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01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UPR视域下的中国人权图书

China's Human Rights in the Perspective of UPR of UN Human Rights Council

SSAPID:101-0698-6556-18
ISBN:978-7-5201-1952-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从联合国人权理事会UPR这一独特视角,通过梳理和分析中国接受第一、二轮审议时形成的国家报告、联合国信息汇编、利益攸关方报告、各国问题清单和工作组报告,系统总结中国第一轮审议以来在人权保护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和尚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第二轮审议时各参与国提出的建议,对即将到来的第三轮审议中中国面临的新旧问题做出预判,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方法,以期为中国顺利接受第三轮UPR提供现实的和现成的解决方案。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杨成铭
编 辑:易卉;姚冬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7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D9 法律

 后记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普遍定期审议机制建立概述

   一 普遍定期审议机制建立的背景

   二 普遍定期审议机制正式建立

   三 普遍定期审议机制的完善

  第二节 普遍定期审议机制的运行

   一 审议前的准备阶段

   二 国家接受审议阶段

   三 通过审议结果阶段

   四 审议后续行动阶段

  第三节 普遍定期审议机制的价值

   一 人权的去政治化评价

   二 人权和主权的平衡

   三 补充而非重复条约机构的工作

  第四节 中国接受普遍定期审议的实践

   一 中国接受第一轮审议的实践

   二 中国接受第二轮审议的实践

 第二章 联合国UPR视域下中国人权的内涵及标准

  第一节 中国接受审议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内涵及标准

   一 中国接受审议的经济权利内涵及标准

   二 中国接受审议的社会权利内涵及标准

    (一)社会保障权

    (二)适足生活水准权

    (三)健康权

    (四)环境权

   三 中国接受审议的文化权利内涵及标准

    (一)受教育权

    (二)文化权

  第二节 中国接受审议的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内涵及标准

   一 中国接受审议的公民权利内涵及标准

    (一)生命权

    (二)人身自由与安全权

    (三)禁止酷刑

    (四)公正司法权

   二 中国接受审议的政治权利内涵及标准

    (一)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二)宗教信仰自由

    (三)言论自由权

    (四)监督权

  第三节 中国接受审议的特殊群体的权利内涵及标准

   一 妇女权利

   二 儿童权利

   三 老年人权利

   四 残疾人权利

   五 少数民族权利

 第三章 第二轮UPR视域下中国人权保护的进展

  第一节 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保护的进展

   一 工作权保护的进展

    (一)就业权

    (二)获得公正合适报酬的权利

    (三)公正良好工作条件权

    (四)组织、参加工会的权利

   二 社会保障权保护的进展

   三 适足生活水准权保护的进展

   四 健康权保护的进展

   五 环境权保护的进展

   六 受教育权保护的进展

   七 文化权保护的进展

  第二节 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保护的进展

   一 生命权保护的进展

   二 人身自由和安全权保护的进展

   三 禁止酷刑工作的进展

   四 公正司法权保护的进展

   五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保护的进展

   六 宗教信仰自由保护的进展

   七 言论自由保护的进展

   八 监督权保护的进展

  第三节 特殊人群权利保护的进展

   一 性别歧视和对妇女暴力问题的改善

   二 儿童群体权利保护的进展

   三 老年人权利保护的进展

   四 残疾人权利保护的进展

   五 少数民族群体权利保护的进展

    (一)对少数民族政治权利的保护

    (二)对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保护

  第四节 与国际人权机制合作的进展

   一 国际人权公约履约的进展

   二 参与国际人权合作的进展

 第四章 第二轮UPR视域下中国人权保护的不足

  第一节 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保护的不足

   一 工作权保护的不足

    (一)农民工的工作权

    (二)劳务派遣制度

    (三)妇女工作歧视问题

    (四)少数民族就业权及就业辅助权

   二 社会保障权保护的不足

   三 适足生活水准权保护的不足

   四 健康权保护的不足

   五 环境权保护的不足

   六 受教育权保护的不足

   七 文化权保护的不足

  第二节 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保护的不足

   一 生命权保护的不足

   二 人身自由安全权保护的不足

   三 禁止酷刑方面的不足

   四 公正司法方面的不足

   五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保护的不足

   六 宗教信仰自由保护的不足

   七 言论自由保护的不足

   八 监督权保护的不足

  第三节 特殊人群权利保护的不足

   一 妇女群体权利保护的不足

    (一)家庭暴力中的“反暴力”

    (二)强制堕胎

   二 儿童群体权利保护的不足

    (一)拐卖儿童

    (二)儿童遭受体罚

   三 残疾人群体权利保护的不足

    (一)“无障碍原则”的实现

    (二)间接歧视

    (三)残疾人士康复服务

   四 少数民族群体权利保护的不足

    (一)极端形式抗议

    (二)游牧民非自愿迁离

  第四节 与国际人权机制合作的不足

   一 国际人权公约的加入及履约的不足

   二 与特别程序合作的不足

 第五章 香港和澳门的人权保护

  第一节 香港的人权保护

   一 香港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保护的成绩及挑战

   二 香港促进和保护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的进展及挑战

  第二节 澳门的人权保护

   一 澳门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保护的成绩及挑战

   二 澳门促进和保护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的成绩及挑战

 第六章 第三轮UPR视域下中国人权保护的完善

  第一节 第三轮UPR视域下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保护的完善

   一 工作权保护的完善

   二 社会保障权保护的完善

   三 健康权保护的完善

   四 住房权保护的完善

   五 环境权利保护的完善

  第二节 第三轮UPR视域下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保护的完善

   一 生命权保护的完善

   二 人身自由权保护的完善

   三 禁止酷刑的完善

   四 公正司法的完善

   五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保护的完善

   六 宗教信仰自由保护的完善

   七 言论自由保护的完善

   八 监督权保护的完善

  第三节 第三轮UPR视域下特殊人群权利保护的完善

   一 妇女群体权利保护的完善

   二 儿童群体权利保护的完善

   三 残疾人群体权利保护的完善

   四 少数民族群体权利保护的完善

  第四节 参与人权合作以及人权机制的完善

   一 创造条件尽快签署或批准相关国际人权公约

   二 与特别程序报告员进行更深入的合作

   三 加强与非政府人权组织的合作

   四 加强对设置国家人权机构的研究

 第七章 第三轮UPR对中国人权保护的展望

  第一节 旧问题的提出及应对

   一 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保护方面旧问题的提出及应对

    (一)脱贫问题

    (二)人口老龄化趋势带来的社会保障问题

    (三)户籍制度

    (四)计划生育

    (五)食品药品安全问题

    (六)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

    (七)住房权

    (八)环境问题

    (九)受教育权保护问题

    (十)文化建设投入问题

    (十一)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问题

    (十二)文化发展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不均衡

   二 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保护方面旧问题的提出及应对

    (一)死刑问题

    (二)强迫失踪问题

    (三)强制医疗问题

    (四)酷刑问题

    (五)司法改革问题

    (六)被羁押人员的人权保障问题

    (七)律师权利保障问题

    (八)香港普选问题

    (九)邪教组织问题

    (十)新疆少数极端宗教信仰问题

    (十一)网络言论自由保护和监管问题

    (十二)“人权卫士”等特殊主体的言论自由问题

    (十三)《保守国家秘密法》与政府信息公开问题

    (十四)中国信访问题

   三 特殊人群权利保护方面旧问题的提出及应对

    (一)性别歧视问题

    (二)拐卖妇女儿童问题

    (三)儿童校园安全问题

    (四)儿童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

    (五)残疾人就业问题

    (六)少数民族群体的文化权利问题

  第二节 新问题的提出及应对

   一 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保护方面新问题的提出及应对

    (一)劳动者休息权保障问题

    (二)人口政策调整带来的就业歧视问题

    (三)养老保险并轨的问题

    (四)延迟退休年龄问题

    (五)部分地区房地产去存量化的执行异化问题

    (六)非强制堕胎问题

    (七)文化权利保护问题

   二 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保护方面新问题的提出及应对

    (一)后劳动教养问题

    (二)中国《反恐法》与公民权保障问题

    (三)中国《反家庭暴力法》的实施效果问题

    (四)受害人司法救助问题

    (五)立案登记制与巡回法庭等新制度的实施与完善问题

    (六)城镇化背景下选举权利平等性问题

    (七)破坏选举和贿赂选举问题

    (八)宣传无神论与宗教信仰自由问题

    (九)新闻自由问题

    (十)冤假错案的救济问题

   三 特殊人群权利保护方面新问题的提出及应对

    (一)留守儿童问题

    (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意定监护问题

    (三)民族成份登记问题

 附录 根据人权理事会第16/21号决议附件第5段*提交的国家报告·中国

  一 报告撰写方法与协商程序、背景

   A.报告撰写方法与协商程序

   B.对首轮审查的后续行动(116段建议4)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观和理论体系(建议23和25)

  二 促进和保护人权的立法与制度框架

   A.人权立法

   B.中国参加国际人权公约及履约情况(建议1)

   C.人权保障体制

    1.司法体制(建议2和32)

    2.制定国家人权发展综合规划(建议4和5)

    3.人权教育(建议7)

    4.非政府组织、学术机构、媒体参与人权保障(建议6)

  三 促进和保护人权的成绩和做法

   A.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

    1.概述(建议2、3、24和27)

    2.生存权(建议19、20)

    3.工作权(建议17)

    4.社会保障权(建议18)

    5.住房权

    6.受教育权(建议16和22)

    7.文化权(建议3)

    8.健康权(建议16、20和21)

   B.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

    1.保障生命权(建议30、116段建议2)

    2.保障人身自由权(建议31)

    3.选举权和政治参与

    4.禁止酷刑

    5.公正司法权(建议34、35)

    6.宗教信仰自由

    7.言论、新闻媒体自由(建议33、36)

    8.监督权

   C.特殊群体权利

    1.妇女权利(建议14、116段建议3)

    2.儿童权利(建议13)

    3.老年人权利(建议20)

    4.残疾人权利(建议15)

    5.少数民族权利(建议16、26和37)

   D.参与国际人权领域活动

    1.与联合国人权高专及高专办合作(建议11和12)

    2.与特别机制合作(建议9和10)

    3.开展双边和多边人权交流与合作(建议8、28、29、38、40、41、42)

  四 挑战和未来工作目标

   A.困难和挑战

   B.未来工作目标

  五 香港特区促进和保护人权情况(建议39)

   A.方法及公众咨询

   B.推广和保障人权的框架和措施

   C.成绩及挑战

  六 澳门特区促进和保护人权情况(建议39)

   A.撰写报告的方法和公众咨询

   B.促进和保护人权的立法与制度框架

   C.促进和保护人权工作的进展

   D.未来工作目标和挑战

  附录一 参与编写国家人权报告的部门

  附录二 参与国家人权报告征询意见的非政府组织和学术机构

  附录三 中国已参加的26个国际人权公约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普遍定期审议(UPR)机制为世界了解中国人权保护情况提供了窗口,也为中国向世界展示人权保护成果、了解世界对中国人权的关注点和参与世界人权对话与合作提供了平台。本书从联合国人权理事会UPR这一独特视角,通过梳理和分析中国接受第一、二轮审议时形成的国家报告、联合国信息汇编、利益攸关方报告、各国问题清单和工作组报告,系统总结中国第一轮审议以来在人权保护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和尚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第二轮审议时各参与国提出的建议,对即将到来的第三轮审议中中国面临的新旧问题做出预判,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方法,以期为中国顺利接受第三轮UPR提供现实的和现成的解决方案。本书助力中国接受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三轮审议,为政府制定人权政策和法律提供参考,致力于推动学界系统研究有关中国参与联合国人权理事会UPR的理论与实践,并从中国履行国际人权文书的视角为社会各界提供中国人权发展“蓝皮书”。

〔挪〕A.艾德、〔芬〕C.克洛斯、〔比〕A.罗萨斯:《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权利》,黄列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白桂梅:《人权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蔡高强:《人权国际保护与国内实践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

曾令良:《国际人权公约的实施及中国的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

陈泽宪:《人权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中国视角》,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7。

戴瑞君:《国际人权条约的国内适用研究——全球视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董云虎、刘武萍:《世界人权约法总览》,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方立新、夏立安:《人权法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龚向和:《社会权的可诉性及其程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2。

郭曰君:《国际人权救济机制和援助制度研究——以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任择议定书为中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

韩大元等:《宪法学专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4。

〔美〕杰克·唐纳利,《普遍人权的理论与实践》,王浦劬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

林来梵:《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法律出版社,2001。

刘茂林、杨贵生、秦小建:《中国宪法权利体系的完善——以国际人权公约为参照》,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卢建平:《国际人权公约与中国刑事法律的完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

〔英〕罗吉尔·胡德、卡罗琳·霍伊儿:《死刑的全球考察(第4版)》,曾彦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

〔奥〕诺瓦克:《国际人权制度导论》,柳华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英〕培根:《论司法》,载何新译《培根论说文集》,商务印书馆,1983。

〔英〕乔·英格兰、约翰·里尔:《香港的劳资关系与法律》,寿进文、唐振彬译,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4。

饶戈平、李赞:《国际条约在香港的适用问题研究》,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

〔日〕三浦隆:《实践宪法学》,李力、白云海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孙安洛:《国际人权法上的个人国际诉权研究》,民族出版社,2016。

孙晓云:《国际人权法视阈下的健康权保护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谭世贵:《国际人权公约与中国法制建设》,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王孔祥:《国际人权法视野下的人权教育》,时事出版社,2008。

王天玉:《工作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

吴双全:《少数人权利的国际保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吴越:《经济宪法学导论——转型中国经济权利与权力之博弈》,法律出版社,2007。

徐爽:《人权指南》,法律出版社,2011。

徐显明:《国际人权法》,法律出版社,2004。

许崇德等:《中华法学大辞典·宪法学卷》,中国检察出版社,1995。

杨成铭:《受教育权的促进和保护》,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杨春福:《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法理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4。

杨宇冠:《国际人权法对我国刑事司法改革的影响》,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杨正万:《死刑的程序限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

〔英〕约翰·密尔:《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96。

翟东堂:《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法律保障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张文显:《当代西方法哲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

赵秉志、刘志伟等:《中国劳动教养制度司法化改革方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

赵利生:《民族社会学》,民族出版社,2003。

郑尚元:《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前沿问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陈建樾:《以制度和法治保护少数民族权利——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路径与经验》,《民族研究》2009年第4期。

陈江玲、王云丽:《浅析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普选》,《新西部》(理论版)2015年第19期。

陈丽君:《2011年香港选举回顾及2012年选举展望》,《当代港澳研究》2012年第6辑。

陈利红:《辩护律师申请调查权的完善》,《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年第7期。

陈仁杰、阚海东:《雾霾污染与人体健康》,《自然杂志》2013年第5期。

陈卫东、陈雷:《司法精神病鉴定基本问题研究》,《法学研究》2012年第1期。

陈岩、刘鸿芸:《从卡恩案看我国采取强制措施后通知家属规则的完善——以强迫失踪为切入点》,《中国检察官》2013年第11期。

方斯远:《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的制度建构》,《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

冯彦君:《同工同酬原则的困惑与反思》,《法商研究》2011年第2期。

冯洋:《论公民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平等保护——以2010年选举法修改为视角》,《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3期。

高千、张英魁:《当前中国少数民族发展的三大新趋势论析》,《未来与发展》2014年第9期。

龚向和、邓炜辉:《当代中国社会保障权之可诉性透视——基于〈人民法院案例选〉(1992—2010)的文本分析》,《河北法学》2012年第3期。

韩克芳:《反酷刑政策与罪犯人权保障》,《法学论坛》2007年第3期。

洪伟:《论公民的知情权与政府信息公开》,《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侯健:《言论自由及其限度》,《北大法律评论》2000年第2期。

黄安余:《香港工会联合会:现状与挑战》,《工会理论研究》2011年第1期。

黄列:《主题研讨 家庭暴力:妇女面临的人权问题》,《环球法律评论》2003年第2期。

黄维:《言论自由法律保护的冲突、困境与协调——“彭水诗”案的法律解读》,《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姬志闯:《生态中心主义的理论表征与困境》,《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李颀:《从人权的角度审视我国的信访权及信访制度》,《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7期。

李雄:《我国劳务派遣制度改革的误区与矫正》,《法学家》2014年第3期。

李迎生、袁小平:《新时期儿童社会保护体系建设:背景、挑战与展望》,《社会建设》2014年第1期。

林峰:《〈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与香港行政长官选举》,《清华法学》2015年第5期。

刘亚琼:《从美国选举制度看香港“占中”难以实现的诉求》,《统一论坛》2014年第6期。

柳华文:《中国儿童权利保护的新趋势——解读〈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人权》2011年第6期。

龙宗智:《影响司法公正及司法公信力的现实因素及对策》,《当代法学》2015年第3期。

鲁斌:《妇女国际人权保护及其最新发展》,《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第2期。

吕忠梅:《再论公民环境权》,《法学研究》2000年第6期。

马岭:《论我国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法律限制》,《法律科学》1999年第2期。

曲衍东:《公民民族成份确认原则及对策》,《人民论坛》2016年第5期。

沙祖康:《在第59届联合国人权会国别议题下的发言》,《人权》2003年第3期。

沈桂萍:《宗教信仰自由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石亚洲、沈桂平:《我国少数民族政治政策与少数民族政治参与》,《民族理论》2003年第2期。

斯蒂格利茨、宋华琳:《自由、知情权和公共话语——透明化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环球法律评论》2002年第3期。

苏美玉:《1993—2011年妇女人权研究综述》,《法制与社会》2012年第9期。

唐忠民、陈邵辉:《论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程序之完善——以人身自由保障为视角》,《河北法学》2014年第10期。

汪全胜、张玉洁:《论我国公民的被选举权及其完善》,《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王斐:《“彭水诗案”与言论自由的边际》,《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8期。

王鹏:《论法国普选的实现过程及其对香港的启示》,《南海学刊》2015年第2期。

王月明:《公民监督权体系及其价值实现》,《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温辉:《言论自由:概念及边界》,《比较法研究》2005年第3期。

吴凌凌:《公共利益是杆称——论隐性采访中的公民隐私权和言论自由的利益权衡》,《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年第3期。

吴卫星:《环境权内容之辨析》,《法学评论》2005年第2期。

谢广汉:《澳门社会保障法制若干问题之探讨》,《东南司法评论》2012年。

熊光清:《流动选民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如何保障》,《人民论坛》2011年第24期。

杨成铭:《论促进和保护受教育权的国际标准》,《当代法学》2004年第3期。

杨成铭:《受教育权的本质:从代际、学习社会到维性》,《法学杂志》2005年第1期。

杨佶:《政府信息公开法律规范必须转变视角——以保障公民知情权为宗旨》,《政治与法律》2013年第2期。

姚丽霞:《以法律层面的立法完善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程序》,《法学评论》2012年第2期。

殷大奎:《齐心协力,脚踏实地,全面推进新世纪精神卫生工作——全国第三次精神卫生工作会议报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年第1期。

原新、胡耀岭:《中国和印度“失踪女孩”比较研究》,《人口研究》2010年第4期。

张冬梅:《人工流产并发症及防治》,《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第1期。

张旭、李海滢:《酷刑:以人权为视角的思考》,《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5期。

赵秉志、商浩文:《论劳动教养制度的废止与刑法调整》,《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

赵秉志:《论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死刑制度改革——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2期。

赵青:《澳门社会保险初探》,《消费导刊》2010年第2期。

郑贤君:《论宪法社会基本权的分类与构成》,《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周伟:《论禁止歧视》,《现代法学》2006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