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4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92

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学研究图书

SSAPID:101-0671-9765-12
ISBN:978-7-5097-1654-0
DOI:
ISSN:

[内容简介] 该书虽为论文集,但却设立了十个专题:世界视野下的理论探索、文化间的影响与交流、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翻译与汉学、新语境中的中国学术思考、走出国门的意义、跨文化对话、异域感悟、学界观察、走向通融。把论文分别安排在各个专题下,颇似一部专著的章节,很有新意。论文集主要展示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者近二十年来出访交流的心得和研究成果,内容充实,精雕细琢,虽不能说字字珠玑,但却是篇篇精彩,值得一读。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术文库
作 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编 辑:周志宽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9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I2 中国文学

 编者的话

 出版前言

 世界视野下的理论探索

  东亚视角的认识论意义

   一 中国社会既定的东亚视角及其问题性

   二 现代历史过程中东亚内部的不均衡状态

   三 冷战历史与东亚的关系

   四 后冷战时期的历史视野与东亚叙事的思想品格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美学

   一 “美学在中国”的不同形态

   二 美学的普世性与个别性之争

   三 一般与特殊观念及其在对话中形成的不同美学间的张力关系

   四 建立现代中国美学的思路

  “中国的启蒙是?”“中国的现代是?”

   一

   二

   三

   四

   五

   附:在跨界中思考

  从内部殖民主义到少数话语

   一 内部殖民主义

   二 多元文化主义

   三 少数话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俗学的两难选择

   一 弱势民族主体观念与传统文化所有权意识的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缘起之一

   二 现代性的灾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缘起之二

   三 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学科基础

   四 繁华中的困惑——进退两难的民俗学

   五 结束语

 文化间的影响与交流

  一个有待破解的谜:中国古代戏曲与印度古代戏剧的关系

   一 许地山、郑振铎首先提出印度梵剧与中国古代戏曲的关系命题

   二 目前能做的大体判断是,印度佛教的传入刺激了中国中古时期说唱文学的兴盛,而说唱艺术的兴盛是中国古代戏曲形成的基础

   三 东方古典戏剧的共同特征是写意化、程式化和符号化。印度古典舞剧的综合性及程式化特征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中国戏曲

   四 印度学者也在关注中国戏曲与印度梵剧及印度古典舞剧的关系问题

   五 实际观察证明,中国戏曲与印度舞剧存在诸多相似之处

   六 中印两国古代戏剧关系之谜的最终破解,有待于新史料的发现

  李攀龙《唐诗选》在日本的流传和影响

   一 关于《唐诗选》的版本

    1.江户嵩山房所刊服部元乔校订本

    2.其他书肆刊印服部元乔校订本

    3.其他人校点评注本

   二 《唐诗选》的价值与真伪

   三 蘐园诸子对《唐诗选》流行的决定作用

   四 蘐园诸子为何推崇《唐诗选》

   五 《唐诗选》的社会需求和嵩山房的成功

  动荡时代的生活史与心灵记录

   一 周作人与松枝茂夫的交往始末

   二 战争、抵抗与个人的沉沦

   三 出任伪职与“失败主义式的抵抗”

   四 新中国成立之后

  日本左翼戏剧对中国左翼戏剧的影响

   一 中国左翼戏剧的产生与日本左翼戏剧的影响

   二 日本左翼戏剧运动对中国左翼戏剧的影响

   三 戏剧创作上的借鉴与发展

   四 战争中的中日戏剧交流

  印尼爪哇井里汶沉船几类器物的初步考订及其意义

   一 印尼爪哇井里汶沉船器物概说

   二 对井里汶沉船中几类器物的初步考订

    (一)牙盘

    (二)酒船

    (三)龟榼

    (四)几条可作断代参考的材料

     1.对鸟纹盒

     2.对蝶纹盘

     3.仙人饮酒纹瓜棱式青瓷执壶

     4.结论

   三 井里汶沉船及器物考订揭示的历史意义

    (一)直接呈现其时外销瓷的基本形态,弥补中国历史记载的缺失

    (二)井里汶沉船货品以其大规模的商业流动性和多族、多元文化特色,为9~11世纪中国和波斯湾地区海路直接贸易圈已经形成规模,是中国外销瓷第一个高峰的新观点,提供了重要的新视域、新线索和新证据

  晚明至清代(约17~19世纪)中国和丹麦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

   一 中国和丹麦开始于17世纪、兴盛于18世纪的贸易往来

   二 18~19世纪丹麦人眼中的中国

   三 17~19世纪丹麦文学家笔下的中国——以路德维希·赫尔伯格和安徒生为例

   四 关于丹麦哥本哈根皇家图书馆所藏中国明代俗文学古籍孤本

    1.《乐府玉树英》

    2.《乐府万象新》

    3.明代万历年间刊本《水浒传》

 比较文学与文学的比较

  20世纪早期上海通俗小说中的西方形象

   一 自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10年代,上海作为中国最现代化的城市,与西方的亲密接触

   二 繁华怪异的“西洋景”奇观

    1.租界:屈辱和钦佩

    2.海上繁华:西式娱乐

   三 西方形象、西方人形象的多样性

    1.洋商:进入日常生活

    2.洋官、巡捕与律师:内陆和上海的不同面相

    3.买办和西崽:介于华洋之间

  由意象到图像:母题的生长与演进——海外华文文学母题研究之一

  思想家的“孤独”?*

   作家陈映真与思想家陈永善:自始至终是一对无法分开的双胞胎

   90年代以后的“孤独”?

   以社会科学的分析代替情绪化的解释

   真正的思想家永远是孤独的

 翻译与汉学

  翻译文学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前驱者对翻译价值的认识

   三 翻译文学的选择

   四 翻译文学的成就

   五 翻译文学的效应

   六 结论

  翻译与性别视域中的自白诗*

   一

   二

   三

  荷兰莱顿大学汉学研究群体综述

   一 荷兰汉学史简述

   二 莱顿大学20世纪80~90年代的汉学研究群体

    (一)中国文学—文化研究群体

    (二)中国历史与宗教研究群体

    (三)中国现代汉语教学与语言学研究群体

    (四)当代中国政治及行政学研究群体

    (五)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群体

   三 荷兰汉学研究机构综述

    (一)现代中国资料研究中心

    (二)莱顿大学汉学院图书馆

     1.高罗佩藏书

     2.明末、清初耶稣会在中国活动资料

     3.中国古代历史文化视听教材——幻灯片特藏

     4.中文善本书

     5.中国东南沿海中文史料

    (三)莱顿大学皇家语言地理民族学院(Koninklijk Instituut Taal-Land en Volkenkunde)

    (四)海牙国立档案馆(Algemeen Rijksarchief)

    (五)亚洲研究所

    (六)非西方研究中心

    (七)阿姆斯特丹大学亚洲研究所(CASA)

    (八)海牙社会研究学院(ZSS)

    (九)《磐》——欧洲中国音乐研究基金会

     1.欧洲中国音乐研究基金会《磐》(CHIME)的主要目的与范围

     2.《磐》杂志

     3.资料中心

     4.论坛、会议和专题讲座

     5.音乐会

     6.对研究项目的支持

     7.组织者

   附:后记

 新语境中的中国学术思考

  中国叙事学在牛津的思考

   一 思维的三弦

   二 对行原理

   三 返回中国叙事本身

   四 叙事形式法则的探讨

   五 两极中和的原则

   六 还原、参照与贯通

  说“玩物丧志”

   说“嗜欲”

   关于“玩物丧志”

   歧见与异议

  “《诗》亡然后《春秋》作”:清初“诗史”说中的一个公共话题

   一 引言

   二 诗本于史:钱谦益、黄宗羲等人的“诗史”说

   三 诗之用“有大于史者”:施闰章、屈大均等人的“诗史”说

   四 结论

   附:后记

  女性诗歌:自由的期待与可能的飞翔*

   一 80年代中期的“女性诗歌”热潮

   二 解析诗歌中的“女性意识”

   三 点评“女性诗歌”研究

  出草:一个原始习俗的文学旅程

   引言

   一 “出草”与吴凤的倒掉

   二 《1947高砂百合》:“出草”与“原住民”文化复兴

   三 “雾社事件”文学中的“出草”

   四 “原住民”长篇小说中的“出草”:缺席地存在

   五 走入台湾历史的“出草”:风前尘埃

   结论

  大陆文学史上的梁实秋身份问题

   一

   二

 走出国门的意义

  走出国门的学术意义

  耶鲁笔记(十则)

   一 耶鲁精神的感召力

   二 常春藤与名校崇拜

   三 美国学生看《列女传》

   四 英语语境中的“蛮族人”

   五 听布鲁姆讲课

   六 “孔子喝酸辣汤吗?”

   七 文化间的沟通及其心理障碍

   八 美国人看“计划生育”

   九 圣母与象粪

   十 初识龙应台

  从想象到实际

   一 访学印大

   二 哈佛—燕京学社的访学经历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跨文化对话

  听霍尔说英国文化研究

  德国民俗学者访谈录

   本迪克斯教授访谈

   埃格林博士访谈

   鲍辛格教授访谈*

   马尔措夫教授访谈录

   卡舒巴教授访谈录

  在语言学与古代文学之间徜徉

  “我喜欢中国古典意象诗歌”

 异域感悟

  革命酒吧

  日本中唐文学会印象

  日本观剧印象

   一 新创剧目多姿多彩

   二 传统剧目风采依旧

   三 翻译剧目,丰富舞台演出

  赴日文化交流情况

   感受中日关系

   开展文化交流

   总体感受和一个建议

  哲学的烟斗和怀表

  莱顿大学的开学典礼

  荷兰莱顿大学汉学院出访报告

   1.调查《通报》的办刊历史和现状,交流办刊经验

   2.调查莱顿大学汉学院所藏荷兰汉学家高罗佩有关中国古代文学方面的藏书

  出访英国记

 学界观察

  别求新声于异邦

   一 西域声病理论的传入

   二 关于“四声”的研究

   三 关于“八病”的研究

  殖民历史的叙述方法与文化政治

   一 论争的问题所在

   二 战后日本台湾研究的学术走向及近来的新变化

   三 论争背后的理论问题和文化政治

  全球知识的再界定

   一 “知识”首先就是“全球知识”

   二 “睹视”(vis-à-vis)与“面对面”(face à face)

   三 从“物自体”到“物彼此”

   四 全球化应改写为“互域化”

 走向通融

  国际视野中的中国当代艺术*

  聚合海内外学者之力,为小说学科建设添砖加瓦

  摸索新的知识形态与问题意识

   论坛缘起

   讲座回顾

   会议与学术考察

   附:亚洲文化论坛讲座目录(2005~2009.9)

    2005年度

    2006年度

    2007年度

    2008年度

    2009年度

  “文学艺术的哲学问题:中国/斯洛文尼亚”双边学术研讨会综述

 附录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者出访要目

   1986年度

   1987年度

   1988年度

   1989年度

   1990年度

   1991年度

   1992年度

   1993年度

   1994年度

   1995年度

   1996年度

   1997年度

   1998年度

   1999年度

   2000年度

   2001年度

   2002年度

   2003年度

   2004年度

   2005年度

   2006年度

   2007年度

   2008年度

   2009年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近年来主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简介

   一 ′93中国古代小说国际研讨会

   二 毛泽东诗词国际学术研讨会

   三 “世纪之交中国古典文学及丝绸之路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

   四 第九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

   五 “文化视野与中国文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六 “中国北方民族建立的王朝与中国文学的发展”国际研讨会

   七 “小说文献与小说史”国际研讨会

   八 “东亚现代文学中的战争与历史记忆”国际学术研讨会

   九 “身份与书写:战后台湾文学”学术研讨会

   十 “亚洲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经验——文化认同与地域冲突”国际学术研讨会

   十一 “文学史写作的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

该书虽为论文集,但却设立了十个专题:世界视野下的理论探索、文化间的影响与交流、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翻译与汉学、新语境中的中国学术思考、走出国门的意义、跨文化对话、异域感悟、学界观察、走向通融。论文集主要展示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者近二十年来出访交流的心得和研究成果,内容充实,精雕细琢,虽不能说字字珠玑,但却是篇篇精彩,值得一读。

American Folklore Society. 2004. American Folklore Society Recommendations to the WIPO Intergovernmental Committee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Genetic Resources,Traditional Knowledge,and Folklore. 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 117(465):296-299.

Bendix,Regina. 1997. In Search of Authenticity:The Formation of Folklore Studies. 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Brown,Michael. 2003. Who Owns Native Culture?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raburn,Nelson. 2005. Whose’s Authenticity?A Flexible Concept in Search of Authenticity. Cultura y Desarrollo 4:17-26.

Hafstein,Valdimar. 2004. The Politics of Origins:Collective Creation Revisited. 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 117(465):300-315.

Intergovernmental Copyright Committee. 1973. Proposal for International Instrument for the Protection of Folklore. Intergovernmental Copyright Committee,Paris,12th session. 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00/000058/005845eb.pdf.

Klein,Barbro. 2006. Cultural Heritage,the Swedish Folklife Sphere,and the Others. Cultural Analysis 5:57-80.

Layton,Stone,and Thomas. 2001. Destruc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Cultural Property.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Noyes,Dorothy. 2006. The Judge of Solomon:Global Protections for Tradition and the Problem of Community Ownership. Cultural Analysis 5:27-57.

Rikoon,J.Sanford. 2004. On the Politics of the Politics of Origins:Social(In)Justice and the International Agenda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Traditional Knowledge,and Folklore. 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 117(465):325-336.

UNESCO. 1989. Recommendation on the Safeguarding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Folklore(《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09/000926/092693mb.pdf.

UNESCO. 2003. 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3/001325/132540e.pdf.

UNESCO:《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3/001325/132540c.pdf.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1993. Establishment of A System of Living Cultural Properties(Living Human Treasures)at UNESCO. 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09/000946/094624eo.pdf.

安德明:《多尔逊对现代中国民俗学史的论述》,《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6期,第66~71页。

安德明:《美国公众民俗学的兴起、发展与实践》,《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总第127期,第91~96页。

鲍曼、理查德:《民俗界定与研究中的“传统”观》,杨利慧、安德明译,《民族艺术》2006年第2期,第20~25页。

航柯、劳里:《民间文学的保护——为什么要保护及如何保护》,白琳、万琼译,参见中芬民间文学联合考察及学术交流秘书处编《中芬民间文学搜集保管学术研讨会文集》,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8,第13~29页。

洪长泰:《到民间去——1918—1937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董晓萍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简涛:《德国民俗学的回顾与展望》,见周星主编《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第808~858页。

吕建昌、廖菲:《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国际认同——兼谈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法律地位》,《中国博物馆》2006年第1期,第10~17页。

吕江:《文化知识产权在新国际民俗学中的凸现》,《民族艺术》2005年第4期,第8~13页。

普罗特、林德尔:《定义“无形遗产”的概念:挑战和前景》。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世界文化报告:文化的多样性、冲突与多元共存(2000)》,(World Culture Report 2000:Cultural Diversity,Conflict and Pluralism),关世杰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147~148页。

施爱东:《从“保卫端午”到“保卫春节”的追踪与细说》,《民族艺术》2006年第2期,第6~19页。

田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三议》,《文化研究》2006年第3期,第30~35页。

向云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苑利:《〈名录〉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第13~18页。

钟敬文:《“五四”前后的歌谣学运动》,参见钟敬文《新的驿程》,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第104~122页。

文化部党史资料征集工作委员会编《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史料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

葛一虹主编《中国话剧通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左联回忆录》编辑组编《左联回忆录》(上下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王爱民、崔亚南编著《日本戏剧概要》,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

夏衍著《懒寻旧梦录》,北京:三联书店,1985。

杜宣:《日本留学时代演剧活动的回忆》,载《桂叶草堂漫笔》,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1997。

张大明著《不灭的火种——左翼文学论》,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2。

千田是也著《千田是也传》,丛林春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

刊物有:《艺术》(1930年3月)、《沙仑》(1930年6月)、《大众文艺》(1928~1930)、《杂文〈质文〉月刊》(1935~1936)等。

[1]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工区之关系》,《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台湾文献丛刊第37种,(清)倪赞元:《云林县采访册》,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编印,1959。

台湾文献丛刊第308种,(清)罗大春:《台湾海防并开山日记》,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编印,1972。

台湾文献丛刊第12种,(清)蓝鼎元:《东征集》,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编印,1958。

台湾文献丛刊第44种,(清)郁永河:《稗海记游》,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编印,1959。

伊能嘉矩:《台湾文化志》,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1。

戴国辉编《台湾雾社蜂起事件研究与资料(上、下)》,魏廷朝译,台北,“国史馆”,2002。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编印《日据时期原住民行政志稿(四卷)》(原名《理蕃志稿》),1987~1999。

台湾总督府临时台湾旧惯调查会编著《番族惯习调查报告书 第一卷 泰雅卷》,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编译。

台湾总督府警务局理蕃课(1932~1943)《理蕃之友》。

财团法人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台湾史料研究》1994~1997年第4~10期。

若林正丈:《台湾抗日运动史研究》,台北,播种者出版社,2007。

藤井志津枝:《理蕃——日本治理台湾的计策》,台北,文英堂,2001。

森丑之助:《生蕃行脚:森丑之助的台湾探险》,杨南郡译,台北,远流出版社,2000。

阿威赫拔哈口述,许介鳞编著《阿威赫拔哈的雾社事件证言》,林道生译,台北,台原出版社,2000。

张深切:《遍地红》,《张深切全集第8卷》,台北,文经出版社,1998。

钟肇政:《马黑坡风云》,《钟肇政全集第7卷》,桃园市,桃园县文化局,2002。

钟肇政:《战火》,台北,兰亭书店,1985。

钟肇政:《川中岛》,台北,兰亭书店,1985。

林耀德:《1947高砂百合》,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1990。

施叔青:《风前尘埃》,台北,时报文化出版社,2007。

霍斯陆曼·伐伐:《玉山魂》,台北,印刻,2006。

巴代:《笛鹳——大巴六九部落之大正年间》,台北,麦田出版社,2007。

舞鹤:《余生》,台北,麦田出版社,2000。

邓相扬:《雾重云深——雾社事件后,一个泰雅家庭的故事》,台北,玉山出版社,1998。

邓相扬:《风中绯樱——雾社事件真相及花冈初子的故事》,台北,玉山出版社,2000。

赵刚:《头目哈古》,北京,三联书店,2006。

孙大川主编《台湾原住民族汉语文学选集》(诗歌、小说、散文、评论,凡七卷),台北,印刻,2003。

吴锦发主编《悲情的山林》,台中,晨星出版社,1987。

1.Subject and Predicate:A Grammatical Preliminary. Philosophical Review,52,153-175,1961.

2.Chinese Grammar and the Linguistic Movement in Philosophy. Review of Metaphysics,14,463-492,1961.

3.《文法与诗中的模棱》,台湾:《史语所集刊》,1968。

4.Tu Fu’s “Autumn Meditations”:An Exercise in Linguistic Criticism.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28.44-80,1968.

5.Syntax,Dicton and Imagery in Tang Poetry. HJAS. 31.1971.

6.《四声别义中的时间层次》,北京:《中国语文》,1980。

7.《说上声》,台湾:《清华学报》,1982。

8.《从诗律和语法来看〈焦仲卿妻〉的写作年代》,台湾:《史语所集刊》,1982。

9.《从语言史看几本元杂剧宾白的写作时期》,北京:《语言学论丛》,1984。

金克木:《印度古代文艺理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金克木:《比较文化论集》,三联书店,1984。

《梵赞与四声论》,第二届国际声韵学学术研讨会论文,1992。

平田昌司:《中国赞佛诗的起源》,发表于日本中国学会第45届年会论文,1993。

平田昌司:《谢灵运〈十四音训叙〉的系谱》,日本中国学会第41届年会论文。

梅维恒:(VICTOR H.MAIR)《关于反切源起的一个假设》(A Hypothesis Concering The Origin of The Fanqie)。刊在《SINO-PLATONI PAPERS》34,1992年10月。

梅维恒与梅祖麟:(VICTOR H.MAIR & TSU-LIN MEI)《近体诗源于梵文考论》(The Sanskrit Origins of Recent Style Prosody)载于《哈佛亚洲研究》1991年第2期,总51卷。

饶宗颐:《鸠摩罗什〈通韵笺〉》、《印度波尔尼仙之围陀三声论略——四声外来说平议》、《〈文心雕龙·声律篇〉与鸠摩罗什〈通韵〉——兼论王斌、刘善经、沈约有关诸问题》,载《中印文化关系史论集——悉昙学绪论》。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1990。

清水凯夫:《沈约声律论考——探讨平头上尾蜂腰鹤膝》、《沈约韵纽四病考——考察大韵小韵傍纽正纽》。载《六朝文学论文集》,重庆出版社,1989。

黄宝生:《印度古典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俞敏:《后汉三国梵汉对音谱》,载《俞敏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9。

张毅:《往五天竺国传笺释》,中华书局,1994。

王邦维:《谢灵运〈十四音训叙〉辑考》,北京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国学研究》第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王邦维:《鸠摩罗什〈通韵〉考疑暨敦煌写卷S.1344号相关问题》,《中国文化》第7期,三联书店,1992。

李新魁:《梵学的传入与汉语音韵学的发展——兼论饶宗颐先生对梵学研究的贡献》,《华学》第2辑,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

约翰·马歇尔:《犍陀罗佛教艺术》,王冀青译,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