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11

青年参与意识研究(1949-2014)图书

Research on Youth's Consciousness of Participation From 1949 to 2014

SSAPID:101-0709-5228-10
ISBN:978-7-5097-7636-0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侧重从1949年至2014年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历程中把握青年参与意识发展的脉络,探究其走向,以形成青年和国家关系的良性互动。青年参与意识的核心内容是权力与权利,发展动力是认同与利益,影响因素是实践与理论。巨大的环境变化、迥异的青年主体、剧烈的思想冲击、先进的技术手段等对青年民主参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凸显青年对其所处特定环境的“意识反应”,结合青年参与意识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进行探究,以期对青年未来的民主参与有所助益。

相关信息

丛书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文库
作 者: 杨林香
编 辑:黄金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D6 中国政治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文库总序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一)青年成长始终是执政党关注的重点,青年对民主的认识和态度研究显得必要而且迫切

   (二)青年对民主的认识存在许多模糊和混乱的区域,使得系统梳理青年参与意识的发展历程成为必要

   (三)青年参与意识发展是不同势力争夺的重点,总结历史经验、挖掘青年教育规律有利于中国民主发展

  二 主要概念界定

   (一)青年

   (二)民主意识

   (三)参与及参与意识

  三 文献综述

   (一)关于参与、参与意识和民主意识的内涵和外延研究

   (二)关于参与在民主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三)关于中国青年参与意识发展的研究

  四 本书内容与结构

 第一章 青年参与意识发展与国家民主建设的关系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与青年思想意识的特点

   一 赢得青年就赢得未来

   二 青年求新求异但不成熟

    (一)面向未来的前瞻性

    (二)容易动摇的反复性

    (三)发展过程的矛盾性

   三 青年特性与中国民主建设的契合性

    (一)青年求新求变的特性与近代中国革命的需求相契合

    (二)青年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探索,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疑问

  第二节 国家性质、时代课题塑造青年参与意识

   一 严重的民族危机催生青年参与意识

   二 意识形态对立影响青年参与意识发展的特征

   三 社会主义制度决定青年参与意识发展的方向

  第三节 青年参与意识发展影响并制约国家民主建设

   一 青年对民主本质的认识关系民主制度选择

   二 青年对民主的预期影响民主制度巩固

   三 青年参与意识发展制约民主制度发展

    1.青年参与意识发展与社会进步方向是否一致,影响国家民主制度的发展方向

    2.青年参与意识发展影响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发展的持续性

    3.青年的认同和参与形成民主发展的动力

  小结

 第二章 革命的变革与曲折的探索

  第一节 革命的变革

   一 背景:百废待兴

    (一)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革奠定青年参与意识发展基础

     1.土地改革消除剥削的根源,启发青年的政治觉悟

     2.三大改造奠定公有制的主导地位,重塑人与人的关系

    (二)政权建设提供参与平台

     1.民主建政把青年纳入政权网络

     2.青年民主参与的途径多样化

    (三)文教发展提高青年素质

   二 内容:理想的社会与解放的个人

    (一)权力意识的更新与发展

    (二) 权利意识从虚到实

     1.青年从利益保障中认识权利

     2.青年从选择自由中体会权利

     3.青年在其他社会生活领域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 特点:除旧布新

    (一)青年对国家权力建构的认同和拥护

     1.青年积极参与“除旧”

     2.青年积极参与“布新”

    (二)青年在制度的保障下学习和实践民主权利

    (三)“以苏为师”增强青年对社会主义民主的信心

    (四)存在民主制度起点高和现实基础差的矛盾

  第二节 曲折的探索

   一 背景:探索与纠错

    (一)巩固政权的探索与失误

    (二)经济失误的反省与纠正

    (三)青年发展的困难与出路

   二 内容:青年参与意识的深化与偏差

    (一)权力认识的发展与偏差

     1.对民主手段性的认识是青年权力认识的发展

     2.“大民主”的悲剧是青年权力认识中的偏差

    (二)青年权利意识的深化与不足

     1.整风运动是青年扩大民主的一次尝试

     2.民主办社对青年农民权利意识的促进作用

     3.工厂民主管理对青年工人权利意识发展的影响

   三 特点:矛盾性与曲折性

    (一)青年对制度的认同和困惑

     1.青年对制度的认同和民主参与

     2.青年对平等理念与特权现实背离的困惑

    (二)民主不足与民主“过度”的悖论

  小结

 第三章 偏离的震荡与理性的磨合

  第一节 偏离的震荡

   一 背景:“第二次革命”

    (一)改革开放后青年发展模式调整

    (二)青年参与改革但对改革出现的问题不满

   二 内容:“显流”与“潜流”

    (一)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进程中的权力意识

    (二)“显流”与“潜流”交织的权利意识

    (三)西方民主滥觞的参照系

   三 特点:忧患中的激情

    (一)体制转变中的认同危机

    (二)民主建设中的高期望值

    (三)教育失误下的定位偏差

  第二节 理性的磨合

   一 背景:多元冲突

    (一)多元利益冲突的政治环境

    (二)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经济环境

    (三)“权利主导型”的青年发展

   二 内容:完善制度与维护权利

    (一)民主制度自我完善下的权利意识

    (二)制度框架内维权的权利意识

    (三)多维视角的参照系

   三 特点:理性务实

    (一)理性是青年参与意识发展的典型特征

    (二)利益是青年参与意识发展的重要动力

  小结

 第四章 网络时代的青年参与意识

  第一节 网络时代的“众神狂欢”

   一 网络促进参与主体的平等性

   二 网络促进参与过程的互动性

   三 网络促进参与效果的有效性

  第二节 当前青年参与意识发展调查

   一 青年对民主的基本认识

   二 网络对青年参与意识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网络时代青年参与意识发展的特点

   一 青年民主参与的领域进一步扩大,虚拟公共领域成为重要平台

   二 网络民主打破青年对“选举民主”的迷思,促进“参与民主”的实现

   三 网络民主中青年理性参与和情绪宣泄相互交织

    (一)青年的网络民主参与层次较浅,浮于表面

    (二)存在网络暴政等行为失范

  小结:网络时代喜忧参半的参与意识

 第五章 青年参与意识发展的历史经验

  第一节 保持制度稳定是青年参与意识健康发展的前提

   一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制度稳定的核心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保证中国民主发展的方向

    (二)中国共产党实行民主的决心和行动推进民主建设

   二 客观评价中国民主成就是制度稳定的关键

    (一)正确选择评价中国民主成就的尺度

    (二)实事求是总结中国民主发展的经验教训

   三 警惕以民主为名颠覆制度的各种威胁

    (一)不诱于誉,不恐于诽

    (二)警惕“颜色革命”的苗头

  第二节 重视不同因素对青年参与意识发展的影响

   一 社会存在变化是根本原因

    (一)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

     1.经济基础变革促使青年参与意识从“解放型”向“建设型”转变

     2.改革开放后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变化影响青年参与意识发展

    (二)科技进步的促进作用

   二 各种思想影响是重要原因

    (一)传统观念的影响

    (二)西方思潮的影响

    (三)混合思想的影响

   三 青年民主实践是直接原因

    (一)青年通过民主实践更新民主理念

    (二)青年通过民主实践促进民主发展

    (三)青年通过民主实践调整民主预期

  第三节 强化问题意识是加强青年参与意识引导的必要条件

   一 青年参与意识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认同弱化和利益曲解

    (二)民主不足与行为失范

    (三)信心缺失和认识偏差

   二 对青年参与意识发展的教育引导

    (一)坚持民主的制度特征

    (二)分析民主的几对关系

    (三)比较不同的民主实践

     1.中西方民主实践的历史起点不同

     2.中西方民主实践的内容、本质不同

     3.中西方民主实践的前途、命运不同

  第四节 增强自觉自律是青年参与意识发展的关键

   一 青年对民主发展的自觉意识

    (一)在认同民主理念基础上培养民主自信

    (二)在比较民主制度基础上把握民主趋势

    (三)青年清醒认识并自觉担当民主建设使命

   二 青年推动民主建设的理性行动

    (一)现实世界的自我克制

    (二)网络世界的自我约束

  第五节 支持维权行动是培育青年参与意识的重要途径

   一 青年维权行动的必要性

    (一)青年权益受损现象的普遍性,使得青年维权成为迫切的现实问题

    (二)政府及传统组织机构的维权功能弱化,使青年个体主动维权成为必要

   二 青年维权行动的进展

    (一)青年权益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维权行动初见成效

    (二)青年通过维权行动普及权利意识,提高维权能力

   三 青年进一步维权的任务

    (一)构建多层次的维权体系,切实维护青年权益

    (二)通过对维权中暴露问题的反思,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进程

  小结

 结语

  一 基本结论

   (一)青年参与意识的核心内容是权力与权利

   (二)青年参与意识的发展动力是认同与利益

   (三)青年参与意识发展的影响因素是实践与理论

  二 几点启示

   (一)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增强青年对民主发展的信心

   (二)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制度竞争,引导青年正确对待中西方文化交流

   (三)及时化解青年参与意识中的疑难与困惑,提高青年的政治素质

 附录

 后记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10卷),人民出版社,200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2012。

《列宁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

《列宁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86。

《列宁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87。

《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90。

《列宁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90。

《列宁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85。

《列宁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86。

《斯大林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55。

《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

《毛泽东文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99。

《邓小平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3。

《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上卷、中卷、下卷),人民出版社,2014。

《江泽民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2006。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徐湘林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

〔德〕乌尔里希·贝克:《自由与资本主义》,路国林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美〕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孙非、张黎勤译,华夏出版社,1988。

〔俄〕O.T.博戈莫洛夫:《俄罗斯的过渡年代》,张驰译,辽宁大学出版社,2002。

〔美〕查尔斯·蒂利:《欧洲的抗争与民主(1650~2000)》,陈周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三联书店,1984。

陈映芳:《“青年”与中国的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陈云文集》(第1~3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船夫:《十年学潮纪实》,北京出版社,1990。

〔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李柏光、林猛译,商务印书馆,1999。

定宜庄:《中国知青史:初澜(1953~1968年)》,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

房宁:《民主政治十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房宁等:《成长的中国——当代中国青年的国家民族意识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

〔美〕费正清、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王建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夏勇主编《走向权利的时代:中国公民权利发展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高瑞泉编选《向着新的理想社会——李大钊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

〔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编《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竺乾威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

共青团中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管仕福:《近代中国人的民主意识与民主建设》,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第65页。

〔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译,新华出版社,1998。

侯惠勤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3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黄卫平、汪永成主编《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第五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黄卫平、汪永成主编《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第六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黄仁宇:《大历史不会萎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三联书店,1997。

黄志坚:《世纪之交论青年》,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

黄志坚:《走向新世纪的中国青年》,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

〔日〕加藤节:《政治与人》,唐士其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1~3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奥〕汉斯·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美〕卡尔·科恩:《论民主》,聂崇信、朱秀贤译,商务印书馆,1988。

〔法〕让-查尔斯·拉葛雷主编《青年与全球化——现代性及其挑战》,陈玉生、冯跃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冷溶、汪作玲主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美〕利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刘钢敏、聂蓉译,商务印书馆,1993。

刘德喜等:《全球背景下的中国民主建设》,重庆出版社,2005。

刘明:《街头政治与“颜色革命”》,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刘书林、陈立思:《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刘小萌:《中国知青史:大潮(1966~1980年)》,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

柳静编著《西方对外战略策略资料》(第1辑),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

陆玉林:《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

罗岗、倪文尖编选《90年代思想文选》(第2卷),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罗〕F.马赫列尔:《青年问题和青年学》,陆象淦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

〔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导论》,张华青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潘维:《法治与“民主迷信”——一个法治主义者眼中的中国现代化和世界秩序》,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

〔意〕萨尔沃·马斯泰罗内:《欧洲民主史——从孟德斯鸠到凯尔森》,黄华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单光鼐、陆建华主编《中国青年发展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美〕莱斯特·瑟罗:《资本主义的未来》,周晓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美〕斯诺笔录《毛泽东自传》,汪衡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9。

〔美〕劳伦斯·斯滕伯格:《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和健康成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孙镁耀、刘书林:《选举工作手册》,哈尔滨出版社,1989。

共青团中央青运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青年运动文件选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

〔美〕托马斯·戴伊、哈蒙·齐格勒:《民主的嘲讽》,孙占平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

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三联书店,2008。

吴大英、杨海蛟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吴冷西:《十年论战——1956~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上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郗杰英主编《新状态:当代城市青年报告》,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郗杰英主编《当代中国青年权益状况研究报告》,研究出版社,2009。

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杨雄:《中国青年发展演变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

〔德〕鲁道夫·冯·耶林:《为权利而斗争》,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7。

佚名:《大陆青年的怒吼——原始资料摘编之二》,阿尔泰出版社,1984。

余英时:《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张光明:《社会主义由西方到东方的演进》,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新星出版社,2006。

张静主编《国家与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张朋园:《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1909~1949——晚清以来历届议会选举述论》,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

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赵海均:《30年:1978~2007年中国大陆改革的个人观察》,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

赵海月:《中国政治分析:视界与维度》,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郑洸:《中国青年运动六十年(1919~1979)》,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

郑永年:《全球化与中国国家转型》,郁建兴、何子英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

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理论处主编《资产阶级自由化言论辑录》,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主编《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学习出版社,2009,

陈炳辉:《当代中国民主的条件分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5期。

陈伯礼、徐信贵:《网络表达的民主考量》,《现代法学》2009年第4期。

董宽:《十年回首——中国大学生心态历程》,《大学生》1989年第4期。

冯天瑜:《〈新青年〉民主诉求之特色》,《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高旺:《农村青年在村级治理中的政治意识分析》,《青年研究》2004年第11期。

郭小安:《超越抑或拯救代议民主:网络民主价值辨析与合理定位》,《公共行政评论》2010年第4期。

侯惠勤:《历史反思中的一大误区——关于“政治屠杀”的神话及“忏悔”透析》,《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胡伟:《民主与参与:走出貌合神离的困境?——评卡罗尔·帕特曼的参与民主理论》,《政治学研究》2007年第1期。

黄万盛:《正在逝去的和尚未到来的》,《开放时代》2004年第4期。

姜颖:《关于民主意识》,《黑河学刊》1989年第1期。

李海:《试论民主意识》,《齐齐哈尔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

李捷:《怎样正确看待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错误和挫折》,《高校理论战线》2001年第7期。

李捷:《旗帜、民主、民生:十七大报告三大亮点》,《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第11期。

李捷:《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历史观》,《高校理论战线》2008年第10期。

李云赟:《’78至’89大学生民主意识的演变》,《中国青年研究》1990年第10期。

刘书林:《历史地科学地对待社会主义》,《中国青年论坛》1989年第8期。

刘书林:《“五四”传统与青年的选择》,《中国青年研究》1993年第3期。

刘书林:《青年的最大利益是自身发展》,《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刘洋:《网络民主在转型期中国的困境与出路》,《天府新论》2009年第2期。

吕雅范:《新时期我国公民民主意识的误区及其成因分析》,《长白学刊》2000年第1期。

梅建华:《厌学——一股席卷校园的旋风》,《大学生》1989年第2期。

逄先知、李捷:《一篇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的诞生——〈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形成过程(上)》,《党的文献》2002年第4期。

人民论坛“千人问卷”调查组:《中国崛起“难度系数”调查》,《人民论坛》2009年第7期。

邵道生:《科学地分析80年代的中国青年问题——对《对〈青年问题的制度背景〉一文剖析与批评》的反批评》,《社会学研究》1992年第4期。

苏圣儒:《大学生的民主意识》,《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谭建光:《青年问题研究的多重视野——兼与陆建华同志、邵道生同志商榷》,《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2期。

王福春、吴晓健:《关于北京大学大学生民主意识的调查报告》,《政治学研究》1989年第2期。

王家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意识》,《社会主义研究》1993年第2期。

王绍光:《美国“进步时代”的启示》,《读书》2001年第8期。

王水兴:《网络参政议政:地方人大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新途径》,《人大研究》2009年第10期。

王仲田:《试论中国国情与民主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政治学研究》1996年第2期。

卫毅:《张灏:民主要有幽暗意识》,《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4月25日。

闻年喜:《浅谈我国农民的民主意识》,《社会主义研究》1987年第3期。

文哲:《唉,“天之骄子”!》,《大学生》1988年第11期。

吴家庆:《民主意识——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助推器》,《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吴小宁:《世纪之交中国社会民主意识发展的条件分析》,《探索》1999年第1期。

吴毅:《“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的表达困境——对一起石场纠纷案例的分析》,《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5期。

杨清:《中共执政方式的转变与公民权利的发展》,《政治学研究》2007年第1期。

于涵、张瑜、李泽芳:《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状况调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年第10期。

于建嵘:《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

于新恒、郑沪生:《我国公民民主意识的嬗变及其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8年第1期。

余振、郭正林:《当代中国青年的民主意识——对海峡两岸四地大学生的民主意识比较》,《青年研究》1997年第6期。

张飞岸:《论民主的“去社会主义化”》,《政治学研究》2011年第5期。

张军:《论社会主义民主意识》,《广西大学学报》1994年第5期。

张维为:《大胆走民主创新之路》,《红旗文稿(文摘)》2009年第13期。

张旭东:《施米特的挑战——读〈议会民主制的危机〉》,《开放时代》2005年第2期。

赵云泽、韩梦霖:《从技术到政治:中国网络公共空间的特性分析》,《国际新闻界》2013年第11期。

郑曙村:《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转型及其路径选择》,《文史哲》2005年第1期。

钟明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4期。

钟玉明、郭奔胜:《社会矛盾“新警号”》,《瞭望新闻周刊》2006年10月16日。

庄佳骝:《初中学生的民主意识与社会主义民主观教育》,《广州教育》1989年第6期。

Alvin Y.So,Shiping Hua. 1992. “Democracy as an Antisystemic Movement in Taiwan,Hong Kong,and China:A World Systems Analysis,”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35(2).

Andrew Batson,Jason Dean.Shoring Up the Wall:Communists Move to Adapt Their Rule to a Richer China;Ways to Air Complaints Ease Pressure on Rulers;Democracy:Not in Sight. Wall Street Journal(Eastern edition),2007-10-17.

Andrew J.Nathan,Tianjian Shi. 1993. “Cultural Requisites for Democracy in China:Findings from a Survey Daedalus,” China in Transformation 122(2).

Anonymous. 2008. “nitiatives for China:New Forum for Advancing Democracy in China Established,” Asia Business Newsweekly,2008-03-24.

Antoaneta Bezlova. 2005. Politics-China:Don’t Expect Democracy to Take Hold Here,Global Information Network,New York:2005-11-22.

Arthur Kroeber. 2008. “China Needs Proof of Democracy’s Advantage,” Financial Times,2008-08-04.

Baogang Guo. 2003. “Political Legitimacy and China’s Transition,” 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8(1-2).

Bill Nichols,Barbara Slavin. “Powell:All eyes are on Beijing Says Olympics may Turn China Toward Democracy,” USA TODAY,McLean,Va.:2001-07-17.

Brook Larmer. 2002. “The Kids Are Not All Right;The Gilded Youth of the Coast Have no Memory of Struggle,but also Little Sense of Ethics or Mission.China May end up Paying the Price,” Newsweek,2002-10-28.

Christopher Cooper. 2005. “Bush Chides China on Democracy;In Speech,President Urges Beijing to Provide Freedom,Follow the Model of Taiwan,” Wall Street Journal(Eastern edition),2005-11-16.

Christopher Werth. 2008.Robert Kagan:“Why Should Democracy Be Shy?;We Gave to Look at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 Competition,Because Russia and China already See it that Way,” Newsweek 151(23).

D.Shlapentokh. 2002. “Post-Mao China:an Alternative to ‘The end of History’?,” Communist and Post-Communist Studies (35).

Daniel.Z.Ding. 2001. “China’s Labour-Management System Reforms:Breaking the ‘Three Old Irons’ (1978-1999),”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 18(3).

Edward Friedman. 1999. “Review:Does China Have the Cultural Preconditions for Democracy?,”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49(3).

Erik Eckholm. 1999. “After 50 Years,China Youth Remain Mao’s Pioneers,” New York Times,1999-09-26.

Fareed Zakaria. 1997. “The Rise of Illiberal Democracy,” Foreign Affairs (11-12).

Gang Lin. 2004. “Leadership Transition,Intra-Party Democracy,and Institution Building in China,” Asian Survey 44(2).

Gloria Jun Zhang. 2005. “Youth Trends in China,” Young Consumers:Insight and Ideas for Responsible Marketers 6(2).

Henry Gantz. 2006. “Nixon Brought Us ‘Ping Pong Democracy’... China Brings Billions for U.S.Cotton,” Ci World Report 4(4).

James Tong. 1998. “The 1989 Democracy Movement in China:A Spatial Analysis of City Participation,” Asian Survey 38(3).

Jie Chen,Chunlong Lu. 2006. “Does China’s middle class think and act democratically?Attitudinal and Behavioral Orientations Toward Urban Self-Government”,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11(2).

Jim Yardley. 2005. “Report Calls Communist Party Rule Essential to Democracy in China,” New York Times,New York,N.Y.:2005-10-20.

Jo Johnson. 2006. “Kingdom of Discontent:Maoists enter the Mainstream to Threaten Nepal’s Monarchy ASIA:Longstanding Demands for Democracy in the Himalayan Nation are Coming to a Head.What Happens Next has Implications far beyond the Kathmandu Valley,with China and India Watching Closely,Writes Jo Johnson,” Financial Times,London (U.K.):2006-01-03.

John James Kennedy. 2002. “The Face of ‘Grassroots Democracy’ in Rural China:Real versus Cosmetic Elections,” Asian Survey 42(3).

John L.Thornton. 2008. “Long Time Coming:The Prospects for Democracy in China,” Foreign Affairs 87(1).

Jonathan Mirsky. 2004. “Bullish on China A Bold Prediction that China Will Imminently Embrace Democracy Raises many Questions”,Financial Times,London (U.K.):2004-06-19.

Joseph Bosco. 2000. “Alternate Civilities:Democracy and Culture in China and Taiwan,”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Ann Arbor 59(3).

Joseph Kahn. 2007. “In China,Talk Of Democracy Is Simply That,” New York Times,New York,N.Y.:2007-04-20.

Joseph W.Esherick,Jeffrey N.Wasserstrom. 1990. “Acting Out Democracy:Political Theater in Modern China,”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49(4).

Joyce Barnathan,et al.. 1997. “China’s Youth;A New Generation Leaves Tradition Behind,” Business Week,1997-09-15.

Kevin J.O’Brien,Lianjiang Li. 2000. “Accommodating ‘Democracy’ in a One-Party State:Introducing Village Elections in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No.162,Special Issue:Elections and Democracy in Greater China (Jun.,2000).

Kjeld Erik Brodsgaard. 1981. “The Democracy Movement in China,1978-1979:Opposition Movements,Wall Poster Campaigns,and Underground Journals”,Asian Survey 21(7).

Larry Diamond. 1999. Developing Democracy:Toward Consolidation,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Lipset,Seymour Martin. 1989. “Why Youth Revolt”,The New York Times,1989-05-24.

Loren Heinhold. 2001. “Capitalism and democracy:China:On the path to...?,” Harvard Asia Pacific Review,Cambridge 5(2).

Maria Hawthorne. 2006. “Ire:Howard says China no closer to democracy but he’ll court it”,AAP General News Wire. Sydney,2006-05-22.

Maurice T.Price. 1942. “Can China Establish a Political Democracy?” The Far Eastern Quarterly 1(3).

Michael Collins. 2008. “China’s Confucius and Western Democracy”,Contemporary Review 290(1689).

Michael Hill. 2007. “China and Democracy:Economic Advances Won’t Necessarily Lead to Political Freedom,Says a Johns Hopkins Political Scientist Who’s just Published a Study on its Emerging Entrepreneurial Class”,McClatchy-Tribune Business News,2007-12-16.

Michael Mitterauer. 1992. A History of Youth.Graeme Dunphy(trans). Oxford U.K.:Blackwell Publishers.

Michel Oksenberg. 1986. “China’s Confident Nationalism”,Foreign Affairs 65(3).

Miriam Rayman. 2007. “Wiring China’s youth”,Brand Strategy (3).

Ngan-Fun Ngai,et al.. 2001. “China’s Youth Policy Formulation and Youth Participation”,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23(8).

Normandy Madden. 2005. “Reaching China’s Youth a Balancing Act”,Advertising Age 76(23).

Pai-chang Wang. 1992. “Review:The American Democracy:A View from China”,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J-PART. 2(3).

Peter Xenos,Midea Kabamalan. 2005. “A Comparative History of Age-Structure and Social Transitions Among Asian Youth”,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Population (1).

Qiusha Ma. 2002. “Defining Chinese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Volunta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oluntary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13(2).

Rebecca Nedostup. 2003. “Tempered in the Revolutionary Furnace:China’s Youth in the Rustication Movement”,History 32(1).

Rich Gilman,et al.. 2008. “Cross-National Adolescent Multidimensional Life Satisfaction Reports:Analyses of Mean Scores and Response Style Differences”,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37(2).

Richard Mcgregor. 2007. “China opens up to redefine democracy”,Financial Times,2007-06-13.

Robert Ware. 1992. “What Good Is Democracy?The Alternatives in China and The West,” In Anthony J.Parel and Ronald C.keith eds. Comparative Political Philosophy:Studies Under the upo Tree.

Ron Hutcheson. 2005. “Bush raps China over Freedom,Vows to Promote Democracy in Asia”,Knight Ridder Tribune Business News,2005-11-16.

Ronald C.Keith. 1980. “Socialist Legality and Proletarian Democracy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Canad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Revue canadienne de science politique,13(3):565-582.

Sebastian Heilmann. 2008. “Policy Experimentation in China’s Economic Rise”,Studies in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SCID),43(1).

Seymour Martin Lipset. 1996. “Some Social Requisites of Democracy: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Legitimacy”,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53(1).

Siam-Heng Heng. 2008. “China’s Cultural and Intellectual Rejuvenation”,Asia Europe Journal 6(3-4):.

Simon Elegant. 2007. “China’s ‘Democracy’”,Times 170(18).

Stephen de Tarczynki. 2007. “Asia Pacific:‘China Unfazed By Democracy Partnership’”,Global Information Network,2007-09-12.

Suisheng Zhao edited. 2002. “China and Democracy:Reconsidering the Prospects for a Democratic China”,China Review,Hong Kong:Spring 2002.

Susanne Brandtst?dter,Gunter Schubert. 2005. “Democratic Thought and Practice in Rural China”,Democratization 12(5).

Tianjian Shi. 2000. “Cultural Values and Democracy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he China Quarterly,No.162,Special Issue:Elections and Democracy in Greater China(Jun.,2000).

Wen Gong,et al.,2004. “Marketing to China’s Youth:A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Perspective”,Business Horizons 47(6).

Yang Jian-Li. 2000. “A theory of Five Parties:Adapted from a Speech Made at the Taiwan Election and the Future of Democracy in China Conference in New York,March 25,2000”,Harvard Asia Pacific Review,Cambridge:4(2).

Yijang Ding. 2002. Chinese Democracy after Tiananmen,Vancouver,B.C.,CAN:UBC Press.

Ying Ma. 2007. “China’s Stubborn Anti-Democracy”,Policy Review,Washington:Feb/Mar 2007,(141).

Yongnian Zheng. 1994. “Development and Democracy:Are They Compatible in China?”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109(2).

Yunxiang Yan. 1999. “Rural Youth and Youth Culture in North China”,Culture,Medicine and Psychiatry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