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67

从农民到市民:乡城移民家庭的城市融入之路图书

From Peasants to Citizens: the Way of the Urban Integration of the Rural-Urban Immigrant Families

SSAPID:101-0701-3830-00
ISBN:978-7-5097-6583-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在描述乡城移民家庭城市融入状况的基础上,考察了制度环境、迁移意愿及方式与乡城移民家庭城市融入的关联;提出移民家庭的城市融入水平相对较高,且呈现进城时间的阶段性差异和进城地点的区域性差异,土地、城市住房等制度性因素,及家庭迁移意愿、迁移方式等主体性因素影响了移民家庭的城市融入状态。

相关信息

丛书名:田野中国
作 者: 胡书芝
编 辑:常庆玲;谢蕊芬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附录1 问卷节选

 序

 后记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

   一 问题来源——“农民工”与“乡城移民”

   二 问题形成——乡城移民是迫切需要融入城市的人群主体

  第二节 对社会融入、城市融入的研究

   一 人口迁移理论

    1.推—拉理论

    2.经济均衡理论

    3.国际分工移民理论

    4.劳动市场分割理论

    5.网络分析移民理论

    6.结构分析移民理论

   二 社会融入内涵和外延的多重辨析

    1.社会融入内涵的多元化理解

    2.社会融入外延的多重辨析

   三 乡城移民家庭城市融入的归因解释

    1.人力资本归因理论

    2.社会资本归因理论

    3.制度与文化归因理论

   四 乡城移民家庭城市融入结果与前景的研究

  第三节 对乡城移民家庭城市融入研究的启示

 第二章 如何考察乡城移民家庭的城市融入

  第一节 考察乡城移民家庭城市融入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考察乡城移民家庭城市融入的分析框架

  第三节 考察乡城移民家庭城市融入的方法

   一 资料收集方法

   二 调查对象的抽样与选择

   三 调查过程与样本概况

   四 资料分析方法

 第三章 乡城移民家庭城市融入基本状况

  第一节 经济融入状况

   一 在业状况与就业途径

   二 职业类型与职业地位

   三 就业适应性

   四 收入与消费

   五 住房获得

  第二节 社会文化融入状况

   一 语言习得

   二 习惯与社会规则

   三 社会交往

   四 城市参与

   五 生活方式

   六 通婚意愿

  第三节 心理融入状况

   一 城市情感

   二 城市归属与身份认同

   三 城市定居意愿

  第四节 乡城移民家庭与乡城个体流动者城市融入的总体差异

 第四章 制度环境与乡城移民家庭的城市融入

  第一节 研究假设及变量

   一 研究假设

    1.土地制度假设

    2.户籍制度假设

    3.社会保障制度假设

    4.住房假设

   二 变量处理

    1.自变量

    2.因变量

    3.控制变量

  第二节 乡城移民家庭城市融入中的制度环境

   一 土地管理状况

   二 户籍制度限制状况

   三 城乡社会保障享有状况

   四 城市住房保障享有状况

  第三节 制度环境对乡城移民家庭城市融入的影响

 第五章 迁移意愿与乡城移民家庭的城市融入

  第一节 研究假设及变量

   一 研究假设

    1.迁移意愿和动机假设

    2.家庭互动假设

   二 变量处理

    1.自变量

    2.因变量

    3.控制变量

  第二节 乡城移民家庭的迁移意愿

   一 基本迁移意愿

   二 家庭互动

   三 迁移动机

  第三节 迁移意愿对乡城移民家庭城市融入的影响

 第六章 迁移方式与乡城移民家庭的城市融入

  第一节 研究假设及变量

   一 研究假设

    1.迁移人口比重及时间间隔假设

    2.迁移距离假设

    3.城市居住模式假设

   二 变量处理

    1.自变量

    2.因变量

    3.控制变量

  第二节 乡城移民家庭的迁移方式

   一 乡城移民家庭成员迁移比重

   二 家庭成员迁移顺序及时间间隔分布

   三 乡城移民家庭迁移距离分布

   四 乡城移民家庭的城市居住模式

  第三节 迁移方式对乡城移民家庭城市融入的影响

 第七章 乡城移民家庭城市融入的特征及规律

  第一节 乡城移民家庭城市融入维度间的非均衡性与关联性

  第二节 乡城移民家庭城市融入影响机制的复杂性

  第三节 乡城移民家庭城市融入的时间性差异

   一 城市融入水平的阶段性

   二 城市融入影响因素的阶段性

  第四节 乡城移民家庭城市融入的空间性差异

   一 城市融入水平的空间性差异

   二 城市融入影响因素的空间性差异

 第八章 客观认识乡城移民家庭的城市融入

  第一节 乡城移民家庭城市融入的客观状态

  第二节 乡城移民家庭城市融入的反思

   一 乡城移民家庭的类型化及研究

   二 乡城移民家庭的城市融入差异与新型城市化道路选择

   三 乡城移民家庭城市融入中的制度嵌入性

    (一)土地制度

    (二)城市住房制度

   四 对总体抽样框不明确群体的抽样

 附录 概念索引

 附录2 访谈提纲及被访者基本情况登记表

本书是以家庭为分析单位对乡城移民城市融入进行系统研究的学术专著。全书共分八章,在描述乡城移民家庭城市融入状况的基础上,考察了制度环境、迁移意愿及方式与乡城移民家庭城市融入的关联;提出移民家庭的城市融入水平相对较高,且呈现进城时间的阶段性差异和进城地点的区域性差异,土地、城市住房等制度性因素,及家庭迁移意愿、迁移方式等主体性因素影响了移民家庭的城市融入状态。本书从家庭迁移出发,紧密结合当下我国农村劳动力从乡村到城市迁移的新形势,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农村居民进城模式的转变,从而拓展了乡城移民研究的视野和思路。

《2009 人类发展报告》编写小组:《人类发展报告·跨越障碍:人员流动与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三联书店,1998。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赵旭东、东方译,三联书店,1998。

波普诺:《社会学》,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蔡昉:《中国城市限制外地农民工就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0年第4期。

蔡昉:《中国人口流动方式与途径(1990~1999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蔡禾、曹志刚:《农民工城市认同及其影响因素——来自珠三角的实证分析》,《中山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陈慧、车宏生:《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第11期。

陈卫:《人口流动家庭化及其影响因素——以北京市为例》,《人口学刊》2012年第6期。

陈贤寿、孙丽华:《武汉市流动人口家庭化分析及对策思考》,《中国人口科学》1996年第5期。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程瑜:《白村生活:广东三峡移民适应性的人类学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

邓秀华:《长沙、广东两市农民工政治参与问卷调查分析》,《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2期。

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商务印书馆,1995。

丁守海:《农民工工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一项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4期。

董昕:《中国农民工住房问题的历史与现状》,《财经问题研究》2013年第1期。

费孝通、刘豪兴:《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5。

傅义强:《欧洲国家的大陆新移民述论》,《南方人口》2008年第3期。

GeoffDyer:《麦肯锡预测农民工将占中国城市人口一半》,http://news.sina.com.cn/c/2008-03-29/071915249679.html。

甘满堂、王岩:《农民工住居边缘化与空间隔离——从城中村到城郊村》,《福建论坛》2008年第1期。

谷延方:《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城市化的启示》,《黑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7期。

广田康生:《移民与城市》,马铭译,商务印书馆,2005。

郭台辉:《制度体系变动中的大户籍制改革》,《岭南学刊》2008年第3期。

郭星华,姜华:《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的几种理论视角》,《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1期。

郭志刚:《北京市家庭户的变化及外来人口影响》,《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国家计委社会发展司、外交部国际司编《社会发展,共创未来:联合国社会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文件选编》,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国家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中国人口出版社,2012。

国家统计局:《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2013年5月27日。

国家统计局:《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2014年5月12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农民工市民化:制度创新与顶层政策设计》,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

国务院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员手册》,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问题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韩俊:《八成农民工不愿土地换户口》,http://china.caixin.com/2011-07-08/100277323.html。

何军:《代际差异视角下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分位数回归方法》,《中国农村经济》2011年第6期。

何明洁:《劳动经历与新生代农民工认同感形成》,《软科学》2012年第8期。

何绍辉、赵俊文:《新生代农民工两地分居问题研究——对湘中H村的考察》,《青年探索》2009年第3期。

何绍辉:《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问题研究》,《当代青年研究》2009年第9期。

何晓红:《村民自治背景下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缺失与强化》,《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1期。

洪小良:《城市农民工的家庭迁移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6期。

侯佳伟:《人口流动家庭化过程和个体影响因素研究》,《人口研究》2009年第1期。

胡福光、李放等:《住房弱势群体对廉租房需求度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四市为例》,《经济体制改革》2010年第5期。

胡杰成:《社会排斥与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兰州学刊》2007年第7期。

胡书芝、吴新慧、李洪君:《社会结构异质性与流动儿童社会网络构建——以同伴关系为核心》,《青年研究》2009年第3期。

胡书芝、刘桂生:《住房获得与乡城移民家庭的城市融入》,《经济地理》2012年第4期。

黄平,郭于华等:《寻求生存:对农村人口外流的微观社会学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黄乾:《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性质的根本转变及社会政策选择》,《人口研究》2007年第4期。

黄怡:《城市社会分层与居住隔离》,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黄祖辉、毛迎春:《浙江农民市民化——农村居民进城决策及进城农民境况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黄祖辉、钱文荣、毛迎春:《进城农民在城镇生活的稳定性及市民化意愿》,《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第4期。

霍雅勤、蔡运龙等:《耕地对农民的效用考察及耕地功能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第3期。

加里·贝克尔:《家庭论》,商务印书馆,1998。

简新华、黄锟等:《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

江立华、胡杰成:《社会排斥与农民工地位的边缘化》,《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景晓芬、马凤鸣:《代际差异视角下的农民工城市适应——基于重庆和珠三角地区的调查》,《南方人口》2012年第3期。

Khalid Koser:《国际移民》,吴周敏译,译林出版社,2009。

克拉克·威斯勒:《人与文化》,商务印书馆,2004。

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

赖小琼、余玉平:《成本收益视线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托达罗模型的反思与拓展》,《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第2期。

蓝宇蕴:《都市村社共同体——有关农民城市化组织方式与生活方式的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雷洪、胡书芝:《乡城移民城市认同的区域差异与阶段差异》,《学习与实践》2014年第3期。

李斌、王晓京:《城市农民工的住房》,《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李春玲:《城乡移民与社会流动》,《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李明欢:《20世纪西方国际移民理论》,《厦门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李明欢:《欧洲华侨华人史》,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

李培林、田丰:《中国农民工社会融入的代际比较》,《社会》2012年第5期。

李培林:《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

李培林:《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李平:《中国转型时期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李强,龙文进:《农民工留城与返乡意愿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2期。

李强:《关于“农民工”家庭模式问题的研究》,《浙江学刊》1996年第1期。

李强:《关于进城农民工的“非正规就业”问题》,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03年第4期。

李强:《农民工留城与返乡意愿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2期。

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李若建:《中国人口的户籍现状与分区域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3期。

李树茁、杨绪松、任义科、靳小怡:《农民工的社会网络与职业阶层和收入:来自深圳调查的发现》,《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第1期。

刘纯彬:《农民工需要解决的10个突出问题》,《人口研究》2005年第5期。

刘建娥:《乡—城移民(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实证研究——基于五大城市的调查》,《人口研究》2010年第7期。

刘建娥:《乡—城移民社会融入的实践策略研究——社区融入的视角》,《社会》2010年第1期。

刘建娥:《中国乡城移民的城市社会融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刘俊彦:《当代中国青年农民工研究报告》,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刘冷:《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困境及对策建议》,《改革与开放》2011年第8期。

刘林平、张春泥:《农民工工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企业制度还是社会环境?——珠江三角洲农民工工资的决定模型》,《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6期。

刘玉侠、尚晓霞:《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中的社会认同考量》,《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

卢国显:《农民工:社会距离与制度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卢国显:《农民工与市民通婚意愿的实证研究》,《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吕红平:《农民工中的女性群体更需要社会关注》,《郑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吕学静、陈蕊:《农民工就业与就业促进问题实证研究——以北京市为例》,《人口与经济》2007年第4期。

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华夏出版社,2000。

马克斯·韦伯:《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张乃根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

马戎:《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马西恒,童星:《敦睦他者:中国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形态的探索性研究——对上海市Y社区的个案考察》,《学海》2008年第2期。

梅洪常、周莉、陈丽新:《重庆市农民工进城就业安居现状调查》,《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

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三联书店,2001,转引自仇立平《社会研究和问题意识》,《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牛文元、刘怡君:《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科学出版社,2012。

平治安政:《アメニカの多文化教育に学が》,明治出版社,1994。

齐格蒙特·鲍曼:《通过社会学去思考》,高华、吕东、徐庆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乔治·赫伯特·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华夏出版社,1999。

渠敬东:《生活世界当中的关系强度——农村外来人口的生活轨迹》,转引自柯兰君《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任远、乔楠:《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过程、测量及影响因素》,《人口研究》2010年第2期。

汝信、陆学艺、李培林:《社会蓝皮书: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沈原:《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

宋林飞:《城市移民的文化矛盾与社会安全》,《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5期。

宋全成:《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及对策——非自愿移民与社会学研究的双重视角》,《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第2期。

苏黛瑞:《在中国城市中争取公民权》,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

孙立平:《“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一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转引自《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鹭江出版社,2000。

孙立平:《城乡之间的“新二元结构与农民工流动”——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孙立平:《农民工如何实现城市适应性》,《经济观察报专栏》2007年3月19日。

覃明兴:《移民的身份建构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谭深:《农民工流动研究综述》,《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唐利平:《人类学和社会学视野下的通婚圈研究》,《开放时代》2005年第2期。

唐有财:《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基于北京、广州、成都三城市的调查》,《青年研究》2009年第1期。

田凯:《关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的调查分析与思考》,《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第5期。

托马斯、兹纳涅茨基:《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张友云译,商务印书馆,2000。

托斯丹·邦德·凡勃伦:《有闲阶级论》,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2007。

外来农民工课题组:《珠江三角洲外来农民工状况》,《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

汪远忠:《农民工、土地制度与城市化》,《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2期。

王春光:《巴黎的温州人:一个移民群体的跨社会建构行动》,人民出版社,2000。

王春光:《流动中的社会网络:温州人在巴黎和北京的行动方式》,《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3期。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王东亚、赵伦等:《构建农民工和谐家庭关系研究》,《技术与市场》2007年第11期。

王赓武:《移民及其敌人》,转引自《王赓武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王桂新、沈建法等:《中国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研究》,《人口与发展》2008年第1期。

王桂新:《迁移与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证》,科学出版社,2005。

王俊文:《当前我国农民工政治参与的路径选择——以江西赣南A市农民工调查为例》,《社会科学辑刊》2013年第2期。

王宁:《从苦行者社会到消费者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王荣发:《职业发展导论——从起步走向成功》,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王兴周:《农民工城市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第56~87页。

王智强、刘超:《中国农村劳动力迁移影响因素研究——基于Pr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当代经济科学》2011年第1期。

威廉·富特·怀特:《街角社会》,黄育馥译,商务印书馆,2003。

温铁军:《农民社会保障与土地制度改革》,《学习月刊》2006年第19期。

文军:《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6期。

吴兴陆:《农民工定居性迁移决策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人口与经济》2005年第1期。

项飚:《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三联书店,2000。

熊波、石人炳:《农民工永久性迁移意愿影响因素分析》,《人口与发展》2009年第2期。

熊波、石人炳:《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影响因素——基于武汉市的实证分析》,《南方人口》2007年第2期。

熊光清:《新生代农民工政治效能感分析——基于五省市的实地调查》,《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第4期。

徐鸣:《让农民成为农村土地真正的主人》,《新华日报》2013年4月9日。

徐志旻:《进城农民工家庭的城市适应性——对福州市五区132户进城农民工家庭的调查分析与思考》,《福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杨菊华:《从隔离、选择融入到融合:流动人口城市适应性问题的理论思考》,《人口研究》2009年第1期。

杨善华、孙飞宇:《作为意义探究的深度访谈》,《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5期。

姚先国、俞玲:《农民工职业分层与人力资本约束》,《浙江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伊兰伯格、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理论与公共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于学军:《中国流动人口的特征、需求和公共政策思考》,《开放导报》2005年第6期。

俞可平:《新移民运动、公民身份与制度变迁——对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农民工进城的一种政治学解释》,《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0年第1期。

俞宪忠:《中国人口流动态势》,《济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翟振武、张现苓:《引导流动人口融入城市》,《人民日报》2012年1月12日。

张国胜:《农民工市民化的城市住房政策研究》,《中国软科学》2007年第12期。

张季风:《战后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特点》,《日本学刊》2003年第2期。

张继焦:《差序格局:从“乡村版”到“城市版”——以迁移者的城市就业为例》,《民族研究》2004年第6期。

张文宏、雷开春:《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5期。

张秀明:《国际移民体系中的中国大陆移民——也谈新移民问题》,《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1年第1期。

张杨波:《地方身份秩序、住房获得与竞争式地方政府》,《人文杂志》2009年第6期。

张翼:《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与中国近期城镇化道路的选择》,《中国人口科学》2011年第2期。

张玉洁、唐震、李倩:《个人迁移和家庭迁移——城镇化进程中农民迁移模式的比较分析》,《农村经济》2006年第10期。

赵燕:《新迁移经济学对研究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适用性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11期。

郑秉文:《福利资本主义模式的变迁与比较》,载《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考斯塔·埃斯平-安德森、郑秉文译,法律出版社,2003。

郑功成、黄黎若莲:《中国农民工问题与社会保护》,人民出版社,2007。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郑一省:《多重网络的渗透与扩张——外华侨华人与闽粤侨乡互动关系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编辑委员会:《社会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周皓:《国外移民模式》,《人口研究》1999年第3期。

周皓:《中国人口迁移的家庭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人口研究》2004年第6期。

周鸿飞:《我国户籍制度的问题和改革》,http://www.sunshine consulant.com/forum。

周敏:《唐人街》,鲍霭译,商务印书馆,1995。

朱光磊、郝广义:《农民工意见表达的限制性因素及其对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江海学刊》2002年第6期。

朱明芬:《农民工家庭人口迁移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2期。

宗成峰、朱启臻:《农民工生存状况实证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7年第1期。

Acemoglu D.,“Changes in Unemployemnt and Wage Inequality:An Alternative Theory and Some Evidenc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9(1999):1259-1278.

Akerlof George A.,“Social Distance and Social Decisions,” Econometrica,65(1997).

Alba Richard,Victor Nee,Remaking the American Mainstream:Assimilation and Contemporary Immigration(Bost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3).

Alejandro Portes,Robert L.Bach,Latin Journey:Cuban and Mexican Immigrants in The United States(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5).

Alejandro Portes,Saskia Sassen-Koob,“Making It Underground:Comparative Material on the Informal Sector in Western Market Econom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93(1987):30-61.

Amuedo Dorantes,Mundra,“Social Networks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Earnings of Mexican Immigrants,” Demography,4(2007):849-863.

Appleton S.,J.Knight,L.Song,“Contrasting Paradigms:Segment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Labour Market,” 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Business Studies,3(2004).

Arango,Joaquin,“Explaining Migration:A Critical View,”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165(2000):285-296.

Barbara Schmitter Heisler.“The Future of Immigrant Incorporation:Which Models?Which Concepts?”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26(1992):623-645.

Bemtson E.,Sverke M.,Marklund S.,“Predicting Perceived Employability:Human Capital or Labour Market Opportunities,” Economic and Industrial Democracy,27(2006):223-244.

Beynon E.D.,“Social Mobility and Social Distance Among Hungarian Immigrants in Detroit,”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41(1936).

Birgit Jentsch.“Migrant Integration in Rural and Urban Areas of New Settlement Countries:The Matic Introduc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Multicultural Societies,9(2007):1.

C.Y.Cyrus Chu,Lily Jiang,“Demographic Transition,Family Structure,and Income Inequality,”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79(1997):665-669.

Cassarino J.P.,“Theorising Return Migration:A Revisited Conceptual Approach to Return Migra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Multicultural Societies,2(2004):253-279.

Castles S.,M.J.Miller,The Age of Migration:International Population Movements in The Modern World(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1993).

Cordon M.,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

Deanna L.Pagnini,S.Philip Morgan,“Intermattiage and Social Distance Among U.S.Immigrants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96(1990).

Dietz Barbara,“Jewish Immigrants From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in Germany:History,Politics and Social Integration,” East European Jewish Affairs,33(2003):7-19.

Dirk Jacobs,Jean Tillie,“Introduction:Social Capital and Political Integration of Migrants,” Journal of Ethnic and Migration Studies,30(2004):419-427.

Donnison D.,Ungerson C.,Housing Policy(London:Penguin Books,1982).

Douglas S.Massey,“Social Structure,Household Strategies,and the Cumulative Causation of Migration,” Population Index,56(1990):3-26.

Douglas S.Massey et al.,Return to Aztlan:The Social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From Western Mexico(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0).

Douglas S.Massey,Karin Espinosa,“What’s Driving Mexico-US Migration?A Theoretical,Empirical,and Policy Analysi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02(1997).

Ennchautegui M.E.,“Welfare Payments and Other Economic Determinant of Female Migration,”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15(1997):529-554.

Enrique Gracia,Juan Herrero,“Determinants of Social Integration in the Community:An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Personal Interpersonal and Situational Variables,” Journal of Community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J.Community Appl.Soc.Psychol,14(2004):1-15.

Fan Cindy,“The State,the Migrant Labor Regime,and Maiden Workers in China,” Poitical Geography,23(2004).

Festinger L.,“A Theory of 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es,” Human Relations,(7)1954.

Fischer C.S.,To Dwell Among Friends:Personal Networks in Town and Cit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2).

Flanagan,William G.,Urban Sociology-image and Structure(Boston:Allyn and Bacon,1990).

Gordon Milton M.,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

Han Entzinger,Renske Biezeveld,Benchmarking in Immigrant Integration(Rotterdam: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 Press,2003).

Herberle R.,“The Causes of Rural-Urban Migration:A Survey of German Theor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43(1938):932-950.

Huang Y.,“A Room of One’s Own:Housing Consumption and Residential Crowding in Transitional Urban China,”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35(2003):591-614.

Hurh,W.M.,K.C.Kim,“Adhesive Sociocultural Adaptation of Korean Immigrants in the U.S.:An Alternative Strategy of Minority Adaptatio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18(1984).

Jane Millar,Keeping Track of Welfare Reform the New Deal Programmes(Joseph Rowntree Foundation,2000).

Jiang L.,“Living Conditions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in Urban China,” Housing Stuties,21(2006):719-744.

John Goldlush,Anthony H.Richmond,“A Multivariate Model of Immigrant Adaptatio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8(1974):193-225.

Josine Junger-Tas,“Ethnic Minorities,Social Integration and Crime,” European Journal on Criminal Policy and Research,9(2001):5-29.

Lars Jederlund,Victor Kayfetz,“In Transition:From Immigration Policy to Integration Policy in Sweden,” Scandinavian Review,87(1999):1.

Lewis,W.Arthur,“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 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22(1954).

Lieberson Stanley,From Many Strands:Ethnic and Racial Groups in Contemporary America(Russell Sage Foundation,1988).

Lin Justin,Wang Gewei,“Regional Inequality and Labor Transfers in Chin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3(2004):587-603.

Liu Lin ping,Zhang Chunni,“Wages for Migrant Worker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Determining Factors,”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3(2008).

Liu Z.,“Human Capital Externalities and Rural-urban Migration:Evidence From Rural China,” China Economic Review,19(2008):521-535.

Logan J.R.,R.D.Alba,W.Zhang,“Immigrant Enclaves and Ethnic Communities in New York and Los Angel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67(2002).

Lubbers M.J.et al.,“Personal Networks and Ethnic Identifications:The Case of Migrants in Spain,” International Sociology,6(2007):721-741.

Ludger Pries,Labour Migration,Social Incorporation and Transmigration in The New Europe:The Case of Germany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http://www.ruhr-uni-bochum.de/soap/download/publ-2003_lp_labourmigration.pdf.

Mamermesh,Ress,The Economics of Work and Pay(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1993).

Mansur E.T.,Quigley J.M.,“Examining Policies to Reduce Homelessness Using a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of the Housing Market,”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52(2002):316-340.

Markr Rank,Thomasa Hirschl,“The Occurrence of PovertyAcross the Life Cycle:Evidence From the PSID,” Journal of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20(2001):737-755.

Martion Papillon,Immigration,Diversity and Social Inclusion in Canada’s Cities(Canadian Policy Research Networks Inc,2002).

Mary Corcoran,Greg J.Duncan,“Myth and Reality:The Causes and Persistence of Poverty,” Journal of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4(1985):516-536.

Massey,Douglas S.,“Social Structure,Household Strategies,and the Cumulative Causation of Migration,” Population Index,1990:56.

Michael Fix et al.,The Integration of Immigrant Families in The United States,http://www.urban.org/publications/410227.html,2001.

Mincer J.,“The Distribution of Labor Incomes:A Survey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Human Capital Approach,”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8(1970).

Myron Cohen,Cultural and Political Inventions in Modern China:The Case of “Peasants”(Deadalus,1993).

Nele De Cuyper,“The Role of Job Resources in the Relation Between Perceived Employability and Turnover Intention,”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78(2011).

Noah Lewin-Epstein,“Institutional Structure and Immigrant Integration:a Comparative Study of Immigrants’ Labor Market Attainment in Canada and Israel,”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37(2003):389-420.

Oded Stark,Edward Taylor,“Migration Incentives,Migration Types:The Role of Relative Deprivation,” The Economic Journal,101(1991):1163-1178.

Paisley C.J.,“Labor Union Effects on Wage Gains:A Survey of Recent Literature,”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8(1980).

Park Robert,“Human Migration and the Marginal Ma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33(1928).

Pauline Hope Cheong.“Immigration,Social Cohesion and Social Capital:A critical Review,” Critical Social Policy,27(2007):24.

Peng Yusheng,“Wage Determination in Rural and Urban China:Comparison of Public and Private Industrial Sector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57(1992).

Perlman,Joel,Roger Waldinger,“Second Generation Decline?Children of Immigration,Past and Present a Reconsideratio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31(1997):893-922.

Piore,Michael J.,Birds of Passage:Migrant Labor and Industrial Societie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Portes Alejandro,Min Zhou,“The New Second Generation:Segmented Assimilation and Its Variants,”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s,530(1993):74-96.

Portes Alejandro,Robert L.Bach,Latin Journey:Cuban and Mexican Immigrants in the United States(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5).

Portes,Alejandro,“Social Capital:Its Origins and Application in Modern Sociolog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4(1998):1-24.

Portes,Alejandro Portes and Saskia Sassen-Koob,“Making It Underground:Comparative Material on the Informal Sector in Western Market Econom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93(1987):30-61.

Rappaport J.,“Why are Population Flows so Persistent?”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56(2004):554-580.

Ratna Omidvar,Ted Richmond,Immigrant Settlement and Social Inclusion in Canada,Perspectives on Social Inclusion Working Paper Series(Laidlaw Foundation,2003).

Ravenstein,Ernest George,“The Laws of Migration,” In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48(1885):167-235.

Remennick,Larissa,“Language Acquisition,Ethnicity and Social Integration Among Former Soviet Immigrants of the 1990s in Israel,”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27(2004):431-454.

Rex.J.Race,Community and Conflict(Londe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7).

Robert E.Park,“Human Migration and the Marginal Ma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33(1928):881-893.

Sen Amartya,“Issues in the Measurement of Poverty,” Th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Measurement in Public Choice,81(1979):285-307.

Sjaastad L.A.,“The Costs and Returns of Human Migra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70(1962):80-93.

Stark Oded,“Migration Decision Making:A Review Articl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4(1984):251-259.

Stark Oded,“Rural-Urban Migration and Surplus Labour:Reservations on Bhatia,” Oxford Economic Papers,34(1982):569-738.

Stark Oded,D.Levhari,“On Migration and Risk in LDC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31(1982):191-196.

Steven Harrell,Geography,Demography,and Family Composition in Three Southwestern Villages:Chinese Families in the Post-Mao Era(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

Todaro Michael P.,“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9(1969):138-148.

Verkuyten M.,B.Kinket,“Social Distances in a Multi Ethnic Society:The Ethnic Hierarchy among Dutch Preadolescents,”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63(2000).

Victor Piche,Jean Renaud,“Economic Integration of New Immigrants in the Montreal Labor Market:A Longitudinal Approach,” Population,57(2002).

Wallerstein,Immanuel,The Modern World System,Capitalist Agriculture and the Origins of the European World Economy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NewYork:Academic Press,1974).

Wang Chun guang,“The Social Identities of New Generations of Migrants From Chinas Rural Areas,”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4(2003):160-167.

Wang Y.P.,“Living Conditions of Migrant in Inland Chinese Cities,” Th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Asian Deveplopment,1(2003):47-69.

Wu W.,“Migrant Intra-urban Residential Mobility in Urban China,” Housing Studies,21(2006):745-765.

Wu Z.,“Self-selection and Earnings of Migrants:Evidence From Rural China,” Asian Economic Journal,1(2010):23-44.

Zhao Y.H.,“The Role of Migrant Networks in Labor Migration:The Case of China,” 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4(2003):500-511.

Zhou Min,Yang Saoxiong,“The Multifaceted American Experiences of the Children of Asian Immigrants:Lessons for Segmented Assimilation,”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28(2005):1119-1152.

Zhu N.,“The Impact of Income Gaps on Migration Decision in China,” China Economic Review,13(2007):21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