-01-06。

4.蔡禾、何艳玲:《集体消费与社会不平等——对当代资本主义都市社会的一种分析视角》,《学术研究》2004年第1期。

5.蔡禾、王进:《“农民工”永久性迁移意愿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学术研讨会”,中山大学,2007年5月。

6.董金松:《论农民工就业处于不利地位的原因和对策》,《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7.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

8.《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国社会保障》2006年第3期。

9.韩长赋:《中国农民工的发展与终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0.蒋月等:《中国农民工劳动权利保护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

11.《“民工潮”与“民工荒”的背后》,2006年9月28《光明日报》。

12.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3.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4.刘精明:《国家、社会阶层与教育——教育获得的社会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5.刘乐山、何炼成:《公共产品供给的差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原因解析》,《人文杂志》2005年第1期。

16.刘怀廉:《中国农民工问题》,人民出版社,2005。

17.刘玉蓉:《农民工的“市民待遇问题”》,《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15期。

18.刘玉民、于海侠:《农民工劳动权利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19.刘雅静:《论进城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8期。

20.黎建飞:《劳动法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21.陆春萍:《资本主义都市中集体消费的问题与启示》,《经济研究导刊》2006年第6期。

22.卢海元:《走进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23.彭薇亦:《我国现行劳动仲裁立法有关时效规定的不足与完善》,《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24.乔俊峰:《利益分化·冲突与农民工权益保护》,《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10期。

25.任丽新:《二元劳动力市场中的农民工权益问题》,《理论学刊》2003年第4期。

26.史柏年:《城市边缘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7.孙立平:《我们在开始面对一个断裂的社会?》,《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2期。

28.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发展与规划布局研究》,2007年4月。

29.深圳市出租屋综合管理办公室:《深圳市流动人口基本信息统计情况》,2006年12月8日。

30.深圳市统计局:《深圳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31.王春光:《农民工:一个正在崛起的新工人阶层》,《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1期。

32.王宁:《中国城市宏观消费模式转型的逻辑——围绕劳动力动机与消费欲望的政策演变》,《消费社会学国际研讨论会论文集》,中山大学社会学系,2006年12月。

33.王洪春、阮宜胜:《中国民工潮的经济学分析》,商务出版社,2004。

34.王全兴:《劳动法》,法律出版社,1997。

35.谢立中:《当代中国社会变迁导论》,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

36.谢建社:《新产业工人阶层——社会转型中的“农民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7.谢建社:《风险社会视野下的农民工融入性教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8.夏建中:《新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理论》,《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4期。

39.曾宪植:《我国农民工问题探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40.陈民等:《农民工维权论》,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

41.陈安民等:《中国农民工——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华龄出版社,2006。

42.《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改革》2006年第5期。

43.赵蓉:《农民工社会保障权利阙如与重塑》,《中国社会保障》2006年第4期。

44.赵鼎新:《集体行动、搭便车理论与形式社会学方法》,《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

45.张慧霞:《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基本路径》,《中国社会保障》2006年第6期。

46.张晓:《生态补偿制度法律研究》,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47.张志胜:《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研究》,《求实》2007年第1期。

48.朱力:《中国民工潮》,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49.上海福卡经济预测研究所:《问鼎21世纪新文化》,学林出版社,2005。

50.〔法〕尼古拉·埃尔潘:《消费社会学》,孙沛东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1.〔美〕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张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52.〔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简 介:该书从城市经济、 社会、建设、管理等各个层面回顾了2007-2008年中国城市发展的总体状况与主要特点,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与解读,对城市问题与挑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应用价值和权威性。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7月

简 介:农民工现象是我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现象。本书认为,机会公平是社会公平的核心问题,也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关键。社会主义制度公平正义的目标是让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不断得到自由全面发展的机会。书中从制度正义切入,探讨农民工的生存机会、发展机会的公平问题,指出要从就业机会、社会保障机会和公共服务分享机会等方面为农...

作者: 虞新胜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